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快速网流程优化关键点分析

更新时间:2023-04-05 17: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航空快速网流程优化关键点分析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研究院周吉

一、建设南京集散中心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快递行业市场的发展空间日益广阔,目前的市场容量还远未饱和,因而市场竞争极其惨烈。与此同时,中国快递行业的细分市场已经形成——国内的“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等快递公司通过加盟制的方式层层分包,圈地扩张,将业务开办的范围定位于中低端快递市场;而顺丰快递公司则通过直营的模式,将其业务重心放在高端市场。显而易见,中国邮政的速递业务面临着双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局面,如今后仍然按常理出牌、按常规发展,必将越来越被动,市场占有率将逐步走低。

众所周知,快递企业提供服务产品,其核心在于实物的位移,而对该产品的质量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时限——只有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时限指标,外快递业者才能够掌握市场主动,赢得发展空间。针对高端市场,时限指标尤其重要。

中国邮政投巨资兴建以南京为中心的自主航空快速集散网,是中国邮政特快邮件生产处理的一场革命,这将带来中国邮政特快邮件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南京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简称南京集散中心)的建设以及中国邮政自主航空快速网流程改造的目的,就是要提高邮件的时限指标、提高产品品质、高效投资、提升竞争力。南京集散中心投产后,中国邮政标准EMS邮件的时限目标为:自主航空通达城市,基本上达到次日上午递、确保次日递;自主航空集散范围内的其他城市,基本上达到次日递、确保隔日上午递。

南京集散中心2011年底即将投产试运行。随着南京集散中心建设进度的不

断加快,制定南京集散中心投产后中国邮政自主航空集散网的具体实施方案工作也迫在眉睫。而围绕以南京为中心的中国邮政航空快速网的改造,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南京集散中心相关情况及流程变化

南京集散中心是中国邮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单体建设项目,是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具有航空枢纽、分拣中心、国际国内速递物流邮件集散“三位一体”的功能。南京集散中心征地面积1200亩,总投资43.9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24.1亿);集散中心主楼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停机位19个;二期工程建成后,建筑总面积近34万平方米,停机位41个。

南京集散中心投产及快速网流程改造后,整个中国邮政的速递邮件处理作业流程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需要做的重点工作如下:

1.由原来的总包集散调整为散件集散;由原来的分散手工分拣调整为高度集中的自动化机器分拣。南京集散中心的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小时处理9.6万件包裹及17.4万件文件。

2.由原来的168个省际封发局相互直封,调整为一大部分邮件直封南京,再由南京集散中心集中分拣至进口的局506个投递区,同时168个封发局相互直封与南京集散中心的集中分拣并存。

除此之外,中国邮政速递大网将对整体信息化建设、特别是邮件全名址信息的依赖度明显增强,对南京集散中心、邮航自主运力和速递流程改造及相互间的协调配套的要求将显著提高。整个速递流程改造具有全国性、普遍性、综合性、大规模、大变化、大挑战的特性。

三、流程优化的关键点分析

在现阶段,南京集散中心及中国邮政快速网的流程改造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大关键抉择:是否保留京、沪、穗小集散模式;如何保证全网作业模式的统一;大飞机引进计划如何跟进;速递邮件出口各环节作业时间点提前后作业组织方式的调整。

京沪穗小集散模式、统一全网作业模式以及大飞机引进这三大关键问题,其核心就是要分析原有的京沪穗小集散模式是否需要保留。取消京沪穗小集散模式并非放弃上海市场,只是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分析在以南京作为集散中心的自主航空快速网已形成的基础上,京沪穗小集散模式是否仍要继续存在。

目前实施的京沪穗小集散模式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集散模式,其二是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分中心的集散模式。这两个模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比后者的区域范围更大。

从多方面来看,目前实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集散模式十分合理。据统计,2009年三大区域互寄标准特快邮件每天日均运能需求量达到54吨。目前,京沪穗小集散模式下邮航飞机每天飞行两个频次,从实际业务量测算结果来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由于目前南京集散中心也实行总包集散模式,并不会对北京、上海、广州的进口邮件作业产生影响。

南京集散中心投产后,其邮件处理作业组织将由目前的168个站点互封调整为南京集散中心一次分拣到投递局。这必将对原有的京沪穗小集散模式造成影响。

1.取消京沪穗小集散模式的优点

(1)统一全网作业,简化作业模式。若取消京沪穗模式,自主航空带运特

快邮件均进入南京集散中心进行处理,北京、广州等地只进口南京中心返回的特快,就能够做到全网作业的统一,从而简化作业模式。

(2)提高南京集散中心处理设备的利用率。若取消京沪穗小集散模式,目前长三角区域进出口珠三角、环渤海的特快均进入南京中心进行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南京集散中心的设备处理能力,提高南京集散中心的利用率,减轻其他处理中心的工作压力。

(3)提高京穗飞机装载率。北京及广州出口的标准特快邮件只在南京进行集散,京穗两地的邮航飞机飞行航线变为单路向,提高飞机的装载率。

2.取消京沪穗小集散模式的缺点

其一是减慢了上海进口北京及广州特快的传递时限。在一频次情况下保留京沪穗小集散模式,能够保证上海进口北京、广州的标准特快做到次日上午递,但上海进口南京集散中心、北京、广州的特快时限与取消京沪穗小集散模式相同。

其二是未能充分利用上海的停机位。保留京沪穗小集散模式能够分流北京及广州的运量,将部分运量在上海进行集散。据测算,保留京沪穗小集散模式将为南京集散中心节约1~2个停机位。南京集散中心节约的停机位可以作为增开自主航空通达点的基础,来扩大自主航空邮路的集散范围。

综合上述因素,笔者认为分步取消京沪穗小集散模式是最好的选择。南京集散中心工程浩大,速递大网的变革涉及邮件处理作业的全过程,因此,运行伊始还无法确定能否百分百达到预期目标。笔者认为,为确保平稳过渡,投产初期仍宜保留京沪穗小集散模式不变,待运行稳定后再予以取消,将可能对邮件生产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作业流程中,A类分中心出口赶发时间与目前相比有所提前。这个出口

赶发时间在目前的作业流程里基本上是无法做到的。南京集散中心投产后,A类分中心无需再完成出口分拣到167个省际分拣封发局的工作,而只需单封一个南京集散中心。这部分工作也不必在速递处理中心内完成,可以考虑在量大的揽收点或航站完成。整个流程的优化将为出口环节作业节约2个小时时间,这为提前发运南京集散中心打下基础。

南京集散中心投产后,邮政速递业务服务水平将有质的提升,这必将带动整个标准特快业务的大发展,预计业务增长率将逐步达到行业增长率,2012年~2015年邮政标准特快业务增长率将达到20%。伴随着南京集散中心的投产,标准特快业务近5年来的发展不应是渐进式的,而应当是阶梯式、跨越式的,这也是建设南京集散中心及对速递邮件处理流程改造的真正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td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