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机构知识库

更新时间:2023-09-22 13:26: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科学文化传播

陈江洪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100080)

摘要:在美国的科学文化传播体系中,非常重视国立科学机构的科学传播作用,在政府的政策和协调下,科学文化传播已成为科学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基本概况和科学文化传播资源的介绍,使我们较为清晰地了解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趋势,对于今后我国科研机构的科学文化传播会有较大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321 文献标识码:A

1 美国国家科学院概况

美国国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是美国科学界荣誉性及政府咨询机构,1863年3月3日由当时的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签署的国会法令建立,距今已有144年的历史。它的主要职能是作为政府的科学顾问,其下不设研究机构,随后扩展了国家研究理事会(1916年),国家工程院(1964年)和国家医学研究院(1970年)三个组织,并将这些组织统称为“国家科学院”。国家科学院的职能除了增选院士外,主要的职能是为联邦政府和有关机构开展有关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政策咨询研究,供政府部门决策,工作机构是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研究理事会依靠每一个项目研究委员会开展政策咨询研究,共有600多个项目研究委员会,志愿科技人员近万人,每年产出200多份咨询报告。国家科学院2006年财政总预算为2.35亿美元,主要通过国家研究理事会项目筹措及私人捐助,包括来自于政府各部门、私人公司和基金会、院部自有资金的投入。截至2005年底,科学院分布于6个学团31个学部,现有院士2036人(其中荣退院士87人)、外籍院士356人;工程院分布于12个学部,现有院士2183人(其中荣退院士251人)、外籍院士178人;医学院分布于12个学部,现有院士1594人(其中荣退院士66人)、外籍院士79人。国家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总数为1136人(截至2006年4月),基础设施主要由四个建筑组成:国家科学院凯克中心、国家科学院主楼、Cecil和Ida Green大楼、玛利亚·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 2 科学文化传播资源

2.1 推动国家“科学教育”计划

美国国家科学院有着双重角色,一是促进科学实体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推动基于最好的国家科学政策制定。美国自1957年发起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经过50年的研究和实践,“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和认同。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等机构共同参与了国家科学教育计划,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前院长布鲁斯·艾伯特看来,科学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科学,它研究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使科学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国家科学院成为科学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早在1959年底国家科学院(当时的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还未成立)就召开了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主持的全美科学教育研讨会,会上布鲁纳做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发言,他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科学探究”的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发现

法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发现法教育”引导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全国性科学教育的改革,到1996年国家科学院制订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公布,形成了一整套较完整的美国科学教育理论体系。这之后国家科学院又推出“促进科学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援助行动”,把学术界、企业界和出版界联合起来,推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倡导的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的全面改革。与此同时,在国家科学院的推动下,美国也开展了专门培训教师如何激发孩子科学兴趣的计划,这个计划组织教师们一起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国家科学院在帮助孩子如何产生科学兴趣的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国家科学院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工作,科普和科学教育已成为向公众科学传播的重要职责,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都是通过政府来做教育的,国家的科研机构则较少参与国家的科学教育计划。 2.2 “公众理解科学”传播项目

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年度基金项目中,以“公众理解科学”作为科学文化传播的资助项目用于参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行动,公众接受科技的能力不仅与他们对科学事实的熟悉程度有关,还与他们对科学事实依据的区别和选择能力有关。“公众理解科学”项目为帮助公众鉴别和选择有关科技及其应用的信息做出了积极努力,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题为“超越发现:从科学研究到人类利益的路径”文集的出版,“超越发现”是一系列追踪著名科学发明进展的出版物,这些出版物显示了这些发明是如何源于好奇心的驱使,在常常是远离其当前应用的研究做出这些发现的。国家科学院将“超越发现”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公众理解科学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通过系列研究报告描述重大科技和医学发展的起源以及对目前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这些报告提示人们,引导科技与医学进步的根源在于基础学科的研究,而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远远超越其发现本身的价值。

表1 “超越发现”文集的主题内容

地球运动 驻留视觉的奇迹 密码战争 昆虫与信息素 解除绝症的武器 核磁共振成像 揭开维生素D之迷 竞价博弈 炸药与药用气体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现代通讯 小波:从森林到树林 聚合物与人类 漫话乙肝 用声纳探索海洋的秘密 种子的设计 沉默之声 治疗儿童白血病 全球定位系统 臭氧缺失现象

“超越发现”文集的主题内容多数是科普性文章,这些文章由专业科普作家和著名科学家共同撰写完成。到目前为止,“超越发现”已出版了16卷,包括纸版和网络版,网络版还建立了大量的相关详细内容的链接,以便使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些文章,丰富的主题内容被众多的教师、学生、市民和政策制定者所阅读与接受。

2.3 面向公众的重要传播形式:科学展览 2.3.1 玛利亚·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

玛利亚·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是以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玛利亚·考斯兰特的名字命名(1921-1997),于2004年4月正式开馆。它是美国惟一一家国立科学机构在公共政策决策中起核心作用的博物馆,也是惟一一家由美国国家科学院进行管理的博物馆。玛利亚·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研究的科学议题是众多国家公共政策决策中的焦点问题,主要通过展览向观众展示令人振奋的科学成就,到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参观的观众通过这些引人注目的展览了解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及其社会意义。展览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展示科学的复杂性,让普通观众容易理解和参与,这些展览包括独特的动态显示、图表、录像和科学计划。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的展览采用“主题展开”式的展示方式,围绕公众关心的某一热点话题,代表21世纪科技发展方向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综合性地展示和介绍与这些主题有关的知识。

表2 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的部分主题展览 展览主题 科学发现 全球变暖 展出内容 科学奇迹的展出是永久性的,播放开拓性研究的动画片和重点科学发现的电影,电影和动画片定期进行更新。 动态展示可以让观众体验萨皮克湾的洪水,验证所预测的海平面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生高,通过模仿大气温室效应的铜制地球仪,亲身感受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 详细介绍了几种基因图谱的应用,探究遗传疾病的诊断,SARS传染病的传播,粮食增产背后的科学成果等。 基因序列 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主题展览的展出内容源自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科学博物馆将科学家撰写的研究报告转变成视觉与交互式展览,展览涉及科学、工程和医学研究的所有领域,20多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和其他专家参与规划设计了目前的展览,确保了科学的正确性和客观性,并向广大公众解释这些科研成果所取得的新突破。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正在成为具有教育功能、展示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的多重结合体。 2.3.2 展览与文化项目

美国国家科学院注重展览作为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除在玛利亚·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定期推出展览外,在主楼、凯克中心等建筑中拥有四个科学文化展览画廊,每年都会举办五六场大型科学展览,有些是通过摄影与绘画的表现手法展示科学的主题,展览大多数持续两个月,也有一些展期长达半年。这些展览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展览与文化项目办公室组织与协调,2006-2007年度展览涉及的主题包括:地形遥感、博物馆艺术、圆环与方格、超自然现象、基因时代的进化同一性、隐藏遗传密码、感知微观世界、惊奇的气候、南极洲-来自冰川的光、面对科学、猴子肖像、黑色地图等。

在《隐藏遗传密码》展览中,画家Mia Brownell通过绘画的手法将葡萄、李子、杏等人们熟知的水果组成像DNA、氨基酸、蛋白质链的图形结构,用于揭示公众不熟知的基因组理论与基因图谱,这种源自于生活的展览告诉公众今天的生活结构就像是科学实验,食物的起源经历了遗传物质的改良。

反映环境与社会灾难,紧扣公众关心的主题展览《惊奇的气候》,以卡特里那飓风这种飞逝的自然现象,但在公众心目中记忆深刻的灾难事件,通过油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新奥尔良遭到毁坏的新视觉以及重建中所反映的地质学、政

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交叉结合。

在主题为《面对科学》的展览中,摄影师玛丽安娜·库克将镜头对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每张画像配以简短的图文,诠释科学家是如何对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产生兴趣的。此前展览已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都市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肖像陈列馆展出。

2007年8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凯克中心展出吉尔·格林伯格的《猴子肖像》展览。格林伯格一位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自小在美国底特律长大的摄影师,在过去的15年中,格林伯格曾为许多世界名人拍摄过肖像照片,作为早期就开始在摄影作品中运用数码技术的摄影师,格林伯格在作品中往往为人们展示出一个色彩强烈、甚至有点超现实主义的世界,并希望通过她所展现的世界来反思当今的时代。《猴子肖像》展览中的猴子们摆着与孩子们一样的姿态,只是没有眼泪,格林伯格希望通过猴子的“恐惧”、“迷惑”、“生气”和“欣喜”等与人类相似的表情让人们思考人类来自何方。 2.4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音乐会

美国国家科学院将音乐会作为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一颇具特色的科学文化传播活动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科学传播与文化传播。音乐会构建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桥梁,这种受众面广、传播空间大的科学文化传播形式迎合了当前的文化观念,而这种观念恰恰代表了具有普遍性的审美意识和大众性,从而在一个时期内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科学传播形式。音乐会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展览和文化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与协调,每年在国家科学院华盛顿的大礼堂举办五场音乐会,所有的音乐会免费向公众开放。音乐会举办地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建筑始于1924年,永久的艺术珍藏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交叉,反映了科学与美国科学院在历史和社会中的渊源,这些珍藏排放在科学院建筑内公开或是不公开的位置,供人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科学院。公众走近国家科学院可以欣赏高雅音乐,同时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也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有机会共享历史价值丰富的文化遗产。 2.5 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中的科学

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术刊物《美国科学院院刊》的同时,还出版了三种科普刊物。《科学与技术问题》,季刊。该刊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有关科学、工程和医学公共政策的论坛,现刊的文章可以通过订阅获得,过刊的文章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得。《科学界的女性精英》主要报道了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以及从机器人技术到辩论术一系列广泛科学领域中的女性精英,这本期刊旨在激励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与此同时,《科学界的女性精英》还通过一个更加有趣和互动的网站iwaswondering.org与公众做进一步的沟通,加深公众对期刊的了解。这个网站打破了有限的互动性,目前用于科学传播的网站内容极其多样,但多数科学传播网站的网上信息和交流形式用于解释或讨论科技问题。iwaswondering.org采用了互联网用户新的参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多媒体手段的游戏,比如动画、问答比赛和测试,互动性得到加强,扩展了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世界科学家传记系列》从1877年开始出版,主要描述已故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人生传记和科学成就,该刊描述了许多科学领域中杰出人物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已出版81卷,每卷20位科学家独立成章。从1995年到现在为止的所有卷次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反映华罗庚生平的传记《华罗庚》被列入第81卷中,这是国内首位科学家被写入该传记系列当中。

国家科学出版社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的学术出版机构,主要出版美国国家

科学院的咨询报告。从1992年开始,将印刷本图书逐渐转化成电子图书,目前通过其主站点可以免费在线浏览3000多种电子图书,图书内容覆盖环境科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和统计学、物理、化学、教育等诸多领域。

2.6 科学文化传播奖励

美国国家科学院共设立30个奖项,其中“公共福利事业年度奖”是关于科学文化传播的奖项,该奖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最高荣誉,每年都会奖励一位将科学应用于公共福利方面做出非凡贡献的杰出代表,由乔治 F.贝克建议设立这个奖项,Marcellus Hartley 基金提供资助,自1914年该奖项设立以来,共有64人获此殊荣。2007年4月29日,国家科学院授予前卡内基研究院院长玛克辛·F·辛格年度公共福利事业奖,以表彰她在将科学应用于教育和公共政策方面所发挥的卓越领导才能。

3 对我国科研机构科学文化传播工作的启示

启示1:设立传播基金支持制度

科学文化传播的持久性问题已成为当前比较突出的世界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关键是需要有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基金”,以“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年度基金主要资助项目,用于参与国家科学教育行动计划,通过公众理解科学项目具体资助了“超越发现”文集印刷版和网络版的出版,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年度基金并非由政府提供,主要来自私人资金、基金会和其它慈善组织。私人捐款建立科学传播设施或设立以推动和资助科学传播的基金项目,在美国的科学传播发展中是一个重要力量。美国国家科学院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是由玛利亚·考斯兰特的丈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教授丹尼尔·考斯兰特捐资2500万美元兴建的,科学博物馆的建立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做出了贡献,也树立了美国国家科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目前我国科学文化传播资助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科技主管部门项目和课题申请,这只是一种途径,未来应适时建立科学文化传播基金制度,由国家和社会各方筹措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赞助和海外资金,并且建立和完善这种基金支持的科学文化传播的管理制度与运作机制。

启示2:强调科研导向促进传播

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促进科学与社会的融合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双重角色的机构:一方面,它在生产科学知识上起着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是将科学知识向不同公众传播的中心角色。这一特殊地位使美国国家科学院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科学文化向大众的传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科学文化传播特征。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展览的展出内容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联合体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每年多达200多个,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工程师、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专家对特定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其中就包括了人类基因排序项目、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食品安全等,对提高美国公众健康、教育和福利有着深刻和长久的影响。美国国家科学院主席布鲁斯·阿尔伯茨说:“博物馆将国家科学院专家撰写的报告转变成视觉和交互式展览,并向广大公众解释这些科研成果所取得的新突破”,博物馆通过展览使公众对这些科学报告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理解科研成果价值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做法值得我国的科研机构借鉴,科研机构在科学传播领域的日益活跃是由预算限制和对公共经费使用责任的呼声日渐增大而引起,如果科研机构只是从事研究工作而不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公诸于世,也不解释这些研究结果对社会的影响,

这将令人无法接受。在这种情况下,科研机构通过公众参与活动,希望自己的研究被社会所了解,能够在公共领域中提高可见度,展示其完成工作的社会价值,显示科学的吸引力,使科研机构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启示3:创新展览展示传播手段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科研机构都把室内展览和室外的橱窗展示作为科学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严格来讲,室内展览和橱窗展示是传播的形式,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模式,应当从模式的角度加以创新和改进。首先,应当扩大传播的距离和半径,走出科研机构,把展览办到校园、公共广场、社区、乡村,让更广大的社会公众参观。其次,不要完全局限于科研机构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更加关注受众的科学文化需求,更加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当前中央十分关注而又与每个公民密切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从事能源、化工、生物、物理、环境等研究的科研机构均可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http://www.koshlandsciencemuseum.org/exhibits/index.jsp

〔2〕http://www7.nationalacademies.org/arts/exhibitions_schedule.html 〔3〕http://www7.nationalacademies.org/arts/concert_schedule.html 〔4〕http://www.beyonddiscovery.org/

〔5〕http://www.iwaswondering.org/about.html#science 〔6〕http://www.issues.org/

〔7〕http://www.nasonline.org/site/PageServer?pagename=AWARDS_pwm

Science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hen Jiang-hong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Abstract: The America emphasizes the science communication role of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science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miss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under the government policy and coope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to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t is clear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cience communication trend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t provides learn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mote science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science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nlightenment

基金项目:中国科协2006年科普资助项目(06070216)

作者简介:陈江洪,女,硕士,副研究馆员,email: chenjh@mail.las.ac.cn 地址:北京中关

村北四环西路33号,电话:010-6253209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ty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