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的组成测定

更新时间:2023-11-18 15: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的组成测定

实验小组:第六小组

姓名; 马文斌 学号: 515110910017 实验指导教师;马荔 助教: 贾晓利 实验日期:2016年6月28日

一. 实验目的

1.合成三氯化六氨合钴(Ⅲ);

2.测定溶液的摩尔电导,掌握用电导法测定配离子电荷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不同配体对配合物中心离子d轨道能级分裂的影响,测定钴配合物中某些配体的含量;

二. 实验原理

根据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可以知道,在通常情况下,二价钴盐比三价钴盐稳定得多,而在许多场合下它们的配合物正好相反,三价钴反而比二价钴来得稳定,而活性的Co(Ⅱ)配合物很容易形成。因此通常采用氧化二价钴配合物的方法,来制备三价钴的配合物。

能将Co(Ⅱ)配合物氧化成Co(Ⅲ)配合物的氧化剂有多种,如卤素单质,但应用卤素做氧化剂会引入卤素离子X,PbO2也是很好的氧化剂,它可被还原成Pb,在Cl存在时,它可成为PbCl2沉淀,可过滤除去;同样SeO2也是一个很好的氧化剂,还原产物Se是沉淀,可过滤除去;最好不用KMnO4、K2Cr2O7、Ce(Ⅳ)等,因为它们会引入其它离子,增加了分离杂质的手续。最好的氧化剂是空气(空气中富含O2)或H2O2,它们不会引入杂质。

氯化钴(Ⅲ)的氨合物有很多种,主要有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NH3)6]Cl3(橙黄色晶体),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Co(NH3)5H2O]Cl3(砖红色晶体),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Co(NH3)5Cl〕Cl2(红紫色晶体)等,它们的制备条件各不相同。

[1]

-2+

-

2.1 摩尔电导的测定

配离子电荷的测定对于了解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常用的方法是电导法。

电导就是电阻的倒数,用λ表示,单位为S(西门子)。溶液的电导是该溶液传导电流的量度。电导λ的大小与两极间的距离L成反比,与电极的面积A成正比: ??KA

2

LK称为电导率或比电导(电阻率的倒数),表示长度L为1cm,截面积A为1cm时溶液的电导,也就是1cm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数与该离子的迁移速度所决定的溶液的导电能力。因此,电导率K与电导池的结构无关。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K随溶液中离子的数目不同而变化,即溶液的浓度不同而变化。因此,通常用当量电导Λ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当量电导Λ的定义为1克当量电解质溶液置于相距为1cm的两电极间的电导,当量电导与电导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K?1000N为电解质溶液的当量浓度。 同样摩尔电导Λm为

Λm = K*10/ C C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浓度。

如果测得一系列已知离子数物质的摩尔电导Λm,并和配合物的摩尔电导Λm相比较,即可求得配合物的离子总数,或直接测定配合物的摩尔电导Λm,由Λm的数值范围来确定其离子数,从而可以确定配离子的电荷数,25℃时,在稀的水溶液中电离出2、3、4、5个离子的Λm范围如表2—1示:

表2—1:稀的水溶液中电离出2、3、4、5个离子的Λm范围

-3

3

N

离子数 2 3 4 5 Λm(S.m·mol) 118~131 2·-1235~273 408~435 523~560 本实验通过测定三氯化六氨合钴(Ⅲ)溶液的摩尔电导,通过计算获得Λm的数值,与已知的Λm数值进行比较,从而可确定三种配合物的类型。 2.2

在配位化合物中,大多数的中心离子为过渡元素原子,其价电子层有5个d轨道,它们的能级相同,但由于五个d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各不相同,因而受配位体静电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产生了d轨道能级分裂,d轨道能级分裂为两组,能级较低的一组称为t2g轨道,能级较高的一组称为eg轨道,t2g与eg轨道能级之差记为Δ,称为分离能。

在晶体或溶液中,由于过渡元素离子周围存在配位体,配位体场的影响使d轨道发生分裂,进而使d轨道上的电子重新排布,有些电子比原来的电子更稳定,而有些电子却没有原来的稳定,由于分裂后的d轨道没有充分的电子,因此过渡元素中的电子从能量较低的d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d轨道,这种跃迁称为d-d跃迁。这种d-d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可见光区的能量范围,这就是过渡金属配合物呈现颜色的原因。

分裂能Δ值的大小受中心离子的电荷、周期数、d电子数和配体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中心离子和相同类型的配合物,Δ值的大小取决于配位体的强弱,其大小顺序如下:

I

本实验通过测定相同中心离子,不同配位体的配合物的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光谱数据,按下式求出Δ值。

Δ=1/λ×10(cm) 式中λ为波长,单位为nm。

7

-1

2----------2---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 仪器

锥形瓶 ,布氏漏斗,吸滤瓶,温度计(100℃,一根),干燥器,容量瓶,移液管,小表面皿,搅棒,量筒,水浴锅,烘箱,滴管(数根),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DDS-ⅡA型电导仪并配DJS-I型铂黑电极, 721分光光度计 3.2 试剂

CoCl2·6H2O 氨水 H2O2, 30% 活性炭 滤纸 NH4Cl 盐酸(浓,1:6) 乙醇95%和无水乙醇 NaNO2 冰块(用来冷却用)

四.实验步骤

操作 现象 4.1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的制备 1)在250ml锥形瓶中,将6.0 g NH4Cl溶于8.4ml水中,加热至沸腾,加入9g研细了的CoCl2·6H2O晶体,溶解后,加入0.5g提前研细的活性炭,摇动锥形瓶,使其混合均匀。 2)用流动的水冷却后,加入20 ml浓氨水,再冷却至—10℃以下,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8ml 5%的H2O2溶液,水浴加热至60℃,保持20 min,并不断摇动锥形瓶。(在通风柜内进行) 3)再以冰水冷却至273K左右,吸滤,不必洗涤沉淀,直接把沉淀溶于50ml沸水中(水中含1.7ml浓HCl)。 4)趁热吸滤,慢慢加入 20ml浓HCl于滤液中,即有大量橘红色晶体析出,用冰水冷却后,再次抽滤。 5)晶体以冷的2ml 2mol/L HCl 洗涤,再用慢慢加入 20ml浓HCl于滤液后,即有大量橘红色晶体析出 少量乙醇洗涤,吸干。 6)晶体放在蒸发皿上,水浴上干燥,称量,计算产率。 4.2 电导法测定配离子的电荷 1) 用电子天平精确称取约0.2g的[Co(NH3)6]Cl3,分别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2)用移液管吸取25mL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250mL,浓度大约为8×10 mol·L。 2) 测定以上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 由测得的配合物溶液的电导率,根据-1-4 ?m?K?1000C算出其摩尔电导率Λm,由Λm的数值范围来确定其离子数,从而可确定配离子的电荷。 4.3(Co(NH3)6)Cl3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1)以去离子水为参比溶液,以配好的【Co(NH3)6】Cl3溶液为待测溶液。在440-510nm范围内,每10nm测一次吸光度。在峰值附近每1nm测一次吸光度,记录吸光度,确定【Co(NH3)6】Cl3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rt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