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案3

更新时间:2024-01-09 08: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内容。它从政治统治思想与方略、经济措施、民族与对外政策、个人修养和为君素质等多个视角,全方位讲述并分析了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代明君的为君之法和治国之道。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行为,有力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标要求: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发展要求: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说明:教学时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等方面去归纳“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并从史实入手分析“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玄武门之变”与“晚年的反省”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中已学过有关唐太宗的知识,且平时多多少少也有看过关于唐太宗的影视作品,对唐太宗这一人物应该比较熟悉,这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和目标的达成。

2、高二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主动参与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一些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学生预习解决,突出重点难点的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的历史贡献,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查找历史资料,了解唐太宗,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②通过由学生设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③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实时体验,评说唐太宗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会多角度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等方面的诸多示例,感受唐太宗的优秀品质,并以此为借鉴,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体会唐太宗在对待各民族问题上的平等态度和开放的胸襟。

通过借鉴唐太宗历史经验的学习,感悟这一历史人物给今天的我们所带来的启示,体会唐太宗留给后世的丰富的精神遗产。 【教学理念】

1、以课标为依托,立足教材,围绕主题重新整合课程资源,达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根据本节内容,初步拟定为“君臣关系组”、“君民关系组”、“民族关系组”与“对外关系组”等四大组。

3、通过猜想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三个板块,把三维目标的落实融会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难点: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流程】

教学总体设计思路:序幕→ 猜想历史→探究历史→ 感悟历史→ 尾声五大板块

具体分为:从“天平”引入——说说唐太宗可能采取的措施——自读教材,根据材料,分组探讨,提出问题——评说唐太宗,板书总结——以古鉴今,深化提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浏览网络等媒体寻找有关唐太宗的资料。 (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力避将影视作品中有关唐太宗这一人物的艺术演绎作为立论的依据,使人物的评说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之上。)

一、序幕:

师:假如面前摆放一架天平,左盘放上 “江山”,右盘加上砝玛 “老百姓”,而定盘的“皇帝”就是天平的游码。我们经常说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其实就是让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天平中央的游码或右盘的砝码发生变动,都会使“江山”摇晃不已,甚至有可能使“江山”不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就像一架天平,唐朝就是一架相对平衡的天平。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你最欣赏哪一位皇帝?

生:唐太宗、唐玄宗等。

师:今天,我们来聚焦唐太宗,了解唐太宗如何使天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二、猜想历史: 投影历史档案: 隋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隋炀帝的暴刑,爆发了全国性的起义。618年,隋朝贵族 李渊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公元626年,其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登上帝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即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执政初期,国家刚刚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力疲惫,人民因饱受战乱之苦,民心思安。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

谏》

师:面对这种现象,如果你是唐太宗,你准备从哪些方面着手稳固江山?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太宗是从哪些方面着手稳固江山,并根据本节内容,将学生分为“君臣关系组”、“君民关系组”、“民族关系组”与“对外关系组”等四大组。学生参照课前准备与教师提供的探究材料,采取由学生设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合作讨论,探究历史。教师就如何提出问题进行方法指导和任务布置,让学生明确设问的方向。

三、探究历史: (一)君臣关系组:

材料一:“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材料二: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唐太宗统治时期,天下出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局面。

(二)君民关系组:

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贞观二十三年,全国的户数增加到了三百八十万户,粮食连年丰收,粮价持续下跌。百姓开始安居乐业。 材料二: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 材料三: 唐太宗说:“通过科举考试后,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三)民族关系组:

材料一:“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华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如,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是四夷可使如一家。” 材料三:唐诗《陇西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四)对外关系组:

唐朝和世界的交往包括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和艺人、僧侣来到唐朝,来到长安,使长安成了当时世界性的都城。为管理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还专门设鸿胪寺,负责接待工作。当时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七十多个。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也中国人通婚。大批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如佛教、伊斯兰教。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特别是对亚洲(朝鲜和日本)的影响尤其巨大。贞观十九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大化改新,几乎是全面地学习唐朝文化。 经过合作讨论、探究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君臣关系组: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用人思想?材料二中唐太宗痛心的话说明了什么?唐太宗为什么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为什么唐太宗听到“逆耳”的话感觉难受,但还是采纳呢?产生了什么作用?

君民关系组:据材料一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体现了什么思想?材料二、三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产生什么影响?

民族关系组:唐太宗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并结合史实说明。唐太宗通过哪些方式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对外关系组:唐太宗的对外政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每一探究组在学生设问,回答后,教师进行提升,归纳:唐朝由初期的“乱”逐渐地走

向了“治”,从而推出“贞观之治”的内涵,即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往频繁,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并板书如下:

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 师: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①他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大大完善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

②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他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因此,唐太宗对自己一生“功大过小”的评价是贴切的。

四、感悟历史:

师:读史可以明智,我们要学会以史为鉴。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借鉴唐太宗哪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如:用人原则、民生问题、法制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

五、尾声: 本课总结:

视频播放音乐,教师叙述,历史尽头的回眸,是一串奔流不息的轨迹,伴着丝绸古路悠扬驼铃,寻觅长安古城的雄风。我们看到了历史丰碑,镌刻出的辉煌

画卷,那是武功赫赫,文采风流的盛世王朝,及那位知人善任,克己纳谏,以民为本,文德治国,以诚相待,对外友好,安世济民的唐太宗。在他统治时期形成的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历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他的为君之道与治国思想对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纳谏和用人方面的优点,特别是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更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唐太宗以自己的才能、智谋和决断有力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学以致用

、小叶准备撰写一篇有关唐太宗的小论文。他拟定了其中一个小标题——特别重视吸取历史教训的皇帝。沿着这一思路,请你帮助小叶在列三个小标题,并分别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问题研讨】

1、本课的教学设计,着重要求学生掌握“贞观之治”的表现。以及唐太宗系列政策对后世的影响。但设计时对教材的收放度把握不准,感觉有点面面俱到。

2、问题问得巧妙,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梯度合理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有思考的余地。本课设计的问题广度与深度挖得不够。

3、本课设计了合作探究与角色扮演等环节,关注学习过程,课堂气氛比较“热闹”。 但是,我觉得历史新课程仅有“热闹”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加工”。

4、根据“教学指导意见”,本节可以安排两课时。但是本课设计的内容如果安排一节课觉得紧了点,如果安排两节课又觉得有点松,如果要求学生确立探究小组,从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或概括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等学习过程所需的时间又是两个课时难以完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xc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