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选择题第八题实验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4-05-26 14: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高考理综选择题答题技巧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考化学理综第八题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课题一、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
1. 灼烧目的:除去海带中的有机物,使碘元素以离子的形式进入溶液; 2. 氧化的原理是:Cl2 + 2I = 2Cl + I2 或 2I + H2O2 + 2H+ = I2 + 2H2O
—
—
—
但氯水不能过量,否则会氧化I2: 5Cl2 + I2 + 6H2O = 2HIO3 + 10HCl 3. 检验:去少量滤液加入淀粉呈蓝色,不能直接加入;
4. 分液漏斗操作要点:检漏;放气;分液时将玻璃漏斗口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
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下层液体从下面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5. 实验现象:萃取时,下层紫红色,上层无色;
6. 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碘水中萃取碘的溶剂:热裂汽油、酒精等;
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1. 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把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吸附在滤纸上的样品的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两相之间产生不同的分配现象。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而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这样,性质不同的组分就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2. Fe3+、Cu2+的显色反应
Fe3++3NH3.H2O=Fe(OH)3↓+3NH4+ 淀沉 红棕色 上方 Cu2++4 NH3.H2O=Cu(NH3)42++4H2O 溶液 深蓝色 下方
3. 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3~5次,要求留下斑点的直径小于0.5cm。 4. 导致实验失败:试样点接触展开剂;展开剂不合适; 5. 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课题三、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1. 原理: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可以
1
将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2. 蒸发结晶:通过蒸发溶液,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的方法。此方
法主要用于随温度改变变化不大的物质;
冷却结晶: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的方法。此方法主要用于溶解
度随温度下降明显减小的物质;
3. 影响晶体的生成条件:
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越快,或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反之,可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 4.热过滤:当溶液体积减少到约原来的一半时,迅速趁热过滤,承接滤液的烧杯应预先加
2mL蒸馏水,以防降温时NaCl溶液达饱和而析出。
5减压过滤:不适合过滤胶状沉淀(过滤不全)和颗粒细小的沉淀(堵塞滤纸) 要先拔导管,再管水龙头
6.检验:产品配置成溶液后加入1滴1mol/l的HNO3和2滴0.1mol/l的AgNO3无白色浑浊;
课题四、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0.5mol/L的CuSO4溶液中 现象:①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沉积;
②产生气泡,并逐渐加快,铝片上下翻滚; ③混合液温度升高;
原因:①c(Al3+)增大,Al3+水解使溶液中的H+浓度增大;
②反应为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③生成的Cu和Al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2. 将一片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0.5mol/L的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氧化膜阻止了反应;
3. 可溶性铝盐(如氯化铝、明矾等)可以作净水剂,净水的原因: Al3+ + 3H2O
Al(OH)3胶体 + 3H+
4. 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无明显现象,但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氧化膜; 5. Cl-能破坏氧化膜的结构,所以能加速铝和硫酸的反应,腌制食品不能用铝容器保存; 6. 未擦拭过得Al能和CuCl2反应而不能和CuSO4反应;
2
课题五、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1. 乙醇和苯酚必须配成乙醚溶液才能与钠进行反应去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活泼性,
如果配成水溶液,水也会和钠反应,干扰实验; 2. 苯酚的检验:FeCl3溶液:紫色;溴水:白色沉淀; 3. 苯酚有酸性,不能使石蕊变色;
课题六、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1. CaCO3存在于摩擦剂中,甘油存在于保湿剂中, 牙膏的pH值>7; 2. 牙膏中加入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有CaCO3;
3. 药膏中加入新制的Cu(OH)2后溶液变绛蓝色(不是沉淀);
4. 安全火柴的火柴盒侧面涂有红磷(发火剂)和Sb2S3(易燃物)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KClO3、MnO2等氧化剂和易燃物如硫等。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与KClO3等接触的红磷发火,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生成一定量的SO2; 5. SO2的检验:将火柴点燃,收集燃烧产生的气体,使酸性KMnO4褪色; 6. 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检验的两种化学原理
方案一: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
AgNO3溶液和稀HNO3,以检验Cl-。
方案二:将3~4根火柴摘下火柴头,再将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加AgNO3溶液、稀HNO3和NaNO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元素。ClO3-+3NO2-+Ag+=AgCl↓+3NO3-
课题七、亚硝酸盐和食盐的鉴别 鉴别硝酸盐和食盐溶液的方法:
1. 在两种待鉴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H4)2Fe(SO4)2,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KSCN溶液。 若溶液变血红色,证明待鉴溶液中有NO2 存在。
—
NO2-+Fe2++2H+=NO↑+Fe3++H2O
2. 在两种待鉴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KI淀粉溶液。 若溶液变蓝色,证明待鉴溶液中有NO2 存在。
—
2NO2-+2I-+4H+=2NO↑+I2+2H2O
3
3. 在两种待鉴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 若溶液紫色褪去,证明待鉴溶液中有NO2 存在。
—
5NO2-+2MnO4-+6H+=5NO3-+2Mn2++3H2O
4. 在两种待鉴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并溶于稀硝酸 ,证明待鉴溶液中有NO2 存在。
—
5. 在两种待鉴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稀硫酸。
若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待鉴溶液中有NO2 存在。
—
NaNO2+H2SO4(稀)=NaHSO4+HNO2 2HNO2=NO↑+NO2↑+H2O
6. 鉴别NaNO2和NaCl,还可以用pH试纸,其理由是:NaNO2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 呈中性。NO2 + H2O
—
HNO2+ OH
—
7. 在家里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别NaNO2和NaCl?
把两种固体分别溶于碗中,用手接触碗,有明显吸热的为NaNO2。
课题九、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1. CoCl2溶液的变色原理
[CoCl4]2-+6H2O
[Co(H2O)6]2++4Cl-
蓝色 粉红色
溶液稀释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 加入Cl-,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逐渐转变为蓝色。 2、CoCl2水合物呈现不同颜色的机理 CoCl2.6H2O
CoCl2.2H2O
CoCl2.H2O
CoCl2
粉红色 紫色 蓝紫色 蓝色
课题十、电化学问题研究
1. 极化作用:开始时,Zn片上没有气泡,但不久后,Zn片上慢慢产生少量的气泡,这是
因为反应开始后,Cu片上产生气泡,这些气泡先附着在Cu片上,当反应持续进行时,气泡逐渐变大并离开Cu片上升,但是Cu片上始终有很多微小的气泡覆盖,阻碍H+在Cu片上得e-,Zn片上的电子也就不能顺畅地输送到Cu片上,所以,有些H+就直接在Zn片上夺取电子生成H2,这就是电极的极化作用。
降低极化:可以供给电极适当的反应物(如KMnO4、重铬酸钾、H2O2),由于这种物质
4
比较容易在电极上反应可以使电极上的极化作用减小或限制在一定程度,这种作用称为去极化作用。 2. 制作燃料电池
将两根碳棒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立即投入到冷水中,反复操作3~5次,使得碳棒表面变得粗糙多孔(表面越粗糙越好,碳棒能够吸附越多的气体,效果也就越明显) 3. 铁的吸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吸氢腐蚀:两支铁钉,其中一支绕几圈光亮的细铜丝。加入盐酸和K3[Fe(CN)6](铁氰
化钾、能与Fe2+生成蓝色沉淀),观察绕有细铜丝的铁钉上产生的气泡多,铁钉周围先出现蓝色沉淀。
吸氧腐蚀:铁片上滴一滴含酚酞的食盐水,观察到酚酞变红,说明发生吸氧腐蚀:
O2+2H2O+4e-=4OH-
课题十一、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1. 配制待测食醋溶液:
用25mL移液管吸取食醋25mL,在容量瓶中配制250mL的食醋溶液; 稀释10倍的目的是减少乙酸的挥发,降低实验误差; 2. 指示剂的选择:
终点溶液为酸性:甲基橙作指示剂;如NaOH溶液滴定CH3COOH; 终点溶液为碱性:酚酞作指示剂;如用盐酸滴定氨水; 如有I2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滴定实验,应选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如有KMnO4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滴定实验,就不用任何指示剂; 3. 实验过程中,移液管和滴定管在使用前都要润洗,锥形瓶不能润洗; 4. 如果滴定的终点没有控制好,即NaOH过量,溶液显深红色,如何补救? 再滴加食醋,记录体积。
5. 滴定过程:左手控制滴定管的玻璃球,右手振荡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
变化,当锥形瓶内溶液颜色从无色到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说明滴定到终点。重复滴定2-3次。 6. 了解用基准物质来标定标准溶液
配制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由于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得溶液中含有CO2,使得溶液中含有Na2CO3,从而也使浓度不准确。
5
实验安全和意外事故的处理
一、 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标识。
二、实验操作要遵循安全性原则 1. 防爆炸
① 点燃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等)之前,要检查气体的纯度(验纯)。 ② 用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等)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操作中,先通入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加热金属氧化物。例用H2、CO等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 2. 防炸裂
①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② 加热固体时,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 3. 防泄漏
① 防液体泄漏:在使用滴定管或分液漏斗或容量瓶或滴管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液。 ② 防气体泄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 防暴沸
加热液体时要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剧烈跳动,如 制取乙烯或石油的蒸馏。 5. 防堵塞
为了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如恒压式(I)(平衡压强);为防止粉末或糊状物堵塞导气管,可将棉花团置于导管口处如防阻式(I) 、 (Ⅱ)。如KMnO4制取O2、C2H2
16
6. 防污染
① 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一管一瓶,不接触容器,不倒立。用药匙取用液体药品时,一匙一用,切忌一匙多用。 ② 防污染安全装置(尾气处理):
灼烧式可用于除可燃性尾气CO;吸收式可用于除易溶于水或某种溶液的气体 (Cl2、H2S、 NH3、HCl、HBr等);收集式可用于收集有毒气体,防止有毒气体进入空气中而造成环境污染。Cu和浓硫酸制取SO2做性质试验的小试管口堵一块蘸有少量碱液的棉花防止污染。
7. 防倒吸
8. 防中毒
①使用、制备有毒气体时,应在密闭系统或通风处中进行,外加尾气吸收处理装置. ②对药品要“手不摸、口不尝、味扇闻”。 三、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 水银(汞)洒落 白磷灼伤 误食重金属盐 酒精等易燃物 小面积失火 活泼金属钠、钾起火 液溴沾到皮肤上 苯酚沾到皮肤上
处理办法 撒上硫磺粉并打开排风扇。 先用5%的蓝矾溶液清洗,再用1g/LKMnO4溶液湿敷。 立即服大量的蛋清或牛奶或豆浆,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立即用湿抹布或细沙扑灭。 立即用细沙盖灭。 立即用抹布擦去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檫洗。 立即用酒精檫洗,再用水冲洗。 17
先抹去伤口上的碎玻璃片,再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最后涂上红药玻璃割伤 水或碘酒。 酸沾到皮肤上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溶液清洗,最后再用清水洗净。 碱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冲洗。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NaHCO3溶液冲洗。 先用干抹布抹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用2%-5%的NaHCO3少量酸(碱)滴到桌上 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较多量酸(碱)滴到桌上 酸(碱)溅到眼中
18
立即用适量的稀碱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切不要用手揉。 练习题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检验新鲜鸡血中的铁元素,可以在鸡血中加入稀硝酸并加热搅拌后蒸干,得到固
体粉末,取少许粉末加入到装有2mL亚铁氰化钾稀溶液的试管中,可以得到蓝色溶液 B.制作燃料电池的碳棒要在酒精喷灯上反复灼烧,目的是要使碳棒变得多孔,增强碳棒
吸附气体能力
C.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将氯乙烷硝酸进行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通
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来判断是否存在氯元素
D.摩尔盐制备过程中铁屑要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洗涤,使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有利提高去
油污的能力,最后分离溶液和固体时不可以用倾析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3—4个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元素
B.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C.在试管中将一定量的浓硝酸,浓硫酸和苯混合,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几分钟,即可制得硝基苯
D.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溶液的冷却速度越快,析出的晶体就越细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茚三酮溶液可以鉴别甘氨酸与醋酸
B.用纸层析法分离Fe3与Cu2时,蓝色斑点在棕色斑点的下方,说明Cu2在固定相中分配得更多
+
+
+
C.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方法 D.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与少量乙醇的混合物加水除去乙醇的方法,原理类似于溴水中加四氯化碳萃
取溴
B.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C.由Zn-Cu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H2O2能提高电池放电效率 D.蛋白质与氨基酸遇到双缩脲试剂均会出现紫玫瑰色现象
19
5.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醇、丙三醇、乙醛、乙酸四瓶无色溶液 B.在用已知浓度的草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时,用25mL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mL KMnO4溶液
C.在减压过滤实验结束时,应先关闭水龙头(或抽气泵),再拆下连接吸滤瓶的橡皮管 D.在铝与过量3mol·L-1硫酸溶液反应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反应速率几乎不变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值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D.固体药品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7.下列原理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右图装置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重铬酸钾或适量6%的H2O2溶液,可以使灯 泡亮度增大,持续时间变长
B.在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时,常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 溶液,再经过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获得KNO3晶体
C.制摩尔盐时用酒精洗涤产品,用干净的滤纸吸干;而在制阿司匹林粗品时用冷水洗涤产品,在空气中风干
D.纸层析法分离微量成份时均需有以下流程:装置制作—→点层析试样—→配制展开剂—→层析操作—→显色反应。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简易量热计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热时,做一次实验需要使用温度计三次。 B.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C.取试管向其加入CoCl2的盐酸溶液,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深。 D.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溶液中苯酚的含量。
20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实验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的颗粒较大时,可用倾析法 将固体与溶液分离。
B.制备阿司匹林时,将反应物置于水浴85~90℃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5~10min,冷却后, 向锥形瓶中加一定量的水可以促进产物的析出。
C.牙膏中的安息香酸钠、氟化钠溶于水,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以预防龋齿。 D.由Zn-Cu/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H2O2能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 10.下列实验操作可行的是
A.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 B.滴定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均需干燥或用相应的溶液润洗,容量瓶、锥形瓶则不应润洗
C.硫酸亚铁铵晶体制备实验的最后一步是将溶液蒸发到有大量晶体析出,用余热蒸干即可得产
D.抽滤结束后,不必拆下布氏漏斗,滤液可直接从支管口倒出 11.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A.鉴别溴蒸气和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一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醇和丙三醇 1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或操作错误的是
A.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主要起抑制牙膏中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B.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C.欲检验火柴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02,可将燃烧后气体通人KMnO4酸性溶液,观察KMnO4溶液颜色是否变浅或褪色
D.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21
13.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相关实验
取少量实验室新合成的阿斯匹林溶于适量水中,滴加一滴氯化铁溶液 B. C.
将牙膏溶于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新制氢氧化铜。 探究牙膏成分中存在甘油 取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再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D
向盛有2mL0.1mol·L-1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三滴硝酸银溶液,片刻后再滴加三滴0.1mol·L-1的NaI溶液 1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时手掌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65o以上的热水清洗
B.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
预期目的
检验是否有杂质水杨酸
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的存在
验证Ksp(AgI)< Ksp(AgCl)
C. 实验室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
D. 用化学方法检别甘油和酒精: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 15.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
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B.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D.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1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沉淀的颗粒较大时,也可用倾析法将固体和溶液分离
B.结晶时,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
C.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而不要用水洗涤主要是为了减少晶体损失 D.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22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上层析属于色谱分析法,其原理跟“毛细现象”相关,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吸附水作为固定相
B.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1mol?L-1CuSO4溶液、1mol?L-1CuCl2溶液中,铝片表面都观察不到明显的反应现象
C.将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35mL水,并加热、搅拌,使溶液浓缩至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趁热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D.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伸入容器里面,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
取出移液管
1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检验新鲜鸡血中的铁元素,可以在鸡血中加入稀硝酸并加热搅拌后蒸干,得到固体粉末,取少许粉末加入到装有2mL亚铁氰化钾稀溶液的试管中,可以得到蓝色溶液。 B.制作燃料电池的碳棒要在酒精喷灯上反复灼烧,目的是要使碳棒能吸附更多的气体。 C.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时可以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质,并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D.莫尔盐制备过程中铁屑要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洗涤,分离溶液和固体时不能用倾析法。 19.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值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D.固体药品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23
2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 BaSO4 CO2 乙酸乙酯 蛋白质 杂质 BaCO3 SO2 乙酸 葡萄糖 试剂 水 饱和Na2CO3溶液 稀NaOH溶液 浓(NH4)2SO4溶液 提纯方法 溶解、过滤、洗涤 洗气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盐析、过滤、洗涤 22.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B.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D.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23.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钾失火应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磺,并打开墻下面的排气扇
C 万一眼中溅进酸或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切忌用手揉),然后请医生处理 D 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24.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氯气泄露时,用肥皂水湿润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 C.皮肤不慎沾有苯酚,立即用酒精擦洗 D 试管壁上沾有少量的银,可用过量氨水溶解 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进行分液操作时,应先打开上口活塞或使塞上的凹梢对准漏斗口的小孔,然后打开旋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B. 纸层析法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用该方法可分离Fe3+和Cu2+,层析后氨熏显色,滤纸上方出现红棕色斑点
C.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都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容器,它们在使用时都要进行检查是否漏水、水洗、润洗、注液、调整液面等几个过程
24
D. 金属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金属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白磷 则 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们时要用镊子。 26.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做钠的燃烧实验时,将金属钠放在瓷坩埚碎片上加热燃烧,可观察到有黄色火焰产
生,并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B.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用分液漏斗将下层碘的CCl4溶液恰好放完后,关闭旋塞,
更换烧杯后再打开旋塞将上层水层放出
C.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检验的实验中,将火柴头(未燃烧)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
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元素
D.检测氯水的pH时,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
比较
27.下列原理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分离微量成份时一定需有以下流程:装置制作→点层析试样→配制展开剂→层析操作→显色反应
B.减压过滤不宜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C.在“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中,选择酚酞溶液为指示剂,当溶液的颜色变为粉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D.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极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和热源,用毕立即塞紧瓶塞 28.下列化学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海带中碘元素提取时氧化滤液中的I-时应加入过量氯水
B.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可用草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氢钾
C.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待纤维素水解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可根据是否产生红色沉淀判断该水解液是否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D.用干燥且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测pH值 29.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在“镀锌铁皮厚度测量”实验中,当锌在酸中完全溶解后,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可借此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反应
B.做“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必须先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然后用洗净的酸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稀释液于洁净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不需要先用醋酸溶液润洗 C.铁钉镀锌前,先要用砂纸打磨直至表面变得光滑,然后放入45℃的浓盐酸中浸泡2min,
25
再取出用水洗净。
D.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ml无水乙醇和1.5g苯酚固体,再加等量等体积的钠,比较乙醇、苯酚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
30.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将苯酚、2%的甲醛溶液以及浓氨水混合,振荡后并水浴加热一定的时间,最后可得到线型的酚醛树脂。
B.实验室利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时,应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盐酸并振荡后,溶液颜色由黄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即可读数记录。 C.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到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D.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31.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B.纸上层析属于色谱分析法,其原理跟“毛细现象”相关,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吸附水作为固定相
C.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将氯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用稀硫酸进行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D.为了使过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用玻璃棒摩擦与溶液接触处的试管壁 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丙酮与盐酸的混合液作展开剂,对Fe3+与Cu2+用纸层析法分离时,Fe3+移动较快 B.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C.用瓷坩锅高温熔融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D.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碘水中萃取碘: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 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
26
水作为固定相。
C. 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时会呈现紫玫瑰色,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会产生黄
色固体物质。
D.由Zn-Cu/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H2O2能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 3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值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D.固体药品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卤代烃和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加热,取反应后的少量液体于另一试管中并滴加硝酸银溶液,若发现有淡黄色沉淀说明原卤代烃中含溴原子 B. 进行镀锌铁皮镀层厚度测定时,当产生氢气的速率显著减慢时,可判断锌镀层完全反应 C. 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D. 用纸层析法对试液进行分离后,必须在滤纸上喷显色剂以显示出斑点 36.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右图装置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晶体,可以使
灯泡亮度增大,持续时间变长
B. 金属材料电镀时,通常以待镀金属制品为阴极,以镀层金属为阳极, 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C.用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配成的溶液滴定一定质量的草酸晶 体(H2C2O4·nH2O)以测定其n值,若终点仰视读数,则n值偏大
D.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 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37.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完全,可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热水中 B.减压过滤不宜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需加热到大量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27
D.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需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中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盛放NaOH溶液的滴定管排除气泡的方法是直接放液 B.用纸层析法分离铜离子和铁离子时,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铁离子在有机溶剂中的
溶解能力小于铜离子
C.在进行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时,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是否漏水,然
后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D.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会影响测定结果 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金属析氢腐蚀”实验中,外面缠绕着铜丝的铁钉上产生的气泡多,周围先出现
蓝色沉淀(溶液中滴加了几滴铁氰化钾溶液)
B.在“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实验中,可用实验室久置的硝酸亚铁和硫氰化钾溶液进
行鉴定,变红色的为亚硝酸钠
C.MnO2的用量及颗粒大小均会影响H2O2分解速率,但溶液的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
没影响
D.当发现有同学吸入氨气中毒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视情况做进一步处理 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茚三酮溶液可以鉴别甘氨酸与醋酸
B.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与铜离子时,蓝色斑点在棕色斑点的下方,说明铜离子在固定
相中分配得更多
C.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方法 D.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 41.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B.可用新制的Cu(OH)2 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纸层析法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为不挥发的硫化汞 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
28
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
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
硫酸的洗气瓶
44.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B.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 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用AgNO3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 则测定结果偏低
46. 下列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胆矾晶体,几天后晶体外形发生改变且晶体质量变小 B.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可把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C.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所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29
D.在比较乙醇和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中,要把乙醇和苯酚配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水溶液,再与相同大小的金属钠反应,来判断两者羟基上氢的活性
47.下列仪器的使用或操作或实验正确的是
A.向5mL0.1mol/LKI中加入0.1mol/LFeCl3溶液5-6滴,再加入2mLCCl4震荡后分液,向水层中加入苯酚未见紫色。
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使50mL注射器充满空气,通入到2mL2×10-4mol/L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重复前面的操作直到紫红色退去,记录消耗空气体积,即可粗略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
D.做Al与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实验时,可将铝条直接插入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是否有铜析出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中,选择酚酞溶液为指示剂,当溶液的颜色变为粉
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B.在“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实验中,在牙膏与蒸馏水搅拌、静置分离后的澄
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Cu(OH)2,当产生绛蓝色沉淀时,说明牙膏中含有甘油
C.在“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中,把从盐酸中析出的晶体进行抽滤,用酒精洗涤晶体
1~2次,然后抽滤,将晶体转移到表面皿上,干燥后称其质量,计算产率。 D.人体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氨气、溴
中毒休克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49.下列实验错误的是
A.食醋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通常变化缓慢,当接近滴定终点时,
pH 出现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B.结晶时,若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到容器底部,此时,进行分离的
操作方法是倾析
C.抽滤装置由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
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
D.在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层析后,经氨熏,滤纸中无色带出现,一定
是误将试样点浸没在展开剂中
30
5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向5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5~6滴0.1mol·L1KI溶液,充分振荡后加入KSCN
-
-
呈红色,可证明该反应是可逆的。
B. 在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时,常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再经过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获得KNO3晶体
C. 实验室从海带中分离碘元素必须用到的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烧杯、漏斗及分液漏斗
D. 配制250mL0.1 mol·L1NaCl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
-
匀
参考答案
1-5 BACDA 6-10 BDBCB 11-15 DACDC 16-20 DABAB 21-25 DBADC 26-30 AABAB 31-35 CAABB 36-40 CCCAC 41-45 CAACB 46-50 BCADA
1. A:Fe3+遇到亚铁氰化钾时变成蓝色沉淀,而非溶液; C: 应该先在碱性中水解,然后必须酸化,再加入硝酸银; D:当沉淀颗粒比较大的时候就可以用倾析法; 2. B:起始温度应该没反应前记录; C:制取硝基苯应该水浴加热; D:溶解度应越小;
3. C: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为萃取、分馏、蒸馏; 4. D:氨基酸遇到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玫瑰色现象; 5. B:碱式滴定管有橡皮管,高锰酸钾会使其氧化老化; C:防止倒吸,应先拔橡皮管再关闭水龙头; D:Cl-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加速反应;
6. B:氯水有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测定其pH; 7. D:显色反应只是让现象明显,不是分离必要操作; 8. B:洗液应从下口放出,因为下口也需要洗涤;
31
9. C:F-能形成更稳定的物质,而不是它的水解来防止蛀牙; 10. A:制取氢氧化铁胶体,只要加热氯化铁饱和溶液即可;
C: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出现晶膜时就应该停止加热,不然造成结晶水流失; D:滤液应从大口倒出,所以应拆下布氏漏斗; 11. A:溴和二氧化氮都能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 B:铝热剂泛指铝和金属氧化物,故可以是氧化亚铁; C:氯水有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测定其pH; 12. A:它们主要是摩擦剂,祛除口气中的污渍; 13. C:未燃烧过的火柴头还应加入亚硝酸钠; 14. A:先用酒精洗涤
B:Ag+和Cl-反应造成干扰; C:浓硫酸能把碘化氢氧化; 15. A:在干燥空气中不会变蓝; B:应用稀盐酸洗净; D:滤纸吸附的水为固定相; 16. D:应该是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17. B:两个溶液都能酸性,但是Cl-能破坏氧化铝从而Al和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C:趁热过滤后还要冷却结晶,同时还有少量的NaCl; D:容器要倾斜,而且必须使管尖和溶液内壁接触; 18. A:Fe3+遇到亚铁氰化钾时变成蓝色沉淀,而非溶液; C:终点时溶液为碱性,应用酚酞作指示剂; D:当沉淀颗粒比较大的时候就可以用倾析法; 19. A:引入先杂质HCl;
20. B:氯水有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测定其pH; 21. A:两个都是沉淀,不溶于水; B:应用饱和NaHCO3溶液; C: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22. B:析出的晶体颗粒越小; 23. A:应用砂石;
24. D:银镜反应后的Ag用稀硝酸洗去;
32
25. C:容量瓶不用润洗; 26. B:上层溶液应从上口倒出;
C:未燃烧过的火柴头还应加入亚硝酸钠;
D:氯水有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测定其pH; 27. A:显色反应只是让现象明显,不是分离必要操作; 28. A:过量氯水会把碘单质继续氧化;
C:用稀硫酸做催化剂,同时加新制氢氧化铜之前必须先加碱中和酸; D:ClO-有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测定其pH; 29. B:洗净的酸式滴定管必须润洗; C:应放入NaOH中浸泡,除去表面油污; D:应配成乙醚溶液; 30. A:得到的是体型酚醛树脂;
C:应为加热到为原来体积的一半为不是加热到晶膜出现; D:吸附的水做固定相;
31. C:应加入稀硝酸酸化,稀硫酸能和Ag+生成Ag2SO4沉淀,干扰实验; 32. B:应该是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C:瓷坩埚中有SiO2,不能高温熔融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会反应; D:V测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3. A: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分液;
34. B:氯水有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测定其pH; 35. A:过量的NaOH会干扰实验,必须先中和;
C:不能把水加到反应器中,因为水加到浓硫酸中会放出大量热量,液体飞溅; D:不一定要用喷显色剂以显示出斑点,本事就有颜色,只是喷显色剂效果更明显; 36. C:仰视读数会导致V测偏大,从而使C测偏大,即m偏大,n值就会偏小; 37. C: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出现晶膜时就应该停止加热,不然造成结晶水流失; 38. A:要用手挤压橡皮管;
B:说明铁离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大于铜离子; D: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39. B:久置的硝酸亚铁中会有Fe3+,干扰实验; C:酸碱性也会影响其稳定性;
33
D:因为氨气极易融于水,他会通过呼吸系统融于血液中,通过人工呼吸不能使氨气排
出体外;
40. C: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为萃取、分馏、蒸馏; 41. C:试样点不能浸入展开剂;
42. B:未燃烧过的火柴头还应加入亚硝酸钠;
C: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出现晶膜时就应该停止加热,不然造成结晶水流失; D:应加用干布擦去;
43. A:蓝色说明有吸水干燥功能,粉红色没有; 44. C:试样点不能浸入展开剂;
45. A:还要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为亚硝酸钠; C:乙酸和乙醇互溶,不分层; D:测定结果偏高;
46. A:水分蒸发,导致晶体析出,故晶体质量变大; C: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D:不能配成水溶液,因为水也会和Na反应,干扰实验; 47. A:存在可逆反应,溶液中会有Fe3+存在,故会变紫色; B:Ag+和Cl-反应造成干扰;
D:Al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会阻止反应进行; 48. B:溶液为绛蓝色,而非沉淀;
C:阿司匹林会会溶于酒精,造成产率偏低; D:氨气中毒做人工呼吸无用; 49. D:也可能是展开剂选用不当造成的; 50. A :FeCl3过量,不能说明平衡时可逆的;
34
35
正在阅读: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八题实验知识点总结05-26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11-03
冰箱里的不明来客作文500字06-25
2014-2019年中国霓虹灯行业投资前景及分析预测可行性报告09-19
生命感悟作文400字07-04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知识点解答(一)06-02
2017年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目录) - 图文11-15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12-09
有趣的数学日记《妈妈出题》10-29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10-1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知识点
- 选择题
- 实验
- 高考
- 总结
- 理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