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为学与场所理论

更新时间:2024-06-27 0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筑行为学与场所理论

一、行为-场所理论

(一)场所与空间行为

“场所”的有关理论是目前西方建筑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所谓“场所”是指包含了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生活环境,是建筑环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代表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追求以人为中心的建筑主流。只有当物质的实体和空间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历史、人的活动,并使之充满活力时才能称之为场所。

场所理论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场所理论是以建筑及城市设计的专业人员为主体,借助于旁系学科,分析不同建筑场所中的历史,文化、人的活动等因素,探求新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狭义的场所论即“行为场所”的概念是以心理学及行为学家为主体,研究具体的微观的场所与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试图为广义的场所论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1.广义场所论的发展及流派

广义的场所论起源于50年代的“十次小组”,随后发展成各种理论和流派。 (1)场所结构理论

(2)亚力山大的模式语言

(3)支撑体的分析法

(4)建筑人类学的场所论

(5)形态与类型学的城市分析理论

2.狭义的场所论--行为场所

行为科学在环境设计中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巴克等人建立的行为场所的概念。与传统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不同,巴克等人用现场追踪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并且将人的行为模式与物质场所联系起来作为整体研究,为进一步突破“环境决定论”作出了贡献。 (1)行为场所的概念

建筑环境的物质形态是由一组不同性质的界面构成,这组界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通常由界面围合而成的空间是为了满足一定的活动,用环境设计的术语来定义,就是包含了行为流线的活动系统。行为场所是活动和环境的稳定结合,它包含下列因素: ①重复出现的活动--一组固定的行为模式; ②一个特定的环境设施;

③上述两者之间适当的联系。

一般地,相同的物质场所在不同的时间发生不同的行为,将成为数个行为场所。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可能包括许多同时发生的行为: ①明显的感情行为;

②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 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④物体的操作。 (2)行为场所的边界

场所的边界就是行为停止的地方,理想的边界是墙,阻止了相互通过的行为。隔声和视线也是场所边界的重要功能。在一些建筑空间中,常常需要进行各种分隔来限定和保障正常的活动进行。行为场所的划分,应该比行为本身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巴克用“行为场所调查”的方法来区别不同的行为场所,其目的是为了理解一组行为之间的内部相互作用和外部联系,从而采取恰当的手段来限定和划分场所的边界。 (3)活动系统与调查技术

环境中不同层次的行为场所相互联系,形成了满足各种活动的系统。活动系统反映了在各种限制条件下(通常包括收入、竞争性、文化等)人们的动机、价值观和习惯。建设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要了解和分析现存的和潜在的各种活动。行为场所的重要内容就包括了如何准确、系统地获得有关活动的资料。

活动系统的调查技术一般有时间表法,调查法,以及起始研究等。这些调查技术的使用范围可以从单幢的建筑至城市规模。

时间表法主要用来记录一个人或团体在一定时间内(一天、二天等)以及特定的场合,所发生的周期性的活动,从而得出一组行为场所。

调查法是用简单的观察,来描述特定的时间内人们的所有活动。 1951年巴克研究了一个男孩在一天内的全部行为,从而证实了在一些地方总是存在着持续不变的行为模式。 时间表法和调查法一般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采取一些相对简单的方法,比如起始的研究,得到运动模式的开始和结束情况。

(4)行为场所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不同结构、模式的环境满足不同人的行为,这取决于人的素质、竞争意识和参与某种行为的花费和收益。公共行为场所作为一个整体,比单独的行为环境具有更大的强制性。 人们也常常调整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行为模式。当一种物质环境无法调整时,则会丢弃重新建造。

(5)场所的适宜性和灵活性

场所的适宜性取决于环境与行为结合的紧密程度,同时要考虑同样环境中行为模式的变化,由此就对建筑设计提出了灵活性和调节的问题。

霍尔于1966年提出三种基本的空间类型,即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非正式空间。固定空间是指由固定的构件围合而成的环境(如墙、门窗、走道、建筑群等)。半固定空间是一些可移动的物体围合而成的环境,可以通过不同的布置方法来适应变化着的行为模式。非正式空间是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一般发生在两人或两人以上,随着活动的持续而存在。这种划分空间的概念提醒建筑师在设计时应针对不同的行为模式来确定空间的类型,以及采取适当的建筑布局,在环境的适宜性和灵活性之间作出恰当的方案。 (6)活动系统中的个体差异

近二十年来,城市空间中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主要关心如下几个方面有: ①不同社会阶层在特定场合中的差异; ②人生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差异;

③年轻人的问题,老年人间题,儿童玩耍场地; ④不同文化的差异; ⑤为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 ⑥个性差异的研究。

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得到许多的关注。因为在所有差异研究中,文化所包含的范围最广泛,且影响也最大。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行为场所,因为活动系统不同。 (三)私密性、领域感和个人空间

私密性、个人空间和领域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需求,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全感和生活,但不同的民族和社会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1.私密性

私密性、领域性和个人空间是紧密相关的。L·魏托曼提出了一个相关模式(图)。他认为,个人空间和领域性是获得私密性的主要手段。私密性具有动态的特点,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因活动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私密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独处的

状况,而是一种“控制交往、有所选择以及达到预期目的交往的能力。”具体他说,就是强调个体或群体在相互交往中,控制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能力。 (1)私密性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目的,可以将私密性分成不同的种类,维斯玎指出,私密性具有四种基本作用:第一,使人具有个人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支配自己的环境;第二,在他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感觉;第三,使人得以自我评价;第四,私密性具有隔绝外界干扰的作用,而同时仍能使人在需要的时候保持与他人的接触。

(2)私密性的级别

S·查马耶夫和亚历山大于1963年发表了《社区与私密性》一书、书中提到可以将私密性按不同程度分为六个级别:

A、都市一公共的:如属于公共的道路、广场、公园等;

B、都市一半公共的:指在政府或其他机构控制下公共使用的特别场所,如市政公共部门、学校、医院等;

C、团体一公共的:为公共服务的设施,财产属特定的团体或个人,如邮件递送站,公共救火器材或其他急救设施等。

D、团体一私有的:属于社区级共用的设施和场所,如社区公园、游戏场等。 E、家庭一公共的:家庭共同活动的地方,如起居室、卫生间等场所。 F、个人一私有的:个人居住的房间。 (3)私密性的个体差异

因不同文化、民族和个性,对私密性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此外仅举住宅布局的例子。 图中列出了伊斯兰、英格兰、北美三种文化背景下住宅“门槛”的位置。伊斯兰住宅四周以高墙围合,门槛离开住屋很远,几乎与公共区域相邻;表现出伊斯兰传统中私密性很强的特点。英格兰住宅四周以低篱围合,门槛位置介于伊斯兰住宅与北美住宅。北美住宅则倾向于敞开的平面,门槛从公共区域后退,表现出外向的气质。 2.拥挤感

私密性太强导致与世隔绝的孤独感,而私密性不足则引起拥挤的感觉。拥挤感是一种存在的压力,因为它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破坏人的正常交往模式。拥挤感和人口高密度并不是相同的概念。人口密度用单位面积人口的数量来表达,而拥挤则不能单纯用数字来表达,它是一种对环境缺乏控制的感觉,受到了个体对控制外部干扰程度的知觉的影响。另一方面,拥挤感导致反常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与“社会过载”相联系,而人口高密度并不一定导致这种反常的行为。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和不同的民族中,对拥挤感的解释和承受力大不相同。

3.个人空间

提供适当的个人空间是达到私密性要求的基本手段之一。R.索玛(R· Sommer)于1969年首先提出了个人空间的概念。他认为个体的周围存在着一个既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围,对这一范围的侵犯与干扰将会引起人的焦虑与不安。就象是围绕着身体的“气泡”,这个“气泡”随身体而移动,它不是人们的共享空间,而是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如(图)所示,一般地,身体前方所需的范围大于后方,侧面的范围相对最小。 4.个性化和个性化的空间

个性化指对某个地方作出标志或围合以表明该地方的所属关系。表示所属的过程和行为可以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行为表达了对领域控制的愿望、审美的趣味和满足特定活动方式的要求。

空间个性化的程度由多种因素决定,诸如建筑的结构和材料,改造愿望的强烈程度以及社会制约等。在比较单一文化背景的区域,往往给所属的领域、街道等施加强烈的个性色彩

(比如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现代建筑的住宅具有大量性、标准化的色彩,通常用户都尽可能地进行改造,来适应各自的需要,这些例子举不胜举。

空间的个性化有很多益处,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象征性,更重要的是,个性化标志着领域性。

5.领域性

早在本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就开始研究动物的领域性行为,而把这种观念运用于人类本身的分析则是近20年的事。I·奥托曼(I· Altman)于1975年将人的领域性行为解释为获得私密的手段。一般说来,领域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某个地方的所有权;(2)该地方个性化的标志;(3)拥有保持该地区不受侵犯的权利;(4)满足不同的需要,从生理需要到认知和审美的需要。

人的领域有四种功能,即:认别性、刺激性、安全感和参考的框架(指维持个人与他人或周围环境的关系)。

与私密性相应的,领域也可分为几个层次:即个人范围,家庭范围,社会及城市范围(J· Douglas )。

6.防卫空间

纽曼将领域性的原理应用于住宅区设计,进而提出了防卫空间的概念。他指出,防卫空间作为居住环境的一种模式,.是能对罪犯加以防卫的社会组织在物质上的表现形式,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特点对抑制犯罪产生一定影响。防卫空间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明确的领域等级:从公共到半公共,半私密到私密的领域。这样,有助于扩大居民占有空间的活动范围,增加居民对周围环境的责任和认同感,从而加强居民对环境的控制。 (2)住宅区的平面布局及门窗设置应使居民能自然地监视户外的活动,尤其是对人口和公共区域的监视。

(3)易受侵袭的住宅不宜用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材料和建筑形式。 (4)居住区应布置在城市中相对安全的区域。

纽曼不仅在理论上对防卫空间作了开创性探讨,且在实践中丰富了理论,为人们作出了榜样。可防卫空间的理论为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并且得到广泛的实际运用,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五、行为-场所理论在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一)在建筑形体塑造中的运用 本世纪以来,西方的许多美学家长期致力于形式美学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理性分析抽象形式的规律和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这种美学体系对现代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其他有关的知觉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格式塔理论,同时在某些方面也提出了挑战。

1.格式塔心理学的应用(略)

2.知觉处理论和生态论的应用

知觉处理论和生态论都不同程度地补充和修正了格式塔理论。这方面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建筑作为大系统的形成,进行复杂性和简单性的空间关系的研究;第二,建筑作为动态和三度空间形象的研究;第三,个体差异,即主体审美的研究。 (1)复杂性与简单性 (2)动态和连续性城市景观的研究 (3)形式知觉中的个性差异研究

(二)在优化设计中的运用

优化设计包括设计程序和相关的定量化方法的运用,定量化的设计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型,第一,由建筑师,使用者等各方面人士填写分项较细的调查表,提出各自的

使用要求,反映各种矛盾。这种表格可以是以文字叙述形式来填写,也可以用定量的数字来衡量。第二,行为轨迹的调查和记录,作为新建或已建项目的设计、修改依据,可以根据不同建筑性质采用不同的时间周期和观察方法。比如教堂建筑,就必须进行至少一周的调查,因为一周时间是教堂使用的最小周期。 六、基于行为-场所理论的城市设计方法

场所理论在处理城市空间与人的需要、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方面,比物质--形体分析前进了一大步,其城市设计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场所结构设计理论

这是一种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结构的城市设计理论。在该设计理论上影响最为深远的首推“小组10”,它的核心主张就是场所结构分析。

场所结构理论认为,现代城市设计思想首先应强调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和聚落生态学的必要性。设计必须以人的行动方式为基础,城市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结构发展而来。

从方法论意义上讲,场所结构分析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四方面。第一,明确了单凭“美”的并不能直接带来“善;的社会,向“美导致善”的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第二,强调城市设计的文化多元论;第三,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决定过程,而不是传统的、静态的激进改造过程,城市是生成的,而不是造成的;第四;强调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连续统,提倡设计者“为社会服务”,面对现实的职业使命感,在尊重人的精神沉淀和深层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积极解决处理好城市环境中必然存在的时空梯度问题。 (二)城市活力分析理论 1961年,美国学者简·雅各布以调查实证为手段,以美国一些大城市为对象进行剖析,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

在雅氏看来,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道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器官”,也是最主要的公共场所因此,现代城市更新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街道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而设计必须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

(1)街区中要有一个以上的功能,并考虑设施在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2)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3)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相当比例。 (4)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文化生态分析理论

人与环境以何种方式共存,人怎样塑造环境,物质环境如何影响人并影响到何种程度,这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的关注焦点之一。对此,城市分析的文化生态理论作出了探索尝试,其代表人物是拉波波特,他在1977年发表的《城市形态的人文方面》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讨论。

从这一分析理论的脉络上看,它是文化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的综合,在应用层次上,则又综合了信息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该理论认为,城市设计所能驾驭的(为人提供场所的)物质环境的变化,与其它人文领域之间的变化(如社会、心理、宗教、习俗等)存在一种关联性(图)。

在人类群体中,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特点常常可由空间术语表达。如城市同质人群社区的分布形式就能充分反映各种亚文化群的存在。他通过对非洲、欧洲、伊斯兰、日本等亚文化群的城市聚落形态的比较分析后认为,城市形体环境的本质在于空间的组织方式,而不是表层的形状、材料等物质方面,而文化心理、礼仪、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四)社区空间分析理论

社区空间分析是一种建立在“图底分析”、“关联耦合分析”和“社区分析”综合基础上的城市设计方法,它在英国学者比尔·希列尔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中得到系统阐述。希列尔认为,“它将给城市设计展开一个新天地,提出一个‘自上而下’进行城市设计的理性方法,并以设计来影响社区生活,但最重要的是,空间句法乃是考虑城市设计最古老的问题的一种方法,这问题就是如何在旧城市中进行新的建设”。 空间句法的分析过程是,在城市和建筑两个层次上,用客观、精确的描述方法,实际调查研究环境,把社会可变因素与建筑形体严格联系起来。然后,借助于电脑进行模拟实验,以此作为启发与评价设计的工具。

经过对一百多个城镇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希列尔证明,城市空间组织对活动和使用模式的影响主要涉及三个变量,即:空间的可理解性,使用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四)社区空间分析理论

社区空间分析是一种建立在“图底分析”、“关联耦合分析”和“社区分析”综合基础上的城市设计方法,它在英国学者比尔·希列尔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中得到系统阐述。希列尔认为,“它将给城市设计展开一个新天地,提出一个‘自上而下’进行城市设计的理性方法,并以设计来影响社区生活,但最重要的是,空间句法乃是考虑城市设计最古老的问题的一种方法,这问题就是如何在旧城市中进行新的建设”。 空间句法的分析过程是,在城市和建筑两个层次上,用客观、精确的描述方法,实际调查研究环境,把社会可变因素与建筑形体严格联系起来。然后,借助于电脑进行模拟实验,以此作为启发与评价设计的工具。

经过对一百多个城镇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希列尔证明,城市空间组织对活动和使用模式的影响主要涉及三个变量,即:空间的可理解性,使用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pa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