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7-10 08: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牡一中2016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

陈慧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又引发众人关注。这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是否合理?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是否合适?

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

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

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绵延不绝的“诗教”传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正如钱穆所说,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它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不仅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诗词来说,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具体作品中感

受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培养起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是比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

《庄子?天地》篇中激烈地拒斥技术,认为技术的滥用会导致心灵的遮蔽。那么小学生使用大数据,有没有技术的“滥用”之嫌?这个问题姑置不论,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蓬勃诗心不要就此遮蔽。

(选自《文汇报》2017年10月22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诗词的主观性极强,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故事,能流露出作者的人格。 B.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只能采取整体感知到方法,而大数据无法对诗词进行整体化处理。 C. 大数据分析只是一项纯客观的技术方法,它无法触及诗词的内涵和意旨等本质特性。 D. 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只能获得理性认识,而不能与诗词内外的自然生命发生情感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一篇小说和报道为例,提出了两个问题,表明了作者“反技术”的态度。 B. 文章通过对诗词和大数据各自特质的分析,论证了大数据研究诗词的不合理性。 C. 文章将体察涵泳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述了感性启发对诗词教育的意义。 D. 文章论述两个论题之后,指出了大数据对孩子诗心的危害,回应了开头提出的疑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没有注意到诗词主观性、整体性的特质,是对美的肢解。 B. 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所以读者无法感知、理解诗人的人文精神。 C. 大数据分析容易使学生丧失“感动”的能力,因而很难真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D. 在诗词教育中应通过情感教育来帮助人涵养性情,塑造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故事”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第二段说的是“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选项忽略了“大多”一词。B项,“只能采取整体感知到方法”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强调的是“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感知”是欣赏研究诗词应遵循的原则,但不能说是唯一的方法。D项,“只能获得理性认识”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用大数据研究诗词获得的是“外在印象”“粗浅认知”,而不是“理性

认识”。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比如A项,就删去了文中的“大多”一词,变成“都是??”,无形中扩大了范围,故错误。比如B项的“只能”,把“整体感知”变成了欣赏研究诗词的唯一方法,故错误。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同时还考查文章论证的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以及论证的结构等方面的知识。A项,“表明了作者‘反技术’的态度”错误,本文并非持一种简单的“反技术论”,而只是想强调不适宜用存在根本差异的方法来研究古典诗词,原文中有“不可否认,大数据??确有帮助”“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提示。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无法感知、理解诗人的人文精神”错误,说法过于绝对。读者是可以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培养起自己对诗人的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的,原文第五段中有“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感知力和理解力”的提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诗意的横峰 徐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人王观的这两句诗简直是为横峰而写。还有苏东坡的诗句也触及横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问横峰的朋友,横峰这个名字是否与古人诗词有关,他们都微微一笑,很谦虚地回答:“不是啦。”他们说,横峰本名“兴安”,后因本地名山横峰而改为现名。

但我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

横峰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踏进横峰,我就疑心自己踏进了一个古老的时代。亭子上,梧桐畈,莲荷乡,上畈村,新篁乡,龙门畈,葛源村,枫林坞,月光洲??这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地名,哪一个不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当人们为传统地名急剧消失而痛心的时候,横峰的这些地名却带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挟着古典诗词的韵律,穿越千百年的时光,鲜灵灵地存活在生动的现实当中。

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

亭子上。一座小村庄。清一色的粉墙黛瓦,明朗素雅,大红的剪纸透着喜气。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麦子,像绿色的地毯一样。一畦畦蔬菜鲜翠欲滴,体态丰满的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在菜地里觅食,高傲的大白鹅优雅地踱着方步,小黄狗在温煦的阳光下眯着眼睛慵懒地打盹。清澈的河水潺潺地流着,几只鸭子浮游水中,不时扎到水中去觅食,水面泛起一圈圈气泡。两岸都是茂密的树木,树木吮吸着大地的乳汁,郁郁葱葱,枝叶扶疏。竹林边,成群的笋争先恐后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秋千架,老水车,悠然亭,古驿站。几近消失的田园风光,如同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村民的生活像村边的河水一样悠悠地流淌。

莲荷乡,莲荷的家乡。莲叶并不罕见,奇的是这千亩荷园,真实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沿着木质步道走进荷塘深处,极目四望,视线所及尽是亭亭玉立的莲叶。晶莹的水珠在莲叶上滚动,小鱼小虾在莲叶间嬉戏,黑天鹅在池塘里悠闲地游弋。荷塘边建起了一排排灰黄色小木屋,那是为外来的游客们准备的栖息之所。古人吟咏莲荷的诗文多矣,我最爱的是两首出自无名诗人之手的民歌,一首是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还有南朝《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还有辛稼轩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些诗句都鲜活灵动,清新可喜,充满生活情趣。虽然还没到莲子成熟的季节,

但我仿佛看到了采莲时节鱼虾嬉戏、男欢女爱的动人场景。

走近葛源村,村口的那棵老树令我为之一震。那是一棵樟树,树干粗大需数人方可合抱,树身黝黑铁青峥嵘沧桑。这棵树太老了,也许几百岁,也许上千岁,主干已经从中间裂开一分为二,一支歪倒触地,而另一支依然挺立,依然枝繁叶茂,依然浓荫覆地。一棵树站在那里,就站成了一部历史,即使倒下了,仍然顽强地活着。据说,此地民间习俗,女儿一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出嫁时伐木制箱盛嫁妆,因此到处可见樟树的身影。

樟树下,一位年轻女子坐在长条石凳上看书。只见她双手捧书,头颈微垂,看得入迷,一袭红色长裙格外醒目。自然披落的秀发遮住了她的面庞,然而她的侧影仍然显出婀娜的身姿,远远看去,宛如一幅美丽的剪影。年轻与古老,鲜红与翠绿,对比如此强烈,相处又如此和谐。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一瞬间,我竟有了莫名的感动。

徜徉在横峰大地上,仿佛在一幅水墨画中行走。月光洲,梦一样的名字,梦一样的小岛,轻轻地泊在信江上,绿树成荫,水禽翔集。石桥村,大片的紫云英正在盛放,层层的梯田像翻卷的大海,乡间绿道曲径通幽??横峰人爱美,他们致力于建设秀美乡村。秀美者,秀丽而美好。有内涵有品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聪明的横峰人,在“秀美”二字上做足了文章。亭子上的传统民俗剪纸,莲荷乡的千亩荷园,石桥村的高山梯田,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经济来源。横峰在走向富庶,而山水依旧美丽如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古人的诗句就是为今天的横峰而写的。

(选自2017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将横峰传统地名的存留与其他地方传统地名的急剧消失作鲜明对比,表达的是对不珍惜传统文化遗产的做法的强烈不满。

B. “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一句,独立成段,强调了横峰处处有诗意的意思,同时它是对下面几个段落内容的概括。

C. 文章多次引用古人的诗词名句,一方面是照应题目中的“诗”字,另一方面是以诗词的意境表现横峰之美,使之更鲜明生动。

D. 文章主要写了亭子上、莲荷乡、葛源村,它们是整个横峰的代表,写好了它们,基本上就表现了整个横峰,这是以点代面法。

5. 作者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请简要回答其原因。 6. 文章描写一个年轻女子在樟树下读书的情景有怎样的作用 。

【答案】4. A 5. (1)横峰的地名古色古香,都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2)横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富有诗意,诗词就像是专门写它们的。(3)横峰人有内涵有品质,就如同诗词一样。

6. (1)(内容方面)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前文都是写横峰的景观,这里再写人,由景到人,就把横峰的美写全面了。(2)(主旨方面)凸显了赞美横峰人的主旨。年轻女子是横峰人的代表,对她的描写表现了横峰人优雅的美。(3)(结构方面)引出了下文横峰人爱美和建设秀美乡村的内容。(4)(结构方面)隐隐地照应了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引用,有了对女子的描写,才使得诗句中的“眼波”和“眉峰”有了着落。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A项,“表达的是对不珍惜传统文化遗产的做法的强烈不满”错误,选项把本文的写作意图分析错了。文章确实把横峰传统地名的存留与其他地方传统地名的急剧消失作了鲜明的对比,但这里的对比,其目的是为了表现横峰的美和诗意,而不是表达对不珍惜传统文化遗产的做法的强烈不满。

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请简要回答其原因”,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从文中提到横峰有诗意的句子中寻找答案。“但我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处于文章第三自然段,且是独立成段,它领起了后面多个段落,按照段落的先后顺序依次去筛选,就可以得出答案。如第四段对地名的介绍,“这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地名,哪一个不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当人们为传统地名急剧消失而痛心的时候,横峰的这些地名却带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挟着古典诗词的韵律,穿越千百年的时光,鲜灵灵地存活在生动的现实当中”;第五段说“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这是总领句,紧跟着第六、七、八段都是在写横峰的景美,而这些景多和诗意有关,可以把这几段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出答案第二点;第九、十两段转而写横峰的人美,这当然也是“诗意的横峰”所包含的内容,把这两段从“人”的角度进行概括,可得出答案第三点。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描写一个年轻女子在樟树下读书的情景有怎样的作用”,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写了??,表现了??;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联。先看所写的内容,这一内容在文章第九段,主要是描写一个年轻女子在樟树下读书,上文几段主要是从景物上写横峰的诗意,此处写读书的年轻女子,由景到

人,这就让文章的内容更丰富,让文章的主旨从景上升到人,而且下文写到横峰人爱美和建设秀美乡村,可见作者借读书的年轻女子把文笔从写景转到写人上来,引出了下文对横峰人的描写,同时对女子的描写,与开头和结尾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照应。 点睛:对于句段的作用题,考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二是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四是掌握常见答题模式。答题方向如下: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作为开头与标题的关系——点题(照应标题),与下文的关系——为下文写??埋下伏笔(张本、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本题中,应先看设题段落所写的内容,是写读书的年轻女子,再看上文和下文所写的内容,上文是写横峰之景,下文是写横峰之人,由此可知,对女子的描写引出了下文对横峰人的描写,同时也由写景之诗意上升到写人之诗意,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

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

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7. 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 “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

D.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B. 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 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为他求情惹怒唐肃宗。

D.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1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2)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答案】7. D 8. C 9. D

10. 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

⑵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本题中,名词做主语的:“甫”;“家叔”“情”“人”。名词做宾语的:“大事”“李杜”“君”“歌诗”。动词一般作谓语。动词作谓语“检”“好论”“切”“齐名”“乱”“为”。固定句式“所污”句末语气词“云”。所以选D项。

点睛:一、名词断句法。二、虚词断句法。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四、语序句式断句法。具体方法: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

记积累相关的知识。C项错在“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天宝是帝王纪年法。所以选C项。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D项错在“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阅读原文“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可知: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D项与原文意思不符。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然”:“然而”;“窃”:“私下”;“伏惟”:“希望”;“之”:“我”。第二句关键点:“出”:“出任”;“会”:“适逢”;“节度:“调度;指挥;统辖”;“焉”:“他”。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s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