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史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5-26 02: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童心说 ——李贽

2、 明代刘基的诗歌风格 ——沉郁

3、 明代竟陵派的文学主张 ——文学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 4、 明代作家归有光属于 ——唐宋派

5、 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属于 ——后七子

6、 明代传奇《浣纱记》描写的是 ——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 7、 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学口号的是——公安派袁宏道 8、 代表李玉戏剧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清忠谱》 9、 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属于 ——前七子 10、明代诗人李东阳属于 ——茶陵派

11、具有“征田虎,王庆情节”的《水浒传》的版本是 ——袁无涯刊本

12、以下诗人是遗民诗人代表的是 ——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吴嘉纪、屈大均 13、清初著名词人朱彝尊 ——字锡鬯 ,号竹鬯,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 《词综》 14、代表清代骈文最高成就的是 ——汪中

15、”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作者是—

—赵翼

16、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常州词派代表人物是——周济 17、庸愚子评价(《三国演义》) 在语言艺术上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深”的特点 18、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詹《觅灯因话》。三部文言短

篇小说集的合称。

19、四声猿:杂剧《四声猿》,四本短剧:《狂鼓史渔阳三弄》 (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

(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 (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 (5折)“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20、竟陵派:以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竟陵派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

“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的来源不是诗人自己的“胸臆”,二是古人的篇什。他们主张“张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由于这种孤僻情怀不是诗人自己的冲动,而是古人的牙慧,所以显得十分枯涩。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派浅易的风格,认为这是“俚俗”,而大力提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为此他们不惜在诗中用怪字、押险韵,把不同的句式凑在一起,故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所以他们的作品显得佶屈聱牙,令人费解,给人以刁钻古怪的感觉。其作品往往刻意追求新奇,结果反而似通非通,幽塞寒酸。

21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并大量写作喜剧的作家是——李渔 22、南洪北孔:“南洪北孔”是清初著名戏剧家洪昇与孔尚任的并称。洪昇创作了《长生殿》,

孔尚任创作了《桃花扇》,二作在当时俱名声极大,且洪昇为浙江钱塘人,孔尚任为山东曲阜人,二人一南一北,故并称为“南洪北孔”。

23、临川派传奇创作的特点是——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

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 24、《儒林外史》的作者吴劲梓的诗文集是——《文木山房诗文集》 25、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26、近代小说《老残游记》属于谴责小说 27、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人物主要以李攀龙和( 王世贞 )为首 28、《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

29、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是:嘉靖、隆庆剧坛出现李先开《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

贞《鸣凤记》 30、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31、清初三大家:清初散文,时有被称为“清初三大家”的侯方域、魏禧和汪琬。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三家”是桐城派的嚆矢

32、《聊斋志异》在文体上被(纪昀 )讥为“一书而兼二体”,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称

之为“描写委曲,叙次井然”, 33、“诗届革命”的光辉旗帜、创作成就最为卓越的诗人是——黄遵宪

34、神魔小说:神魔小说来源于鲁迅的提法,该类小说在明清时期较为兴盛。但虽有《西游

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优秀作品,在避讳宣传“怪,力,乱,神”的中国古代,该流派小说的作者或者湮灭,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其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传颂。不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写了大量名著。

35、唐宋派:“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

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与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的传统。

36:、南施北宋:清初入仕诗人施闰章和宋琬的并称。施闰章,宣城人;宋琬,莱阳人。施

闰章在南,宋琬在北,他们的思想属于理学复古的保守派,所以在诗歌上俱主张温柔敦厚的诗风,故称为“南施北宋”。

37、清初三大家:清初散文,时有被称为“清初三大家”的侯方域、魏禧和汪琬。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三家”是桐城派的嚆矢。

38、四大奇书:从清代开始,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实际上,他们又是南宋时期说话艺术中主要四家的延续和发展:《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的发展,《水浒传》是说铁骑儿的发展,《西游记》是説经小说的发展,《金瓶梅》则是小说家小说的发展。

39、肌理说:清代中叶宗法宋诗的诗派,创始者为翁方纲。是翁方纲提出的论诗主张。他认

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所谓“肌理”,就是“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志言集序》)。他认为“神韵说”问题在于空泛,“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故倡导“肌理说”对二者加以匡正。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实际是以学问为根底, 以考证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达到统一。做到内容质实而形式雅丽。这样,他把诗歌创作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使诗成了令人生厌的学问诗。

40、临川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也称“玉茗堂派”。其领袖人物是汤显祖。因汤显祖的祖籍是临川(今江西抚州),时人称他为汤临川,汤显祖的戏曲作品总名“玉茗堂四梦”,“临川派”和“玉茗堂派”因而得名。万历年间﹐临川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等传奇﹐着重刻划人物﹐讲究词藻﹐影响颇大。戏曲史上把明清两代仿效

他风格的戏曲作家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玉茗堂为汤显祖书斋的名称。该流派派曲家还有来集之、冯延年、陈情表、邹兑金、阮大铖、吴炳、孟称舜、凌濛初等。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41、诗届革命:诗界革命系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文学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指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次文学改良运动,这些作家主要有康有为、黄宗宪、谭嗣同、梁启超。他们试图以诗歌为工具,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提倡“我手写我心”,诗届革命尽管成就不高,但表现出一腔爱国主义民主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先导作用,主要内容有:(1)竭力创造和提倡新体诗,强调革命精神;(2)要求作诗要有新发现、新创造,即“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3)强调诗歌创作中“意境”的主导地位,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和“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合作要求。

42、《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

1,极幻与极真;奇人、奇事、奇境的“奇幻美”;神魔身上的人情世故,“极似世上人情”,“作《西游记》者不过借妖魔来画个影子耳”(李卓吾欲)。正是在极幻之文中,含极真之情;在极奇之事中,寓有极真之理。

2,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幻与真相结合,又具有人性;塑造人物特色。

3,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虽为神魔小说,亦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角度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

4,戏言寓诸幻笔。大量的游戏笔墨,充满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有的调节气氛,增加趣味;有的刻画性格,褒贬人物;有的影射现实,讽刺世态;有的颠覆神圣,世俗化、人情化,三教的神圣被风趣的戏言淡化为人。 43、《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1,题材转变:“寄意于时俗”,神话、历史—世俗,日常琐事、平凡人物 2,作品主旨:赞颂——暴露,真善美——真,时代风尚。

3,人物形象:讲故事——写人物;传奇——平凡;多色彩、立体化;细节与个性语言。 典型人物: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宋蕙莲;

4,结构:说话体小说——阅读型小说;线性——网状。观众记忆——读者会心。

5,语言: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 。长篇小说的语言:半文半白——说书体——市井语,口语。 6,个人独立创作

44、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传奇手法的超越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唐传奇“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异,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

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传奇笔法:

情节结构从六朝志怪“粗陈梗概”、单调简略发展为故事曲折、首尾完整; 语言文字从六朝志怪的简约古朴、质木乏味发展到文辞华丽、形象生动; 表现手法从六朝志怪单调平板、“如实”记述发展为“尽设幻语”、委婉叙写。

聊斋》除了对唐代传奇情节曲折、叙写委婉、文辞华丽等特点的继承,又有超越: 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唐传奇多为故事体小说,是以叙述一个完整故

事为主要特征。《聊斋志异》在人物描写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其表现是,不仅人物形

象鲜明生动,而且刻画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它已经从唐传奇以叙述故事为主,发张到以刻画人物为主;

二是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聊斋志异》加强、发展了环境描写,并使之与

刻画人物相互表里。在心理描写上,像《红线》写红线取金盒归来的喜悦心情是唐传奇中少见的心理描写,然而在《聊斋志异》中却不乏见到。如《青凤》写青凤追求爱情而又羞涩胆怯的心理,颇有惟妙惟肖之妙; 三是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 45、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内容

(1)强调“义理、考据、辞章(或文章)”三者皆备。

(2)提出用“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这“八要”来使义理、考据、辞章(或

文章)三者融合。

(3)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类。 46、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论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吴江派重音律,重舞台性; 临床派重意趣,重文学性 ① “沈汤之争”焦点: “律”与“意”关系 沈“强调音律”,不惜“因律害意”: 汤“推崇意趣”,不惜“因意害律”:

因领袖沈璟是吴江人而得名。成员有余姚吕天成、叶宪祖,苏州冯梦龙、袁于令,上海范文 若,嘉兴卜世臣,吴江沈自晋等昆曲作家。多是沈璟的子侄、门生或朋友。作品多宣扬传统 伦理道德,讲究格律严整,语言本色。剧目常被后世搬演。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 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 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明朝后期的两大戏曲流派。吴江派以沈景是吴江人而得名,又因该派讲求格律而被称为「格律派」。其成员有沈景、吕天成、叶宪祖、王骥德、卜大荒等人。临川派以汤显祖为代表,因汤显祖是临川人而得名。汤显祖有《玉茗堂四梦》,重视抒写作家的真情实感,因而该派又称「玉茗堂派」或「言情派」。其重要成员有王思任、茅元仪、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人。两派在戏曲理论和创作上互相对立。吴江派主张 严守音韵格律和崇尚语言本色,特别重视声律美。沈景著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该派对于明中叶后流传广、影响大的唱腔之一昆曲音的整理,有一定贡献。临川派反对格律至上,重内容,重视情感,重视文采,特别强调「情」的作用,应该「为情作使」,提倡语言的「自然」。该派的创作成就以汤显祖为最高。他有《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后四种合称为《临川四梦》,而《牡丹亭》更是明代传奇中的浪漫主义杰作。晚明的剧坛,大都受到上述两派的影响,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47、《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 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4、连环钩锁、百川入海的结构 48、《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的演化过程则是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

《西游记》经过了从取经本事到向俗讲、民间故事的演变最后《西游记》才得以成书,它是以以唐代玄奘取经故事为蓝本,九百年间经无数僧人、民间艺人、下层文人传诵、创造,最终由《西游记》的作者创作完成。

1、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不顾禁令,偷越国境,费时十七载,经历百馀国,前往天竺

取回佛经657部玄奘奉唐太宗诏口述西行见闻,由门徒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介绍了西域诸国的历史人情、宗教信仰、地理资源。 2、玄奘门徒慧立、彦琮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3、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形式近乎寺院的“俗讲”。书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尚无八戒,“深沙神”也只出现一次。 4、 金院本《唐三藏》和元代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均已失传。

5、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元代渐趋定型,猪八戒首次出现是在

元末明初杨景贤所做的杂剧《西游记》中。 6、 现存元末明初人杨讷所著《西游记》杂剧。

7、 《永乐大典》中“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古代朝鲜的《朴通事谚解》中有“车迟国斗圣”的

故事。

8、 最后由作者加工而形成成书《西游记》,作者再创造的功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在主题思想上,把一个以歌颂虔诚佛教徒为主的故事,改造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神话小说。 (2)、在人物处理上,备受赞扬的圣僧玄奘退居次要地位,孙悟空成为全书最突出的中心人物。(3)、在结构安排上,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提到卷首开宗明义,把神话人物、神话故事等有机地组织到取经题材之中,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 (4)、在艺术风格上,以讽刺、幽默的笔调,渲染有关取经故事的神话传说。 49、《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什么特点

《儒》的讽刺特征:

① 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

作家“秉承公心,指摘时弊” ,不一味显露描写对象的喜剧性特征、专突出其可笑一面,

也注意到讽刺对象性格中的某些正面因素。因而使人物既可笑,又真实;使讽刺既辛辣,又深刻。

② 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使其既是儒林“丑史”,更是儒林“痛史”。 2、《儒》的讽刺手法

一是对照法 堂皇言辞与卑鄙龌行为对照:如严贡生强圈别人猪,却自夸“从不晓得

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 。

对同一对象的矛盾态度对照:

梅玖对周进的前倨后恭;胡屠户对范进的前骂后夸,

二是夸张法 对最富特征的细节、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如严监生死前“伸着两

个指头” 不肯咽气;胡屠户打范进后“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50、试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水浒传》人物塑造性格化的主要特征

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作品既写出了绿林英雄具有传奇色彩的超人之

处,又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弱点和成长过程,从而避免了因过分夸张失真的缺点,如,“武松打虎”武松具有超人的力量,但打虎前先喝酒体现了凡人的性格。 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即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生活细节的严格真实的融合,

使其既有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又让人真实可信,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高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

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

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后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

特征。如对武松,作者一方面具体安排了打虎、杀潘金莲、西门庆等几个层次分明的段落。但另一方面,每一个段落所描绘的细节过程都迥然不同。

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

丰富,其性格既有主调,又有多个侧面。如鲁智深的粗犷豪放和英武善战的基本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但从开始的嗜酒如命到后来到山寨上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期间的性格有看很明显的成长变化的轨迹。

51、请论述“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的区别以及对清代散文演变的作用

清初散文可分为两派,一派以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主

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提出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前者被称为“学人之文”,后者被称为“文人之文”。

“学人之文”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主张文章应当言之有物,反对那些内容“空无一物”

的文章。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他们比较注意从文

风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和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

经过“学人之文”和“文人之文”的努力,明代后期散文的放诞和华丽文风已经基本上

被荡涤肃清。

特征。如对武松,作者一方面具体安排了打虎、杀潘金莲、西门庆等几个层次分明的段落。但另一方面,每一个段落所描绘的细节过程都迥然不同。

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

丰富,其性格既有主调,又有多个侧面。如鲁智深的粗犷豪放和英武善战的基本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但从开始的嗜酒如命到后来到山寨上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期间的性格有看很明显的成长变化的轨迹。

51、请论述“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的区别以及对清代散文演变的作用

清初散文可分为两派,一派以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主

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提出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前者被称为“学人之文”,后者被称为“文人之文”。

“学人之文”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主张文章应当言之有物,反对那些内容“空无一物”

的文章。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他们比较注意从文

风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和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

经过“学人之文”和“文人之文”的努力,明代后期散文的放诞和华丽文风已经基本上

被荡涤肃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v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