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史2

更新时间:2024-06-30 20: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学溯源2文典华夏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斌哥。在上一讲里,斌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所悟,惘然的为国学写下了自己的定义,但是斌哥在之前已经说过了,斌哥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斌哥热切的盼望着与各位听友碰撞出争鸣的火花和共鸣的欢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光耀古今。我想,如果要和远年的历史,进行深情的对话,除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之情外,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流传下来的文字和典籍了。

大家都知道,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产生文明意识形态的王朝。自夏而起,到商、周时期,这是中国文明的滥觞,更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而这个时代,为华夏的文明贡献了两项最具有意义的文化创造,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并奠定了接下来历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基础。那这是什么呢!斌哥告诉大家,那就是汉字的发明和六经的形成。

汉字,无疑,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最重要的独特的文化创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汉字有了成熟的体系,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才可能以文字的形式代代传承。我们说汉字的产生大约是在夏商之际,商代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形成字体的汉字,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是雕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考古工作者在现在安阳殷墟发现的商晚期的甲骨卜辞,就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为古老的成批汉字,距今已有3000余年。其中汉字已经有4500个,能够考释出含义的就达2000个。而且,目前出土的龟甲兽骨已经超过十万件,而雕刻在这些甲骨上的文字总量已经达到一百万字左

右。由此可见,当时的汉文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字体系,并且能够完整的记录当时的语言和社会生产生活状态。那么由此,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判断,汉文字的起源应当更为久远。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有大量的象形字和会意字,同时也有大量的假借字和形声字,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汉文字体系不可谓不成熟。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因水土风物的不同,差异也是非常大的。但是,汉文字却可以在不同的方言区域畅通无阻,不仅能够促进地区文化交流,而且还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统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的确是专家学者乃至于感兴趣的朋友,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此可见,历代中国,本身就是文化一脉传承,江山之大一统的文明国度。由此可见,汉字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整体人格,整体思维方式和整体行为方式。

在这里,斌哥想不带有任何歧视和偏见的做一个类比。大家不要笑啊,我们就拿印度来说,这个话题斌哥在另一个专辑《佛趣之雨花满天》里的古印度文化第二讲中曾将讲过,就是说印度啊,自古至今,语言、文字,一直没有实现过统一。古代印度所有文字,有六十四种。当然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和传统,但是汉文字却一直都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而印度则不同,印度自古至今都号称为一国,其实,还是邦族分领,各据一方。就像他的文字一样,它的文化也从没有真正统一过。就到现在为止,印度还是一个由27个邦组成的松散的联邦制国家,语言各异,文化各异,信仰各异。当然这里一定要除去他们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

—因为,那是中国的领土。这是题外话了,给大家讲一个国际社会的小常识。

我们再回到正题上来,我们说既然产生了一以贯之,传承千年的汉文字,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由汉字排序书写的文化典籍就是中华学术文化的最为具体的呈现方式。中华民族的典籍起源很早,保留在战国典籍中的《夏小正》,相传呢就是夏朝的历法,同时呢,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历法文献,在当时可以说代表了最高、最精密的水准。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曾经提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就说明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竹简编连成册的典册文献了。斌哥告诉大家,早期的典册呢,是以记录为主,到了西周和春秋时期,典册的发展可谓是蔚为大观。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楚语》中记载,春秋中期楚国用来教育王族子弟的书籍就有《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等典籍。其中的,我们都听说过,很多人却没有真正接触过的《春秋》就是一种史书。其实啊,这个时候斌哥真的想给大家写一些板书,我们在讲文字典籍,把文字映入大家的眼帘,应该是我们说文解字的应有之义。好了不说了,我们接着讲。孟子大家都知道吧,如果现在有人说不知道,那就真的该打屁股了!孟子曾说过:“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这句话是说的春秋时期三个国家的官方史书。晋国的史书名为《乘》(sheng4),楚国的史书名为《梼杌》(tao2 wu4,也是指上古的一种神兽),鲁国的史书名为《春秋》,这个呢,大家基本都知道。翻译一

下意思是: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这三本官方史书都是记载齐桓公、晋文公时的事情,都属于历史。由此可见啊,春秋各国,都有不同名称,指向各异的史书。春秋典籍当中,《墨子》一书,曾经提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甚至墨子还提到了“吾见百国春秋”,由此,更能证实,春秋各国皆有史书,而且凡是编年体的史书,都称为“春秋”。,除此之外,根据中国第一部以叙事为主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氏传》,也称为《左传》,它当中记载,春秋时侯还有《三坟》《五典》《八索》等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文献,战国时代各国的《史记》,还有《世本》《竹书纪年》等都属于史书范畴。

好,我们今天,关于文字与典册的小常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必大家对典籍和汉文字的概念,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内容里呢,斌哥还将为大家奉上《六经》小常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以及《两汉》的经学常识。但是,前提是,让斌哥休息一个周末啊,陪陪还没来得及看,就容颜不在的妻子,没来得及抱一抱,就长大的孩子。这也是,斌哥对各位喜马拉雅朋友的忠告,人生在世,家国二字,没有家之温情,哪来的国之大义啊!好了,各位朋友,再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uu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