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批判学派知识点笔记!从西马到法兰克福学派到文化研究和
更新时间:2024-06-21 20:0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史上最全批判中医的文章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批判学派
梗概: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派(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
批判:1.对奴役人、操纵人、控制人的现代传播的批判性揭露和分析;2.对商业化、实用化、经验化的传统理论的批判与扬弃。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历史背景
1.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在整个欧洲的失败 2.一战中得到极致体现的欧洲文明危机
理论特征
理论出发点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和异化劳动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比,理论重心转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诸如心理、社会、文化、艺术等精神领域,并将之视为一个总体,认为支撑现代社会的既非经济,也非政治,而是人类文化总体的辩证运动。
对马克思主义的扬弃
1.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看做一种哲学,轻视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
2.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贡献还有所歪曲;强调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特别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突出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希望通过重新确立黑格尔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来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
代表人物
【卢卡奇】Ceorg Lukacs
创始人;匈牙利人;西马圣经:1923《历史与阶级意识》 总体性
理论源流:总体性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收的理论精华,卢卡奇试图恢复总体性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位置。 理论含义:作为认识论原则,总体性是具体的总体性,它力求在最高的思维形式中再现事物的整体联系,同时又保留个体之特殊性的存在。作为本体论原则,总体性是社会历史的总体性。具体的总体性要求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的总体来把握。 物化(reification)
理论源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黑格尔等人的“异化”理论,形成系统的物化理论。吸取了黑格尔、韦伯、乔美尔等人的思想成分,植根于黑格尔哲学的传统,并与黑格尔的“异化”或“外化”的概念相联。但是卢卡奇主要是从马克思《资本论》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来推断他的物化理论的。
理论含义:资本主义条件下“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原不具有物或存在方式的东西转变成为一种“物”,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物的世界通过似乎不依赖于人的客观规律统治着人,人因而不再是历史过程的主人。
物化后果:客观上以商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客体及其物际关系支配着生活世界和社会的运作过程,人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改变这个过程。消解人际内容,淹没人的主体性。主观上人的活动变成了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商品,人的自主性同人自身活动的分离状态,主体的活动已对象化为外在的力量,与主体自身相对立。 物化本质:以物为中心物役人的过程,物的本质结构、内在机理和运作规则偕越人的主体地位、消解人的思想、颠覆人的价值、侵蚀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工人作为生产主体的被物化和被分解。
理论意义:物化意识对资产阶级所寻求的经济物化、政治物化以及资产阶级的整个统治,无一不起着论证、说明、合理化的作用,而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来说,则起着丧失其真正的阶级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阶级意识(class consciousness)
理论含义:作为整体的阶级对自己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及历史使命的认识。“阶级意识即不是现成的单个个人所思想、所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它们的平均值。而是变成为意识的对阶级历史地位的感觉。”阶级意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形成并自觉影响历史进程的完整的观念系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两大完整阶级的阶级意识: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理论特征:阶级意识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社会总体的表现,因此总体性应该成为阶级意识的准则。
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资产阶级对它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历史使命的意识。居于资产阶级阶级意识核心地位并起统摄作用的是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与体现这一原则的科学技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社会成员心灵的控制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压抑,造成对人们革命意识的扼杀。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是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纳人可计算性和可规范性的貌似客观必然性的生存原则,它以提供生存的精神安全感和对各种物质需求以可满足性而具备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意义。例:思想观念上认同物化的是经济合理性;科学技术以其固有的客观中立性和工具操作程序的合理性而成为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的运作机制。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既能在观念层面上扼杀人们的反叛精神和革命意识,又在操作层面上有效地遏制社会可能的质变和更新。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整体意识和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以其总体能动性、历史首创性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赋予无产阶级以全新的社会责任感,它的基本目的就是在逐渐实现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社会变革和人类解放的统一中展现其变革社会的功能。
理论意义:阶级意识包裹着全部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因,从中能够找到历史事件的生发机制和历史演变的内在机理。主要功能是决定着作为总体的阶级的行动,特别是在阶级斗争的进程中阶级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无产阶级用自己的完整的阶级意识作引导,才能推动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 【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创始人;意大利人;《狱中札记》1930年代 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
理论源流:由普列汉诺夫在1883年作为推翻沙皇的策略之一提出。其后,列宁使用这个概念指出无产阶级不要躲避资产阶级的革命,而要领导社会各阶级去争取推翻沙皇的胜利,同时不能放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之后,经过葛兰西的完善,才成为了一个概念。
理论含义:市民社会中一个社会集团在文化、伦理、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西方发达国家政权的维系“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领导权”指统治阶级除了依赖暴力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以使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顺从和满足于现状。
实质是要为统治阶级提供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及“合法性”因素,中心环节是要争取被统治者的自发同意和拥护,主要手段是对全社会实行文化、精神、政治的领导,方式是采取“弥漫式的”、“毛细血管式的”长期渗透和潜移默化,从而广泛播撒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
由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构筑的是“一道具有威力的防线”,“假如国家开始动摇,市民社会这个坚固的结构立即出面”,它“往往能够经受住直接经济因素的灾祸性的侵袭”和一定的政治危机。葛兰西将意识形态形象地比喻为“水泥”,“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
由于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具有一种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或曰霸权,因此,它的文化或意识形态理论往往作为一种权力话语在社会与大众中传播,大众往往将统治阶级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统治阶级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意识形态普遍推行给社会各阶级的过程,是一个赢得价值共识的过程,也是领导权即霸权实现的过程,它不是凭借暴政和强力,而是通过大多数社会成员自愿认同来实现的。 市民社会
理论源流:黑格尔和马克思在物质生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层面上,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对国家结构分析的观点,他提出“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
理论含义:政治社会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政治上层建筑,由自由民主机构——议会、法庭、警察和选举机关等组成,起到有限领导权的作用。市民社会指民间社会组织的集合体,是创建新的意识形态和散布统治阶级思想的
社会机构和技术手段,包括政党、工会、教会、学校等。市民社会还有实施领导权的领域,因为阶级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主要在这些领域中发生。政治社会对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上的统治,是在市民社会同意的基础上,国家政权机关通过制订与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对市民社会进行“精神和道德的领导”,构筑起统治阶级对从属阶级的领导权。
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是相互渗透的,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种渗透的存在:其一是统治阶级劝说市民社会成员与组织同意它的各项政策,这种舆论宣传需要在市民社会进行;其二是市民社会本身就是被统治阶级合法意识形态笼罩的,它如果要传播一种反统治地位的思想,就必须揭露与突破统治阶级的思想框架。 理论意义:市民社会在东西方社会发育状况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东方社会没有形成独立的市民社会,国家就是一切,构成了上层建筑的全部内涵。西方社会有独立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不但拥有政治上的领导权,而且还取得了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在这种市民社会取得相对发达形式的社会里,政治的强制性开始弱化,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开始突出,因此革命所针对的不仅是暴力功能,而且有它的同意基础,即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而且从当时西方社会现状看,革命的重心已从暴力夺取转向争夺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在这种意义上,市民社会的概念和文化领导权的概念是不可分割的。 有机知识分子
理论源流:克罗齐对历史发展中文化和精神的重视,注意知识分子在市民社会和国家有机体中的功能。
理论含义:知识分子和领导集团在文化领导权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整个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的中介。执行知识分子职能也就是以社会关怀为己任,担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强调知识分子的阶级性,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
分类:知识分子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知识分子”,二是“有机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独立于社会各阶级之外,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并自认为不受统治力量的控制。“有机知识分子”是和社会各阶级密切相联系并自觉地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的知识分子,是从他们所属于的那个阶级中有机地生产出来的,另一方面他们又使得自己所属于的这个阶级获得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的作用在于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意识形态的介入与干预,是市民社会的组织者和文化领导权的行使者。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不仅要从自己的阶级中生产出有机知识分子,而且要将传统知识分子吸引进来。 【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
法国人。《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70 意识形态
理论源流:意识形态概念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意识形态理论的鼻祖特拉西最早提出来的,不过当时他所界定的含义是一种对真理的认识。19世纪,马克思又提出意识形态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20世纪的阿尔都塞重又考察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
首先,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影响下提出的。两者都重视意识形态在国家政权维持中发挥的功用,都揭示了意识形态教育是统治合法化的真实来源 。
其次,阿尔都塞把拉康的“镜像说”和“伪主体说”套用到意识形态上。他认为意识形态是描述人们对于他们的生存条件的想象上的关系的。
再次,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也吸取了马克思的某些思想。按照阿尔都塞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他提出的这一理论并非自己凭空杜撰的,而只是将潜藏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层结构中的东西发掘出来而已。 理论内涵:阿尔都塞的早期意识形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属于“虚假意识”,它歪曲和颠倒事实,掩盖了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规律”的意识再现体系;意识形态主要是一种价值观念,其实践功能压倒了理论功能;意识形态完全受利益支配,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所以,对于阿尔都塞而言,意识形态是“前科学的”或“非科学的”。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不再一般性地讨论与科学相对立的意识形态,而主要是从与镇压性国家机器相对立的角度去探讨意识形态,也就是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国家权力的实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在两种国家机器中进行:一种是强制性和镇压性国家机器,另一种则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前者包括政府、行政机构、警察、法庭和监狱等等,它们通过暴力或强制方式发挥其功能;后者包括宗教的、教育的、家庭的、法律的、政治的、工会的、传媒的(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的(文学、艺术、体育比赛等)等诸多方面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意识形态方式发挥作用。 【柯尔施】
《马克思主义与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由关于革命的理论而下降为纯粹的意识形态,纯粹的意识形态是与革命实践脱离关系的抽象理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地位,注重意识与现实的一致。
二、法兰克福学派
学派概述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因其主要成员都曾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过而得名,是西马中影响最大、人数最多、前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派别。研究所创建于1923年,1931年霍克海默任所长后以“社会哲学”研究作为研究所的任务,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并创办《社会研究杂志》宣传学派思想,二战爆发后迁往美国哥大1950年部分成员返回联邦德国重建研究所,部分成员仍留在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哈贝马斯等。最大的特色在于建立批判理论,相较于传统社会科学要以科学的、量化的方式建立法则规律,他们则更进一步要探讨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的因素的作用。阿多诺提出的文化工业、马尔库塞提出“单向度的人”、本雅明提出“机械复制”等,都是批判理论的重要概念。
代表人物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 社会批判理论
认为马克思思想的主线是批判,不赞成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批判性向科学性转移,主张恢复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本质,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学、 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批判。他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开创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为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标准的模式。 【阿多诺】Theodor Adorno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以及作曲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 文化工业
理论源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理论提出: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1947)之《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用“文化工业”一词来置换“大众文化”。原因是消除一种误会,即人们往往望文生义,以为大众文化的特点就是从大众出发,为大众服务,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文化。
理论内涵: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工业”并非指严格的生产过程,而是指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伪个别性”。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反文化,文化工业支配着一种非自然的、异化的、假的文化而不是真实的东西,文化工业对人的奴役比早期统治者实践的粗暴方式更为有效。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成为束缚自觉意识的工具。 文化工业的特点:
1.文化工业与与文化/艺术的性质相悖。
文化/艺术:个性、独创性、否定性、超越性
文化工业: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把文化/艺术产品纳入市场交换的轨道,按照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商品操作程序运作,使之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则,蜕变为纯粹的商品。首先,通过模仿、复制、包装实现同质化、标准化;其次,在追求利润,形成文化同质性的过程中剥夺文化的批判功能;再次,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发展是文化服从于资本的权力和逻辑的结果,价值原则支配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甚至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意味着文化的人文意义和内在价值的全面覆灭。 2.文化工业与人性相悖。
文化工业行使着意识形态的功能,通过大量标准化、同质化的文化产品的影响和渗透,实现对人的思想和心理
的控制。文化工业通过文化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消费者的需要,成为支配人的力量。人们逐步习惯于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却单一机械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义,丧失了主体意识、感性能力和主动性。
文化工业不仅侵入人们的生活世界,还渗透到人们的“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本来是人具有内在自由的空间,但文化工业控制了大众日常生活直至内心意识,一体化的公共舆论侵入私人空间,剥夺个人的内在自由。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德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哲学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对艺术现代性思考结果的“灵韵”概念,提出了对于工业化时期艺术变化的认识,以及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大众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灵韵”是围绕在艺术品原作周围的独特性,赋予作品本真性的独特的“此时此地感”,不可接近性是“灵韵”的基本成分,随着大众文化时代机械复制手段的运用,“灵韵”艺术已经结束。 【弗洛姆】Erich Fromm
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 【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3M”。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弗洛依德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论)的很大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从50年代开始,主要从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揭露,主张把弗洛依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代表作《单向度的人》1964 单向度
理论内涵:马尔库塞描绘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用语,表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成为肯定的方面了,变为单向的了。生活在正常社会中的人,应该有两个向度,即肯定社会现实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而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即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了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因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形成原因:1.技术力量的操纵和控制。在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已取得合法的地位,并且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和操纵一起被焊接成一种新型的控制形式,在绝对优势的效率和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准这双重的基础上,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
2.由此形成的新型的极权社会。统治阶级利用科技合理性奴役人们。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存环境,却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压抑。人们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失去的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思,超越、否定、批判、拒绝的内心向度被拒斥,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一黑格尔的古老信条,在当今发达工业社会里作为无信仰的信仰而被加强。 单向度的表现:1.当代工业社会的单向度首先表现在人已经成为单向度。发达工业社会通过制造和满足虚假需要来左右人们的意识,支配人们的生活,使人们与现存秩序一体化。于是,人被社会驯化、操纵了,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自主力,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与操纵的内在反抗性、否定性,一体化导致了单向度,人成了工业文明的奴隶,成为屈从于政治需要而麻木的自感幸福的单向度的人。
2.社会政治成为没有政治反对派的单向度政治。当代工业社会是靠高生产和高消费来维持其存在的社会,产生了凌驾和超越任何特定的个人和集团之上的利益,政治权利通过对机器生产过程与国家结构组织的技术控制维护自己的存在。技术越进步,统治者们能提供的消费品愈多,下层人民对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官僚们的依附也就愈牢固。于是,社会政治变成了单向度政治。
3.人的思想变成了单向度思想。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借助最新的意识工业手段——无线电、电影院、电视、报刊、广告等对人进行全面的操纵和控制,使人丧失了内心自由和对现存制度的批判性。
4.文化和艺术方面。艺术原本是惟一能超越一切的东西,但是在发达工业社会,艺术已经失去了它的传统功能。文化被高度商业化了,成为单纯的消费品。表达人们理想的文化,高于现实、对现实持批判态度的文化,即所谓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所拒斥。 【哈贝马斯】Habermas
德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当今批判学派的精神领袖。其学术观点深植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韦伯等德国贤哲深厚的哲学及社会学传统中。196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80《交往行动理论》。与早期批判理论的悲观主义相比,哈贝马斯的理论更有建设性。
《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1969;《思想管理者》1973 文化帝国主义
理论源流:文化帝国主义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一个概念,用以指控西方发达国家强加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现象层面。指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全球扩张有机结合的文化现象,如宣扬或隐含西方意识形态的大众传播、消费主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文化传统的瓦解和民族认同的危机等,这层含义侧重于事实层面。二是认知层面。指解析这种现象的一整套思考角度、学术探讨、理论观点、价值取向及研究方法等话语体系,其中特别着意于解析大众传播媒介的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意义,所以有时文化帝国主义也被等同于媒介帝国主义。
理论内涵:文化帝国主义是许多过程的总和。经过这些过程,某个社会被吸纳进入现代世界体系之内,而该社会的主控阶层被吸引、胁迫、强制,有时候是被贿赂了,以至于他们塑造出的社会机构制度符应于,甚至是促进了世界体系之中位居核心位置而且占据支配地位之国家的种种价值观与结构。(席勒定义)
帝国主义进程的重要方面,来自支配性国家的某些产品、时尚及风格样式得以向依附性市场进行传输,从而产生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的运行方式,这些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既得到其主控来源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经验的支持,又对这些文化价值、观念和经验予以认同。在这种方式下,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越来越遭到西方文化的控制以及不同程度的侵犯、取代和挑战。跨国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其目标就在于通过全球化经济以助长其产品的扩散,而这终将使那些符合资本主义体制的意识形态在国际获得传播。(《关键概念》定义)
历史背景:其一,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冷战的国际态势中为了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争雄抗衡,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力图从政治经济上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则尽力从文化思想上实施渗透,其间特别借助影响强大的影视媒介,以至于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文化压力与文化危机。
其二,是二战后以前的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独立建国之路,自主意识、自立诉求、自我认同一时间空前高涨,“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恰如“和平与发展”构成当今的时代主题一样。显然,这两股历史潮流是矛盾的、冲突的、对立的,而它们的碰撞与激荡,便使现实层面的文化帝国主义问题凸显出来,日趋激化。
理论本质:揭示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汇总的病症与病因,突出中心与边缘的利害冲突与矛盾关系。
“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发展中国家以不结盟运动为主体,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阵地,与西方发达国家展开的文化与传播之争,属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内容,更多地体现着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带有更多的理想色彩,面对世界信息与传播领域存在的三大问题:传播内容片面化、传播过程失衡化、传播来源单一化。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提出:传播来源多样性、传播内容全面性和传播过程平衡性。报告由肖恩·麦克布莱德任主席,由法国《世界报》创始人于贝尔·伯夫-梅里、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塔斯社社长等16人组成的“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起草的。(内容:消除信息不平衡与不平等;消除某些垄断集团的消极影响,不允许过度集中;消除国内和国外信息自由流动的壁垒;多渠道传递信息;出版和信息自由;媒体报道自由和责任不可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媒介装备,训练人员;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每个国家在平等、公正、互利的基础上参与国际信息交换活动;尊重每个个体、种族和社会团体知晓信息和参与传播过程的权利。)
失败:全球化新一轮强劲的势头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号下卷土重来,1985和1986年美国和英国先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之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 【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 《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基于三个基本点: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
商品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讲了商品与商品化的过程,然而它有一个偏向,即把大量注意力放在生产和分配商品的商业制度和商业结构以及规范这个过程的政府机关上。媒体内容的商品化、受众的商品化和传播劳动的商品化。虽然不同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有着各自的阐释,但是他们大都倾向于强调企业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因此政治经济学分析商品时,重在对作为商品的媒体内容,然后是媒体的受众,而对传播的劳动过程的分析并不多见。
空间化:以研究城市、网络著称的社会学家卡斯特尔也提过流动的空间。传播学者英尼斯以及麦克卢汉也对这一概念有过研究。不过与探讨组织活动地理延伸和制度延伸的空间化研究不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讨论重点落在了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企业规模与企业集中是现当代媒体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二次大战后,跨国经营企业是另一种新型的集中形式。这些被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称为“巨子”的媒体公司通过控制生产、发行与放映来完成纵向融合(例如英国最重要的报刊出版商IPC与里德集团合并);它的横向整合(例如英国培生—朗文公司收购企鹅图
书)跨越了一系列的媒体产品,包括硬件与软件。它们还通过国际分工,能够灵活、符合成本效益地使用劳动力、资本、研究与发展成果,进行全球融合。
结构化:政治经济学分析一向重于结构考察,特别是在商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结构与作用。传播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结构、社会实践的考察,倾向于将焦点放在社会阶级之上。阶级结构化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解社会生活的核心起点,此外性别、种族等学术思路的引进,使得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结构化研究得以拓展。 知识劳工
选编《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论文集汇集了新近知识劳工在新自由主义经济语境中的劳动分析,分别讨论了电脑动画、电影、图书馆、报纸等产业知识劳工的劳动如何被商品化,界关于传播从业者劳动与媒介产业商业化关联的批判研究。
劳工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伴随后工业资本主义的进程,狭义、广义的知识劳工问题和高科技产业的知识劳工问题凸显出来。劳工的办公室劳动不是过去典型的工人在工厂的劳作,在全球工人阶级的论述中容易被忽略,而实际情况是办公室的知识劳工没有从市场经济分享到红利,作为政治进程的弹性雇佣制度与强制性市场经济逻辑已经侵蚀全球的办公室空间,从而产生许多新型劳工, 网络工作者、弹性上班员工、长期短工、众包、游移工人等收录进我们词汇中的名词与林林总总的其它概念,显示出一系列正在进行着的工作节奏与劳动形式的转变,这类专门词汇是划时代的资本和劳动重构的产物。低薪、奖金刺激与岗位弹性聘用成为新的威胁媒体劳动力的审查力量,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生活的漂泊感在不断增加,员工对未来的憧憬已经随着社会阶级的固化而消解。 【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 英国人。《大企业与传播产业的控制》1982 批判“所有权分散论”以及“管理革命论” 【哈洛伦】
《示威与传播》1970
60年代末,莱斯特中心建立初期采用社会学传统研究方法,通过量化和非量化的取样,剖析了英国的报刊和电视因受其行业自身利益和逻辑的局限对反越战游行报道的失实和歪曲。针对英国媒体对1968年伦敦反对越战大游行所做的歪曲报道的研究。在媒体垄断不断加剧的年代,所谓民主社会的多元信息渠道正日益趋向非民主化。商业报纸为了赢利而必须取悦尽可能多的读者,因此故意避免鲜明的政治立场,标榜价值中立和客观报道。所谓的不加任何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报道,即缺乏背景介绍的硬新闻成了报纸的主角。
五、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现代传播
全球化
含义:全球化,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西方政治制度及其价值体系的全球化;生活方式一体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消费文化的全球化
“主流观点”:把全球化视为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属于一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它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削弱和相互间的依赖加强,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
新自由主义:新一轮全球经济与市场一体化是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先驱或动力。因为通过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最终都将获得长远利益。强调信息及其共享的意义,尤其认为因特网上的信息是对任何国度的任何民众都是极为公平的。拒绝全球化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被开除球籍。
“批判观点”:把全球化看作“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亦即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性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体现的是资本永无止境的欲望和横绝人寰的逻辑。全球化在历史观上属于西方中心论,价值观上属于西方中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左翼(New Left)。
新马克思主义/新左翼:全球化显示着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暂时胜利,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两极分化,而国家和政府往往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所以,全球化意味着“新中世纪主义”(New Medievalism)的复兴。
关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起源的两种看法(均为西方中心论):
1500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980年代——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现象;1990年代——苏东解体、冷战结束 新自由主义与新左翼的共识:真正推动全球化的既不是民族国家和政府,也不是联合国以及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而是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断扩大产品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取代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交往(Verkehr):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三种继承马克思主义衣钵的批判流派:
1.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 2.侧重于文化批判的“后学思潮” 3.着眼于全球混乱的现实思考
依附理论
第一套系统的全球化批判理论
理论内涵:资本主义及全球扩张把世界联为一体,导致全球发展不平衡,并造成一种“中心—边缘”的发展格局。而中心部分的发达(development)与边缘不分的欠发达(underdevelopment)密切相关,实际上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不同于李嘉图所说的能够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对各国都有益无害的过程,它其实是资本主义核心地区的资本积累所限定的一种依附性关系。 【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
埃及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和依附理论创始人,自称“社会主义和民众解放的斗士”。现任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第三世界论坛”(Third World Forum)的负责人。 《非洲与第三世界的发展》1989;《混乱失序的帝国》1991 依附与脱钩
资本的积累必须依靠一种全球分工, 而这种分工的本质是不等价交换和剥削。由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形成了“中心”(center)与“边缘”(periphery)相互连带的格局,边缘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依附”于中心。中心国家大获其利,边缘国家状况恶化。不发达国家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摆脱依附性地位。“脱钩”(delinking) 全球秩序(global order)、全球失序(global disorder)
“经由市场而全球化”是一个反动的乌托邦。“全球化”被视为帝国主义的同义词。由于欧美及日本的“五大垄断”——新技术、全球金融、自然资源、媒体与传播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垄断,“中心—边缘”的两极化格局将永久化,从而导致“全球失序”。
解决办法:按照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一套可供选择的人道主义方案。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al Wallerstain 美国人。《现代世界体系》1970-80年代 世界体系论World System
理论内涵: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是由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区域分别承担不同的经济角色,该角色由“劳动分工”决定。与阿明一样,从马克思关于全球市场和世界历史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揭露和批判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及其成因,另一方面力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理论。看待现代世界不应再用“民族国家”而应该用“世界体系”作为分析单位。 【贡德·弗兰克】Gunnder Frank
德国人。依附理论先驱。《依附性积累与欠发达》1978《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1998
世界性的资本积累的三个阶段:重商主义阶段(1500-1770)、工业资本主义阶段(1770-1870)、帝国主义阶段(1870-1930)。由于依附性关系导致的一种普遍的欠发达(underdevelopment)状态。因为现代资本主义基于自身发展逻辑,必须系统地彻底地摧毁殖民地原有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文化结构,使之按照宗主国的需要形成一整套外向型依附性的关系。《白银资本》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还历史以本真的面目,系统清算了所谓现代化与全球
化的历史旧账。
后学思潮
包括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是多重学科背景、多种价值取向、多重理论意义的混合体。侧重于文化批判。 晚期资本主义
理论内涵:出自比利时政治经济学家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1978)一书,曼德尔把资本主义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古典资本主义或市场资本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列宁论述的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第三个阶段是当下发达国家所处的资本主义,即“晚期”或“当下”资本主义。
基本特征:工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形成一种“无所不包的工业化状况”。
后现代主义
在英美两国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对现代主义奉为圭臬的“先锋革命”的反叛,全面攻击现代主义的主流地位,冲撞其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博物馆与学院中占据的“高雅文化”的宝座。后现代主义是在经典现代主义从反抗者立场向霸权者立场的蜕变过程中诞生的,是一种旨在对抗现代主义的文化精英主义的思想观念。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
法国人。《后现代状况》1979,正式将“后现代主义”这一表述引入学术研究领域。 后现代状况
所谓后现代状况,是指西方社会出现的一种知识地位的危机,具体体现为对宏大叙事的怀疑以及宏大叙事合法性机制的衰落,或解构形形色色的“元叙事”。宏大叙事是一种同化性力量,其运行机制包含“吸收”和“排斥”过程。后现代主义被视为宏大叙事与普遍真理的掘墓者,必将开拓一个尊重差异,文化多元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得以呈现,“边缘”取得与“中央”同等的地位,是一个异质性压倒同质性的时代。 【让·鲍德里亚】
法国人。《符号交换与死亡》1976《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981《消费社会》1970 拟像simulacrum与仿真simulation
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及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生产领域以及与意识形态或文化领域融为一体,文化的产品、影像、表征,乃至感觉与心理结构都变成了经济世界的组成部分。西方社会正经历一场重大变迁,即从基于物品生产到基于信息生产的变化,这一过程是“从冶金术社会向符号创衍术社会的过渡。”后现代主义与其简单说是符号文化,不如说是一种关于“拟像”的文化。
拟像,指的是与原本(original)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而原本自身则并不存在。鲍德里亚宣称原本与复制品直接的界限早已不复存在,他将这一过程称为“仿真”(simulation)。 仿真是在真实或原本缺席的情况下对真实模型的衍生,是一种超级真实。这种超级真实是后现代性的典型运作机制。仿真与真实的界限毁于“内爆”(implosion),真实界与想象界也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坍塌。结果是,真实与仿真带给人们的体验别无二致,仿真有时候比真实本身显得还要真实。 消费社会
理论内涵:鲍德里亚的社会思想,以消费社会批判为起始,其特点就在于结构主义符号学视野的参与。在《物体系》的结论篇,他明确地指出:“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这种身份的转换,也使得人与人间的关系“变成了消费关系”。《消费社会》仍以物的分析为起点,进而提出了“消费社会的逻辑”,并将该社会类型界定为“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的社会”,而“消费”则“是(通过对消费个体进行分化作用)实现社会控制的一种有力因素”。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的物的功用或个别的使用价值有所需求,而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及意义的差异)有所需求。
一方面,在现代消费社会,“所指的价值”取消了,也就是说,符号形式所指向的“真实”的内容已经荡然无存,符号只进行内部交换,不会与真实互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与生产过程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异,所有终极生产内容均告消逝,生产只能发挥一种符号的代码或编码的功能,同时,货币和符号、需要和生产目、劳动本身也都成为悬浮的了。一方面是“符号真实指涉”的终结,后一方面则是“生产真实性的真正终结”。鲍德里亚最终认定:“这
是劳动的终结,生产的终结”,“能指—所指辩证关系终结”,“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辩证关系的终结”,“古典符号时代的终结,生产时代的终结。”
从实物需求过渡到其背后的意义需求,是对常识范围内需求关系的改造,消费者热爱商品的品牌和象征意义甚于商品的实用价值不能简单看成是个人爱慕虚荣的行为,而是一种以社会心理为基础的整体的系统行为。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消费社会的特征:1.物的丰盛和商品的系列化与系统化,“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2.消费生产力:“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好奇心的关系”,消费地点“日常生活”,只有日常生活才是人们的消费处所。所谓日常生活不仅仅是指人们所有的日常行为和举止,它似乎还是平庸和重复的同义词,它没有幻想也没有超越,因此令人难受。
3.消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增长的恶性循环。个人和集体的财富的增长是与危害的增加同步的。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增长性危害早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挑明,鲍德里亚的贡献是揭示了由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本身必然导致这种危害的悖论。
4.浪费在消费社会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含义。浪费原本是指正当的和合理用途之上的多余的消耗,另外对浪费的指责还有道德方面的功用,然而在消费社会中,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消解。
5.消费社会的逻辑就是人们生产和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而不是那种把财富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占为己有的逻辑。 将消费行为规定为以下三点:1,不再是对物品功能的使用、拥有等等;2,不再是个体或团体名望声誉的简单功能;3,而是沟通和交换的系统,是被持续发送、接收并重新创造的符号编码,是一种语言。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后现代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格,而首先是一种“分期概念”,是晚期资本主义或跨国资本主义的“文化统治”。把后现代主义界定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主宰是现实主义,如巴尔扎克、莎士比亚;垄断资本主义的文化形态是现代主义,如波德莱尔、毕加索;到了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成为普遍的“文化逻辑”。“现代”是资本主义在“自然”层面的征服,后现代则是资本主义在“文化”层面的扩张。在后现代社会,现代化大功告成,“自然”已经消逝,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的世界,于是“文化”变成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毫无希望的商业文化,现代主义对商业文化极尽讥讽,而后现代主义干脆放弃抵抗,只是不断进行着复制与再生产,强化了商业资本主义的逻辑。文化不再是掩盖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意识形态,其本身已经变成一种经济行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界限的消亡,更是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壁垒的坍塌。 混仿pastiche
混仿是后现代文化特征之一。不同于“戏仿”(parody),尽管两者都指对某物的仿效与拟态,但戏仿往往包含“隐秘的动机”,从特定的惯例或准则出发对分歧予以嘲弄,但混仿只是一种空白的戏仿、空洞的复制,拒绝承认任何惯例或准则的存在,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分歧。
后现代主义文化并非一种质朴的原创性文化,而是一种引用的文化,意即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产品是从以前的文化产品中生成的,基于影像和外表的后现代文化拒斥“深度”,其对自身的阐释力来自其他影像和其他外表,是在无穷无尽的互文机制中完成的。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来自拉康,指语言的失序与能指之间时态关系的错乱。
精神分裂症是后现代文化特征之二。时间并非不间断的连续体,而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在场,只有在过去或某种未来的可能性的入侵之下,方可显现自身。人类失去了时间连续体中的自我的意义,却也同时得到了“奖赏”,即强化了关于“现时”的感受。 【福柯】Michel Foucault
《疯癫与文明》1961《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规训与惩罚》1975《性史》1976-1984
话语discourse
理论内涵:“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这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能够为这些陈述确定存在条件的整体。”话语是由一系列相关的陈述所构成,例如新闻学话语是由新闻、新闻价值、新闻自由、新闻报道、新闻事业、新闻记者、受众、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系列陈述组成的。福柯所探讨的话语既不是语言学和语法学所谈及的抽象语句或一般性话语,也不是单纯停留在抽象和一般层面的话语结构,而是具体地同现代社会的社会文化制度及现代人的实际思想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联系的那些话语体系及实践。在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为了一定目的而说出或写出的论证性话语,它不只是说和写的问题,而是伴随着说和写的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文化操作活动,是一系列事件。福柯说:必须将话语看作是一系列事件,看作是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它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又反过来控制着话语本身。
话语是在特定环境中,由社会中占据一定社会文化地位的一个或一群特定的人就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问题,为特定的目的,采取特定的形式、手段和策略而向特定的对象,说或写出的话语,包含着形成、产生和扩散的历史过程,包含着相关的认知过程,包含着相关的社会关系,也包含着特定的思想形式,特别是包含着环绕着它的一系列社会力量及其相互争斗与勾结。话语被创造出来,是用来为特定的实践服务的。所以,话语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语言力量,而是与社会文化网络中的一系列力量纠缠在一起的,是活生生的力量竞争和紧张关系,是靠特定的策略和权术来实现的,话语的形成、传播、转换、合并等过程都势必搅动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搅动整个权力网络的运作。 西方社会和文化,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社会制度、法制、道德规范以及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成为维持社会秩序及为社会服务的关键问题正是在这里,集中体现了社会权力同知识、道德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勾联。福柯把一切社会文化问题的症结归结到语言话语以及各种话语的实践。
理论意义:福柯的话语研究起步于结构主义又超越了结构主义,跳出以往话语研究所囿于的语言学的狭窄视域,认为语言的实际社会应用问题比语言本身更重要,语言的基本问题,不是语言的形式结构,而是它在社会实际应用中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实际关联,是语言论述的结构及其操作技巧策略的问题,也就是话语问题。独辟话语分析的社会和实践向度,大大拓宽了话语研究的视野。话语概念的流行,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方法的流行,归功于福柯的话语分析方法。
知识话语:福柯把知识归结为一种最重要的话语体系,每门科学都是一种话语,福柯尤其重视知识话语,他认为,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都与知识话语密切相关,要理解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要理解现代社会中的知识话语的生产、传播及实践的策略。例如,当代社会利用知识话语,将整个社会的人群划分为正常和异常的基本原因及社会条件;知识如何成为整个社会运作的关键力量,成为法制建构、权力运用以及道德实践的精神支柱;社会文化制度和组织中的权力分配与再分配的机制及其与知识#道德话语的关系;现代社会究竟靠什么方法和策略,使得整个社会变成为全方位的敞视监视和规训系统,各种话语是如何转化为统治和控制的实践;现代社会的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及通过什么样的社会文化机制,一方面心甘情愿地进行自我规训,另一方面又遭受整个社会统治力量的强制性规训和控制。 权力
《规训与惩罚》标志着福柯从考古学向谱系学研究的转变,关注对象从话语转向权力。
理论内涵:权力不是某个阶级或团体的单质的统治现象,并非以经济领域为核心再四处辐射,而是散布于社会机体的各个角落:医院、学校、家庭、工厂机关??权力是不断运动的流体,以不均衡的强度分布在不同地方。权力是一系列关系的整体,这些关系并不是自我生成和自我存在的。在生产关系的旁边和上面,有家庭关系、两性关系、医患关系等各种关系类型,权力机制的目的在于修改、阻挠或维系这些关系。
权力是在三种关系的交织中施展的:权力关系、交往关系与客观能力,在彼此不稳定的合作中实现权力运作的目的。福柯把权力关系形象地描述为“伙伴”间的“游戏关系”:某个个体/群体对另一个体/群体施展权力。这是一个动态的场景,意味着一整套行为,即一种行为对另一种行为的作用。
交往关系是个体间或群体间以符号传播为媒介的交往类型,它“通过语言、记号系统或者其它的符号煤介来传递信息。”这种意义的生产与传播机制往往与权力策略纠缠在一起,权力实施的过程总是穿越符号交往,在对符号传播的极度使用中施展其目的。
知识与权力:在福柯的早期知识考古学工作中,侧重点是作为建构知识领域之规则的话语类型,在他后来的权力谱系说研究中,重点转向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福柯认为知识在社会中的形成过程包括三种形式:1.排除:话语包含排除的规则,用以决定何种话语是可接受的,这些规则可能是一种禁止,对于什么可以说,谁,或者在什么时候才可以说都有所规定限制。2.话语的内在规则:包含如何分辨真理,如何得到真理的步骤,这些可以包含在一套训
育方式中,其中制定有明确的方法、规则、工具等。3.使用话语的情境或应用的范畴:例如仪式、教条,或某种同盟性质的团体,对于谁有资格使用其话语,都有条件的限制。
话语凭借禁止、分类、纳入或排除、方法规则及使用者的限制等,造成一种权力掌控的效果,在福柯看来,知识既是力量,又是权力,通过对知识话语形成过程的解析,发现了资本主义知识的秘密:知识是权力的一种剩余。 权力的实施需要知识,但是知识如何获得?福柯摆脱了认识论的范式,谱系学所研究的就是知识如何通过与权力的纠缠来获得其真理地位的。也就是说,知识如何在权力的呼唤下应运而生,知识如何成为真理,这才是福柯关注的问题。在历史实证研究中,福柯发现,权力直接或间接地对知识进行干预,把知识构建为真理。其中,交往关系成为权力构建、传播知识的中允权力关系嚣张或狡黯地介入交往关系,通过对符号的监视、控制、搜集和分析,把人变成知识的对象。
符号交往与知识构建、传播间的密切关联表明了交往体系的重要作用。大众媒介是现代社会交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媒体与当代权力关系网络之间形成子一个全面的社会控制网,大众媒介系统作为权力运作的重要中介,加快了知识扩散的进程。 全景敞视主义
全景敞视都是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创造的新术语,是现代社会最为有效的权力功能运行机制。福柯将现代社会比做边沁的《全景监狱》(Panopticon),一小批看守可以监视一大批囚犯,但他们自己却不被看到。全景敞视主义是一种非肉体惩罚的规训手段,象征着现代社会中的司法强制逐渐由纪律代替,权力渗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所解构的“元叙事”是一整套或明或显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及其文化霸权意识,恰如依附理论针对的是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霸权。
后殖民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籍阿拉伯裔学者爱德华·W·萨义德(Edawrd W·Said)、美籍印度裔女学者盖娅特莉·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英籍印度裔学者霍米·巴巴(Homi Bhabha)等。 伴随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领土扩张,在文化的层面上,也有一个同步进行的、将整个世界的方方面面都文字化、符号化的过程。通过这个文本化过程而形成的一整套话语谱系,自然无不体现着一定的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换言之,随着西方的全球化进程,在知识生产与权力控制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萨义德】Edawrd W·Said 《东方学》(Orientalism)1980 东方学
理论内涵:东方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而是经由“将东方东方化”的过程(Orientalizing the Oriental)而逐渐形成的一大堆主观想象。而东方学的话语则可以说是从这类想象中衍生的一大堆话语。既包括东方专制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等系统理论,也包括所谓封建、保守、残酷、封闭等刻板印象,还包括大量怪诞不经的描绘想象臆造,从而有效地建构了一套由西方主宰的、名正言顺的现代化/全球化意识形态。按照以萨义德及其“东方学”为标志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不仅依赖于政治、经济与军事方面的“运力”,同时也借助于文化、思想与学术方面的“运思”。
理论意义: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不仅表现为政治经济层面上重组世界格局,而且也体现为思想文化层面上形成一套与之适应的、看待世界的话语体系,亦即人类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相结合的意识形态,从而使全球人类能够自觉自愿按照这个套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萨义德的后学理论,则力图消解这类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格局,结构这种文化上的宏大叙事,从而真正建立多元文化共生互动的全球关系。
全球混乱理论
在诸多批判性理论中,全球混乱理论着眼于现实层面。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末成立的罗马俱乐部。该俱乐部曾邀请各国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讨论一个范围空前的话题——人类目前和未来的困境,由此产生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为人类未来提供预测性和建设性意见。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指出全球发展的悲观未来,引起轩然大波。此后发出的一些列全球混乱的声音可以统称为全球混乱理论。
【布热津斯基】
《大失控——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
将20世纪成为“大死亡”世纪,认为死于战争和各种斗争的人不少于1.67亿。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正是起自19世纪的三种文明的趋势:识字的普及、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顺从与和谐,自我欲望膨胀,致使20世纪成了一个致力于建立全面社会控制的世纪,最终导致了悲剧。 【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 文明冲突论
后冷战时代的天下大势取决与几大文明之间的关系,其中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又居于主导地位,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明之间的差异。今后的世界冲突将是“文明的冲突”,文明的断层线就是发生冲突的前沿地带。人类冲突的历史发展线索:君王的冲突——民族国家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文明的冲突
现代性与传播
“现代传播”与“现代文明”
两者不仅同源,而且同步。现代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印刷化阶段(1450-1920)、电子化阶段(1920-1980)、网络化阶段(1980-)。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的古典时期、垄断时期与当下的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三个阶段。
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文明
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世界性的,无论是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文化方面,天生都具有全球化的本性与本能。在其向全球每个角落步步推进之际,现代传播的一整套运行机制,包括技术、观念、形态等,一方面日渐获得横绝天下的能量与势头,一方面又使全球化进程得以顺畅展开。 麦克卢汉 VS. 席勒
——媒介延伸论(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讯息论(“媒介即讯息”/ “讯息即媒介”) ——媒介凉热论(“热媒介”与“凉媒介”/ “冷媒介”)
《数字资本主义》
——对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的剖析、批判
六、媒介环境/媒介生态学派
“将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媒介生态是对信息环境的研究。它所关注的是交流的技术如何控制了信息的形式、数量、速度、分类以及方向;由此,这样的信息构造或者偏见如何影响到了人们观点、价值和态度。”(波兹曼)
开创了以研究媒介/技术为视角的生态学研究模式,将媒介视为环境,研究生存在其中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共生关系,吸收了生态学和系统论的理念,追求技术/媒介、人、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
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式,还是一种环境。每一种媒介都有不同的感知偏向、符号形式。因此,它研究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作为符号环境的媒介、单一的媒介环境或多重交叠的媒介环境。
三大理论命题:第一,假定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媒介偏向论;第二,每一种媒介独特的物质特征和符号特征都带有一套偏向;第三,传播促成的各种心理或感觉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结果,和传播技术固有的偏向有关。
媒介观:泛媒介观;媒介偏向论;媒介即环境;媒介史研究;媒介的影响
理论先驱
技术哲学考察技术对人的影响、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刘易斯·芒福德】
指出技术的起源是早期人类心理能量冗余的结果,技术是人类机体的延伸。早期技术本以生活为中心,与文化和谐共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不再以人为中心,人被机械化。 【雅克·艾吕尔】
技术自主论,技术具有某种外在独立性,这种性质是人无法控制和干涉的 技术环境论,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并代替了旧的环境。
第一代学者
媒介环境学之多伦多学派,“多伦多学派的双星” 【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 《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 媒介的时空偏向论
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的偏向,不同的文明亦有这一偏向。单一的文明隐藏着危机,现代西方文明便是如此。
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偏向性,即:传播媒介或具有易于长期保存但却难以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远距离运送但长久保存性差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跨度的控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所谓媒介的时空偏向性的取向实际主要依靠媒介技术的物理特性。重型的不适宜运输的材料,如石刻、建筑都属于偏向时间的媒介;而轻便的易于远距离运输的材料,如纸张、电磁信号属于偏向空间的媒介。
在地理上,纸张可以帮助帝国的扩张。一个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文化模式均可受到“传播偏倚”的影响。以时间偏倚为特点的社会重视传统、社区、道德、宗教和等级观念;以空间偏倚为特点的社会强调发展、扩张、科学、物质主义和思想现代化。 媒介与帝国
媒介史研究: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从时间和空间考察了人类文明和媒介之间的生态式关系。
在英尼斯眼中,“帝国”与“传播”这两个关键概念都具有丰富的内涵。传播既指“媒介的发韧、流布、变异、互动、特质、偏向”,也泛指“帝国”为了维护权力、实施社会控制而建立的传播网络,如控制和改进媒介、改善交通、统一度量衡等。他书中的“帝国”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政体的大型国家,二是大型的社会组织。他用“帝国”来形容中世纪的教会、现代的美、英帝国,也用“帝国”来形容资本主义结构下的市场经济。 帝国的发展和媒介形态演化构成了一对相互缠绕的双螺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帝国”是影响当时社会结构的权利核心,它们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介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每一个帝国的统治阶层都必须依赖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信息传达给大众中的关键群体,几乎所有的帝国都希望借助新技术的发展来改善运输途径,以扩张控制力。因此,他明确指出,在政治的组织和实施中,传播占有关键的一席。
集中关注某一种传播媒介就可以揭示其偏向,在文明的文化发展中,它不是倚重空间和政治组织,就是倚重时间和宗教组织。一种新媒介的引进往往会遏制前一种媒介的偏向,并创造出适合帝国发展的条件。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的传播方式两者之一若受到过分强调和垄断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只有时间偏向或者空间偏向得以透过某种机制保持平衡时,社会才能稳定。
现代西方文明史是建立在印刷术基础上的传播偏向史和知识垄断史,与之相伴的是西方文明依赖科学技术忽视道德传统的空间偏向史。口语和手稿的传统开始消逝,人们不再关心社区价值、伦理道德、形而上学,而且这些偏向都被维持空间偏向的印刷和电子媒介所取代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创造能力逐渐消失,以机械化、专门化、实用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逐渐成为西方文明的主导。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提出media ecology这一名称。《机器新娘》1951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964 媒介延伸论
理论源流:芒福德——技术是人的机体的延伸
理论内涵: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媒介功能不仅在于通常理解的传播信息,而且更在于拓展人与社会的联系与交往,媒介既是传播信息的交流渠道,更是延伸人的社会器官。
凡是具有延伸人体功用的东西均属媒介,如印刷文字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泛媒介论。每一种媒介即每一种人体的延伸,都将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媒介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综合—分化—再综合的历史。
从口语转向文字和印刷,由感觉领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觉分离,使人类对环境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为它可以推动人们对事物的抽象的、深层的认识,但与此同时,疏远其他感觉只重视视觉也会产生情感的分离,使人的总体
感觉能力失衡或下降,不过现代电子媒介正在改变文明人受视觉支配的状况,扩展了人的触觉,重新回到平衡状态。 包括:每一种媒介都将改变人们的感知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众领域的延伸
传播媒介是巨大的社会隐喻(vast social metaphors),不仅传递着信息,而且还告诉我们世界的存在方式,不仅刺激并愉悦我们的感官,而且通过改变我们对各种感官的使用比例,实际改变着我们的性格。 冷热媒介说/媒介凉热论
受英尼斯影响,提出媒介的感官偏向和冷热偏向。所有媒介分属两类:热媒介——传播的信息明确清楚,或曰清晰度高,因而接受者的参与度相对降低的媒介(例如广播、电影、书籍、演讲、报纸等);冷媒介——传播的信息模糊含混,或曰清晰度低,因而接受者的参与度随之提高的媒介(电视、电话、交谈、讨论会、漫画等)。分类无多大意义,意义主要在于启示我们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不同。 媒介讯息论
理论内涵:传播的媒介可以比传播的内容对人产生更为持久、更为集中、更为强烈的影响。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媒介本身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传播中最为本质的不是传播的内容而是传播的媒介,传播媒介将会对人类和社会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媒介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人类由部落社会到非部落社会再到地球村,无不归功于媒介及其技术的发展。
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及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讯息论是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核心。批评传播研究就像被鲜美的肉麻痹的看门狗一样专注于具体的传播内容,而忽略了媒介本身的影响。人们对身处的媒介环境没有察觉,就像鱼对水的存在浑然不觉一样。
媒介环境的三层含义:媒介本身是环境的一部分;媒介会创造新的环境,改变旧的媒介环境,重塑环境;媒介环境具有隐匿性,媒介变迁之际最容易识别新旧环境的时机。
任何一种媒介的内容又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语言,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媒介的威力与媒介的内容及媒介中的媒介没有多大关系,“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的存在。”
理论启示:媒介作为传播工具一旦进入传播流程,便会以其自身的特征和活力必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个人生活方式、态度的转变等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即是讯息”更显出它的深刻性所在。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网络媒介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它所传播的内容,而是逐步扩大到个人和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乃至根本性的改变。网络必将根本性地改变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与生活方式。
其次,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告诉我们没有一种媒介能够独立存在,它总是充当另一种媒介的内容, 媒介之间只有相互作用才具有自身存在的意义。“一种新的媒介绝不依附于旧的媒介,它也绝不会让旧的媒介安安稳稳,他决不会停止压迫旧的媒介, 直到他为这些旧的媒介找到新的形式或新的位置”。媒介融合。 再次,“媒介即是讯息”的另一种看法“讯息会因为媒介选择的不同而改变讯息的内容。” 地球村
媒介演变导致传播演变进而形成文明演进,所以文明史也是传播史和媒介演进史。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历史分为三阶段:“部落时代—非部落化时代—重新部落化时代”,分别对应三种文化模式,“口语文化—文字文化—电子文化”,对应三种感觉空间“声觉空间—视觉空间—声觉空间”。
在部落时代,还没有文字,交流都是面对面的口耳相传,部落人生活在声觉空间之中,各种感官时协调均衡发展的,无论是人还是社会都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个部落没有边缘和中心的分别。
拼音文字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感官的平衡与和谐。拼音文字是在空间的线性展开,它同口语的根本区别是脱离了声觉空间,把视觉分离出来,突出视觉,从而形成了一个文字所塑造的视觉空间。印刷术创造出了一个现代世界,使人非部落化。
电子媒介要在一切社会制度中造成新有机的相互依赖。“功能的分离,阶段、空间和任务的分割,是西方世界偏重文字和视觉的社会特征。有了电力技术产生的瞬息的和有机的相互联系,上述分割就趋于消融瓦解了。”“借助电力媒介,我们到处恢复了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仿佛以最小的村落的尺度恢复了这种关系。”这个最小的村落,就是“地球村”。
媒介—社会演化史
媒介进化四元律: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麦克卢汉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1.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2.媒介延伸论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有很大意义。3.地球村论断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局限:技术自然主义者。1.把媒介技术作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2.忽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完成成为技术主宰的对象。3.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忽视人的理性作用。看不到从事着能动的社会实践的人,看不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4.理论缺乏逻辑性,含义隐晦,观点具有“神谕”性质。
第二代学者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创立媒介环境学派,绘制学派理论框架和蓝图,奠定了人文主义的研究视野和关怀。 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
“技术独眼龙”:关注技术的阴暗面,探析技术对文化的侵蚀,技术悲观主义 媒介即隐喻
媒介的意识形态偏向,分析了电子媒介对印刷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冲击。
《娱乐至死》提出媒介即隐喻。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利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介的形式极为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
媒介并非一种通过所处文化来处理自身事务的不偏不倚的机制,它是价值的塑造者、感觉的疗理者、意识形态的鼓吹者、社会形式的严格的组织者。
新媒介对于旧媒介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时间、注意力、金钱和权力方面,更重要的表现在对人们世界观的控制上,因为每一种媒介都包含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印刷术虽然促进了关于个人的现代思想,却破坏了中世纪关于社区和社会团结的感觉,电子媒介带来的是一个缺乏精神或智力秩序的世界,数字传播和媒介对我们实行了私营化,孤立了个人,消灭了人类的社会感,人与人的关系几乎完全靠机器来调节。
波兹曼从媒介变迁史的角度提出当一种有很大影响力的媒介进入一个文化时,结果并不是旧文化和新媒介的简单混合,而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由于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电视作为重大的技术系统的一部分,以其现代传媒技术的革新性完成了自己的隐喻方式,以超乎学校的巨大影响力操控了整个社会。 技术垄断
理论内涵:技术对我们的世界和生活所施行的独特的控制。“技术垄断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也是思想的一种存在方式。它存在于技术的神化,也就是说文化要在技术中寻求认可和满足,并且听命于技术。”技术是文化构成的一项,技术要遵循文化的权威性,要在文化的领域获得认可,并在文化所提供的价值体系内获得发展。而在波兹曼所界定的技术垄断文化中,技术已然冲破了文化的樊篱,变得无法驾驭,并试图将其价值观——效率、精确、客观强加在人类身上,继而还进一步颠覆了文化的权威性,企图构建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而在这种建构中,必然要把与传统有关的一切快速消解。在技术垄断的文化中,技术就是要颠覆人类的传统信仰,使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都屈服于技术至高无上的权威。
从技术环境对人类物理世界和象征世界影响的角度,将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使用工具的文化、技术专业化和技术垄断,而这三个阶段也是文化存在的三种形态。 后果:1.文化AIDS。波兹曼认为技术垄断的文化是以信息过载和无法筛选、评价信息为特征,由此带来的是文化AIDS(反信息缺乏综合症)。信息过载是电子时代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波兹曼的那里,信息过载远非带来垃圾信息、污染信息环境这么简单,他将技术所带来的信息过载的影响扩大到了对文化机制的影响。
信息过载并非出现于技术垄断的文化,而是起源于技术专业化的印刷时代。信息曾经是帮助我们控制物理世界和象征世界的基本源泉,但现在我们的技术一方面把信息变成了垃圾,另一方面却继续创造着信息的过度实用性。在技术垄断的文化中,随着信息危机的日益严重,原有的信息控制机制逐渐丧失其作用能力,文化免疫系统无法过滤更多的信息,信息的防御系统也同样面临着崩溃。
2.童年的消逝。人类的沟通手段构成了和人类生存环境一样真实而又有影响的信息环境。对于技术垄断所带来的信息观念、信息环境的改变,波兹曼最为担忧的是,这会改变“童年”的本质。因为,“儿童是我们发送给一个我们所看不见的时代的活生生的信息”
童年是有生物基础的,是一个社会的典型产物。在中世纪并没有与我们今天的童年相对的概念。那时的生命只有最基本的两种状态:幼年和成年。在当时的口语文化中,孩子和成年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空间,古登堡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种传播环境,因为,要成为成年人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读写能力,于是学校学习成了童年标志性的特征。之后的350多年,西方人一直保持着生命三阶段的思想:幼年、童年和成年。
新的电子媒介和图像革命使得儿童存在的三个主要的条件正在丧失:文字、学校和羞耻心。波兹曼最为关注的是被视觉媒介破坏的读写能力和文字力量。今天印刷文字已经无法抵抗图像的侵袭,电视凭借其对各种声画技术的综合利用使观众逐渐屈服于其娱乐的话语力量之下。于是基于文字的概念和分析的思考消失了,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象征世界和一套新的逻辑。在这个新的象征世界中,学校和教育对于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也变得不再重要,因为理解图像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才能或训练。
3.教育的终结。在技术垄断的蔓延中,教育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教育和学习受到技术的操纵,改变了本来的性质。现代学校教育起源于印刷时代对于信息的控制,学校的知识体系仍旧坚持着印刷文字的传统。学校知识采取线性的编码方式,提供的是完全抽象的文字信息,文字并非关于现实的表述,而是有关现实的思想的表达。语言构建意义的过程,或者说理解现实思想的过程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思考能力、连贯性和对历史的延续感。但是电子技术蓬勃兴盛的时代,语言和文字所建构的意义已经被技术所摧毁,学校对技术的过分依赖,使之丧失了对于目标和价值的洞察。 媒介技术人性化标准
定义媒介环境学,提出了衡量新媒介是否人性化的标准和三种平衡理论。
标准:媒介技术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理性思维的应用和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民主进程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使人获得更有意义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或减弱了我们的道义感和向善能力;媒介是否能够促进艺术表达、提升人们互动、促进对历史的兴趣等。 【沃尔特·翁 】
翁:媒介史研究,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概念,肯定口语文化
第三代学者
【保罗·莱文森】 技术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捍卫和阐释麦克卢汉思想,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探析技术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媒介发展人性化趋势
凡是回归前技术时代人类传播特点的媒介就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好的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像人,技术在模仿、复制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手机因为更符合前技术时代人的交流特征,将取代电脑成为未来的主导传播。 补救性媒介
对人性化趋势的补充解释,强调人在媒介演化中的理性选择能力,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对前一种媒介的不足功能的补偿,人类的技术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人性化。
关于媒介人性化,莱文森是从媒介对于人类交流的便利性和相符性而言,波兹曼是从媒介的人文关怀、道德关怀和现实关怀而言的,是从媒介技术对整个人类的意义角度来审视的。 【约书亚·梅罗维茨】
梅罗维茨:将媒介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糅合,提出媒介场景交往论,认为新的媒介会产生新的场景/环境,影响场景中人物角色和行为。将媒介环境学派推向微观生活层面
媒介环境学派的缺陷
忽视媒介主体的能动作用。媒介技术特性是固有的,与传播主体无关,但是媒介技术的影响与主体有关,不同的主体会传播不同的内容,媒介影响也随之变化。媒介主体的作用还体现在施动者的角色,被媒介技术塑造出来的人和社会也会有意识地改造技术。此外,政治经济因素对媒介技术的影响也是媒介主体能动作用的延伸。
“范式”角度的媒介环境学派
范式paradign
科学共同体接受和信奉的研究模式,包括三个层面的观念架构——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科学发展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发生的过程。当常规科学反复研究都无法克服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科学发展的非常规时期即“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就是研究范式更新的革命过程。
本体论:研究媒介本身及其重要社会历史意义
认识论:媒介本身的属性和传播特征,是在长期的社会应用中慢慢浸入人和社会机体的。媒介不仅纵观历史时期,而且社会结构、心理认知、角色身份、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传播而存在,深受传播的影响。媒介环境学派考察的效果一般很难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加以证实,因为媒介环境学派考察的是结构变化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依赖思辨、历史分析和模式识别。 研究方法:
1.宏观模式识别。媒介环境学派是思辨性质的研究,却不适合作为思辨研究的典型,因为他们是宏观层次上的模式识别(深入观察复杂交错的动态关系,发现其中隐藏的关联机制),与传统的以严谨细致的逻辑推演为特征的思辨研究不同。理论命题都是比喻,而非严谨的判断;模式不是靠演绎而来,而是观察得来。 2.历史的、比较的分析。对媒介史和社会史的历史比较分析。
3.矛盾的辩证分析。时间与空间,中心与边缘,集中化与非集中化等矛盾。
目的论:从媒介环境的角度研究传播的长远社会效果,可以帮助理解宏观的社会现象和历史变革,这是短期效果研究和内容研究所不能奏效的。
附录1:比较与论述
1.媒介文化研究的两条路径: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媒介文化观比较
【相同之处】
1.属于广义的批判学派
关注的都是:媒介存在的意义;媒介权力。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病理学的宏大批判。
文化研究学派:媒介文本意义生产的要素及其受众对媒介文本的能动解读能力。 2.作为一种参与政治的方式
法兰克福学派:把媒介文化和文化工业放在政治语境当中,“将其作为把工人阶级整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手段来研究”,揭露大众传播媒介是如何作为帮凶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努力寻求政治改革的新策略(如阿多诺的回归批判性)、政治改革的新机构(如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阶段公共领域的回乡渴望)、政治改革的新模式。
关注的主要问题:传媒所有制(即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归谁所有)、媒介制度(即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公共性)、媒介权力问题(即谁在掌握着又是如何操作着媒介权力)自上而下的改革。
文化研究学派:学者大多是无产阶级出身,认为媒介文化是普罗大众在利用传播媒体的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文化是工人阶级自身创造的,媒介文化史大众在利用媒介的时候自己解释出来的文化,而不是权力意识形态和资本意识形态强加给大众的先入为主的文化。鼓吹“抗争”功能。“文化民粹主义”。自下而上的革命。 3.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将文化放入其生产与被消费的社会关系与体制中去研究,因而文化研究室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批判社会理论的框架中将政治经济学、文本分析和大众接受研究结合起来。 【不同之处】
1.研究视角与旨趣不同
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与法西斯猖獗的年代,关心媒介文化的压制功能。“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收编”。对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病理学进行宏大批判,重宏观审视,无个体概念。
外力对媒介的收编: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到了资本力量和国家主义对媒介的“收编”,用“文化工业”一词来
置换“大众文化”。阿多诺: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原因是消除一种误会,即人们往往望文生义,以为大众文化的特点就是从大众出发,为大众服务,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文化。
本雅明:机械复制文化理论。从媒介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揭露了机械复制技术对“韵味”的伤害。哈贝马斯所匹配的转型了的公共领域其实是“权力意识形态”和“资本意识形态”相互夹击的结果。
文化研究学派:战后小人物造反的时代,强调媒介文化的抗争功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对受众的微观实践进行考察,重个体体验,微观文本分析
“反抗”的媒介文化观点:媒介文化是大众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包含着对既有意识形态的对抗与抗争。霍尔的三种解码实践作出了一个三分法的理论假设,被其后的莫利等学者加以实证证明。费斯克的快感理论更加关注受众对媒介的利用或者“挪用”,用自己的亚文化解码方式来解释、歪曲、挪用或颠覆、革新既有的媒介权力意识形态。 2.不同的受众观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是铁板一块的,是被动的客体,忽略了大众对文化的积极反应。批判媒介文化的同质性和商业化。认为大众文化史是受大众传媒操纵的傀儡文化,受众为消极、被动的靶子,是孤独的人群。
实际上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理论表述。国家和巨无霸公司操纵着经济,个体在两者的控制下臣服。以需求、思想和行为的标准化、同质化为特征的大众生产与消费时代。“大众社会”,“个体的终结”
文化研究学派:关注媒介文化生产中的能动力量,发现大众参与对话时具有的能动解码实践。承认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把受众看做强有力的社会解放资源,肯定受众主动的、具有批判接受能力的创造性主体地位。
霍尔认为,媒介文本是公开的、开放的文本,受众虽然不参与文本的生产,却可以参与文本的解读,从而能通过解码参与到文本意义的生产。费斯克的理论更加体现了这一主动的生产性受众的观点,一个好的受众是“游击队员“,施行”有啥用啥“的艺术,斗争中有妥协,且仅且退,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了自己的意义,创建了自己的文化,有效地避免了意识形态对受众的俘虏,这是生产性受众观的内涵。 3.乐观派与悲观派
法兰克福学派:悲观派。强烈的精英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囿于经营立场和二元化价值取向。认为大众文化史资本主义工业强加给受众的东西,着力于批判文化的物化本质。“无望的救赎“通过对各种现代主义高雅艺术的特殊依恋来审视通俗文化,轻视处于社会特定地位的受众的各种阐释获得。
认为工人阶级已经变成一群毫无生气的凡夫俗子,受到媒介和通俗文化的操纵。受众的无权和受控制性随着他们对媒介的依赖性的增强而增加,久而久之,人成为媒介等机器的奴隶。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启蒙“是如何变成”反启蒙“的,导致这种变化的是大众传播体系的发达和消费社会的兴起,媒介文化遮蔽了人的智识,浸淫了人的思维,妨碍了人的自由扩展,受众要自由,必须进行启蒙,而启蒙的过程也是”祛魅“、”去蔽“的过程。通过批评资产阶级时代的生产机制、媒介机制及其物化过程,试图开启民智,达到启蒙。
文化研究学派:探讨传媒与流行文化在反建制斗争中的角色与功能。虽然也看到了意识形态对媒介文化的压制,但是更强调受众对媒介文本的能动解读,一旦沉溺于对媒介文本的符号解读,也就难以深刻地反思媒介体制背后的关乎压迫与否的问题了。
主导力量已经能够确立一种现状,而抵抗却在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继续进行。 4.方法论差异
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
对媒介做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媒介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总是为经济基础服务,大众传媒的本质是为有产者即统治阶级服务的;同时看到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工具性,并指出媒介意识形态具有操纵、欺骗和辩护的功能。
文化研究学派:实证研究方法(民族志研究方法)、符号学方法
动员了社会学、人类学和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莫利、费斯克的民族志方法论使得媒介文化研究更加科学化和实证化:莫利将民族志方法引入;莫利将符号学应用解读各种媒介文化现象,围绕“意义”做文化分析。针对单个文化现象做具体而深入的符号学分析成为特色。 【总结】
从精英到民粹;从政治到方法(从激进的“批判理论”转向温和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更注重对单个媒介文化现象的解读,且在解读过程中动用了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中的研究方法,给人以“方法论”压倒“政治性”的印象);从悲观到乐观(随着符号学的兴起,符号政治与微观民主占了上风,政治意淫,没有触及不平等社
会根基,只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痒。法兰克福学派大多受到法西斯的折磨,直面高压政治,强烈的乌托邦冲动;文化研究学者生在相对宽松的社会,随着福利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兴起,一方面在批判大众文化,另一方面也在享受着大众文化带来的好处。)
2.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之比较
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有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理论,探讨媒介的所有制结构及其控制问题,着眼在政治经济方面。 文化研究: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方面展开研究,将传播活动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立足点在当代文化。 差异:
研究取向差异:传播政治经济学注重传播的权力、社会关系和市场结构问题,强调经济力量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以及由此给公共利益、社会民主造成的后果。文化研究则侧重主体的意义建构,文化文本的分析,关心的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社会阶级划分以下的更小的社会群体,比如不同的性别群体对传媒的接收和阐释,强调受众和日常生活的自由度。政治经济学着眼于自上而下的决定因素,而文化研究则关注自下而上的解读。
理论基础差异:尽管文化研究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是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之一。
研究领域差异:文化研究属于人文学科,研究者主要来自文学研究、艺术研究和文化人类学;传播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打破了经济需呃、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界限。 共通:
早期共同对抗行为主义。此外,传播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坚持将大众传播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加以理解,在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等权力关系与大众传播的相互作用,与早期文化研究关注权力问题有共通之处。但随着文化研究的转向以及传播政治经济学对文化工业生产的关注而结束。
1970年代以前,文化研究批判经济决定论和阶级决定论,强调文化的力量和相对自主性,特别是文化文本在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认为文化是生产意义和经验的领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构建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理解。
1970年代中期,文化研究受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影响,将文化领域看做斗争领域,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争夺霸权的领域,而不是统治阶级支配被统治阶级的领域
70年代后期,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兴起,文化研究开始重视性别和种族问题
80年代后,在后结构主义影响下,文化研究对阶级的关注越来越少。甚至认为文化形式、经验和阶级地位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对应关系,强调文化消费的自主性。
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文化研究:拒绝思考文化背后的政治经济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构成了文化实践的外部环境;把种族、性别而不是阶级看做是控制的结构。
文化研究批判传播政治经济学:简化主义、经济决定论,忽视文化消费、忽视文化和主体的自主性
3.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综述(李彬教材)
1.传播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马: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西马:意识形态是以常识的面目通行于世的观念,通过种种符号作用人的言行,特别是以习焉不察的传播左右人的潜意识。西马一向将革命斗争的问题归结于意识形态,把政治实践归结为文化批判,马的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没有发生,就在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据着优势,使人们自觉认同既定现实,把资本主义制度当做永恒不变的人类秩序。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物化,集中表现:商品拜物教;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有机知识分子
法兰克福学派:一切意识或理论不只是现实的映像,而且还是现实的组成部分,与现实处在互动之中,并对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产生决定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的统治阶级越来越依赖于意识形态的操纵,无产阶级越来越同化于富裕社会的消费观念,异化现象的无所不在导致批判意识消逝
弗洛姆:意识形态的功能:制造并传播种种幻想和神话,把人们淹没其中,把历史真相压入无意识领域,阻止人们觉察社会本质状况。任何来自生活的实际经验或体验在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前,都必须首先经过“社会过滤器”(语言+逻辑+禁忌)的筛选与过滤 2.传播与垄断控制
政治经济学涉及媒介的结构、运作及背景,揭示其中垄断与控制的实质。反对自由多元论。
默多克《大企业与传播产业的控制》1982,对“所有权分散论”和“管理革命论”的批判。股份制企业造成企业所有权分散?no,真正控制企业的还是大股东,不但没有削弱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反而扩大了。非资本拥有
者走上管理层?no,这只是劳动分工的细化,资本家通过董事会牢牢控制
斯迈思:媒介经营二次售卖理论:第一次是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产品;第二次是媒体向广告商提供公众的注意力。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 3.传播与大众文化
异化: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蜕变为脱离生产者,而且同生产者相对立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压制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完全丧失,遭到本来由自己创造而成为异己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奴役。
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工人创造的财富不仅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他人,而且自己还受到这些财富的支配,财富及其占有者以及创造财富的劳动本身都成为统治他们的异己力量。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看到生产过程的异化问题,并未注意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大众文化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大众文化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衍生物,属于特定时代。“文化”不再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生命的对象化,而仅仅体现为对利润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泯灭。这种异化劳动之余被当作所谓消遣的大众文化视为异化劳动的延伸。“文化工业”。
4.批判学派VS经验学派
理论基础 批判学派 人文主义,价值理性 人文主义关心的是人文世界特别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生活的目的、信念和理想、人的情感、道德、审美等一系列关系到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认为人的行为的主体性特征,与自然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人文主义要有自己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的独立的方法论原则。以马克斯·韦伯等为代表对工具理性批判,认为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 传播的价值性问题 为何传播?为谁传播? 传播与社会,控制问题,传播意义 经验学派 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工具理性 实证主义相信所有科学都只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因果律是建立在能够通过经验证实之上的,因而就排除了科学家个人的主观因素对一般规律和科学理论的影响。因此,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应当模仿自然科学的传统和方法,对社会现象做出因果性说明,从而使社会科学成为精密的、实证的科学。以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创始者为代表。 传播的科学性问题 如何传播?如何有效传播? 传播自身规律,传播效果,服务实践 研究核心 本体论 社会世界中的某些方面很有问题需要改变,权力、世界是有序的;存在个人规律和社会规律;行为规压迫和特权成为社会中特定传播形式的产物 律可以被观察和测量;任何行为都有可以被理解的原因;行为可以汇总统计;经过科学论证的抽样样本可以推断总体和预测未来 继袭现代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在认识及研究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事实上并不能判然分开,主体的存在与介入肯定会对客体的状态形成影响 思辨 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 宏观 对现状否定 资本主义制度、传播制度本身并不合理,大众传媒本质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对大多数人实现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必须批判 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对现有的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有事实社会变化 研究对象必须是可以感知的传播现象,对象可以被精确测量用以说明规律,规律性的现象可以重复,研究保持价值中立 定量 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 假设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微观 对现状肯定 资本主义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即可消除社会矛盾,认为媒体可以帮助改进社会问题 维护现行社会制度传播制度;为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功能服务;实用性、经验性 认识论 研究方法 研究视角 态度取向 研究目的 5.四大理论(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定义 definition 后实证主义理论 Postpositivist theory 基于由科学方法指导的实证观察理论 阐释学理论 Hermeneutic theory 对理解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行为或者文本的解释来实现 没有真实的、可测量的社会现实,除非通过大量的、持续建构现实的精神和社会过程,否则现实无法被理解 知识如何进步,依赖于观察者与他所属的社群之间的主管互动。知识是本土的,基于知者与对象的互动 批判理论 Critical theory 在主导社会秩序中寻求解放和改变的理论 规范理论 Normative theory 解释媒介系统应当如何运作以遵守或者实现一套理想化的社会价值观 被知晓的东西是情境化的。关于媒介系统,什么是真实和可知的额,只对媒介系统所在的社会系统有效 知识如何形成和扩展,只有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本体论 ontology 世界,甚至是社会世界,独立于我们的感知而存在,人类行为可以被系统化研究和预测 通过科学方法对规律和因果关系进行系统化、有逻辑的探索,使知识获得发展 社会世界中的某些方面很有问题需要改变,权力、压迫和特权成为社会中特定传播形式的产物 知识只有在服务于将人和社群从比他们更有权力的人或社群的影响中解放出来时才能得到进步。知识是结构和中介作用之间的产物 获得关于社会世界的知识以便去改变它 认识论 epistemology 价值论 axiology 科学方法运用的内在客观性 欢迎研究者和理论家的价值观的影响 相信有一个理想的媒体运作模式
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1938 年,为了躲避希特勒政权的迫害,阿多诺来到纽约,接受拉扎斯菲尔德的邀请参加了“广播研究项目”, 阿多诺在广播项目中的研究重点是音乐的消费和接受,拉扎斯菲尔德要求他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技术来检验对于大众文化和音乐的研究。但是,拉扎斯菲尔德得要求与阿多诺的批判选择之间的分歧太深了。阿多诺无法按照他的设计来从事自己的研究,但他还是为该项目撰写了 4 篇文章《广播音乐的社会批判》《论流行音乐》《广播交响乐》。阿多诺的文章坚持批判态度,当然不能获得广播研究项目的赞助者——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官员和广播业业主的欢心,关于广播音乐研究子项目的资助被终止了。1941 年,阿多诺迁移到洛杉矶,与拉扎斯菲尔德短暂的合作宣告结束。
附录2:真题集锦 名词解释
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
文化霸权/文化领导权(hegemony) 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工业)产业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公共领域 编码和解码 传播的仪式观 传播帝国主义 东方主义 后现代主义 话语分析 话语
米歇尔?福柯 新左派
冷媒介与热媒介 媒介即讯息 知识劳工 消费社会
论述
法兰克福学派
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法兰克福批判学派的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商业化运作导致大众传媒蜕变变成了文化工业,并以快感麻痹人们思考的神经,导致受众变成了“单向度的人”。请对此观点进行论述和评价。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回顾历史争论和观点 在传媒理论中,有这样三种相互关联并有代表性的观点:
(1)加拿大早期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传媒技术将不可避免地左右人们的思考,社会结构及文化形态的变化。例如,电子传媒正在创造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地的人们因为收看内容相同的重大新闻,从而共同参与到同一事件中去。
(2)德国哲学与社会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认为,传媒的作用在于创造了一种“公共领域”,即一个公众可以进行公开而平等辩论或讨论问题的地方。但是随着现代大众传媒和娱乐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公共领域”变得徒有其表了。例如“舆论”不再通过公开而理性的讨论得以形成,而成为受到诸如广告等外在力量操纵和控制的产物。
(3)英国社会学家约翰·汤普森(John B. Thompson)则不认同哈氏的观点。他认为,事实上,人们并不是传媒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随着传媒与现代社会互动形式的多样化,倒是有更多的议题进入到公共领域,并带来了更多的争论和辩论的出现。但值得关注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正在打破和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公共性与私密性之间的平衡。
你赞同或反对其中的某个观点吗?请以具体事例来论证你所赞同或反对的上述一个观点
文化研究
概述传播学研究中文化研究学派的起源、主要人物和代表性观点,以及其他学派对该学派的批评 阐述对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的理解 举例说明商业流行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的区别 简述霍尔关于阅读的理论
比较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
传播政治经济学
简述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关注的问题 简述席勒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观点 简述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后学思潮
权力的提出对传播研究的意义
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传播即权力”的理解 后现代文化在知识、权力、审美领域的主要特征
全球化理论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简析“全球混乱理论”
萨义德“东方学”的基本含义
1978年,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出版。这部巨著不仅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而且也开创了后殖民话语批评的先河。萨义德出生在巴勒斯坦,在美国接受学术教育。这一特殊经历让他观察到,在西方国家谈论“东方”的话语中存在着某种“内在一致性”。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内在一致性”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以大众媒介领域中的例子说明你的观点。
媒介环境学派
谈谈1980年以来媒介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关于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哪些理论,评价 英尼斯对传播学的学术贡献
加拿大学者英尼斯提出,传播媒介都具有某种“偏向性”。这种“偏向性”导致使用这种媒介技术的社会在文化和组织形态上也具有了某种偏向。你认为互联网技术也具有“偏向性”吗?请解释这种“偏向性”在社会生活层面中的体现。
麦克卢汉理论评价
评价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概念
试论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关于传播科技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代传播学发展的影响
关于媒介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西方主要有两种观点:乐观与悲观,简要叙述持肯定态度的主要人物及观点,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正在阅读:
史上最全批判学派知识点笔记!从西马到法兰克福学派到文化研究和06-21
2015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及答案06-07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07-27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打印机说明书-05-09
modelsim仿真testbench文件自动生成03-31
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图文09-14
2019学年第二学期“山水联盟”返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04-27
硫磺锚固指导书04-24
主持人调侃台词精选02-09
多功能垃圾箱设计 - 图文05-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西马
- 学派
- 法兰克福
- 知识点
- 文化研究
- 批判
- 最全
- 笔记
- 史上
- 于印发注册土木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制度暂行规定
- 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 SDH告警性能分析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201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负数、圆柱与圆锥)月考
- 六年级下册《数的整除》练习题
- 第二届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丹阳市全州学校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申报材料 - 图文
- 【2018-2019年整理】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数学试
- 数学建模动物体重变化模型
- 大二下学期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
- 财务管理系统软件文档
- 关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注意与领取事
- 刑法总论复习要点(详细版)
- 2015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 最新中考英语阅读理解50篇
- C语言概念题
- 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资料及答案
- 初一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及答案
- 题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