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山东教育出版社)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沁园春·雪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

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法、诵读法理解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诗词的教学要强调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和精练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自读点拨法

课前准备:熟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借用多媒体手段,将融画面、音乐、朗读为一体的视频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既欣赏到北国壮丽的雪景、充满激情的课文朗诵,又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作者宽广的胸怀与宏大的气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毛泽东的千古绝唱词《沁园春 雪》。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介绍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一生朗读;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

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如:分外妖娆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今朝 .....

惟余莽莽 风流人物 折腰 风骚 红装素裹 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一)学习上阕

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明确: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6、讨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7、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8、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

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学习下阕

1、提问: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5、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7、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8、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你认为《沁园春 雪》中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 2、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六、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有一位智者说道:领悟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读者与作者同呼吸。

设置问题:

1、词中描写了北国壮丽的雪景,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顺势回顾有关写雪景的诗词名句。)

2、全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回顾毛泽东诗词。《长征》《菩萨蛮 大柏地》《卜算子 咏梅》。 4、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七、课堂总结:

(1)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写、有具体写(有静态写、有动态写) 词的下阕议论兼抒情,评古是为了论今,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下文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2) 用词准确、精练而鲜明 ,动词极富形象,形容词不但极富形象而且色彩鲜艳,副词十分确切增强表现力。

(3) 多种修辞说法的运用 :比喻、借代、对偶 八、布置作业:

1、课外延伸:阅读毛泽东的更多诗词。 2、根据本诗词内容,画一幅北国雪景图。

结束语(在《走进新时代》的音乐声中)同学们,让我们不忘伟人的大志,迈着新时代的步伐,一起开拓未来,走向新的时代,走向新的世纪。 九、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写景: 北国风光 长城内外

千里冰封 望 大河上下 实 写 万里雪飘 山 原

看 须晴日 虚 写 (总体写) (具体写) 抒情 :江山如此多娇! 议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课后反思:

课 题:2.雨说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的爱之意。对本诗及其作者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作中所抒发的感情,并能准确流利地朗诵全诗。第二课时分析诗的结构层次,重点对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找出雨所代表的象征含义,最后对全诗进行总结归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诗歌语言的凝练性。2.了解诗歌思想的丰富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根据诗歌凝练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2.能够品味诗歌,感悟诗歌丰富的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择好语气和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也是教学重点之一。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教材配套朗读带。

学生准备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本诗。3、布置预习作业。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语:我们学了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一诗,那是“黎明”要诗人向人们传达它的话。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写的《雨说》,和艾青的诗歌不同的是在这首诗中诗人直接以“雨”的身份向人们进行述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2.作家作品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在“中国也很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时,郑愁予始终坚持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现代的。他的诗表现技巧和手法是十足的现代的,可在诗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他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把西方技巧化入中国传统的意识中,使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作为现代派的一员,郑愁予以其对中国传统精神和艺术品味的继承,迥然有

别于西化的“现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唐代诗人杜甫脍炙人口的名诗《春夜喜雨》,回忆一下这首诗中杜甫抒发的感情。

《春夜喜雨》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之情。 2.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雨说》中诗人从而中获得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借春雨的述说抒发了诗人由衷的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无虑、幸福成长。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人文精神。

3.提问:副标题起什么作用?这一首诗的副标“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对我们理解这首诗的题旨有什么帮助?

副标题:新闻报道中多行标题的一部分,又称辅题或子题。写在正题的后边,用以补充或说明正题,对中心进行提示。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如《有的人》其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其实这首诗就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的创作的,目的也就是以鲜明的爱憎,赞颂鲁迅先生自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它提示了读者,诗人写作本首诗歌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广大儿童们。诗人想借“春雨”告诉中国的儿童们,中国人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下一代”,儿童们应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长者的爱抚,在无忧无虑中幸福成长。

4.朗读课文,找一找诗中“雨”说了什么话?这些诗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讨论、明确:“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快乐地安息。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健康幸福的长大,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 5.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介绍: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是:首名、小标题与正文间,段与段间停三拍;句、问、叹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重读是把句中重要词语读重一些表示强调,“重要词语”一般指句中主语、动词谓语和修饰限制的定语。语调变化是用来表达不同感情的,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一般地说,表颂扬的。

赞叹的、热诚的、悲壮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祈求的、感激的、沉痛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犹豫的、怀疑的、暗示的、双关的句子用曲调;表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仁慈的句子要平调。速度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一般说,交代说明性的内容,描写的句子,含有庄重或悲哀的句子读缓慢些,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的对话,慷慨陈词,含有快活,愤怒、恐怖、惊愕的句子读得急促些。 6.近来我们学了不少的诗,都是新诗。所谓“新诗”世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它们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限制,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更直接反

映了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它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学习诗歌很重要的是要朗读,在理解诗意后,更应当运用朗读的一些要领和技巧反复咏唱,朗读成诵。诗的语言有别于其他文体,大量的名诗,其语言更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方给予确定,记忆于心,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大有帮助。因此期望同学们注意朗读成诵。 三、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第l、2题。 2.选用基础训练题。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想一想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3.“诗言志”郑愁予之所以在台湾诗坛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这应当和诗人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有着一种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上节课中我们对诗人在诗中一连串中国传统人文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融为一体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将就此作进一步的理解。

二、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提问:这首诗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给诗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明确:这首诗雨的行踪,可以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雨前。写春雨来前大地萧条,也因大地萧条,雨才来探访大地。 第二部分:(第2、3、4节)雨中。写春雨来临,大地更新,春雨的来临为大地带来了欢乐。

第三部分:(第5、6、7节)雨教。写春雨告知儿童自己曾在笑中长大,教儿童要勇敢面对生活、幸福成长。

第四部分:(第8节)雨息。写春雨向儿童们表达自己的最大心愿是看到儿童们自由地笑,幸福成长。 2.按朗读要求读一读诗,想一想这首诗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修辞手法,整首诗拟人。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春雨人的动作与思维。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用拟人化写景物,虽没有明白地说,没有雨,造成了荒凉。但“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让人明白没有雨,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又如第5节的诗完全是照应了第1节“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雨前、雨后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形象地感到了雨前的愁。雨后的喜。可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容易让人接受诗人的忠告:“只有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而诗最后“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不是作者由衷的愿望吗?创造一切可能,让儿童们幸福地无忧无虑的成长。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读一读第7、8两节,这其中的“笑”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明确: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即“教你们勇敢地笑”。不同的是第7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通过物对雨的态度,看到“笑”的作用。“柳条儿”被雨打自然是要矮

一些的,这拟人逼真,风雨中的柳树长得更潇洒;而一石狮,石狮流的不是泪,那分明是雨水呀,风雨中石狮也多了一种乐趣;雨中的飞燕,倾斜那灵巧的躯林,穿梭其中,那是一种喜庆、勇敢的身姿,可见诗人透过雨,教给儿童们的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这样,乐对人生,才能幸福成长。

而第8节中“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笑”仍然是教儿童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儿童是大地的主人,儿童是未来。只要我们的广大儿童勇敢面对生活,乐对人生,我们的国家,民族就有希望。这是诗人殷切的希望。 2.想一想,这首诗与艾青《黎明的通知》在拟人化手法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讨论、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这一点和艾青的《黎明的通知》类似。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全诗以“黎明”为说话者,而郑愁予的《雨说》,全诗以春雨为说话者。不同的是艾诗主要是“黎明”让诗人转告人们它的通知,而郑诗则用“雨”直接与儿童对话,表情达意罢了。 3.说一说,这首诗除了拟人手法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讨论、明确:除了拟人外,作者还用了比较、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比喻: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排比: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反复:如:“雨说:我来了??”“雨说:??”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课后练习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唤 爱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为下列字注音。

絮( )跫( )扉( )帷( ) 2.解释下列词语。

寂寞: 春帷: 窗扉:

3.说说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举一、二例说明) 4.试归纳这一短诗的大意。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台湾诗人郑愁予的短诗(雨说),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当了解修辞方法的运用在写作中是很重要的,运用的恰当,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表情达意上都会收到更佳的效果。这也提醒了我们同学,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妨开拓眼界,不仅要读课文,要读报刊上我们中国大陆作家的作品,眼光还要放远一些,有机会也可以读一读中国香港、澳门的作家作品,读一读中国台湾的作家作品,读一读在美国,在加拿大、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广泛涉猎之后,你便会对中国文学产生兴趣,你的语文知识也会更多、更扎实。”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第3题,练习二。 2.做基训 七、板书设计:

雨(拟人)--------爱心 八、课后反思:

【课题】星星变奏曲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诗在诗歌主题、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 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情。 3.讨论探究法 如对“星星”形象的感悟,可引导学生活跃研讨,提高审美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思考星星的象征意义。 2.教师准备:查资料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朦胧诗的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多媒体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请同学们用心倾听并诗意描述月夜星空的情景。(学生回答)的确,这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便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文题、作者)

同学们,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八十年代蔚为大观的朦胧诗潮,无疑填补了那个动乱的历史年代中诗意的空白。舒婷,顾城等无数富有才情的青年诗人的歌声渲染出时代的色调,建构起一个新的诗学主题。诗人江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作《星星变奏曲》,去体悟朦胧诗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作者介绍: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多媒体出示词语,认读字音并检查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学生听读,整体感知涛歌内容。

提示:《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和浓郁的诗意氛围。朗读时要感情饱满,注意音量、语速和诗歌内趋力的和谐。

2.学生参考课本后播音员丁建华所淡的朗读感受。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 思考:

(1)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那么诗中的星星有着怎样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氛围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勾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2)多层次的意象迭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请找出诗中其他的生动意象,并简要分析内涵。 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指名学生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

(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3.学生听读全诗,深入领悟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学生合作探究: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学生以诗歌体式入手研讨、回答,教师明确:

《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五、拓展延伸

1.诗中之象,即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这些是诗的根本,因为作者必须借形象来说活,请分析《帆》的意象。 帆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的弓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1)意象是A 的 的帆。

B 的大海, 海风, 浪。

C 碧流, 阳光, 异地。

(2)意象组合构成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2.诗之魂,诗人无论怎样塑造人、物、景,都绝不单单是人、物、景,诗的意象是为诗魂服务的,诗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感情等。 (1)请找出《帆》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话。

(2)从这些话中你觉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画面象征什么? 3.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个字。 高山 溪流 大海 (1)描绘一种情景。 (2)表达一种感悟。 参考答案:

1.(1)孤独 不安分 蔚蓝 呼啸 翻卷 清澈 金色的 遥远的 (2)离乡远去 挣扎奋斗 享受宁静

2.(1)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 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2)象征有志追寻真理,渴望冒险与斗争的青年,青年进入中年的三个阶段。 3.略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

同学们,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敢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朦胧诗潮就是对那场文化浩劫的沉痛反思,作为代表诗人之一的江河的诗作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星星变奏曲》即是真正的对与光明的呼唤,温柔的静穆中让人体验了咸涩的沉重,浓郁的诗情氛围让人轻松中心灵震动。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个体,乃至民族,这种信念永远是鲜亮的。 七、布置作业

1、 课后阅读其他朦胧诗人如舒婷、顾城、北岛等的代表诗作,深入体会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八、板书设计

星星 变奏曲 江河

光明 意象 对比

情境:温馨美好→寒冷严酷

内容:向往光明→否定现实(主题不变奏)

【课后反思】

【课 题】:《外国诗两首》

【课 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这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体味生活中的生活中的诗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写景诗的特点,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自读点拨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搜集整理有关作者情况。

2.教师准备:1、教材配套朗读带。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本诗。3、布置预习作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济慈,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位诗人的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首诗的主题

第一首是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2)归纳第二首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板书)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第一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第二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感受夜色,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六、课堂小结 :

1.学生谈收获。

2.师结束语。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这有限的45分钟,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七、布置作业:熟读成诵,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八、板书设计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课后反思】

授课人:实验中学 仇冬梅 【课 题】《地下森林断想》 【课 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触,以强烈的感情打动了读者。地下森林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它深沉、坚毅的品格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 、美点追踪法 、讨论点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体昧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自读点拨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搜集整理有关作者情况。 2.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多媒体显示地下森林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地下森林)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这里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阵阵冷气夹着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神志飘忽,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初唐诗人宋之间有诗曰:“两岩天作带,万壑林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晖。翳潭花似织。绿岭竹成圃。”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就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地下森林断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带,学生听读,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瘠薄(jī b?):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 沉湎(miǎn):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孱(chán)弱:软弱无能。 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愤懑(man):气愤,抑郁不平。 2.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及其变化。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

①请谈一谈文章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②摘录一句你最欣赏的文句,并说说为什么摘选它。 ③针对这篇文章,谈谈你领悟到的深刻哲理。 学生初步交流阅读感受。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教师提示:请大家从理清思路人手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第一层(3~8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毁于—旦。 第二层(9~20段):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教师小结:从理清思路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其次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最后写它的胜利。但我们可以感觉到文章处处流动着作者炽热的情感。

(2)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并作具体点评。 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讨论交流。 成果展示:

第一小组:本文几乎全是叙述的语句,同时又几乎全是抒情的语句,我们分辨不清楚。我想它们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才会有这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小组:仔细分辨每一部分,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第一部分近于抒情,用主观感受表达观览地下森林的心情。第二部分以描写为主,但强烈的感情如暗流涌动。第三部分直接抒情,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地下森林的赞叹和讴歌。

第三小组:文章多处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文章主题中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人思想烙印? 教师分发打印好的材料,内容如下:

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

张抗抗是从那些大是大非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有很沉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从他们那一代人甚至几代知识分子和正直人们的骨子里散发出来,那是没办法克服的。张抗抗怀有远大志向而羁于田垄之间。自恃有才却长期被湮没,正如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

学生讨论交流,男生把握时代精神,女生把握个人思想烙印。 2.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明确:作者有意暂且不表,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阅读《地下森林》,比较两文的写法。

地下森林 杨 炼

逃不走的落叶早已飞惯危险的预感

四周耸立的绝壁,正午时的幽暗 沿着小径,一万年前的那次暴风雨 还在绿色苔藓上反潮 铃兰花旁若无人,跳着舞 开进狰狞的岩石瀑布里 一群巨大的鸟 收拢强有力的黑色羽毛 浑圃深邃的山谷 千万吨针叶形的寂静 在聆听树根下那口血红的钟 在监视,流尽叶脉的潮湿的火 让蜜蜂繁忙的芳香的火

化身为雨滴、小溪、浆果和松鼠的火 那颗暴躁的心在哪儿跳动 那灼热之手怎样伸向生命 抓住一座绿色的小岛 把远古信仰从每个黎明唤醒 天空,缩成头上一圈蓝光刺眼的年轮 即使葬身于这一种或那一种火 炸裂松塔的火,雕刻着通红石头的火 一万年后仍将有这片森林,这种静 比大地还低

无数松子的小心脏依偎着泉水 比天还高

它生长,在太阳上冶炼金子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强调主观感受对外界事物的溶解作用,强调主观性、自我性,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把感性浸泡过的形象,组合成新鲜的意象,而忽略客观真实,由此产生浓郁的诗意。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师结束语。

树以各种不同的聚集形式一直与人类为伴,或街树,小林地,甚至森林,它们自始就会说话,树叶沙沙,风儿传情。森林是一个记忆库,储存了生命周围的资料。这些记忆告诉我们大自然与人类所发展出的关系,告诉我们关于这片土地的先灵故事,他们的智慧与错误。 树会说话,只要以心灵倾听。造访森林吧!来趟与树的心灵对话,将树健美的精神带回家。 七、布置作业

写一段关于地下森林的说明性文字,体会文学作品与说明性文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九、板书设计

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对峡谷的敬仰 抒情---描写---抒情 【课后反思】:

课 题:桂林山水歌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含蓄地概括了桂林从历史到现代的巨大变化,对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祖国新貌的赞扬。这首诗是以“信天游”民歌形式写的,句式匀称,音调锵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诗人关于把握住景物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以虚拟实,抒发 自己感情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由歌颂桂林山水生发至对祖国山河赞美的宽广情怀。 教学重难点:把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学习诗歌,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感受形象,自行感悟诗意。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掌握生字生词。熟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2、教师准备: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

教学方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导语:同学们,也许你从小时侯就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吧!那美丽壮观、令人惊叹的仙山;那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的秀水;那千奇百怪、令人心荡神怡的石林;那碧云翠绕、天下独绝的溶洞,多么令人追寻神往、魂牵梦绕!今天让我们学习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它会把你带到碧山秀水间,使你神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尽览如画的山水风光。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作者及文体介绍:贺敬之,诗人,剧作家,他的诗大部分收在《贺敬之诗选》里。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纯朴、高亢、悠长,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常为两行一节,每节押一个韵,因为每行都有韵,换韵又较多,全诗感情跌宕跳动,节凑轻松活泼。信天游短的只有一段,长的可连数十段。在短语、句、节等方面多用对仗,句式匀称,音调铿锵。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和生词。正音:

漓江(lí)浪涛(tāo)胸襟(jīn)画屏(píng)箩(lu?) 挥洒(sǎ) 棱(l?ng)姿(zī) 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诗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一生朗读,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

①读出活泼自如的韵调 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生齐读,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4、感知全诗。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4节展现出一幅风姿绰约的桂林山水图。 ①诗人下笔不凡,他是怎样描写桂林山和水的?

(采用了以虚拟实,以感受写实际的方法。)诗人未重复别人走过的旧路,而是另辟蹊径,突破了用实物形容桂林山水的套路,不再以实写实,以实比实。这样写,桂林的山水就更加绰约奇特,迷离奇幻,妙不可言。

②神、仙、情、梦是看不见、抓不着的,用它们写桂林山水,有何意义?

(神、仙谁都没见过,用它来描绘山,就把云雾缭绕中的桂林山的影影绰绰,若隐若现的形态表现出来了。)

(情、梦又是什么样子?谁也不得而知,然而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用深沉的情和多彩的梦绘画静谧的漓江水,给人美的享受。)

5—10节,由写景自然地转为抒情。

①“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一节的作用是什么?

(由写景到抒情的过渡)即联系诗人的个人感受来抒发对桂林山水的挚爱之情,这是诗的转折处。 ②浪涛、寒风、马鞍、沙盘,这些具体景物的作用是什么?

(形象地再现了当年战斗生涯)回忆对桂林山水的心驰神往,随即唱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无限感慨。

③诗中两次发问,“是梦境啊,是仙境?”“心是醉啊,还是醒?”如何理解?

(诗人明明身处这样绮丽的美景中,却写了有所怀疑的句子,这是诗人用问话来表现自己的主观心境)从这可以看出诗中活跃着诗人的自我形象,他被隽秀的美景陶醉了。

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④“梦见”“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一片赤子之心)

11—14节,全诗的转折之处,从这里开始,转向主观心境的抒发,含蓄地概括了桂林从历史到现代的巨大变化。

①11节诗人借助老人山表达了什么感情?

(老人山是历史的见证,诗人向老人山发问,这里的“云罩”,是“愁云笼罩”,愁云笼罩着祖国江山有几万年?诗人面对老人山,发出了对祖国漫长历史的慨叹。)

②12节,“还珠洞”的神话传说的用意是什么?

(“还珠洞”素有老龙谢情还珠的神话,诗人借此抒写了云罩江山的岁月必有尽头,人们企盼的彻底解放和光明未来终成现实。诗人就地取材,善于联想,表达了人们的心愿。)

③13、14节中写了哪些景、物?

(鸡笼山、屏风山、穿山;绿水、白帆、红旗) ④13、14节通过这些景物说明了什么?

(诗人联想到:雄鸡一唱,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屏风大开,继而,象征着我们时代的绿水、白帆、红旗随之展现于我们面前。这多姿多彩的时代,生机勃勃的社会,怎不令人欣慰?诗人借此以抒发春雨

洗尽愁容,面对明镜般美景的喜悦。)

以上四小节通过自然景状的点染,侧重写出了桂林从历史到现实的巨大变化,这里的景语,情语交相生辉,客观景色与主观抒情相得益彰。

15—26节

①15节在诗人的作用是什么?

由这一节开始,诗人从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升华到对祖国的讴歌。

②16—21节中,都出现了“战士”的形象,说明了什么?(诗人把自己融进诗中,不仅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还便于抒发自己的胸臆。诗人首先是一名战士,他放声高唱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为“江山多娇”而自豪,在他纵情歌唱山水之中,我们真切领受到诗人热爱伟大祖国的真诚的心。)

③在第24节中,“少年英雄”与“独秀峰”有何联系?(诗人运用了联想、象征的手法,使本无必然联系的二者联系起来,“独秀峰”是少年英雄的生动写照。)

④25节,“漓江春水浓”写出了什么?(写出了人们的深情,是人们深情的确切影像)

⑤结束句“桂林山水——满天下”的“满”妙在何处?(“满”是前人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字的巧妙点化。一字三易,把境界推到新的高度,展示一代新人的抱负和理想,含义深远。)

这几节集中抒发情怀,在讴歌山水中,融入了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深沉的爱。全诗在对一代新人的热情赞颂和对美好前景的开怀畅想中结束,读来另人心情振奋。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①诗中的景物具有什么特征?诗人采用了何种艺术方法写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③这首诗以神仙姿态、如情似梦来表明桂林山水的美妙。他没有如实地描写山水,只是让你想象,联系全诗,你觉得这种以虚喻实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六、拓展延伸,以读带写:你跟父母旅游肯定去过不少地方,请将你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观描述下来。 七、课堂总结 : 全诗抓住桂林风景的特点以抒写诗人的感触和情怀,以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的美感,短语和句子多用对仗,形成了全诗节凑匀称而音调铿锵的音乐美。 八、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 九、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美景(祖国)--------爱自然、爱生活

十、课后反思:欣赏诗歌的美,来源于有节奏有表情地诵读,所以,诗歌的传授重在朗读。

【课题】谈生命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宏阔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文字精练、老到,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诗。全文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了解散文的基本写法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老师: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二)作者介绍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挟卷(xi?)芳馨(xīn)怡悦(yí)云翳(y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行文思路

师问: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清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师明确: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 多媒体显示: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发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师明确:(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3)最后一层绾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这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结论。 四、布置作业

1.描绘“一江春水”时,“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 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多媒体显示: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学生自由选句评析,集体交流。

师明确:(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2)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

(5)虽然每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襟。

(6)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7)阐述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作者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 (8)这一句话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表意相同,我们要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

师提问: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教师总结: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摘句交流

师:请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归纳:美在灵动、蕴藉。集中表现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层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美在反复。“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庄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对死亡的畏惧、痛苦。语言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的情思,意味深长。“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否定生命“轮回”说,理性地对待生命,表现了作者高远的人生情怀。美在诗意。“愿你生

五、课堂小结

人们一向歌颂大自然的赐予是无私的奉献,从来没想到过这是人类无意识地掩盖了对自然的掠夺。人们在城市中赶走了最古老也是最后一簇绿阴,那依靠绿色才得以繁衍人们离灾难还远吗?一条没有树的路是寂寞的,走在一条没有树的路上的人是沧桑的。对着只剩年轮的树,我们这些赶路者恐怕得随时问一问,谁更不幸一点?树是物质的,也是空间的;树是情绪的,更是文化的。感谢王鼎钧先生的《那树》,让我们产生了常日里难得出现的思考,涌起了久违的情愫。 六、拓展延伸,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阅读《巨木之死》,比较两文的写法。

巨木之死 佚 名

不久以前,在温哥华岛舍间附近.有个人用锯机向一株参天蔽日的花旗松树下手,把这株长了好几百年的大树伐倒了。我在树墩上细数它的年轮,数到七百零三时,这些圈圈——也就是最近时代的记录,已经细得肉眼辨别不出。那人说,他新盖了个车房。这株树挡道,只好把它锯掉。

他是个实际的人,不多思考,也不注意历史。可是任何史学家一见到这个锯断得利落的大树桩,以及地上那大堆断木,就会联想到许多事情。

英国约翰王在伦尼米德签署大宪章时,在一片未知的大地上,林地内许多种子中,有粒种子发了芽,萌生一点儿大的绿枝。哥伦布发现新世界时,那幼苗已是一株两百五十年之久的树了。一柄英国斧斩在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的颈上时,这株接近中年的树没有遭受斧头的损伤;在滑铁卢时候,它开始衰老。 这株树有多少次捉住春风,把它化为柔美的竖琴乐;用它数不尽的手指弹出夏日干爽飒飒声;又在冬日发出风琴般让狂风怒号,却没有人在场聆听!

没有一位数学家能算得出这些年来,它从泥土吸取了多少亿万吨的水,输入树干和树枝。没有一位科学家能说得清楚它如何从土壤里吸取矿物质,把它们变成了树皮、形成层、树心和绿针叶。没有一位工程师能显示这么庞大的树身,怎么能在如此脆弱的树根上,直挺挺地承受了七百年的隆冬寒风和重压的积雪。

在这株树的晚年,头一次见到它的,一定是漫游的印第安人,他的石斧大钝,砍不倒这么巨大的树做柴薪。随后来了钢斧和横切锯的伐木白人,领着一队牛车;他在树干上砍了锯几下,徒劳无功,只留下一些痕迹。后来又有个猎人把一根长钉钉进树干,或许是为了挂起一只鹿来剥皮,多少年来,长钉已经锈烂,我用手指一捏就碎了。

只有用犀利工具的现代人,才能了结一个享年七百多岁的生命。他开始动手,只花二十九分钟就毁掉了它。这株大树只稍微摇摆一下,锯开的木头厉声哀叫,枝叶像翅膀那样扑打,仿佛想飞逃,老树跟着倒下,大地像擂鼓般发出轰隆巨响。

那人对自己干的事很满意。而今他可以把自己的车,方方便便开进新车房了。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这是一篇带有很浓抒情味的记叙散文。半带纪实性的语言完全可以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这是作者和许许多多热爱环境和生命的人的带泪的沉闷的呐喊。而我们有了,“高度文明”的现代人,却大多在犯着同样的错误,于是,我们的地球只有剩下哭泣的份儿。 看看文章中那人的心满意足的样子吧,这是鼠目寸光者的光辉形象的写照。 七、布置作业:

1.想象蚂蚁王国参加大树“葬礼”的场面,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写一段文字再现当时的情形。 八、板书设计:

那树 王鼎钧

人 和谐共处 托物寓意

【课 题】《地下森林断想》

【课 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触,以强烈的感情打动了读者。地下森林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它深沉、坚毅的品格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 、美点追踪法 、讨论点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体昧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自读点拨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搜集整理有关作者情况。 2.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多媒体显示地下森林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地下森林)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这里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阵阵冷气夹着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神志飘忽,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初唐诗人宋之间有诗曰:“两岩天作带,万壑林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晖。翳潭花似织。绿岭竹成圃。”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就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地下森林断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带,学生听读,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瘠薄(jī b?):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 沉湎(miǎn):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孱(chán)弱:软弱无能。 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愤懑(man):气愤,抑郁不平。 2.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及其变化。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

①请谈一谈文章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②摘录一句你最欣赏的文句,并说说为什么摘选它。 ③针对这篇文章,谈谈你领悟到的深刻哲理。 学生初步交流阅读感受。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教师提示:请大家从理清思路人手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第一层(3~8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毁于—旦。 第二层(9~20段):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教师小结:从理清思路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其次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最后写它的胜利。但我们可以感觉到文章处处流动着作者炽热的情感。

(2)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并作具体点评。 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讨论交流。 成果展示:

第一小组:本文几乎全是叙述的语句,同时又几乎全是抒情的语句,我们分辨不清楚。我想它们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才会有这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小组:仔细分辨每一部分,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第一部分近于抒情,用主观感受表达观览地下森林的心情。第二部分以描写为主,但强烈的感情如暗流涌动。第三部分直接抒情,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地下森林的赞叹和讴歌。

第三小组:文章多处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文章主题中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人思想烙印? 教师分发打印好的材料,内容如下:

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

张抗抗是从那些大是大非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有很沉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从他们那一代人甚至几代知识分子和正直人们的骨子里散发出来,那是没办法克服的。张抗抗怀有远大志向而羁于田垄之间。自恃有才却长期被湮没,正如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

学生讨论交流,男生把握时代精神,女生把握个人思想烙印。 2.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明确:作者有意暂且不表,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阅读《地下森林》,比较两文的写法。

地下森林 杨 炼

逃不走的落叶早已飞惯危险的预感 四周耸立的绝壁,正午时的幽暗 沿着小径,一万年前的那次暴风雨

还在绿色苔藓上反潮 铃兰花旁若无人,跳着舞 开进狰狞的岩石瀑布里 一群巨大的鸟 收拢强有力的黑色羽毛 浑圃深邃的山谷 千万吨针叶形的寂静 在聆听树根下那口血红的钟 在监视,流尽叶脉的潮湿的火 让蜜蜂繁忙的芳香的火

化身为雨滴、小溪、浆果和松鼠的火 那颗暴躁的心在哪儿跳动 那灼热之手怎样伸向生命 抓住一座绿色的小岛 把远古信仰从每个黎明唤醒 天空,缩成头上一圈蓝光刺眼的年轮 即使葬身于这一种或那一种火 炸裂松塔的火,雕刻着通红石头的火 一万年后仍将有这片森林,这种静 比大地还低

无数松子的小心脏依偎着泉水 比天还高

它生长,在太阳上冶炼金子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强调主观感受对外界事物的溶解作用,强调主观性、自我性,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把感性浸泡过的形象,组合成新鲜的意象,而忽略客观真实,由此产生浓郁的诗意。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师结束语。

树以各种不同的聚集形式一直与人类为伴,或街树,小林地,甚至森林,它们自始就会说话,树叶沙沙,风儿传情。森林是一个记忆库,储存了生命周围的资料。这些记忆告诉我们大自然与人类所发展出的关系,告诉我们关于这片土地的先灵故事,他们的智慧与错误。 树会说话,只要以心灵倾听。造访森林吧!来趟与树的心灵对话,将树健美的精神带回家。

七、布置作业:写一段关于地下森林的说明性文字,体会文学作品与说明性文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九、板书设计

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对峡谷的敬仰 抒情---描写---抒情 【课后反思】:

【课 题】9.人生

【教材分析】《人生》是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克斯的散文。它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文章夹叙夹议,寓深刻的哲理于一系列形象中,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鼓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品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深入探究,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2.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情分析】初四学生的人生经历很短,生活阅历少,要透彻地理解课文不容易,学习时要注意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要让学生多读谈人生的书,多积累谈人生的名言,从古今中外圣贤哲人的著作中吸取营养。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宋。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克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解释下列词语:流连 乐此不疲 微不足道 停滞不前

2.朗读第一个比喻部分,讨论: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为什么?(课后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这里同学们可以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比喻是比较细致形象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讨论挖掘。比如,“一百来级”指的是一百多岁。“在某一级阶梯从脚下消失”指的是人的死亡。“最初攀登时”“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越往上走”“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和人们对世界的心理感受过程是一致的??

这里有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教参上说“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能拘泥于这个答案,因为这个答案明显是片面的、肤浅的。这句话还应指“大多数人”在心理、思想上所达到的高度,他们或由于自身智力和能力所限,或由于缺乏奋斗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达到一个超越常人的高度,不能取得很

大的成就,只能庸庸碌碌地终其一生,所以“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加上这样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2.请同学们继续讨论:

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课后一题的第2小题)

在这里教师可以视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该说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顺利解决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如学生不能顺利解决教师则给以一定的引导:课文在写每种人时都有一些关键词使我们理解起来更容易,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些词。如写“地洞”段:“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写“广阔领域”段:“军事远征诱惑着他们,而权力就是他们的乐趣。他们永恒的愿望就是使他们能更多地占据男人的头脑和女人的心”;写“工场”段:“对于他们,只需要不多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 (注:在讨论每一种人时,也不要放弃朗读,但通读各段也没有必要,可择要朗读)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明确:课文写了四个场面、三大人群,这四个场面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高塔”部分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是包含所有人的。后面三大人群则分别写了三类人,这三类人只是分别代表一个局部性的人群,而这三类人合起来并不等于人类的全部。(在此和同学们一起对照板书回忆、整理。) 2.既然这三种人不是人类的全部,那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种人呢?这三种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体会作者表明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讨论后板书)。 四、质疑问难

通读全文,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语句)吗?

此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所以可讨论的问题也不是特别固定,比如全文的最后一句就很不好理解:“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学生找出的问题主要也用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

学了本文,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认识?你想做三种人中的哪一种人?(或者是这三种人都不是你的人生理想,那么你想有怎样的人生?)

此处的讨论仍然是开放性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但此处事关生活观、人生观等重大的原则问题,所以在学生的观点出现偏差时,教师还要做一些启发引导工作。 五、拓展延伸

1.首先请同学们说出本文在写作上给你哪些启示?(比喻论证、清晰的结构、精练的语言、哲理化的语句等)

2.运用你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技巧,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A.给课文加一个议论性的结尾。(要符合课文主题)

B.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坑道,你还可以把生命或人生比作什么?想出几个形象的比喻,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六、课堂总结: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概述四个场面,分析三大人群的特点;探究主旨,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激发写作热情。另外还应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七、布置作业:写作训练

七、板书设计: 人生

四个场面 比喻论证

清晰的结构

三大人群 精练的语言

哲理化的语句

八、课后反思:

【课 题】10.落叶

【教材分析】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体味作者由落叶引发的生命感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全文,初步感知全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和生词。 2、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3、引导探究问题,就落叶引发的感思与“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的情调有何不同?本文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 作者行文很注意前后照应,请举出一例。 2. 请用文章原话回答“哀叹”的内容。 3.这篇文章构思全文的线索是

4.文章最后一段借法桐表达了对人生的认识,请简述你的理解。 明确:

1、如开头写到“窗外”,后面再有“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再后又有“长过了窗台”;开头的“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与文章第5自然段中“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

2、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3.法桐的生长与凋落。

4.人也像落叶一样,一代接着一代,消亡、成长,这是社会的规律,正因为推陈出新,人类才得以不断地成长进步。 四、质疑问难

讨论:如何通过文本归纳作者的艺术特征?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予以补充并整合意见。 五、拓展延伸

学写一篇类似的散文。

六、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摹,深刻的感悟,表达了

一个深邃的哲理,学习时要细细体味。 七、布置作业:课后三

八、板书设计: 落叶

线索:法桐的生长与凋落

人生 托物言志 九、课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rm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