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幼童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10-16 23:4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清留美幼童》观后感

姓名: 学号: 院系:

看完了纪录片《幼童》,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心情随着幼童们的遭遇一起起伏,感动。

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们被送到工业革命的最前沿,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段经历也应该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回忆吧。大他们又是不幸的,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他们漂洋过海,远离家乡和父母,肩负着民族复兴的责任和期望,这种压力,放在今天,恐怕也不是十几岁的孩子能够承受的。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些幼童,而是为他们开启留学之路的容闳。对于容闳,我很敬佩他对于自己理想的坚持和努力,在那个时代,他作为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人,深感中国的命运垂危,他的留学计划,是为了挽救衰败的中华民族,为了使中国不再受到来自西方列强的欺凌。他的这种远见和胸怀,是当时很多政府官员都难以企及的。

但是我觉得也正是这样的胸怀,让容闳有点在留美幼童的事情上有点着急和不顾后果了。首先,这样的心情是无可厚非的,自己十几年的梦想,一朝实现,又付出了多少心血,殚精竭虑,其中的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但就是因为这样,容闳在对待幼童时,太过于期待,太不计后果,使得清政府对幼童产生了疑虑,以至于最终召回。若是当时容闳和留学事务局能够把握好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度”,可能幼童们就可以继续在美国完成学业也未可知。

不过虽然这样,容闳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促进文明开化,仍然是令人钦佩。

除了容闳,这次派遣留学生还有两个重要人物,曾国藩和李鸿章。此次留学的实行,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这两位清末重臣。

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不同于顽固派的保守愚昧,他们有走向世界的眼界和意识,有学习西方的行动。一幅“侍文正公看地球图”就可以看出曾国藩拥有着当时少有的世界眼光。

而李鸿章在历史上则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人们对于他更多的是看到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签订《马关条约》。而在我看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觉醒,但实质上并没有给中国的近代化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更多的则是暴露了农民阶级的愚昧和小农心态,更何况太平天国运动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许多家庭,田地都遭到毁灭。而李鸿章作为统治阶层的重臣,奉命镇压也是有理由的,更何况,若不镇压,就会出现第二个清政府,甚至比清政府更糟糕的政权。再说《马关条约》的签订,晚清能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和谈,能够有资格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只有李鸿章一人。况且,签订不平等条约,如果不是李鸿章,也会有王鸿章,赵鸿章,近代中国从来不乏这样的人。《马关条约》的签订不应该归咎于个人,我相信也没有谁能够承担的起这样遗臭千古的骂名吧。所以我更愿意看到李鸿章开明的一面,看到他为中国近代化所作出的贡献。

总之,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在李鸿章的一手操办下,大清派遣留美幼童计划终于得以进行。

除此之外,再来说说留美幼童们。首先,这些幼童大都是来自穷苦家庭的,

有些都是由于家里太穷,无法给他们好的生活,父母才让孩子去参加此次可以称之为“冒险”的留学。此次留学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广东,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地域以及开放程度,对人的认识及思维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四批留美幼童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我们12岁在做什么呢?恐怕还是无忧无虑的在父母的庇佑下,安然成长吧。所以,这次出洋,对于孩子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但是,年纪小也有好处,幼童们能更快的接受美国的教育,更好的适应美国的生活。经过近3个月的漂流颠簸,幼童们到达了大洋彼岸。自由的空气和新鲜的生活让幼童们欣喜万分。

他们就像是在笼子里关了许久的鸟儿,迫不及待的要飞往广阔的蓝天。美国的自由开放的环境,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同时也更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个人要想拥有更加开阔的远见和视野,就要在更加开阔的地方,就像站在喜马拉雅山看到的景色必然是比坐井观天更加壮美。而当时晚清的大多数官员和统治者就属于坐井观天的那一类,觉得自己拥有的就是整个世界,殊不知,这仅仅是这个世界的一角。这些孩子此时所处的地方,是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地方。

不得不说,中国的孩子很擅长学习,或许是受自古的那种安分守己的思想影响吧。这些幼童到达美国新英格兰后,就显出了卓越的天赋。李恩富的语言天赋,让美国人都啧啧称道,甚至在棒球,划船这些初次接触的领域里,中国的孩子也表现的非常好。他们在耶鲁,哈佛等高校,汲取着知识,接受着最先进的工业的熏陶。

原本看到这里,我觉得清政府当局还是做了一些让人称赞的事情的,但是后来,看到幼童们被召回,我才深深的感觉到,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怎么会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呢?

留学事务局的官员吴子登的报告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

我不得不说,清政府在这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只一种极度的不自信,对本国政治的不自信,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其实说到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我认为,中华文化更注重个人德行及修养,强调人本身内心的力量及善念,适用于太平盛世对人们的规范和要求。而西方文化则是注重对自我的发现和对自由的追求,强调一种实践性。其实作为文化本身,并没有可比性,我们也不能鲁莽的说哪种文化好,哪种文化不好。重要的是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就像中国人将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称为“奇技淫巧”,但是在美国世界博览会的时候,美国人民对于中国的瓷器,丝绸则是大加赞赏。虽然是不同方面的比较,但清政府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也是导致中国受尽欺凌的一个原因吧。

清政府撤回留美幼童的原因是怕他们学习美国的文化后,忘记自己的国家,但我觉得,从小在中华文化熏陶下的孩子们,是有着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的。有一位名叫黄暄桂的幼童写道“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作栋梁。”这里所体现的,不正是他们的报效国家的心吗?

还有一点令我非常寒心,就是幼童们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后,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惊异的目光,嘲笑的人群以及潮湿阴冷的“求知书院”。如果我是此时的幼童,我也会想念大洋彼岸温暖的生活和和善的人群。

但即使是这样的待遇,回国的幼童们,仍然怀着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仍然

为祖国奉献一生,甚至献出生命。

还有让我深思的一点是这些幼童在美国和在中国的照片的对比。按理说,那个时期,中国的照相技术应该也不错了,所以就排除技术上的差异。先看幼童在美国念书的照片,他们是神采奕奕,并且眉宇间透出自信和那个年纪该有的张扬。而他们在中国的照片则恰恰相反,官帽遮住了他们眼神中的光芒,长袍马褂束缚了他们矫健的步伐,他们的眼中,也没有了当时那些自信和骄傲。

其实我们看清朝的许多照片,上面的人都是没有生气,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是不是这种不开放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呢?

总之,派遣留美幼童这件事情,更多的还是给垂危的清王朝注入了些许活力吧,这些孩子也不负众望的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闪闪发亮的人物。

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容闳,曾国藩,李鸿章以及那些远赴大洋彼岸的孩子们都已远去,但他们在百年前所演绎的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国家的跌宕命运,依旧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是荒原上的探路人,是惊涛里的领航者,他们让这个古老的国家一步步的走向更好的道路。他们的欢笑,泪水,坚定,彷徨,都让我们动容,让我们看见这个古老民族步履艰难的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q2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