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公共心理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1 10: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师大公共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发展简史,明确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的任务、意义、原则和方法,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我国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正确的估计。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 ,或者叫做边缘学科。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二)心理学的分类

?以研究课题分

基础心理学中所包含的各个大小课题都可确定为一个分支,如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

?以研究对象分

新生儿心理学、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妇女心理学、老年人心理学、聋哑人心理学等

?以应用范围分

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军人心理学、航空心理学、航天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交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等

?基础心理学研究的规律不是特殊研究对象的特殊规律,也不是个别心理现象的规律,而是研究正常人、健康人成熟人应有的心理规律

?基础心理学是一切心理学的主干,因为它研究人心理现象的最一般的规律,概括了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实验心理学是各个分支心理学的实验科学基础

?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第二节 意 识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Consiciousness)是指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反映。意识是人的心理,是人自觉的、有目的的、使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部分。

二、意识的作用

控制信息的输入,组织已经输入的信息,分析信息,调控行为

三、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变化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变化: 意识、行为、内部心理过程( 意识) 和行为

四、无意识

(一)什么是无意识

无意识(Subconsciousness) 是个体未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二)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念头、想法等,如果是社会道德、伦理规范所不能容许的,个体就会把它们压抑在无意识中,但并没有消失。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任务

——探索、揭示人类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即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指导实践应用

二、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我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方法论的基本共识: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又是选择具体方法的指导思想

二、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系统性原则

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和模拟法。除此之外,还有自我观察法和数量统计分析法等。在研究中具体选用那一种方法主要取决研究的任务。

第五节 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H.Ebbinghaus)

一、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

悠久的过去:

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一)传播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停滞阶段

(四)再次发展

(五)再次停滞

(六)顺利发展

二、心理学学派简介

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都试图从不同视角、不同途径来探索、研究心理现象,在建构理论和体系时产生了明显的对立和分歧,形成了心理学所特有的学派林立的局面。

学派林立的状况,一方面使初学心理学的人感到迷茫,一时分辨不出哪一家说的正确;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坚持实证的客观原则研究问题,使我们开拓思路,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研究问题,吸收各家所长。

心理学派简介

三、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西方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当前俄罗斯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继承了前苏联的心理学遗产,加强了对维果斯基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形成了对心理现象的统一认识,出现了轻基础建设、重应用研究的倾向,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人:如人学、命运心理学、主体心理学等

(三)中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心理学教学机构和科研机构相继恢复,中国心理学会和地方心理学会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学进修班、讲习班,使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尽快了解国际最新动态,恢复我国心理学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经过几年恢复以后,进入顺利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心理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的研究十分活跃,在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收获。

我国心理学研究需要坚持的几项原则:

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应当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既要广泛开展应用研究,又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力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相辅相成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宣传和普及工作

复习思考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如何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什么是意识、无意识?意识的作用是什么?

3.举例说明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举例说明研究心理学应坚持的原则和方法。

5.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主要贡献是什么?

6.简要说明我国和西方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人类心理的实质、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兴奋产生的原理及传导特点、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方式。

第一节 人类心理的实质

一、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人的心理是人脑在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

自然现实、人造现实、社会现实、机体状态

三、反映是心理存在的形式

四、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人类的脑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心理。但是有了人类的脑而脱离了人类的生活实践,同样也不可能有人类的心理,如:狼孩。因此,关于人类心理活动的研究可以从行为和生理学两个角度来进行。

第二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神经细胞的活动来实现的。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组成的。因而,把神经纤维分为两类: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二、神经兴奋及其传导

(一)神经兴奋

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安静的状态转为较为活动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神经兴奋。

神经兴奋表现为一系列的可逆的电位变化:

静息状态 去极化 复极

一次去极化和一次复极,标志着受刺激的局部神经发生一次兴奋,这一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二)神经兴奋的传导

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纤维受刺激的局部就出现电位变化,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由于未受刺激的部位仍然是膜内为负,膜外为正,所以已兴奋的神经段和未兴奋的神经段存在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使邻近未兴奋的神经段膜内电位升高,膜外电位降低,即产生去极化。神经兴奋的传导也叫电传导,是生物电的传导。

三、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神经元之间没有细胞质相连,它们之间的联系只是靠彼此之间的接触——突触。突触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部位。

突触的结构

四、神经网络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构成了极端复杂的神经网络。具体来说,神经网络的基本联系方式主要有三种,它们是神经系统协调反射活动的基础。

五、神经系统

人体内的神经元数目极其庞大,它们通过突触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即神经系统。

(一)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共12对,大多由脑干发出,除迷走神经分布到胸腹腔内脏器官,其他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

脊神经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共31对,脊神经由脊髓前根和脊髓后根神经纤维混合而成。脊髓前根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纤维属感觉性,它们在椎间孔处混合外出。

植物性神经是由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构成。由于它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故又叫内脏神经。同时也由于这种神经所控制的心跳、呼吸等活动往往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因而也有人称其为自主神经。(但现代研究证明,人通过特殊训练,可以控制内脏的活动,所以称其为自主神经是不恰当的)

(二)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是由许多神经元 聚集而形成的柱状结构,它上接延髓,下端变为细丝。按脊神经的出入,也可以把脊髓分为相应的31节,31对脊神经就是由不同的脊髓发出的。其功能如下:

脊髓是脑与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具有传导功能

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脑

第三节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一、大脑的结构

(一)大脑的外部结构

(二)大脑的内部结构

二、大脑皮质的分区和机能

1909年,布鲁德曼(Brodmann)根据皮质细胞的类型及其纤维的疏密把大脑皮质分为52个区,并用数字给与表示。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按照功能的不同,目前一般都将大脑皮质分为几个大的功能区。

(一)感觉区;(二)运动区;(三)语言区;(四)联合区

三、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看来,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在语言功能方面的不对称性

(二) 在信息加工方面的不对称性

(三) 在情绪方面的不对称性

(四) 性格特征与左右脑半球的活动相关

四、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

生物电是指细胞、组织在有效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它可以沿着神经纤维不断传播。

第四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动物进行系统的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就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二) 反射弧和反射环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成为反射弧,它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人的活动是复杂的,并非一次就能完成。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效应器发生活动后反射并不就此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动作又构成一种新的刺激,再引起一定的神经过程,返回传入到中枢,产生下一个效应活动。这种效应过程的返回传入叫做反馈。

反馈使得反射的神经结构不单是一种弧形结构,而应是一种环形结构,因此反射弧可以改造发展为“反射环”

在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中,感受器是一种生物换能器,它可以把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并加以传导。

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相互诱导规律等。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

分析和综合是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

大脑皮质系统性功能的表现

(四)两种信号系统

在条件反射中,条件刺激成了无条件刺激的信号,因而,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信号的活动。由条件反射组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也叫信号系统。

巴甫洛夫将客观环境中所有的刺激分成两种不同的信号刺激物,即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与此相应,条件反射系统中也存在两种信号系统,即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两者协同作用,使人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新发展

(一)安诺欣的机能系统理论

(二)别林斯坦的运动感觉修正原则

(三)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理论

第五节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体液调节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机构,除神经系统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系统,就是内分泌系统。

由于内分泌系统一般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因而,也就形成了神经—体液调节

一、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由分散在全身各处的内分泌腺和一些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它是通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华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进行调节的一种重要的整合机制。它对人体的调节与神经系统也有所不同:

内分泌系统:作用范围广、速度缓慢、效果持久

神经系统:作用范围有限、精确的高、速度快、效果显著

二、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系统对机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调节作用有两条途径:

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各器官的活动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各器官的活动,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的两种方式: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直接支配内分泌腺的活动;通过下丘脑先影响脑垂体的活动,再由脑垂体分泌各种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以上两种方式都最终影响效应器官的活动。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心理的实质。

2.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神经兴奋产生的原理及其传导特点。

3.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哪些?

4.简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 第三章 感觉、知觉与观察力的培养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适应、错觉等基本概念,以及感受性的变化形式,掌握知觉的基本规律和培养观察力的方法。

第一节 感觉、知觉概述

一、 感觉、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保证机体与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privation),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荷比(D.O.Hebb)等首创的一种试图控制或去除对人的感觉刺激的一种实验方法。

(二)知觉

知觉 (Perception )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人虽然以感觉作为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但都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一)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二)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External Sensation)

接受外部刺激并反映外部事物特征,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等。其感受器位于体表。

内部感觉(Internal Sensation )

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并反映内脏器官的状态。内部感受器主要接受体内各种化学和物理刺激,主要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

(二)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感觉的基本特性及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Sensitivity)

只有当刺激物的作用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才能引起感受器的反应,发放神经冲动引起感觉。感受器这种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做感受性。

感觉阈限(Sensitivity threshold)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就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二)感受性的变化及其规律

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ion)

感觉对比(Sensory Contrast)

感觉后像( Sensory Afterimage)

感觉的空间积累和空间融合

感觉的相互作用( Sensory Interaction)

感觉补偿( Sensory Compensation)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知觉的选择性(Perceptual Selective)

(二)知觉的理解性(Sensory Comprehension)

(三)知觉的整体性( Perceptual Integration)

(四)知觉的恒常性( Perceptual Constancy)

大小常性(Size Constancy)

明度常性(Brightness Constancy )

颜色常性(Color Constancy)

形状常性(Form Constancy)

第三节 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力概述

(一)观察

观察(Observation) 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的、主动的和系统的活动。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二)观察力

观察力(Observation Ability)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三)观察力与感知觉的关系

观察力的发展培养和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培养是密切相关的。

观察力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是一种高级的视知觉活动能力

感知觉过程本身有缺陷的人就不可能进行完整细致的观察

观察力的培养是以感知觉的发展为前提的,感知觉的水平越高,则观察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培养观察力的意义和目标

(一)观察力对人的意义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门户,是人类文化积累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二)观察力的培养目标

有强烈的求知探索精神,总是以不寻常的态度和方法去审视常人所不注意的事物

有明确具体的观察目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

善于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以弥补感官的不足

熟悉并运用各种数学统计方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

能客观地将所观察的结果与其他研究方法所取得的 结果进行印证比较,消除各种人为误差,对结果进行恰当的科学评价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适应、联觉、观察、观察力。

2.举例说明感受性变化的基本形式。

3.举例说明知觉的基本特征及规律。

4.谈谈观察力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5.联系实际说明培养观察力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章 记忆与记忆力的提高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和类型,分析记忆表象的特点及其作用,能联系自己或他人的实际说明影响遗忘的原因,掌握改进学习记忆的方法。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memory)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心理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表象

(一)概念: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二)生理基础:大脑皮层过去兴奋的痕迹在刺激物影响下,旧有神经联系的恢复和再活动(巴甫洛夫)。 (三)种类

根据表象形成的不同感官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根据表象的感知范围分:个别表象、一般表象

(四)特点:直观性、形象性、概括性、片面性、不稳定性 (五)功能

表象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桥梁。 表象是学生理解知识信息的重要条件。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也是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 表象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作用。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 整合论 定位论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反响回路 突触结构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第三节 记忆类型分析

记忆是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在其神经组织、特别是大脑皮层上留下的痕迹,因而可以从各种角度按照不同标准对记忆进行分类,以了解不同记忆的特点。

(一)按记忆内容与对象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二)按记忆有无目的和是否采用专门方法可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三)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不同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四)按记忆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第四节 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是记和忆的完整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信息的输入与编码

1.识记的方式或信息的编码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编码 按语义类别编码

以语言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2. 影响识记效果的主要因素 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 识记的目的任务 识记的方法 (二)保持——信息的贮存 保持中信息组织方式、信息变化

保持不是一种消极的、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过程,信息是发展变化的,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 (三)再现(再认和回忆)——信息的提取

第五节 遗忘规律与记忆力的提高

一、什么是遗忘 二、遗忘的规律 三、对遗忘原因的探讨 (一)衰退理论 (二) 干扰理论 (三)压抑理论

(四)影响遗忘的其他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和质量。 2.学习材料的类似性与系列位置。 3.学习的程度。 4.学习者的心理状态。

四、减少遗忘提高记忆力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组织有效的复习 (二)把识记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 (三)复习过程多样化 (四)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五)注意用脑卫生

复习思考题

1. 解释概念:记忆、联想、遗忘、内隐记忆、外显记忆、追忆、表象。 2. 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 3. 简述表象的特点和作用。 4. 影响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5. 什么是遗忘?分析遗忘的规律和原因。 6. 简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7. 联系实际分析自己的记忆特点,并提出改善记忆的方法。 第六章 注意与注意力的培养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注意的概念、分类、外部表现及功能,了解有关注意的理论,能够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注意品质,积极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即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现代心理学将注意定义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性:指向性、集中性。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生理运动的变化

三、注意的类型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四、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第二节 注意的理论

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模型

(一)过滤器理论模型

由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认为注意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它按照“全”或“无”的法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一些信息通过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他通道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二)衰减理论模型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于1960年提出,认为不被注意或未被追随的信息也可通过过滤装置,但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三)反应选择理论模型

由多依奇(Deutsch)提出,后经诺曼(D.A.Norman)加以完善和发展。该理论认为,早期的信息加工是没有选择性的,信息都可得到识别,信息是否被注意,是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做出的反应选择。

(四)多阶段选择理论模型

约翰斯顿与汉斯等(Johnstone&Heinz)提出,认为选择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且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任务的需要。

二、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模型

心理学家卡内曼(D.Kahneman)于1973年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他认为,当人同时做几样活动时,如果活动不超过资源总量,这些活动就可同时进行,如超过,那么在进行第2、3项活动时,就会使第1项活动的反应退步。

三、注意的搜索理论

(一)特征整合理论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1982.1992)提出,她对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和特定朝向的线条)和物体本身进行了区分,并根据这一区分构建理论。

(二)指导搜索理论

Wolfe(1998)提出指导搜索理论,认为:对基本特征的初始加工将产生一个激活地图,视觉画面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激活水平,然后注意会根据激活水平指向激活度最高的项目。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及其培养

一、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定义: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

即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的时间特性。分狭义和广义的两种。

(三)注意的分配

定义: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条件 :(1)多种活动中有一种达到自动化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关系。

(四)注意的转移

定义:指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是注意的动力特征,也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

影响因素:(1)原来注意紧张度和活动的性质;(2)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3)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一)自我暗示法

(二)情景想象法

(三)培养间接兴趣

(四)记录法

(五)自我奖惩法

(六)训练听课技巧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

2.注意有哪些外部表现?

3.举例说明注意的类型。

4.联系实际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注意品质。 第七章 情绪情感及其调控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情绪、情感、心境、应激、道德感等基本概念,深刻认识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情绪情感的类型和情绪理论,分析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掌握积极调控情绪的方法。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是指人根据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既是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又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与情感相比,情绪较不稳定。

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

三、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一)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区别

认识活动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情绪和情感是通过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关系。

认识活动的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情绪情感的发生、改变则具有不随意性和突发性。

(二)情绪情感与认识的联系

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认识活动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人的情绪情感对认识活动也有反作用。

近年来提出的情绪智力概念,充分体现了情绪情感与认识的紧密联系。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一)适应功能

(二)动机作用

情绪伴随动机性行动产生,具有动机作用。

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

(三)组织作用

促成知觉选择,监视信息的移动,影响工作记忆,影响思维活动。

(四)信号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表情。

(五)感染作用

某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影响功能。

(六)迁移作用

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

四、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

大脑皮层在情绪和情感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类型及表情动作

一、情绪的类型

(一)传统的情绪分类

《礼记》记载“七情”分法,即喜、怒、哀、乐、爱、恶、欲。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Descardes)认为人有6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

(二)现代心理学分类

基本情绪:一般认为,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是最基本的、最原始的4种情绪。这些情绪与基本需要相联系,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

(三)情绪的存在形式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性,可分为以下几种: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突出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激情。是一种暴风雨般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二、情感的类型

(一)道德感

由道德生活的需要与道德观点是否得到满足与实现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

(二)美感

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行为以及艺术作品予以评价产生的情感体验。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

(三)理智感

与人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对真理的追求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三、表情动作

(一)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二)表情的先天性和社会性

第三节 情绪理论及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一、情绪理论

(一)生理反应理论

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是詹姆士(W.James)和卡尔?兰格(C.Lange)提出的,也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认为情绪与机体变化有直接关系,强调了外周生理活动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二)情绪丘脑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W.B.Cannon)提出,情绪并不是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三)情绪的评估—兴奋理论

美国女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提出,情绪的来源是对情境的评估,而评估是发生在大脑皮层的。其模式是:情绪刺激 → 评价 → 情绪。

(四)情绪进化理论

认为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它本身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独特作用。这一派别形成了以汤姆金斯(S.Tomkins)和伊扎德(Izard)为代表的动机—分化理论,由于他们引入适应和进化的观点,故又称为进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强调面部表情的重要性。

(五)情绪三因素理论

由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认为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

沙赫特和辛格精心设计了证明环境、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的实验。指出情绪受环境因素、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三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二、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加工可以在缺乏任何有意识加工的情况下发生,但当不涉及有意识的认知加工时,前意识水平的认知加工通常发生在情感反映之前。LeDoux发现一条快速的、无意识的情绪回路和另一条缓慢的、皮质的情绪回路。Power和Dalglersh提出了多水平理论,认为情绪可以通过自动加工过程或者有意识加工过程产生。

Bower提出了因果关系归属假说,认为当学习者觉得自己的心境状态是由学习材料引起时,记忆效果最好。

Eich和Metcalfe认为心境对内部事件记忆的影响比对外部事件的记忆影响大。

此外,在情绪的社会性方面,心理学家们主要针对气愤和攻击、婚姻关系中的气愤和藐视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第四节 情绪情感的培养与调控

一、情绪情感与生理、心理的关系

情绪与生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消极情绪可引起生理性疾病

同样,消极情绪情感若长期存在,也可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

二、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一)正确认识健康的情绪情感在自我发展中的意义

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人格的完善。

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身心健康。

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

自我意识调控;理智调控;转移调控;激励调控;合理宣泄。

三、消极情绪情感的调节与控制

(一)排除抑郁

铲除抑郁根源,改变认知角度,适当释放情绪,改变行为方式,调换环境,休息。

(二)学会制怒

拓宽心理容量,有一定防怒措施。

(三)克服自卑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四)消除紧张与焦虑

积极的认知方式

勇敢面对焦虑与紧张,想一想事情最坏会到什么程度;

排除极端的想法,不随意夸大生活状态;

用欣赏的态度看待世界;

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理智的面对冲突,权衡自己所冒的风险。

积极的行动方式

融洽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运用社会支持;

学会宣泄和倾诉;

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和行动策略,健全个性。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情绪情感、自我评价、自卑、表情、心境、道德感。

2.简述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3.简述表情的类型及其功能。

4.举例说明心境、激情、应激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5.试述情绪的三因素学说。

6.怎样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

7.举例说明,引起消极情绪的原因并提出调控方法。 第八章 意志及其品质的培养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意志、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掌握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控制自己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二、意志过程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意志以认识过程为前提,意志对认识过程有巨大影响

情绪情感既可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对情绪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认识、情感和意志密切联系、彼此渗透。

三、意志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一定强度的意志品质是个人健康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意志行为是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意志与行为

一、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明确的行动目的

(二)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三)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一是发动,二是抑制。

三、意志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

确定目的、形成动机(动机冲突类型)、拟订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第三节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品质

(一)独立性

个体倾向于自主地选取决定和行动,即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易受周围人们所左右。

(二)果断性

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

(三)坚韧性

在预定目的的行动中,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理品质。

(四)自制性

个体善于根据预定目的或既定要求,自觉控制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心理品质。

二、意志的培养

(一)加强认识,树立正确人生目的

(二)多参加实践活动

(三)运用集体的力量

(四)加强自我培养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意志、随意运动、双趋式冲突、挫折、挫折承受力。

2.简述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有哪些?

4.动机冲突有哪些类型?如何解决?

5.试述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第九章 个体行为动力分析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个体行为活动模式,掌握需要、成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的概念,能运用需要理论、动机理论解释个体行为的产生原因、动力机制及运行规律。

第一节 需 要

一、个体行为模式

需要、动机、行为、需要满足的循环往复过程

二、什么是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个体客观需求的主观反映。

(二)需要的特征

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无限性、相关性、重复性、竞争性

三、需要的种类

(一)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按需要的起源分)

(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需要所指向的对象分)

四、需要理论及其应用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基本观点,5-7种需要,评价

(二)其它有关需要的理论

瑟斯顿(L.L.Thurstone)认为,大多数人的智力可以分解为7种原始因素:计算、言语流畅、词语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相互组合构成独特的智力结构,体现特有的能力水平。 并认为,智力结构除了原始因素(占主导地位)外,可能还存在次级因素。

四、三维结构模型说

1967年,吉尔福特(J.P.Guilford)认为,智力结构可区分为3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内容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5种――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操作是由上述认识对象或材料引起的智力活动过程(5种――认知<理解、再认>、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产品是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6种――单元、分类、关系、转换、系统、应用)。由于3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5×5×6=150种。 这一模型使人们对智力的认识更具体、全面。虽然极为复杂,但有规律可循。

五、层次结构说

阜南(P.E.Vernon)将智力结构概括为一种由上下4个层面组合而成的结构。智力最高层次为“普通因素”;第2层次为大因素群,包括言语和教育、操作和机械因素;第3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及操作信息、空间信息等方面的能力;第4层次为各种特殊因素。4个层次自上而下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

六、两态结构说

理论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认为,人的智力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是液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另一种是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七、智力三元论

斯腾伯格(Sternberg)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全的,它们只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3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3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八、智力多元论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言语智力(阅读、写作、日常会话)、逻辑-数学智力(数学运算、逻辑思考)、空间智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音乐智力(声音辨别、韵律表达)、身体运动智力(支配肢体云动、完成精密作业)、社交智力(人际交往、和睦相处)、自知智力(认识自己、选择生活方向)。 1995年又增加了第8种智力,即自然智力(辨别动植物、对自然物进行分门别类,博物学家智力)。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九、智力的PASS模型

纳格利尔里和戴斯(Naglieri&Das)提出,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PASS)。它包含了3层认知系统(计划系统<最高层次>、信息加

工系统<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处于中间层次>、注意唤醒系统<整个系统的基础>)和4种认知过程(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计划)。 3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

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能力发展表现为能力种类的扩大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能力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同

(三)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高峰

(四)能力的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二、能力的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三)能力类型的差异

(四)能力的性别差异

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

一、一般能力测验

(一)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

用来表示智力水平的方法:比率智商,即通过测验所得到的儿童心理年龄(智力年龄)与他的实际年龄的比率。 用于对不同生理年龄儿童的智力水平进行比较。 比率智商(IQ)=心理年龄(MA)÷生理年龄(CA)×100

当MA > CA IQ>100 ; 当MA < CA IQ<100 ; 当MA = CA IQ=100

(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用来表示智力水平的方法:离差智商,表示一个人在其年龄组中智力水平的相对位置。 一个原始分数高于或低于平均数的程度。 原始分数是正确答题的实际数目。

二、特殊能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是对管理能力、运动能力、机械能力、艺术能力、音乐能力等专业能力的测定。

该类测验有利于发现特殊才能,因材施教,并能充分发挥潜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创造能力测验

创造能力测验旨在探测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创造力测验的内容不强调对现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亦无统一固定的答案,测验结果所反映的是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超乎寻常的独特性,因而创造力测验项目需进行专门解答,根据受试者回答的数目多寡、恰当性、复杂程度和创造性来评定分数。

第五节 能力的培养

一、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一) 生物因素――发展的潜在可能

(二) 教育因素――发展的外部条件

(三) 实践因素――是把前两者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

(四) 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自我认知等。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努力培养良好的创造个性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提倡学习中的相互讨论法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三)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培养科研能力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正确选择学习目标和制订学习计划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三)掌握学习方法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能力、智力、才能、天才、创造力、比率智商、离差智商。

2.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3.简述能力的种类。

4.简述智力结构理论。

5.简述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6.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7.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以及人格的成因等,掌握运用人格的理论原理分析自己、他人的人格类型特征的方法,并能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本章将教材“第十一章气质类型特征及其应用”和“第十二章性格及其培养”合并。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二、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气质(tenl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character)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stir-regulation)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ofpersonality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两类人格特质

一类是共同特质(commontraits),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individualtraits),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首要特质(cardinaltraits)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centraltraits)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次要特质(secondarytraits)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表面特质(surfacetraits)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sourcetraits)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o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