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有与无-思想及其渊源

更新时间:2023-06-09 18: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9卷2009年

第4期12月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XinyangAgriculturalCollege

V01.19No.4

Dec.2009

黑格尔“有与无"思想及其渊源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34)

要:有与无思想对于理解黑格尔的整个思想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有与无并非黑格尔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

有其悠久的哲学史渊源的。但黑格尔的有与无思想归根到底不过是对于哲学史中有与无思想批判继承的结果。

关键词:逻辑学;有;无;黑格尔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16(2009)04-0035-03

Theoriginsandideasofhegelphilosophyof“tobeandnottobe”

CHENJun

(Ph.d060pby

Abstract:Itisveryimportant

“to

to

Department,slI蚰枷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凸im)

entire

the“tobeand

beandand

notto

be”thoughtis

not

ima泗.It

notto

be”thought

tO

understandthephilosophicalsystemofhegel.The

hasancientorigininthehistoryofphilosophy.Infact,the“to

to

be

notto

be”thoughtofhegel0011∽fromcrkizingandinheriting

the“tobeand

notto

be”thoughtofthehistoryof

philosophy.

Keywords:logic;tobe;nottobe

有与无是《逻辑学》开始的第一对范畴,作为开端的范畴,有与无在《逻辑学》中最为抽象但也最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对开端概念,黑格尔那宏大的哲学建筑就无根基可言。因此,在对黑格尔的庞大哲学理论体系进行学习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他的这一理论根基进行全方位地研究。在黑格尔看来,最先取得“有”的范畴是古希腊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最先取得“无”的范畴的则是东方的佛教学者。正是在两者的基础上,黑格尔才提出了他自己的“有”、“无”范畴。这是在人类认识史上,对这一对范畴取得的一次巨大飞跃,它标志着真正哲学思维的诞生。“有、无”这对范畴,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基石,要想真正了解黑格尔逻辑哲学的精髓,就必须从此下手去研究。

定了的,并且构成了一切后来东西的环节,所以除变自身外,一切以后的逻辑规定,如实有、质等,总之一切哲学概念,都是这个统一的例证。”当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把“有”作为开端,并不是偶然的。在古希腊,米利都的泰勒斯最早提出了以水为本源的哲学

观点。但黑格尔却不承认这种观点是哲学的真正开端。他提出的理由是,“水及类似的物质本原,固然应该是共相,但作为物质,仍然不是纯粹的思想。”他

认为,只有当“纯粹思想”提出的时候,才是哲学发展的真正开端。他指出,古希腊的埃利亚派,特别是其中的巴门尼德最早提出了作为“纯粹思想”的最抽象的“一”或“有”。因此他认为,我们必须把埃利亚派的“一”或“有”看作是关于思想所知的最初的东西。

从黑格尔对埃利亚派所做的肯定论述中,我们固然可

以看到,它继承了埃利亚派及其巴门尼德的客观唯心主义路线,即以“纯粹思想,即有本身”为本原的哲学

1黑格尔“有与无"的思想起源

有与无这对范畴,对于理解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有与无的辩证统一思想,贯穿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中。正如黑格尔所言,“因为这个有与无的同一,作为最初的真理,是一次便永远奠

收稿日期:2009-05.10

作者简介:陈军(1979 ),男,天津南开人,硕士研究生.

路线。但我们还应看到,黑格尔并没有简单地把埃利

亚派及其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接受下来,而是从唯心而又辩证的观点出发,对之作了深刻的批评。黑格尔

35

第19卷第4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12月

认为,巴门尼德的观念高于泰勒斯的观念,他的理由

是,虽然泰勒斯也把本原提到了“共相”的高度,但这种“共相”只达到了表象的水平,还未达到概念思维

色色的存在,则无异于甚至等于空无。也就是说,对于任何存在物,当把其规定性都抛弃时,那么这种存在也就无异于或等于不存在,等于“空、无”。

的水平。在黑格尔看来,只有达到概念思维水平,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

“唯有通过思维对于事物和事物身上所知道的东西,

综上所述,无论是巴门尼德的“一、有”,还是佛

教的“空、无”,这样的理论思维所取得的认识结果。都抛弃了它们作为本原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从合理的意义上看,他们带有人类理性认识某种起点的性

才是事物中真正真的东西;所以真正真的东西并不是

在直接性中的事物,而是事物在提高到思维的形式作为被思维的东西的时候。”这样黑格尔就从巴门尼德那里吸收了“有”的两方面精华思想:其一,巴门尼德

质,都是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漫长认识过程中的

开始。

把世界的存在看成一个有联系的全体思想。其二,巴

门尼德把“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思想表现为“一”或“有”,也就是黑格尔所欣赏的“纯粹思想”。这里就包含着“一”或“有”已经是把握全体最初概念的思想。

那么,“无”的来源又是哪里呢?黑格尔指出,这个概念的思维抽象,即“无、空”是由东方哲学思想最先达到的。黑格尔这里所谓的东方哲学,是最早发源于印度佛教中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密切结合。它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是建立在“空”和“无”这种哲学死亡抽象基础之上的。佛教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就在于它把我们所感觉、所意识、所理解的客观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统一归结为“空、无”,或者说它们原本是“空、无”。这个本原“空、无”的世界只是由于我们的心为邪恶所感,才显现出形形色色来。因此,它使人达到

2黑格尔的“有与无"思想及其发展

关于黑格尔“有、无”思想本身,黑格尔认为,逻

辑的发展是以“纯存在”为开端的。从这里我们不难

看出,在黑格尔那里“纯有和纯无是同一的东西”都是毫无规定性的。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而在思维过程中,最初所碰到的就是“没有更进一步的规定”,具有直接性的“纯存在”。“纯存在”是思维活动中最基本的东西。承认“纯存在”,并不需要预先假定别的东西作为前提,因此,“纯存在”可以作为开端。反之,如果以“有规定性的”“有中介的”亦即“有间接性的”具体物作为开端,则这种具体物还需要别的东西来说明,需要别的东西为前提,这样它就不成其为开端。《大逻辑》说:“所以,开端必须是绝对的

开端,或者用同样意义的话来说,必须是抽象的开端;

因此,他没有任何东西作为前提,绝不要任何东西作为中介,也没有根据。毋宁说,它自身就应该是全部科学的根据。所以他根本上就是一个直接性的东西本身。因此开端就是纯存在。”当然,黑格尔自己也清楚,按照概念的圆圈式发展的思想,“纯存在”实际上并不是空无的,它潜藏着后继的一切概念范畴,并以他们为自己的根据,“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个纯存在既是绝对直接的东西,同样也是绝对的有间接性的东西。”但是黑格尔认为,作为开端来看的“纯存在”,却只能看成是毫无规定性的直接之物,所以他又说:“但同样很本质的是仅仅片面的把纯存在看成是纯

最高的智慧(佛教称为“般若”)境界就在于它识破了

这形形色色的感性世界不过是幻想。它的本质是“空、无”,这样作为人生修养的目的,也就随之达到了最高境界。佛教将其称之为“涅柴”,即便是人从堕入邪恶的种种境界中解脱出来。由此可见,以“空、无”为本源的佛教哲学思想,在思维抽象上,同样达到了古希腊巴门尼德“一”、“有”的思维水平。黑格尔对佛教哲学思想的这种推崇和肯定,同样是有其合理之处的。一方面佛教哲学把“空、无”作为世

界的本原和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显然是荒谬的。但粹直接性的东西,正因为纯存在这里是作为开端来看不可否认在思维抽象上,这个理论所达到的水平是很待的”。“有、纯有——投有任何更进一步的规定。”

高的。在《心经》里有这样一段表达佛教哲学和谐思想的论述,即所谓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黑格尔所推崇和肯定的东西之意义。“般若心经疏”中指出这段论述的要旨是“色蕴本自空无”,且与“空、无”没有差别。这种思想确实是一种高度思维抽象的结果,一种最抽象的东西,以致人们所感受的无异于甚至等于无所感受,而形形

36

这是黑格尔对“纯有”的最初描述。只是“有”,至于“有什么,”则毫无所说。“有在无规定的直接性中,只是与他自身相同,而且也不是与他物不同,对内对外没有差异。”对于“纯有”实际上也不能有所说。因为它是不可言说的“不可感觉、不可直观、不可表象的”…因为它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单纯存在,对内对外都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那也就是有规定性,而有规定性就不是纯有了。“有”只是与它自身相同,

陈军:黑格尔“有与无”思想及其渊源

灭。”赫拉克利特还提出了对立面同一的朴素思想。他说“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恩格斯称誉这是实质上正确的世界

多数时候你甚至不能说“有”。因为说“有”这只不过是同语反复,它的含义与单纯提到又是等值的。所以“又是纯粹的无规定性或空”,纯有就是纯思,或空的直观。然而,“无”或“纯无”亦恰恰如此。黑格尔说,“无,纯无;无是与他自身单纯的同一,是完全的空,没有规定,没有内容,在他自身中并没有区别。”与

观。列宁认为,应该把赫拉克利特作为辩证法的奠基

人之一。黑格尔一方面用唯心主义来歪曲赫拉克利

“有”相对,“无或纯无”也只是“自是单纯的同一”,

也是毫无规定性的,“在他自身中并没有区别”。“无”是无内容的无,“是完全的空。”所以,对“无”的直观也是一种空的直观,“纯无”也就是“纯思”。因此,黑格尔认为“无是空的直观和思维本身,而那个空的直观或思维也就是纯有。”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的思想中,“纯有与纯无是同一的东西”。

另一方面,在“有”和“无”的基础上,黑格尔又进一步深化了其“有”和“无”的内在思想,即在“有无”思想上提出了“变”作为有和无的统一,或者说是“有”与“无”的“真理”。“这里的真理既不是有,也

特,一方面又起劲地推崇赫拉克利特,说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命题被采纳到他的《逻辑学》里来,其原

因就在于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变。黑格尔认为,有与无的斗争是变异,变异统一了有与无。而有限(即有了具体规定的感性存在物)又是变

异的第一个结果。不仅有与无在变异中消失了,而且

变异本身也作为前两者的统一消失了。犹如一团火,燃料烧尽,火也就熄灭了【3]。但是这种熄灭并不是消极地把事物导向无,而是转换到更高级的,更有内容的现有阶段。这个过程就是扬弃。

不是无,而是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无中之有和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有中之无。”【21在这里,

我们可以将“有中之无”理解为“无的有”。黑格尔的意思是说这里的“真理”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已

巴门尼德和佛教有无思想的局限性

黑格尔在肯定巴门尼德和佛教关于有、无论述的

贡献时,并没有忽略他们的局限性,即他们在关于有、

无这对范畴论述上所表现出来的形而上学性。在黑

格尔看来,巴门尼德提出的“唯有有,而无则全没有”,以及佛教所提出的一切皆空,所谓“空无”是“绝对本原”都是“简单片面的抽象”,都没有达到对有与

走进了,不是走向——“无的有”和“有的无”。按照

黑格尔的意思,我们首先将“真理”理解为“变”,也就是说,变是“无的有”和“有的无”所具有的。亦即“无的有”和“有的无”本身就是“变”。此中“的”的含义也就是指“潜在的”意义,只有到了“实有”(或定在)阶段,我们才能得到一个“显现的”存在着的“无的

无的全面认识HJ。相反,黑格尔指出,“纯有与纯无

是同一东西。”也就是说,有与无都是各自包含对方的统一体,只是在纯粹状态下,即抽去一切具体规定

有”和“有的无”。也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我们可以

将“无的有”和“有的无”直接地表达为“无有”和“有无”,两者合而为一,这就是“变”。通过对“有无”的探索,黑格尔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思想高度,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他对“有无”思想的批判和发展上,更表现在他在此基础上对于变即“变异”的辩证思想地提出。“变异”是黑格尔《逻辑学》和他整个体系中的

的状态下,这种统一体不仅没有显示出其对立,甚至

连区别都未显示出来。很显然,巴门尼德与佛教远没有达到这种关于概念自身矛盾的认识。因为这种观

点仍然停留在从外在联系的观点考察有与无,因而还

不知道有与无的内在联系,还不知道各自本身就包含对方,所以它们只是外在地表现了“有与无的合一”。黑格尔正是在看到了前两者的优缺点之后,才提出了他的“有、无”理论的。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个十分重要的术语,黑格尔正是运用“变异”的理

论,才从“绝对观念”这个精神实体中“变”出客观世界来的。可以说没有“变异”就没有黑格尔一整套“儿子生母亲”的荒谬体系,“变异”就是流动、运动、转化。“变异”的原则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个提出来的。他的名句是“世界不是由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

[2]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姜丕之.黑格尔小逻辑浅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编辑:兰和群)

37

黑格尔"有与无"思想及其渊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陈军, CHEN Jun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34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2009,19(4)

参考文献(4条)

1.姜丕之 黑格尔小逻辑浅析 19802.王树人 思辨哲学新探 19923.黑格尔;贺麟 小逻辑 19854.黑格尔;杨一之 逻辑学 199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ynygdzkxxxb200904012.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p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