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

更新时间:2024-07-02 11: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9)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简介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例1: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3.谋篇布局的技巧 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的律诗绝句,篇幅虽然短小,但十分讲究谋篇布局。上一讲引到

的王维《观猎》,首联起得突兀,“风劲角弓鸣”大有先声夺人之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末联以“回看”一语写将踌躇满志的神情,以与首联对比照应,颇令人回味。清人评论这首诗时说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绝顶”这绝非过誉。懂得古代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也是诗歌鉴赏必备的条件。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例2 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正春风”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例3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这是不难看出来的。但作者借“小松”究竟写什么样的人呢?托“小松”讽刺什么呢?这便是鉴赏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要作一番探究。 首句扣住小松之“小”写它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力。刚出土的小松树生活在“深草里”,但它不屈服,不示弱,而是“刺头”——长着松针的头虽细但直而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蓬蒿”是较高的野草,而今小松冲出了蓬蒿。这里的“出”与上句“刺”相呼应,很有力度。“渐觉”用得有分寸,既写出“出”的过程,又是爱护小松的细心人观察所得。不关心小松的人对它的“出”则是视而不见的。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感慨:“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第一句的“凌云木”指小松,后一句的“凌云”是指长成参天大树的松。“时人不识凌人木”,是说世俗之人没有眼光,没有见识,不知小松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一直等到它长成“凌云”大松以后才说“这树真高”。原来诗人写小松实际是写不被人所识的年少而有发展前途的之人,写出他们的不幸命运,讽刺的是那些“不识”人才的人。到了这一步,算是完成了对这首诗表达技巧的鉴赏。 三、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海楼

米 芾

云问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洲: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

(2)本诗颔联分别冠以“三峡”和“六朝”,从 和 两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① ② 这是2003年高考上海卷的第17至20题。米芾的诗题为“望海楼”,而从楼所踞的城池写起,这是为望海楼铺设高接云天又有雄奇之概的地理环境。于是第二句开始写楼,楼而能“飞”是形容楼高如同凌空架构,又是形容楼檐上翘,楼体大有飞腾之势。首联二句是诗人自远方对望海楼的仰视。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限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极写望海楼的高峻奇伟。可见第(1)题的答案是: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命题者就诗的第二联出了两道题。这一联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下临大江,昼夜奔腾,涛声入耳,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帆影落到了樽前,可谓妙趣横生。在这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二字,景与情一下就脱开了眼前的实际,空间、时间大大拓展。诗人驰骋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崔巍险峻,让帆影映着六朝的繁盛。这样,诗人的见闻感受便突出了望海楼的高大久远。可见第(2)题的答案是:空间、时间;第(3)题的答案是B。 就在诗人尽情观赏、兴致勃勃之际,黄昏来临,远处传来阵阵的画角声,像在催促红日西沉。日落了,平静的江边升腾起白色的雾气。这一联写景是自楼内向楼外远望,视线随地平线延伸。在这里,红日、白烟形成色彩对比,日落、烟起形成动态对比,画角之声与黄昏的静又形成对比。它们又融合起来构成完整的画面。这样看来,第(4)题的答案是①色彩(红、白);②声音(画角);③动态(催、起)。(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尾联由“忽忆”二字领起,诗歌的情调急剧变换,透露出茫然、低沉、伤感的情绪。本联因与试题无关,不再作分析。 四、练习及答案 1.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2)“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

的成功之处。

答:

2.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答: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

熳”。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答:

4.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1)清人吴乔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试据此对“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作评析。 答: (2)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 5.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2)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

有什么好处?

答:

附:答案及简析 1.(1)秋风无形,但它可使草木枯黄,百花凋零,给自然带来秋光秋色,因此虽无形却可

见。用“见”可将秋风及其带来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

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2.(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

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3.(1)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梨花盛开、柳色深青远

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伤春之感;“人生看得几清明”便是直接感叹人生短促) (2)不能改为“桃光烂熳”,因为“梨花淡白”是紧扣诗题写景,如果改为“桃花烂熳”

本诗就变成写桃花了。“花满城”也就成了“桃花满城”了。 4.(1)“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忆昔游转到今春的边愁。鸟语花香本应给人以欢乐,然而诗

人在流放途中,只能引发远去边疆的哀愁。这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景)。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且句中“花鸟”更反衬出边愁。

(2)这是全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后一句为

江水北流而感叹。这都是诗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 5.(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

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

而啼声“催成清泪”)。

附:答案及简析 1.(1)秋风无形,但它可使草木枯黄,百花凋零,给自然带来秋光秋色,因此虽无形却可

见。用“见”可将秋风及其带来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

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2.(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

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3.(1)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梨花盛开、柳色深青远

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伤春之感;“人生看得几清明”便是直接感叹人生短促) (2)不能改为“桃光烂熳”,因为“梨花淡白”是紧扣诗题写景,如果改为“桃花烂熳”

本诗就变成写桃花了。“花满城”也就成了“桃花满城”了。 4.(1)“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忆昔游转到今春的边愁。鸟语花香本应给人以欢乐,然而诗

人在流放途中,只能引发远去边疆的哀愁。这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景)。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且句中“花鸟”更反衬出边愁。

(2)这是全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后一句为

江水北流而感叹。这都是诗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 5.(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

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

而啼声“催成清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tz.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