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0 16: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

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概述;

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 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基础性研究; 4、土地破坏预防与复垦措施确定; 5、土地复垦项目区规划; 6、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7、土地复垦工程量计算与投资匡算。

一、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概述

(一)编制的目的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决策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关精神;

2、落实国务院七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和有关文件提出的“加快土地复垦”的要求。

(二)编制的范围

1、凡已经或可能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原因对土地造成破坏的生产建设项目,有土地复垦义务人均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2、生产项目是指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等项目;建设项目是指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

(三)编制流程

收集资料,熟悉项目 现场踏勘 方案编制 专家评审 报送审查 (四)资料收集与整理 1、报告资料:

(1)矿山企业开采设计书(说明书文本及附图); (2)矿山企业采选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文本及附图); (3)矿山企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4)矿山企业采选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5)地质详查或普查报告;

(6)矿区所在地区土地总体规划文本; (7)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8)土地征用或租用的有关材料(征地计划或用地规划)。 2、图件资料:

(1)项目区所在地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2)用地形图或地类图做底图的总体布臵图; (3)矿区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10000); (4)勘探线剖面图(或切过主矿体的剖面图);

(5)矿产资源赋存分布及开采工艺流程图(比例尺≥1:10000); (6)项目区破坏土地现状图(比例尺≥1:10000);

(7)用地规划图(已统计各地块、地类面积、并明确了土地权属人)。 3、其它资料矿区所在地的人口、经济状况:矿区所在的镇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公顷,人均拥有耕地亩,当地居民以从事业为主,主要农用物有等。

(五)编制的原则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1、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2、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3、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 (六)编制的依据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2、政策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土地复垦规定》(1989)《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3、技术文件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1995;《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开发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七)编制的目标与期限

1、目标。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目标,主要包括: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的破坏土地面积、土地复垦面积(包括农用地、耕地面积)、土地复垦率和其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指标等;

2、期限。生产项目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原则上为生产年限或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或其剩余年限;建设项目原则上为项目建设期限。

(八)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总则

1、项目概况;

2、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3、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4、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 5、工程量测算;

6、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 7、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8、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9、保障措施。

二、方案编制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

(一)项目简介

1、生产项目简述:项目名称、位臵、隶属关系、企业性质、矿种、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矿区范围、用地规模及土地权属关系等;

2、建设项目简述:项目名称、位臵、隶属关系、工程类型、投资规模、建设期限、项目范围、用地规模及土地权属关系等。

(二)所在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1、自然环境概况: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等; 2、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总人口、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农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

(三)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1、主要包括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和登记发证情况; 2、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农作物及生产情况等。 (四)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1、项目建设对土地可能造成破坏的环节、顺序以及破坏方式等;

2、矿产资源开发的生产工艺流程、资源赋存形式与分布状况、资源储量等。

三、方案编制的基础性研究

(一)被破坏土地的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分析的对象

主要是针对改扩建项目,要求改扩建项目的土地复垦方案对项目区内已破坏的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2、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

重点说明因挖损、坍塌、压占、污染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范围、地类、面积和程度。

具体内容包括:

(1)已破坏土地的破坏类型和程度; (2)各种破坏类型的土地面积及汇总;

(3)已破坏土地的复垦现状,主要包括复垦的面积、时间、复垦主要措施

及实施效果等;

(4)需要纳入土地复垦方案复垦范围的已破坏、未复垦土地的类型、数量、破坏程度等。

3、调查分析的方法 (1)调查形式

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指对调查范围的待复垦土地资源进行逐块调查,其目的是取得全面的、准确的基本资料。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有意识地选择调查对象中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单位作系统周密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有关情况,以认识调查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2)调查方法

综合调查:将待复垦土地资源作为土地利用现状的一个或几个未级类,列入土地变更调查之中进行;待复垦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详查同时进行;对已经完成土地详查的地区,可依据详查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完成待复垦土地资源的调查。

专项调查:专项调查是对某项待复垦土地资源进行的专门调查,是针对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是根据社会生产发展需要而专门组织对某一类或几类待复垦土地资源进行的调查。

(二)拟破坏土地预测 1、预测的依据与任务 (1)预测的依据

建设项目的工程类型、生产方式、工艺流程以及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安排等。 (2)预测的任务

测算不同工程类型、生产方式、工艺流程以及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安排下的土地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的范围、地类、面积和程度等。

2、预测内容

(1)拟破坏土地的破坏类型、程度;

(2)拟破坏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质量、面积、分布; (3)确定预测依据、方法和预测参数;

(4)不同类型、破坏程度、利用类型、质量土地面积的统计;

(5)土地破坏时序预测,为了做到“边破坏,边复垦”,使破坏土地得到及时、动态复垦,明确土地破坏时序,以使土地复垦工作安排更为合理;

3、露天采矿拟破坏土地预测 (1)破坏类型

露天采矿的特点是先剥离矿产上的土与岩石,然后进行采矿。所以破坏的类型有三种:

①采坑挖损破坏; ②外排土场堆放压占破坏; ③剥离表土的临时堆放压占破坏。 (2)预测依据

①工作线长度与宽度(开槽); ②年推进速度; ③土剥离——排弃计划;

④排土场设计参数(高度、边坡、平台宽度等)及稳定分析; ⑤采坑设计参数(边坡、采深)及稳定性分析。

表1露天采矿土地破坏方式表

破坏类型 破坏环节 建设期生产期 建设期生产期 建设期 破坏性质 影响后果 造成地表挖损,形成采坑,影响期长,永久 表土扰动严重,造成生态系统功能损失,加剧水土流失。 永久 改变了地貌,生态系统功能较长期损失,破坏期较长,加剧水土流失。 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暂时丧失生产能力。 采坑 排土场 表土堆放 临时 (3)预测方法与结果统计 预测方法 排土场破坏预测

可按照排土场设计与岩土排弃计划进行计算。

采坑挖损破坏

破坏面积=采坑底部面积+边坡开挖占地面积。

表2露天采矿预测破坏土地利用类型统计表

土地利用类型 首采区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合计 排土场1 排土场2 合计 表3露天采矿土地破坏时空预测表 破坏面积 预测年份 采矿采区 2009-2010 排土场 压占 破坏类型 合计 4、井工开采土地塌陷破坏预测 (1)破坏类型

井工采矿的特点是在不对地表进行大面积扰动的状态下,通过矿井来开采地下矿产资源。从而导致地下矿产资源采掘后地表的沉陷与固体废弃物的压占对土地的破坏。所以破坏的类型有2种:

①采矿地表塌陷破坏; ②固体废弃物压占破坏。 (2)预测依据 ①开采工艺;

②采深、采厚及进度计划; ③煤层的倾角;

④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 ⑤开采影响传播角、工作面宽度等。

图1地表移动范围角量参数示意图

(3)地表塌陷预测的方法

预测可采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制的开采沉陷分析系统软件MSAS进行。需要的相关参数有:资源开采深度;采煤的厚度;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开采影响传播角系数。具体步骤是:

①分析确定相关预测参数;

②根据采掘计划,分时段永上述软件进行地表沉陷预测; ③地表裂缝预测; ④地表移动延续时间预测; ⑤土地破坏面积预测; ⑥土地破坏等级划分与统计。

井工开采土地塌陷破坏等级表

破坏等级 地表裂缝 下沉(mm) 宽度(mm) 间距(m) <100 100-300 >50 30-50 不明显 <500 整治后可正常耕作 <10%不明显 整治后可尚耕作 整治难度大,不能正常耕作 10%-30%稍有影响 >30%明显减产 耕作条件 减产情况 轻度 中度 重度 >300 <30 >500 来源《山西省工矿企业土地破坏状况调查技术规程》(试行) (三)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可将“破坏”与“复垦”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内涵

通过对待复垦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待复垦土地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对农、林、牧等各业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及其利用差异的评定。其实质是确定被破坏土地的复垦利用方式以及适宜的复垦技术措施。

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特点 (1)未来性与预测性

是在“现在”的评价时点上,对未来状态下的土地利用进行评价,因此要体现利用方向和复垦技术措施。

(2)评价对象的不确定性(重塑形)

土地破坏可能造成地貌状态的变化,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在采取一定措施复垦后的土地适宜用途。因此评价结果可能有相应的变化。

(3)评价过程的多层次性

土地复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就存在自然属性与破坏状态评价;土地复垦措施的适宜性评价;国家宏观政策的适应性评价三个层次。

3、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则与分类系统 (1)原则

①针对性与主导因素原则; ②动态性与持续利用原则; ③因地制宜与农业优先的原则; ④类比分析与后评价原则; ⑤综合分析原则;

⑥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 (2)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分类系统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纲要》中采用逐级递降的四级分类法,即:纲——级——亚级——单元。

纲:土地纲是反映土地适宜性的种类,表示土地对指定用途是适宜的(S)还是不适宜的(N)。在土地纲中又分为土地适宜性纲、土地不适宜性纲和无关纲三种。

级:土地级是反映土地的适宜性或不适宜性的程度。 亚级:土地适宜性亚级是反映土地受到限制性因素的种类。

单元:土地适宜性单元是指同一亚级内根据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条件的差异而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土地适宜性单元。

4、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 (1)准备工作;

(2)确定评价土地的用途或利用方式;

(3)指定土地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性质的要求; (4)划分土地评价单元;

(5)确定每个评价单元内的土地性质;

(6)评定各评价单元对指定土地用途的适宜性等级; (7)评价结果的社会经济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 (8)野外校核;

(9)土地适宜性的最终确定; (10)整理评价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ot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