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特色操作及辩证施护

更新时间:2023-09-08 20: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耳穴埋籽法操作流程

一. 评估:

1. 患者的病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穴位。

2. 耳廓部位的皮肤情况,而学的阳性反应,有无红晕、压痛点。 3. 女性患者了解月经情况,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 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二. 用物准备:

治疗盘,皮肤消毒液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治疗碗,耳穴贴。 三. 操作步骤:

1. 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 取合适体位,检查耳部皮肤有无破损和污垢,必要时擦净双耳。 3. 定穴前交代患者说出定穴时的感觉。

4. 耳穴探查: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常用按压法:即一手持

耳廓后上方,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疾病相应区域内以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点或对肉眼观察到的阳性反应点探压,当压及敏感点时,患者会出现皱眉、呼痛、躲闪等反应。告诉患者仔细体会压痛的程度,压痛最明显的为耳穴埋籽治疗点,找不到压痛点可按穴位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穴位3-4个。 5. 消毒皮肤两次,待干。

6. 埋籽:用镊子取耳穴贴按压在耳穴上并给予适当贴压(拇、食二指指腹

面相对揉压),询问患者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以有疼痛或胀痛感,能忍受为度。嘱患者演示按压方法。

7.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健康教育。 8.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并签名。 四.注意事项:

1.操作时按压力度不可过大,切勿揉搓,潮湿脱落后及时更换。

2.留籽时间视季节气候而定,夏季可留置1-3天,春秋季2-3天,冬季5-7 天,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留置期间观察患者有 无不适等情况。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摘自徐桂华,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艾灸法操作流程

一. 评估:

1. 患者的病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艾灸法。 2. 患者对操作的认识,心理状态。

3. 患者的局部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施灸部位。 4. 环境,温度适宜,保护隐私。 二. 用物准备:

治疗盘,治疗卡,艾炷或艾条,打火机,小口瓶,凡士林,镊子,纱布,弯盘,酌情备浴巾、屏风等。间接灸按需要备姜片、蒜片或细生盐等。 三. 操作步骤:

1. 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 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遮挡和保暖。 3. 根据病情,确定相应的施灸部位或穴位。 4.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灸法,以患者感到温热、局部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5.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6. 施灸的过程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中,防止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7. 施灸完毕,立即熄灭艾火,将艾条插入小口瓶中。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肤,

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位,安置舒适体位,酌情通风,健康教育。 8.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并签名。 四. 注意事项:

1. 施灸顺序一般为先上后下,先阳后阴,壮数先少后多,艾柱先小后大,

体质强壮者,肌肉丰满处,灸量可大,久病、体弱、老年和小儿患者,皮薄或多筋骨处,灸量宜小。

2. 施灸时,患者体位必须平正、舒适,不能摆动,防止燃烧的艾柱或燃尽

的热灰滚落燃损皮肤和衣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对施灸的反应。 3. 施灸时取穴要准,火力均匀,间接灸时,由于姜蒜对皮肤的刺激容易起

疱,患者感灼热感时用镊子将姜蒜片提起,稍停片刻再放下施灸。 4. 施灸后,皮肤出现灼热微红属于正常现象,如果灸后有小疱,注意勿擦

破,可自行吸收,大者按烫伤处理。 5. 及时熄灭艾火,以防复燃,注意安全。

6. 若发生晕灸,应立即停止,平卧位保暖,轻者休息片刻,重者按晕厥处

理。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摘自徐桂华,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拔罐法操作流程

一. 评估:

1. 患者的病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拔罐法。 2. 患者局部皮肤情况,祖安泽合适的拔罐部位与罐具。 3. 患者目前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识。 4. 病室环境,温度适宜,保护隐私。 二. 用物准备:

治疗盘,罐具,纱布,止血钳,95%酒精棉球,打火机,必要时备浴巾、垫枕、屏风。 三. 操作步骤:

1. 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 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位,去舒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和遮挡,

定穴。

3. 拔罐前再次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破损。

4. 拔罐:用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并伸入罐内中段绕1-2圈后(切勿将

罐口燃烧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口扣在所选部位,轻轻摇动罐体,检查火罐吸附是否牢固。留罐10-15分钟。

5. 妥善灭火,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盛水的换药碗内熄灭,或投入小口瓶

内熄灭。

6. 留罐。拔罐后一般留罐10-15分钟,留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罐口吸附的

情况、皮肤的颜色和患者的全身情况。待局部皮肤充血,出现皮下淤血时应起罐。

7. 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用手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即可起

罐,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用纱布轻轻擦拭皮肤。

8.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健康教育。 9. 清理用物,消毒罐具,洗手,记录,签名。 四. 注意事项:

1. 病是保持冷暖适宜,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

2. 拔罐应选择肌肉丰厚部位,尽量避开骨骼凹凸不平处、毛发较多处、瘢

痕初等。

3. 拔罐时选好体位,嘱患者舒展松弛,勿移动体位,防罐具脱落。

4. 拔罐时动作要轻、快、稳、准。用于燃火的酒精棉球不可吸酒精过多,

以免拔罐时滴落到患者皮肤上造成烫伤,若不慎烫伤,按外科烧烫伤处理。

5. 燃火深入罐内位置以罐口与罐底的外1/3与内2/3处为宜。

6. 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头晕、胸闷、脉细数、冷汗淋漓,甚至瞬间意识丧失

等晕罐现象,立即起罐,掐人中穴,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重时按晕厥处理。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摘自徐桂华,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刮痧法操作流程

一、评估:

1. 患者病情,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刮痧部位,选择刮痧板及合适的介质。 2. 刮痧部位皮肤情况。 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 心理状况,患者对此项操作的认识。 5. 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保护隐私。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刮具,治疗碗(内盛少量润滑剂),干棉球,纱布,镊子,弯盘, 必要时备大毛巾、屏风。 三. 操作步骤:

1. 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和遮挡。 3. 再次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伤皮肤。

4. 用镊子夹取棉球,蘸取润滑剂,涂抹刮痧部位皮肤,或用棉签蘸取润滑

剂,涂抹刮具。

5. 操作者手持刮具,根据具体情况取合适的角度和力度,在需刮痧部位一

般由内向外,由上而下,按单一方向刮拭,用力均匀。当刮具干涩时,需再粘润滑剂,直至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痧斑或痧点为宜。

6. 刮痧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并

调节刮痧角度和力度。

7.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给患者饮

温开水。

8. 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名。 四. 注意事项:

1. 室内空气流通,但忌对流风,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 刮痧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报告医生进行处

理。

3. 刮痧后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30分钟内忌冷水浴。

4. 刮痧次数一般是第1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在进行第2次刮治,出痧

后1-2天皮肤可能清楚疼痛发痒,忌搔抓。

5. 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如刮背部,应在脊

柱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拭,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cm,颈、腹、四肢由上向下刮拭。

6. 刮具与皮肤之间保持45°-90°刮拭,一般每分钟刮100次,对不出痧

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摘自徐桂华,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湿敷法操作流程

一.评估:

1.患者病情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3.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信心,对本操作的认识。 4.环境适宜。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水温计,湿敷布,凡士林,长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 棉签等。 三.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和遮挡,下点橡胶单、中单,局部涂凡士林,范围应大于湿敷面积,防止药液滴落。 3.取出湿敷布,拧至不滴水为度,用手背试温后敷于患处。 4.观察皮肤反应,每次20-40分钟。

5.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位,嘱患者30分钟后可外出活动,健康教育。

6.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名。 四.注意事项:

1.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湿敷温度,防止烫伤,如发现皮肤出现水疱,红斑,苍白,应立即停 止。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摘自徐桂华,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熏洗法操作流程

一.评估:

1.患者的病情及药物过敏史。

2.妇科患者评估胎、产、经、带情况。 3.患者熏洗处皮肤情况。

4.患者年龄,当前心理状态,对操作的认识。 5.病室环境,温度适宜,保护隐私。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药液,容器,水温计,浴巾,必要时备屏风。或按条件和需要备中 草药熏蒸治疗机。 三.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 3.根据不同部位按要求熏洗,一般先熏后洗,定时测量药温,药液偏凉时及 时添加或更换。

4.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到不适,应立 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5.按各部位熏洗法进行操作。

6.熏洗完毕,清洁并擦干患者皮肤,协助着衣,注意避风,安置舒适卧位, 健康教育。

7.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名。 四.注意事项:

1.熏洗过程中,注意室内避风,冬季注意保暖,洗毕应及时擦干药液和汗液。 2.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熏洗,观察患者熏洗过程中有无心慌、气促、面 赤或苍白,应立即停止操作,中药熏蒸机应检查机器性能,防止漏电意外。 3.注意保护患者,必要时进行遮挡。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摘自徐桂华,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心与小肠病辩证施护

一.心病辨证

1.心血虚症:指心血不足,心与心神失于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症候。多音失血过多,或劳神过度,或久病伤及营血等引起,亦可由于肾精亏损或脾失健运,生血之源不足而导致。

【临床表现】心悸,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 脉细弱。

【证候分析】血液不足,心失所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血虚心神失养,神不 守舍,则见失眠、多梦;血虚亦不能上荣于头面,故见头晕眼花, 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血少脉道失充,故脉细无力。 【辨证要点】以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养血安神。

2.心阴虚证:指阴液亏损,心与心神失养,虚热内扰,以心悸、心烦、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症候。多因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或温热之邪,耗伤阴液,或肝肾阴亏累及于心所致。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咽干口燥,形体消瘦,或两颧潮红,手 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心阴不足,心失濡养,故见心悸怔忡;心阴不足,心火独亢,虚火 扰神,神不守舍,则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阴虚津亏,阴不制阳, 则咽干口燥,形体消瘦;阴虚阳亢,虚火内生,故见两颧潮红,手 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滋阴养血安神。

3.心气虚证:是指心气不足,推动无力,以心悸、神疲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症候。多由素体虚弱,或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失养,或年高脏气亏虚等原因导致。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面 色淡白,舌质淡,脉虚。 【证候分析】心气虚弱,推动无力,故见心悸怔忡;心气虚,胸中宗气运转乏力, 则胸闷气短;动则气耗,故活动劳累后诸症加剧;气虚卫外不固, 则自汗;气虚运血无力,气血不足,失血充荣,故精神疲倦,面色 淡白,舌质淡,脉虚。

【辨证要点】以心悸、神疲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补益心气。

4.心阳虚证:是指心阳虚衰,温运失职,鼓动无力,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多有心气虚进一步发展所致,或有其他脏腑病症波及心阳引起。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 色苍白无华,或面唇青紫,舌淡胖或青紫,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 【证候分析】心阳虚衰,鼓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轻则可见心悸,重则见怔 忡;心阳虚弱,胸阳不展,故心胸憋闷,气短;阳虚寒盛,寒凝心 脉,致心脉痹阻,则心胸憋痛;阳虚生内寒,故见畏寒肢冷,舌淡 胖,苔白滑,阳虚寒凝,致血行不畅,则见面色苍白无华或面唇青

紫,舌质子安,脉弱或结或代。

【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与阳虚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5.心阳暴脱证:是指心阳极度虚衰,阳气欲脱,以心悸、胸痛、冷汗、脉微为主

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素有心阳虚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阙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 或心悸,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脉

微欲绝。

【证候分析】心阳极度衰弱致暴脱,使心阳衰亡,不能外固,则冷汗淋漓;宗

气外泄,故呼吸微弱;阳气外泄,脉道失充,故面色无华;阳亡气衰,心神涣散,则见神志模糊或昏迷;而脉微欲绝则为阳气衰亡之征。

【辨证要点】以心悸、胸痛、冷汗淋漓、脉微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回阳救逆固脱。

6.心脉痹阻证:是指由淤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导致的心脏络脉痹阻不

通,以心悸怔忡、胸闷憋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正气虚弱在先,又感劳倦、 神志所伤而加重,使心阳不振,运血无力,致使气滞、血瘀、痰浊等邪气瘀阻。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以刺痛为 主,舌质晦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或以心胸憋闷

为主,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涩;或突发胸部剧痛,遇寒加重,得温则舒,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证候分析】心阳不振,心失温运,则心动失常,故心悸怔忡;阳气不足,血

性物理,故心胸憋闷疼痛,痰阻心脉的疼痛,以闷痛为特点,寒凝心脉的疼痛,以疼痛剧烈发作,遇寒加重、得温则舒的特点;气滞心脉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

【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与瘀血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温通心阳,活血化瘀。

二.小肠病辩证

1.小肠实热证:是指小肠里热炽盛、泌别失司,以心火内炽及小便赤涩灼痛

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由心热下移小肠所致。

【临床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有力。

【证候分析】心火炽盛,则心烦口渴;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心火下移小肠,

致小肠泌别失司,则小便短赤涩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则为里热亢盛之故。

【辨证要点】以小便赤涩灼痛与心火炽盛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清心泻火,导热下行。

三. 心与小肠病护理

【病情观察】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并记录心率、心律及脉搏变化情况,必要时给予24小时心电监。

2. 对于胸痛的患者,需观察胸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胸闷等,并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变化,若疼痛剧烈、持续,经休息或服药后仍不缓解,且心悸气短、烦躁、汗出肢冷者,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给予吸氧,中药宽胸气雾剂等。

3. 注意观察神志、面色、睡眠、舌苔、脉象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早处理。

4. 心脏患者病情变化快,突发性强,应做好抢救准备。夜间亦多加巡视,注意有无失眠、胸闷、胸痛及心阳暴脱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生活起居护理】

1.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音或突发巨响,以免诱发心悸等。

2. 避免过度劳累,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气血耗伤,待病情稳定,可适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以增强体质,尽快恢复健康。 3. 避免外邪侵袭,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防护。如春秋季节,阴阳转换之时,冷暖无常,早晚应注意增加衣服,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避免由于感受外邪而诱发疾病。

4. 养成按时起卧的习惯,不宜过劳,不宜过逸。 5. 对于神识异常者应采取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 6.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怒责,以防诱发胸痛等。 【饮食护理】

1. 心阴或心血不足者,宜补益心脾,如食山药、红枣、桂圆等。忌食动火劫阴之品。

2. 心气不足者,宜补益心气,如食人参、党参、桂圆等,亦可长期饮用三花茶(人参花、三七花、代代花各5g,代茶饮用),以益气生津,活血通络。 3. 心阳不足者,宜进食温热助阳之品,如羊肉、狗肉、胡桃肉等。可适当食用生姜当归羊肉汤,以滋补气血,温阳宣痹。

4. 心脉痹阻者,饮食应清淡少油并节制饮食,尤其晚餐勿进食过饱,可适当食用瘦肉、鱼类、山楂、胡萝卜等。 【用药护理】

1. 嘱患者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对于呕吐患者中药汤液可浓煎,分次服下。

2. 心悸、失眠患者若用安神药,宜睡前30分钟服用。

3.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应告知患者舌下含服,避免嚼碎吞下。

【情志护理】

心系疾病与情志关系密切,患者应注意调摄情志,避免情绪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及时解除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状态,宜平心静志,保持情绪稳定。

【对症处理】

1. 心痛时,可针刺或指压内关、神门、心俞、合谷等穴;或耳针心、肾上腺等穴。寒凝血脉或虚证者可灸内关、膻中、心俞及厥阴俞等穴。 2. 胸闷时,遵医嘱及时给与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2-3升/分为宜。

3. 失眠患者,可睡前热水泡脚,深呼吸,听轻松的音乐,按摩内关、神门、涌泉等穴,忌饮浓茶、咖啡,避免剧烈运动。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肺与大肠病辩证施护

一. 肺病辩证

1. 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不足,呼吸无力,卫外不固,以咳喘无力、气短而

喘、自汗等肺脏功能活动减弱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多因脾虚失运,生化不足,肺失充养,或因咳喘日久,耗气伤肺所致。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短而喘,动则加重,痰液青稀,声低懒言,或自

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呼吸功能减弱,宗气生成不足,故咳喘无力,气短

而喘;肺气不足,聚而为痰,故痰液清稀;肺气虚弱,宗气衰少,无力发声,则声低懒言;肺气亏虚,肌肤失密,故见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肺气虚弱,不能助心行血,故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等功能衰减之象。

【辨证要点】以咳喘无力、气短而喘、自汗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

据。

【护治原则】补肺益气

2.风寒犯肺证:是指感受风寒,肺气被束,肺卫失宣,以咳嗽、咳痰清稀,

恶风寒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风寒外邪侵袭肺卫,致使肺卫失宣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清稀,鼻塞流清涕,微恶风寒,发热轻,或身痛无

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肺为娇脏,若感受风寒外来之邪,致寒邪束肺,失于宣降而上

逆,故咳嗽;肺津失布,聚成痰饮,则见咳痰清稀;卫阳抗邪,阳气浮越于表,故见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实为感受风寒之象。

【辨证要点】多有外感风寒病史,以咳嗽、咳痰清稀与风寒表证共见为辩证

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解表宣肺

3.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交结,壅滞于肺,致肺失清肃,以咳喘、痰多黄稠、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邪热袭肺,肺热炽盛,热灼肺津,炼液为痰,结而化热,致痰热互结,壅滞于肺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息粗,胸闷胸痛,喉中痰鸣,咳痰量多黄稠,发热

口渴,烦躁不安,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肺热蒸腾,痰壅其中,致肺失清肃,气逆于上,故咳嗽;痰热

纠结,随肺气上逆,故咳痰量多黄稠;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故发热;热灼阴津,故口渴,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实为痰热内盛之象。

【辩证要点】以咳喘、痰多黄稠、发热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清热化痰,止咳定喘。

二. 大肠病辩证

1. 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肠道,以腹痛、暴泻臭水、下痢脓血或里急后重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夏秋之时,暑湿热毒之邪侵袭肠道,或饮食不洁,进食腐败变质之物,湿热秽浊之邪蕴结肠道所致。 【临床表现】身热口渴,腹胀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黄浊臭水,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蕴结肠道,壅滞不通,阻滞气机,故腹胀腹痛,里急后重;湿热内蕴,肠络受损,故下痢脓血;湿热下注,气机紊乱,清浊不分,则暴泻黄浊臭水,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则为湿热内蕴之象。

【辨证要点】以腹痛、暴泻黄浊臭水、下痢脓血或里急后重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清热利湿,调和气机。

三. 肺与大肠病的护理

【病情观察】

1. 注意观察咳嗽、气喘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诱发及加重因素,缓解方法。

2. 注意观察痰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必要时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3. 注意观察咯血的色、量、质,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 注意有无发热,胸闷,胸痛等情况发生,程度如何。

5. 注意观察答辩的次数、量、色、质和气味,必要时正确留取标本。 6.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辨别病症属性,以便正确实施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1. 起居有常,慎避风寒。随季节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感受寒邪者,应注意保暖,汗出过多者,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汗湿衣背者,及时更换。 2. 空气新鲜,正确通风换气,保持正常的温湿度,温度18-22度,湿度50%-60%,阳虚感受风寒者,室内温度宜偏高;阴虚或感受热邪者,温度宜偏低。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增强肺萎的御邪能力。 4. 大肠湿热泻下黄臭粪水者应及时清除排泄物,保持肛周皮肤护理。 【饮食护理】

1. 肺气虚者,宜食牛奶、禽蛋、瘦肉、猪肺等以补养肺气;亦可常识花生、大枣、山药、扁豆等以健脾益胃,培土生金。

2. 风寒犯肺者,宜食生姜、橘皮等,亦可使用生姜粥,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忌食生冷水果及冰冷饮料。

3. 痰湿阻肺者,宜食萝卜、橘、梨、陈皮等燥湿化痰之品。忌食辛辣、烟酒、油腻、糯甜等助湿生痰之物。

4. 大肠湿热者,宜多饮水,注意饮食卫生,宜食生大蒜、绿豆、马齿苋等解毒之物。 【用药护理】 1. 肺病患者服用汤液后不宜立即饮水。 2. 风寒犯肺者汤药宜温热服,服后应加盖棉被取汗,汗后及时擦干,更换汗湿衣被,避风寒,以免汗出当。 【对症处理】

1.痰多难咳者,可采用有效咳嗽、拍背、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方式,及时排除痰液。

2.咽喉肿痛患者,可含服润喉片或清凉饮料。

3.胸痛时,采取患侧卧位,或按摩胸痛部位;或遵医嘱给与元胡粉、郁金粉各1.5g温水调服。

4.若患者出现大咯血时,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尽快打开静脉通路,嘱患者尽量放松,保持情绪稳定,卧床休息。

中医内科

2017

一.肝病辨证

年8月

肝与胆病辨证施护1.肝郁气滞证:又名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突然的精神刺激,情志不遂,抑郁成疾;或因病邪侵犯,阻遏肝脉,使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条达所致。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胸胁、少腹胀闷窜痛,或咽部异物感,

或颈部瘿瘤、瘰疬,或胁下肿块;妇女尚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肝喜条达恶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郁结,经气不利,故情志抑

郁,善太息、胸胁、少腹胀闷窜痛;痰气搏结于颈项,则见颈部瘿瘤、瘰疬;气滞日久,血行瘀滞,肝脉瘀阻,可见胁下肿块;肝郁气滞,血性不畅,冲任失调,故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则为肝气郁滞之象。

【辨证要点】本证多与情志因素有关,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妇女

月经不调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疏肝理气解郁。

2.肝阳上亢证:是指肝肾阴虚,肝阳上扰头目,以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 红、烦躁、腰膝酸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恼怒焦虑,气火内郁,暗耗阴血, 阴不制阳,或素体阳盛,性急多怒,肝阳偏旺,或平素肾阴亏损,或房劳过度, 年老阴亏,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阳偏亢所致,

【临床表现】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心悸

健忘,头重足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脉细数。

【证候分析】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升发太过,

血随气逆,上冲于头,故头目胀痛,眩晕耳鸣;气血上冲于面、目,致血脉充盈,故面红目赤;阳亢扰乱心神、肝魂,股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肝阴肾亏,腰腹筋骨失养,则见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脉细数,则为肝阳上亢,肝肾阴亏之象。

【辨证要点】以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烦躁、腰膝酸软为辩证的主要

依据。

【护治原则】平肝潜阳。

二.胆病辨证

1.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常,以胁肋胀痛、身目发黄、阴痒及湿热内

蕴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湿热之邪侵犯肝胆或肝经,

或平素嗜食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或脾胃失运,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壅

滞肝胆所致。

【临床表现】胁肋灼热胀痛,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口干,腹胀纳呆,厌食

油腻,烦恶欲呕,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或身自俱黄,或阴囊湿疹,瘙痒难忍,或睾丸肿痛,或妇女外因瘙痒,带下黄臭。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职,气机不畅,故胁肋胀痛;湿热

郁结少阳胆经,枢机不利,邪正相争,故发热或寒热往来;湿热熏蒸,胆气上冲,故口干口渴;湿热内阻,脾胃纳运失司,

胃气上逆,故厌食油腻,泛恶欲呕;肝经绕阴器,湿热循经下注,侵犯阴囊,故见阴部湿疹,瘙痒难忍,或睾丸肿痛,妇女则见外因瘙痒,带下黄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皆为湿热内蕴之象。

【辨证要点】以胁肋胀痛、身目发黄、阴痒与湿热内蕴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

要依据。

【护治原则】清泻湿热,疏肝利胆。

三.肝与胆病的护理

【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抽搐等诱发因素、持续时间、程度、性质及伴随症

状等。

2.观察患者有无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中风先兆症状。 3.严密观察神志、面色等变化,定期监测血压,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黄疸患者,还应观察其色泽变化,注意区别阴黄和阳黄,正确判断病情进

退。

【生活起居护理】

1.休养环境应安静整洁,室内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寒滞肝脉患者多喜暖,

室内温度宜偏高,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喜凉爽,故事内温度宜偏低。

2.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眩晕患者应卧床休息,必须变换体位时,动作宜

缓慢,病情缓解后,指导其作适当运动。

3.肝胆湿热有传染性者,须做好肠道、血液及体液隔离工作。 【饮食护理】

1.肝气郁结者,宜多食疏肝理气之品,如佛手、金桔等,常饮玫瑰花茶等。 2.肝阳上亢者,宜多食水果、蔬菜,如芹菜、紫菜、西瓜、梨等;亦可饮用

栀子茶(茶叶30g,栀子30g,加水适量,煎汤取汁,每日1剂,上下午分服),以平肝泻火,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少食鱼腥等发物。

3.肝胆湿热者,宜多饮水,多食清热利湿之品,如绿豆,绿豆芽、冬瓜、泥

鳅等。

【用药护理】

1.滋阴养血补肝的汤剂宜文火久煎,空腹时服用。 2.注意正确煎煮中药。

3.皮肤或外阴瘙痒,阴囊湿疹者,可用苦参、马齿苋等煎汤外洗;或龙胆泻

肝汤内服、外洗。

【情志护理】

1.肝为刚脏,性喜舒畅调达,忌抑郁恼怒,故情志护理尤为重要。应尽量避

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少生气动怒,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2.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体贴安慰患者,并协同家属给于心理疏导,及

时解除患者忧虑、恐惧、消极悲观等不良情绪。

3.肝阳上亢患者,应注意调摄情志,谨防暴怒而诱发中风。 【对症处理】 1.神昏、抽搐者,应立即使其平卧,将其头偏向一侧,有义齿者,取下放好,

上下牙齿之间于臼齿处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体。立即指掐或针刺人中、

合谷等穴位。

2.鼻?者及时止血,可用适量棉球蘸取云南白药填塞,或用手指压迫鼻两侧

位置,或用冷毛巾敷于额部。可榨取藕汁凉服,或白茅根煎汤凉服。

3.外阴瘙痒、湿疹者,宜穿宽松柔软棉质衣裤,忌穿紧身衣裤,局部保持清

洁干燥,可用马齿苋60-120g,加水3000-6000ml,煎煮20-30分钟,过滤后,待温度适宜,采用湿敷或外洗,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禁忌水温过热,以免烫伤或加重病情。

中医内科

2017

一.脾病辨证

年8月 脾与胃病辨证施护

1.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常,以纳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某些慢性疾病调养失慎,耗伤脾气所致。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食后尤甚,便溏,肢体倦怠,形体消瘦,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运化失职,输布精微无力,水湿不运,故

纳少,腹胀;食后脾气愈虚,故腹胀尤甚;脾虚失运,浊清不分,水湿流注肠道,故大便稀溏;脾虚化源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形体消瘦;气血不能上荣头面,故面色萎黄;脾气虚,水湿不运,泛溢肌肤,故见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则为脾气虚弱之象。

【辨证要点】以纳少、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健脾益气。

2.湿热蕴脾证:是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身热、身重、便溏 不爽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素来脾气虚弱,湿邪阻碍中焦,郁而化热,或嗜食肥甘厚腻,酿湿聚热,内蕴脾胃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胀闷,食少纳呆,恶心欲呕,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肢体困

重,身热不扬,汗出热邪不退,或见肌肤面目发黄,且颜色鲜明如橘皮,或皮肤发痒,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阻滞中焦,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气机阻滞,故

脘腹胀闷,食少纳呆,恶心呕吐;湿热蕴脾,上蒸于口,故口中黏腻,渴不多饮;湿热之邪,缠绵粘滞,故汗出热邪不退;若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使其疏泄失职,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肤,则见面目发黄,色泽鲜明;湿热行于皮里,故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则为湿热内蕴之象。

【辨证要点】以腹胀、纳呆、身热、身重、便溏不爽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辩证的

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清热利湿。

二.胃病辨证

1.食滞胃脘证:是指所食之物不能腐熟,停滞于胃脘,以胃脘胀痛、嗳气吞酸

或呕吐酸腐食物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脾胃素弱,运化失健,或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等引起。

【临床表现】脘腹胀痛,拒按,嗳气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痛减,或失气便

溏,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暴饮暴食,食后不化,积于胃肠,

气滞不通,故胃腹胀痛,拒按;食积化腐,故嗳气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宿食得以排除,故吐后痛减;食积气滞,湿邪内生,湿浊之气下行大肠,气机阻塞,故见湿气频频,臭如败卵,大便稀溏,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则为食积内廷之象。

【辨证要点】以胃脘胀痛、嗳气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消食导滞。

2.寒滞胃脘证:是指寒邪侵袭胃脘,阻滞气机,胃失和降,以胃脘、腹部冷痛剧

烈,得温痛减为主要表现的实寒证候,多因过食生冷,或外寒之中,寒凝胃肠所致。

【临床表现】胃脘冷痛或剧痛,得温痛减,遇寒痛甚,恶心呕吐,吐后痛缓,

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弦紧或沉紧。

【证候分析】寒性凝滞,寒邪犯胃,凝滞气机,故胃脘冷痛或剧痛;寒邪得温

则散,故疼痛得温亦减;御寒气机凝滞加重,故遇寒痛甚;胃气上逆,故恶心呕吐;吐后气滞得以疏泄,故吐后痛缓;寒不伤津,故口淡不渴;寒为阴邪,伤及胃阳,水饮不化,随气上逆,故口泛清水;寒邪阻遏,阳气不能外达,肢体失于温煦,故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弦紧或沉紧,则为阴寒内盛,凝阻气机之象。

【辨证要点】以胃脘、腹部冷痛剧烈,得温痛减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温胃散寒。

三.脾与胃病护理

【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患者进食、呕吐、腹胀、腹痛、二便以及舌苔、脉象等情况。 2.对于脾虚气陷证患者,应注意观察内脏下垂情况。

3.对于脾不统血所致的各种出血,要注意观察出血的部位、性质、诱因、持

续时间、缓解方式等。面色、舌脉变化及出血先兆等。

4.对于胃痛患者,应注意观察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

方式等。同时注意观察其进食、呕吐及二便情况。 【生活起居护理】

1.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起居有节,劳逸适度。

2.脾气虚、脾虚气陷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耗气而加重病情。 3.寒滞胃脘者应注意胃部保暖,可穿背心以护胃。 【饮食护理】

1.脾气虚者,宜多食健脾益气之品,如瘦肉、鸡蛋、牛奶、山药、红枣等。忌

食油腻、生冷、硬固等食物。 2.湿热蕴脾者,宜进食清热化湿之品,如赤小豆、冬瓜、薏苡仁等。忌食辛辣、

肥甘厚腻之品及酒类,以免助湿生热。

3.食滞胃脘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入量,少食多餐,必要时暂禁食,待症状缓解

后,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可适当食用山楂、萝卜、养麦等理气消食之物。忌食壅滞气机、难以消化之品。

4.寒滞胃脘者宜饮食温热汤液,可多食温热性质的食物,如桂圆、红糖、大枣

等,平素菜肴中可适量多加生姜、胡椒等辛温调味之品。忌食生冷寒凉之品。 【用药护理】

1.汤液宜温服,服后静养。呕吐轻者汤药可浓煎,采取少量多次频服的方法。 2.注意服药时间和方法,一般健胃药宜饭前服用;消导药宜饭后服用,止酸药宜饭前服用,通便药宜空腹或半空腹服用。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思伤脾”,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思虑过度者,告诫患者注

意培养开朗的性格,善于克服不良情绪,减轻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对症处理】

1.呕吐严重者,应注意观察呕吐时间、次数、量、色、质。

2.泄泻严重者,应观察时间、次数、量、色、质等,正确留标本。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肾与膀胱病辨证施护一.肾病辨证

1.肾阳虚证:是指肾脏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机体失于温煦,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频多及虚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素体阳虚,或年老肾虚,或久病损伤肾阳,或房劳过度,耗伤肾阳所致。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由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

靡,面色苍白或黧黑,或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夜尿频多,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馅不起,甚至全身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温煦失司,不能温养腰膝,故腰膝酸软而痛;阳虚

不能温运气血,上荣头面,故头目眩晕,面色苍白;命门火衰,故性功能减退,男子阳痿早泄,妇女宫寒不孕;肾阳不足,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故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水湿下趋,故腰以下凹陷不起,甚至全身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则为肾阳虚衰,气血运行无力之象。

【辨证要点】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频多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

要依据。

【护治原则】补肾温阳。

2.肾阴虚证:是指肾脏阴液不足,失于滋养,虚热内扰,以腰膝酸软、遗精 经少,头晕耳鸣及虚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阴素 亏,或虚劳久病,耗伤肾阴,年老体衰,阴津自亏,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 致。

【临床表现】腰膝酸痛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

闭,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亏虚,腰膝失养,故腰膝酸痛无力;肾阴亏虚,水火失济,

虚火上扰心神,故失眠多梦;肾阴不足,虚热内生,相火扰动精室,故遗精;虚火内扰,故见午后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津、脉细数则为阴虚内热之象。

【辨证要点】以腰膝酸软、遗精、经少、头晕耳鸣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辩证的

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滋养肾阴。

3.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下注,蕴结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以小便频急、灼 热涩痛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湿热,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小便黄赤,短少浑浊,或尿血,或尿有

砂石,伴有发热,口渴,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下注,蕴结膀胱,故尿频尿急,尿道灼痛;湿热熏灼,

津液耗竭,故小便黄赤,短少浑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则为湿热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以小便频急、灼热涩痛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护治原则】清热利湿。

三.肾与膀胱病护理

【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眩晕,耳鸣耳聋,腰膝酸痛,水肿等情况变化。 2.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舌苔,脉象变化。

3.膀胱湿热患者还应注意观察小便次数,量,色,性质等情况。 【生活起居护理】

1.肾病患者正气多亏虚,易感外邪,故修养环境温度适宜,整洁安静。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节制房事。

3.水肿患者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皮肤破损,长期卧床者,应预防压疮发

生,若已出现应加强护理。

4.膀胱湿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清洁,

不宜穿紧身衣裤。 【饮食护理】

1.肾病多虚,平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盐富于营养为原则,忌腥膻发物

及酸辣刺激食品。

2.肾阳虚者,宜食温补肾阳之品,如狗肉、虾、韭菜、核桃等,忌食生冷

寒凉之品。

3.肾阴虚者,宜食滋阴益肾之品,如甲鱼,鸭肉,枸杞,山药等,忌辛燥

之物。

4.膀胱湿热者,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忌烟酒及辛

辣之物。 【用药护理】

1.补肾药宜文火久煎,饭前空服温服。

2.服用清热利尿汤剂时,药液量亦偏大,需频频服用,以加强利尿通淋之

效,且宜偏凉服用,服后卧床休息,以助药效。 【情志护理】

1.关心善待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及时解除忧虑,避免焦虑惊恐等不良情

志刺激。

2.耐心解释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尽快恢

复健康。

中医内科 2017年8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ps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