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28 10: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源共享~~~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资源共享~~~

的制度做根本性的否定,只能被逐渐体制化,即被体制修葺、规范、消化融为它的一部分(社会为了自身顺利运行,可以允许一定程度上的颠覆活动,并从这些不同声音中吸纳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东西,消解危害自身发展的东西,将其萎缩为个人的小情小调)。而主流音乐借鉴影视音乐的革命实验成果来延续了自己的商业神话与大众文化消费神话。当我们拨去遮挡于眼前重重的由社会历史非常态织成的蛛丝后会清楚地发现,即使这种非常态不时存在以为影视音乐的批判性创造存在条件,终究还是不能阻止影视音乐批判性的丧失。

20世纪是一个工业、后工业时代,是一个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普遍物化的时代。生存于这个时代的有思想的人们无不怀有关注人类存亡的危机感。不断加速时尚化、商品化、物化的生活在逐渐淡漠、疏离和变异人与人之间原本温情脉脉的关系。在这样一种生活样态下,影视音乐家们用音乐揭露了工业、后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生活的物化以及人性的丑恶(古已有之,但在物化的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197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度过战后危机,开始步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这意味着影视音乐形成时期激愤的、政治性的外部生长环境不复存在了。作为一个动荡时代象征的政治批判性的影视音乐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时代根基,开始转向一种个人表达情性的影视音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影视音乐摆脱了批判社会的政治性重担,而致力于自身音乐美学与人类心灵的探索,同时在对物化生活的态度上不再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只是大量地表现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即是说影视音乐家们不再关注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而专注于个人常态叙事的条分缕析,批判力就这样减退了,失去了批判力的思想就像失去了刀刃的刀。

现代影视音乐日益变成“大众的沉沦”。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说得严重些,它与那些贩卖鸦片、大麻、海洛因、可卡因、摇头丸等的追求别无二致——都是只顾及“卖方”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对消费者的危害。

影视音乐得以建构的基础是“自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影视音乐只是自由的消沉,缺乏批判性、伦理性、反思性和反抗性,它把精神的自由意志演绎成“奴役的自愿”,成为大众甜密的精神鸦片。

作为艺术的音乐——显然影视音乐也本应在其中,如今在其发展方向上也完全背离了艺术的根基。——影视音乐根本缺乏追求内在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当代音乐,迫切急需的是一些反思性,反抗性的和批判性的声音;需要宏大的、慷慨的、激越的、奔放的、豪迈的曲调。而不是向社会释放太多消沉的、低迷的、淫靡的、荒唐的、放纵的、沦落的乐音

总之,影视音乐从起初的单纯表达导演要说但不能用语言去说的第三种声音,发展到了自成一体,即音乐可随听者的感受而别有一番理解。影视音乐的发展取向,在其得以构建的“自由”与“艺术”的地方,打破东方与西方、种族与地域、传统和新潮、古典和现代、门派和类别的隔阂,用批判的目光审视各种元素,正不断摧毁着“自由”与“艺术”。

参考文献:

1. 高如.试论影视音乐的特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1)

2. 黄铨剑.影视音乐审美价值探微.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5,(0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qh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