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传播的信息流程抓起防范虚假新闻

更新时间:2023-05-19 14: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闻,传媒,

从新闻传播的信息流程抓起防范虚假新闻

摘要:当今世界,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媒介的市场化,就使得整个行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社会伦理道德就处于重构的进程之中。传统的职业道德难以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关系的变化,然而新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相适配的职业道德还未确立,导致了许多混杂矛盾的道德和价值标准的产生。这种背景之下,媒介行业尤其是新闻从业者为了保证新闻的销量,使新闻自由开始失范,演变出以虚假新闻吸引公众视线的丑恶现象。这种虚假新闻一再出现的源头便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新闻从业者更多的是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主的教育,在他们的工作中则更偏向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认为新闻的销量更重于新闻的本质—真实性。由此,笔者主要以新闻从业者缺失其职业道德为视点,分析虚假新闻的成因,力图找出从源头防止虚假新闻泛滥的方式。怎样找到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进而在源头防范虚假新闻的种种措施。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虚假新闻 新闻职业道德 媒介 受众 新闻从业人员 新闻

引言

虚假新闻是新闻职业道德研究最常见的一个课题,它是新闻学界一开始研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至今一直关注的一个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空前活跃,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该课题研究的认识和结论也在不停的更新,论述虚假新闻成因及防范的文章大量面世,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本论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主要以美国传播学者香农和韦弗在《传播的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信息传播过程图为出发点,即信源(信息发布者)→符号制作(语言、图像等)→传播渠道→符号还原(理解、解释)→目的地(受众)这一理论,该理论至今还被广泛引用。在信息流通过程中,信息发布者采集新闻,在通过媒介发布出去,受众在通过媒介知晓,受众能否准确完整的接受信息,这一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相当重要的。本论文主要是分析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范举措,从信息传播的过程一步步解析,即要想防治虚假新闻就必须从源头、渠道、受众这三方面抓起,并力图找出防范虚假新闻的良策。

一、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的成因

新闻,传媒,

如今的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越来越不和谐的声音,虚假新闻便是其中之一,该现象由来已久,根源错综复杂,导致其屡禁不止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可以从新闻从业人员、新闻媒体、受众这三者之间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闻从业人员。

新闻自由源起于欧美等国对于出版自由的争取,随着社会演进,新闻自由因其从业人员滥用而开始变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取利润,争夺受众与广告,媒介间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媒体数量在剧增,可受众和广告的增长却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必将形成激烈的竞争,弱肉强食,不则手段的竞争方法使得许多从业人员开始福报和坠落,从而给社会带来了种种弊端,虚假新闻屡禁不绝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新闻从业人员影响和监督着社会,舆论监督则是其主要职能之一,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然而这种职能在金钱和权力的压力下,很多时候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无论是新闻媒介,还是新闻工作者个人,胆敢向金钱和权力挑战,最后走向的必定是“绝境”,就如狼来了的故事一般,新闻工作者就如那小孩,最终要被狼给吞食,这必将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中国新闻网的一篇名为《发矿难财的真假记者:"打的进山,开奥迪下山"》中写着这样一句:“就想一个“记者”下午6时进山,第二天早上八九点钟下山就带下来八九十万元。还有一个“记者”是打出租车进山,下山便开着一辆奥迪。”八九十万和一辆奥迪可不是小数字,如此大的诱惑,有谁又敢肯定他一定能受得住诱惑呢?记者为什么会抵不住诱惑了,我想这与记者现在的生活状况是有着莫大的关系,换个角度想一下,前去领封口的记者并不是开着奥迪进去的,也不是本身就有个几十万或是上百上千万,所以我个人觉得新闻从业人员如果本身就很富有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前去领封口费,但是也有为了利益最终冲破了良知与道德的底线的人。

2.媒介。

“2009年全球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在第62届世界报业大会上隆重揭晓,中国共有26家报纸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行列,是上榜数最多的国家,也是日报发行量最高的国家,继续保持了世界报业第一大国的地位。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媒介数量也日益增长,与此相比受众和广告量的增长缺失相当有限的,

新闻,传媒,

它不在像过去那样依偎在政府的怀抱里且备受关爱。广告是媒介运作的润滑剂,在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媒介为了生存,就不敢违背广告商的利益,媒体提供的报道成为了广告商吸引受众的“诱饵”,而点击率、收听率、收视率也成为了衡量媒体成败的关键,(注释)这些年,全国的媒体数量大量增加,同质竞争、同城竞争加剧。为了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几乎没有一家媒体不想抢首发新闻、抢独家新闻、抢可读性强的新闻,这给虚假新闻的出笼提供了可乘之机。出于利益的驱动,一些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假者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遏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07年十大假新闻中的《河南新郑市原副市长李兆才出狱后卖烧烤》,是四川《廉政瞭望》杂志为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的需求,在没有向有关方面证实的情况下,就刊播了这条新闻,造成全国许多网站转载。

如何赢得更多受众成了众媒体关注的事情,也因此各媒介放松了其职业道德,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也呈上升的趋势。虚假新闻报道危害了社会,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了新闻媒体和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广播、报社、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为了填满其版面,其编辑都要求记者每月要撰写一定数量的稿件,在讲究数量的同时还要讲究质量,所以有的报社对新闻报道也有专门的评价体系。

如同我所实习的报社(湖北荆州的江汉商报),那里给每个记者都下达了指标,记者所发表的每篇新闻,按其内容性都有不用的评分,一篇新闻多的有几十分,少的就只有几分,每个记者一个月最基本的任务是完成800分,完成800分就是底薪1000元,没完成的就差按一分多少钱的往回底薪里扣,如果一个月里没达到400分且连着几个月都这样,那这名记者也可以直接下岗了。报社在鞭打记者的同时,也不忘给记者喂喂“萝卜”吃,报社规定超出800分的记者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提成。在物质条件日益增长的今天,人均工资水平永远赶不上物质水平的增长,尽管国家一直试图出台一些政策来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也确实做到了,但还是远远比不上物价、房价等的上涨,可想而知在这样环境下生存也并不那么容易。

新闻,传媒,

媒体想要充分发展且影响社会,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媒体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允许的,可是如果将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目标时,那么新闻事业的崇高理想,其职能,其职业道德,就得被放弃,最终沦为金钱的奴仆。首先是商业化倾向侵蚀媒体,为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将一桩小事炒作成热点,或是无中生有,将并未发生过的事描述得活龙活现,为了迎合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这也使得报纸发行量、网站点击率迅速飙升,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一方面,现在每年许多组织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能够获奖,提高个人地位和声誉,就想方设法修改自己的作品。

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营销策略,当媒体只知道一味盲目的追求市场利益时,总有一天会因为得不到民心而失去“天下”。就像有的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不惜刊登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展开恶性竞争,全然不顾事实真相,只知道出卖道德,就为追求金钱与权力。

3.受众。

研究受众、重视受众、了解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已经成为今天所有媒介人员的共识和必需。媒体想要占有市场,首先就必须赢得受众,因为没有受众就不会就广告商,那么必然会影响媒介的运作。时势造英雄,纵观历史,凡是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就是英雄出现的时候,且该事件总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并引起其的关注,可现实为我们提供的具轰动效应的事件总是有限的,大事件不可能天天发生。如果媒介只知道一味的去迎合受众,那样必然不可避免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去编造,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而去挖掘新闻并进行合理的想象,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而去肆意夸大等等。学者陈力丹指出:“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以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其实造成虚假新闻报道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政府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来防止虚假新闻的传播,法律的不健全以及在打击虚假新闻的力度上不够坚决都为虚假新闻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再就是网络的出现,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便捷,也使得造假水平越来越高,如华南虎事件,利用现代技术合成的照片,普通人是无法识别的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本文只要是从媒介从业人员、媒介以及受众者三方面来分析虚假新闻出现的成因。

新闻,传媒,

三、防止虚假新闻泛滥的有效措施

1.首先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缺失是虚假新闻出现的源头,要想防止虚假新闻的泛滥,当从记者本身入手,应该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

新闻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在新闻职业领域的体现,是指新闻工作者在其新闻采编活动中遵循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综合,也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对社会必须承担的职业责任与义务。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道德处于混乱和重构并存的境地。新闻职业道德也难以避免的出现许多矛盾,并且引发了虚假新闻的泛滥。对于从虚假新闻的源头—新闻职业道德缺失来防范虚假新闻的层面,笔者通过多重思考和参考实际新闻工作的流程,得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从实践角度看,新闻职业动的包括主观认知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具体而论,是指新闻工作者对于其采编行为的主观层面的认知如新闻价值判断、采访作风与立场以及态度、心情、动机等要受职业道德要求的规范与约束,并在实际操作中以此为基础,明确自己的行为尺度。

如果新闻媒介能把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真实性的要求经行内化,成为整个行业的“立业之本”,作为一个最基础的新闻原则贯彻在实践之中,就能够较好地防范虚假新闻,提升整个新闻行业的公信力。

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媒体是一个需要团体精神运作的地方,媒体的成败与否主要看团队作用发挥的如何。团队需要团队里面的每个人一起去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才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记者则是这团队中重要的一员,他的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团队。“纸包子”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为记者的造假,该栏目乃至整个电视台的信誉度都大打折扣。新闻从业者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最为基本,如果新闻从业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媒体的运作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如果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低下,则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构建媒体良好的工作环境起着决定的作用,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新闻,传媒,

提高记者的职业道德首先需要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坚定不移的追求真实,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尊重事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新闻报道真实与否,主要取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具有较严谨的工作态度。《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新闻叙事不同于文学叙事,文学叙事是一种创作,它是以讲故事的手法,通过对人、事物等各种事情的描述,为了使所表述的事情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而去编造它,可以说虚构就是文学叙事的最大特点,它可以不以事实为依据,但可以源于事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总是为我们提供很多很丰富的题材,但却很少为我们提供极其感人或是近乎完美的事件。没有虚构有没有完美的叙事,因为事物总是不完美的,可人却总在追求完美,在这种情况下就得依靠文学叙事,它可以通过虚构而勾勒出完美的任何事物或人,以此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使不可能变为可能。而新闻叙事却完全不同,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且必须以其为依据,通过对现有事实的陈述而在再现新闻事件,简而言之就是对某一事件的转述。它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虚构,不能像文学叙事那样可以进行随意的想象与创作,事情所展现的是什么模样,那新闻所描述的就应该是什么模样。就像在“纸包子”节目在制作和报道过程中完全是使用文学叙事的方式,它虚构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等,并且试图将虚构的事实尽量做得真实些,可新闻叙事就是新闻叙事,它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叙事。事实就是事实,虚假的东西不管你做的如何逼真,在真理面前它总是经不住考验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原因这五个要素首先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其次对于新闻中所引用的背景材料、数字分析、史实、典故点必须是客观真实准确无误的,新闻中所涉及的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和想法必须是当事人亲口所述。以上这些要求都要记者在报道中必须尊重事实,所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什么比事实更具说服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品质。陆定一在同《新闻战线》杂志记者谈话时讲到:“新闻,我是天天看的,看了几十年了。看来看去,想来想去,我还是认为,新闻一定要真实。技巧是要的,但主要的是要真实。”“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一个真实问题。新闻学

新闻,传媒,

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注释)

提高记者的职业道德还要求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时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同时,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必须已事实为依据,但是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并非是客观生活的完全复原,也非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认识,而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本质真实。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总体和本质上以及发展规律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在选择事实不要带任何主观的偏见,在采集新闻时应该且必须理智,不要被感情主导了自己的思想,在新闻报道中应多用事实与细节,不要在报道中参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不要对事实作出任何评价,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它只提供事实,它不同于评论,评论才是提供意见的。

2.媒介是新闻传播的载体,亦是虚假新闻传播的载体,这提醒我们在防止虚假新闻工作上应当在其传播过程中可以将其遏止,而作为把关人的媒介便是其中的关键。

今年4月间腾讯转载的一则关于公务员招考的新闻,该消息声称湖北今年招录4000名公务员,并断言说4月26日便可网上报名。可是到了那一天,关于公务员招录的任何消息都没有,事后没几天湖北省人事厅便发布了“关于湖北省2010年遴选选调生和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声明”,在声明中提醒各考生某报刊登了《湖北今年招录4000名公务员》的信息内容有误,一切当以湖北人事考试网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对于这类失实的新闻还有很多实例,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该新闻抓住了受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在得知该新闻报道的内容不属实后,不得不让人心寒,媒体不能对自己所报道的新闻负责任的话,那还有什么是值得受众信任的呢?因此媒介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对新闻的源头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自己所报道的新闻要负有全部的责任。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一定的民主总是伴随这一定的责任。媒介为人们提供提供信息,帮助人们了解社会,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媒介本身是否恪尽职守,所发布的消息是否客观、真实、公正,会影响受众对社会局势的判断。新闻工作至关重要,它享有新闻自由的权力,也因此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作为把关人的媒介其权力越大,那么所承受的责任也就越大。这一社会责任要求媒介自身必须具有清正廉洁的品格,保持勤俭奉公的作风,不能纯粹的为了谋取自己

新闻,传媒,

的私利,而把新闻当做商品出售,杜绝有偿新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活动客观、真实、公正、准确的进行。

新闻事业像一座大厦,而信任则是这座大厦得以平地而起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牢靠的话,这座大厦则会倒塌,出现类似于“楼歪歪”、“楼倒到”、“楼脆脆”、“楼歪歪”等现象。要想使一家新闻机构让人觉得值得信赖,建立一个报道精确、可靠、快速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3.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受众知晓,受众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最后的接受者,是衡量媒体生存与否的关键。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之首,并明确的强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新闻工作者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它本身的性质就要求其在采访报道新闻时不能从媒体和个人的角度出发,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应从大局出发,当个人利益与大众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完全服从大众的利益。可见人民的重要性,但是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今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反倒失去了汲取知识、钻研学问的那份沉静与执著,浮躁之风日甚,追逐时尚流行,热衷于选秀追星,把读书当成了迂腐,猎奇的需求,这就必然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如果受众在虚假新闻面前都置若罔闻,可能会再生“亩产万斤”等浮夸新闻。想要防止虚假新闻的泛滥,受众就必须做到不去迎合那些虚假低俗的新闻报道,多关心时事政治来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结语

我国是重视“以德服人”的国家,新闻职业道德有别于其它职业道德,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且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的行为准则。新闻工作不同于其它的工作,它面临着相当庞大的受众群体,相应的新闻媒介和其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的话也会比其它职业的缺乏道德显得更严重,而新闻从业人员又是新闻媒介的主体,它代表着党和政府以及媒介的形象,因此虚假新闻需要记者、媒介、政府、受众齐心协力共同防止其泛滥。

主要参考文献

新闻,传媒,

1 陈桂兰,《新闻职业道德案例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2). 3 斯密斯(美),《新闻道德评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9).

4、陈桂兰 主编:〈新闻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5、卡伦·桑德斯(英)著:〈道德与新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6、方汉奇 著:〈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7、鼓兰 著:〈网络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8、沈正斌 著:〈解读传媒〉,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陈桂兰 著:〈新闻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10、严 三 九、黄 飞 钰 著:〈媒介管理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11、李良荣 著:〈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2、单晓红 主编:〈媒介素养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3、张小元 著: 〈回归与超越—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8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rl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