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信中学作文讲座之四 - 学会编故事与点题

更新时间:2024-06-05 01: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执信中学作文讲座之四

第六章 学会编故事

示例 话题“位置与价值” 一学生以“马殇”为题作文:

题记——是云就要在天空飘过,是水就在大江奔腾,是马就在疆场驰骋。

故事梗概:一良马生活于山坳,某将军路遇,奇之,然叹其养尊处优,臃肿乏力,不能征战沙场,弃之而去;老鹰偶栖于树,见之,劝其走出山坳,做一番事业,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开始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因而不能发挥其价值。

编故事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或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而本文内容平淡,缺乏亮点。应该在后半部分设计奇转的情节。 设计一: 设计二:

第七章 学会点题

为了使文章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刻,在收尾处下功夫。宋人张炎说:“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因此,有必要在事例后面、文章后半部分或结尾处,或着以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提升文章的层次;或加入一些情节,以起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例后点题:(把话题、题目中关键词嵌入议论、抒情的句子里)

《我爱着旋律》在广州长大,耳边自然会常响起广州的另一种旋律——粤曲。“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是《帝女花》缠绵悱恻的低吟;“一叶轻舟去,人隔万重山”是《凤阁恩仇未了情》向人们倾诉着离乡别井的哀伤。“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南音的旋律低回凄楚,唱到这里,总教人泫(潸)然泪下。听着粤曲,让人不禁忆起广州两千多年的沧桑,忆起这粤韵已在时光流转中薪火相传了数百年。广州的旋律——粤曲,是广州割不断的人文历史情思。

但在这些旋律中,最为动人的还真正属于你和我的旋律——广州人。他们的勤劳朴实、他们的真诚善良,他们的见义勇为,无不是广州最美,最醉人的旋律。记得前一段时间粤北水灾、许多人流离失所,救援物资因为公路的塌陷根本无法送达灾民手中。这时候的广州人,慷慨解囊,捐赠物资异常踊跃,米、被子、衣服堆满了大街小巷的捐赠站,许多人亲自驾车,排除万难,将这些物资送到灾民的跟前。广州人抱着同饮一江水的情怀,奏出情义广州,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小》小中藏着智慧。日本的一家工厂里,一位负责管理车间供油机器的工人细心地发现,每台供油机器在供油完成后,总会滴下39滴油。他努力地研究,希望把这39滴油减少到37滴。失败多次,但他并没有放弃。最后,他终于成功研制了一款“38滴供油器”,并申请了专利,凭借这款机器他为工厂每年省下大笔油费。这位车间工人后来成为了日本有名的电器集团——松下集团的总裁。供油机器滴油这是一件多么细小的事,但却使这位总裁的智慧闪现了光芒。

小中展现出美好。一位诗人一天晚上在医院里看到一位姑娘正在走廊上,一缕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泻在地上。姑娘误以为那是别人遗下的一块白手绢,弯下腰去捡。诗人被这一幕深深感动了,当即作了一首诗。这正是因为诗人透过这件看出了那位姑娘心中的纯洁与美丽,看出了她的善良与可爱,看到了她对生活得热爱。

文后点题(同样,把话题、题目、主题的关键句融入总结里) 话题“心灵的选择”(2002年全国题)

下面是一篇以“伞”为题的作文梗概,请在文后点题。

雨天放学回家,没想到我的伞破了一个洞,得到一个同学的帮助才会到了家。第二天妈妈去为我买了一把新伞。一天,在家门口看到一位老奶奶冒雨回家,我想帮助她,但舍不得我的新伞,一番犹豫后,便把那把有洞的伞给了她。第二天,老奶奶让一个小男孩把伞送了回来,破了的洞已经补好,针针线线,细密而整齐。 结尾点题参考:

练习,§请动手 话题“爱与和谐”

学生作文:汉朝一位名叫潘唯恨的将军脾气暴躁,待兵苛酷,不问青红皂白严惩患病迟到的士兵,囚禁为士兵辩护的军士长,并且任意克扣军饷、粮草,以致军心涣散,与匈奴屡战屡败。于是赶往其师父和谐子初禀告一切。

“赶往师父处禀告”的情节很重要,而如何写师父的告诫,又是决定文意深浅的关键。 结尾补写一: 结尾补写二: 结尾补写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o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