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23 01:03: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书本绪论 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 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 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 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 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 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 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 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 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

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 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 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 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 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 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 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 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 ,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 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 程、方式和时间;

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第三,人类只 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 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

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 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 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 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它决定了中国 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 式而已。 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二 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1 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

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 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

3 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

4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6 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 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 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二是封国制度不断; 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四是家国同构。 (简记:家族国构)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

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二是经济基础稳固, 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

治;

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 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

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简记:武控长经基固专极端 人控严)

三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 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 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 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 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 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 一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 ,其 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 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 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 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 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

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 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 各种治国思想, 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 可以说, 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 百 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 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 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 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 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2000 多年中国古 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 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二 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 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 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 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 起的。

2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 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 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 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 儒学的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

4 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 力的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o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