浅谈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5-10 09: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乡土地理资料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

赵养丽

(陇东学院附属中学 甘肃 邮编:745000)

摘要:地理课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引导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使他们打心眼里爱上这一科,地理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而乡土地理中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它贴近实际生活,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料作为地理教学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实现德育的渗透,实现让学生学会“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简要案例的形式,将庆阳地区相关乡土地理材料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充分体现乡土地理资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乡土地理 水土流失 地理教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在课程目标中又要求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

乡土地理资料可以使地理教学过程建立在“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从“纸上谈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文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阐述乡土地理资料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乡土地理资料提供了教师丰富的教学素材。 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庆阳市各方面的资料,如地方志,特别是近期的有关庆阳市建设的新闻报道,甚至包括乡土文学、乡土历史方面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加深自己对庆阳市的认识。这样,就可能以你对家乡的深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情感。而实践性是乡土地理资源最显著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地理实践能力。对于乡土地理资源的掌握,教师应具备的地理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绘制乡土地图的能力;收集整理乡土地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如气候统计数据、人口数据、经济建设方面的数据,等等)和绘制统计图表的能力;野外考察能力,包括绘制地形草图,进行气象、河流水文等的测量,矿物、岩石的识别等等;社会调查能力,包括设计调查提纲、调查问卷,调查数据的统

1

计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此外,作为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因此,还应具备组织、指导开展地理实践的能力。

二、恰当使用乡土地理资料,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首先让学生观看来自庆阳市地形、地貌、工业、交通状况简介视频,让他们明白庆阳市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人类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利用不当时,就会出现生态平衡失调的现状(例如水土流失)。让他们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开阔胸怀,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要经教师点拨,便可言传,所以乡土地理资源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得好,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起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的作用。可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的进程。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地理思维。

三、乡土地理资料把抽象的、复杂的概念和事物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到 “水土流失”这个概念时,用一些实际的物像图片来说明植被破坏前后地貌环境的变化。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水土流失”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 “水土流失”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乡土地理资料既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全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材料,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如在讲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庆阳市的绿化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植被能够保持水土作用的印象。

五、乡土地理资料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人地关系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起爱国爱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材中的实例较为典型、实用,但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切身体会,如果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且有切身体会的乡土地理实例来讲解,那么效果较为明显。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只通过从书本到书、从理论到理论,是难以真正确立的;而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才能逐步确立。

2

比如在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时,列举了开荒造田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出示庆阳地理开垦坡荒地,毁坏山地植被,开矿等人为活动,对庆阳市的水土保持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一个个实例的讲解,除了让学生了解对地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通过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实实在在的实例使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使他们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来。

六、将乡土地理资料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提高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课中关于“水土流失原因”这一内容时,布置学生做一个关于“植被覆盖”的调查的课题。让学生从植被覆盖的状况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因为是在本地开展的实践考察活动,安全比较有保障,这就是利用乡土地理来活化地理教学的好处,在保障学生安全之余,又可以让学生亲身投入到实地考察活动中,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庆阳市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提高地理观察力,丰富地理知识,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区位分析,深化、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

因此,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应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典型的乡土地理案例,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使教学情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恰当地应用乡土地理教材,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教学内容,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化地理课堂教学、深化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如何将乡土地理素材合适的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必须下工夫长期积累资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乡土资料的收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盐城市伍佑中学 陈荣高 2.《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江苏镇江一中 杨慎德 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解读》吴国玺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 编著

5、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x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