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影子

更新时间:2024-02-14 15:1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巩固卷【参考答案】

一、苏轼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苏洵 苏辙 “唐宋古文八大家”《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浣溪沙》 二、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三、重点词语解释1、念:考虑,想到 2、寝:睡 3、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4、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5、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6、户:窗户

7、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8、解:脱、 脱下 9、水(月光) ;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四、1、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或: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3、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五、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5、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6、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7、*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仕途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旷达

8、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

训练·达标检测 第六单元 第27课答案

1.答案:苏轼 北宋 苏洵 苏辙

2.答案:(1)坠落 (2)消散 (3)潜游在水中的鱼 (4)考虑,想到 (5)原来是 (6)共同、一起

3.答案:(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和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2)我们便共同在庭院中散步。

4.【解析】选A。正确的停顿应为:庭下/如积水空明。5.答案:(1)都 (2)争相跳出水面

6.答案: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7.答案:写给谢中书的信 仰视 俯视

8.答案: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9.答案:(1)睡觉 (2)只是 (3)曾经 (4)到,靠近

10.答案:(1)月光洒满了庭院,好像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和荇一样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11.【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根据作者被贬后仍然保持乐观旷达的心境体会其情感。

答案: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附【乙】【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祐寺。(一日,)我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中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有了顿悟,于是(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篇二:2014-2015八年级期中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填上正确的单位符号:初二学生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小汽车在市区限速40 。

2、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 “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3、有一根足够长的装水的自来水管,甲同学在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耳朵贴在水管上的另一端听到_______次敲击声。若把此实验移动月球上去做,另一端的人能听到________次声音。

4、如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5、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6、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处减弱,乙在 处减弱。

7、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月光下的影子如图2所示,其中 (甲/乙)图是在月光下的影子图片,它是由于 形成。

8、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9、如图3,MN是两种均匀介质的分界面,两种介质其中一种是空气,当光线从介质A射到介质B,则折射角大小等于 ,其中 介质是空气。

10、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雨后彩虹说明太阳光是一种 光(填‘复合光”或“单色光”)

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1-14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m,分度值1mm D.量程3 m,分度值1 mm

12、如图5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B.湿裤子晾干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D.钢水浇铸得到钢 14、如图6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杯底的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15、下列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池水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舞台上的烟雾是利用干冰的液化造成的

1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7中,关于汽车的运动图象正确的是( )

三、作图、计算题(共20分,第17题6分,第18、19题分别为7分) 17、作图

(1)、如图8,画出光从空气入射到水面时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4分)

(2)、如图9所示,ABCD是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墙AB是平面镜,房中S处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CD墙上有一个小孔P,在墙外不远处的另一白墙EF上得到两个亮点.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亮点M及其光路,请把另一个亮点N及其光路图画出来.(2分)

18、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1s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30m车停止。则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1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第一页

19、小力和小布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力都比小布提前20m到达终点。设两人同时起跑,并且两人的平均速度和原来一样。若小力退后20m再同小布比赛,通过计算说明哪个同学先到达终点?

四、实验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20、下面图10中的读数分别是:甲:_______℃,乙:____________dm,丙:_________s。

(1)如图12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12C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条)

(3)如图12D,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人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丁所示,则此时的时刻是_________。

2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

实验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实验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实验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是 、 .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实验 说明 。

实验 说明 。

22、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11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第20分钟时盐水处在态(填状态名称),盐水凝固点为 ℃. (2)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11乙所示,试管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4、(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13甲所示;

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__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右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13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陈悦同学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第二页

篇三:苏教版(8上)期中综合复习卷

期中复习模拟卷(2)

命题 刘剑钧审核:杨刚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内)

1.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频率

2. 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

根据声音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3. 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次声波在声源处减弱

A.声波按频率分可闻声波B.减弱噪声的途径在传播中减弱

超声波在人耳处减弱

频率传递信息

C.声音的特征响度 D.声音的利用

音色传递能量

4.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C.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D.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5. 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6. 水烧开后,壶嘴向外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

A.先液化再蒸发 B.先汽化再凝华 C.先升华再液化D.先汽化再液化

7.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

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

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下图的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熔化图像的是()

8.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霜、冰等,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露的形成 D.冰的形成

9. 太阳、月亮、烛焰、镜子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和月亮 B.太阳和烛焰 C.太阳和镜子 D.月亮和烛焰

10. 下列仪器和设备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A.灭菌灯 B.验钞机C.夜视仪 D.遮阳帽

11. 下列现象:(1) 小孔成像、(2) 影子、(3) 日食 ,其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1)、(2)、(3) B.(1)、(3) C.(1)、(2)D.(2)、(3)

12. 小明在照镜子。请找一找,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b)图中的哪一个?()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如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

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

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

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_____________(强/弱)一些。

14.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

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响

度/音调/音色)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不同。

15. 噪声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公害之一,人们总要想方设法

控制噪声。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两侧的隔声板,它是

在第14题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噪声的。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那

是因为大雪蓬松且多孔,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

16. 为了缓解旱情,有时会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_____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__大量的热,

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______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

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17. 一般情况下,冰的熔点是℃。冰是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要

________热量,温度却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某人将读数为38.8℃的体温计未经甩动,直接用来测量两个人的体温。若这两个人的

实际体温分别是37.2℃和39.3℃,则体温计的两次读数分别为

℃。 ℃和

19.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

月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 (甲/乙)图是在月光下的影子图片。

A

第19题图

B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

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_(仍能/不能)在镜中看

到自己的像。

21.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

同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将温度计放到_________(A/B)处

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22. 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

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

第22题图 甲 乙

示,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

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23.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看到挡板右侧的范围。

第23(1)题图 第23(2)题图 第23(3)题图 24.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

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接通瓶中

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__。(大/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25. 温度计的使用: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2分) 第25

题图 第24

题图 抽气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2)上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 。

(3)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那么甲的示数是℃,乙的示数是℃。

26.

①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②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 ℃。此时水的沸点为 ℃;当水沸腾时对水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升高/不变/降低)

③修正好数据后,在下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4分)

④李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

。(说出一条即可)(2分)

甲 乙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

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此

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th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