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8教育部审定)

更新时间:2024-07-12 08: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

文教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本教案还存在

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 科 : ; 任课班级 : ; 任课教师 : ;

2018年 月 日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三年级 节 教科书名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称及册数 册 总授课 节 节数 计划实授出 入 节数 节数 原 因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3 2 2 2 2 2 4 8 时间 单元 教 学 内 容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花的学校 3、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猜猜他是谁 语文园地一 4、古诗三首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6、秋天的雨 7、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写日记 语文园地二 8、去年的树 9、那一定会很好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1、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语文园地三 快乐读书吧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不会叫的狗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编写故事 语文园地四 期中考试 第 一 二 三 周 第 四 五 周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 六 七 周 第三单元 第 八 九 周 第 十 周 第四单元 期中考试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三年级 节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总授课 节数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节 出 入 原 因 科目 语文 时间 第 十一 十二 周 第 十二 十三 周 第 十四 十五 周 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实计划授教 学 内 容 节数 节数 15、搭船的鸟 2 16、金色的草地 2 习作例文: 2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 17、古诗三首 2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2 19、美丽的小兴安岭 2 习作:这儿真美 2 语文园地六 4 20、大自然的声音 2 21、父亲、树林和鸟 2 22、带刺的朋友 2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2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2 语文园地七 4 24、司马光 25、掌声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口语交际:请教 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 语文园地八 期末考试 2 2 2 2 3 第 十六 十七 周 第八单元 第 二十 周

期末考试 10

创新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 汉——汗 摔——率 跤——交 凤——风 (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创新教案】

2.《花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13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1)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要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2.在教学中,引用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样太肤浅,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又补充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不足之处: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不懂就要问》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多想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刚刚度过了小学阶段的第一个暑假,漫长而难忘。你在暑假中都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指名来说一说)哪些是你最感兴趣的?有些什么感受?把你去过的地方、做的事情、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地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我的暑假生活”。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插图,每幅图上都画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

什么?说些什么?是怎么做的?你还做过其他的事吗?

2.指名说一说(由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 三、学生分小组交流发言。

1.从四幅图中选一幅想一想,说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说自己暑假里做的事。 2.分小组交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

3.交流完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说的好的同学准备好内容,准备在班里发言。

四、全班交流。

1.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在小组里讲了自己或者暑假里做过的事,各组又选出了讲的好的同学在班级里发了言,希望你们专心听,听一听这些同学说的是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做的及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轮流发言。 3.评一评。选出今天的明星。 五、教师总结。

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丰富而多彩。有的同学暑假里不忘记读书学习,有的学电脑,有的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泳,有的还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也有不少同学和老师或爸妈一起游览观光,特别是——参加了夏令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2.同学们认为怎样的暑假生活最好、最有意义呢?(自由说一说) 3.只要是对自己的学习、身体、品德有好处的活动都是可以参加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每一个暑假中都过得有意义而且愉快。

板书设计:

我的暑假生活

旅游 学电脑 快乐

学书法 帮爸妈做事 有意义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词句段运用,学习积累带有人体部位名称的成语,有感情朗读本单元的精彩句子,练习给兴趣小组起个有创意的名字。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所见》,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2)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 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从学◇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过的课文中选取影子。 1.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 说一说,说说这些句子有趣在哪里,你是怎么理解 的? 3. 背一背。 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朗读背诵和抄写,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熟读成诵, 看谁背诵得快。 4.抄一抄,把这些有趣的句子抄写在你的笔记上,可能 的画配上插图。 5.教师评议,并小结:课文中或课外阅读中往往有一些

很新鲜、很生动、很有趣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 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板书:新 鲜、有趣的句子)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课件出示3)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设计意图:认识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在读中理解并积特点。 累下来。在读读背这些成语都是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板书:背中,认识了生成语) 字,积累了词语,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以备写作时用。】 有的描写人物动作,有的描写人物神态,有的描写人物心理。 4.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 示一下这些动作。 5.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 台表演。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4)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 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板书:句子)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读出感情? 自由练读,分小组比赛读,代表展示读。

2.(课件出示15)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片,学生认真 观察说说看到的景物。结合图片小组交流景物的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一个“远上”写出了“山”的绵延起伏; 一个“寒”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诗人面前是 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 一个“斜”字让我们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在虚无 飘渺,白云升腾的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几户人家。 4.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5.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6.学生边观察图画,边诵读前两句诗句。 7.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描绘出“远上 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简笔画。 8.教师导言:正当轿子缓缓前进时,诗人又看到了 什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红于二月花。”) 9.(课件出示16:后两句诗图片及译文)多媒体出 示情境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说说看到的景物。结合图片 小组交流景物的特点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10.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诗人坐在轿子里,忽 然让轿子停下来,原来诗人看到了比二月的鲜花还要艳 丽的霜叶,他想停下来仔细欣赏。 11.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13.学生边观察图画,边诵读后两句诗句。 14.鼓励学生认真体会、感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继续完善自己的简笔画。 15.引导体会:“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

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至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17):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山行》) 2.教师引导: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 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4.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6.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2.教师引导,体会感情:诗人用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前两句写远景,诗人只是作客观描述。后一句写近景,写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教师导言: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牧,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秋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选作业。(课件出示18) (1)画:画一幅画,画出秋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

见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找:另找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试着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收集杜牧的诗,借助有关资料进行自学。

【板书设计】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感悟美景,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设计精美的深秋图片,营造出浓郁的深秋氛围,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接着设计了问题:自由观图,用学过的表达秋天的四字词语来形容秋天的美景,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交流总结时,导入对描写秋景古诗的了解,进而导入课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对古诗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伙伴。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引导学生互相评议,教师鼓励性总结,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第二课时 赠刘景文

【课时目标】

1.会认“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2.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 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 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 诗——《赠刘景文》(课件出示20)(出示诗人、题目) 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认读生字:赠、刘,读准【设计意图按照“随文平舌音“赠”,边音“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课件出示21) 识字”的做法去落实,使识字与学文相结合。】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 不怕困难的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 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他 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 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

回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板书:赠刘景文)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22)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 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zènɡ liú ɡài jú cán jūn chénɡ yóu ào jú 赠 刘 盖 菊 残 君 橙 犹 傲 橘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赠、残”是平舌音,“橙”是翘舌 音。 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前两句诗。 1.指名朗读古诗《赠刘景文》,教师评议:同学们 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 哪些景色? (课件出示23)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2. 指名说,板书:荷 菊 【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图。 4.“荷”字的教学。 师。而且遵循语文识字的基本规律,通过图片(1)(课件出示24)荷花荷叶图(板书:荷花荷叶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词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意,迅速解开质疑,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t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