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3-05-02 19: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大市场的接轨,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80 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对推动会计工作和更好地为经济管理服务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会计电算化工作在众多的中小城市还是刚刚起步,现阶段急需一批既懂电算化知识又熟悉会计业务的复合人才,来带动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速度。普及会计电算化事业是、深化会计改革,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迫切要求,更是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从会计发展的历史来说,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和发展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二、会计电算化所面临的问题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不仅培训了大量的会计人员,而且会计电算化试点及普及面逐步扩大,影响越来越深,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共 13 页第 6 页(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1)一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3)部分管理人员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从 386、486、一直到奔腾 4 机型换了几次,但财务软件仍停留在“古老”的FoxBASE 开发的DOS版上。(4)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会计系统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三)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学、信息

学、会计学、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虽然大多数会计人员都已接受过计算机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效果不尽人意。表现在:(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而已。(3)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缺乏,没有系统性。

四)会计软件存在缺陷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决定着电算化工作的深人程度,也关系到能否顺利的做好“甩账”工作。但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1)安全性与保密性差。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共 13 页第 7 页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扬,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埋下了隐患,容易产生问题。(2)各核算模块缺乏衔接。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模块间数据不能顺利地相互传递,以实现自动转账、相关查询等功能,不能做到“无缝连接”,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先进性。

(五)相关的法规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关于电算化的法规,财政部颁布了三个重要文件,它们是 1994 年以财 27号文件发布的《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以及 1996年以 17 号文件发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这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纳入法制轨道的标志。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多的会计人员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法规的具体内容,而对于实际工作的违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检查和监督。同时单位也未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无法确保相关的法令真正贯彻和执行。

(六人员分工不合理,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很多单位在实施电算化后,人员的分工仍采用手工模式,不利于电算化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建立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牵制制度。电算化以后,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如系统维护等,而传统手工模式下的一部分工作已由计算机代替,如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等,所以应当对原有的手工模式进行重新设置,以保证电算化的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所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电算化实施后的人员管理、使用管理、操作管理、档案管理及维护管理中的对策进行分析讨论,以供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一)电算化系统的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是由人来实现的,加强电算化的人员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对其进行合理分工,以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牵制,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确保电算化工作有一支稳定的高效的队伍。电算化系统涉及的有关人员很多,如电算化系统设计、开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操作人员、操作员、审计人员,等等。企业为使电算化系统能有效运作提供各种有效的会计管理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必须对电算化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管理。

共 13 页第 8 页计算机代替手工以后,凭证一经录入,进行审核后,软件自动完成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的工作,因此对手工环境下的凭证传递程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qk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