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省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笔试知识总汇及备考

更新时间:2023-03-08 05:53:2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陕西省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

笔试基本知识总汇

第一部分

社区居委会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城市居委会的演变历程

1 创立阶段 2 曲折发展阶段 3 恢复完善阶段 4 改革发展阶段

第二节 社区居委会的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

宪法法律明确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

社区居委会的5 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性质

居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和行政组织,它是具有一套组织系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1.基层性:政府通过社区居委会把政府的政策文件及指示精神及时传达给社区成员;社区居委会直接把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反映给政府部门。

2.服务性: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性组织,主要任务是实

社区居民委员6 现社区的有序管理,为社区成员服务。

会的三个特点

3.自治性:社区居委会是城市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社区民主自治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

社区居委会是我国城市及岑给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城市社区中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 2.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依靠力量

社区居委会的城市基层政权包括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及其派出7

地位与作用 机构——街道办事处。实践证明,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政

权建设的基石,没有社区居委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城市社区管理就难以顺利进行。

3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4.色还去居民委员会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成、机构设置及其基本职责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

社区居委会的委员5到9人组成。 8

组成 根据北京市社区规模调整和社区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增

加社区居委会的成员人数,具体人数有所在街道(地区)办事处

和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社区居民委员会机构通常是指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工作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它构成了完善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

社区居民委员会,受社区居民会议的委托,处理社区的日常

社区居民委员工作,它是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代表居民权重利益,根据社区9

会的机构设置 居民会议的决定和授权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

14 民主自治制度

18

社区居民会议的概念 19 社区居民会议的组成

社区居民会议20 的3种 参与形式 21

社区居民会议的参加人数 22

社区居民会议的议事规则 23

社区居民会议的召开 须召开社区居24 民会决定的重要问题 25 召开居民会议的程序

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个工作委员会,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居民小组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系统中最基础的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各工作委员会的决定,都通过居民小组落实。

第四节 社区居委会的制度建设

要在社区内建立完善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和自我监督。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完善,既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制度,有时推进社会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第五节 社区居民会议

是指:居住在本居住地域内的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参加的会

议。是冠达居民参与民主管理、实行自治的重要形式。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

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由十八岁以上有选举权的居民组成

1.有全体年满18周岁以上的居民参加居民会议 2.每户派代表参加居民会议

3.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参加居民会议

社区居民会议必须有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过半数出席,方可举行。

当出席人数达到召开社区居民会议的要求时,会议的决定,由出席的过半数通过方可有效。

1.《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有1/5以上的18周岁以上居

民、户或者1/3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 2.凡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必须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

1.修改制定公民公约

2.决定涉及本居住地区利益的重大问题

3.撤换或补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

4.居民委员会举办公益事业需向居民筹集费用

5.设立、撤销、合并居民小组

6.评比、表彰先进居民小组、居民楼院、居住户、居民个人 7.其他重大事项

1.确定会议一体,明确会议内容。

2.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①确定会议形式

②发出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应当落实到户到人 ③准备会议材料,研究会议议程 ④布置会场及其他准备工作 3.开会程序:

①清点到会人数 ②宣布会议开始 ③介绍会议议题

④布置本次社区居民会议需讨论决定的内容(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会议汇报工作)

⑤居民酝酿讨论会议议题, ⑥居民对会议议题进行表决

⑦社区居民委员会宣布表决结果 1.社区居民提议制度

2.例会制度,社区例会制度一经确定,必须坚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

3.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定期向社区居民会议报告工作,是社

召开居民会的26 区居委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配套制度

4.民主参与制度:在社区居民会议上,所有参会人员一律平等,都只有一票表决的权利。

5.公开公告制度:会议结束后,要将决议的有关事项在社区显著位置及时公开,告知全体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

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作为议事和决策机构,有社区内本市居民、

27 社区代表会议 驻区单位和有固定组所、稳定职业的外地来京人员以及其他方面

的代表按一定的比例推选产生。

1.由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社区单位代表、居住一年以上并有固定组所和固定职业的外地来京人员参加

社区代表会议2.居民户代表,社区单位代表,居住一年以上并有固定住所和固28

的三种形式 定职业的外地来京户的代表参加

3.居民小组选举2-3名代表、社区单位推选一定比例的代表、外地来京人员推选2-3名代表参加

社区代表会议1.社区代表会议由社区居民委员会主持 29

的主持、召开 2.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六节 社区居委会的选举

社区居委会选是指:建立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制度,包括社区居委会选30

举制度的含义 举的基本原则、组织、程序、方法等。

建立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对于保障居民的民主权利,加强社区居委会的建设,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作用,加强社区建设,

建立社区居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会选举制度的1.建立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是居民行驶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意义 2.建立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有利于调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

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建立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有利于促进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建设

第七节 社区居委会工作方式与方法

34 民主的方式 这一性质决定了社区居委会办理各种事情,都必须依靠全体居民

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完成。

35 法制的方式 按照《居委会组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办事,做好各项工作

1.做好居委会内部的协调

36 协调的方式 2.加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协调

3.加强与社区单位的协调

37 抓关键的方法

社区居委会成员必须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理念,在帮助解决问题时,应当注意:

密切联系居民1.从群众关心的事情下手 38

群众的方法 2.从正面教育下手

3.从包户入户入手 4.从事事从我做起入手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1 )。

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2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2)。

A.语气词表述 B.惯用的句式表达 c.感叹词表达 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3 )。

A.都要向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3 )。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4 )。

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3 )。 A.决议 B.会议记录 C.会议纪要 D.议案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 3 )的方式。

A.越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多级行文 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3 )。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2)。

A.公文处理 B.收文处理 c.发文处理 D.办毕公文处理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 4 )。

A.会商 B.审核 C.注发 D.签发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1 )。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

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 1 )。

A.规范性文件 B.领导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4 )。 A.平行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15.决定必须由( 4)。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 c.政府部门制发 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

16.通报情况使用( 3 )。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情况报告 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1 )。

A.叙事 B.说理 C.说明 D.说明、说理 18.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 3 )公布周知。 A.通知 B.通告 C.启事 D.布告 19.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1 )。

A.被动发文 B.主动发文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20.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1 )。

A.公文发布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讨论的时间

2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4 )。 A.两法并存 B.新不废旧 C.相辅相成 D.废止旧法 22.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 2 )。

A.领导指导性文件 B.规范性文件 C.公布性文件 D.商洽性文件 22.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 3 )。2 A.拟办 B.批办 C.承办 D.查办

24.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3 )。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决定 25.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2 )。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26.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1 )。2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27.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2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通知 D.下行文 28.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 1 )。

A.收文、发文 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 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

29.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3 )。

A.请示 B.通知 C.函 D.通报 30.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 4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国家主席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31.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 1)。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32.批办是指( 1 )。2

A.对发文稿的审核批示 B.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c.对公文正本的复核意见 D.对请示报告的处理

33.党政机关的行文关系有( 2 )。

A.逐级行文 多级行文 直贯到底的行文 B.上行文 下行文 平行文 c.逐级行文 多级行文 超级行文D.超级行文 下行文平行文 34.公文的语言应当是( 1 )。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35.公文中的词语应( 1)。

A.含义确切 B.韵味无穷 C.可圈可点 D.色彩丰富 36.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4 )。

A.法律部门 B.上级机关 C.部门领导 D.法定作者 37.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3 )。 A.指不 B,请示 C.批复 D.命令

38.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是( 2 )。 A.通知 B.通告 C.公告 D.通报

39.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3 )。 A.秘密文件 B.绝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保密文件 40.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 2 )。 A.上仃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越级行文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告的主要特点是(123 )。

A.公布范围的广泛性 B.郑重宣告的庄重性、严肃性 c.法定作者的限定性 D.内容明确、具体

2.标注公文的主送机关可使用( 134 )。

A.全称 B.简称 c.同类机关统称 D.规范化简称 3.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 12 )。

A.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义 B.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c.可以隐去句子中的必须有的成分 D.改变语序安排 E.创造新颖句子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是( 123 )。 A.会议是在酷热的气温中召开的 B.这样的活动乐意使农民接受 c.这个季度亏损减少了两倍

D.三个质量管理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分别为1000元、800元、500元 E.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它能引人深思,促人猛醒,催人奋进 5.公文写作之前要( 13 )。

A.明确行文目的 B.向领导请示写法 c.确定使用的文种 D.选择适当的语言

6.应向直接上级机关抄送的文件包括( 124 )。

A.向自己下级机关主送的重要文件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其中一个领导机关主送的请示

c.向平级业务主管部门主送的请求批准的函件D.按规定越级向更高层级机关主送的文件

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14 )。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 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8.禁止主送的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的文件有( 14 )。

A.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批准的请示 B.主送给平级机关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给有关下级机关的政策性批复 D.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指示的请示 9.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 1245 )。

A.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 D.避免行文紊乱c.保障公文旅行 D.确定行文关系

E.控制发文数量

10.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124 )。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 1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有( 124 )。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

12.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1 345 )。

A.副本 B.草稿 C.定稿 D.试行本 E.暂行本 13.应立卷的文件必须是( 123 )。

A.办理完毕的 B.有查考价值的 c.机关在工作中形成的 D.完全失去现行效用的

14.越级行文的条件是( 234 )。

A.情况紧急 B.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 c.需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具体事项D.检举直接上级机关 15.工作报告在党的机关可用于( 234 )。

A.请求批准 B.提出建议 C.答复上级询问 D.反映情况 16.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 13 )。

A.命令 B.决定 C.通知 D.通告

17.下面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135 )。

A.发文机关 B.报送机关 C.标题 D.题注 E.成文日期 18.规范性公文正本的特殊形式有(234)

A.抄本 B.试行本 C.暂行本 D.修订本

19.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23 4)。

A.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 B.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炼,可以不标明文种

c.所有的规范性公文的标题,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D.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义,公文标题字数可以到60字以上 E.每一份公文都必须正确标明文种 20.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123 )。

A.不同文字稿本是同一内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撰写的文本 B.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c.副本是正本的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D.试行—乒是试验推行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E.定稿即正本

21.转发的对象包括( 134 )。

A.上级文件 B.下级文件 C.平级文件 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22.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 12 )。 A.请示 B.报告 C.指示 D.命令

23.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123 )。

A.墨汁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纯蓝墨水 24.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24 )。

A.法定正式公文 B.通用公文 C.非法定正式公文 D.专用公文 E.规范性文种

25.我国法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12345 )。

A:条例 B.规定 C.通告 D.办法 E.决定

26.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 24 )。 A.参照执行 B.遵照执行 c.参酌执行 D.按照执行 27.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 134 )。 A.拟办 B.拟稿 C.批办 D.注办 2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123 )。

A.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 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

29.撰拟规范性公文应遵循( 1234 )要求。 A.高度的一致性 B.高度的严密性 C.公文的稳定性 D.公文的连续性 E.公文的灵活性

30.维护公文的稳定性易出的问题是( 12 )。

A.仓促制定文件,不合实际 B.规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C.内容不全面 D.层次混合,割裂事项联系 E.与其他法规性文件抵触 31.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 12 )。 A.正职领导 B.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

c.主持专项业务的副职领导 D.综合部门负责人

32,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 124 )。 A.逐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直接行文 D.多级行文

33,中共B县县委向全县党的各级组织提出开展“三讲”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用( 24 )。 A.决议 B.指示 C.通报 D.通知 34.条例的制发权属于( 12 )。

A.国务院 B.党的中央组织 c.国务院所属各部委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35.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 24 )。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公告 E.报告

三、判断题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 1 )

2.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报喜不报忧。( 1 ) 3.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适应机关行政管理需要,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1 ) 4.规范性文件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范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 1 ) 5.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 1 ) 6.批复的主送机关是下级机关。( 1 )2 7.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 1 )

8.为减少发文,在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中,可附带请示问题。( 2 )

9.由下级机关制发的法规和规章,规范范围内的上级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2 ) 10.自主的行政管理法规可以创造新的规则。( 2 )1

11.规范性公文的生效日期应是公文起草完成的时间。( 2 ) 12.在规范性公文中,应当使用“拟”、“打算”、“准备”等词汇修饰意图和要求。(1 ) 13.在答复询问报告中,可以同时汇报本机关的最近工作进程。( 1 ) 14.向上级机关及时汇报工作是下级机关必须遵守的一项工作制度。( 1 ) 15.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 1 )

16.工作报告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写,以求得上级领导的指导。( 1 ) 17.综合性总结报告是总结一个机关在一定时期内的实践经验。( 1 ) 18.撰制规范性公文应当特别注意维护文件的条理性。(1 )

19.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在于规定比办法更具体、精细,所针对事物的规模相对小一些。 ( 2 )

20.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1 ) 21.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须参考执行。( 2 )

22.机关制发文件,应遵守事无巨细都要发文的原则。( 1 ) 23.公文是人人都要阅读的,行文文字要求不必很精炼。( 2 ) 24.为提高办事效率,不必每一份文件都经过领导签发。( 2 )

25.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之后,要进行调查研究。( 2 ) 四、辨析题

1.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2.向一切有审批权的机关请求批准时均应写“请示”。 3.请示在未获批准之前不能抄送给下级机关。

1.正确。公文的签发人代表的是机关的意志,经其签发后,文件即为有效文件,不经其同 意而改动文件内容是非法的。

2.错误。对比自己级别低或与自己同属于一个级别的机关请示批准,应该用“函”。 3.正确。这是因为请示在没有获得正式批准时,如抄送给下级机关,不仅会给上级机关的工作造成被动,而且也容易使下级机关因为误解而执行无效的文件。 4.错误。公文不是文学作品,应该“言尽意止”,否则,会因表意模糊使执行者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5.错误。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所属机关的行文,而不能用于同级之间。县公安局与县财政局是同级机关,相互之间当然不能用“指示”。

6.错误。上行文的主送机关应单一,不应该在提议文件中标注多个机关,以免造成受

文机关之间的互相推诿,造成公文旅行,耽误工作。

7.错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文中的数字应该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但也有例外,如成文日期。

8.错误。不合作者本意,当与不当都需要批复,但下级机关在向上级的行文中不能使用命令式,“着”为命令词的词头。

9.错误。报告是陈述性的,可制发于事后,也可以制发于事前,不具备强制复文的性质。如果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会影响工作。

10.错误。判定受文机关中主送与抄送机关的标准是工作责任的性质,对公文负主要办理或者答复责任的是主送机关,只需了解公文的内容不需要承担答复责任的是抄送机关。

4.公文的结尾应“言止意不尽”。

5.某县公安局向县财政局主送《关于限三日内完善安全措施的指示》。 6.为使上行文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应在文中多标注几个主送机关。 7.公文中的数字均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8.请示的结尾可写作: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着即批复。 9.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10.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五、简答题

1.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庄重--指语言端庄,格调郑重严肃。

准确--指语言真实确切,无虚假错漏,褒贬得当,语意明确,符合实际。 朴实--指语言平直自然,是非清楚,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精练--指语言简明扼要,精当不繁,服从行文目的及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

详,当略则略。

严谨--指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模糊含混、语意

多歧。

规范--指语句不仅合乎语法及逻辑原则,而且要合乎公务活动的特殊规范性要

求。

2.简述公文写作的程序。

答:(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

1· 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2·确立公文主题。 3·选定公文文种。 4·占有材料。

5·确定具体表达方式。 (二)撰拟文稿

1·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总体的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

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2·拟出写作提纲。 3·正式撰拟文稿。 (三)审核修改

文稿的审核修正要认真严肃反复进行,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3.按行文方向对公文进行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答: 按行文方向分为上行、平行、下行3类。

如此分类,当我们需要行文时,只要根据行文单位之间的隶属关系(上、下隶属或不相隶属),就能准确的从该公文分类中找到正确的文种了。 4.区别主送与抄送机关的依据是什么?

答: 主送机关是要对所受公文负责实际办理、答复的,抄送机关只需对公文内

容了解。主送机关表明公文效力所及的空间范围和机构、人员范围;抄送机关的作用是沟通情况,以便取得了解、支持、配合。

5.公文是哪种文体?

答: 公文性应用文,这是以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名义发

的文件类应用文。如布告、通告、批复、指示、决定、命令、请示、公函等这类应用文往往庄重严肃,适用于特定的场合。

6.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 公文处理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撰制、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

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撰制是前提,办理是中心,管理、整理、归档是终结。几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交叉,互相制约。

(一)撰制公文就是根据公务活动的基本需要,由法定作者的代表一撰稿人通过领会意图并收集整理有关的信息撰拟成文稿,再经审核签发以及整理印制盖印等工作过程,形成具有正式效力的公文。

(二)办理传递文件根据法定的职责权利规定,进行收文和发文的处理。发文处理是指以本机关的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收文程序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传递文件是将撰制完毕的文件,根据有关规则递送给收文单位的过程。

(三)管理文件是指公文由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统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销毁。对文件实施科学系统的保管,对秘密文件进行保密维护。

(四)立卷归档公文办理完毕后,应根据《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及时立卷归档。要对在立卷范围内的文件做系统化整理和编目,编制成案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移交档案部门。

7.发文处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发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拟稿、会商、审核、签发,核发、登记、缮印、用印

或签署,分装、发出,处置办毕公文。这一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

第一阶段:文稿的形成,具体包括:拟稿、会商、审核、签发。这一阶段是发文办

理活动的中心内容。

拟稿,即上一节所讲述的公文写作。经过对有关信息材料的收集加

工和再创造,系统地记录有用信息,使机关的意志见诣文字,草创供进一步完善的原始文稿。

会商,指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职权范

围,需征得其同意或配合时所进行的协商活动。

审核,指拟就的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审批或会议讨论通过之前,由

经验丰富、政策理论水平和文字水平较高的相关工作人员等对文稿所做的全面核查、修改工作。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

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和发出意见并签注姓名、日期的活动。除一些规范性及部分重要公文须经有关会议讨论通过,或再由负责人签署方可生效外,其他文稿,一经履行签发手续即为定稿。为此,签发是绝大多数公文生效的必备条件。

第二阶段:公文的制作,具体包括:核发、登记、缮印、用印或签署。这一阶段工作

的任务,就是以定稿为依据.以手工缮写、机械誉写和印刷等方式,制成供正式对外发出的各种公文文本,形成供实际使用、具有法定或特定效用的正式公文。

核发,指秘书部门在定稿形成后、公文正式印发前,对公

文的审批手续、文种、结构格式等进行复核,确定发文字号、分进单位和印制份数。

登记,这里揭发文登记,主要登记行将发出的公文的发文

字号、文种、标题和发文范围。

缮印,即以誉录抄写、印刷等方式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即在印毕的公文上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或

请有关领导者在公文正本上签注姓名。其作用均为表明公文的正式性质和法定效力。

第三阶段:公文的对外传递,包括分装、发出等环节。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为使公文能为受文者有效接收创造条件。

分装,指按照规定具体抗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指将已封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宜的方式(如走机要交

通等)发送给受文者。

第四阶段:处置办华公文,包括暂存、销毁、立卷、归档等

8.用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公文用印时,必须以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签发的公文。二,公文用印

要端正,清晰,不得模糊歪倒。盖印的位置要正确。三,两个以上的机关或部门的联合下发的公文,各机关部门都要加盖印章。四,公文用印一定要与制发公文的机关,部门成单位相一致。五,公文用印要核实份数,超过份数的不能盖印,要防止将印章错盖在漏印的空白上面。

9. 联系行文该如何盖章?

答: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力、

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10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答: 公文标题2号小标宋体字,正文用3号仿宋体体字,如有小标题用3号宋

体或黑体,A4纸型双面印刷,每面22行,每行28个字。

11. 简报的特点:简明扼要,快速及时,典型新颖。 答:作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相互借鉴。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C 6.D 7.C 8.C

9.C 10.A 11.D 12.A 13.A 14.D 15.D 16.C 17.A 18.C 19.A 20.A 21.D 22.B 23.B 24.C 25.B 26.B 27.B 28.A 29.C 30.D 31.A 32.B 33.B 34.A 35.A 36.D 37.C 38.B 39.C 4O.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B 4.ABC 5.AC 6.ABD

7.AD 8.AD 9.ABDE 10.ABD 11.ABD 12.ACDE 13,ABC 14.BCD 15.BCD 16,AC 17.ACE 18.BCD 19.BCD 20.ABC 21.ACD 22.AB 23,ABC 24.BD

25.ABCDE 26.BD 27.ACD 28.ABC 29.ABCD 30.AB 31.AB 32.ABD 33.BD 34.AB 35,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x 7.x 8.x

9.X 10.√ 11.X 12.X 13.X 14.√ 15,X 16.X 17.√ 18.√ 19.X 20.√ 21.X X.X 23.X 24.X 15.√ 四、辨析题

1.正确。公文的签发人代表的是机关的意志,经其签发后,文件即为有效文件,不经其同意而改动文件内容是非法的。

2.错误。对比自己级别低或与自己同属于一个级别的机关请示批准,应该用“函”。 3.正确。这是因为请示在没有获得正式批准时,如抄送给下级机关,不仅会给上级机关的工作造成被动,而且也容易使下级机关因为误解而执行无效的文件。 4.错误。公文不是文学作品,应该“言尽意止”,否则,会因表意模糊使执行者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5.错误。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所属机关的行文,而不能用于同级之间。县公安局与县财政局是同级机关,相互之间当然不能用“指示”。

6.错误。上行文的主送机关应单一,不应该在提议文件中标注多个机关,以免造成受文机关之间的互相推诿,造成公文旅行,耽误工作。

7.错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文中的数字应该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但也有例外,如成文日期。

8.错误。不合作者本意,当与不当都需要批复,但下级机关在向上级的行文中不能使用命令式,“着”为命令词的词头。

9.错误。报告是陈述性的,可制发于事后,也可以制发于事前,不具备强制复文的性质。如果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会影响工作。

10.错误。判定受文机关中主送与抄送机关的标准是工作责任的性质,对公文负主要办理或者答复责任的是主送机关,只需了解公文的内容不需要承担答复责任的是抄送机关。

一、理论练习部分:

1.公文的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 1.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

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4.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

5.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 6.行文前必须对有关问题协商一致 7.严格控制公文数量,简化行文手续 2.简述公文的功能。

答:公文的功能在于,能够有效地传递公务活动所需的信息。 3.按行文方向可将公文分为几类?

答:按行文方向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区别主送与抄送机关的依据是什么?

答:主送机关是要对所受公文负责实际办理、答复的,抄送机关只需对公文内容了解。主送机关表明公文效力所及的空间范围和机构、人员范围;抄送机关的作用是沟通情况,以便取得了解、支持、配合。

5.行政公文都包括哪些文种请简述一下。 答:行政公文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知、通报、通告、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6.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及时、准确、有效地创制、加工、传递、保管、处置公文,为公务活动提供适用的信息。

7.简述函的定义和分类及格式。 答:函是商洽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按发文目的分,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函的格式:1、标题:发文单位、事由、文种;2、主送单位;3、正文:第一部分 叙述事项 第二部分 说明希望和要求;4、落款和时间,并要加盖公章。 8.简述公文的特点及其特性。

答:公文的特点是:由法定作者制发;具有法定的现行执行效用;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格式;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它具有五个特性,即:政策性、权威性、工具性、规范性、时效性。

9.简述批复的格式,都包括哪些部分。

答:批复格式:1、标题,包括发文单位、事由、文种(批复);2、受文单位;3、正文,包括开头要结合来文日期引述、中间答复请示事项和结尾常用语:“此复”、“特此批复”;4、最后署名、日期。

10.简述通报包括哪三类。

答:通报包括表彰性通报、事故通报、情况通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将正确的选项填入“( )”内) 3.( )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党的建设 D.建设学习型政党 6.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 )。

A.少数服从多数 B.个人服从组织 C.全党服从中央 D.下级服从上级 8.执政党的( ),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A.党风 B.创新 C.学习 D.理论

9.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A.品牌 B.技术 C.创新 D.文化

11.公文标题的书写位置应位于红色反线之下,可分一行或多行( )。 A.居左排布 B. 居中排布 C.居右排布 D. 顶格排布

12.在上行文件中,为使上级单位的领导人了解谁对上报的公文内容负责的标识是 ( )。 A.发文字号 B. 签发人姓名 C.附注 D. 公文份号 13.主送机关是( )。

A.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B. 收文机关

C.受理公文的机关 D. 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14.作为一般性公文的结构层次序数,正确的是( )。 A.一、1、① B. 一、(一)、1、(1) C.(一)、(1)、① D. 一、(一)、1、① 15.“决议”这一文种属于( )。

A.行政机关法定公文 B. 企事业单位法定公文 C.非法定公文 D. 党的机关法定公文 16.确定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重要前提是( )。 A.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B.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业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D. 平行关系或不相隶属关系 17.“意见”适用于( )。

A.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B. 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C.对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予以撤销 D.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8.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的告知性公文文种是( )。

A.公报 B. 通报 C.通告 D. 通知 19.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 ( )。

A.通报 B. 通知 C.函 D. 意见 20.在以下文种中,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以使用的文种是( )。 A.条例 B. 命令(令) C.议案 D. 会议纪要 21.公文起草必须遵循的最基本要求是( )。

A.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B. 符合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规定 C.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D. 反映实际情况 22.以下不属于公文的语言特点的是( )。

A.准确 B. 朴实 C.形象 D. 庄重 23.以下关于“主持词”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与会人员的情况、不同的场合和主持人的身份,选用合适的称谓 B. 在介绍出席人员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下级后上级,先主人后来宾 C.如果是官方正式会议,一般称“同志” D. 如果是商务活动,可以称“先生”或“女士”

24. ( )主要用于平行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间考察、交流情况。 A.典型发言 B. 工作汇报 C.内部交流发言 D. 情况介绍

25.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名机关工作者能不能做到“认真、专业、务实”,在很大程度上就看他的( )。

A.写作水平 B. 综合文字水平 C.讲话水平 D. 沟通能力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的原则。

A.首长负责制 B.民主集中制 C.党委负责制 D.集体负责制 32.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中央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政治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将正确的选项填入“( )”内) 51.( )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A.世情 B.国情 C.社情 D.党情

52.必须按照( )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A.科学理论武装 B.具有世界眼光 C.善于把握规律 D.富有创新精神 53.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4.完善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坚持( )的方针。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56.以下几种应用文文种,属法定行政公文的有( )。 A.通知 B. 通告 C.简报 D. 通报

57.关于公文的特点,以下正确的是( )。 A.公文是由法定的作者制定和发布的 B. 公文有法定的权威和效力

C.公文有特定的体式并需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 D. 公文有现实执行效用

60.行政机关公文发文字号应当包括( )。 A.机关代字 B. 年份 C.序号 D. 秘密等级 61.“报告”的使用范围主要有( )。

A.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 B.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 C.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 D.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62.在“请示”的行文中常用的结束语有( )。

A.“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准” B.“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复”

C.“妥否,请批示” D.“以上意见如可行,请批转××执行” 63.以下关于“联合行文”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B. 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C.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D. 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以联合行文 66.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有( )。

A.修改宪法 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C.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68.下列属于依法行政基本要求的有( )。 A.合理行政 B.合法行政 C.程序正当 D.诚实守信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81.“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的,要求每件必复,不必考虑答复时限。 ( ) 82.“通知”主要用作下行文,有一部分用作平行文,也可用作上行文。 ( ) 83. 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 ) 84.“报告”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 ) 85.“请示”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并抄送其下级机关。 ( ) 86.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可以各自向下行文。 ( ) 87.个人可以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 ) 88.调查报告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 ) 89.党的机关联合行文用印顺序要和发文单位前后顺序一致,由上至下竖排。 ( ) 90.在格式上,“规定”没有主送单位,也没有落款,成文日期署于标题之下居中位置。( )

第五部分

考试题及答案

2、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和扩大党的(),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4、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 5、( )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文种。 6、《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住地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

7、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 )、社区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 9、( )要以坚持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为目的。

10、 社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 )。

二、判断题:(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对的在答题纸上打“∨”,错的打“×”)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

2、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财富、尊重创造。

4、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应当坚持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5、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9、“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1、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2、推进社区建设的步骤是梯次推进的发展战略,从大中城市开始启动,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

13、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自治组织。

14、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

15、社区的划分应坚持有利于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便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原则。

16、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自治公约由社区居委会提出,街道办事处研究确定。

17、社区居委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公务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19、居民会议必须有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的三分之 二以上出席,才能举行。

20、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时,社区单位和外来人员不必参加。

三、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4、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执政为民 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9、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 科学性

C、革命性 D、 开放性

13、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广大人民群众与极少数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下列能够反映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事例是()。

①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②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

③江泽民同志为“小公民道德建设”题词

④中共中央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6、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依法自治工作起()作用。

A、检查和监督 B、指导和帮助

C、支持和保证 D、监督和帮助

18、社区建设以( )为龙头。

A、社区文化 B、社区卫生

C、社区服务 D、社区治安

19、社区成员代表包括社区单位代表和居民代表,社区单位代表,每社区单位产生()名。

1.社区工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现代社区工作是集社区护理.社区行政.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等等工作构成,所涉及的学习范围包括: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国家行政.马克思理论的学习.还有中国的毛概邓论等等。

2.社区就是由居住在某一地域的人们所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就是聚落的承载体) 3.社区工作地优点是:阳光性.公开性和学习性和服务性

4.社区工作主要的特点是服务性,并不具有强制性,所以是以调节为主。(个人观点) 二、考试内容:笔试为综合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时事政治、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区工作及其相关政策法规、社会工作、社会学、行政管理、法律常识、写作等基本知识。面试时加试计算机应用。

其他方面可以找到相关书籍,社区方面的参考一下这个:

社区工作人员考试必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普遍展开。90年代初期,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探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一、社区的产生

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

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 。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 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特征

社区的概念既然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末它必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了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不仅包括一定的地域,而且包括人们赖以进行社会活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总之,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内容全部包括在社区的定义之中,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实体。 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 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人类居住场所。它不仅是简单的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而且是与居住地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劳动用地的集合物。历史的长河告诉我们,人类最早从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寻求适合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各种活动的基地,并逐渐由临时的、移动的向着固定的、永久的方向转化,形成了以多所房屋组成的居住地,即以聚落为主体的居住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恰恰说明了聚落是人类改造环境的产物。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交活动的处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所以我国的聚落形势有村落、集镇、县城和城市等,它们都是社区的承载体。正是这些承载体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结构的社区。 3.社区是多功能的集合体 从组织学的角度说,社区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它的功能是多重的。就我国城市社区的状况而言,社区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协管功能。社区是类行政组织,具有对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功能。社区组织是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社会的工作,维护社区的治安、调节民间纠纷、办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基层社会的稳定。二是民主自治功能。社区是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之有效的载体。所谓的民主自治,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依法自治,社区是承接政府剥离出来的社会事务的载体,是推进“政企、政社、政事”分离,实现“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动力。三是监督功能。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要场所,居民作为某一社区的正式成员,在本社区范围内享有参与社区管理、选举人民代表、选举社区工作者的权利。社区自治组织是代表群众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组织机构。社区是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载体。四是文化功能。我国的基层社区担负着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功能。社区文化是基层社会对群众寓管理和教育于服务之中的最好形式,是凝聚人心的工程,因此,文化功能也就是凝聚力功能。五是场域功能。社区的场域功能,为人们求学求知、发明创造、成家立业、结亲访友等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提供着机会和舞台。

4.社区是可持续发展的 确切地说,自从有了农业,形成了村落,就有了社区。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城市社区。城市社区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其内部结构、社会性质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些变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现代化的社会以后,社区的发展仍然是社会的现代化程度、随着先进生产力的进步而步入良性的运行阶段,所以说,社区是可持续发展的。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综述以上社区的四大特征,我们不难理解,既然社区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社会实体,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聚落的承载体,所以,构成社区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根据我国的社会概念,社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一定的地域

社区是地域性社会,也就是说,社区具有一定的边界。脱离一定地域的社区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地域要素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的重要条件。 社区的地域要素为居民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及所需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社区的地域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相对而言,面积小的社区,居住和生活的空间就小。同时,社区的地域要素影响着社区的发展速度。它首先表现为地理位置对社区的影响。在民政部的26个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中,起步较早和最初发展较快的地区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促进社区发展的条件。其次,地质、地形也严重影响着社区的发展,这是城市和社区发展的固体。如前所述,地质较差的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建设;相反,在平坦的地形区,聚落的建设较容易,有利于社区的扩大,便于交通和经济的腾飞。当然地域要素对社区发展的作用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也受到政治及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之相配的是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例如能源、道路、工厂、学校、医院等。另外,社区既然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那么,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村庄、一个居委会都可以被称为社区。然而,在实际工作者的操作和学者的研究过程中,社区往往被确定为较小的范围,至于这个较小的范围应该有多大,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国目前把社区定位在调整规模以后的居委会辖区,就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中国特色的一种选择。

2.一定的人群

社区的人口是具有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的一定数量的人群。人群因长期聚居在同一个地方而逐渐形成了多层次、成系统的内部交往关系,群体成员因共居一地而拥有共同的归属感。没有一定的人群,就没有社区。社区人群是社区的主体,是社区构成的第一要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群是社区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在社区人群中,社区居民是社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明生活等等的创造者,是社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文化设施和自然物质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社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在社区中,社区居民由于交往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活动的保障。谈到社区人群的要素,就不可回避地涉及到人群的构成和形式。构成是指社区内不同类型人口的特点、数量的比例关系;形式是指社会关系的组成。 社区人口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和社区建设的性质、任务。由于人口本身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特征,社区人口构成也相应划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两大部分。自然构成是指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其中性别构成也称为性别比例,是指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社会构成是指社区内人口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构成、文化构成、职业构成和阶层结构等。其中,职业构成是指社区内各职业人口的比例关系,标志着社区产业的构成状况、分工发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职业分化程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区内职业人口的构成也就越复杂,反之亦然。社区人口的文化构成反映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它是衡量社区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 社区人群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家庭、邻里是最基本的社区群体。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邻里是以居住地为纽带形成的一种社会群体。这个群体具有两个特点:①每一个邻里都有一个特定的地域,形成了邻里间各个家庭在同一地域上的靠近,居住区位的接近是形成邻里的基本条件。②它是一个非正式群体,因为邻里没有永久、固定的成员,迁出与迁入是邻里的一个特点。邻里之间的活动是自发的,

在这些活动中起领导作用的往往是一些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威望极高的群体成员,他们没有明确的职务,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所以邻里群体对成员也没有规范化的约束。邻里是基层社区组织的自然基础和中间环节,若干个邻里就构成了一个社区组织,因此邻里和社区组织有着内在的联系。发展邻里关系是社区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 3.一定的组织机构

社区既然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地域性社会,那么,社区就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区实体。社区中的公共事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民事纠纷等等需要处理。所以社区的组织管理机构成为社区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就我国目前的实际而言,社区的组织管理机构有的是属于党的组织,有的是属于政权组织,有的是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些组织大都承担着基层社会的管理职能,他们在动员社区成员参加社区建设、根据社区成员的共同愿望和社区发展的需要支配社区公共资源和财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党和政府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社区成员意见的转达者,是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基础条件。 4.一定的认同感 所谓的认同感,是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也就是社区居民对自己所处社区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认同感。人们在特定的社区里,过着长期的共同生活,从而会产生一种认同的心理,即“我是某一个地方的人”的观念。尤其是在传统社会里,这种“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乡土观念就更为显著。甚至人们还会逐步形成其他某些共同的意识,包括共同的荣辱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伦理观念,以及某些共同的习俗。因此,认同感也是衡量一个社区的重要标准。

5.一定的社区文化 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淀而成的,是许多社区相对独立、相互区别的一个主要标志。社区文化包括一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社区意识、语言等,它融合、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区文化是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上述五个方面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现代城市的兴起,使得社区在结构上显得纷繁复杂,在类型上显出千姿百态,在地域上变得大小不一。所以,社区的要素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区的完整程度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无论怎样,这些基本要素是社区所必须具有的。

三、社区的类型

现实的社区是多种多样的。按其结构功能,可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和结构功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两个最基本的社会环境。我国划分城乡的有关标准规定,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人口在30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占70%以上的居民点为城镇,其余属乡村。按其有无法定地位,可划分为法定性社区和自然性社区。法定性社区具有法定地位,它的边界线是清晰的,例如,农村的乡镇辖区、城市的街道办事处辖区。自然性社区则是自然形成的,它的边界比较模糊,例如,农村的自然村,城市的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在很多情况下,法定性社区又是以自然性社区为基础的,比如,有的一个自然村同时也是一个行政村,一个小城镇同时也是一个建制镇。按其层次,可划分为微型社区、小型社区(或者称为初级社区)、中型社区(或者称为二级社区)、大型社区(或者称为三级社区)等。一般地说,微型社区是指那些人口数量少、地域面积小的自然村或城市居委会辖区共同体。初级社区是指那些人口数量较少、地域面积较小的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等。二级社区是指人口数量、地域面积较大的中小城市。三级社区是指人口数量、地域面积更大的城市。

希望对你有用: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_“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_哲学_的基本问题。 7、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_。

8、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_会议纪要_。 9、_社区_是人们结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10、社区居民自治的“四个自我”是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_自我监督_。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在答题卷上打“∨”,错的打“×”)

2、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静止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5、行政效率和企业效率都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7、社区体育活动应以健身、娱乐和竞技为目的。 8、社区居民自治的主体是全体业主。

9、政府与社区居委会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10、《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由街道办事处制定并负责解释。 三、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______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一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______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A.与时俱进组织路线 B.求真务实政治路线 C.求真务实思想路线 D.求真务实组织路线

7、在经济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______。 A.发展是硬道理

B.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 C.“两个文明”一起抓是硬道理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_______。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11、概念、判断、推理是_______。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 D.辨证法的三种形式

12、生产关系是指_______。

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D.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A.消灭剥削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公有制 D.实行按劳分配

22、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_______。 A.最高审判机关 B.专门审判机关 C.最高司法机关 D.专门司法机关

23、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属于_______。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行为 D.违章行为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______。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D.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26、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______。 A.叙事 B.说理 C.说明

D.说明、说理

29、为配合企业离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工作,社区居委会应建立()的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组织。 A.行政管理 B.群众自治 C.市场化经营

30、社区居委会成员产生的最根本的途径是______。 A.公开招聘 B.民主选举 C.考核录用

四、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_______。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2、在我国,“三农”是指_______。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A.农业 B.农民

C.农耕 D.农村

3、领导者的素质包括_______。 A.政治素质 B.知识素质 C.能力素质 D.心理素质

4、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 A.准确

B.从重C.合法 D.从轻E.及时

8.社会工作的要素有_______。 A.社会工作者 B.受助者

C.社会工作价值观 D.助人活动

9、社区主要包含_______几个基本要素。

A.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 B.共同的地域空间

C.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D.有自己特有的文化

E.社区居民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10、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 A.营利性 B.群众性 C.互助性 D.综合性 五、作文:(30分,请写在方格稿纸上)

以“假如我做社区工作……”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考试大收集整理 答案: 填空题: 1、神舟五号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二 4、哲学 5、《西游记》 6、台儿庄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会议纪要 9、社区

10、自我监督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B 5、A 6、B 7、A 8、B 9、A 10、A、 11、A 12、A 13、B 14、C 15、A 16、B 17、D 18、C 19、B 20、B 21、B 22、A 23、B 24、A 25、A 26、A 27、A 28、B 29、B 30、B 多项选择题:

1、ABD 2、ABD 3、ABCD 4、ACE 5、ACD

5、ACD 6、ABCD 7、ABC 8、ABCD 9、ABCDE 10、BCD(D)

一、 填空题 (25个空 每空1分 共25分)

1、经国务院批准,兴隆台区于 正式成立,建区宗旨是 2、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3、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有:社区组织建设 社区教育 等。 4、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的“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现任区委书记是 ,区人民政府区长是 。

7、今年1月召开的区委五届三次全会上区委号召大家“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 ”。 8、中共中央提出了开展 “四进社区”活动。

9、市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分别是中兴商贸园 。 10、社区建设的宗旨是为

11、我区现有 个街道和 个社区。

二、选择题 (5道小题 每空2分 共10分) 1、社区居委会一般应由 人组成。B A、3—7人 B、5—9人 C、2—8人

2、社区的职能主要包括 、协助职能和监督职能。 A、管理职能 B、自治职能 C、服务职能 3、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是: 。

A、街道 B、居民委员会 C、一般是指经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4、社区建设的目标是 。

A、自治型、管理型社区 B、服务型、文明型社区 C、物化型、安居型社区 5、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 。

A、地方性自治组织 B、社区居民的群众性非正式的自治组织 C、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三、判断题 (10道小题 每道2分 共20分)

( )1、社区是指由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就是由一定的人口、地域、设施后理机构在化现象和社区意识等要素构成的小社会。

( )2、社区具有是一个社会实体、具有多重功能、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和是发展变化的五个基本特征。 ( )3、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是社区自治的前提。 ( )4、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是社区自治的关键。

( )5、社区建设是前提,社区自治是主题,社区服务是目的。

( )6、民政部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个新的概念。西方叫社区发展。

( )7、推进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

( )8、五保供养是保证“三无”对象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 )9、家庭月人均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混合型的家庭中,只对非农业户口人员予以保障。 ( )10、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能够维持城市居民在正常条件下的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平均支出水平,它表现为人们只购买绝对必须的生活资料。 四、简答题 (4道小题 每题5分 共20分) 1、社区的\一站四室\是指的什么?

2、我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多少? 3、社区服务的\四个面向\是什么?

4、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向谁负责? 五、论述题 (25分 要求字数在300-500字左右) 假如你是一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如何做好今后的社区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q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