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十讲

更新时间:2023-08-26 07: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书笔记

组织社会学十讲

制度学派试图解释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在现代社会中为什么各种组织越来越相似,为什么组织或企业花费很大的资源去做一些和它的效率生产无关的活动,为什么组织的很多机构对它的实际运行没有发生作用。

迈耶尔新制度主义的基本思想

为什么不同的组织会有类似的内部制度和机构,迈耶尔指出,必须从组织和环境的关系上认识这些现象。

第一、我们必须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研究、认识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去解释个各种各样的组织现象。

第二、如果我们关注环境的话,不能只关注技术环境,还必须要考虑到它的技术环境,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和观念制度等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

1、合法性机制:包括法律制度、文化制度、观念制度、社会期待等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那个的组织机构和行为的力量。

2、从制度环境到理性神话。制度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观念,这些观念常常不是以人为凿刻的形式出现,而是形成一种被神话的东西,使大家不得不接受。原因之一是社会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逐渐把一个具体领域的问题和逻辑延伸为一个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逻辑;第二是由于组织环境和组织程度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组织很小,现在一个型组织是全国性的,甚至是跨国公司,这种资源的集中使得制造神话更为容易。

3、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及组织的对策。制度化过程是一个不断采纳制度环境强加于组织之上的形式和做法的过程。对组织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间的趋同现象,即为了与制度环境认同,各个组织都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和做法,因为组织的大环境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做法都非常相似。第二是组织之间的相互模仿和学习,这些模仿和学习减轻了组织的动荡,因为它扎根在制度环境里,得到了合法性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冲击。

迪马奇奥和鲍威尔关于组织趋同性的思想

为什么组织具有趋同性,迪马奇奥和鲍威尔认为,趋同现象起源于组织面临的制度化环境,在历史上,组织的产生与理性选择、效率机制关系非常大。他们认为现代社会趋同化的驱动力之一是国家制度,另一个就是专业组织。

迪马奇奥和鲍威尔认为有三个机制导致了制度的趋同或者说组织形式、组织行为的趋同性。

第一个机制是强迫型机制。例如,组织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令,不然就会受到惩罚。

第二个机制是模仿机制,即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模仿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当环境不确定的时候,各个企业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佳方案时,通过模仿那些已经成功了企业的做法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第三个机制是社会规范机制。社会规范产生一种共享观念、共享的思维方式。尽管没有人告诉你应该如何做,当时你在接受专业化训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些基本的行为规范。

由此他们提出了两个基本的命题,指出,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导致了组织间的趋同,第二是组织目标越模糊不清就越能导致组织间的趋同。

读书笔记

总结

迈耶尔强调一个大的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这个制度环境影响了人们和组织的行为模式,他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化过程。而迪马奇奥和鲍威尔强调更多的是组织和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甚至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

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进

托尔博特和朱克指出,在城市特点中,影响公务员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与每个城市的政治冲突有关,解决政治冲突问题必须采用理性手段,公务员制度为之提供了一种选择模式;二是政府本身的角色有关,在美国,每个市政府扮演的角色是非常不同的;三是城市结构,包括人口结构、不同群体的成分、移民问题、教育水平等。

托尔博特和朱克提出,一个制度被广为接受、成为社会事实后就会转化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力量,迫使其他组织采纳接受。从历史演变的过程看,当越来越多的市政府采纳了公务员制度时,这一制度就成为广为接受的理性组织形式,形成一种观念制度的力量。

他们研究发现,在美国,最初采纳公务员制度的城市中,上面所述的诸种城市特点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后的时期中城市特点就不再有显著作用了。他们退推论,在后期公务员制度已经作为一种社会事实被人们广为接受了。这说明在早期阶段,理性选择机制在发生作用,但随着大家越来越多地接受了这个制度,到了后一阶段接受这个的行为已经与城市的特点没有关系了,大家都在模仿其他城市的做法。因此不同阶段出现了机制的转化,从理性选择机制转变为合法性机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v4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