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史教案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4-01-21 00: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启蒙运动和18世纪的欧洲文学

第一节 概论

一,什么叫启蒙运动? 名词——启蒙运动

二,启蒙运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 1,历史性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人民的苦难要求推翻封建专制。

2、现实的可能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与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三,启蒙运动的理论体系: 1, 历史任务与主要目标 2,思想旗帜 2, 理论武器

4,启蒙运动的局限性 3,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特征见教材。

(5)启蒙文学的局限性:

第一,不能很好地处理作品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情节只是达到说教的目的,而不注重情节的必然发展。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

第二,主人公往往是作家的代言人,缺乏性格,即恩格斯所说“席勒式把人物变成了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因此缺少文艺复兴时作品中人物的鲜明个性。

第二节 18世纪欧洲文学概况

除启蒙文学外,还有一种文学思潮,启蒙文学不是文学思潮,而感伤主义是文学思潮。它既与启蒙运动有关,又有自己的特点,后来它发展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

一、英国文学

启蒙运动在欧洲,以英国出现得最早,但比较温和。 1、笛福:(1)地位:18世纪英国小说的奠基人,《鲁宾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2)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 A,故事内容

B,鲁宾逊的形象:第一,恩格斯称他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夏洛克、阿巴贡),而且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的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

第二,他是一个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自强者,体现新的人生观。 第三,对财富的追求导致人的物化,带来了剥削、掠夺、自私、残忍,这是鲁宾逊性格中的另一方面,也是资产阶级的本性。

2、斯威夫特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通过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和讽刺英国社会,抨击英国社会的专制制度,呼唤民主、自由。

3,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汤姆·琼斯》:18世纪,英国资产

1

阶级通过革命,尽管革命失败了,但却取得了一定的权利与地位。他们有钱、有地位,成了社会的上层阶级,于是他们阴险狡诈、贪婪自私、残忍等本性都暴露出来。

4,感伤主义文学: 名词“感伤主义”:见教材第109页。

二,法国文学

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的矛盾最为尖锐,因此法国是封建王权占统治的国家,所以法国18世纪的文学主要表现为启蒙文学,早期:孟德斯鸠、伏尔泰。后期:狄德罗、卢梭。

1,孟德斯鸠:代表作《波斯人信札》。 2,伏尔泰:

(1)地位: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伏尔泰的宗教观、政治观:自然神论者。 (3)名词:哲理小说 (4)中篇小说《老实人》: A,内容

B,思想内容:第一,对贵族阶级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第二,对宗教进行讽刺批判

第三,对为封建统治辩护的乐观主义进行了嘲讽

第四,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老实人走进了黄金国——“自由、平等、博爱”。

第五,提出了消除罪恶的方法——劳动。 3、狄德罗:(1)地位: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与无神论者。

(2)主要作品:主编《百科全书》。小说:《修女》、《雅克和他的主人》、《拉摩的侄儿》等,《拉摩的侄儿》被恩格斯称为“辩证法的杰作”。

(3)名词:百科全书派 4、卢梭:(1)地位:最具有民主倾向的代表。政治名著《社会契约论》

(2)代表作——自传性作品《忏悔录》 (3)《新爱洛伊丝》:

A,内容:见教材第87页。 B,主题

C,艺术特点:这部作品以情感人,真切凄婉,以引起读者对封建等级制的仇恨。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受了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

(4)卢梭的影响:他的思想是复杂的,他既是启蒙思想家,又是“浪漫主义文学之父”;既关注道德理想国的建构,又重视情感的解放与自由。

5、博马舍(戏剧家)代表作:《费加罗的婚姻》,反对贵族阶级和和初夜权。

2

三、德国文学

启蒙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德国。 1、历史状况

2、马克思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平衡性: 3、如何看待18世纪德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成比例这一现象: 4、德国启蒙运动的分期及主要作家作品: (1)启蒙时期(40—60年代) (2)狂飙突进运动(70—80) A,名词——“狂飙突进”。

B,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张:第一、强调文学的民族性,以此消除封建割据。第二、反对专制,要求个性解放。第三、强调所谓“天才”,与暴君对立。

C,狂飙突进的局限:第一、带有个人自发反抗的性质(不满现实不知如何改变)。第二、提不出明确的政治纲领,只停留在思想领域、没有能引向政治斗争。

D,代表作家席勒与青年歌德。 席勒:代表作《强盗》、《阴谋与爱情》。 (3)古典时期,代表作家歌德与席勒。

第三节 歌德与《浮士德》

一、生平简介:

歌德(1749—1832)是德国启蒙运动最杰出最伟大的作家、诗人,也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最为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同时也是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德国最重要的作家,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诗人。

1、高龄

2、生活经历复杂 3、兴趣爱好广泛

4、知识丰富:他学过英、法、德、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等数种语言文学,从事过法律、电学、希腊艺术、绘画、民间文学等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5、创作的形式多样化:既有悲剧又有喜剧,既有小说又有诗歌、散文、自传、理论(《谈话录》)。

6、歌德与康德的联系:

二、主要创作成就:歌德的创作活动十分漫长,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但创作主要在二、三阶段。

1、早期创作(1772—23岁——1775年,26岁)。 (1)现实主义的历史剧《葛兹·封·伯利欣根》 (2)《普罗米修斯》 (3)《少年维特之烦恼》

2、中期创作(1776—1786—1795)20年间。 3、晚期创作(1796—1832)共36年。

3

三、人自助,天助之,天道酬勤——代表作《浮士德》 1,创作过程 2、《浮士德》的结构:诗剧是12111行。分上、下两部:在两部之前,有三个附加的部分:

(1)献诗 (2)《舞台序幕》 (3)天上序曲 3、情节及思想

第一阶段,追求知识阶段 第二阶段:享受阶段 第三,政治生活 第四、追求科学 第五,追求古典美 第六,事业追求

4、浮士德的形象分析:欧洲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人格化的、象征性的形象,是对上升时资产阶级先知的形象的艺术概括和象征。

(1)他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所具有的进步精神 (2)他的形象贯穿着辨证精神。

(3)歌德体现了康德“二律背反”精神 (4)浮士德局限, A,他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劳动建立的乐园,其实质是通过压榨工人,摧毁宗法制的私有别者和海外掠夺而建立的。

B,他回避政治斗争、妄图以德道完善和改造自然代替社会革命。C,轻视人民、害怕革命。浮士德的局限也是《浮士德》的局限、也是歌德的局限,同时也是整个欧洲资产阶级的局限。

5、靡非斯特的形象:他是与浮士德相对立的形象,代表疑惑、否定、毁灭、是恶的化身。同时又与浮士德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的形象。

(1)从象征的层面看,他表现的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个人主义冒险家的罪恶本性。

(2)从哲学的层面看,这是否定精神的代表,起着作恶造善的作用。

(3)从现实的层面看,他既是代表否定的力量,同时又是现实的揭露者和歌德的代言人。

4

中编 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论

什么叫浪漫主义文学? 名词——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 2、思想原因 3、哲学原因

4、文学发展的规律和渊源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见课本106-107页。 三、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发展概况:

德国文学(发源地)

1、德国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发源地的原因:

(1)与狂飙突进运动有关:因为狂飙突进运动重视个性的解放,重视情感的抒发。

(2)与古典主义有关:因为德国古典主义运动妄图通过人性的完善来改变不合理的现实。

(3)与19世纪的德国现实有关 2、作表作家:(1)歌德、席勒

(2)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黑夜与死亡诗人“诺伐里斯”——《夜的颂歌》:

英国文学

德国浪主义生于对封建制度的不满,而英国浪漫主义则产生于对资本主义所谓文明的不满。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分为第一代与第二代。

1、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 (1)名词——湖畔派

(2)代表作家之一华兹华斯

(3)代表作家之二柯勒律治,代表作《古舟子咏》 2、第二带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与拜伦。 (1)雪莱:(1792—1822)29年夭折。 (2)《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创作过程,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3)朱比特的形象 (4)普罗米修斯的形象 (5)主题:第一,表达反专制暴政,争取民主自由的思想。第二,诗人从改良主义转向民主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暴力革命的合理性、必然性、正义性。

第三,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

(6)善于借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它的主观性和表达理想。 3、济慈,代表作为《夜莺颂》:

法国文学

法国浪漫主义产生在法国大革命失败、封建的波旁王朝复辟之后,因此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代表人物为夏多布里昂与雨果。

5

一,夏多布里昂:思想保守,拥护波旁王朝,代表作为中篇小说《阿达拉》。《

二,斯达尔夫人:代表作《柯丽娜》写一个才华出众的、追求自由的女子,为社会偏见的所不容,悲哀死去的故事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对理想人格的憧憬。

三,(女)乔治桑:代表作《安吉堡的磨工》揭露社会的罪恶,攻击当时的财产制度、婚姻制度,提出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

四,思想进步的雨果(青年),还有些具有自由思想的通俗文学作家,比如大仲马《基督教伯督》、小仲马《茶花女》等。

第二节 拜伦

一、奇特的身世与复杂的性格

二、早期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诗中有二个主人公,一个是恰尔德·哈罗尔德——代表诗人消极一面。一个是抒情主人公,代表诗人积极的一方面。

局限性:(1)轻视人民。拜伦同情人民,号召人民起来反侵略、反暴政、争民主、自由,但却将希望寄托于少数的英雄。他在回顾历史中,强调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

(2)没有明确的目标:他号召人民为解放而战,但又没有指出具体的方法。因此流露出反抗现实但又看不见前途的悲观、忧郁的思想。

(3)主观色彩浓,情节不集中 三、“东方叙事诗”与“拜伦式英雄”

名词:“拜伦式英雄”或“东方叙事诗”。见教材118页。 四、不为亲人所容的拜伦:“东方叙事诗”将拜伦推向了英国人议论的顶峰。

五、孤独中的《曼弗雷德》 六、《唐璜》介绍

(一)作品(未写完)的取材与思想:

(二)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描述,意在对虚伪的道德文明揭露与批判。

(三)仁爱与回归自然——唐璜对人的自然本质的追求:

(四)人性的闪光——出污泥而不染——从自然本性向社会性过渡:

(五)追求个人自由与追求民族的解放自由结合,是对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属性的探索与追求。

第三节 雨果

一、生平简介: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作品代表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人道主义是他贯穿文学创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对照原则是他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

1、保皇党人:(1829以前)30岁以前的雨果是个政治上的保皇党人,文艺思想是保守落后的。

6

2、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雨果(1829—1848):雨果的保皇主义倾向并不十分牢固,母亲的影响毕竟不能代替他自己的思想。

3、共和党人雨果(1848—1851):1830年资产阶级进行了七月革命,推翻了贵族阶级统治的波旁王朝。

4、流亡时期的人道主义者(1851—1870):流亡初,他仍继续揭露抨击篡夺革命果实的拿破仑三世,抨击这个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暴君对人民肆无忌惮的镇压。

5、爱国主义者雨果(1870—1885)

6、浪漫主义者:雨果的作品具有深刻揭示现实的黑暗的成份,之所以说他是个浪漫主义,是因为他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用仁爱来实现理想的乌托邦,是作者主观理想的表现。

二、创作介绍:

1、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它对古典主义文学要遵循三一律的僵死教条发起批判,而提倡文学的自由与作家心灵的自由

2、1831年,他发表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

(1)内容

(2)爱斯梅拉尔达——雨果理想化的艺术形象,真善美的化身,她不仅外表美,而且善良、真诚,是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典型。作者首先描写她的美:

美:美丽绝伦

善:她为了救助无辜的人,她能挺身而出。

真:她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对爱情有执着的信念。

局限:由于幼稚、无知、单纯,不懂人世间的虚伪和复杂,她只认识到弗罗洛的邪恶,却看不了费比斯的邪恶,在反抗弗罗洛时表现得异常勇敢,而却无法认识费比斯这个道德败坏的无情无义的公子哥的真正面目,把他的爱当作真诚的爱。

(3) 弗罗洛的形象:《巴黎圣母院》中对教会罪恶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弗罗洛身上,他是教会势力的化身,是淫邪、虚伪、凶残的化身。

(4)加西莫多:雨果运用美丑对比原则精心塑造,一个受尽凌辱、摧残的人物。

(5)主题思想:

A,通过爱斯梅拦尔达与加西莫多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王权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与杀害——爱斯梅拦尔达无罪受审、被追捕、加西莫多代人受过、王家检察官滥杀无辜、对乞丐王国大肆杀戮。

B,揭露了天主教会的伪善、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弗罗洛既是天主教会的帮凶,同时又是禁欲主义的牺牲品和教会的帮凶。

C,描写下层人民团结友爱、自我牺牲——爱斯梅拦尔达、加西莫多、乞丐王国的人们,他们纯朴、善良、正直、敢于爱、敢于恨。

3、流亡的雨果于1853年发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来表达对拿破仑三世黑暗专制政权的愤怒与仇恨。

7

4、流亡中的雨果于1862年《悲惨世界》,既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又表达了用爱改造社会的浪漫幻想。在《海上劳工》(1866)中,他赞美下层人民纯洁、善良,自我牺牲的精神。在《两面人》(1869)中,他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表现了人民的苦难。

5、《九三年》最后一部(1874创作): (1)内容

(2)人道主义表现的独特性:

a.在人道与革命的关系上,他认为用革命暴力摧毁反革命是人道的合理的。

b.他抽象地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更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就是雨人道主义的局限性。

三、《悲惨世界》(流亡中的1862年):

1、故事内容:120多万字、5部。芳汀、珂塞特、马吕斯、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丹尼街的英雄血、冉阿让。

2、思想内容:《悲惨世界》以宏伟的篇幅、磅礴的气势、深刻的内涵,探讨了一系列社会内容,雨果称其为“社会史诗”。

(1)通过男女主人公(冉阿让、芳汀、珂塞特)的悲惨世界,对资产阶级的法律,道德提出了严正抗议。

2、体现了雨果战斗的民主主义思想,对人民起义热烈赞赏,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3)雨果在《悲惨世界》充分表现了贯穿在他整个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用爱、善良、仁慈去改造社会和人的乌托帮思想。

(4)局限性:他相信爱、善良、仁慈是万能的,能拯救人类、能创造奇迹,是铲除社会邪恶的根本力量。这是一种过份强调人性力量,脱离阶级性的抽象人性论。

3、冉阿让形象:小说的整本情节就是他的悲惨史,在现实层面上:他是一个受尽苦难而向社会复仇的劳动者;在精神层面上,他是雨果理想化的道德形象。他的悲剧命运与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心灵的上升而堕落的矛盾阶段 (2)人性的复苏

(3)人性的复苏与发展和道德升化阶段

8

中编 第二章:19世纪中期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或社会原因):30年代开始,英法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资产阶级利已主义本性暴露无遗,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义矛盾。当然英法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斗争仍在进行。德国、俄国贵族势力强大,因此不仅要批判封建贵族的腐朽与没落,而且要批判资产阶级金钱带来了罪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产生这种的历史背景中。

2、思想背景:受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欧洲其他国家的民主、民族解放运动应运而生、风起云涌,特别是辩证法、唯物论和空想社会主义乃至自然科学的成就,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他们敢于面对现实,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态度看待现实,大胆地揭露,批判现实。

名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19世纪中期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 3,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

4,在艺术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三、19世纪中期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法国文学

地位:它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最早诞生。 批判锋芒:同时指向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

1,司汤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783—1842)。 (1)代表作《红与黑》(1830)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

(2)从思想内容看,他最大的特点是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法国社会,剖析法国社会。

(3)从艺术的角度看,在塑造人物时注意心理分析。

2、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1)代表作《人间喜剧》是对法国贵族阶级的没落史和资产阶级发家史的展现。

(2)从巴尔扎克看,他善于从经济的角度反映社会,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3)从艺术的角度看,他善于细节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 梅里美——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短篇小说的巨匠(1803

—1870)。

(1)从题材来看,他的小说主要是历史体裁;从体裁看,他的小说主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他被认为是莫泊桑之前欧洲最著名的短篇

9

小说家。

(2)从思想内容看,他善于从道德的角度揭露文明社会的虚伪。 (3)从艺术的角度看,他喜欢描写粗犷、剽悍,带有原始气息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人物与事件。

(4)代表作《嘉尔曼》介绍: a,故事内容 B,卡门的形象 C,思想意义

4、福楼拜——四十年代法国以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1821—1881):

(1)他的作品主要通过青年人的堕落来揭露资本主义现实。 (2)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写农村少女爱玛如何一步步走向堕落,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腐蚀。

(3)另一部小说《情感教育》通过年青人的堕落反映1848年前后的法国现实。

(4)他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精确、客观,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将自己的观点深藏在作品之中。另外他的作品语言精炼、精致,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司汤达伟大、巴尔扎克深刻、而福楼拜精细。

英国文学

1、英国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因为工业革命出现最早。

(2)注重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特别是小人物的不幸命运。 (3)作品中人道主义、改良主义色彩浓厚,比如《简爱》、《名利场》、《呼啸山庄》、《雾都孤儿》等。

2,狄更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 (1)代表作为《双城记》。 (2)从题材看,他的作品注重描写下层人民,尤其是孤儿的生活。 (3)从思想看,作品中具有人道主义、改良主义色彩,不幸的主人公往往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而有远大的前程,大团圆收场。

(4)从艺术上看,他的作品带有黑色幽默的风格,往往叫人露出含泪的微笑。

3、萨克雷(1811—1863)——著名的讽刺作家。

(1)他与英国作家有不同之处,他不相信资产阶级的道德改善、能良心发现,因此他无情地进行揭露,因为他出身于上层社会,对上流社会熟悉,不寄予幻想与希望。

(2)他在艺术上与狄更斯一样,善于运于幽默讽刺的方法揭露现实,表现人物。

(3)代表作:《各利场》介绍。

A,小说的思想意义:小说的题目本身就是揭露英国上流社会的本质特征。

B,夏泼的形象:小说的女主人公夏泼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她漂亮、聪明、能干,但为了在社会上夺取一席显赫的地位,她堕落成

10

了一个丧失良心、寡廉鲜耻、爱慕虚荣而且自私自利的女冒险家。

4、勃朗特三姐妹——英国文学史上灿烂的三星: (1)《简爱》介绍:这是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十分理智的作品。

a,故事内容B,简爱的形象:通过简爱的经历,对资本主义社会慈善事业的伪善,贵族阶级的腐朽没落,以及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婚姻,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出路等问题都作了揭露与探索,但更令人感兴趣的却是它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性,追求独立平等地位与爱情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简爱的形象。

第一,她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简爱外表不美,但她的思想、才智和善良、真诚、坦率、坚毅的品质,却使她高出于周围的贵族妇女。

第二,她具有不屈不饶的反抗性格

第三,她追求平等的爱情与幸福,追求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作者就是通过简爱这样一个缈小的人物写出人的价值、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人的感情和尊严的不可侮辱和不可侵犯,从而控诉了对人的价值的践踏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四:简爱性格中的局限性:简爱是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为追求独立、自由、人格的尊严和真正的爱情而不屈不饶地反抗一切践踏人性的行为的形象。

A,强烈的自卑情绪

B,她的反抗没有完全超出世俗的规范:简爱是一个有着反抗精神的女性,但她的反抗精神从没有达到一种极至。

C,这部小说结构上的局限性:故事的结束,作者让她舅母破产、忏悔、死亡,让她表哥自杀,表妹堕落。安排她继承遗产,舅母一家遇难的情节,这就使得作品落入了通俗小说的俗套之中。

(2)爱米莉的《呼啸山庄》介绍: A,思想意义

B,希斯克利夫的形象:

第一,顽强的反抗者,叛逆者和个人奋斗者。 第二,从现实的层面看他是一个成功的反抗者。 第三,从精神上看,他的反抗失败了。 第四,他的悲剧是个人主义者的悲剧。 C,凯瑟琳的形象

D,小说的艺术魅力:第一:野性与蛮横、疯狂与毁灭——震慑人心的情感美。

第二,野性之美的根源(或邪恶)

第二节:司汤达与《红与黑》

一,生平:司汤达(1784—1842)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二,创作活动:

(1)1827年发表文学理论著作《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现实主义

11

文学对古典主义文学的宣言书,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旗号,彻底打垮了古典主义。

(2)1829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这部小说以他在意大利侨居时的生活为题材,描写了革命与爱情的尖锐矛盾。

(3)1830年,他发表了《红与黑》,这部作品标志着他创作达到了高峰,也标志着法国乃至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三,创作特色,他的创作本身极有特色:

1,从创作的思想内容看,他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分析现实,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吸取典型的材料,真实地再现出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使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2,从艺术表现上看,他的小说具有很突出的特点。 3,司汤达作品中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绪和征服意识 四,代表作《红与黑》分析:

1、题解:为什么小说题目叫“红与黑”?书名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有什么关系?小说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推测与推论,有许多种解释。

(1)“红”代表分拿破仑军队中士兵穿的红军装,象征着热血与革命。“黑”代表教会人士穿的黑袍子,象征着教会的阴谋与黑暗。

(2)另外还一种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的,认为红与黑预示着于连的命运。

2,小说的情节线索:这部长达近50万字的小说反映的是1830年左右的法国现实,副标题为“1830年纪事”。它以平民知识分子于连的个人奋斗的经历为线索的。小说以于连所生活的四个不同的地方为典型环境,塑造出于连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

(1)维立叶尔城的于连: (2)贝尚松神学院的于连 (3)巴黎上层社会的于连

(4)监狱中的于连3、小说的思想内容: 4、于连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总体而言,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的性格特征中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受压迫时就反抗,有利于向上爬时就妥协。他的反抗性和妥协性,都是出于个人主义的动机,随着他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1)具有反抗的一面,仇恨整个时代。

(2)具有妥协的一面:他性格中具有反抗的一面,他同时也具有妥协的一面。

(3)他反抗社会的方式是不正当的。 (4)他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 (5)于连形象的典型意义:

A,小说通过他性格的发展,提示了社会环境在形成于连矛盾性格和双重人格方面的作用,揭露了复辟时期的社会风尚对年轻一代的腐蚀与摧残,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

12

B,小说通过于连矛盾的性格和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中表现出的妥协性和动摇性。

C,小说通过于连的悲剧说明:个人反抗,尤其是个人主义性质的个人反抗是注定要失败的。

5,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一、巴尔扎克生平简介: 1、(1819——1829),十年丰富的生活积累,夯实了文学创作的基石。

(1)家庭的冷漠导致了巴尔扎克读书的习惯,父亲关心少,7年被送到寄宿学校,严厉的校规和家庭的冷漠导致巴尔扎克将兴趣转移到读书上。——扎实的基础。

(2)在法律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见习与服务期间,看到了形形色色围绕财产的纠纷,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腐败以及金钱作用,对日后创作有很大好处。——对生活十分了解。

(3)1819起,经济来源断绝,自谋生计,尝尽了生活的酸甜。他从事过多种职业,为创作积累了生活经验。——丰富的生活经验。

(4)勤奋刻苦地写作打下了创作扎实的基础。一方面出于当作家,一方面出于生计,通宵达旦地写作,创作了40多部作品,尽管失败,但为天才的诞生生作了铺垫。

2、(1829—1849)二十年垒建《人间喜剧》的宏伟大厦。1829年,以巴尔扎克发表《舒昂党人》,一举成名,这部作品标志着他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是走向上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的标志。在20年间,勤奋创作长、中、短91部。雨果称他为“他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3(1849—1850),肉体的迷恋与精神的追求二、巴尔扎克世界观的矛盾问题:

1、巴尔扎克世界观的矛盾表现: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是矛盾的、复杂的。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阶级立场不同、世界观也不同。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相对立,辩证法的世界观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相对立,而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是矛盾与复杂的,政治观点与阶级爱憎也是复杂的,具体表现为:

(1)首先,在政治上他出身于中等资产阶级家庭,倾向法国大革命,厌恶代表封建势力的波旁王朝,但他又曾一度参加过代表封建势力的保皇党,同情贵族阶级。

(2)第二,在信仰上他厌恶代表封建贵族阶级的天主教,但他又信仰天主教。

(3)第三,在哲学上他基本上信仰唯物主义,但又具有唯心主义倾向,是个二元论者。

(4)第四,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他同情人民的疾苦,支持人民的斗争,但他又瞧不起人民,蔑视人民。

2、巴尔扎克矛盾的世界观的产生原因: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一致的,但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却是矛盾的、复杂的。究其原因,总的看来,是那个激烈、动荡的时代的反映,也是巴尔扎克所处的中

13

等资产阶级地位和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反映,同时又有具体的原因:

(1)他参加保皇党的原因: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中等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法国大革命中的最发户

A,即为联合力量对付敌人——七月王朝,保护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B.他之所以参加保皇党,还有樊附名贵的虚荣心作崇。贵族阶级是地位、文明、高雅的向征,比如他在姓氏前加“德”字。

C,在贵族阶级对他的拉拢。贵族要反对七月王朝,借用文学的力量反对政敌,有意拉拢他,他经常出入贵族沙龙。

D,还有对贵的美化。

E,他接受了有些贵族政治家提出的王权与天主教合一的政治主张。有些贵族政治家提出对王权、贵族一统天下的局面进行改良,一方面实现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用天主教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

(2)他信仰天主教的原因:天主教是封建贵族阶级的精神支柱,他主张一切人都是神支配着。

(3)他是个二元论者的原因:这是由于他受当时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结果。

(4)他对待人民的态度矛盾的原因:这是由他的中小资产立场和地位所决定的。

3、所谓巴尔扎克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问题: 三、《人间喜剧》的宏伟规模与丰硕成果: 1,题旨、创作宗旨、构思: (题旨):1842年,他决定要利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完成一部描写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作品,并将它取名《人间喜剧》。

(创作宗旨):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对他的创作宗旨作了详细说明,即他要通过典型的人物的塑造,来反映19世纪法国社会的各种恶性败德以及产生它的原因。

(构思):《人间喜剧》的构尽管是从1842年开始的,但它搜集的作品却包括1929年以来已经发表的,他统统将它们归纳在《人间喜剧》中,并计划写出130多部中长短,它们独立成篇,又互相联系在一起,但由于过早去世,最后完成85部。另外,在1845年——1848年间,他写了6部小说,尽管总目中没有它们的名字,但主题、人物与《人间喜剧》是一脉相传的,所以也被人们归于《人间喜剧》中,所以总共91部作品。

2、联结《人间喜剧》的方法。

如何将137部作品归于《人间喜剧》的名下,他使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分类整理”,二是“人物再现”。

(1)“分类整理”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六个方面。

(2)“人物再现法”: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将众多作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方法之一。3,主要作品:

1829年:《舒昂党人》,这是第一部以巴尔扎克为笔名发表的作品,

14

奠定了他在文学史的地位。

1830年:《高利贷者》。 1831年:《驴皮记》。 1832年:《夏倍上校》。 1833年:《乡村医生》、《欧也妮·葛朗台》。 1834年:《高老头》。 1837年:《纽兴根银行》、《幻灭》。 1838年:《古物陈列室》、《贝姨》。 1844年:《农民》(未完)。 四、《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 1、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史。

贵族阶级的没落,也表现在贵夫人情场失意上,《高老头》中的鲍赛昂子爵夫人即是。拉斯蒂涅则是贵族子弟的堕落。

2、资产阶级的发展史。

巴尔扎克通过对不同时期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的塑造,描写了不同的剥削方式,再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3、揭示金钱对历史的推动,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巴尔扎克以极其敏锐的目光看到,资产阶级之所以能打败贵族,靠的就是金钱。在金钱的腐蚀下,社会道德败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金钱的主题,是他笔下最深刻最广泛的主题。

4、对理想社会的探索。

巴尔扎克在批判现实罪恶、金钱罪恶的同时,对人类的前途充满信心。

5、《人间喜剧》思想内容上的局限性。

(1)他常常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判断人物。一方面他客观地描写出了是社会环境导致了人的贪欲,而另外一方面他又认为贪欲是人的本性。

(2)不能表现出劳动人民的阶级本质和社会力量。 (3)对日趋衰退的贵族阶级抱有同情态度。

综上所述,他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客观真实形象地再现了??但我们也可看到,他作为一个中小资产阶级作家,在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保守、落后、倾向反动的思想感情。

五、《高老头》(1934-1935)。

在1832年的《夏倍上校》中,作者借律师但维尔之口说:“我亲眼见到一个父亲给了他二个女儿每年4万法郎的进款,但他自己却死在一个公寓里,那些女儿理都不理他”。这预示写《高老头》。

1,《高老头》在巴尔扎克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1)它是《人间喜剧》的“序幕”,是人间喜剧庞大结构中的第一个枢纽站,是“人物再现法”的第一部。以前的作品、人物、故事在这部作品中集合,汇合,如唱戏一样在此登台亮相,然后申发展开,再作表演。“人物再现法”在这部作品中首次使用。

(2)它展示了《人间喜剧》的中心画面,标志着巴尔扎克现实主

15

义艺术风格的成熟。在它之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这些典型人物反映了法国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有贵族阶级被资产阶级击败,有贵族子弟被资产阶级腐蚀,有金钱的罪恶。

2,情节线索:

(1)几条线索?那主那次?

第一,高老头的异乎寻常的父爱与悲剧史。第二,拉斯蒂涅的奋斗史。第三,伏脱冷重新被逮捕。第四,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故事。第一与第二为主要线索,它们时而平行发展时而交叉。第三与第四为次要线索,是为前者服务的,通过拉斯蒂涅住在伏盖公寓和拜访鲍赛昂子爵夫人联系在一起。整个作品又拉斯蒂涅的所见所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结构安排严谨而富有戏剧性。

(2)结局如何?

四个故事各有所终。高老头——榨干、凄凉死去;拉斯蒂涅——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埋葬了高老头,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眼泪:“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伏脱冷——被米旭诺出卖,得了3000法郎,回到了监狱。鲍赛昂子爵夫人——被情人阿瞿达抛弃,隐居到了乡下。

3,主人公是谁?

他曾经说他要写一种伟大的情感,来感化世人,写一种父爱来教育世人,所以叫高老头当作主人公。但在动笔之后,意义扩大了。渐渐地写一个正直的青年如何在环境的影响下抹杀良心,如何走邪路,如何装盼成为正人君子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拉斯蒂涅最后成为了作品的主人公。

4,时间地点人物:

1819末-1820初。巴黎。伏盖公寓、日耳曼贵族沙龙。面粉商高老头、狱犯、被父亲赶出家门的少女维多利、学医的大学生皮安顺,以及老姑娘米旭诺、伏盖太太、鲍赛昂子爵夫人。

5,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1)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到七月革命时期被资产阶级金钱原则所腐化了的贵族子弟形象,是资产阶级政治野心家的典型形象。

(2)在《高老头》中的性质:是《高老头》中的第一主角,在《高老头》中,他只是一个朝资产阶级野心家发展的一个雏形而已,是他学习社会的阶段。

(3)演变过程——人生三课。 (4)典型意义:

第一,揭露金钱对人的腐蚀。表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 第二,反映了贵族阶级灭亡的趋势。 6,高老头的形象及其父爱的实质: (1)父爱的实质即阶级性。(2)悲剧形成的主客观原因。(3)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描写。(4)形象的典型意义。

(1)父爱的实质即阶级性。

A,人性论:超阶级的,无条件的。认为作者想通过刻画一个基督式的父爱形象来加强对像他的二个女儿和女婿这样的人的谴责,来

16

宣扬他的宗教式理想社会,来遏止人的欲望,来拯救法国社会。这也正是巴尔扎克的主观愿望。

这种观念,是只看到了作者的主观愿望而没有看到他的客观描写,是将作者的主观愿望代替了他的客观描写。

B,宗法制:这一观念也是片面的。高老头说:“金钱能买到一切,能买到女儿。”“有钱就有一切,钱就是性命。”这与葛朗台所说的不谋而合,如出一撤。只是葛朗台是从反面说的:“没有钱,一切都完了。”在他的父爱中,处处都体现出有钱就有一切的观念。

C,资产阶级式:也不充分。因为高老头有严重的宗法制观念。他说:“世道、人心都是以父亲为核心的,为轴(zhou)心的。”他要维护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家庭关系。

他的父爱既含有封建宗法制的色彩,又包含资产阶级特点,是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产物。

(2)悲剧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他错误地表达父爱的方式正是他悲剧形成的主观原因,而客观上,他的悲剧是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他一方面是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而另外一方面他又是封建宗法制的破坏者。

(3)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描写。

作者的主观愿望是想通过刻画一个基督式的父爱形象,即超阶级的形象,来加强对像他的二个女儿和女婿这样的人的谴责,来宣扬他的宗教式理想社会,来遏止人的欲望,来拯救法国社会。但客观上他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塑造了一个带有阶级性和时代特色的人物。

(4)形象的典型意义。

通过这个形象,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即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代替了宗法制的家庭关系。

中编 第三章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论

一,历史背景:

19世纪的俄国,处于封建农奴制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重要历史时期。但阻碍俄国历史进程的有两大病害,一是政治上的封建专制制度;二是经济上的封建农奴制度。

1,贵族革命时期(1825—1861农奴制改革)。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1861—1895)。列宁在彼得堡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结合,使俄国革命向更迅速更有力的方向发展)。

3,无产阶级革命时期(1895—1917)。 二,文学发展概况:

1,贵族革命时期的文学(1825—1861)

真正确立批判现实主义在俄国文学中的主要和支配地位的是普希金,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是以他和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和《别尔金小说集》为标志的。他把俄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俄国文学

17

从政治上批判社会制度的思想倾向结合起来。在较多的作品中真实全面地再现了俄国的新生活,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人们称他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称这位只活了38岁的诗人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人们称他为“俄国文学之父”、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奠基人。

第一,普希金——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生平的创作。A,青少年时代(1799—1820) B,流放南俄及米哈依洛夫夫斯克村(1820—1827):在南俄,他写了一组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茨冈》、《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以及其他一些政治抒情诗《致大海》。写于南俄的这一组叙事诗被人们称为“南方诗篇”:

名词,“南方诗篇”:

C,最后10年(1827—1837):这一时期创作了著名的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2)《叶甫盖尼·奥涅金》: A,《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批判主义的奠基作。 名词,“多余人”

B:达吉雅娜的形象——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母: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俄国文学中最优美的妇女形象之一,被诗人称为“俄罗斯的灵魂”。她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优秀的贵族妇女的典型,普希金比较集中地揭示了她在精神与道德上的美。通过她的形象塑造,体现出普希金的两面性。

首先是人民性;其次是表现出普希金寄托于贵族阶级的理想。普希金充分展现了达吉雅娜丰满的性格,善良、纯朴、聪明、坚强、有明确的生活理想,但这种理想却是不能实现的。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第二,莱蒙托夫(1814—1841)——塑造了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27岁的莱蒙托夫是俄罗斯文学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尽管他只活了27岁,但他用自己的诗赞美自由,谴责暴政,反映生活,发展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民主主义思想与爱国主义传统,发展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

(1)《诗人之死》:1837年,23岁的诗人在普希金遇难之后,悲愤地写下了悼诗《诗人之死》,猛烈地打击沙皇的暴政与阴谋,震动了俄国。招致了俄国当局的迫害,被迫流放。

(2)代表作《当代英雄》:第三,果戈理(1809-1852,见课本275页)——俄国自然派文学的鼻祖:

(1)地位:他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发展了由普希金开创、莱蒙托夫继承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加强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批判及讽刺倾向。他批判与讽刺的矛头对准俄国社会的两大病害,成为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自然派文学的开创者。

(2)自然派文学的鼻祖:名词“俄国自然派” (3)《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1831年,年仅22岁的果戈理

18

发表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由8个中短篇小说组成,反映的是乌克兰的民间生活——描绘乌克兰的美丽、乌克兰人民的善良、勇敢、机智和向往自由的品质。一方面体现出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民性,另一方面又美化地主统治下的乌克兰人民的生活,暴露出果戈理世界观的矛盾性。

(4)《密尔格拉得》(1835):1935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密尔格拉得》包括《旧式地主》、《二个伊凡吵架的故事》等在内的四个短篇小说。

A,《旧式地主》:嘲笑封建地主空虚、无聊的生活: B,《两个伊凡吵架的故事》:《密尔格拉得》表现的是地主的空虚、无聊,揭露农奴制的腐朽,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多、浪漫主义成分减少。

(5)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短篇小说集)《彼得堡故事集》(1835—1842):

《彼得堡故事集》由《鼻子》、《涅瓦大街》、《狂人日记》、《外套》等作品。

A,《鼻子》中的主人公柯瓦辽夫有天醒来照镜子,发现鼻子不见了。作品围绕鼻子,描写了俄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在当时,像他这样灵魂空虚的人,每天的生活是出入交际场所,寻欢作乐,以结识贵夫人为荣。所以鼻子对他们来说相当重要,可以嗅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失掉了它,就失掉了生存的全部意义了。

B,《狂人日记》:如果说以上两部作品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于对上流社会庸俗与丑恶的揭露,那么与《狂人日记》与接下来的《外套》则直接表现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以此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

C,《外套》: (6)《钦差大臣》(1836):

《钦差大臣》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定作,它讽刺了俄国的官僚机构。剧本的题词是:“脸丑莫怪镜子歪”。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俄国贵族地主,特别是官僚集团的种种丑相。剧情很简单,旧纳起来有两个内容,一是外省官僚等待钦差大臣和接待钦差大臣。二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线索,勾画了一幅沙皇官场的群丑图。

(7)《死魂灵》: A,内容与结构:写新兴资产阶级商人代表乞乞科夫收购“死魂灵”(即死农奴)的故事。

B,乞乞科夫——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基本特征是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善于投机钻营。

C,腐朽寄生的地主群像:

第一个地主——玛尼洛夫:精神空虚、智力盆乏,又以有良好教养白居的白痴。

第二个地主——柯罗博奇卡(寡妇):贪婪、吝啬、愚蠢、粗鄙迷信、保守。

第三个地主——诺兹德廖夫:是个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粗暴无理的恶棍。

19

第四个地主——梭巴开维支:貌似狗熊,又笨拙又狡猾,又贪婪又吝啬的守财奴。

第五个地主——泼留希金:贪婪、残暴、猥琐和吝啬。 第六,托尔斯泰(1828-1890)——勿以暴力抗恶。 第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俄国文学的特点: (1)主人公由多余人被新人取代。

(2)由谁之罪过渡到怎么办。对贵族阶级发出强烈的抗议,对沙皇政府进行了全面的否定,谁之罪十分清楚,现在关注的是怎么办。

(3)开始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揭露。 3,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文学(1895—1917):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托尔斯泰、契诃夫、绥拉菲莫维奇(代表作《铁流》,描写第一次国内战争)等人在继续创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的现实主义文学,同时又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学,代表作家是高尔基。还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包括以勃洛克(《十二个》)为代表的象征派和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未来派。

4,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与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相异: (1)将矛头对准了两大病害。

(2)与俄国的解放运动密切相联——社会性、人民性、进步性、革命性。以反映社会问题见长,以反映人民命运见长。具有了强烈的批判性,表现高度的进步与革命。

(3)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相结合。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斯基,他们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美学理论,指导、推动了文学创作。

(4)具有独特的人物形象,土(tu)物产——多余人、新人、小人物。

第二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课本288-298。他是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个深刻的作家。同时又是现代主义的作家(美国爱伦·坡、法国的波德莱尔、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描写人的潜意识、非理性、梦幻。挖掘人心理的阴暗面。表现在沙皇统治之下,被黑暗势力挤压下俄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体验、人性的异化,具有“荒诞性”。

一,生平与创作特色(1821—1881):

1,平民情结与宗教感情:家庭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情结与宗教感情。

2,揭开人之谜:对现实的了解决定了他发誓一辈子研究人。 3,死的劫难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4,对美的变态追求:生理的疾病导致他对美的变态追求。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却从变态的生理与变态的心理中提炼出美,是对美的一种变态的追求。

5,从审美走向审丑:变态的心理导致他从审美走向审丑。

20

6,美学表现的重叠内涵。他立志研究人、写人、因而要关注与人有关的现实生活,以及一切与人相联系的问题。因此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成了他作品现实空间与水平面观察的对象。

二、前期创作(40年代):他的创作活动分前后二个阶段: 1,《穷人》(1846、中篇):处女作、前期代表作、成名作,继承了普希金的《驿站长》(维林)、果戈理《狂人日记》(彼普里希钦)、《外套》(巴施马奇金)描写小人物的传统,塑造了杰弗什金的形象。

(1)内容:小说采用书信的方式,刻画出一个小人物杰弗什金的悲惨处境与心理。

(2)《穷人》的独特之处——表现小人物的心理与人格尊严:《穷人》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描写“小人物”的传统,体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特别是继承了果戈理《外套》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却在果戈理描写小人物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

(3)杰弗什金的形象:是一个被专制压制,具有两重人格的小人物形象。A,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具有爱心、自尊心的小人物。

B,他又是一个怯懦、软弱、自卑的小人物。他有情感、有爱、

有自我意识,然而在那个重金钱与地位的社会中,他等于一无所有。

总体看来,《穷人》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对小人物的同情,表现可怜的处境,受压迫的身心。二是深刻的心理分析。挖掘小人物心里的底层,闪光的人性与变态的心理。三是表现小人物悲观绝望的情绪与妥协顺从的思想。作品显示出打动人心的悲剧性的东西。两个拥有无穷精神财富的人,却被毁灭了。作者以此将他们所处的那种无边无际的寒冷荒漠的世界的感觉传达给读者。

2,《两重人格》(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具有两重性格的人物形象。他想反抗压迫、摧残、毁灭他的黑暗势力,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三、后期(60—70年代)代表作有《被欺凌与被侮辱的》(1861)、《罪与罚》(1866)、《白痴》(1868)、《卡拉马佐夫兄弟》(1888)等。

1,《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292页):(1)线索与内容:主线是两个家庭的不幸,不幸的原因在于瓦尔科夫斯基。中心内容是娜塔莎与阿辽沙的恋爱的故事。

(2)人性善恶论削弱了社会批判力量。瓦尔科夫斯基是恶的化身,作者对他无比憎恨,但作者不能回答也没有解释“是什么东西和怎样使他成为一个恶的化身的”的问题。在作者看来,这是人本性的恶。既然是本性的恶,必须赎罪,信仰上帝才能得到救赎。因而作者宣扬宗教救赎,削弱了这个人物形象揭露批判社会的力量。

2,《白痴》(课本296):

(1)小说的内容:小说主要围绕娜斯塔西雅,描写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悲剧故事。

(2)到底谁是白痴?这部作品名为《白痴》,那么到底谁是白痴呢?这是理解这部作品的关键。

(3)娜斯塔西雅为什么又将钱扔到火里?第一,是对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的反抗与蔑视。第二,反抗是病态的,歇斯底里的。她提出谁从火中取出钱,钱就归谁,以此来让那些高贵的、自尊的男人们受

21

屈辱,这是她对压迫她、出卖她的社会的一种变态的反抗与报复。

(4)娜斯塔西雅为什么不嫁给梅思金。她爱着梅思金,梅思金也向他求婚,而且梅思金可以将她救出火坑,而她却拒绝了梅思金,愿意嫁给出10万卢布买他的罗果静,而她又是为了钱,将钱烧掉。

第一,变态的反抗。第二,她感觉到梅思金不是人,而是神。但神性又不足,是个神人。

(5)作者的思想倾向——信仰宗教又怀疑宗教的矛盾世界观。 第一,客观地描写了美的毁灭,但却归于没有忍让精神。 第二,推崇基督教的博爱、仁慈与宽恕。

第三,作者将梅思金又当成白痴。表现出作者用爱拯救世道,拯救人类的信念的动摇,表现了对宗教、上帝的怀疑。总之,在作者对梅思金的推崇,但又描写他的失败中,表现出作者信仰宗教、上帝、但又怀疑宗教与上帝的力量的矛盾世界观,作者的一生都在这种怀疑中期待、寻找、探索。

3,《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最后一部长篇,课本297页): (1)故事的内容:课本297页。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形发展。卡拉马佐夫性格成了道德沦丧,人欲横流的代名词。

这部小说有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除了阿辽沙外,其他几个儿子都有杀父的意向?德米特里为何无罪而受罚?伊凡是个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优秀青年,为什么也有杀人的动机?作者把理想寄托在什么身上?能实现吗?

(2)心理学解读: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角度,用“俄狄普斯情结”来解释儿子们的杀父的意向。

(3)社会学解释:有人认为弗洛伊德的解释有许多漏洞,提出应该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形发展,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道德拯救的否定,表现了作者对基督教理想的追求。

(4)宗教解读:a,德米特里为何无罪受罚——人性善恶与苦难净化论。b,作者的理想是什么?自由之路——人神联系(阿辽沙、伊凡)。德米特里通过苦难净化,皈依上帝,获得新生。

c,佐西马长老——精神的父亲。 四,《罪与罚》(课本293): 1,小说的内容:《罪与罚》描写了一个彼得堡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在社会和贫穷的逼迫之下,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的深渊。后来在良心的折磨下,主动承担罪过的故事。

2,拉斯柯尼科夫犯罪的根源:对拉斯柯尼科夫犯罪的根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1)社会学解读。A,社会根源:小人物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被人欺凌,作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他犯罪的社会根源——是严酷的现实逼出来的,这是作者极为成功的描写。

B,社会思潮的影响——以暴力反抗不平等的影响。一方面,他富有同情心,同情那些境况与他一样的穷人;但在另一方面,他又埋没

22

自己的良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超人杀害别人。作者以此说明,像拉斯柯尼科夫这样一个有许多善良品质的人,如果走上暴力反抗社会的道路,就会犯罪。说明暴力反抗没有出路。

社会学解读的解读可以解释他为什么犯罪,却不能解释他为什么要去自首,而通过宗教的解读,我们既可以解释他为什么犯罪,也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去自首。

(2)宗教解读:为什么一个富有同情心,极力为人类谋利益的人,极力遵循道德原则的人,却犯了罪?在基督教看来,不是因为社会原因,因为不是因为社会思潮的影响,而是因为人的本性。

A,罪——人的本性,犯罪的根源在于割断人与神的联系。

B,罚——受难,救赎的前提。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罪,要得到救赎,即通向自由,就得受难。即经过炼狱的磨练,这是救赎的前提,罚的过程即受难的过程,受难的最高表现是耶稣代人受难而死。

C,救赎——趋近爱,信仰上帝。作者意在告诉我们,普通人要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只有遵循基督教的教诲,走近上帝。而要趋近上帝,必须先具有爱心。

拉斯柯尼科夫想做超人,但结果证明,他无法救人,也无法自救,因而必须找他救。要他救就必须认罪,认罪的方式是受难与爱。

D,宗教思想的局限性:鼓吹受难与爱,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但他在反对革命暴力的同时,却肯定反革命暴力。无论别人以何种方式对待你,你必须忍受,具有爱心,这比托尔斯泰走得更远。托尔斯泰一方面提倡不以暴力抗恶,另一方面也谴责反革命暴力,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既反对革命暴力,又肯定反革命暴力。

五,复凋小说理论(课本295页): 复调与“多声部”:复调小说理论是俄国文论家巴赫金在研究陀的小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了“复调小说”的概念。所谓“复调小说”,是指一种“全面对话”和“多声部性”的小说。

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价值。

1,提出了一系列的让人深思的问题。 2,人文主义的理想光圈黯然失色。

3,扩展了文学创作的审美视角。陀思妥耶夫斯基将人从社会学领域扩展到了心理学、生理学领域,将人置于超时空、超阶级的视野中审视,置于非理性的视野,扩展了文学创作的审美视角。

4,扩展了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陀思妥耶夫斯基将笔触由外向内转,打破了单纯地客观描写现实的现实主义做法,将心理挖掘、潜意识、梦境、变态心理等的描绘融入到现实主义文学中,以夸张、怪诞、幻想、变形等手法,变形地表现生活的真实,扩展了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融入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

23

第四节:托尔斯泰(1828—1901)

82岁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同生于俄国一个贵族之家,他的作品带有极强的自传性,思想与他的创作联系极为紧密。思想上的主要特点是进行精神与道德探索,鼓吹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将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道德完善上;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心理分析。

一,生平与创作,三个时期。 1,早期(1852—1863):

(1)早期思想的特点:他站在开明贵族地主的立场上观察社会,描绘生活,幻想以改良主义的方式协调农民与地主的关系,解决矛盾,即主张采取分期付赎金的方式解放农奴。也就是说,在早期,他同情农奴,但却仍然肯定地主对农奴人身的占有权。托尔斯泰在自己的领地上实现自己改革的主张,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主要作品《一个地主的早晨》、《自传三部曲》、《哥萨克》。

(2)《一个地主的早晨》:主人公叫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反映了托尔斯泰这个时期的精神的主要特征:鼓吹“道德自我完善”,进行农奴制改革。

(3)《哥萨克人》(1862):在部中篇小说中,作家把贵族上流社会生活和普通劳动农民生活这两种生活加以对比,通过都市资产阶级文明和哥萨克人的纯朴观念加以对比,否定前者而赞美后者,发出了贵族平民化的呼吁。

2,中期(1864—1880):

中期的思想特征。总体而言,他此时处于从贵族地主阶级立场向宗法制农民立场的过渡之中

3, 晚期(1880——1910),同贵族地主阶级决裂,从贵族地主阶

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立场上来。 4, 二,《战争与和平》(1869):

1,人民主题:这部作品反映了从19世纪初直到20年代充满重大历史事件的俄国生活。人民的主题贯穿全书,人民被描写成决定俄国命运的伟大力量。

2,对贵族地主阶级的态度——有所批判但仍寄寓希望。 3,宗法制理想:娜塔莎是作者理想中的妇女形象。

4,人生观与自然观:人只有以自然为本,将自己融入自然,才能找到永恒的归宿。很显然,作者笔下的这个理想的贵族最后的归宿也是一种宗法制思想的表现。

5,宗教意识:在创作的早期,托尔斯泰不信仰上帝。作者通过四个贵族形象的描写,一个是批判的,而三个是歌颂的,对贵族阶级虽有所暴露但仍寄寓希望。作者认为社会的改革主要在于道德的完善,而道德的完善还需通过具有人民意识的贵族来完成。所以作者心中理想人物的最后归宿是一种宗法制生活。

三,《安娜·卡列尼娜》(1877):

1,创作背景:他对于贵族地主的失望和不满加深,而对于劳动人民更加同情,他在作品中的宣扬一种宗法制的家庭思想和道德原则,

24

2,主观意图与结构安排:《安娜·卡列尼娜》一方面批判城市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宣扬宗法式家庭理想,这决定了它结构上的两重性。

3,作品的客观效果:作者主观上是为批判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宣扬宗法制家庭理想,但在客观上所表现出来的,要更丰富、更深刻、更有意义。即在社会变革之中,家庭的性质,家庭的形式的变化等问题。

4,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她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一个在贵族阶级道德压抑下争取个性解放和爱情权利的悲剧性人物。

(1)她有美丽的外表与纯洁的心灵。尽管她是一个贵妇人,但由于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她在感情、才智和品德方面,都高于当时的贵妇人。在描写这个形象时,作者赋予她的极大的魅力。作者将这种魅力通过她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的美表现出来。

(2)她是一个争取个性解放与爱情权利的女人。

(3)她是一个被贵族阶级的道德观念压碎的悲剧人物。 5,托尔斯泰对对安娜·卡列尼娜的态度? 扉页上写着:“伸冤在我,我必极应”。出自《圣经·新约》。拿石头打妓女的故事。表达了他的矛盾态度。他对安娜既有批判、又有同情。作者认为那些贵族没有权利谴责安娜的权力,而安娜的确为“个人情欲”所支配,在他看来,违反了他的宗法制理想,应受谴责,但他认为这种谴责只能由上帝来执行“即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6,安娜的悲剧成因及社会意义:安娜对生活的企求是微不足道的。她没有要求以暴力推翻这个“官僚机器”的统治,她甚至就没有过任何一点要求改革这个社会的表示。她追求的全部内容只不过是获得个人的爱情,而其结果却是个悲剧,到底为什么呢?

(1)社会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

(2)安娜把幸福的梦想寄托在渥伦斯基身上,是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另一个原因(主观原因)。安娜爱上渥伦斯基,合乎生活的逻辑,带有必然性,正如安娜的悲剧结局带有必然性一样。

(3)安娜性格内在的矛盾是导致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

(4)安娜悲剧的实质:安娜的惨死是对俄国上流社会的控诉,显示了作家对俄国贵族阶级批判的加强。安娜的爱情以悲剧结束,反映了俄国社会生活自身的逻辑。在70年代,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贵妇人安娜,带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又带有贵妇人的软弱性,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其结局只能是个悲剧。

四,《复活》:《复活》写于1899年,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重要的作品,此时的托尔斯泰已从贵族地主立场彻底转移到宗法制农民立场上,与贵族地主彻底决裂了。但我们却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了托尔斯泰思想上的矛盾性与世界观的两面性。

1,从聂赫留朵夫的形象看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性。 (1)这一形象表明作者与贵族地主阶级彻底决裂,体现出进步性。 (2)对聂赫留朵夫罪行的描写与解释体现出作者世界观的矛盾

25

性。

(3)对聂赫留朵夫“复活”解释与描写体现出作者世界观的矛盾性:

(4)对聂赫留朵夫归属的安排体现出作者的矛盾性。

中编 第四章 19世纪后期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论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具体为1871年巴黎公社至1917年俄国10月革命爆发。

一,历史背景:

1,垄断资本主义促使作家进一步思考与研究人。垄断资本主义导致战争——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各国经历了深刻的历史变化,德、法、英等国经过近100年的发展,走上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一方面压榨、剥削、麻痹本国人民,同时疯狂地掠夺殖民地人民,造成了各种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终于导致了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第一次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战争与革命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重新认识,对人进行分析与思考。

2,欧洲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导致文学反映生活的面更广。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民大众与封建残余势力、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殖民地与宗主国、垄断组织内部等各种矛盾十分尖锐,使得文学反映生活的面更广。这些矛盾都深刻地反映在19世纪后期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

3,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潮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中非理性色彩与悲观主义色彩加重。

第一,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哲学。 (1)叔本华(1788—1860),普鲁士唯心主义哲学家,“生存意志论”代表。认为意志是一种求生存、盲目的、无意识的力,它高于知识与理性,它驱动着人去满足永无止境的欲望。有以下几点:

A,生存意志是世界存在的基础;否定世界存在任何客观的真理与规律,而是由一种生存意志支配着。

B,意志不受理性的约束。

C,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既然人生的目的只是求生存,所有一切行为只是由求生存的盲目的力、无意识的力支配着的,所以人生是虚幻的,没有价值的,而且支配人生存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满足它是暂时的、有限的。

D,虚无主义的哲学观:如何摆脱,要消除产生痛苦的根源,即抑制欲望,来自于生存本能,要否定生命。二种形式:审美。另一种方法,即涅磐、绝食以致死亡,彻底否定生命,为了使整个人类永远地摆脱痛苦,就要杜绝生命来源,毁灭人类。

(2)尼采的“权力意志”(1844—1900)。 A,权力意志是世界存在的基础。

B,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哲学:既然一切都是出于对权力的追求,

26

因此阻碍权力实现的一切,包括道德、法律、上帝都要否定。他要打倒一切价值,提出了“上帝死了”的口号。因为上帝保护弱者,与权力意志相背。

C,反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他不满用理性理解一切,认为决定世界的本质是追求权力的本能与欲望,一切都必须以追求权力为中心。

D,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他承认人生孤独与痛苦,但他提倡奋斗, E,对社会本质的歪曲:他否定一切的理论导致了虚无主义。它对文学的影响主义表现为将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归结为生物本能。

第二,以法国孔德为代表的实证哲学(1748—1857):

对生活采取纯科学、客观的方法进行观察,将生命看作是自然的动物,降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文学中,文学作品即对生活的记录,不应带作者的主观色彩,自然主义文学就提出不下结论,不作评论,不探求规律,以实证代替结论。

第三,以法国泰纳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1788—1893)(《艺术哲学》):

决定人的行为的是“时代、环境、种族”,强调人受物质环境制约,抹煞了人的力量与作用。文学艺术的发展完全从属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唯物主义倾向,在文学中表现为现实主义创作,但决定论把文学艺术简单地归为物质环境的“机制品”、“附属物”,这直接影响到了自然主义文学。

第四,以法国柏格森为代表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1859—1941): 继承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体系,反对“意志决定论”,认为世界是“生命冲动的过程”,生命之流为唯一的现实,人只能凭直觉、本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反对理性,过分强调主观认识的作用,所以它直接影响了西方现代派文学。

第五,精神分析法:

奥地利心理学家(1856—1839)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发展的原因是:(1)自我保护的本能。(2)性本能。总之,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和思想都是潜意识(本能)造成的,完全抹煞人的理性的作用。他用生物学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有一定道理,但歪曲了人类社会展的原因。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既具有中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也呈现一些新的特征。

二,19世纪后期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1,这一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同中期一样(1)坚持反映生活的原则,(2)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进行揭露与批判,(3)坚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同时,又有一些新的特征。 2,新的特征:

(1)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阶级矛盾。 (2)悲观主义色彩。

(3)自然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成分。 (4)更加注重道德思考与精神探索。 三,文学概况:哈代、易卜生、莫泊桑。

27

第三节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一,地位与特点(332): 他(1828-1906)是欧洲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最杰出代表,19世纪后半期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面旗帜,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一是他创造了“社会问题剧”,即用戏剧探讨社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点二是他作品的主题“个人反叛集体,”“人的精神反叛”。即强调道德思考与精神探索。

二,创作:

1,早期哲理诗剧《布郎德》(1866)。

《布郎德》标志易卜生从浪漫主义向“社会问题剧”过渡。 它塑造了一个个人主义理想家的形象、一个孤独的英雄形象。 2,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的重大意义在于提问,不在于解问,它们提出的改革问题的方法,具有改良色彩,往往行不通。

3,《社会支柱》(1877):被人们称为模范公民、理想丈夫、社会支柱的博尼克原来是个骗子、恶棍、杀人犯。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道德和民主的虚伪,形象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是由这些道德败坏、狠毒伪善的的人支撑着。

4,《人民公敌》(1882):《人民公敌》与《社会支柱》是以对比的形式出现的,二部作品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民主的虚伪。

5,《群鬼》(1881):在揭露社会道德的同时,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资产阶级社会中家庭关系也并不牢固。

在易卜生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悲观色彩。 他笔下的英雄人物、理想人物布兰德的理想因与现实脱节而破灭,葬死于雪崖之中。

斯多克芒在彻底孤立,甚至断绝生计下怎样继续斗争,作者茫然。 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作者没有办法都没回答。

理想人物往往带有更加明显的缺点,理想常在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

到晚年的创作中,带有更加明显的悲观色彩。一方面是社会矛盾更加剧,他批判现实又找不到出路。另一方面深居简出,不接触社会斗争,看还到前途。

三,《玩偶之家》(1879):《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最优秀的作品,无论思想、艺术都达到创作顶峰,剧本通过一对普通的家庭夫妻关系的剖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存在的虚伪,提出了妇女的地位与解放问题。

1,戏剧情节与艺术手法:

戏剧开头,娜拉是作为一个幸福的妻子出现的,与丈夫关系一直很好,小家庭在欢乐幸福的气氛中准备过圣诞节。

戏剧用对比手法将悲剧结局与圣诞节的快乐气氛对比,更托出悲

28

剧气氛。

2,娜拉形象:

一位从传统的家庭观念中觉醒而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女性。 (1)首先是位美丽、活泼、热爱生活的小资产阶女性。

(2)真诚、善良、独立、具有同情心,勇敢并具有牺牲精神。娜拉虽然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但又并不是一个甘心情愿依赖男人生活、庸庸碌碌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她身上有着一些与她那个阶级的妇女所不同的一些特征。这一切表现在她对他人、朋友、丈夫、父亲的态度上,善良具有同情心。

(3)强烈的叛逆精神。在最后一刻,她从家庭中挣脱出来,一旦觉醒便义无反顾,向资产阶级确立的家庭、宗教、道德、法律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挑战。

(4)娜拉形象的社会意义:

娜拉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他的叛逆精神。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她固然不是怀着崇高的理想而英勇战斗的革命战士,但她毕竟是一个追求新生活的新型女性。

《玩偶之家》的进步意义不在于娜拉出走本身,而在于通过她的出走,否定了那种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虚假温情。因为这种家庭温情,是以妇女牺牲自己独立的人格为代价的。

《玩偶之家》相比《安娜·卡那尼拉》,它所具有的社会意义要更进一步,不是对没有爱情婚姻的否定,而是对夫权思想的否定,对平等、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在当时至到现在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5)从娜拉反叛看易卜生思想的局限性: “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这是易卜生留下的一个100多年来让人探索的问题。子君的悲剧表明妇女只有取得经济上的自主权,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如果说《玩偶之家》主要描写的是人的精神追求的话,那么《伤逝》则暗示我们,妇女缺乏经济地位,就不可能提高在家中的地位,精神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A,只是精神的反叛,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引,只是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B,反抗的只是社会的习俗,矛头对准男权统治的习俗,而不是导致习俗的社会制度,没有触及社会制度本身,而将它归于男人天性。

29

中编 第五章 19世纪后期欧洲非主流文学

19世纪后期的欧洲,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潮和反理性的哲学思潮随之泛滥。这些对文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文学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

一,自然主义文学: 1,名词:自然主义文学

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倡导者,但他的小说主要还是现实主义倾向。真正实践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是龚古尔兄弟。他们兄弟两人合写了《热曼妮·拉瑟顿》。

2,左拉:

他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者、倡导者,但他的作品都表现出现实主义倾向,被视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尽管其主导倾向为批判现实主义,但仍然有很强的自然主义成份。

(1)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原则: 他在《现实主义小说论》、《戏剧上的自然主义》等著作中提出一套不同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的现实主义理论。

A,强调艺术对自然的真实反映要像镜子一样,是什么就反映什么。这里的真实,再也不是现实主义文学所说的本质真实,而是现象。

B,用科学代替想象。作家应像科学家一样反映现实、研究现实,不应有形象思维、不能幻想、夸张。

C,不带任何主观情感。它要求作家所描写的现实不应掺入作家的主观情感,应将血淋淋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评说,而作家不要带道义或主观的评说。

D,要求作家写具体的人而不是典型的人,写心理的人、生理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阶级的人,写自然的人。

(2)自然主义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A,它重视科学、客观,暴露黑暗,强调生理、环境、时代对人的行为与思想的影响,具有民主思想与唯物主义思想。

B,它过份强调自然的人、生理的人、本能的人,忽视了社会关系对人的制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成份,不能反映社会的人的面貌。

C,强调客观,无视本质,不能塑造出典型环境与典人物,因此反映的只是现象,不能透视现象看本质。

尽管他提出了这些理论,但他本人的创作却大致遵循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子。

(3)《卢贡——马卡尔家族》:这是著名的西方家族小说之一。左拉决心用自己的理论指导创作,写一个家族,由于环境、生理遗传等方面的影响使酒精中毒遗传到了后代身上,倾向于犯罪、盗窃、谋杀、奸淫、疯狂、酒精中毒,导致生理退化,走入岐途,精神病态越来越多,最后导致这个家族走向了灭亡。

《卢贡——马卡尔家族》共20部,第一部为《家族的命运》,本意是写生理的人,但客观上写的社会的人,犯罪不全因酒精中毒和精

30

神病遗传,而是社会环境影响。病理研究让位于社会研究,生理决定论被社会环境决定论取代,从《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看到的是一部形象的法国社会史,如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4)《娜拉》: A,内容:《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第九卷。 B,娜拉的形象及典型意义。

这个形象塑造得很成功,性格很复杂。 第一,她是个道德败坏的女人。

第二,她是一个被损害、被污辱的下层妇女。

第三,典型意义:她的堕落是对社会的揭露与批判。是万恶的社会所不容的结果。

二,唯美主义文学:出现在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是一个具有现代主义性质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王尔德

1,名词:唯美主义文学 2,唯美主义的文学主张:

(1)主张以艺术同现实对立。因为他们不满英国的现实生活和功利哲学、市俗习气和庸俗作风,因此企图以艺术美消除现实丑。

(2)认为只有艺术美才有永恒的价值。主张不是生活高于艺术,而是艺术高于生活。

(3)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艺术家受任何功利的限制,认为艺术家应该完全自由,不受任何道德规范的约束。

明显受到了康德美学的影响。康德认为“美不涉及利害”、“审美的标准不应该受到道德功利和快乐观念的影响。”

(4)评价:A,“艺术美高于生活美”是对的,它避免了将艺术庸俗化的做法。艺术美作为美的反映形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比普通的实际生活的美(生活美)“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理想”;

它化生活的平淡乃至腐朽为神奇(丑、恶、畸形、悲),因此它可能具有更长久的魅力

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生活美,强调艺术美的特殊性和优越性,无疑是对的,但黑格尔片面强调艺术美高于生活美,认为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反映,否定了艺术美的客观现实基础,颠倒了艺术美与现实美(生活美)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哲学出发,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观,提出“美是生活”,但他又认为艺术美只不过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品,这就贬低了艺术美,也是片面的。

唯美主义对社会深恶痛绝,企图用艺术与之对抗,提出“艺术美高于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

B,它提出艺术美与道德和功利无关的思想,是片面的,实际上是源于黑格尔与康德的唯心主义美学观,将艺术引进了象牙塔中,引向了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岐途。

31

艺术美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美是需要的,但不能唯美。艺术的殿堂必须建筑在社会尤其是人生的基础上,真正的艺术不能是与社会人生绝缘的。

3,王尔德(1854—1900):

王尔德将文学艺术理论体现于创作实践之中。 (1)《快乐王子》

王尔德在这篇作品中希望表达这样一个观念:只有美的东西,才有存在的价值。美一旦失去,存在的价值也就丧失了。王子不美了,没必要继续存在,只有被拆除。并不会因为他的心灵美(功利)而会美起来。但是美是不涉及利害却关联利害,王子尽管在艺术领域中不美了,但在上帝的天堂里,他却是美的,他将永远长存。

(2)《道连·格雷的画像》

王尔德意在说明:艺术美永远高于生活美,艺术美是永恒的,而生活美是暂时的。

(3)独幕剧《荷乐美》:

它取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14章,但有很大改动。 这部作品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即从怪诞、颓废、乖戾、病态中提取美。为了追求美,可以不顾一切,牺牲一切,乃至生命。体现出一种变态的审美情趣。

三,前期象征主义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文学流派包括前期与后期,我们这里所说的象征主义,是指19世纪末期在法国形成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魏尔伦、兰波、马拉美、梅特林克(比利时)等。这个文学流派我们称为前期象征主义,它在90年代衰落了。

在20世纪20——40年代的欧洲,还出现了一个以英国诗人爱略特(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瓦莱里(《海滨落园》)、奥地利的里尔克(《豹》)、爱尔兰的叶芝(《驶向拜占庭》),美裔英国诗人爱略特(《荒原》))为代表的象征主义文学流派。所以我们将19世纪末期的那个称为前期象征主义,而20世纪的这个称为后期象征主义。

1, 名词“前期象征主义”

2,艺术手法的“象征”与文学流派的“象征主义”的区别: 《药》以夏瑜坟上的花环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象征”一词来源于希腊,分手的二人将木板或陶器分成二半,各执其一,再见时拼成一块,作为友谊的信物,后来引申为某个观念或事物的代表。

象征主义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但再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方法,而是形成了一股文学思潮,有特定的时间、地点。指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一种以象征为表现手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文学思潮。

而且,象征主义文学流派在采用象征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时候,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1)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象征,在象征体与被象征体之间,一般有明显的类似关系,

(2)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象征,由于象征体与被象征体之间,一

32

般有明显的类似关系,所以我们一看便明白。

3,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的艺术与美学特征:

(1)内向转——从外部物质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在精神世界。 (2)寻找“客观对应物”表达内心情感。

现实主义也描写客观,但现实主义描写客观是为了再现客观。而象征主义文学描写客观的目的不是再现客观,而是为了表现主观,客观只是表现主观的途径与方式。与浪漫主义的区别在于浪漫主义主张直抒胸襟,而象征主义主张用象征性的物象,即“客观对应物”暗示主题,暗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4,象征主义诗歌流派的意义何在?——使审美对象扩大了: 象征主义所采用的文学形式,基本上为诗歌,均为诗人。

在审美的观照下,所有的生命,连带丑恶、纵情、混乱都到了肯定,因为再也没有神性的眼睛盯着生命本身没有涤净的原始性,它们理直气壮的徜徉于市。这是生命与诗在超逾了神性规定后的必然逻辑后果。

这样一来,就是生命中丑的东西也都变成了审美的对象。即使是兽性和邪恶的也会在迷惑人的审美中发出诱人的光芒。

诗人们通过审美的方式让受到约束、压抑的本能生命得到发泄。而读者从这些诗歌中看到了他们对现实秩序的反叛。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我们就看到,他将丑恶当成了审美的对象,从丑恶中发现美,从恶中开出鲜花。

中编 第六章 19世纪美国文学

一,历史背景:

美国文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土著文学,二是殖民文学,三是民族文学。

作为新大陆的美国,没有什么文化积淀。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它几乎是和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的。在此之前,美国文学是土著印第安人的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这一时期,被称为土著文学时期。

欧洲移民到达美洲后,对这块新大陆实现殖民主义统治,产生了移民文学,或者说殖民文学。殖民文学主要是游记、日记之类的文学,以及宣扬宗教的宗教文学。描写西方人眼中人的优势,美化他们的文明、掩盖他们的掠夺,为他们屠杀殖民与半殖人民作辩护。或者描写异国情调。殖民时期的文学主要受到了英国文学的影响,成就不高。

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美国才真正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学。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伟大胜利,独立之后,美国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与竞争时期。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美国的民族文化成长起来了,民族文学也在民族文化的成长中开始出现,涌现出一批真正是美国自己的作家作品。我们所说的美国文学主要是指美国的民族文学。

33

二,美国文学的特征:

1,具有强烈的自由精神和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

美国文学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的,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美国人民具有强烈的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这在文学中都有突出的反映。

2,具有强烈的兼容性。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美国文学就是在不断汲取融会各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兼容性。

3,开朗、豪爽的基调:

美国作家都来自社会下层,这使得美国文学的生活气息和平民色彩比较浓厚,总的特征是开朗、豪爽。

4,内容庞杂、色彩鲜明 三,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整个19世纪的美国文学以南北战争(1861——1865)为界,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前期与后期。前期主要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主,后期主要以现实主义为主。

1,前一阶段:在内容上,主要描写美国自己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色,代表作家是欧文与库柏。他们的创作摆脱了欧洲文学的影响,被认为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

(1)欧文(1783-1859):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是《见闻札记》。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睡谷的传说》就是出自于此。

小说通过幻想的方式,表达了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小说将殖民地统治比作婚姻关系。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殖民关系被解除了。但这种关系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又人们觉得不适应。原来闲适、和谐的生活被忙碌、冲突所取代,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2)库柏(1789-1851):“美国的司各特”,代表作是五部曲长篇小说《皮袜子的故事》,其中包括《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在《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土著民族印第安人的正面形象。他们有智慧,善良、忠诚、重视友谊。一反白人作家笔下对印第安人的丑化。

2,后一阶段:在内容上,一些浪漫主义作家开始考虑如何解放人的精神问题。

(1)爱默生与超验主义:(1803——1882)爱默生是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的领袖,是超验主义思想的代表。是散文作家、诗人、演说家、思想家,对美国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超验主义思想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 (2) 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创作的《草

34

叶集》(1855)代表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

《草叶集》反映了美国在内战前后从农业经济发展到一个工业大国的进程,用一个新的乐观的声音歌颂一个新民族的崛起。

惠特曼不为宗教与现行制度而创作,他歌颂的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下层的体力劳动者,如车夫、矿工和农人等,并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诗人。更具开创性的是,他打破了一千多年以来的宗教禁忌,石破天惊地高声讴歌“同志之爱”,并且乐观地预言同志之爱的新时代将到来,而这种情爱将推动社会的前进。

A,草叶的含义:

第一,草叶是生命力的象征。草叶既不开花,也不结果,无论高山平地,无论地方宽窄,都能生根发芽。即使任人践踏,任野火燃烧,仍遍布于大地,表现出无限的生命力。它是希望的象征。草叶有一种泥土和空气的气息。由充满希望的绿色构成。它象征着最普通而又最强有力的生命。这并不是说一棵草可以永远不死,而是说它正是在不断的死亡,又不断的新生中,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在惠特曼看来,任何存在都没有终结,只有变化,死亡不过是新生命的开始。新的国家正是在这种生生不息的草叶精神的支撑下,得以发展壮大。

第二,草叶是民主与自由的象征。草叶无处不在,在广袤的土地上自由的生长。无论车夫、矿工、农人、伐木工人,还是总统,都尽自己一分力,为这片土地奉献自己一分绿色。人与人之间,像小草一样,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B,人性的张扬:

诗人在《草叶集》歌颂自我、歌颂肉体。在《自我之歌》、《我歌颂带点的肉体》、《大路之歌》等诗篇中,诗人要做生命的主宰,要摆脱一切束(shu)缚。在他看来,健康的自我应该是心灵与肉体、头脑与感官和谐发展的自我。应该是健壮、粗野、豪迈、自信,胸襟坦荡、无拘无束的自我。应该是能够担当责任,敢于担当责任的自我。但诗人笔下的自我不是个人主义和惟我独尊,而是超越了个人情怀,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向上力量。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他写到“我赞美我自己,我歌唱我自己,我所唱的一切,同样适合你。因为属于我的原子,也同样属于你。”它体现的是平等、民主的思想,体现的是博爱的观念,体现的是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

C,歌颂为民主与自由而工作的人们。 那些开拓疆土,建设国家的劳动者是他诗歌中歌颂的对象,比如《斧头之歌》,歌颂的就是那些普通的工人农民。那些为国家的民主自由而献身的战士也是他歌颂的对象,比如《啊,船长,我的船长》,就是一首歌颂林肯的诗歌。他把林肯比如为船长,正是这位人们的船长与父亲,带领美国这艘民主的巨轮度过了险滩,到达了自由的港口。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惠特曼诗歌中所表现的理想与进取精神仍是美国以至各国人民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力量源泉。

(3) 霍桑: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把严肃的道德和

35

历史内容与卓越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了不朽的著作《红字》。《红字》中海丝特是追求独立自主的典范。在她漫长而卓绝的抗争中,不仅完成了自身的追求,而且通过身体力行改变了周围人们的看法和社会的世俗观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A,《红字》的内容:

《红字》以17世纪北美清教殖民地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取材于1642-1649在波士顿发生的一个恋爱悲剧。

作者一方面从基督教观念出发,认为人人心中都有原罪,并提出了赎罪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批评了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对人的摧残。

B,谁是真正的罪人?作品的主题是罪与救赎。 那么谁是罪人呢?是丁梅斯代尔吗?

在世俗的眼里,他是没有罪的。他是个正人君子。

在作者的眼里,他也没有罪。尽管他犯了通奸罪,但因为人人都是罪人,所以与海丝特一样,只要能悔改,就不是罪人。

但在我们看来,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虚伪的,不敢承担责任,任凭海丝特一个人承担责任,受折磨。

在世俗的眼里,齐灵渥斯不是罪人,而是个受害者。 但无论是作者还是我们看来,他都是个罪人。 C,怎么赎罪?

作为基督教教徒,霍桑认定人有原罪,每个人身上都有罪。罪恶是根深蒂固的,始终与人类社会并存。那么怎么赎罪呢?作者认为:

一是像海丝特那样道德完善。海丝特过着严肃清贫的生活,克己助人,为他人服务,终于重新建立起与社会的联系。

再一种就是精神净化,像丁梅代尔那样。

通过作品,我们看到,作者一方面从基督教观念出发,认为人人心中都有原罪,并提出了赎罪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批评了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对人的摧残。

(4) 麦尔维尔(1819-1891):与霍桑一样,麦尔维尔也认为人有原罪,罪恶与人同在。

A,《白鲸》的内容:《白鲸》通过流浪汉实马利之口讲述了亚哈船长向一条叫着莫比·狄克的白鲸复仇的故事。

B,主题:关于《白鲸》的主题,有许多争论。 四,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

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候,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开始萌芽。在反对奴隶制的斗争中出现了废奴文学。其代表作是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年)主要是暴露南方奴隶制度的罪恶的,描写了一个逆来顺从的老黑奴汤姆的悲惨遭遇。

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美国出现了自己的民族文学,涌现出一批真正是美国自己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家面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开始把笔触(chu)转向对客观现实的描写,来揭露与批判社会的罪恶。这其中的杰出代表有短篇小说家欧·亨利(1862-1910,《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

36

诗》)、杰克·伦敦(1876-1916《荒野的呼唤》、《马丁·伊登》)和马克·吐温。

1,马克·吐温(1835-1910)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他是美国文学史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被人们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学过的作品有《百万英镑》、《竞选州长》、《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他著名的作品还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内容:

小说描写一个被人们认为没有教养的小孩哈克与一个叫吉姆的黑人奴隶的友谊并营救吉姆的故事。哈克父亲是个酒鬼,经常打哈克。哈克没有得到好的教育,被人们认为没有教养,经常做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情。 3,小说的主题:

评论界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有很多争论。但一般倾向于它是一部追求自由,反对种族歧视的小说。

那么为什么哈克具有自由平等的思想呢?

一般认为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接受所谓的文明教育,才具有健全的心智。还有人认为它既可被看作一部批判蓄奴制的小说,又能作为哈克认识上成长的故事,还可作为流浪汉冒险记欣赏,或轻松的儿童读物去阅读。

3,哈克的形象:

哈克是个有正义感,追求自由,善良、勇敢,讲求实际的形象。他热爱自然,不愿意受到约束,不愿意成为所谓的有教养的人。在作者的笔下,他得宜于没有被所谓教养的污染。

4,美国文学: (1)德莱塞:

德莱塞的代表作品是《美国的悲剧》,发表于1925年。在此之前,他还陆续发表了《嘉莉妹妹》、以及其姊妹篇《珍妮姑娘》,还有《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等长篇小说。

在这些作品中,德莱塞打破美国早期现实主义的乐观传统,用巴尔扎克式的笔法深刻揭露美国社会贫富两个世界的对立,讽刺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抨击它对人的腐蚀和摧残。

《美国的悲剧》的中心事件是主人公克莱特谋杀其怀孕女友洛蓓达。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克莱特短促的悲剧一生,通过剖析他利己主义世界观的逐渐形成和发展,来谴责他追求富贵的虚荣心及其卑鄙手段,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克莱特悲剧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美国的生活方式。

克莱特悲剧的形成原因:

一是克莱特个人负有重大责任。 二是社会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 另外,克莱特是金钱的牺牲品。

他被判死刑是罪有应得,因为他谋杀了洛蓓达。但从根本上讲,他也是个受害者,是一只替罪羊,他的犯罪应归咎于那个社会,是腐

37

朽的资本主义制度毁灭了他。

克莱特是普通美国青年中的一个,小说讲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千千万万个象克莱特一样的美国青年的悲剧。

(2)海明威。 (3)刘易斯:193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代表作品《大街》。讽刺20年代美国中小资产阶级的庸俗保守、虚荣浅薄、惟利是图。

(4)斯坦贝克: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愤怒的葡萄》。以30年代经济危机为背景,描写农民的破产、逃亡与贫穷。

(5)菲兹杰拉德: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另一个重要作家是海明威。菲兹(ci)杰拉德是代表作品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美国梦破灭的悲剧。

A,“迷惘的一代” B,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是一个美国梦破灭的悲剧: “美国梦”实质上是一种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它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从18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它创造了美国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一战后,美国梦已经颓废、腐朽了,原有的艰苦工作、节俭、节制等价值观念都淡薄了,取而代之的是享乐主义、铺张浪费。

一战后,美国青年认识到这场战争不过是资产阶级争夺各自利益的战争,却给千百万家庭带来了死亡和悲痛。他们觉得被骗了,从而感到失望、迷惘,精神上极度空虚,一味追求物质财富,形成“金钱至上”的思想。那种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纯洁的“美国梦”也不复存在。

盖茨比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起初,盖茨比仍怀着一腔热血为他的梦想而孜孜不倦地奋斗。之后,他发现在这样一个机会不均等的社会中艰苦奋斗对成功是无济于事。在那个年代,一个穷青年想靠自己的力量走正常途径去获取财富无异于白日做梦。那些通过不诚实劳动、欺骗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于是,为了实现梦想他通过不法活动成为了“暴发户”。就在他觉得自己要实现梦想了的时候,他被人但后来枪杀了,美国梦破灭了。

C,《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青年盖茨比由于没有金钱和地位而失去了爱情,于是不择手段试图通过发财致富夺回逝去的爱情,结果被人枪杀的故事。

盖茨比的梦想实际是把爱情和金钱统一起来的梦想。他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

至于他悲剧形成的根源,总体来说,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青年被毁灭的悲剧,也是资产阶级精神文明破产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6)塞格林:塞格林自己名气并不大,但他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却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A,麦田的象征意义:所谓麦田,是精神纯洁的象征,是精神的庇护所,是纯真和爱的体现。守望麦田,就是守望精神的纯洁。

38

作品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说:“我老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事。我只想当个麦田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象话。”

在麦田上面奔跑的儿童则代表着萦绕在霍尔顿心头的永恒的童年。麦田与儿童构成他一直追求的纯真理想,是梦幻的集合。那“混帐的”悬崖下面虽然是腐化虚伪的成人世界。

B,内容:《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十六岁少年霍尔顿为主人公,以其在精神病院自述的形式详细追述了自己精神崩溃的全过程,展现了青少年的复杂心理,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悲剧。

C,悲剧根源:

第一,外在的社会和历史因素是悲剧形成的先决条件。第二,家庭因素促成了他的悲剧的形成。

第三,霍尔顿个人的性格形成了他的悲剧——梦想与现实的脱节 (7)辛格: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描写犹太人的作家,代表作《卢布林的魔法师》。

(8)贝娄: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洪堡的礼物》。 (9)厄普代克:代表作为《兔子,回来》三部曲。

20世纪美国文学在强大的经济支撑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比如莫瑞森、写《生者与死者》的梅勒,写《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海勒等。

第三节 海明威——悲剧意识与超越情怀

海明威在悲观绝望中反抗、寻找、追求人性超越的途径。 一,传奇激越的冒险经历:

他是20世纪的同龄人。喜欢斗牛、拳击、打猎、射击,爱好各种体育运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在非洲的丛林里打过猎,在古巴的大海上捕过鱼,在西班牙的斗牛场斗过牛,在海中开过潜艇,在天上开过飞机。打过仗,参加过三次大仗——一、二次世界大仗,以及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死得也轰轰烈烈,1961年在家中将一把双筒猎枪含在口中,将自己的脑袋打得粉碎。

他是有名的硬汉子,在作品中也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子的形象。比如桑提亚哥。与卡夫卡正好相反,卡夫卡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弱英雄的形象。

二,从悲观、迷惘到追寻、超越的情感与创作历程:

海明威在艺术上形成了一种非常简洁、清新、干净的散文文体。他曾以冰山比如他的创作,尽量追求一种含蓄、凝炼的意境。所以他

39

的创作中有一条潜在的主题——即追寻人性超越。

1,《大二心河》(1924)——心灵的阴影:

1924年在巴黎出版了自己的第二个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在我们的时代里》包括18个短篇小说,其中《大二心河》特别出名。它描写的是一个简单的渔猎故事,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但却将战争留给人们的心灵阴影呈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渴望。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这部作品基本上决定了他作为迷惘的一代的创作走向。涅克之所以一回到美国就来到大二心河钓鱼,是渴望一个清净、和平的环境。

复归自然是美国文学的传统,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一个范例,当哈克远离文明社会而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时,他觉得轻松自在,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办事。

所以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对回归恬静自然的渴望,一方面是心头难以摸去的战争创伤。

2,《太阳照样升起》(1926)——“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1926年海明威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表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青年对人生的幻灭与迷惘。海明威在作品的前面,引用了当时已经很出名的作家斯泰因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因此,以海明威为代表的一批描写青年人的迷惘的作家就被人们称为“迷惘的一代”,《太阳照样升起》被看作“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还有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

《太阳照样升起》中塑造了以我——主人公杰克·巴恩斯为代表,包括他爱着的女人勃雷特、他的朋友罗伯特等一群迷惘的一代的典型形象。整部作品可以说给人一种悲观、绝望、迷茫的感觉。但是,海明威是硬汉子,他并没有完全绝望,还是给人一点点希望,那就是书名“太阳照样升起”。 3,《永别了,武器》(1929)——悲观的极致。

1929年,海明威发表了他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旧译《战地春梦》),将悲观迷茫的情绪推到了顶点。

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一个叫亨利的美国青年与一个叫凯瑟林的英国女护士恋爱的故事,战争与爱情紧紧交织在一起。

所以这部作品表面上描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实际上是以爱情为线索,反映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与罪恶,揭示战争对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心灵的摧残。此时的海明威,跌入到了悲观的最低点。

4,《乞力马扎罗山的雪》(1936)——在失败中追寻精神超越。 在1929年发表《永别了,武器》到1940年发表《丧钟为谁而鸣》间的十年间,海明威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其中最出名的是1935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非洲的青山》和193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在这些短篇小说中,作者使用意识流手法来表现悲观孤独的主题。但作品中悲观孤独的主人公已经开始进行个人反抗,尽管这些个人英雄主义者们都以悲剧而结束,但昭示着海明威不屈服命运,在迷惘中顽强追寻的精神。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一开篇就有一段经典的叙述:

“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常年积雪的高山,据说

40

它是非洲作高的山,西部高峰叫‘阿奇鄂阿伊’,是上帝的神殿。在西部高峰的近傍,有一具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呢,没有人作过解释。”

接着小说写一个叫哈里的作家,为了摆脱舒适得令人窒息的生活,与自己的妻子——一个极富有、极爱他,但他却从来没有爱过的女人——到非洲去打猎。为的是一切从头开始,为的是能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找到生命的活力与创造力。但是,他不慎在打猎时将一条腿擦伤了,并且感染了,即将死去。

5,《丧钟为谁而鸣》——在迷惘中反抗与追寻。

1940年发表了西班牙人民反谍斗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主人公罗伯特的命运仍然以悲剧而结束,但他再也不是迷惘的青年,而是在迷惘中探寻出路的青年。他是有着明确的理想与信念的青年,他的理想和信念是为人民的事业而战斗。组织安排他领导一个小分队去炸掉敌人的一座桥,他忠于职守,尽管身负重伤,最后死去了,但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任务。他标志着海明威从悲观、空虚、迷惘、追寻和漫无目的个人反抗过渡到了具有为理想和信念而献身的情怀。

但我们要看到,他完成的是在现实中的任务,他的精神追求是经验的,是现实的,是为某种具体的信念。

三,《老人与海》——人性的超越与升华: 1952年,海明威发表他影响最大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将他的超越情怀推到了极至。(内容详见教材61)。故事具有明显的象征和寓意意味,大海和鲨鱼是外部世界邪恶与暴力的表现形式,老人是现代社会人类的象征。作品通过对外部的暴力世界的强大凶残、荒谬莫测的描写,表现人的努力注定要要失败。然而,作者通过老人与大海和鲨鱼的搏斗,形象地表明了人类要勇敢地面对失败,永远地保持精神不败的主题。肉体是短暂的、有限的,而精神是长存的——抗争、不屈、克服自身的不足,这就是人性的超越。

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是作家从30年代以来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的深化与发展。在他的身上,具有豪迈的人格力量,是一个精神的强者。无论是84天的背运,还是在与马林鱼搏斗时感到自己要跨下去的时候,都要试一试。他明知道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但他却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他坚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最后,他在睡梦中也在梦见了雄壮的狮子。这是对未来胜利的向往,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

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形象表明,海明威认为人生是悲剧性,只有通过精神克服这种悲剧性。

从《大二心河》中的涅克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从《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的哈里,再到《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一直到《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我们看到了海明威从悲观、空虚、迷惘、追寻过渡到一种人性超越的情怀。

41

从《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到《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再到《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我们看到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似乎经历了一个从小我到大我再回到小我心灵与情感探索历程。亨利考虑的是小我,是个人的幸福与得失,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反对战争。而罗伯特考虑的是大我,为了信念而死。桑提亚哥又考虑的是小我,是我在生活中的位置——尽管失败,但失败得像个人。但是,这种回归不是一种简单的恢复,而是一种超越与升华。思考的是由小我到集体,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状况。

四,海明威的创作特色:见课本。

下编 第二章 西方现代派文学

第一节 概论

一,名词—现代派文学:“指20世纪在欧美形成的,在内容上反对以决定论和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传统价值观念,表现人的异化与非理性,在艺术上反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客观再现,不注重客观真实性,而通过使用象征、夸张、佯谬等方法表现生活的本质真实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等文学流派。”

二,现代派文学产生的原因:

1,社会根源:大工业生产导致人的异化。同时政治的动荡、战争的残酷、经济的萧条,导致人们的道德沦丧、信仰危机、传统的价值观解体与崩溃,带来了西方社会普遍的危机感,导致人们躲到自己的心灵深处寻找安慰。

42

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ra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