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方法时间衡量MTM

更新时间:2023-08-05 23: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MTM法介绍

Methods Time Measurement,MTM

前言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由1920年开始研究,方法约四十余种,其中方法时间衡量(Methods Time Measurement,MTM):1948年,由H.B.Maynald创始。 方法时间衡量(MTM)经过长久应用结果显示其精确性与可靠性之高,且对于劳资双方均属公平,全世界各工业先进国家均采用。

MTM是将任何操作分析成若干个 『基本动作』,如『到达』、『放手』、『抓握』、『安置』等,再按此『基本动作』实施时之性质与状况,分别以精密之影片分析及统计方法,赋予每一『基本动作』在各个状况下之标准时间,并制成数据卡,既为MTM数据卡,应用此数据卡,便可进行分析任何操作,及预先衡量而得该操作所需时间,不必如传统之测时法要实地观察,或加以评比。

MTM 之时间单位为 TMU 。

一TMU等于十万分ㄧ之小时,为 一极短之时间。

1 TMU = 0.00001小时 = 0.0006分 = 0.036秒

MTM为最实用之时间衡量技术,不但可获得甚可靠而准确之时间标准,而且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时间标准及平衡生产线等,达到提高生产力及降低人工成本之目的,效用显著,对短周期及高度反复性操坐而言是一良好的工具。

MTM之最大优点为马表测时法所望尘莫及者有下列几点:

1.以MTM订立时间标准时,由于须记述及分析操作之[基本动作],常能触发工作人员对方法改良之意念及途径.

2.MTM可仅凭工作人员之想象,而不须实际观察,便能建立该操作之方式及时间标准,通常最大用处在于工作人员想到改良目前操作方法,但苦于无法衡量改良后之方法究竟节省了多少时间?可增加多少产量?在马表测时法便只好等改良之方法实际应用后,才能衡量出该方法之价值,但一般来说,有二个以上改良方案,由其中选取最佳之一时,便只有应用

MTM法介绍

MTM了,MTM可在操作之先,即能加以衡量,订出时间标准,算出产量,选择最优之方法,而不须浪费时间与财力于各个方法之实验.

3.MTM根据操作方法,建立时间标准,不需对工人实施评比(rating),一方面可消除工作人员与工人之间因评比而引起争执,另方面可使时间标准更加精确,不因评比不同,导致标准不同.

4.由于MTM系根据操作方法订立时间标准,其对于方法之记录极为详尽, 以之训练新进工人最为恰当.

5.MTM可使工厂中操作方法标准化,操作时间标准化,在这标准系统中, 使工厂管理达到最完美,最经济的境地.

MTM不但为现代化管理最重要且是最具实效的新技术. Video Tape Discussion (VTD):采用录像机(VTR)之工作改善之活动 方式。将现场状态以VTR记录,再由多数人研讨录像带(Video Time Study),作成改善方案。 Video Time Study之特征为:

1. 集体评比之可能性

2. 由时间研究者之立场防止标准时间值之差

3. 单周期时间研究

4. 可以离开现场,集中于一定时间同时处里几个工作评比

5. 容易制作评比之基准录像带

6. 提高测定时间值之精度

7. 可委托他人分析

8. 缺乏反复性之作业也容易设立标准时间

9. 可在地方工场录像后送去主要工厂或公司去设定标准时间

10.可成标准作业方法之记录

11.可供工作衡量部门训练用

12可以说服有关标准时间之诉怨

13.多人数容易产生工作改善之提案

14.容易对照评比之基准影带作正确评比

MTM法介绍

基本动作的控制特性

在『方法时间衡量』之系统内,吾人经常藉不同的控制水平来区别各项基本动作的状况,尤其是在『到达』与『搬物』两项基本动作中最为常见。在MTM的数据卡中并未明显地表示出不同的控制水平,但在各种不同的状况中既隐含地显示出不同的控制水平。

能够影响个别动作的不同控制型式如下:

a.肌肉控制

b.视线控制

c.意识控制

● 低控制程度

系一种自然反应的动作,只需稍加学习即可,不需要手与眼的配合,只需依靠操作者下意识的信心和触觉即可,它可由作用肌与反作用肌的配合行动来控制动作,因所有的动作在操作者脑海中事先已有所安排,故不会有犹豫的情况发生。低等程度的控制特性如下:

1. 大都为自然的动作,很少需要学习或训练。

2. 最少的控制器官反应。

3. 不需手与眼的配合动作。

4. 可依赖下意识和触觉的反应。

● 中控制程度

系在行动的末端需要ㄧ些精确性之动作,在动作的末端对于一些不太熟练的操作人员而言,经常需要ㄧ些视觉或触觉上的意识反应以便完成最后的一些调整动作,但对一些熟练操作员而言则不需这些意识反应即可有效地完成末端动作。此时可能会有一些犹豫的现象发生。中等程度的控制特性如下:

1. 在动作的末端需有一个适度的精确度

2. 在动作之开始时或进行中需手与眼的配合,而在动作末端则不需 手与眼的配合。

3. 在动作末端将到达一个大约之目的地时需要一些肌肉之控制 活动。

MTM法介绍

4. 在行动之过程中,或行动之前,有时需要意识控制或视线控制, 但在动作之末端则不需要此类控制,因为手部仅需到达一个大概 之目的,不需视线之注意。

故在「到达」与「搬物」至一大概之位置时经常使用此类中等程度的 控制水平。

● 高控制程度

系在动作之末端需要较高的精确性之动作,例如手指到达一个1/2英寸(或少于1/2英寸)之目的地内,在动作之过程中需要手眼之配合,在动作开端需要肌肉之抑制作用与意识的反应,犹豫的状况将会随动作所需之精确性而增加,即使是一个熟练的操作员因需高度之精确性有时亦会有犹豫的现象发生。例如搬物状况C与达到C与D皆属之。

一般而言,高等程度的控制特性可分述之如下:

1. 在动作末端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2. 在行动过程中需手眼之配合,在动作末端仍需视线控制,否则动作 无法完成。

3. 在动作末端有肌肉的抑制作用发生。

4. 需较多的意识与触觉回授反应。

5. 需要意识与视觉的控制。

在「到达」与「搬物」至一正确目的地时,需用此类程度控制。 以上三种控制水平可以下表比较之:

MTM法介绍

第二章 第一代方法时间衡量MTM—1 简介 §方法时间衡量之缘起

M.T.M.系美国三位工业界权威——梅诺先生(Harold B. May—nard),斯塔治麦顿先生(Gustave J. Stagemerten)及施瓦伯先生(John L. Shwab)于1941~1948年在美国宾州方法工程学会经八年苦心研究发展而成,经梅诺基金会及无数工业工程师与方法工程师之研究发展而成,至1961年始有完整之M.T.M.书籍介绍于世,该书为Honey Cutt所撰写,由梅诺公司赞助,并经各大学及工业界之分析试用,证实M.T.M.精确实用,自此M.T.M.广为流行,十余年来风行欧美、日、澳诸国,为工业界方法改进与时间衡量创一纪元。

§何谓MTM

M.T.M.是将任何操作分析成若干个「基本动作」,如「到达」、「放手」、「抓握」、「安置」等,再按此「基本动作」实施时之性质与状况,分别以精密之影片分析及统计方法,赋予每一「基本动作」在各个状况下之标准时间,并制成数据卡,便可进行任分析任何操作,及预先衡量而得该操作所有须之时间,不必如传统之测时法定要实地观察,或加以评比。

M.T.M.之时间单位为TMU。一TMU等于十万分之一小时,万分之六分、千分之三十六秒,为一极短之时间。

1TMU=0.00001小时=0.0006分=0.036秒

§MTM之功用

M.T.M.为最实用之时间衡量技术,不但可获得甚可先靠而准确之时间标准,而且可以改进工作方法,建立时间标准及平衡生产线等,达到提高生产力及降低人工成本之目的,效用显着,成绩斐然,对短周期及高度反复性操作而言是一良好的工具。 M.T.M.之最大优点为马表测时法所望尘莫及者有下列几点:

1、以MTM订立时间标准时,由于须记述及分析操作之「基本动作」,常能触发工作人员对方法改良之意念及途径。

例如:于桌上抓取五角硬币一枚,在MTM分析为:G1B状况,所需时间为期3.5TMU,工作人员于分析时间时联想到如能以G1A(时间为2.0TMU)状况抓取,便可节省时间1.5TMU,由此可想出在桌子置一海棉垫,将五角硬帛置于其上,在些状况下便能以 G1A抓起,达到方法改良目的。如工作人员更能想到以钩取或滑取(在 MTM为G5抓握,时间为0TMU)来抓取五角硬币,则方法改良已达到完美之境地了。

2、MTM可仅凭工作人员之想象,而不须实际观察,便能建立该操作之方式及 时间标准,通常最大用处在于工作人员想到改良目前操作方法,但苦于无法 衡量改良后之方法究竟节省了多少时间?可增加多少产量?在马表测时法便 只好等改良之方法实际应用后,才能衡量出该方法之价值,但一般来说,有 二个以上改良方案,由其中选取最佳之一时,便只有应用MTM了,MTM可 在操作之先,即能加以衡量,订出时间标准,算出产量,选择最优之方法, 而不须浪费时间与财力于各个方法之实验。

3、MTM根据操作方法,建立时间标准,不需对工人实施评比(rating),一方面可消除工作人员与工人之间因评比而引起争执,另一方面可使时间标准更加精确,不因评比不同,导致标准不同。

MTM法介绍

4、由于MTM系根据操作方法订立时间标准,其对于方法之记录极为详尽,以之训练

新进工人最为恰当。

5、MTM可使工厂中操作方法标准化,操作时间标准化,在这标准系统中,使工厂管

理达到最完美,最经常的境地。

MTM不但为现代化管理最最重要且是最具实效的新技术。

第三章 基本动作的控制特性

在「方法时间衡量」之系统内,吾人经常藉不同的控制水平来区别各项基本动作状况,尤其是在「达到」与「搬物」两项基本动作中最为常见。在MTM的数据卡中并未明显地表示出不同的控制水平,但在各种不同的状况中即隐含地显示出不同的控制水平。 在MTM系统发展之初即已认定了控制水平的重要性,这可从原著作的一段摘录中显示出来:

设有一对象被放置于一固定位置,而吾人欲伸手去抓取该对象,当吾人欲伸手去抓取该对象,当吾人重复做过数次练习之后,即可很正确的取得该对象,而不需付出太多的意识控制,此时即可为「到达」之状况A。

又如一对象其位置并非固定,每次抓取之范围可以有一些变动,此时操作者即需 付出一些意识上,身体上或精神上之控制以便取得该对象,因此抓取的动作即会 慢一些,所需之时间亦会多一些,此时即为「到达」之状况B。

当许多对象混合在一起时,如欲抓取其中之某一个,因此便会有寻找和选择之情 况发生,操作者在抓取之初便会有一些犹豫之现象,此时即为「到达」之状况C。 当欲抓取一具非常微小,或需正确抓取之对象时,必须付出较多的意识控制, 因此所需之时间与状况C相等,列为「到达」之状况D。

在原著作发表后之几年,拉飞尔(Darid Raphael)与克来卜(Grant Clapper) 两人做了一次基本动作的控制特性分析,发表于他们之「同时动作」研究报告中, 兹述之于后:

有许多的因素可以帮助吾人解决在判断某些动作时所遇之困难,为有方便说明起见,吾人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以下数类而冠以“控制”之名称,然而在一已知动作中可以包括数种不同形式的“控制”,而其“控制之程度”亦可隋动作的状况有所变化。

能够影响各别种动作的不同控制型式如下:

a、 肌肉控制—一个动作的开始与结束其途径必须以肌肉的行动来加以适当的控制,而肌肉的控制与肌肉的行动有关,尤其是在需要正确与精密的肌肉行动时特别显着。

MTM法介绍

b、视线控制—为了使一个动作能够很成功的完成,经常必须以眼部的行动来协助该动作之进行,包括眼睛之凝视与视移,在一个不需精确控制的动作中经常操作者只需将头部移动一些,以便使用使对象与操作者本身的相对位置关系能保持于意识中,在需要正确鉴别的状况时则需视线的凝视,即高度的视线控制。

c、 意识控制—此处之意识控制并非指动作程序的安排与计划,而系指在意识中,对对象的形状而做简单与迅速的反应,例如决定在R—B中为到达那一个对象,或将对象旋转至那一个单独的动作所需简单之意识上的决定。

汤朴生(Thompson)与爱克(Acker)两人所著之「人体动作生理上之困难度」一文中,给予吾人一种观察「动作控制特性」的方法,其后依动作之困难度而分为低、中、高三种控制程度:

§低控制程度

系一种自然反应的动作,只需稍加学习即可,不需要手与眼的配合,只需依靠操作者下意识的信心和触觉即可,它可由作用肌与反作用肌的配合行动来控制动作,因所有的动作在操作者脑海中事先已有所安排,故不会有犹豫的情况发生,例如到达状况A与搬物状况A皆属低困难度之动作(参阅数据卡),低等程度的控制特性可述之如下:

1.

2.

3.

4. 大都为自然的动作,很少需要学习或训练。 最少的控制器官反应。 不需手与眼的配合动作。 可依赖下意识和触觉的反应。

§中控制程度

系在行动的末端需要一些适度精确性之动作,例如到达或搬手至一个一英寸之目的地内,通常需要一些低程度之手与眼的配合,在动作末端对于一些不太熟练的操作人员而言,经常需要一些视觉或触觉上的意识反应以便完成最后的一些调整动作,但对一些熟练操作员而言则不需要这些意识反应即可有效地完成末端动作。此时可能会有一些犹豫的现象发生,例如「到达」或「搬物」的状况B皆属之,请参阅资料卡说明。 一般而言,中等程度的控制特性可述之如下:

1. 在动作末端需有一个适度的精确度。

2. 在动作之开始时或进行中需要手与眼的配合,而在动作末端则不需手与 眼的配合。

3. 在动作末端将到达一个大约之目的地时需要一些肌肉之控制活动。

4. 在行动之过程中,或行动之前,有时需要意识控制或视线控制,但在动作 之末端则不需要此类控制,因为手部仅需到达一个大概之目的,不需视线

之注意。

故在「到达」与「搬物」至一大概之位置时经常使用此类中等程度的控制水平。 §高控制程度

系在动作之末端需要较高的精确性之动作,例如手指到达一个1/2英寸(或少于1/2英寸)之目的地内,在动作之过程中需要手眼之配合,在动作开端需要肌肉之抑制作用与意识的反应,犹豫的状况将会随动作所需之精确性而增加,即使是一个熟练的操作员因需高度之精确性有时亦会有犹豫的现象发生。例如搬物状况C与达到C与D皆属之。

MTM法介绍

一般而言,高等程度的控制特性可分述之如下:

1.

2.

3.

4.

5. 在动作末端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在行动过程中需手眼之配合,在动作末端仍需视线控制,否则动作无法完成。 在动作末端有肌肉的抑制作用发生。 需较多的意识与触觉回授反应。 需要意识与视觉的控制。

在「到达」与「搬物」至一正确目的地时,需用此类程度控制。

以上三种控制水平可以下表比较之:

第四章 到达(REACH)

「到达」系手或手指的基本动作,其主要目的为将手或手指移到一目的地,空手并非必要条件;手中持有一对象,而其主要目的为将来手或手指移到一目的地时仍为「到达」,而非「搬物」。有许多的因素可影响「到达」动作的完成时间,其中有些因素在MTM数据卡中可视为数值,例如技术(skill),努力(effort),工作环境(conditions)等,但有三个变量因子是必须加以分析者,例如

1.控制水平(动作之状况),

2.运动之方式(运动手中之状况),

3.到达之距离(以英寸计算)三者,兹就此三变量讨论于后:

§控制水平—动作之状况

「到达」之状况代表在完成不同程度之「到达」时所需之控制水平,由研究所得,在完成一个单独之「到达」动作时,最少需要2.0TMU,而不必考虑动作的性质为何,但需手或手指在动作之开始或结束时皆为静止状况。

依时间(TMU)与距离(INCH)曲线,可将「到达」之状况分为四种,如图4—1所示。其中三种曲线系手或手指到达某一物件,另一种为手或手指到达一空间的不定位置。

1—A 「到达」状况A:系以低等程度的控制水平,到达一个或一对象。在MTM数 据 卡中所述之典型状况A为「到达一个固定位置上的对象,或在另一手中或 另一手置于其上之物件。」如图4—2所示,说明如下:

1—A—a.到达一个固定位置上之物体一一在重复性的生产过程中操作员经过一段时间

练习之后即能在意识中养成一种习惯性的动作,能以低程度的控制水平「到

达」一个固定位置的对象,此处所谓位置固定系指在操作员脑海中之位置为

固定,操作员可不需思考或找寻而将手伸至目的物,但在习惯尚未养成期中,亦即刚开始练习之阶段,仍需中等程度的控制水平。例如一操作员伸手去按

MTM法介绍

某一机器上的按扭,在开始之数次按扭动作中需要眼睛之视线配合,此时系

中等之控制水平,为「到达」的状况B,但经过数次之练习以后,该操作员

已可视该按扭为固定之位置,因此不需视线之注视即可伸手很快地到达该按

扭,此时只需低等之控制水平,故变为「到达」之状况A。

另外例如一汽车驾驶员欲伸手去调整汽车之排挡时,首先亦需熟悉该四个排

文件之位置,经多次练习,该排文件之四个位置对他而言已成固定,故此动

作可视为伸手「到达」某固定位置上单一对象,此为状况A。

1—A—b、「到达」另一手中之物件或另一手置于其上之对象,此类「到达」通常皆视

为状况A,其理由有二,一为生理上肌肉之感觉作用,因人体全身皆有神经

系统之分布,身体各部位之相关关系皆可经由神经系统于肌肉中感觉出来,

故吾人可将一手与另一手或身体之其它部位正确接触而不需要视线之注视,

第二个理由为一般人都有一手与另一手接触的经验,因吾人于日常生活中已

MTM法介绍

有无数次之双手接触经验,故只需低等程度之控制水准即可将一手到达另一

手。但在到达状况A之下,另一手之对象体积必须不是非常小的对象,且持

物手与抓物手之间之距离必须小于3英寸。稍稍大于3英寸时仍可视为状况

A,(视同1—A—a之状况),但需要经过练习后才成立,又如双手间距离甚

大时则不可视为低等控制水准之状况A。

MTM分析人员必须根据其实际经验与控制水准的知识来分

析特殊的情况,例如:欲到达之另一手中对象为非常尖锐(如碎玻璃—

—刀片等)或非常柔软之对象(如细线等),则不可视为状况A,而需视为

高等控制水准之状况D,故资料卡中状况分析只适用一般之状况,特殊之状

况必须经由分析人员视情况来调整。

1—B 「到达」状况B:系以中等程度之控制水平到达一个或一群对象,典型之

到达状况B,可述之如下:「在每一次重复之到达动作中,其到达之单一对象之位置可以稍有变动。」此为在工厂中最为常见之到达状况,例如操作员伸手或手指到达一件置于工作台上之工具、零件等,(如起子、锤子、扳手、电阻、电容等),在完成状况B中之「到达」动作时大都具有中等程度之控制水平,其最主要的特性是当手伸至目的物之动作中或动作前稍需视线之控制,有时候操作员伸手去取工具时,亦可变为到达之状况A,此种情况系在操作员每次用毕该工具之位置已形成固定之位置,故不需视线之控制,只需肌肉之感觉力即可到达该工具。

1—C,D「到达」状况C与D:到达之状况C与D皆需要高度之控制水平,它们具

有相同之时间一一距离曲线,见4—1图。由研究所得,欲伸手去抓取一微小对象或一需正确抓握之对象之所需时间值相等,也就是说操作员经由意识之判断与选择而抓取一群对象中之某一小对象,其所需之时间决定如何去抓取某一微小对象或如何去正确抓取某一对象其所需之时间相同,故两者之时间上距离曲线亦相同,它们皆具有高度的控制水平,亦即在「到达」的动作末端它们皆需要手、眼、意识与肌肉器官的配合。

为了叙述之方便起见,吾人将到达状况C与D,分述如下:

「到达」状况C之定义:「到达与其它对象混合在一起的单一对象,因此需要

选择或寻找之动作C」此处所谓之选择与寻找,即相当于在动作末端仍需视线之控制,且该单一对象在基本上系指单一之单一螺钉,或到达一群螺帽中之单一螺帽,或到达一群螺钉中之单一螺钉,或到达一群小木栓中之单一木栓等等。又如到达一堆篮球中之单一篮球,或一堆西瓜中之单一西瓜,甚至于到达一篮鸡蛋中之单一鸡蛋则不算到达状况C,很明显地,因篮球体积甚大,在抓取之动作末端不需要视线控制及高度的控制水平,故只要利用「到达」之状况B即可。

当发现到达之单一对象与其它之不同类对象相混合在一起时,即应设计加以改

良,将不同类别或不同大小之对象分类之,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寻找之时间,一般而言包括于状况C中之选择与寻找时间皆系指甚短之时间,几乎可以一眼看出,而不是指从一堆不同之对象中找寻某一对象之时间。到达状况C不包含搜索寻找的时间,限于能迅速辨认者。

另外有一种经常发生之状况为当操作员欲抓取一群对象中之一组对象时,他只需

凭借触觉之反应即可得之,而不必去寻找,有时他抓取一堆对象后让一些不需之对象自手指缝间脱去,而只留下一些欲抓取之0.对象,此时其动作末端不需视线

MTM法介绍

之控制,可依当时情况分析为到达之状况B或A。但此种抓取一组对象的方法并非最理想的方法,虽然状况A或B所需之时间较状况C为短,但一般而言自一群对象中抓取一组物件常较抓取单一对象所消耗之时间反而为长,故吾人应指导操作人员学习抓单一对象之方法。

「到达」之状况D定义:「到达一非常微小之对象或到达一需正确抓取之对象。」

此类动作之特性为「到达」之后必须跟随一个正确抓握者为状况 D,如不须跟随一个正确抓握者则不列为状况D,而以所需之控制水平来决定其状况等次,举倒而言,如抓取一根平卧于桌面上之细针,因其十分微小且需正确抓握才可获得,故为状况D,但如此针插于桌面上,则其目标甚为显着而易于抓握,故只需「到达」之状况B即可。

由此可见,对象之型状大小并非唯一之条件,而须考虑控制水平之程度,如对象

十分微小且需高度之控制水平时才为状况D。

另外如抓握一件具有危险性之对象时,须视「到达」之状况D,如抓握,以免水

泼出而烫伤手或碎玻璃割伤手,故需正确之抓握及高度之视线控制。

1—E 「到达」之状况E——系以低程度之控制水平而将手到达一不定位置,其定义

为「为了身体这平衡或为了下一动作或将手移开而到达一个不定之位置。」到达状况E与其它之到达状况不同点为状况E系将手到达一个不定之空间位置且不需视线之控制。「到达」状况E系属肌肉感觉控制,当手到达不定的空间时并不需要视线控制,惟其动作稍为慢些,这或许是由于它缺乏固定的目的地所致。

状况E之到达虽有时以「主动作」(limiting motion)(注1)出现,但通常是以「略

动作」(limited motion)出现的时候多。当一个操作者一手举起重物时,另一手即执行状况E之「到达」,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到达」状况E几乎可一成不变地视为「略动作」。

注一:「主动作」与「略动作」是指两个动作同时执行时,其时间较长者,称之「主

动作」。时间较短者称之「略动作」,「略动作」之时间可忽略不计。

例如:

(1) 左 手 TMU 右 手

R14B 14.4

(2) 左 手 TMU 右 手

11.5 R 10 B

在例(1)中:R14B为「主动作」,R10E为「略动作」。

有时状况E之「到达」是当手预备进行下一动作时发生;此种情形在机械循环中

或另一手进行「主动作」时,经常可见在上述两种状况中,状况E之「到达」均属「略动作」。

当一位操作者挪开他的手时,他经常进行「到达」状况E这一动作。如木匠敲打

钉子,其左手从钉子挪开,即属此种动作。又如冲床操作者将冲压件放妥后,将手从冲压件前挪开,也是此类的典型动作。

MTM法介绍

§动作之方式

「到达」与「搬物」之运动方式可依动作之开始与结束时手之运动状态区分为

三类,兹述之如下:

第一类运动方式——在「到达」或「搬物」动作之开始和结束手皆为静止状态,

此为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

第二类运动方式——在「到达」或「搬物」动作之开始或结束时手系在动作状况。 第三类运动方式——在「到达」或「搬物」动作之开始及结束时手系在运动状态。

如「到达」或「搬物」之距离与状况不变,则第一类动作方式之时间最慢,

第三类运动方式时间最快。

第一类运动方式如图4—3所示,在动作之开始和结束时手皆为静止状况,在MTM资料卡中之「到达」表内,前四行之时间值皆系表示第一类运动方式。如图4—4所示,其时间为a+b+c

第二类运动方式如图4—5所示,在动作之开始时手为运动状态而结束时手为静止状态或在运动之开始时手为静止状态而在结束时手为运动状态,两者中任一项皆为第二类运动方式,如图中表示,设有一成品盒(较近者)及一零件盒(较远者)置于操作者正前方之工作台上,当操作员将成品自右过装配完后移向较近之成品盒,如其手不停止仅将成品落入成品盒内,而手继续伸向较远之原料盒去抓取原料,此时对成品而言是第二类运动方式之「搬物」,在其「搬物」之末端手仍继续运动并未静止,而对伸手去取原料而言系第二类动作方式之「到达」数据卡上,「手在运动」项下直接查出,至于号二种运动方式之「到达」C.D.E.用下法求出,mR-C=(R-C)-[(R-B)-(mR-B)]。

mR-D=(R-D)-[(R-B)-(mR-B)]。

mR-E=(R-E)-[(R-E)-(mR-B)]。

第三类运动方式系第二类运动方式之伸展,在实际上甚少使用,如图4-4所示其时间为b至于mR-Dm或mR-Cm之求法,可以下列公式算之:

MTM法介绍

mR-Dm=(R-D)-2[(R-B)-(mR-B)]。

mR-Cm=(R-C)-2[(R-B)-(mR-B)]。

但此二者不太可能发生

mR-Em=(R-E)-2[(R-E)-(mR-B)]。

§距离

距离系完成一动作时最大之影响因素,在「到达」动作中通常距离之测量法系以手经过之路径(弧形曲线)长度来计算,以英寸为单位,如上图4-3所示,箭头所示之曲线长度为计算之距离,在手部之「到达」中,系以食指及手背间之关节为测量点,须注意其中运动开始点与截止点间直线距离并非计算之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应以手经过之弧形曲线之长度来计算。

大部分「到达」之距离测量法如上所述,但有些情况则稍有变化,述之如下: 手指之「到达」——当「到达」之动作系以手指来完成时,其移动之距离, 系以手指尖端为测量点。当数个手指同时移动时,其距离系以移动最大者为准,MTM数据卡「到达」栏中之数据亦适用于手指之「到达」距离测量。

无帮助之「到达」——一般距离之「到达」皆为无帮助之「到达」,例如手伸向身体前工作台上之一物,在手之移动中不需肩部等之说明,对手腕、手肘、肩部之连接线而言系弯曲的。在大部分之「到达」中,一般近距离的操作皆系无身体帮助的到达,即可由手或手指直接完成,其距离的测量法如前所述,系以食指与手背间的关节所移动之距离为准。

身体帮助之「到达」——身体帮助之「到达」系由无身体帮助之「到达」与身体其它部分之运动同时完成,它们可区分为下列三类:

(1) 手腕说明(Wrist Assistance)

(2) 身体帮助(Body Assistance)

(3) 其它基本动作之帮助(Assistance from other motions)

在计算身体帮助之「到达」距离时,其允许计算之到达距离为无身体帮助部分,其它身体同时动作所完成之距离不必计算。兹举例如下:

手腕帮助——如图4-6所示抛球动作,假设手臂不动,仅以前臂和手腕来抛球,其中手之全部运动距离为A和B间弧长,但其并非「搬物」的允许计算距离,因为前臂运动之同时另外加上了手腕帮助之动作,(即C-B间距离),故其允许计算之距离A-C间之距离,即手与前臂间之关系位置不变时,食指与手背间关节所移动之距离。

身体帮助——如图4-6所示,当操作员伸手由A到达B之同时肩部亦弯向伸手之方向,故由A至B之全长为16英寸,而其中有4英寸系因肩部之帮助,实际

MTM法介绍

允许计算之距离为12英寸,亦即无帮助部份之「到达」距离。

另外以身体躯干为旋转之「到达」亦为身体帮助之「到达」,其「到达」距离之测量亦如上法,为无身体帮助部份。

由上举例讨论知悉,身体帮助部份之「到达」,其所需时间与距离较无身体帮助部份为短。

其它基本动作之帮助——有时「到达」之动作与其它之基本动作和转动,走步,横步等同时发生,将于以后有关各章及「同时动作」中述及。

一般而言,有身体帮助之「到达」或「搬物」动作,其允许之距离计算方式如下: 允许计算之移动距离=移动总距离—身体帮助所完成之距离。

第二部份—应用

§「到达」之简记法

「到达」之简记法最少包括三个元素,最多包括五个元素,兹述之于后:

运 动 方 式 单 元 简 记 法

1 2 3 4 5

第一种运动方式 R 6 A R6A

第二种运动方式 m R 6 A mR6A

R 6 A m R6Am

第三种运动方式 m R 6 A m mR6Am

第一单元表示在「到达」之动作开始时,手系在运动,系以小写之m来表示, 如在「到达」动作之开始时手并未动作则不需记以m之符号

第二种单元表示「到达」动作之符号,以R表之。

第三种单元表示「到达」之允许计算距离,以英寸单位,小于3/4英寸时以f 表之,f之意义为分数(Fraction)。

第四单元表示「到达」之状况,如A、B、C、D、E等。

第五单元表示「到达」动作之结束时,手仍在继续动作,亦以m表之,如果 手在「到达」之末端并未继续运动时则不需记录。

§手中持有物件时之「到达」

一般而言,「到达」皆被视为一种空手之动作,而「搬物」则视为手中持有对象之动作,但有时手中虽持有对象仍可视为「到达」,可视该动作之主要目的而定,如一锯床操作员,手掌中握有一把锯刀,而欲去抓取一件材料,其主要目的是去抓取材料,并非将手中之锯刀放于某处,故锯刀仅系在其「到达」动作中之附件,此时该动作仍视为「到达」。

故「到达」与「搬物」之区别法系依其动作之主要目的而定,而不论其为空手或手中持有对象。

但手中之物品亦仅限于一般重量之对象,如手中握有一对象,则不论其主要目的为何,仍需视为「搬物」,因该重对象将影响其运动之速度,如MTM分析员发现此类情况时,则应寻求改良之方法,以免因重量而影响「到达」之时间。

MTM法介绍

由允差范围之大小来判别「状况」

在「到达」与「搬物」之动作中,有时因两「状况」之界线相近似,故甚难区别,其究属B、C和D中之何者,为了保持MTM应用之一致性,故研究出一种以动作末端允差范围大小来帮助「状况」之决定。

在一般状况下吾人皆以控制水平来区分「到达」或「搬物」的状况,但当吾人遇到两上动作之末端允差范围甚为接近时,则可藉用图4-8之表格,以判断其究属何种状况。 在表格中之允差界线,系指操作员在动作末端所受允差范围界限,且在动作末端欲测量允差之范围内并不包括机械设备之帮助,此处计有之允差界限皆系指三度空间而言,故表格上之任一数字可视为动作末端之目的地的空间测量半径,对操作员而言目的地精确度之方向可发生于上下,左右或前后,而其中最精确之允差即为判断「状况」的允差。

兹举例说明以允差来决定「搬物」之状况,吾人于一张纸上以1—1/2”,1—1/4”,1”为直径书三个圆,而以一个3/4” 直径的铜板放于该三圆中,在1—1/2”圆中该铜板的位置可在±3/8” 中变化,依表格中允差界限之规定可判断M—B状况,因其允差变化范围大于±1/4”

在1—1/4 “ 之圆中,铜板之允差范围为±1/4”,故为M—C状况,在1”之圆中,铜板之允差范围为±1/8”,故为M—C状况,且需跟隋一个「安置」(Position)的动作。

§改变方向之「到达」

一般之「到达」之途径皆为有一些弯曲线途径,但当曲线变化十分明显时则需加上一个「方向改变」之因素在内,普通只有「到达」状况A,在方向改变时会影响时间值,而其它之「到达」状况因需若干程度之意识控制,故方向改变对其影响较少,可不必考虑。

所谓方向改变,系指在「到达」之途径中沿一6”以内之半径改变其运动方向且角度变化为900或900以上,在方向改变之一瞬间手之运动会有一个短暂的停止,所以方向改变时具有二个动作而非一个动作,例如操作员之一手放于其前方桌面上,然后伸该手去抓取紧贴桌面下另一手所握之对象,此时即为方向改变之状况。

方向改变之「到达」状况A可记录为R—ACD,CD代表Change Direction 之意。由于其需肌肉之控制,故所需时间较状况A为长,而与状况B时间相等,故求R—ACD之时间值可依R—B之值来计算,例如R30ACD为25.8TMU,并不是17.5TMU。

MTM法介绍

§距离之测量与记录

最方便之距离法为利用一个软钢尺来计算其所经途径,一般只需小心的估计其途径 即可,而不需以太精密之仪器或量规来测量。

(1)「搬物」与「到达」之距离皆系以「无身体帮助部分」来计算,起算之距离 为3/4”,3/4”以下时则以f表之,如RfB。

(2)自3/4”至10—1/2”间之距离,皆以最接近之英寸数记录之,例如:8—3/4”记录 为9”,6—1/4”记为6”。10—1/2”记录为10”。

(3)超过10—1/2”时,则记录为最接近之偶数英寸值,例如11—3/4”记录为12”, 14 3/4” 记录为14”。

(4)当距离在10”—30”间,且为奇数时,如1”,13”,15”等除以2,例如求R11A 之TMU之TMU可由R10A与R12A两值之和除以2得之,即(18.7+9.6)÷ 2=9.2(在MTM中数据的有效数字皆至小数点以下第一位)。

(5)当距离大于30”时,则以数据卡上28”与30”所需之时间值以外插法求之, 兹举例如下: 求R38C之时间值:

A、第一步由R28C与R30C求得,每一英寸增加之时间值。

符 号 TMU

R30C 26.7

R28C 25.3

相 减 1.4

除 2 2

每一英寸增加之时间值 0.7

B、R30C加以超过30英寸之时间值。

R30C 26.7

0.7X(38”-30”) 5.6

R38C 32.3

C、第二种「到达」状况C.D.E. 时间值的求法:

「到达」状况C.D.E.有时会发生在动作开始之前手已在运动,即mR—C等之情况,但状况C.D.无动作结束时手在运动之状况,因R—C或R—D在动作之末端需要高度之精确性,故不可能发生手在运动之状况,由研究所得,状况C.D.E.之第一种运动方式与第二种运动方式时间值之差与状况B之第一种及第二种方式之时间值之差相同,故可由状况B推算之,状况B之第一、第二运动方式时间值已列于MTM资料卡中,兹举例如下:求mR10E 之TMU。

求 法 符 号 T M U

(1)由等距离之状况B推测 R 1 0 B 11.5

mR10B 8.6

相 减 2.9

(2)由R10E减之 R10E 10.5

2.9

mR10E

MTM法介绍

(3)第三种运动方式之「到达」状况A与B——可由第二种运动方式减去第一、第二种运动方式之差得之,举例于后:求Mr6Am

符 号 T M U

A、第一、第二运动方式之差 R 6 A 7.0

R6Am(或Mr6A) 5.7

1.3

B、第二种运动方式减其差得 R6Am 5.7

1.3

C、第三种运动方式之时间值 mR6Am

摘 要

1、定义

「到达」系手或手指的基本动作,其主要目的在将手或手指移向一目的地。

A、符号——R

B、若主要目的系搬送手或手指,而非搬送物件,则从使手持有轻物,亦视为「到达」。

2、变值因素

A、控制水准(状况)

(1)状况A——以低等控制程度,到达一个或一群对象。

a. 到达状况A之形式:

①到达一个固定位置之对象。

②到达另一手之物件。

③到达另一手置于其上之物件。

b. 不须视线控制

c. 不须意思控制

d. 所谓「固定位置」,系指在操作者脑海中的位置为固定。

e. 一些「到达」状况A系由反复的习惯动作所养成。

f. 「到达」另一手接触之物件时,其抓取处与另一手持物点之距离须英寸内 始得视为状况A。

g. 改变方向之到达状况A,符号为R—ACD,所需时间与到达状况B同,其 条件为:弧度半径在先英寸以内;弯曲度在900以上。

(2)状况B——系以中等控制程度,到达一个或一群对象。

a 「到达」状况B之形式——每一次重复之到达动作中,其到达之单一物件之 位置可以稍有变动。

b 系最常见之到达状况。

c 允差界限为>1/4”。

(3)状况C——以高等程度,到达与其它对象混合在一起单一对象。

a 需要「寻找」和「选择」。

b 混合物可为同类或异类,若为异类,限于能速辨识者。

c 状况C不包括「搜寻」的时间,限于能速辨识者。

MTM法介绍

d 状况C之到达物限于小体积之物件,大体积之物件不须状况C。

(4)状况D——以高等控制程度到达一单一对象。

a 到达状况D之形式:

Ⅰ、到在一微小物件

Ⅱ、到达一须正确抓握之物件。

b 状况D常因所抓握之物系尖锐、炙热或具危险性者而产生。

c 状况D亦常因到达一脆弱物而产生,因脆弱物须有正确之抓握。 d 允差界限为≤±1/4”。

e 允差界限≤±1/8”时,状况D之「到达」后,可能伴随一复杂之「抓握」

动作。

(5)状况E——以低等控制程度到达一不定位置。

a 到达状况E之形式——到达一不定位置,俾让手

Ⅰ、在使身体平衡之位置上。

Ⅱ、在为进行下一动作之预备位置上。

Ⅲ、移开。

b 不须视线控制。

c 不须意思集中。

d 很少以「主动作」(limiting motion)存在。

e 其后不伴随「抓握」。

B、运动方式

(1)第一类运动方式一开始和结束,手均在静止状态。

a 系最常见之运动方式。

b 平均速度最低。

(2)第二类运动方式一开始和结束,手均在运动状态。

a 偶尔发生。

b 平均速度较高。

c 可在「到达」表中「手在运动」栏内查到此种方式之状况A和B之数据。 d 状况C.D.和E之数据可藉「手在运动」栏内,状况B之数据求得。 e 符号

Ⅰ、开始为运动状态——mR10B

Ⅱ、结束为运动状况——R10Bm

f 状况C和D在结束时,不可能为运动状态。

(3)第三类运动方式一开始和结束皆为运动状况。

a 极少发生。

b 符号——mR10Bm

c 平均速度最高

C、距离

(1)「到达」可能为手指运动而手不动。

a 此时须以手指尖为测量点。

b 对身体而言,手系固定未动。

(2)「到达」经常由手之运动构成。

(3)距离系以手所经之运动途径计算。

(4)通常以食指与手背间之关节为测量点。

(5)运动途径多属曲线。

MTM法介绍

(6)「到达」有时借助于

a 手腕。 b 身体。 c 其它基本动作。

(7)允许距离即无身体帮助之距离。

(8)此章之距离计算原则可运用于「搬物」。

α「到达」之控制水准: C

B

AD中 控 制低 控 制Eβ「到达」状况鉴别之流程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su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