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选择题答案新重新订正(往年考题)2013.6新

更新时间:2024-01-26 09: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综合练习(选择题)

选择题参考答案 1.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D )

A 弯矩 B 剪力 C 轴力 D A、B、C 2.

图示结构AB杆件A截面的弯矩等于( B )

AB.

5.

D.2FpL,下侧受拉

图示简支梁可动铰支座右截面的剪力为( C )

q 0 lFPl上侧受拉

A

ql B

D

C. D.

2FPl下侧受拉

C

ql4

FPl下侧受拉

ql20

6. 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 A )

FPABq l

3.

图示结构AB杆件A截面的剪力等于( B )

A B.

CD.

ll A

ql28ql2 B.

ql24

0 2

FP

7.

C. D.

ql2

2FP

侧受拉)

图示刚架杆端弯矩MBA等于( A )

A 30kN·m(左侧受拉) B 30kN·m(右C 10kN·m(左侧受拉) D 10kN·m(右

?FP

FPAB侧受拉) 5kN20kN·mB3m5kN4.

图示结构A截面的弯矩为( A ) 2m llA2m 8.

AC..FpL2FpL,,上上侧侧受受拉 拉 B.FpL,下侧受拉 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A ) 1

FPFPABA FP1 B C M FP2 D E 12. 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 图1A 0 B 2 CDC 4 D 6 9. 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B ) FPq 13. 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利用什么原理推导的: ( C ) A.位移互等原理 B.虚位移原理 C.虚功原理 D.反力互等原理 14. 结构位移计算时虚设力状态中的荷载可以是: AB( B ) B 1 D 负 A 任意值(除0外) C 正数 数 15. 图乘法的假设为( D ) CD 10. 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B ) A AB部分 B BC部分 C CDAB 16. 求图示结构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虚设力状态为图( A ) 部分 D DE CDEAB 11. 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A ) A AB部分 B BC部分 C CD部分 D DE部分 2

FP?1A FP?1B C17. 求图示梁铰B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设力状态应取图( C ) A FP?1AB B 20. 图示结构当支座B有沉降时产生( C ) A 内力 B 反力 C 位移 D 变形 M=1AB C M=1AB D M=1AB

18. 对下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图(b)

将求出( D )

A 截面B的转角 B 截面D的转角

C BD两点间的相对移动 D BD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

FP?1FP?1FP?1FP?1M=1M=1BC1 1A(a)D(b) D 19. 图示虚拟状态是为了求( B ) A A点线位移 B A截面转角 C A点竖向位移 D A点水平位移 m=1AAB 21.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C ) A.发生变形和位移 B.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C.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D.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 22.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刚度(D ) A 有关 B 比值有关 C 绝对大小有关 D 无关 23.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A )

A.发生变形和位移 B.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C.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D.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

24.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D ) A.只产生内力 B.只产生位移

C.只产生变形 D.即发生变形,又产生位移 25. 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A ) A.荷载作用 B.支座位移 C.温度变化 D.制造误差

26. 能使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外因为( A )

A 荷载 B 温差 C 支座移动 D A、B、C任何一种均可

3

27. 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D )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支座位移 C.制造误差 D.以上四种原因 28. 静定结构产生变形的原因( A ) A 荷载作用和温度变化 B 支座位移 C 制造误差 D 以上四种原因 29. 静定结构产生位移的原因( D ) A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 支座位移 C 制造误差 D 以上四种原因 30.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B ) A.约束的数目 B.多余约束的数目 C.结点数 D.杆件数 20.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D ) A 刚结点数 B 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 C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 D 多余约束的数目 31. 用力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 B ) A. 5 B. 6 C. 7 D. 8 37. 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C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36.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D ) A 2 B 4 C 5 D 6 35. 下图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D ) A 1 B 2 C 3 D 4 38.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A ) A 2 B 4 C 5 D 6 32. 用力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 B ) A. 3 B. 64 C. 5 D. 6 33. 图示超静定结构超静定的次数是( C ) A. 3 B. 4 C. 5 D. 6 是图( A ) 39.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P EI=常常 34.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B ) A 5 B 7 C 8 D 6 4

X3X1X3X1X3X2X3X2 D.

Xj?1作用下产生的Xj方向的位移

?iP是基本体系在

X2 47. 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

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C )

X2A BC

40. 力法典型方程是( B )

A结构的物理方程 B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C 力的平衡条件 D A、B两个条件

41.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

( B )

A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C结构的变形条件 D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 42.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

( C )。

A.结构的平衡条件 B.结构的物理条件 C.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D.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

43.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 D )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44. 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D )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B 瞬变体系 C 可变体系 D 几何不变体系 45. 力法方程中的系数

?ij代表基本体系在

Xj?1作用下产生的( C )

A Xi B Xj

C Xi方向的位移 D Xj方向的位移 46. 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ij代表基本结构在

( C)。 A. B. C.

Xi?1作用下产生的Xi方向的位移 Xi?1作用下产生的Xj方向的位移 Xj?1作用下产生的Xi方向的位移

5

X1X1DA Xi B Xj C Xi方向的位移 D Xj方向的位移 48. 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

A C

?ij恒大于零 B ?ii恒大于零

?ji恒大于零 D ?iP恒大于零

49. 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iP代表基本结构在

( A)。 A.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Xi方向的位移

B.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荷载作用方向的位移 C.

Xi?1作用下产生的Xi方向的位移

D.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荷载作用方向的位移 50.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 B )

A. 无关 B. 相对值有关 C. 绝对值有关 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51.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A )

A 相对值有关 B绝对值有关 C 无关 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52. 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

刚度( C )

A 无关 B 相对值有关 C 绝对值有关 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53. 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 D )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支座位移 C制造误差 D以上四种原因 54. 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 D )

A 荷载作用 B 支座位移 C 温度变化 D 以上原因都可以 55.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

目等于( D )

A.超静定次数 B.刚结点数目

C.线位移数目 D.独立的结点位移数目 56.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等于( A )

A 独立的结点位移数目 B 刚结点数目 C 线位移数目 D 超静定次数 57.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C )

A与结构所受的作用有关B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 D.与杆件数有关 58.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 )

A.多余未知力 B.杆端内力 C.杆端弯矩 D.结点位移 59.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时,独立结点角位移数目决定于( D )

A 2 B 3 C 4 D 5

66.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 A.2 B. 3 C.4 D.5 67.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 A. 2 B. 3 C. 4 D. 5

60.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

A.铰结点数 B.刚结点数 C.多余约束数 D.不确定 61.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

A平衡方程 B位移条件 C物理关系 D位移互等定理 62. 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是( A ) A附加约束上的平衡方程 B附加约束的位移条件 C.外力与内力的关系 D.反力互等定理 63. 位移法典型方程是根据( D)列出的 A.反力互等定理 B.附加约束上的位移条件 C.外力与内力的关系 D附加约束上的平衡条件 64. 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

A. 2 B. 3 C. 4 D. 5

68.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的结构为( C )。 EI=∞EIEI EIEI EIEI A. B.

EIEIEIEIEIEI 69.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

是( B )。

A. 2 B. 3 C. 4 D. 5

C. D.

65. 用位移法计算时,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位

移的个数是( B )

6

C. 剪力图反对称 D. 以上三个都对

76. 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 C ) A. 弯矩图反对称 B. 轴力图反对称 C. 剪力图反对称 D. 剪力图正对称

77. 对称结构作用正对称荷载时,对称轴穿过的截

面( D )

70.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

的结构为(A ) A B

78.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B ) A 水平位移 B轴力 C剪力 D 弯矩

EIEI AEI C D

79.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 C )

A 竖向位移B弯矩C转角 D轴力

71.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 A ) A.绕杆端顺时针转动 B.绕结点顺时针转动 C.绕杆端逆时针转动 D.使梁的下侧受拉 72.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

EIPA EI FiP,代表荷载在

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 C ) A

EI P ?i B ?j 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73.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

80. 图示对称结构EI = 常 数 ,对称轴穿过的截

kij代表

?j?1面C内力应满足( B )

A. M?0, FQ=0, FN?0 B. M?0, FQ?0, FN?0C. M?0, FQ=0, FN?0 D. M?0, FQ=0, FN?0 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

A.?i B.?j 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74. 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 B )是反

对称的

A弯矩图B剪力图C轴力图 D 内力 75.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 C ) A. 弯矩图反对称 B. 轴力图正对称

7

CqEAqAB

81.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

( D ) 。 A.2 B.4 C.6

D.8

Ai = 13mBCi = 23m

86. 图示结构杆件BA的B端转动刚度

( B )

82. 图示对称结构杆件EI为常量,利用对称性简

化后的一半结构为( C )。

A 2 B 3 C 4 D 6

SBA为

Ai = 13mBCi = 23mFP

FP87.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 B )

88.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 B ) A 分配弯矩 B 传递系数 C 分配系数 D 结点位移

89. 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与什么有关

( D )

A.荷载 B.线刚度I C.近端支承 D.远端支承 90. 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

FPFPFPFP A B 素有关?( C ) A.荷B.材料性质C.远端支承 D.线刚度I C D 83.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D ) 91.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D ) A.固端弯矩 B.传递弯矩 C.分配弯矩 D.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FPFPFP FP92.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B ) A 结点外力矩 B 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C 汇交于该结点的集中力之和 D 0 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D )。 FPFPFPFPFPFPFPA.固端弯矩 B.传递弯矩 C.分配弯矩 D.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9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DCFPAABCBD是因为( D )。 A.分配系数小于1 B.传递系数绝对值小于1 C.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 D. A和B同时满足 95.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

等于( A )

A 1 B 0 C. 1/2 D. -1

96. 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8

84.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 ) A. 杆端弯矩 B 结点位移 C. 多余未知力 D. 未知反力 85.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SBC为

( A ) A. —10kN·m B. 46 kN·m C. 18 kN·m D. —28 kN·m 6kN/m28kN·mB6m6mP=1A5m 106. 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B )米 B 97. 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 D ) A.实际荷载 B.移动荷载 C.单位荷载 D.单位移动荷载 98. 影响线的横坐标是( D )。 A.固定荷载的位置 B.移动荷载的位置 C.截面的位置 D.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 99. 影响线的纵坐标是( D )

A 固定荷载的数值 B 移动荷载的数值 C 不同截面的某一量值 D 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 100.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理论依据是

B )

A.虚力原理 B.虚位移原理 C.位移互等定理D.叠加原理

101.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 (C ) A. 变形体虚功原理 B. 互等定理 D.叠加原理

102.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假设( A )

A杆件为刚性杆 B 杆件为弹性杆 C 杆件为链杆 D 杆件为受弯杆

103. 静定结构反力与内力的影响线形状特征是

(A )

A.直线段组成 B. 曲线段组成 C.直线曲线混合 D.变形体虚位移图 104. 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

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 A ) A. 1 B. -4 C. 4 D. -1

A.单位荷载的位置

B.截面K的位置

C.截面K的弯矩 D. A、C同时满足 108. 简支梁支座反力FyA的影响线中纵坐标yK的

A

)。

A. 1 B. -4 C. 4 D. -1

107. 简支梁某截面K弯矩影响纵坐标yK的物理意

义是(C)。

FP?1KyKMK常常常C.刚体虚功原理(在此等同于虚位移原理)

FP?1A4m

105. 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

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 C ) A. 5 B. -5 C. 1 D. -1

9

B

109. 图示梁中A处的支座反力FyA的影响线为( D)

113. 图示振动体系的自由度数目为( A ) A.1 B.2 C. 3 D.4

m 2mEI=∞ k9.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竖向杆件的EI=常数。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 A ) A 1 B 2 C 3 D 4

m

110. 图示梁的某量值的影响线,其中竖坐标

表示P=1作用在( D ) A.K点产生的B.K点产生的C.D点产生的D.D点产生的

EI=∞2myD

114.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

QD 值 MD

自由度为(A )。 A 1 B 2 C. 3 D. 4

QK 值 MK

P?1CBKD值

m1m2 A

115.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

自由度为(A )。

A 1 B 2 C. 3 D. 4

111. 在动力计算中,体系自由度数N与质点个数

M

D )

A.总是相等 B.N总是大于M C. M总是大于N D.不确定

112. 图示结构中,除横梁外,各杆件EI = 常数。

质量集中在横梁上,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则体系振动的自由度数为(A )

116.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B )

A 质点的质量 B自振频率 C 振幅 D干扰力的大小 117.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

( C )。

A初相角B初位移C.自振频率 D.振幅 118. 在图示结构中,使体系自振频率?减小,可

以( C) A.减小 10

EI=∞

A.1 B.2 C. 3 D.4

FP B.减小m C.减小EI D.减小

l

C. ?a??b D. 不确定

FPsin?t EIlm

可以 A.增大

122. 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

A

A.(a)?(b)B.(a)?(c) C.(b)?(c)D.都不等

mEIl/2l/2(a)l/2(b)2m2EIl/2l(c)2m2EIl

119. 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增大,

C )

123. 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

C )

FPB.增大m C.增大EI D.增大l

FPsin?tEIlm

33A.24EI/mh B.12EI/mh

????33C.6EI/mh D.3EI/mh

????EImEI1=ooEIh120. 图示a、b两体系的EI相同,其自振频率?a

与?b的关系为 ( D )。

124.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主要计算(A ) A.频率与周期 B.振型 C.频率与振型 D.动力反应

a.ml3m

b.l A 不确定 B?aC?a121. 图示a、b两体系,其自振频率?a与?b的关

系为 ( B )。 A. ?a ??b

??b D. ?a??b

??b B. ?a??b

11

l

C. ?a??b D. 不确定

FPsin?t EIlm

可以 A.增大

122. 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

A

A.(a)?(b)B.(a)?(c) C.(b)?(c)D.都不等

mEIl/2l/2(a)l/2(b)2m2EIl/2l(c)2m2EIl

119. 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增大,

C )

123. 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

C )

FPB.增大m C.增大EI D.增大l

FPsin?tEIlm

33A.24EI/mh B.12EI/mh

????33C.6EI/mh D.3EI/mh

????EImEI1=ooEIh120. 图示a、b两体系的EI相同,其自振频率?a

与?b的关系为 ( D )。

124.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主要计算(A ) A.频率与周期 B.振型 C.频率与振型 D.动力反应

a.ml3m

b.l A 不确定 B?aC?a121. 图示a、b两体系,其自振频率?a与?b的关

系为 ( B )。 A. ?a ??b

??b D. ?a??b

??b B. ?a??b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rz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