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画
更新时间:2024-02-07 22:5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另一个是平遥古城)。
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 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修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它们见证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束河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筑群内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布局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龙河自建筑群
的中央穿过,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是丽江境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拱桥。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
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历经战乱动荡,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有人评价:“木府是凝固的丽江古乐,是当代的创世史诗。”
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潭公园北 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高20米,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 角,三层共24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
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全楼共有32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楼尖贴金实顶。天 花板上绘有太极图、飞天神王、龙凤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大研古城北8公里处,曾是宋元时期丽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有一个梯形广场,四条巷道从 广场通向四方。民居铺面沿街设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广场,然后融入民居群落,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大研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古城是一个天然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在里面漫步,你总会有欣喜的发现。
一是镏金烫字匾额耐人寻味,在新义街漫步,一些老字号店铺门头挂匾悬字已成风俗,匾额通常是东巴文、汉文及英文三种文字并书,同一匾额,你可领略不同的书写 风格。在中河对岸你可看到一家餐馆的匾额为“纳禧雅阁”,汉字意为集纳祥和雅致之阁,而纳西语中“雅阁”为我们的家,“纳禧(西)雅阁”即纳西之家。在密 士巷你会看到匾额为“花花神”的餐馆,“花花神”从汉字上看有花色品种多、菜谱齐全的感觉,而在纳西语中是却幸福、愉悦的意思,这样“花花神”巧妙地表现 出热诚周到以待嘉宾的宗旨。另外你还会看到匾额式人物,他幽默诙谐,机智勇敢。进此餐馆,主人准会为你讲述一段故事,带给你的是欢笑。古城匾额独具特色,汉文化与纳西文化交融,使其风趣传神,饶有韵味。
二是民居门联独具观赏性。首先是书写形式别具一格,一排汉字一排东巴文,前者表意,后者见形,请主人讲解,你会发现东巴文字像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其次是门联书写,风格各异。古城人是天然的书法家, 每幅门联都是自家人的手笔,深入街巷,一幅幅对联,向你打开的是一幅幅民俗化的书法艺术世界,纳西人嗜文善墨的传统,深厚的汉文化功底由此可见一斑。最后,门联内容丰富,迎春、喜庆、婚嫁、服丧等都是寻常之景,其书写的形式、用纸的讲究、行文的规范、语言的表达,颇多不同,是你观摩学习民俗文艺最真实最 自然的地方,站在重点保护民居门前,看到“入户春风月圆夜;盈门喜气花好时”的对联时,你就不难理解“喜气满门”的横幅是如何道出这种民俗文艺形式给古城 带来的欢愉、真挚和亲情。
三是奇异的东巴画。在新华街、四方街和新义街一带,你会看到店铺里悬挂着一种独特的东巴画,它是由各种象形符号组合而成,有人物、动物、植物等简单造型图案。这是一种源于古老经书的宗教画,纳西族民间艺人根据东巴象形文字或经书故事、民间传说,用绘画的手法来表现,在形式、线条和色彩上有了画的意义。一些经营东巴画的人都掌握了技法,应你的要求他们可现场作画,你可观赏东巴画的作画全过程。
四是读书识古城。在古城的书店及书刊图片销售点,建议你买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李霖灿的《神游玉龙山》和木丽春的《丽江古城史话》三本书,依书中的情节线索,领会古城景物,自是一番风味。在七一街兴文巷 34号,你会看到传统的民居大院门前挂有“丽江民间合作总社”的牌子,这是40年代旅居丽江的俄国人顾彼得创办的“工业合作协会”旧址,眼前国内外合作者的身影,
与顾彼得书中的情景,总让人感怀。《被遗忘的王国》和顾彼得十年的经历和情感,其中真挚而生动的古城风俗一定会深深地吸引你。
丽江古城的原住民为纳西族,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
此外,纳西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
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 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 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 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丽江古城根据文化遗产遴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道: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
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篇二:第三章++云南民族的语言文化
第三章 云南民族的语言文化
第一节 概述
一、云南民族语言:是云南各民族主体所创造 传承 使用的有意义的文本集合体,它包括语言与文字两个部分。
二、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原因:1.是一个民族表达 交流与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手段。2.一个民族的文化主要是靠语言传承。
三、民族语言的两个层面:
1.形式结构层面 :云南民族语言多样性十分突出,从宏观上看分别属于汉藏和南亚两大语系。而且就算是同一民族,因为“搭载局,大杂居,小聚居”的原因,也会存在一些分歧。比如,我们墨江的哈尼族就有八个不同的直系,而且他们的语言在一些细小的地方还是有差距的。
2.内容意义层面:民族的民间文学创作
四、常常与音乐舞蹈相伴随,并在某些特定场合传唱讲述。
五、云南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和南亚两大语系。22个民族使用着26 种语言,有的民族使用着两种以上的语言,例如基诺族,布朗族,德昂族除了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使用傣语和景颇语;怒族还使用傈僳语,这种现象是文化交流和交融的重要方面。
第二节 云南民族的语言文字
一、云南民族语言
1、使用特点:语种多,分布广,差异大
出现不一致的交叉现象
内部差异存在不同特点,有的差异小,例如景颇语,基本无方言;有的差异大,如彝语分六大方言,互相不能通话,其他还有哈尼语,苗语也属于这种现象。 有的语言在亲属关系上既有这一语群特点,又有那一语群特点,如普米语既有羌语支的特点又有彝语支的特点。
有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独立语言,还是方言音,难以确定
二、云南民族的文字
1、从性质上分:
表形:纳西东巴象形文。
表意 :云南规范彝文,方块白文,方块瑶文,方块壮文;
表音:四川规范彝文,藏文,傣文,哈尼文等。
2、从语言渊源上分:汉字系 婆罗米字母系 拉丁系。其中值得提一下的是拉帝国系统的文字分为三种类型:原有的拉丁文字,改进的拉丁字母文字,新创的拉丁字母文字。
3、从文字产生的年代分:传统文字 近代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改进或创制的文字
三、云南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价值
文字是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
揭示各民族文的化个性;重构逝去的历史;表现民族世界观。例如:白族人称死为小房子,表达白族对死的乐观豁达的态度。白族人不惧死,认为死是人生命的 回归,因此他们吧棺材这个汉语名词翻译成一个很亲切的白语词。
4.还有,不同民族的语言传达着不同的审美特性和风格特征,例如,傣语温柔委婉,多长句;彝语宏亮急速,多短语。等等。
第三节 云南民族的神话与史诗
云南是富饶的神话王国,中国的神话,北方分布较少,大多分布在南方,而且南方尤以云南最为集中。
“狭义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关于神的故事和传说。
“广义神话”:人们直至现代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关于神的故事和传说。
云南特色史诗-----迁徙史诗。以云南民族迁徙为叙述对象,迁徙史诗是从创世史诗到英雄史诗的过渡形式,从内容上看,它既有创世史诗的成分,也有英雄史诗的因素。
云南民族创世神话史诗代表作品,著名的有彝族的,《开天辟地史》,《查姆》《梅葛》《啊细的先基》《万物的起源》,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白族史诗《开天辟地》等。
第四节 云南民族的传说和故事
一、传说
1、史诗和人物传说:以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为背景的传说故事,它主要反应人民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寄予了人民大众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理想。云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古往今来,各民族历史上发生了不少重大事件,形成大量的历史传说。
2、川风物传说:指那些与山川名胜,地方古迹,自然风物有关的传说故事。云南各地山水秀丽,文化风物多样,自然现象独特,呈现出绚丽诱人,多姿多彩的景象,因而在各民族的传说中,这类传说特别丰富
3、生活习俗传说:这是指那些与民族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祭礼等习俗有关的历史传说。包括,服饰,饮食,婚丧等。
二、故事
1、幻想故事,也被称为民间童话。
2、动植物故事,教人们认识动植物的特征。
3、生活故事,又称为世俗故事,是指那些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按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故事。
4、机智人物故事,这是云南民间广为流传的幽默故事,内容广泛,风趣逗乐,表现个民族人民不畏权贵,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五节 云南民族叙事长诗
民事间叙诗:是流传在人民口头上或职业歌手演唱中的叙事体韵文以讲述生动曲折的故事为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深刻的社会主题。
一、 云南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产生与发展
是各民族自然环境,社会状况,生产方式,思维模式,文学传统以及文化的产物。
云南民族的叙事诗从来源上可分为四大类:
1, 尤神话演化而来
2, 由情歌演化而来
3, 由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演化而来
4, 歌手根据新生活编写
二、云南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主要内容及价值取向
1、反映善恶美丑,如彝族的《赛玻嫫》
2、歌颂纯真爱情,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阿诗玛》
3、描述统治者的凶残和战争的残酷,表现对贤明君主的追求傣族的《兰嘎西贺》
第六节 云南民族的歌谣和谚语
一.歌谣(民歌和民谣的统称),云南各个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唱歌时云南民族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内容。
1、劳动歌:起源与劳动,歌咏劳动,传授劳动经验,表达对劳动成果的某种愿望和情感,是云南各民族歌谣的一个重要内容。
2、情歌:云南各民族歌谣中做多彩的一部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各民族唱情歌的方式完全不同。从形式上看,有对唱,有独唱;
3、风俗歌:
祭祀歌:大部分由德高望重的祭祀或长者演唱。
礼俗歌:与风俗礼仪有密切联系的歌,被称为,礼俗歌、
二、 谚语
谚语是短小精悍的语言艺术形式。云南各民族的语言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谚语,他们是个民族语言的精华,也是各族民间文学中的一支奇葩。
第四章 云南民族的宗教文化
第一节 概述
一、类型
1、产生于云南本土,与云南各民族的原初生存状态密切相连的原始宗教
2、从中原或国外传入云南并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为宗教(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二、原始宗教的表现形态
自然崇拜 动植物崇拜 鬼神崇拜 祖先崇拜 生殖崇拜
三、原因
1.经济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不同程度的保留保存着原始宗教的内容。主要表现形式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器崇拜等。
2.开放程度:受到外来的影响相对小一点的民族,原始宗教色彩相对浓一点,如独龙族,怒族等。
四、基本特征
1、多元并存
佛教教派齐全,内容丰富
道教土生土长,西晋时期传入云南
基督教在清末,民国时期传入云南
伊斯兰教,忽必烈征服大理后开始传入
2、多元混融
一个地方有着许多教派共存。
第二节 原始宗教
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 生活实践中,协调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与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一起,形成了对宇宙 世界 社会 人生 心灵 情感的实用解释系统。
一.自然崇拜
山崇拜:云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因此山崇拜是主要的崇拜方式。 水崇拜: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云南许多少数名族看来水是有灵性的。
石崇拜;云南少数民族对石的崇拜十分普遍。
火崇拜:火给人温暖,火给人特殊的食物享受,火也给人以畏惧,自从人类有了火以后,便用心守护着它。
二.动植物崇拜
图腾 ,动植物崇拜其实就是图腾崇拜的原型。如,富宁县的彝族以兰竹为图腾,哀牢山彝族普遍供奉祖灵葫芦。
三.鬼神 祖先崇拜
灵魂崇拜:在原始的宗教崇拜中,灵魂崇拜是最重要的内容形式之一。 祖先崇拜:云南各民族对祖先的崇拜主要表现为停丧。保护,出丧,祭祀,安葬,扫墓等仪式行为上。
四.生殖崇拜
繁衍
五.原始巫术
法术 巫术 占卜 神判 禁忌 惯例
第三节 人为宗教
一、佛教
1、汉传佛教
西汉末传入中国,隋唐完成中国化历程。一般认为约于公元8世纪中叶从中原和蜀地传入云南。
特点:显密交融,与儒道交融,除汉族外,受到白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信奉。
2、南传上座部佛教
约于公元8世纪从泰国缅甸初传西双版纳 德宏傣族地区,13世纪兴盛。
3、藏传佛教
云南藏族聚集的迪庆高原,与西藏接壤,历史上就是西藏王朝统辖地区。传入云南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的藏传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个性。
二、道教
汉晋时期传入云南,明清时期兴盛。当时云南多建道观,明代103所,清代142所,至清末,云南道观达465所。
傩戏
三、基督教
在云南的活动概貌有五大派别:内地会 循道公会 浸会 五旬节派教会 安息日会
三、 伊斯兰教
两类不同派别:一类是重视教乘宗教功修的派别
一类是注重道乘宗教功修的派别。
第五章 云南民族的节庆文化
第一节 概述
1.节日:各民族依据传统的宗教祭祀 农事生产 历法等因素而形成的有相对凝固时间及地点 活动方式的社会群体活动日。
2.具有集体性 传承性 综合性等。
3.节日的基本构成要素:确定的日期
一定的仪式
衍生的民俗事象
4.从发展形态看,云南民族节日在总体上呈序列性发展,即从较为原始古朴到较为现代精致,从原始单一意义到衍生复合意义的完整节目系列,不同民族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 ,具有浓重的审美性特点(服饰,歌舞,神话传说)
第二节 云南民族节庆的类型
一、年节
1.主题:驱旧 迎新
2.举办活动,如独龙族的剽牛
二、宗教节日
纪念 祭祀等
三、农事节日
沧源新米节 傈僳族刀杆节
四、娱乐节日
五.商贸节日
篇三: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
姓名:代玉年级:2010级
学号:1041064115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目 录
案例概述 ........................................... 1
丽江古城标识、标牌和解说 ............... 1
丽江古城旅游安全管理 ...................... 3
丽江古城旅游产品管理 ...................... 4
丽江古城旅游营销管理 ...................... 6
旅游景区规划之·云南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旅游安全管理、旅游产品管理和旅游营销管理四个方面对丽江古城经行分析。
二、丽江古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
一方面,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局专门设有旅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丽江古城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在标识、标牌等管理方面主要包括: 一、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整改:由数字化分公司负责完善了单位内部公共信息符等相关工作。如引导标识,在景区内设置了位置合理,指示清楚的规范标
识导览系统,分别设有中文、英文、日文、法文等四国文字,增加特色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向游客展示纳西族传统文化。 二、视觉标准体系:标准的格式、分类调整工作,由数字化分公司对标准的识别进行了补充,如设置旅游咨询电子触摸屏,在古城南北出入口,各旅游厕所内、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30个联网查询旅游咨询发布系统——LED电子触摸屏。为广大游客提供实时更新的旅游资讯查询服务。 三、标准化试点氛围营造和宣传:宣传栏、宣传标语和宣传报道工作。 另一方面,丽江古城的解说工作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语音导游:为加强古城讲解服务,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建设国内领先的丽江古城无线语音导览系统。向游客提供1000台彩屏无线感应语音导游租借服务。语音导游讲解内容详实广泛,含10国语言讲解。 二、导游现场解说:一般有旅行社总体负责派遣导游,带领旅行团在景区内提供导游服务。
笔者认为,从调查的案例不难看出,丽江古城的景区景点标识、标牌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督查整改,查缺补漏,阶段性的进行。这样做非常有利于丽江古城城区标识的维护与保新。而从标志标牌的形象设计风格来说,民族特色很突出,四种语言的配合使用,充分体现其国际知名景区的定位,让八方游客都能一眼识别,标识的语言也简单形象,一目了然,富有趣味性。但是,由于总是阶段性的添加和完善,难免会给游客造成标识太多的冗余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统一的标识体系,使得标识呈现出精、细、美的效果。
同时,丽江的导游解说方式,也表现出了其别具一格的服务管理方式。语音导游的成功引入,一方面可以缓解景区内人员数量过于拥挤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带给游客耳目一新,轻松自由的愉悦体验,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丽江旅游的特色。不过对于语音导游的租借服务当中的相关犯规制度也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实施下来,否则将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丽江古城旅游安全管理
丽江除了制定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外,还专门设有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综合监察执法支队在具体执行丽江古城的安全管理工作。下面将从监察支队简介、安保体系、交通、防火、违法等方面分析案例。
一、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综合检查执法支队简介:
? 部门职责:主要是贯彻丽江相关旅游法律法规,协助消防部门及属地政府做
好古城消防工作。
? 目标指标:主要在保护执法率、投诉处理率、重大事故防范率方面设立指标。 ? 工作制度:分别从工作面貌、执法程序等方面做相应的规定。
二、丽江古城的安全保障体系:
? 古城景区建有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助体系。古城中心社区医院,公开24小
时紧急救护电话,游客救护中心24小时有专人值班。
? 比较完备的消防体系。古城内所有居民户免费安装了干粉灭火器;配备了先
进的消防设施装备,同时组建了38支义务消防队伍,军民共同负责古城景区消防工作。
? 食品及饮用水安全卫生体系。景区内餐饮服务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
比较好的达到相关指标。
? 景区治安保卫体系。制定并完善了安全保卫、安全应急措施和预案,古城内
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夜间打更制度。
三、丽江古城旅游交通管理:
? 车辆安排调度由办公室统一负责管理。办公室在车辆的调度上按“统筹兼
顾”的原则。
正在阅读:
东巴画02-07
2022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8-01
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_简历模板_应聘必备_个人简历_模板大全(几十套)_优秀精美简历_模板集合06-05
软件类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03-31
建筑构造试题10-17
材料分析方法考试资料(1)汇总11-07
第二节 文字的编辑与排版10-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绪论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