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党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_赵艳华

更新时间:2023-07-20 16: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方论刊·2013年第11期 党的建设

对建党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赵艳华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 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重要内容之一,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宗旨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创造。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从历史角度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梳理,对于新形势下做好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群众路线;历史考察;基本经验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成为指引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我们党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给我们党群众路线提供了深刻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给我们留下重要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将对改进党的作风,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期历史实践经验反复证明,我们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每一项重大决策措施,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都离不开亿万普通人民群众广泛而持久的参与和无穷的创造。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一条宝贵经验。1927 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着重论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观

点。在苏区时期,由于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人民群众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学会自己解放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国家的道理,并且增长了才干。因而,苏区人民群众不但义无返顾地当红军、上前线,奋勇杀敌,而且创造性地做好了各项后方工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需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自己的首创精神,在党的带领下不懈探索、顽强奋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了摆脱贫穷和饥饿,实行包干到户。与此同时,全国其他许多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也不断发出从根本上纠正农村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解放农业生产力、尽快摆脱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呼声。我们党顺应广大农民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要求,尊重农民在实践中的创造精神,强调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把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作为确定一切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在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的支持与倡导下,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大胆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的经营管理方式,创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在农村改革初见成效、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基础上,党中央及时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精心谋划城市改革。这样,在人民群众积极探索与党不断加强和改善领导的互动中,改革开放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

22

其他各个领域,势不可挡地全面展开了。也正是因为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使党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党的事业才得到蓬勃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需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二、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壮大、取得胜利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 82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之所以能够从各种挫折和失败中重新站起来并最终成为长期执政的党,之所以能够在执政后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并不断开拓前进,归根结底就在于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获得前进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又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求全党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从毛泽东首次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同志在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都充分说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简而言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肩负着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而是逐步提高,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的任务不仅没有减轻,而是更加繁重。我们党要继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清醒认识到面临的脱离群众的危险,更加自觉地密切联系群众,争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支持。我们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为己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与全国人民一道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一定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时,以邓小平这一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评价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依据,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的要求,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一定能够始终不渝地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夯实根基,充实血脉,壮大力量。  

四、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必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铭记人心向背是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必须树立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意识。正如江泽民指出: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同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谁就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就能够经受考验,战胜困难,做出突出的成绩。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这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根本所在。相反,一旦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失去了基础。在中央苏区后期反“围剿”战争中,党内主要领导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推行教条主义,在军事上瞎指挥,致使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中央根据地丧失,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事业才能顺利推进;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党的执政之基才能得到夯实。  

三、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五、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特别

23

注意工作方法。党在长期的奋斗中, 与人民群众建立了鱼水深情, 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一是要深入基层, 亲近群众。深入基层,拉近与群众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步。毛泽东提出:“向党里要到命令,跑到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需要些什么。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邓小平提倡:“我们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工作。”二是要摆正位置,尊重群众。来到群众中间,是否尊重群众,同群众的位置是否摆得正,是能否贯彻好群众路线的基本前提。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无产阶级领导者应该“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毛泽东说:“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邓小平说:“主观主义者不懂得,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因而,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放下高傲的架子、克服矜持的态度,都要奉人民群众为真正的英雄,做人民群众忠实的公仆,让人民群众来评判自己的工作。三是要循循善诱,说服群众。在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信服。要注意把大道理讲得十分明白、十分实际,采取人民群众所喜欢接受的方式,努力拉近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对于落后的人们的态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四是多做实事,帮助群众。在群众工作中,要把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既讲道理又办实事。邓小平一再告诫全党: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够把成千上万的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排除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然而,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一起,已经成为影响党的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群众工作中一定要谨防口惠而实不至,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很难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保证群众路线的真正实施,就应该在党内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具体化,用切实可行的制度把群众路线的要求确立下来。如通过制度规范群众路线的内容和形式,使群众路线逐步规范化; 通过制度提高群众路线的工作质量,增强群众工作的有效性; 通过制度纠正群众路线工作中的偏差,有效防范执行群众路线中出现的问题。党作为掌握着国家权力的执政党,要坚持群众路线,就要接受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并建立起一整套制度来确保这种监督能有多种途径且切实有效地进行。这就要求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下,党必须通过拓宽各方面渠道来主动按规定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而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议、投诉、意见,也都可以用法制来保证其经由安全有效的途径传送到党内。显而易见,以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有着长远的机制意义。

总之,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现在,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面临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认识和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这些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赵艳华,山东潍坊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执政党的建设。

六、落实群众路线,必须以制度建设保证其贯彻实施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群众路线是党的制度性要求,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必须依靠制度建设来加以保证。与战争年代相比,党在执政环境下如果没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有关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以此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么党

编辑/何火权 校对/文佳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x3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