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
更新时间:2024-01-19 04: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
三、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目标
总体目标:针对我国养殖业面临的疫病危害严重、养殖效率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开展畜禽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科技创新,实现畜禽重大疫病的有效控制、净化与根除,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养殖场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污染零排放;实现“全封闭、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养殖。通过项目实施,核心区与示范区的养殖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畜牧养殖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近期目标:
1.突破畜禽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80-100项,研发畜禽疫病防控技术与产品15-20项,开发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产品8-10种,研发养殖新设施与设备15-20种。
2.培养畜禽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形成本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技术集成与示范等3类创新平台和研发基地。
3.通过“一场三区”(标准化养殖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培育大型龙头企业15-20家,显著提升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新增产值1000-1200亿元。
4.整体提升我国畜禽疫病防控水平和畜禽产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养殖业效益,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主要任务与具体目标
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涉及涵盖畜禽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的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集成与示范三个层次,布局20个重点研究任务(5+6+6)。
国家需求重大问题解决途径科技创新链条任务设置1.畜禽重大疫病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2.畜禽重大疫病的致病机理与免疫机制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基础研究3.畜禽药物的代谢转归和耐药性形成机制研究4.畜禽废弃物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调控机制5.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疫病流行严重污染严重畜禽疫病有效防控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效养殖装备开发与应用6.畜禽重大疾病诊断与免疫治疗新技术研究7.重要人畜共患病向人传播阻断技术研究8.外来畜禽疫病监测与预警新技术研究9.畜禽群发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10.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11.引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12.畜禽高效饲养新技术研发13.畜禽高效养殖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研发14.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产品研发15.生猪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效益低下设备落后集成示范16.家禽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17.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18.羊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19.经济动物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20.畜禽重大疫病的净化和根除技术集成与示范
图1.专项总体技术路线图
1.基础研究
围绕畜禽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影响等基础理论,设置畜禽重大疫病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畜禽重大疫病的致病机理与免疫机制研究、重要畜禽药物的代谢转归和耐药性形成机制研究、畜禽废弃物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调控机制、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等5个重点任务(任务1-5):
任务1. 畜禽重大疫病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重点内容:
(1)新发和再现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甲型H1N1、H7N9、尼帕、西尼罗河热、狂犬、猪乙脑、动物结核、猪链球菌病、动物布病、隐孢子虫等新发和再现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开展新发和再现病原的快速分离鉴定、分子溯源、传播途径、实验动物模型、跨种感染潜能、病原生态学特征研究。
(2)畜禽重要细菌性传染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针对猪、家禽、牛、羊及经济动物重要细菌性传染病,开展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阐明其优势血清型及流行规律和趋势;开展畜禽重要病原菌的遗传进化与变异规律研究,监控重要动物病原菌的变异和耐药性变化;建立不同畜禽重要细菌性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模型、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畜禽重要病原菌在畜禽间、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规律。
(3)畜禽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针对猪、家禽、牛、羊及经济动物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开展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阐明其流行规律和趋势;研究畜禽重要病毒的遗传进化与变异规律;建立不同畜禽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模型、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畜禽重要病毒在畜禽间、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规律。
(4)畜禽重要寄生虫病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针对猪、家禽、牛、羊及经济动物重要寄生虫病,开展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阐明其流行规律和趋势;研究畜禽重要寄生虫的遗传进化与变异规律;建立不同畜禽重要寄生虫病的风险评估模型、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畜禽重要寄生虫在不同宿主间、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规律。
(5)畜禽重要病原的病原组学与网络调控:开展畜禽重要病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核酸-蛋白质互作、核酸-核酸相互作用网络(即“3D基因组学”),解析其生长、细胞分裂和代谢的调控机制,解析重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具体目标:分离鉴定重要病原8000-10000株,解析其血清型或基因型、耐药性及“三间”分布规律,阐明2-3种新发或再现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5-6种畜禽重大疫病、2-3种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规律;阐明畜禽重要病原在畜禽及其产品生产供应链中的存活和传播规律与机制;解析5-6种重要人兽共患病和畜禽重大疫病病原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相互作用组学特征,阐明其生长、复制和代谢的调控机制,发现重要功能基因和蛋白质80-100个,解析其中20-30个的结构与功能。
预期成果:建立畜禽重大疫病与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与血清流行病学数据库;揭示我国重大畜禽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为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的政策制定、技术
与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材料;发现潜在药物靶标、诊断标识和疫苗候选抗原40-50个,发表高水平论文80-100篇。
任务2. 畜禽重大疫病的致病机理与免疫机制研究 重点内容:
(1)畜禽重要病原的感染与致病机理:研究畜禽重要病原的入侵、复制、胞内运输以及在细胞间传播的分子机制;病原重要编码蛋白的结构、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感染与致病中的作用;病原在宿主体内的适应与致病性变化机制;潜伏感染、持续感染的形成、维持和再激活的分子机制。
(2)畜禽重要病原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病原抑制或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病原抑制或逃逸宿主获得性免疫的分子机制;病原免疫抑制与免疫逃逸的细胞机制;病原及其组分(蛋白、核酸)逃逸免疫识别、阻断免疫信号转导、干扰免疫效应的分子细节。
(3)畜禽免疫系统对病原的免疫识别与免疫应答机制:研究畜禽免疫细胞的特征、免疫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畜禽免疫系统对病原的识别机制与信号转导途径;畜禽天然免疫抵抗病原感染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病原感染后特异性免疫应答形成与维持的分子机制;疫苗诱导保护性免疫的分子机制。
(4)畜禽重要病原的共感染与协同致病机制:建立多病原共感染的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多病原共感染对宿主天然免疫调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共感染对宿主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共感染对畜禽免疫损伤的影响及其协同致病的机制。
(5)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跨种感染与传播机制:研究重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在人和畜禽间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重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跨种间感染与传播的适应性进化机制;重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功能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致病性、宿主范围、跨种感染潜能的关系。
具体目标:发现猪、鸡、鸭、牛、羊的重要免疫细胞和特殊细胞亚群2-3种;鉴定4-5个新的畜禽免疫相关分子,解析其结构、功能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确定3-4种重要动物疫病病原的受体及其在感染中的作用与功能;解析3-4种重
要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细节及其调控网络;阐明5-6种重要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策略;揭示3-4种重要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免疫清除的分子机制;弄清1-2种疫苗诱导保护性免疫的分子基础;建立重要病毒、细菌、寄生虫共感染的动物模型并阐明其协同致病机理;解析2-3种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跨种感染与传播机制。
预期成果:建立畜禽免疫器官、系统发育及免疫分子功能发掘的研究平台,提出畜禽免疫调控与免疫反应的新理论;揭示畜禽重大疫病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并绘制其调控网络,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靶标;解析重要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阐明的致病与免疫机制,为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阐明重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的跨种间感染机制与传播途径,为阻断其向人传播提供新策略;发表高水平论文60-80篇,申报专利8-10项。
任务3. 畜禽药物的代谢转归和耐药性形成机制研究 重点内容:
(1)畜禽重要病原菌耐药性产生与传播机制研究:针对大肠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畜禽主要病原菌,研究多重耐药的形成机制,解析重要耐药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摸清主要病原菌耐药株及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传播模式和流行规律,分析关键影响因素。
(2)畜禽重要寄生虫耐药表征与产生机制研究:针对球虫、线虫、吸虫等畜禽感染普遍的寄生虫,调查流行虫株的耐药谱,研究其对重要抗寄生虫药耐药的产生机制,建立寄生虫耐药性的分子检测技术。
(3)畜禽重要病毒耐药性产生和形成机制研究:针对畜禽广泛流行的DNA病毒和RNA病毒,调查流行毒株的耐药特征,研究其对重要抗病毒药耐药的产生机制,分析耐药毒株的致病力变化。
(4)重要兽用药物的体内代谢与环境迁移规律研究:研究重要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在畜禽体内的代谢规律,建立代谢预测模型;研究兽用药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规律与转归机制,调查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具体目标: 揭示5-7种重要动物病原耐药性的产生机制,阐明2-3种关键耐药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探明6-8种耐药株及其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传播模式、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建立8-10种兽用药物的动物代谢模型和环境转归模型,阐明其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3-5套兽药生态毒性安全评价技术规程。
预期成果:揭示重要畜禽病原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与流行规律,为我国畜禽病原耐药性防控奠定理论基础;阐明重要畜禽药物的代谢转归规律并建立预测模型,提升我国兽药生态毒性安全评价能力;发表高水平论文60-80篇,申报专利15-20项。
主要任务4:畜禽废弃物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调控机制 重点内容:
(1)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微生物过程:主要研究不同畜禽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特征及其与堆肥物质变化的关系;研究不同环境条件(水分、pH、氧气、C/N等)对堆肥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堆肥过程中腐殖化过程与堆肥腐熟度的关系;研究堆肥过程中降解微生物的生物膜形成与高效堆肥的关系。
(2)畜禽典型污染物在资源转化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与环境效应以及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畜禽粪便中典型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转化及其脱毒机理和途径;研究堆肥过程中抗生素的动态变化及其分解的生物学途径;研究环境类激素(瘦肉精等)在堆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降解的生物学途径;研究堆肥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消亡动态及其与堆肥条件的关系。
(3)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营养物质转化调控机制:主要研究死亡畜禽酸解过程中物质变化及环境因子影响;研究酸解产物调控堆肥pH和提高堆肥质量的机制;研究死亡畜禽生物转化高效菌剂、环境因子及转化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特征;研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酸解和微生物降解)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消亡特征。
(4)堆肥过程中除臭微生物的细胞生物学过程:主要研究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高效除臭微生物菌剂及其复配;研究堆肥过程中臭味物质产生机制及其调控;研究除臭微生物对臭味转化的生理生化过程;研究除臭微生物功能基因克隆与高效表达。
(5)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功能微生物的细胞生物学过程:主要研究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关键发酵细菌的鉴定及分子机理解析;挖掘与筛选促进畜禽粪污及病死动物等废弃物发酵降解的特定功能的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和基因及其功能验证,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功能菌活性物质合成及定殖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并研究关键营养因子增强其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功能微生物二次固体发酵过程中的消长特征;研究二次固体发酵过程中功能物质的鉴定、作用机理、合成途径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堆肥土著微生物与外源添加功能菌的互作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功能菌在资源化利用产品中的消长特征及环境调控。
(6)畜禽废弃物发酵优势工程菌的研究:针对畜禽粪污及病死动物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的关键发酵细菌,研究和建立重要的优势菌群库以及特色的优势资源库;研究关键调控基因和活性基因;开展基因工程改造研究获得发酵活性显著提高发酵优势工程菌。
(7)畜禽养殖环境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和防疫体系:以粪污、病死畜禽和圈舍空气悬浮颗粒为对象,开展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废弃物处理环节的检疫研究;研究养殖场内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和微生物气溶胶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主要安全因子控制标准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综合评估防疫体系;研究不同抗生素和重金属施用强度的畜禽养殖区的生态安全风险。
具体指标:揭示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微生物学机制,阐明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其调控途径,克隆功能微生物相关功能基因并揭示其调控途径,揭示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微生物菌剂的复配原理。
预期成果:挖掘与筛选促进畜禽废弃物资源转化的特定功能微生物菌种资源20-30个,以及相关基因10-15个并对其功能验证;提出针对畜禽不同废弃物原料种类的复合菌剂复配原理,发表高水平论文50-60篇。
任务5: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 重点内容:
(1)温热环境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气温为核心的温热环境因素对畜禽生理机能、免疫功能、营养物质消化等影响,揭示其影响机制,建立作用模型。提出不同畜禽、不同生产阶段适宜的温热环境参数。
(2)温热环境因子对畜禽的综合作用及综合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温热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制约规律,提出反映温热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综合评价指标。
(3)舍内有害气体的形成机制:研究舍内氨、恶臭气体等的来源及其生成机制。
(4)舍内有害气体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舍内氨、硫化氢、恶臭气体等对畜禽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揭示相关影响机制,提出舍内各种有害气体的限量指标。
(5)饲养密度和单元养殖规模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不同畜禽单元饲喂栏面积、畜禽数量(群体)大小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和机制,提出不同畜禽、不同生长阶段适宜的饲养密度和群体规模。
(6)环境与消化道微生态互作对畜禽健康影响及调节机制:研究畜禽消化道微生态平衡的形成机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畜禽消化道微生态状况对畜禽健康的影响和调控措施。
(7)光照对畜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畜禽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探明其影响机制,建立不同畜禽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光照程序。
具体目标:探明温热环境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机制,建立我国不同区域集约化条件下猪、奶牛、肉牛、水牛、肉羊、奶羊、肉鸡、蛋鸡、水禽等的温热环境参数10-15套,综合评价指标10-15个;制订猪、奶牛、肉牛、水牛、
肉羊、奶羊、肉鸡、蛋鸡、水禽等舍内氨气、硫化氢、恶臭气体等的限量指标10-15套;建立不同区域畜禽饲养的小气候模型8-10种;提出猪、羊、肉鸡、蛋鸡及水禽养殖适宜的饲养密度、群体规模各一套;针对不同的畜禽和生长阶段,研制出调控畜禽消化道微生态平衡的措施16—20个;解析养殖环境对畜禽免疫、抗病力的影响机制及作用途径;建立养殖环境与畜禽福利关系的研究模型与平台。
预期成果:揭示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建立畜禽高效安全养殖的小气候参数20-30套;发表论文80-100篇,申报专利8-10项,制定行业或国家标准8-10项。
2.重大共性关键技术
围绕畜禽重大疫病防控、养殖废弃物无害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及养殖设施设备等关键技术研发,设置畜禽重大疾病诊断与免疫治疗新技术研究、重要人畜共患病向人传播阻断技术研究、外来畜禽疫病监测与预警新技术研究、畜禽群发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引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畜禽高效饲养新技术研发、畜禽高效养殖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研发、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产品研发等9个重点任务(任务6-14)
任务6. 畜禽重大疾病诊断、监测与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 重点内容
(1)畜禽重要疫病的临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针对临床现场快速诊断的需要,研发猪、家禽、牛、羊及经济动物重要疫病的乳胶凝集、胶体金等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
(2)畜禽重要疫病的新型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研发基于纳米材料、蛋白质芯片、电化学、单分子生物学的简便、快速、高通量的畜禽疫病检测新技术及其配套设备;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研发动物病毒混合感染和未知病毒感染快速识别的技术和方法。
(3)畜禽重要疫病鉴别诊断技术研究:研发区分免疫动物与感染动物的鉴
别诊断技术、多病原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技术。
(4)畜禽重要疫病诊断试剂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抗原与抗体的大规模制备与纯化等生产工艺新技术;研发优良抗原抗体保护剂和稳定剂。
(5)畜禽重要疫病新型免疫治疗技术研究:开发更加安全的疫苗载体;研发微生态制剂、广谱中和性抗体、天然活性产物等新型免疫治疗制剂。
(6)动物重要疫病与畜禽兽药重要生物成分和微生物监测检测的计量技术和标准物质研制:开展重要动物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中急需的核酸/基因、蛋白质、过敏源成分分析计量技术和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疫苗药物、饲料DNA和病毒RNA标准物质,研制动物源体细胞标准物质,并建立测量量值溯源传递体系。
(7)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新技术研究:研究反应各类畜禽生产、调运、屠宰加工、市场销售等不同环节的分布、数量及相关主体与动物疫病传播有关行为的价值链,构建数据库;依据不同畜禽价值链特征,结合重大疫病的病原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满足不同目的的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研究针对特定动物疫病的监测系统构成及各类监测活动的评价技术;研究基于GIS、针对几种特定重大动物疫病且满足不同目的需求的预警技术。
具体目标:鉴定重要疫病诊断标识15-20种,建立各类诊断新技术(快速检测技术、鉴别诊断技术、高通量检测技术等)20-25种,建立畜禽疾病远程网络诊断技术平台3-4个,研发新型治疗制剂10-15种,研制重要动物中核酸/基因、蛋白质、过敏源成分分析计量方法5项,研发生物标准物质10-20种。构建动物疫病监测药物检测生物计量量值溯源传递体系,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比和国标等效。提出需求分析病构建满足重大疫病监测预警需求的数据库,建立相应的监测技术、系统评价技术指标与方法5-10种。发表研究论文60-80篇,申报专利15-20项。
预期成果:突破禽疾病诊断新技术与治疗制剂研发的关键工艺、技术,建立我国畜禽疾病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平台;针对畜禽重大疾病,研发系列诊断技术与治疗制剂产品,提高我国畜禽疾病诊断效率和治疗水平;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蛋白、微生物等标准物质,解决和改善我国动物性标准物
质稀缺、急需量值溯源支撑的局面;建立基于信息系统、满足不同目的动物疫病预警技术。
任务7. 重要人畜共患病向人传播阻断技术研究 重点内容:
(1)重要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快速鉴定与分子溯源技术研究:建立重要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病原现场快速分离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多重荧光定量PCR、液相芯片技术等临床快速鉴定技术,做到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疫情的早期预警和快速诊断;逐步建立多种病原溯源数据库,实现对病原的准确溯源。
(2)传染源控制、阻断、消除新技术:研发有效控制、消除传染源的生物安全密封系统、消毒、污水与尸体收集处理系统等标准设备;研发生物防护、隔离等阻断传播途径的技术与产品生物防护装备。
(3)新型抗体、小分子药物等生物高效阻断产品:开发能够用于有效阻断重要病原传播的动物源性多抗、人源化单抗以及新型纳米抗体等,建立规模化基因工程抗体生产技术;筛选能够有效结合并抑制病原的小分子多肽、天然活性产物。
(4)野生动物携带人畜共患病病原的监测技术:建立从野生动物快速分离病原的方法,查明野生动物种传染病带毒与感染状态;开发野生动物使用的植入式芯片、GPS定位系统等技术,监测携带潜在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的野生动物的迁移规律,预测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目标:建立动物流感、狂犬、乙脑、结核、布病、链球菌病、弓形虫、包虫病等重大人兽共患病的传染源快速分离、鉴定、消除新技术10-15种;开发重要人畜共患病病原传播途径阻断新技术、产品8-10种;研发新型抗体、小分子、天然活性产物等高效阻断产品3-5种。
预期成果:建立动物源性重要人畜共患病跨种向人传播的阻断技术体系,研发阻断产品,降低畜禽人兽共患病对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其向人传播的风险。发表高水平论文40-50篇,申报专利8-10项。
任务8. 外来畜禽疫病监测与预警新技术研究
重点内容:
(1)未知及变异动物疫病早期监测技术研究:满足动物及其产品、媒介生物中携带的未知病原和变异病原早期筛查、监测技术需求,借助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平台,广谱筛查技术对动物及其产品可能携带的未知病原、变异病原进行初步探查,并借助宏基因组学、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疑似病原进行识别、分析,实现对未知高致病性病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预警。
(2)外来动物疫病检测鉴定技术研究:为防止非洲猪瘟、尼帕、西尼罗河热等重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我国,研究其边境口岸、查验点及诊断现场等适用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野生动物以及传播媒介体内外来动物疫病特异性以及鉴别诊断技术,开展病原精准鉴定技术以及广谱、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开展外来动物疫病溯源技术研究。
(3)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与预警技术研究:研究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后的后果及损失评估技术;开展动物疫病随活动物、动物产品跨境传播的风险分析新技术研究;开展外来动物疫病分级预警新技术研究,以有效提高风险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及预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降低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
(4)动物疫情数据平台建设及预警技术研究:整合利用动物疫情及流行病学信息资源、动物疫情口岸截获、隔离场检测等资源、数据平台,研究动物疫情数据即时“互联互通”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依据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定殖、传播、流行规律的研究,建立外来动物疫病入侵的关联规则挖掘和信息展示技术。运用数据获取、数据清洗技术,提取疫病疫情特征信息,结合疫情监测和查验,快速掌握风险源类型,实现口岸一线风险预警。
具体目标:建立未知及变异动物疫病以及外来动物疫病早期监测、快速检测以及鉴定新技术10-15项;建立外来动物疫病风险分析与预警技术平台1-2个,发表高水平论文30-50篇,申报专利10-15项。
预期成果:建立外来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和平台,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来动物疫病风险分析、监测预警及检测溯源技术水平,构建适合我国边境地区外来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提高我国对外来动物疫病的识别及防范能力。
任务9. 畜禽群发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 重点内容
(1)畜禽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失衡性疾病的防控技术研究:研究猪禽微量元素失衡、反刍动物能量代谢失衡、肉鸡腹水综合征等重要群发性畜禽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的发病因素与发生发展;研究此类疾病的诊断与监控技术;研发以营养代谢平衡为核心的综合控制技术。
(2)感染性疫病的平衡营养控病技术研究:研究不同营养素在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关系;研究环境应激因素在感染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疫病条件下饲料要素与营养需求的最佳适配;研发以抗氧化为基础的防病控制技术。
(3)真菌毒素的快速筛查与真菌毒素中毒的防控技术研究:研究真菌毒株的快速筛查与生物分析方法;我国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及对畜禽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开发饲料脱毒新技术。
(4)高危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监控技术研究:研究高危重金属砷、镉、铬、汞、铅等以及氟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以及危害;研发重金属与氟中毒快速检测技术与精准确证技术;研发持久性有毒物质的快速筛查与确证技术。
(5)益生菌防控非传染性群发性疾病的绿色产品技术研发:分离鉴定和构建能防控非传染性群发性疾病的益生菌菌株;研究多功能复合益生菌的最佳组合和生产工艺条件;研发以多功能复合益生菌为主的防控非传染群发性疾病的绿色产品。
(6)群发性中毒病的绿色产品技术研发:研究植物成分如多糖、黄酮、皂苷、生物碱等在霉菌毒素中毒以及重金属砷、镉、铬、汞、铅等中毒中的作用;研究不同植物成分的最佳组合,研发以植物成分为主要成分的绿色防病制剂。
具体目标:开发重要非传染性群发性疾病检测监控技术15-20项;研制防控营养失衡、环境应激与中毒所致的非传染性群发疾病的绿色防病产品5-10个、建立生产基地3-4个;申请发明专利20-3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项;建立一支群发性疾病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
预期成果:揭示营养失衡、环境应激与中毒引发重要群发性疾病的关键要素,建立重要群发性疾病检测监控技术平台,创制防控群发性疾病的绿色产品,提出防控群发性疾病的综合措施,大幅度减少群发性疾病所致的经济损失,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建立我国群发性疾病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队伍。发表高水平论文80-100篇。
任务10: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重点内容:
(1)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技术研究:针对畜禽重要病原(细菌、寄生虫、病毒)的耐药株和耐药基因,研究建立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技术产品,制定耐药性评价技术标准或规程,构建畜禽病原耐药性监测技术体系。
(2)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预警技术研究:开展畜禽用药普查和重要病原(细菌、寄生虫、病毒)耐药性本底调查,构建畜禽用药与病原耐药性动态数据库;构建畜禽病原耐药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开发风险预警系统。
(3)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研制安全、高效、环保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
(4)畜禽投药新技术研究:针对重要兽用抗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研制新型制剂,创新给药技术,开展药效-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基于畜禽生理特征和疾病特点的最佳给药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用药规程。
具体目标:建立畜禽用药与病原耐药性动态数据库;开发畜禽病原耐药性风险预警系统;研制耐药病原/耐药基因检测技术和产品8-10项;制定耐药性评价技术标准或规程3-5项;开发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2-3种;研发畜禽投药新技术6-8项。
预期成果:研制一批耐药病原/耐药基因检测技术及产品,构建畜禽病原耐药性数据库和风险分析系统,为我国开展畜禽病原耐药性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创制2-3种高效、安全的新型兽药和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发6-8项畜禽投药新技术,实现养殖用药的增效减量,控制畜禽病原耐药性;发表高水平论文30-40篇,申报专利8-12项。
任务11:引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 重点内容:
(1)重要公共卫生相关动物疫病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动物布病、牛结核病等重要公共卫生相关的动物疫病对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
(2)重要动物源性人间病原微生物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杆菌等动物源性病原菌对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
(3)其他食品安全病原菌的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重点研究中毒性、产毒素性和真菌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的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具体目标:建立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影响食品安全途径的风险识别技术15-20种;建立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引发疫病的监测技术20-30种;建立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引发疫病的控制技术15-20项。
预期成果:明确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影响食品安全的途径,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的风险传播,突破这些病原微生物秦发疫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控技术,发表论文50-60篇,申报专利10-20项。
任务12:畜禽高效饲养新技术研发 重点内容:
(1)畜禽标准化、规范化新型生产工艺的研发:以提高饲养效率为目标,结合未来信息化管理要求开发生猪、家禽、牛、羊等不同畜禽标准化、规范化的新型生产工艺和配套的饲养管理规程,根据畜禽生物学特征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做到高效、最优化运用畜禽场舍,提高养殖效率。
(2)畜禽节本增效饲养新技术研发:根据生猪、家禽、牛、羊等不同畜禽、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特点和生产需求,开展高饲养密度下的畜禽节水、节料、节能等饲养管理新技术研究,包括新型饮水供应系统开发、生产用水减量技术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水)、饲料配制及饲喂技术(节料)以及新型保温通风照明等技术(节能),总体上降低畜禽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提高母畜禽生产力关键工程化新技术研发: 建立提高母猪产仔数、母鸡产蛋率等的分子技术体系,建立提高畜禽初生重和母猪、母牛泌乳量的综合调控技术,开展优质种母畜禽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研究,提高种母畜禽的年生产力和利用年限。
(4)种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精准测定技术研发:开展能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性的现代分子鉴别技术研究与熟化;开展种畜禽,特别是种公畜禽的繁殖力评价指标、采食量、饲料报酬等重要经济性状精确测定技术的研究,提高种畜禽利用效率。
(5)猪、鸡SPF(无特定病原)高效健康饲养新技术研发:基于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特殊性,建立一套适用于SPF的综合饲养管理体系,研究仔猪超早期断奶技术,开发畜禽养殖新工艺流程等,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高效健康养殖。
(6)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现代高效饲养技术研发:将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云计算”等高科技概念应用到畜禽养殖业领域,进行畜禽生理参数、畜禽舍内环境指标实时监控技术的研发,提高饲养管理效率。
(7)福利型智能化畜禽饲养管理新技术研发: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畜禽在不同饲养管理方式下的正常及典型异常个体、群体行为特征,提炼出能反映畜禽福利状况和克3用于反映畜禽个体、群体状况(正常及典型异常状况)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符合动物福利原则、适合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高效健康饲养管理新技术。
(8)畜禽舍内小环境控制新技术研发:开展不同类型畜禽舍内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空气污染物监测与预警、舍内空气流速测定、光照控制(禽类)等技术研究,改善舍内小环境、减少畜禽应激、提高畜禽生活舒适度。
具体指标:改进畜禽饲养管理工艺,形成标准化、规范化饲养管理规程,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开发畜禽节水、节料及节能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减排增效;开发福利型智能化畜禽饲养管理新技术;提高种畜禽的生产力和繁殖力,使母猪年生产力在示范区提高20%,年产仔数达到28头左右;开发用于畜禽生理健康
监控、舍内环境监测的管理技术系统;建立一套基于SPF的综合饲养管理体系,为提高我国畜禽健康养殖效率奠定基础。
预期成果:研究开发出生猪、家禽、牛、羊等不同畜禽的新型生产工艺8-10套;研发生猪、家禽、牛、羊等不同畜禽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节水、节料、节能,环境控制,种畜禽综合饲养技术等新技术共30项以上;开发用于畜禽健康生理监控、舍内环境监测的APP 2-3个;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15项;申报专利20-25项。
任务13:畜禽高效养殖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研发 重点内容:
(1)畜禽集约化高效养殖畜禽舍研究:针对我国南方和北方不同气候特点和不同养殖规模,研究与猪、家禽、牛、羊等主要畜禽健康与高效生产相配套的模块化、标准化、装配式畜禽舍;研究畜禽舍建筑隔热和保温技术;开发新型畜禽舍构建材料与构造数据库,形成系列新型装配式畜禽舍设施设计标准。
(2)畜禽舍环境调控技术与装备研究:研究畜禽舍内水汽、热量及CO2、H2S和NH3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分布和扩散机理;研究畜禽舍内温度、湿度、光照、风速及CO2、H2S和NH3浓度的实时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研究畜禽舍环境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开发畜禽舍环境监测系统、环境因子调控系统和环境异常报警系统。
(3)自动化、智能化饲喂系统研究:研发适应不同畜禽舍结构、不同料型(干料、干湿料以及液态料)的舍内饲料封闭式传送设备;研究适应不同畜禽生长阶段、不同采食习惯的清洁喂料设备、清洁饮水设备和精准投药设备;引入畜禽个体识别技术,研发适应生猪、家禽、牛、羊等不同畜禽、不同阶段生长生产需求的个性化、智能化的自动喂料系统、饮水系统和投药系统。
(4)畜禽舍自动化清粪系统研究:研究适应猪、牛、羊行为特点的粪尿分离技术和设施;研究清粪过程对畜禽的影响,设计针对猪、家禽、牛、羊不同生产和生产阶段的清粪工艺;研究适应不同畜禽舍结构、不同粪便特性的清粪技术和自动化清粪系统;研发畜禽粪尿定向全封闭输送系统。
(5)畜禽高效安全养殖信息化研究:研究畜禽的生长和生理信息监测技术、
无线传输技术与装备,构建畜禽生长、发情、妊娠、生产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研究畜禽个体与群体行为辨识技术,开发“互联网+”模式下畜禽行为数据智能采集、实时监测、自动传输、自动分析和处理平台,构建畜禽疾病预警系统;研发集饲养规划、生产管理、物流追溯于一体的高效安全养殖信息管理系统和“从农场到餐桌”的畜禽产品跟踪与溯源系统。
具体目标:研究出模块化装配式畜禽舍15-20套;畜禽舍节能建筑材料与畜禽舍隔热材料5-8种;畜禽舍温度、湿度、光照、风速及CO2、H2S和NH3浓度监测设备10-15套;畜禽舍环境自动化调控系统8-10套;智能化喂料、饮水、投药设备25-30套;智能化自动饲喂系统15-20套;自动清粪系统10-15套;畜禽高效安全养殖信息系统8-10套;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10项。
预期成果:建立适应规模化高效安全养殖需求的畜禽舍设计标准,实现养殖设施、畜禽舍环境监测与调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饲喂设备、清粪设备、畜禽生长与生产信息检测系统、疾病预警系统、畜禽养殖信息系统的国产化,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初步解决我国畜禽养殖设施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大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基本依赖进口的问题。获得专利技术4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0-100篇。
任务14: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产品研发 重点内容:
(1)畜禽粪便生物降解、转化与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主要研究不同种类畜禽粪便高效堆肥的微生物菌剂复配技术及其配方,研究适合不同地区的畜禽粪便高效堆肥工艺,研究适合于不同规模养殖企业畜禽粪便的堆肥工艺,研究提高畜禽粪便堆肥效果的高附加值技术,研究适合不同畜禽种类、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畜禽粪便收集与高效堆肥设备。
(2)畜禽养殖粪污厌氧发酵新技术研发:主要研究基于产甲酸产乙酸菌群的畜禽粪污干式厌氧发酵高效产沼新技术、新设备及工程调控新方法;研究开发强化互营脂肪酸氧化菌生态功能的畜禽粪污湿式厌氧发酵高效产沼新技术、新设备及工程调控新方法;研究甲烷化厌氧氨氧化短程反硝化集成工艺高效削减畜禽
粪污COD和总氮的新技术;研发畜禽污水无味高效厌氧发酵技术、发酵后残留物耦合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3)研发病死畜禽酸解和微生物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主要研究死亡畜禽防疫保障的收集与处理一条龙技术,研究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死亡畜禽酸解工艺参数及其水解产物物质分离技术与工艺,研究死亡畜禽分解产物的饲料化与肥料化技术。
(4)研发畜禽粪便中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及臭味物质的检测与去除技术研发:主要研究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抗生素、环境类激素的生物降解技术与工艺,研究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元素的去除与减毒技术及工艺,研究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中臭味物质的除臭技术与工艺,研究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
(5)畜禽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主要研究畜禽粪污高效产沼气技术及工艺,沼液浓缩及肥料化利用技术及工艺,研究新鲜畜禽粪便的生物脱水与动物蛋白饲料化技术与工艺,研究畜禽粪便的超高效堆肥技术及工艺,堆肥产品高附加值化技术与工艺,研究死亡畜禽高效转化农用氨基酸技术与工艺,研究生物畜禽脂肪能源化技术与工艺,研究死亡畜禽转化宠物饲料技术及工艺,研究畜禽废弃物转化生物质碳的技术和工艺。
具体指标:形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畜禽粪便、不同养殖规模的高效堆肥技术和工艺,形成养殖污水低碳及资源化生态处理技术和工艺,形成死亡畜禽酸解和生物发酵技术工艺,形成畜禽粪便中抗生素和环境类激素的生物降解技术和工艺,形成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元素的解毒与去除技术和工艺,形成畜禽粪便中不同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形成新鲜畜禽粪便生物脱水技术与工艺,形成死亡畜禽和粪便能源化、饲料转化技术和工艺,形成畜禽粪便生物碳转化技术与工艺。
预期成果:开发适合于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功能性优质微生物制剂10套以上;形成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艺20套以上;建立畜禽粪便中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5套以上;形成畜禽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新产品30个以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项以上。 3.集成与示范
结合“一场三区”建设,开展畜禽疫病防控、高效安全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设置生猪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家禽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羊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经济动物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畜禽重大疫病的净化和根除技术集成与示范等6个重点任务(任务15-20)
任务15:生猪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 重点内容:
(1)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先进猪舍设计建造工艺技术应用示范:以源头减排理念,使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和自动化,重点是集成应用已有和新研发的环境调控技术及环境自动监测工艺和设备,设计建造饲养不同规模、不同品种猪群的环境自动调控猪舍并示范。
(2)生猪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标准化猪人工授精技术集成与示范;保育猪、育成、育肥猪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母猪精准饲喂技术集成与示范;无抗饲料配方与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
(3)生猪智能化、信息化装备技术应用示范:智能化、信息化种猪性能测定设备及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保育、育肥猪自动称重、自动分栏饲喂设备与技术应用示范;智能化、信息化母猪精准饲喂系统应用示范;生猪安全健康养殖全产业链可追溯系统应用示范等。
(4)猪场粪污收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示范: 猪场刮粪板自动清粪工艺技术集成与示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示范;液体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还田利用及达标排放技术应用示范;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示范等。
(5)生猪重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猪流行性腹泻、传染病胃肠炎、猪圆环病毒病、猪乙脑、猪细小病毒病、猪流感、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球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隐孢子虫病等重要疫病综合防控,建立不同养殖规模、不同饲养阶段的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具体指标:设计建立不同规模高标准的生猪养殖场30-40个(核心区),实现猪舍内环境自动调控;依托3-5家龙头企业,建立100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发病率降低5-10%,死亡率降低3-5%,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削减60%,粪污及病死动物资源化率达到80%,上市体重目标日龄环比缩短5天,养殖生产整体效率提高5-10%,增收节支100-200亿元(示范区)。建立生猪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技术体系10套以上,培训生猪养殖一线生产技术人员10000-15000人,辐射我国1亿头生猪养殖(辐射区)。
预期成果: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猪安全健康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体系;申报实用专利技术10项以上培训专业化技术人才10000人以上;出版专著2-3部。
任务16:家禽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 重点内容:
(1)蛋鸡场高效安全养殖工艺集成与示范:依托蛋鸡养殖龙头企业,联合科研单位,研究开发蛋鸡场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养殖设施与设备、信息化智能化饲养管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组装集成蛋鸡场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效安全养殖工艺并进行示范。通过编制生产技术规程、技术示范推广建立我国蛋鸡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技术体系,通过对全国蛋鸡养殖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辐射带动我国蛋鸡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带动我国蛋鸡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2)肉鸡场高效安全养殖工艺集成与示范:依托肉鸡养殖龙头企业,联合科研单位,研究开发肉鸡场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养殖设施与设备、信息化智能化饲养管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组装集成肉鸡场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效安全养殖工艺并进行示范。通过编制生产技术规程、技术示范推广建立我国肉鸡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技术体系,通过对全国肉鸡养殖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辐射带动我国肉鸡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带动我国肉鸡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3)肉鸭场高效安全养殖工艺集成与示范:依托肉鸭养殖龙头企业,联合科研单位,研究开发肉鸭场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养殖设施与设备、信息化智能
化饲养管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组装集成肉鸭场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效安全养殖工艺并进行示范。通过编制生产技术规程、技术示范推广建立我国肉鸭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技术体系,通过对全国肉鸭养殖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辐射带动我国肉鸭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带动我国肉鸭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4)蛋鸭场高效安全养殖工艺集成与示范:依托蛋鸭养殖龙头企业,联合科研单位,研究开发肉鸭场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养殖设施与设备、信息化智能化饲养管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组装集成肉鸭场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效安全养殖工艺并进行示范。通过编制生产技术规程、技术示范推广建立我国肉鸭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技术体系,通过对全国肉鸭养殖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辐射带动我国肉鸭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带动我国肉鸭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5)家禽场疾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家禽场疫病快速检测技术及预警技术研究与开发,开发不同疫病快速检测或诊断试剂;研究重要疫病新型高效疫苗和绿色安全的抗生素替代产品。通过研究开发筛选最佳的诊断检测方法(试剂)及有效疫苗,确定免疫程序,制定家禽场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组装集成家禽场疾病综合防控技术并在示范区、辐射区进行示范推广。
(6)家禽场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开发家禽场养殖废弃物(粪污、病死禽等)的有机质生物降解、转化与利用技术;研发病死禽微生物发酵、酶解、高温等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家禽场废弃物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检测、去除技术;研发畜禽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将上述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形成家禽场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并在示范区、辐射区进行示范推广。
具体指标:建立不同规模高标准的蛋鸡、肉鸡、水禽养殖场25-30个(核心区)。依托5-6家龙头企业,建立1500万只家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疾病发病率降低10-15%,死亡率降低5-10%,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削减70%,粪污及病死动物资源化率达到80%,养殖生产整体效率提高10-15%(示范区)。培训家禽养殖一线生产技术人员8000-10000人,辐射我国2亿只家禽(辐射区)
预期成果:为我国蛋鸡、肉鸡、水禽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提供标准化技术体系,辐射带动我国家禽养殖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任务17: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 重点内容:
(1)北方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重点示范冬天封闭牛舍的保温御寒效果及舍内环境对奶牛疾病防控、重大病净化和产奶性能的影响,低温条件下奶牛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2)北方地区规模化肉牛场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重点示范“围栏育肥”育肥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与建筑配套技术(总体布置、转牛通道和饲喂通道的设置、丘陵型和梯形运动场地面的设置与维护,整个场区排水系统的应用)对肉牛生长及产肉性能、夏天开放围栏和冬天封闭牛舍的舍内环境对肉牛疾病防控和重大病净化的影响、以及低温条件下肉牛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3)华中地区规模奶牛场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重点示范夏季封闭牛舍降温防暑设施设备及环境参数对奶牛产奶性能、疾病防控和重大病净化的影响,高温条件下奶牛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4)中部地区规模肉牛场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重点示范夏季控温牛舍避暑和冬天防寒设施设备、舍内环境参数与自动饮水、饲喂设备和清粪设备对肉牛生长和产肉性能、疾病防控和重大病净化的影响,高温条件下肉牛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5)中部地区规模水牛场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重点示范夏季控温牛舍避暑和冬天保温牛舍的设施设备、舍内环境参数与自动饲喂设备对奶水牛产奶性能、肉用水牛生长和产肉性能、疾病防控和重大病净化的影响,水牛场废弃物高温条件下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6)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重点示范夏季降温避日射设施设备及舍内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疾病防控和重大病净化的
影响,高温高湿条件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7)南方地区规模肉牛场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重点示范高效拴系育肥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与建筑配套技术(钟楼式卷帘牛舍,四列布置生产工艺的效果,环境自动调控包括卷帘的启闭、降温设备的开启,以及自动饮水、自动机械喂料、刮粪板清粪等)的应用对肉牛生产性能、疾病防控和重大病净化的影响,高温高湿条件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8)南方地区规模水牛场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重点示范夏季防暑降温避日射设施设备与自动饲喂设备对奶水牛产奶、肉用水牛生长产肉性能、疾病防控和重大病净化的影响,高温高湿条件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具体指标:建立奶牛、肉牛、水牛等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场20-25个,完成建筑设计图纸3套、畜舍建筑图纸3套,环境控制技术措施方案3套,示范场内疾病发病率降低8-10%,死亡率降低3-5%,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削减70%,粪污及病死动物资源化率达到80%,养殖生产整体效益提高10-15%,增收节支2-3亿元;培训奶牛、肉牛、水牛等养殖一线生产技术人员5000-8000人;建立奶牛、肉牛、水牛等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技术示范基地和技术体系,辐射我国2000万头牛的养殖。
预期成果:为我国奶牛、肉牛、水牛等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不同区域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提供标准化技术体系,辐射带动我国奶牛、肉牛、水牛等养殖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任务18:羊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 重点内容:
(1)羊高效安全标准化养殖工艺技术集成与示范:集成TMR贮运,自动饲喂、饮水、控温,形成低劳力高效率的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工艺,建成承载这些生产工艺的模型场,开展示范和推广培训。
(2)羊重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净化传染性胸膜性肺炎、布病等目前正在发生重大危害的疾病;通过药物、疫苗等控制口蹄疫、口疮、寄生虫
等重要疾病,形成综合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开展示范和推广培训。
(3)规模羊场病死羊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场内病死羊处理技术体系,包括深埋、高温热处理、焚烧等技术标准、设施设备、操作手册、监控技术、报备系统等,开展示范和推广培训。
(4)规模羊场排泄物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粪尿、垫料、粗饲料残渣等机械化收集的设施设备、配套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手册等;粪尿肥料化利用,包括场内堆制、加工和贮运技术;粪、垫料、粗饲料残渣作为燃料利用技术,包括向生物质热电厂输送技术。
(5)肉羊生产全程标准化信息控制技术集成与应用: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种羊、饲养、饲料、疾病控制和监测,保证生产过程信息通畅,管控先进,建成智慧羊场,开展示范和推广培训。
(6)频密繁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综合利用高繁殖力品种、免疫多羔、生殖激素多羔、超早期断奶、羔羊人工乳等方法,提高窝产羔数和年产窝数,开发年产羔数提高50%以上的技术体系,开展示范和推广培训。
(7)北方绵羊肥羔快速强度育肥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筛选主推绵羊品种及其杂交组合,利用地产草料和饼粕等原料配制TMR,组织羔羊快速育肥,高效生产肥羔。
(8)南方山羊快速强度育肥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筛选主推地方良种山羊及其杂交组合,利用地产草料和饼粕等原料配制TMR,组织羔羊快速育肥,高效生产肥羔。
具体指标:建立山羊和绵羊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场各20个,生产整体效率提高30-50%;示范场内年度发病率降低10-15%,死亡率降低5-10%;示范场污染物零排放;粪尿、垫料、粗饲料残渣及病死动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养殖生产整体效率提高20-35%,增收节支2-3亿元;培训养殖一线生产技术人员3000-5000人;建立山羊、绵羊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技术示范基地和技术体系,技术辐射覆盖5000万头羊的养殖范围。
预期成果:为我国山羊和绵羊在不同生态、生产环境下的高效安全养殖提供标准化技术体系,带动我国羊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制定山羊和绵羊高效安全生产技术有关标准各5项,示范技术辐射覆盖规模达到5000万头,发表高水平论文15-20篇,申报专利5-10项。
任务19:经济动物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 重点内容:
(1)毛皮动物(貂、狐、貉)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研究貂、狐、貉季节性繁殖的调控机制及繁殖生理特性;研究狐、貉精液冷冻技术和水貂胚胎滞育机理,建立良种快繁新技术;研究毛皮动物母兽及仔兽行为学,集约化饲养下仔兽保活及饲养管理配套技术;研究貂、狐、貉消化生理和主要营养素需要量;开展毛皮动物精细化饲养关键技术研究;系统测定与评价不同地区毛皮动物常用饲料原料营养成分与动物活体消化代谢水平,建立毛皮动物饲料原料数据库;研究貂、狐、貉主要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与产品,规范化饲养设施,规模化屠宰取皮新技术;研究建立毛皮动物养殖业污染物防控体系及综合治理方案,通过营养调控和低抗日粮综合技术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排放,建立污染物防控新方法,并开展技术应用与示范。
(2)兔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研究兔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综合配套技术与设备设施;开展兔常见疾病防控技术研究,建立兔瘟、巴氏杆菌、兔轮状病毒、球虫等主要病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技术及防控措施;通过对家兔尸体无害化处理和排泄物发酵处理,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化综合利用能力; 评价适合不同区域饲养的粗饲料消化代谢水平与适宜精粗比,配制集约化饲养下不同时期兔TMR饲料;研究不同产区适度规模及其高效饲养管理技术,集成为综合配套技术,开展兔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
(3)梅花鹿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开展梅花鹿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优质精液保存技术,开展XY精子的分离和配套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研究梅花鹿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和饲养模式优化,提高鹿茸的产量与质量;研究梅花鹿养殖污染控制技术及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形成资源循环型健康养殖模式;研究开发梅花鹿的高效繁育技术,提高梅花鹿繁殖率、成活
率;研究梅花鹿瘤胃发酵特异性,分离鉴定梅花鹿特异性益生菌,开发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产品;研究开发梅花鹿的结核病、坏死杆菌和布氏杆菌等主要疾病快速诊断技术,提高梅花鹿规模化养殖中主要疾病的防控水平。制定安全养殖技术方案并开展示范。
(4)犬、猫等宠物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开展犬、猫等宠物重要疾病的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开展犬、猫等宠物的繁殖、饲养技术的应用与示范。
具体指标:建立毛皮动物良种快繁体系,繁殖成活率提高6%-12%以上;结合快繁与仔兽保育技术,提高狐貉窝产仔数0.6 个;建立饲料数据库2个,确定经济动物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综合提高饲料利用率8%以上;建立貂、狐、貉、兔、鹿、犬、猫等动物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场20-30个,示范场内疾病发病率降低6%-10%,死亡率降低3%-5%,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减少50%,粪污及病死动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养殖生产整体效率提高10%-15%;培训各类生产技术人员1500-2000人;建立不同饲养阶段、不同饲养环境、不同区域和模式下的高效安全养殖的标准化技术示范基地和技术体系,辐射我国1.6亿只经济动物的养殖。
预期成果:建立经济动物饲料原料资源库1个,制定不同经济动物不同时期各类饲料配方15-20套,预混料添加剂产品12个;分离鉴定毛皮动物肠道及梅花鹿瘤胃优异微生物8-12株,开发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产品6个,提高饲料利用率5%以上;各类综合配套技术8-10套。申请专利20-3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60篇,出版专著5部。
任务20. 畜禽重大疫病的净化和根除技术集成与示范 重点内容:
(1)口蹄疫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口蹄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方法,利用疫苗免疫加鉴别诊断的防控策略,完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不同规模养殖场和区域的口蹄疫净化和综合防控技术并进行集成和示范推广。
(2)猪瘟的净化和根除技术集成与示范:阐明我国猪瘟病毒流行分布情况,利用病原检测淘汰和标记疫苗免疫建立猪瘟阴性的种猪场,通过猪瘟疫苗抗原含量和免疫效果评价方法建立,同时结合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完善,在种猪场净化并根除猪瘟,并在规模化猪场进行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
(3)猪伪狂犬病的净化与根除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评估现有疫苗与流行毒株匹配情况,筛选高效的伪狂犬病标记疫苗和特异的鉴别诊断技术,通过血清学方法在规模化种猪场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净化猪伪狂犬病,并在全国示范推广。
(4)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病原在群体内的传播规律和变异特点,制定该病风险评估体系;在群体水平上,制定免疫效果的评估体系;制定适合不同饲养模式和不同感染率条件下的猪蓝耳病防控方案并示范推广,在重点种猪场建立蓝耳病病原学和血清学阴性群体。
(5)牛结核和布鲁菌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监测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评估其流行率,选择不同水平的规模化奶牛场,牛羊布鲁氏菌病采取免疫、检疫、隔离、扑杀、移动控制和消毒措施或检疫、隔离、扑杀、移动控制和消毒措施;牛结核采取检疫、隔离、扑杀、移动控制和消毒措施;制定相应的净化程序和净化目标,分步实施净化程序,建立阴性群,集成相关技术,形成净化与根除技术手册或标准。
(6)禽流感、新城疫和禽白血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禽流感、新城疫和禽白血病等重要鸡病病原变异监测,系统评估疫苗、诊断制剂、长效消毒药物等效果,筛选有效的技术、产品,制定防控方案,进行技术推广和应用,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综合防控体系,实现部分种畜禽和部分区域的重大鸡病的净化与根除,并示范推广应用。
具体目标:制订口蹄疫等9种重大畜禽疫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方法和免疫程序;应用区分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动物鉴别诊断技术,培育出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和猪蓝耳病等病原阴性猪群,并进行区域示范,全程成活率提高3%;建立这9种疫病风险评估方法,制定适合不同规模和区域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和评价标准;制定上述9种重大畜禽疫病根除计划的技术标准,在重点种畜禽场净化
猪瘟、猪伪狂犬病、牛结核和禽白血病。
预期成果:制定上述9种重大畜禽疫病综合防控与净化根除技术方案;在20个以上重要种畜场净化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禽白血病,示范推广规模达到猪20万头、禽100万羽、牛羊5万头;建成高水平现场服务的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15-20篇,申报专利5-10项。
正在阅读: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01-19
岩山旁站、安全监理06-25
国内外测井技术装备概况08-19
2017年各大银行存款利率02-15
2018年党委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05-21
新标准大学英语new_standard_视听说教程1_听力答案08-10
2017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三色笔记12-11
孺子牛比喻什么人02-17
防雷综合计算题11-0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疫病
- 防控
- 畜禽
- 养殖
- 高效
- 重大
- 安全
- 第十章 财务报告练习题
- 放飞蜻蜓 教学设计
- 一-五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高频模拟试题及答案 - 图文
- curl
- 体内药物分析 第1章:绪论 在线测试及答案
- 当前农村信访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 大学物理(下)总结2008
- 优秀干事评选策划 - 图文
- 各校历年细胞生物学(部分分生、生化)真题(截止到2014年浙大考博初试前)
-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
- 程序设计基础试题(附答案)
- “代垫运费”增值税会计处理解析
- 相变材料种类及优缺点比较
- 3500个常用汉字及其注音(已排版8开纸,分栏显示便于打印)
- 《国际结算》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11年川外英语各方向复试经验贴
- STM32F103ZET6 5串口通信问题
- 江苏省城市水业“十一五”规划
- Pe管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