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更新时间:2024-02-20 22:3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
第八章 人际关系
本章学习目标
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
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爱情的类型
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个体性。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中,
“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第二,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合群与群居的倾向。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人一起度过的。Read Larson等(1982)对人们的时间利用进行了研究。他们让一个成人样本和一个青少年样本中的每一位被试在一周内随身携带一台呼机。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研究者随机呼叫被试若干次,被呼叫的被试需要填写一份简短的问卷,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结果表明,人们在将近3/4的非睡眠时间中都与他人在一起,只有在做家务、洗澡、听音乐或在家学习时才独自一人。与此相对,当人们在学校或是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和其他人在一起。并且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人们为什么如此需要与他人相伴呢?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
(一)亲和需要
阿特金森(Atkinson)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the need of affiliation),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the need of intimacy),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关于人的亲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设计了一个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马桶、一盏灯外再无其他东西,一日三餐通过房门底的小洞口送入。谁能在这
样的房间呆上一天就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目的想测量一下人在这样与世隔绝的情景下能呆上几天。五名大学生充当了被试,结果是其中一人只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放弃了实验,有两个人呆了两天,最长的一个被试也只呆了八天。这个探索性的研究表明人对孤独的忍耐力是有差异的,但很难有谁能无止境地生活在孤独的环境里。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
1.恐惧与亲和需要
在20世纪50年代,沙赫特(Schachter)进行了一系列经典实验,试图了解能增强人们亲和需要的因素。他提出了“面临恐惧的人具有更强烈的亲和行为倾向”这一假说。为了对此进行验证,他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给予被试不同的指导语来操纵恐惧的高低水平。研究者告诉女性被试他们要参加一项电击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在“高恐惧”组,被试被告知电击非常痛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低恐惧”的被试则被告知电击只有一点痛,最多有点儿痒或麻的感觉。实际上她们不会受到电击,实验者只是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会受到这样的电击。之后,沙赫特告诉被试由于实验用的仪器还没有装配好,请她们等10分钟。并且告诉被试她们可以自己单独等,也可以与其他被试一起等。
图8-1 不同恐惧情况下人们的选择
改编自弗里德曼等编著:《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结果如图8-1所示,在高恐惧的情况下,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恐惧情况下则更愿意独自等待。沙赫特用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社会比较强调的是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因此,人们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在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米勒(Miller,1984)进一步认为,人们不仅通过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而且通过它获取有关自己情绪甚至朋友选择方面的信息。
2.焦虑与亲和需要
焦虑不同于恐惧,是人的另一种情绪状态。恐惧是因实际威胁情景存在或预期威胁将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唤起,焦虑的产生则是由非现实的、无法确定的原因引起的。我们已经知道恐惧感越强,亲和需要也越高。那么焦虑是否也和恐惧一样会增强人的亲和倾向?
面临使人尴尬或自我意识提高但却不带有生理痛楚的情景会引起人的焦虑反应。据此,沙诺夫(Sarnoff)和津巴多(Zimbardo)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了焦虑、恐惧与亲和倾向的关系。实验开始,实验者向被试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以操纵被试的焦虑反应。高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穿围兜、吮吸奶嘴;低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他们需要在实验中吹响口哨。高、低焦虑组的实验结果与高、低恐惧组的实验结果刚好相反:高焦虑的被试比低焦虑的被试更愿意单独一个人等待实验开始。这表明恐惧会增加亲和需求,焦虑却会减少亲和需求。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与其他人在一起不仅不能给他安慰,反而会使他显得尴尬时,他宁愿单独经历尴尬场面。弗里德曼(Friedman)借测量被试的性亢奋程度以引发他们的焦虑感,也得到降低亲和倾向的结果。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随着成长,我们的社会需要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我们会与那些在一起有乐趣、能够获得帮助、强有力的或接受我们的人形成关系。这些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指出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们从关系
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魏斯(R.Weiss, 1974)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
依恋(attachment):指亲密的人际关系提供给个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依恋小时候指向父母,成人后则针对配偶或亲密朋友。
社会融和(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通常从与朋友、同事、队友、战友等关系中获得。
价值确定(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我们形成在需要时会有人帮助我们的认知。
得到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从医生、朋友以及老师等处。
照顾他人的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在我们对他人健康负有责任时出现,照顾某人给我们一种被需要和自我重要的感觉。
(三)摆脱寂寞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摆脱寂寞。寂寞(loneliness)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缺陷可能是数量上的,我们可能没有朋友或者朋友比我们期望的要少;也可能是质量上的,我们可能感到关系肤浅或达不到期望的程度。
要注意的是,寂寞与孤独(aloneness)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魏斯(1973)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内容,将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由缺少亲密的依恋对象所引起的寂寞,后者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融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个体可能单独体验到某一类型的寂寞,比如搬到异地的新婚夫妇可能不会体验到情绪寂寞,因为他们拥有彼此;但融入当地的
篇二: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9
第九章 人际沟通
本章学习目标
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际沟通的工具
人际沟通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人际沟通的障碍
人际沟通的功能
人际沟通主要类型
人际沟通过程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当代著名哲学家理查德?麦基翁(Richard McKeon)认为:“未来的历史学家在记载我们这代人的言行的时候,恐怕难免会发现我们时代沟通的盛况,并将它置于历史的显著地位。其实沟通并不是当代新发现的问题,而是现在流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我们时常用它来解释一切问题。”这段话以非常精辟的视角展现了沟通在当代的状况和地位。手段,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和方面。不会说话的孩子也可以向母亲用微笑、哭闹来表达要求和情感;在职场上,面试找工作、如何让老板满意,都涉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调查显示,老年人退休后衰老加快的原因之一就是退休后失去了许多沟通机会。此外。沟通的频度、广度的下降会影响人的安全感和智力发展。沟通在人们生活中如此重要,让我们先从了解人际沟通开始。研究人际沟通,首先需要弄清它的含义、特点、功能、必要条件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假设甲和乙是进行人际沟通的双方,当甲发出一个信息给乙时,甲就是沟通的主体,乙则是
沟通的客体;乙收到甲发来的信息后也会发出一个信息(反馈信息)给甲,此时乙就变成了沟通的主体,甲就变成了沟通的客体。由此可见,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双方互为沟通的主体和客体。
有时候,乙接到甲的信息后,并不发出反馈信息。那些有反馈信息的人际沟通,常被人们称为双向沟通,例如两个人之间进行对话;而只有一方发出信息,而另一方没有反馈信息的人际沟通,就被称为单向沟通,例如电视台播音员和观众之间的沟通。
二、人际沟通的工具
作为信息传递的过程,人际沟通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所以,符号系统是人际沟通的工具。我们可以把符号系统划分为两类,即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一)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系统(Verbal sign system),是利用语言进行的言语沟通。语言(verbal)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speech)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沟通的过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也是信息传递的最有力的手段。
(1)语言的分类
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oral speech)和书面语言(written speech),即语音符号系统和文字符号系统。
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口头语言是最常用的,而且收效最快。例如,会谈、讨论、演讲及当面对话都可以直接、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意见。
在间接沟通中,一般采用书面语言。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可以远距离传递,发出信息者可以充分地考虑语词的恰当性。书面语言扩大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范围。
(2)言语的社会功能
语言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言语交流,我们实现了不同的目的。言语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认知功能、行为功能、情感功能、人际功能和调节功能。认知功能,是言语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指我们通过言语来传递某种知识、信念或观点。我们需要清晰的表达来传达具体的信息,比如如何操作一台机器。
行为功能,是指我们通过言语去影响听话人的行为、态度,或改变听话人的状态等,以完成某项工作。比如老师对学生说:“去把作业拿来!”这样就通过言语交流影响了学生的行为。
情感功能,指我们用言语来表达情绪体验、联络情感。我们需要有力、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感染听众、激励他人,比如我们熟知的马丁?路德?金的那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人际功能,即言语的交际被用来建立、保持和维护人际关系的功能。例如,见面时的打招呼和问候等。
调节功能,我们用言语来调节身心状态。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通过向信任的人诉说自己的苦恼来缓解心理压力。言语的表达有宣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言语宣泄本身就有着治疗的功效 。
(3)语言的复杂性和策略性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在我国,现代汉语共有十大方言,语言使用状况比较复杂;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医生、律师、科学家等群体都使用各自的专门术语。鉴于语言本身的这种复杂性和其在沟通中的作用,语言对人际沟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因此在沟通时,语言的运用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环境而改变,不然沟通就有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会。 显然,在交往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人们表达同一意图的言语形式并不唯一。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语言的运用,表现出明显的策略性。我们说话时依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交际礼仪和契约;我们还会根据特定的情境和交际对象,话语时而直接,时而委婉;最后,我们采用的言语表达形式也体现了语言的策略性。
说话也是门艺术,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没有几个人是真正的语言高手,作家、诗人和演讲者都是语言运用的高手,他们能用语言给我们打开一个世界,激发我们的感情、想象和行动,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些美丽的语言,我们的生活该是如何的枯躁乏味。语言的表达是如此重要,但制定在所有场合和情况下如何选择语言的规则是不可能的,语言的学习有赖于多年的学习和实践。
(二)非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系统(non verbal sign system),是指在人际知觉和沟通过程中,
凭借动作、表情、实物、环境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人们常常认为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不重要的,数量较少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通过实验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量化成了一个公式:信息传递的100%=7%的语言+38%的语音+55%的态势。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非语言符号系统在沟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能补充、调整、代替或强调语言信息。通过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沟通具有重要的功能,它能补充、调整、代替或强调语言信息。绝大多数的非语言信息具有特定的文化形态,在传达时是习惯性的和无意识的,它可能与语言信息相矛盾,以非常微妙的方式传递感情和态度。非语言符号系统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视-动符号系统
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等都属于这个系统。动态无声的皱眉、微笑、抚摸或静止无声的站立、依靠、坐态等都能在沟通中起作用。
图9-1 各种身体姿势及含义
在人际交往中,视—动符号系统会给我们很多提示,通过了解一个人的行为语言,我们可以分析他人的状态,调整自己的谈话方向。比如,当对方双手抱在胸前和你讲话时,可能意味着对方有戒备心;微笑代表友好和赞同,但在美国人而言,
篇三:现代中国文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第二章 小说创作的典型形态50、60年代的小说发展概述
一.50、60年代的小说界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引人注目:那就是短篇和长篇这两极发达,而中篇创作十分不景气,数量少,质量更不尽人意。除了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我们夫妇之间》描写一对青年夫妇从老解放区转入大城市后,在如何适应新形势、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观念等问题上发生分歧的故事。丈夫李克是个知识分子,进城后,他的旧思想和旧的生活情趣复发,贫农出身的妻子却保持老区的思想作风,并对城市生活不习惯。作者在描写夫妇间的分歧时,既否定了李克的思想缺点和旧态复萌的错误。也写了他后来的自省和转变,对妻子张同志的某些保守和狄隘的思想意识也作了适当的批评)、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描写了朝鲜姑娘金圣姬与我志愿军战士王应洪的感情发展过程,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血腥的帝国主义的根本对立,以及我军战士的自觉精神、献身情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将人性描写和国际主义主题结合,在这个领域率先取得了突破)外,很少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者。造成这种中篇创作沉寂的原因很多。一是“先天不足”,在现代阶段就没充分发展。二是文体自身局限和一些人的文学观念偏狭造成。在他们看来中篇是不稳定的文体,它既不如长篇容量那么大,全面充裕地去处理生活,又不象短篇那么快捷,能够迅速地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出反映;所以成不了时代和读者的宠儿,甚至有一段时间人们还批评短篇创作的一个倾向——中篇化。三是不被人注意的、大型文学期刊的短缺。它比不得后来新时期的《当代》《十月》《收获》《清明》《钟山》《花城》层出不穷,刺激中篇的勃兴,而当时都是小型月刊,唯一的大型期刊《收获》也只存在了三年18期(57、7—60、5)。
与中篇创作的不景气反差强烈的是50、60年代短篇小说备受重视,数量可谓丰产;虽然色调单一,在写什么和怎么写方面都统一于一种模式。从1962年8月2日—16日大连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可以感受到两个信息:一是短篇颇受青睐,以至于要专门探讨,一是农村题材被高度重视,这既和当时中国农民有5亿多密切相关,也是解放区文学传统的深度制约的结果。 在这些数量众多的突出的农村生活题材中,从土改到合作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到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农村的一系列变革都是重要
的主题,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以短篇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和赵树理的《登记》为开端,传达了因土地关系变动、翻身农民在家庭婚姻观念方面要求从封建束缚中解脱、争取新的民主和自由的信心。土改后的农业合作化革命为农村带来的变化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从贫富两极分化的角度叙写两个农民打算买卖土地的故事,在个人发家和共同富裕的冲突中,提出久经贫困的农民获得土地后如何致富的问题,率先揭示了互助合作问题。李准因而成为当时最新锐的年轻作家。而后康濯的〈春种秋收〉、马烽的《三年早知道》记录这种趋势如何在农村变成了现实。 农业合作化运动后,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和李准的〈李双双小传〉,在一定程度上抒写了农村妇女由家庭走向社会、从奴隶到主人的夙愿。个性化的人物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为她们活跃于大跃进时代所以都有“左”的时代烙印。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的〈静静的产院〉、西戎的〈赖大嫂〉等,都能力避虚饰浮夸,张扬求实精神,进行典型形象的塑造,有丰厚的生活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社会提出的问题。 缺点:这些农村小说一方面推崇现实主义方法,一方面真正意义的现实主义却不可能获得合法性。为政策和政治服务需要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可是为政策和政治服务与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显然已经构成一种矛盾,既然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都取决于政策和政治,小说的功能仅仅是“宣传”,那就只能徒见现实主义外形而和现实主义精神南辕北辙。所以农村题材作品虽多却没有真正深刻地表现农村生活。 农村题材小说和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也难以媲美。乡土小说重在表现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习俗和自然风光,一般都能够透过社会层面对乡土社会的文化心理有所揭示,又一定的文化意味。而此时的农村小说只是根据政策和政治需要去写农村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等重大事件,政治意味浓厚而文化意蕴寡淡。 和现实题材相辉映,历史题材也有大的收获。在历史题材方面本时期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描写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代表作是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的《百合花》。前者正面描写潍河岸边小陈一家与敌鏖战的悲壮故事,后者侧面铺展一床洒满“百合花”被子的故事,共同揭示正义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民众之中的主题。 以抗日战争和20、30年代的革命斗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使民主革命战争的斗争生活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孙犁的《山
地回忆》感喟解放初期人际关系的变化,拾缀戎马生涯军民之情的片断,本色感人。王愿坚的《党费》《七根火柴》则是革命斗争生活的速写,刻画了长征时期英勇悲壮的共产党员形象。 作为民主革命题材的延伸,建国之初,陆柱国的《上甘岭》及时描写抗美援朝战争,也有一定影响。古代历史题材的则有短篇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与农村现实题材的小说相比,描写民主革命战争的历史题材小说多充满崇高的悲剧气氛。它们和孙犁40年代开创的诗意的浪漫风格是反映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两种主要艺术基调。
这些写“革命历史”的小说有时“革命历史”被偏狭地理解为限制在革命者为夺取政权而组织领导的各种斗争,尽管作者可能是历史亲历者胆不一定能写出历史的真实。因为历史和现实的表现需要作者的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但更需要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和感悟。和同时期的苏联、西方的战争小说比较,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失和悲悯情怀的淡漠,是这时期战争小说的致命伤。
该时期的小说也有亮色,出现了一些值得称道的作品。它们集中体现在反右前和60年代唯一政策调整后的一段时间。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带来了短篇创作的“黄金时代”,即百花文学。在现实题材中还有两类作品不可忽视,即百花文学中的干预生活的作品和描写人情人性的作品。它们在选材和人物描写上都突破了反右后一度强化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传达了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它们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粗暴批评。这在双百方针一节中讲过,不再赘述。 二.作为文学家族的重镇,长篇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发展缓慢并不发达,虽然每个时期都有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但绝对说不上繁荣。而进入当代后则成了名副其实的重镇。受史诗情结的鼓动,作家似乎格外钟爱长篇。从来没有哪个时期象此时期那样作家对长篇表现出浓厚的去兴趣,甚至很多作家萌发出写多卷本的“雄心壮志”,《红旗谱》《苦菜花》有三部曲,《青春之歌》最后也成了三部曲,欧阳山《一代风流》有五卷之多,《上海的早晨》是四部,《李自成》五卷326万字—??当然基本是越写越松越写越差。 袁静、孔厥(决)的《新儿女英雄传》几乎和共和国同时诞生,是本时期最早的反映战争和革命历史的长篇小说,为后来发达的长篇小说开了先路。它以传奇的笔调写了抗战期间一些新中国的英雄儿女为民族解放投身抗战的动人事迹。
杨朔反映抗美援朝的长篇《三千里江山》、柳青反映解放战争的〈铜墙铁壁〉、孙犁反映抗日战争的《风云初记》比较突出。它们反映历史的时间跨度较大,表明此间反映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风云初记》用抒情的笔调再现了滹(户)沱河畔的抗日风云;取材和结构风格独特,将诗的抒情和散文的写意融于小说之中,是一个艺术上的特殊收获。50年代中期长篇小说的收获当 属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赵树理的《三里湾》。《保卫延安》以西北战场为背景,通过描写沙家店等著名战役,真实再现了我军击溃数十万敌军的围剿,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态势,纪录了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过程,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气魄。《三里湾》侧重表现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新和旧、公和私、个体和集体、先进和落后两者观念的矛盾,揭示了中国农民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所发生的历史变化,充满戏剧性的幽默描写。这两部作品意味着长篇创作将在历史和现实、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两个生活层面上逆向展开,它们各自显示的一种艺术类型将对后来的创作构成影响。此外还有如《新儿女英雄传》那样一类的带有传奇和通俗文学特征的长篇作品,如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徐光耀的《平原烈火》等为后来数量众多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开辟了道路。50年代中前期的长篇小说虽然在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上还处于拓荒期;但已经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宽阔的基础。
作环境相对稳定,长篇小说创作进入集中的收获期。不但数量众多,而且从57-61年的短短5年间,当代一些重要的长篇如反映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红日》以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为中心,反映了华东战场我军由弱到强、反守为攻的战局转折。《红岩》写重庆渣滓洞、白宫个地下工作者为保卫山城重庆迎接黎明而进行的一场严酷复杂的狱中斗争。)、欧阳山的《三家巷》(《三家巷》透视一条胡同三个家庭的矛盾纠葛,重现20年代包括省港罢工、广州起义在内的南国风云)、杨沫的《青春之歌》(《青春之歌》通过叙写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展示了30年代前期北平抗日救亡运动的面貌,概括了一代知识分子寓个人于集体、寓人生于革命的生活道路。),反映现实题材的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山乡巨变》描绘湖南乡村的风土人情,侧重表现农业合作化对农村生活的影响,赞美建立在新的生产关系
上的农村景观和农民精神世界)、柳青的〈创业史〉(〈创业史〉表现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农民放弃私有制、接受公有制的思想、心理的复杂变化过程,其反映生活的广泛性和政治寓意的深入性使它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活化石”式的代表作。因为时代局限这些作品某种程度上简单的政治化的印记)、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都先后问世。加上众多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如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曲波的《林海雪原》(《林海雪原》写一支智勇精悍的小分队剿灭东北土匪的斗争)、冯德英的《苦菜花》、冯志的《敌后武工队》、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也都影响极大。反映工业建设的长篇主要有艾芜的〈百炼成钢〉、周立波的〈铁水奔流〉、雷加的〈春天来到了鸭绿江〉、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长篇数量如此集中在新文学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也为后来的长篇望尘莫及。
60年代初因为日益扩大的阶级斗争而使长篇发展出现了停滞和危机。尤其是长篇《刘志丹》事件(大冤案)直接冲击,使长篇创作出现了全面滑坡。62-文革不但数量锐减,质量也大幅下降。主题向阶级斗争倾斜,人物趋于理性化的高度完美。这期间除了姚雪垠反映明末农民起义的《李自成》外,还有金敬迈歌颂舍己救人的英雄欧阳海的《欧阳海之歌》、浩然的〈艳阳天〉和陈登科的〈风雷〉,写两条道路和两个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农村社会主义变革的尖锐性和复杂性。也都沾染了这种风气。这些作品艺术上有一定的成绩,〈艳阳天〉以高度浓缩的结构和富于生活气息的描写,展现了京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艰难历程。艺术比较成熟。但终因上述原因而未能挽救长篇创作整体滑坡的趋势。
三.不可小觑的成绩。应该说当代文学最初的17年间,作家首先面临着整体性的更迭,一批人们熟悉的理应由更大成就的作家退隐文坛。张爱玲、徐訏远走香港,钱钟书、沈从文转而搞学术研究,萧也牧、路翎被迫搁笔或遭批判,师陀、茅盾难以找准感觉,巴金、张天翼虽然继续写作但泛出无力性??但还是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绩。 一是它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专业创作队伍。其中一个层面以赵树理、周立波、为代表,包括路翎、欧阳山、康濯、艾芜、马蜂、西戎、梁斌、柳青等文学素养深厚、创作经验丰富的作家,大都解放前就开始创作;另一个层面包括参加民主革命、积累大量生活素材的杨沫、杜鹏程、吴强、峻青,以及李准、王汶石、王
正在阅读: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02-20
高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整理06-23
书我的爱作文800字07-03
道路交通规划的现状及发展建议01-29
(20份合集)徐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 图文06-17
2018年事业单位人员转正个人总结11-12
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题库106-14
保护环境建议书文本参考04-18
常规量检测与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设计07-26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南开大学
- 社会心理学
- 精品课程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