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

更新时间:2024-04-24 06: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内策略

1、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第一,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宣传自

主创新的重要性,出台自主创新的相关鼓励政策,提高国内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鼓励汽车企业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学习国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第二,扩大自主创新融资渠道。①政府应加大汽车研发财政的支持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③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集合社会资金。第三、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第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促进自主品牌的建设。

2、 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产业进入及退出机制。另一方面,鼓励与促进汽车产业的战略性重组。另外,对于兼并重组顾虑复杂的民营汽车企业,政府要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

3、 开发市场需求潜力。第一、要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规定。第二、促进发展汽车服务业。第三、鼓励二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

4、 引导产业链优化。首次,政府要整治零部件生产市场。其次,政府要鼓励开发汽车服务市场。最后,政府也需要鼓励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合作。

5、 开发新能源汽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另一方面,政府要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工程。 对外策略

1、 调整外资政策。首先,实施以技术为导向的外商合作政策。其次,实施促进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政策。

2、 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首先,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应对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其次,政府也需要制定适合本国的贸易技术法规,来限制外国汽车的侵占野心。

第5章基于产业链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府策略 5.1政府的对内策略 5.1.1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境界非常尴尬,一方面是汽车产销第一的生产大国;一方面是自主品牌发展落后的汽车弱国。而生产大国地位是很容易被其他发展中国家代替,要真正的变成汽车强国,最重要的就是有世界认可的优势产品,即受欢迎的自主品牌汽车。可是,目前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本来不多,国际欢迎认可的就更是。所以,中国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创造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促进自主品牌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意识。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企业很多,但是企业规模较小。致使大部分企业甘当世界著名汽车品牌的代工厂,安于赚取短期利润,自主创新意识非常薄弱。而自主创新是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

前提,也是自主品牌产生的重要来源。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宣传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出台自主创新的相关鼓励政策,提高国内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鼓励汽车企业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学习国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

第二,扩大自主创新融资渠道。目前,中国研发投入相对国外来说投入较少,而研发资金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以及自主品牌的建设,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拓宽自主自主创新研发的融资渠道,集合政府、企业与其他社会资金的合作,从源头上解决自主创新的研发资金不足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大汽车研发财政的支持。继续扩大国家政策性银行对汽车自主创新的优惠贷款;加大对汽车关键技术创新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加强对企业现有自主品牌汽车以及新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引导和鼓励,培育创新产品市场间接增加汽车企业的可研发资金;对企业技术研发需要而购置的先进设备与仪器实施免税、无息或者低息贷款等。

其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政府可以设立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专项基金,且针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重大的战略性技术创新等等级不同的技术创新及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设立数额不等的资金支持,以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资金的投入。

另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集合社会资金。政府可以筹集社会资金建立汽车自主创新的各类专项基金,以支持汽车企业的自主研发。合理采用不同形式的融资渠道,为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经费的筹集提供更为便利与广阔的资金渠道,以此来鼓励与引导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

第三、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目前,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另一个严重障碍就是研发人员的不足,因此政府也有必要加强汽车科技人才的培养。一是政府调高校培养的汽车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汽车科技人才的种子能力;二是鼓励企业扩大科技人才的引入,强调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三是促进各企业科技人才的研讨与交流,共同解决自主研发的障碍;四是政府补贴引进国外的汽车核心人才,带动中国汽车产业研发水平的提高。通过多方面人才的培养,扩大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软件实力。

第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促进自主品牌的建设。政府应建立以企业

为主导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效率,把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需要列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计划。扩大高校关于汽车技术的课题研究,鼓励高校建立技术开发的重点实验室,进而增加汽车自主创新技术的开发理论;支持优秀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的技术研发中心,引导零部件技术的研发与整车技术研发的结合,实验性地开发新的研究产品:鼓励企业与高校、及其他汽车研究团体的交流合作,整合汽车产业内各类创新资源,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的结合,加快汽车产业的研发成果的实现。并且,鼓励企业把自主创新行为引入到汽车市场中,形成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与技术生产的良性循环;鼓励本国消费者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消费,进而创立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产品及汽车整车产品。同时,不断的完善技术,保证自主品牌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5.1.2促进产业集群形成

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规模不经济明显,严重影响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汽车产业上游的零部件企业,进入门槛较低导致零部件企业多而散,还表现在汽车产业中游的生产企业,规模小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效应。而汽车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史可以称之为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联合兼并史。所以中国政府有必要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加快中国汽车企业的联合兼并,分别形成汽车产业上中游的大型集团,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形成。

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产业进入及退出机制。政府根据市场的规律与需要,按照市场机制原则,建立和完善汽车产业的企业进入与退出机制。对于符合进入机制的优秀企业给予政策的支持,保证其顺利的进入并投入生产。但是对在市场竞争中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应加大依法破产的力度;对于多年不生产汽车产品的企业要勒令退出汽车市场。同时,实施产业援助计划,妥善处理部分汽车企业退出后的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鼓励与促进汽车产业的战略性重组。政府要出台政策,明确鼓励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强调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与兼并活动,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加强合作,鼓励两地方具有重组优势的企业进行重组发展,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保护政策。鼓励国有控股的汽车企业通过减少其持有的股份,实现股权多元化,规范和优化公司的管理制度,提高其在市场的竞争力;鼓励汽车企业进行社会资本融资,使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对汽车企业的兼并

和重组,进而扩大汽车企业的规模;引导一些较小又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入大型企业;也鼓励一些具有自身特点、互补性较强的汽车企业重组发展。

另外,对于兼并重组顾虑复杂的民营汽车企业,政府要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在产权重组的过程中,鼓励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保证重组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集团管控模式和治理结构;政府也要中介调节并解决重组汽车企业老板之间的股权占有问题;减轻负担,合理分流安置企业多余人员,启动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对于行业龙头企业之间或与其他小型企业,或者是国有控股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收购与重组,要严格保证公平竞争原则,及加强反垄断环节的审查制度,保证兼并重组的顺利地公平公正地进行。

5.1.3开发市场需求潜力

中国汽车市场有很大的需求潜力,但是中国现在需求开发不足,说明中国汽车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一个产业的国内需要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保证作用,所以政府要注重开发汽车市场的需求潜力,从内需角度实现汽车产业的飞跃发展。

第一、要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规定。首先,各地方政府要响应国家政策,及时取消限制汽车购买的规定。取消牌照注册数量、车型限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地汽车进城收费、地方市场保护措施、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汽车购买的规定,保证汽车的供需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恢复中国汽车市场的活力,使中国汽车市场自由地达到供需平衡。其次,减少汽车购买及使用各环节的税收力度。政府要从税收源头上,减少一些税收力度,甚至取消一些现在看来不合理的税收,切实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成本,从而让汽车企业有更大的空间来通过价格支撑市场,保证消费数量。

第二、促进发展汽车服务业。加快发展汽车产业的下游配套服务,发展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停车服务、汽车租赁、消费信贷等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1)销售与售后服务:政府可以鼓励汽车企业学习国外成功的销售经验,提高汽车产品的增长服务,且完善售后维修市场,实行准入制度,对一些没有非专业技术的维修点要限制管理,保证汽车售后维修的便利与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2)汽车租赁业务:政府要鼓励现行租赁企业之间合作连锁,实行便利的租赁服务,并且合理租赁价格,发展汽车租赁业务;同时也可以鼓励汽

车生产企业设立汽车租赁部门,实行品牌的宣传和促进租赁服务业的发展壮大。3)消费信贷服务:政府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制度,制订汽车消费信贷的细则管理条例,保证资信调查、信贷办理、贷款担保、违约处置等汽车消费信贷的整个过程规范化、法制化。鼓励并支持有实力的国内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建立汽车金融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专业便捷的汽车消费信贷服务;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多元化、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规范发展;放宽消费者购买汽车的贷款条件,缩短消费者汽车信贷消费的环节,合理分期付款的规定,从而推动汽车需求的增加。良好的汽车服务环境,对于汽车消费的开发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鼓励二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消费相比而言非常之少,政府可以鼓励汽车企业实施优惠的销售策略进入二三线城市,鼓励推动增加二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并且,迸一步保证“汽车下乡”策略的实施。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中央投资中已经安排50亿元资金,用以补贴农民购买低于1.3升排量的微型客车,和报废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但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汽车下乡”策略,并保证该政策各环节的透明进行。进而更宽领域地带动汽车的消费。

5.1.4引导产业链优化

中国汽车产业的产业链发展极其不平衡,按照本文界定的产业链而言,产业上游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多且小且散,且主要集中在最底层的技术零部件生产,没有上规模的自主零部件企业,关键零部件领域更是滞后;产业中游的汽车生产企业相对国外也比较多,有自主品牌的大企业较少,规模经济不明显:产业下游的汽车服务发展起步晚,基本没有形成发展氛围。产业上游、中游及下游的发展不平衡,较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因此,政府有必要发挥引导作用,优化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以此带动汽车产业的竞争力。首次,政府要整治零部件生产市场。汽车产业的零部件市场进入门槛很低,只要投入些许的资金,些许的劳动力,就可以进行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使得整个零部件市场生产混乱,零部件质量不一,质量没有保障。所以,政府要出台政策提高零部件的进入门槛,限制这种极小规模且不合格的企业进入零部件领域,保证零部件市场的容量:同

时,政府也需要关闭一些技术规模不合理的及小型零部件企业,限制资本人力有限的中型零部件企业的业务数量,鼓励大型零部件企业转向中端或高端零部件的生产,以此改变零部件生产领域的企业杂乱现象,及促进零部件技术产品的转型升级。

其次,政府要鼓励开发汽车服务市场。中国的汽车服务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才刚刚起步,政府需要鼓励开发汽车服务市场。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进入汽车服务市场,进行汽车服务业务,增值汽车产业的产业链价值;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汽车服务市场的相关法规,比如汽车消费信贷法规中,细化规定允许有资格的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信贷业务,降低汽车信贷税率等等。通过完善的法规来引导和规范汽车服务市场业务的进行。政府在进行限制规范上游的零部件市场,开发下游的汽车服务市场后,还需要引导控制产业上、中、下游市场的相对协调发展。

最后,政府也需要鼓励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汽车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企业与中游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自给自足,协调发展本国的汽车市场;还可以鼓励汽车产业上(中)游制造企业与下游服务企业实施合作伙伴关系,实施合作发展模式。

5.1.5开发新能源汽车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目前世界汽车产业的煤油汽油型内燃机汽车的生命周期已经步入后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煤油汽油型内燃机汽车产业转型为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在煤油汽油型内燃机汽车产业的发展周期中,中国的发展中地位已经注定,很难在技术上实行很大的突破。但是,对于新型可替代煤油汽油汽车的汽车产品的开发上,对于新型汽车的生命周期的开始环节,现今各个国家基本上处于同样的起跑线,同样的竞争地位。并且,随着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以及石油价格的不稳定持高,传统煤油或汽油内燃机汽车逐渐落伍,新能源汽车则成为重要的新兴产品。所以,中国要抓住机遇,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重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以新型汽车技术来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首先,政府要继续鼓励各大高校及材料研究机构关于软性探索性课题的研究,探析未来汽车能源的可能形式,及其可能带来的发展问题。加强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生物

质等的研究,找到一种或几种最适合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能源,进而明确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其次,政府要继续激励与支持能源关键技术的开发。政府继续对关键技术的开发给予财政的资金支持,并鼓励各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开发的交流与互助,整合国内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加速新能源关键技术的突破。另外,政府也需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准入管理,防止一些动机不法企业的违法行为,破坏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前景。

另一方面,政府要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工程。中央财政要继续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城市示范性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已经生产出来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中小城市政府要制订规划,优先在城市公务、公交、出租、环卫、邮政等公共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地区建立电动汽车便捷快速充电网络,及加快停车场等配套服务措施的建设等,以此来带动消费者消费新能源汽车。

另外,建立跟踪系统。因为现今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安全等方面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所以,对于现今这些起步期和发展期的产品要开发跟踪系统,即使发现问题,并即使技术开发解决问题,保护消费者利益及消费信心,为新能源汽车建立良好的消费印象。

5.2政府的对外策略 5.2.1调整外资政策

中国汽车市场的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特别是汽车产业的上游与下游市场,基本上跨国公司的占据为主。并且,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 汽车产业的产销的确发展了,可是中国汽车的关键技术依然很落后,且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即并没有达到当初引进外资提高技术的初衷。因此,现今再与外商合作的时候,政府要将之前的注重数量的引进与鼓励的政策调整到能真正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层面上的政策。

首先,实施以技术为导向的外商合作政策。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融资难度相对过去减弱了很多,但是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依然相当落后,主要是依靠引进技术来维持发展。那么,现今中国汽车产业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技术水平。在利用外资的角度上来看,中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重点需要从利用外商资金转向利用外商技术。因而,政府需要调整建立以技术为导向的外商合作政策。通过充

分调查了解国内汽车企业技术发展的状况以及国际先进技术的状况,比较国内技术与国际技术的实质差别,进而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提高技术引进的标准,使引进新技术与国内已有技术进行互补发展。同时,政府也需要财政补贴直接引入部分国际的最新高科技,以帮助中国汽车产业的研发找到新的研究方向,新的突破点。

其次,实施促进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政策。外资的技术外溢是指外商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通过观摩学习及模仿而可能获得的国外的技术及管理方式。那么,政府在外资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政府实施相当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鼓励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中国设立创新科技的研发中心;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国内汽车企业与外商进行有效合作,改变过去中国企业代工厂的模式,在相对公平的合作基础上,国内企业要争取透明参与汽车产品设计、研发及开发生产的整个环节,要求与外商联合开发,联合设计,进而更多地获得外商合作的技术外溢效应。另外,中国汽车企业在外商合作过程中,要提高自己的主动地位,积极消化吸收外商合作的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吸收创新,以此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开发自己的汽车品牌。就是比亚迪汽车的研发团队一样,积极主动地消化吸收国外的技术,并进行消化创新,开发了F3等自主品牌机型。

总之,在中国汽车技术落后的今天,政府强调以技术为导向的外商合作政策,并且鼓励国内汽车企业加快引进吸收再创新,及与外商联合开发,以此来达到充分利用外商的技术发展本国的技术的目的,对提高本国汽车技术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5.2.2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

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对中国汽车走进国际市场以及占据国际市场较大份额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特别是中国汽车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前提下。因此,政府要鼓励并协助中国汽车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并且制定适合本国的贸易技术法规。

首先,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应对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组织专门的法律人员收集国外的以文件形式或非文件形式存在的贸易壁垒,并进行详细深入的解读研究,进行分类统计,同时探析汽车出口相对的应对措施,并上传到

特定的信息网络上;同时也鼓励与促进汽车企业之间的贸易对策交流。充分集合社会的资源,资源共享,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国际汽车贸易纠纷,共同应对贸易壁垒,积极发展中国汽车的贸易策略。

其次,政府也需要制定适合本国的贸易技术法规,来限制外国汽车的侵占野心。WTO关于技术贸易壁垒的相关规则中,在国际标准不合适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可以自行制定本国的技术标准。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特别是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其技术水平也相当落后,进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所以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制定适合本国的强制性技术法规。近年,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保障安全和节约能源的名义,制定了相当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阻止经济后起的国家的技术产品出口,以保证自己的发达国家地位。同样地,中国也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结合本国国情,按要求制定绿色技术法规、卫生技术法规、节约资源技术法规、技术性产品进入标准等贸易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国外汽车产品及汽车技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冲击。同时也鼓励中国汽车企业加快技术创新,跟紧国家政策,在保护中发展成长。

总之,在全球化发展的情形下,中国政府要洞悉中国的发展状况及世界地位,适当地制定一些保护政策,发展本国的相关产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or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