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免疫诊断 复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31 11: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型:名词解释(4×5分)、简答题(4×15分)、论述题(1×20分)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寄生虫学:寄生虫与环境能以不同的方式互相影响,利用寄生虫来监测环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2.免疫寄生虫学:研究寄生现象和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免疫学方面的科学。 3.免疫流行病学 是以流行病学的形式与方法研究免疫力的群体效应,即研究宿主个体的免疫差别是如何影响致病因素的群体生物学表现,研究还通常包括运用数学模型以及血清流行病学方法。

4.非消除性免疫 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但这仅仅是一种不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不能被彻底清除,而是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状态,与宿主的特异保护性免疫力同在;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这种免疫力即逐渐消失。包括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

5.消除性免疫 未经治疗,宿主即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 如:硕大利什曼原虫的东方疖。

6.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 宿主受到与抗寄生虫效应的靶抗原无关的病原体的提取物或某些合成产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保护力,它并不针对某特定的靶病原体,而是可抵抗多种感染因子(包括单细胞的原虫和细菌,多细胞的蠕虫,甚至肿瘤等)的攻击。

7.带虫免疫 某些血内寄生原虫感染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原有的原虫,使其数量明显下降,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临床症状消失,呈带虫状态,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虫体,可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体内无此虫时此免疫力即消失,这种免疫状态叫带虫免疫。

8.伴随免疫 人感染某些蠕虫(如: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患者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生和产卵,但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无损于体内的成虫,当体内成虫消失后此免疫力也消失,这种免疫称为伴随免疫。 9.流行率、感染度、(新)感染的发生率

流行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受感染的人,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感染度是指一个个体的虫荷或一组个体的平均虫荷,在人群中只能通过定量的虫卵计数表示,但也有少量尸检的研究测定虫荷数。流行率和感染度有着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人群流行率越高,感染者的平均感染度就越高。

(新)感染的发生率是指原先未感染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受感染,以年百分率表示,通常在儿童中计算。

二、问答题

1.何谓超敏反应?分别可见于哪些寄生虫病?

? 超敏反应是处于免疫状态的机体,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或变应原时出现的异常反应,常导致宿主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变化。按照Gell和Coombs关于超敏反应的分类,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也可分为Ⅰ、Ⅱ、Ⅲ、Ⅳ 4型;它们分别称为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

或细胞免疫型。

? 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型)此型多见于蠕虫感染。蠕虫的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有亲细胞性,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便与IgE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脱颗粒变化,从颗粒中释放出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肝素、类胰蛋白酶等。各种介质随血流散布全身,作用于皮肤粘膜、呼吸道等效应器官,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分别引起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等临床症状。重者可因全身小血管扩张而引起过敏性休克。例如,血吸虫尾蚴引起的尾蚴性皮炎属于局部过敏反应;包虫囊壁破裂,囊液吸收入血而产生过敏性休克属全身性过敏性反应。

? II型——细胞毒型 此型超敏反应是抗体(IgM、IgG)直接作用于相应细胞膜上的抗原,在补体、巨噬细胞作用下造成的损伤反应。细胞毒型的作用方式有: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在黑热病、疟疾患者,寄生虫抗原吸附于红血细胞表面,特异性抗体(IgG或IgM)与之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溶解,出现溶血,这是黑热病或疟疾贫血的原因之一。

? III型——免疫复合物型 该型超敏反应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中沉着引起的炎症反应。当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或组织内沉着时,激活补体,产生趋化因子,将中性粒细胞吸引至局部,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损伤。例如,疟疾和血吸虫病患者,常常出现肾小球肾炎,这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基底膜上沉着而引起的。

? IV型——迟发型或细胞免疫型 此型超敏反应是由T细胞介导引起的免疫损伤。 致敏的T细胞再次接触抗原时,出现分化、增殖,并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吸引、集聚并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如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是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在寄生虫感染中,有的寄生虫病可同时存在几型超敏反应,甚为复杂多变。例如,血吸虫病就可有速发型、免疫复合物型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或先后存在。

2.寄生虫感染有助于宿主克服某些疾病,试举例说明。

(1)肠道蠕虫可能会阻止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对宿主起保护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炎症性肠病在肠道蠕虫感染率较低的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而在感染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则发病率较低。用TNBS(三硝基苯硫酸)直肠灌注可诱导小鼠产生炎症性肠病,如预先给小鼠腹膜内注射曼氏血吸虫卵,则小鼠结肠炎症明显减轻。

(2)寄生虫感染能防止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委内瑞拉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患肠道寄生虫的儿童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从埃塞俄比亚到以色列的移民,在根除寄生虫感染后皮肤过敏症增加。近几十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日益增高,原因之一是蠕虫感染

减少。

(3)蠕虫感染可能避免I型糖尿病的发生:

I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β细胞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蠕虫感染率较低的发达国家发病率不断增加,而在感染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较少见。NOD(非肥胖糖尿病 )小鼠从第5周龄起胰腺出现单核细胞浸润,第12周龄发展为糖尿病。如在第4周开始注射血吸虫成虫或虫卵的萃取物可有效地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感染伯氏疟原虫或注射疟原虫上清液的NOD小鼠血糖水平趋向正常。用犬恶丝虫抗原DiAg治疗6周龄的NOD小鼠能完全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3.简述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调节。 (1)抗体水平调节

a.抗体含量高时,抗体与抗原的表位结合,竞争B细胞上与抗原结合的受体,即抗原阻断。

b.抗体含量低时,抗体与B细胞的Fc受体和抗原受体交联,抑制B细胞进入抗体合成期,但不抑制B细胞的致敏。

c.当血中抗原浓度高时,固定于APC表面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增强免疫应答;当血中抗体浓度过高时,免疫复合物则可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免疫复合物调节)

d.T细胞能识别免疫球蛋白独特型的抗原决定簇而产生独特型抗体,后者能与相应具有独特型受体的T和B细胞以及体液抗体结合起到抑制免疫的作用。(独特型调节)

(2)细胞因子水平调节

a.宿主体内各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对体液和细胞免疫效应的建立和调节起重要作用。

b.Th1类细胞因子,如IL-2、IL-12、IFN-γ等在细胞免疫中可直接或间接促使NK、Mφ、Tc等细胞活化,直接杀伤寄生虫。

c.Th2类细胞因子,如IL-4、IL-5、IL-6、IL-13等可促使B细胞等成熟、活化并产生IgG、IgM、IgA和IgE抗体,从而发挥体液免疫效应。 (3)T细胞水平的调节

a.CD4+T细胞的凋亡使免疫应答下调:许多寄生虫感染的急性期过后,可通过凋亡机制减少CD4+T的数量来降低宿主体内细胞因子水平,从而下调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应答强度。

b.抑制性T细胞:CD8+的抑制性T细胞能起持续的调节作用,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应答。

4.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有哪些? (1)免疫缺陷宿主的免疫应答 以AIDS病为例,HIV病毒选择性地通过破坏CD4+T细胞而使整个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患者表现为淋巴细胞PHA转化率降低,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消失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患者B细胞功能异常,表现为多克隆激活、免疫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和自生抗体的产生。 B细胞功能异常也与CD4+T细胞功能缺陷有关。 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如IL-2和IFN-γ合成减少,NK细胞、单核细胞活性下降。

(2)源于宿主的免疫逃避机制

a.遗传决定的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总有部分人群表现出对某些寄生虫特别易感且可能在体内带有大量虫荷。(不具有产生宿主保护性免疫所必须的

遗传编码信息)

b.新生儿的免疫无反应性:新生儿对多数寄生虫具有比成人高得多的易感性,低龄儿童的易感性也较成人高。(新生儿或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全)

c.成熟宿主的免疫低反应性:寄生虫能利用宿主免疫系统暂时的或较长期的功能削弱的机会以逃避宿主免疫力的攻击。(免疫力低下时期:哺乳期、妊娠期、应激反应期、年老体弱、严重营养不良、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长期酗酒等) (3)源于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a.寄生虫降低其抗原对宿主的免疫原性:寄生虫虫体体表或分泌/排泄物抗原分子的特殊生化结构而变得无免疫原性,数量效应,分子模拟,解剖部位的隔离。

b.寄生虫利用自己的抗原变化来躲避宿主的免疫攻击:抗原变异。 c.寄生虫利用宿主的抗原来躲避宿主的免疫攻击:抗原伪装。

d.寄生虫对宿主的免疫系统的利用:误导宿主免疫应答、免疫抑制。 e.直接对抗宿主的效应机制:破坏或中和抗体、产生破坏补体的物质。 f.其他效应机制:扁虫更新表皮修复免疫破坏的部分。 5.试述寄生虫疫苗的现状及其展望。

现状:随着对寄生虫感染免疫学不断深入的了解和现代生物技术进步,抗寄生虫疫苗已取得若干有意义的进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商品化人用疫苗问世. 展望:主要人体寄生虫的基因组计划的发展,结合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技术,如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与蛋白质组计划相关的技术等使得我们可能更快地鉴定出新寄生虫疫苗候选分子,展示了寄生虫疫苗研究可能更快发展的前景。

6.试述免疫诊断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地位。

方法较为敏感、特异,可检测出存在的微量抗体或抗原。对于临床上的疑似患者,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 在寄防工作中,采用寄生虫病免疫诊断方法有助于摸清传染源,监测疫情变化以及评价防治效果。 免疫诊断结果一般只有辅助诊断价值,在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和实验诊断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为了提高诊断效果,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同时应用两种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以取长补短,提高可靠性。必要时,尚需进行动态监测和重复实验,以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7.寄生虫抗原有哪些?如何制备?

(1)寄生虫抗原的复杂性及多源性

a.按抗原来源或虫体结构可分为:表面抗原、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 b.按虫体的化学成份分为蛋白质或多肽、多糖、糖蛋白、糖脂抗原。 c.按虫体的发育阶段分为不同的期抗原。

d.按抗原的功能分为诊断性、保护性、致病性抗原。 如: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

(2)寄生虫抗原的属、种、株及期特异性 寄生虫的不同属、种、株,同种、株的不同发育阶段,既有共同抗原,又有各自的特异性抗原。

? 颗粒抗原的制备:包括血细胞和组织细胞抗原以及各种各样的寄生虫细胞。血细胞抗原制备比较简单,白细胞和血小板抗原可用自然沉降法或分离液提取。组织细胞抗原或寄生虫抗原,剪碎后用胰蛋白酶溶液消化或组

织捣碎机捣碎后,分离沉淀,细胞被打碎后可经密度梯度离心制成小颗粒状抗原。

? 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多从复杂的血清或组织细胞中提取。通常将组织或细胞捣碎,取得游离单个细胞,然后采用冻融法、超声破碎法或酶处理法,制备相应的可溶性抗原。 通过纯化去除共同的组分,获取虫种特异的抗原成分。抗原纯化的方法有:凝胶过滤(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以及其它的化学方法等。在特殊情况下,如某种寄生虫抗原材料缺乏时,往往可借助有共同抗原成分的异种抗原进行辅助诊断,例如:国内曾用牛丝虫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人丝虫病,用日本血吸虫卵进行环卵沉淀试验诊断曼氏血吸虫病。

8.寄生虫常用抗体有哪些?简述其制备方法。 抗体的类型:

? 多克隆抗体(第一代):用纯化抗原免疫动物而得。 ? 单克隆抗体(第二代):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 ? 基因工程抗体(第三代):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 包括:人-鼠嵌合抗体、小分子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抗独特型抗体。

? 多克隆抗体:又称异种抗血清。每种抗原分子常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从而刺激动物产生多种在质和量上不同的抗体。异种抗血清是由多种抗体组成的抗体混合物。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反应时,交叉反应多、特异性欠佳、效价也不理想。 ? 单克隆抗体(McAb):用杂交瘤技术研制而成由一个克隆细胞产生的均一化学结构和单一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特异性强,可大量供应,又能实现标准化,称为免疫学技术中被广泛使用的试剂。常用有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方法:两种亲本细胞的选择和制备-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单抗的制备-特性鉴定和纯化。

9.理想免疫学诊断方法的标准是什么?

(1)特异性强:即假阳性和交叉反应率低,并能区别现症病人、活动性感染、既往感染以及经治疗未愈的病人。

(2)敏感性高:即假阴性反应率低,不仅能够检测出感染者低水平的循环抗体(CAb)和循环抗原(CAg),而且能反映出感染度,为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重复性好 :要求诊断抗原标准化、检测方法规范化、结果准确而稳定。

(4)具有疗效考核价值:检测经过治疗的寄生虫感染者CAb 或CAg,应显示相应的下降趋势直至消失;能监测疫区人群的疫情变化。

(5)简便、价廉、快速、微量、无毒,检测方法适用于现场和临床,便于应用和推广。

10.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用抗原有哪些?如何获得? (1)虫卵抗原: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未成熟虫卵抗原(SIEA);可溶性成虫抗原:31/32kDa等;肠相关抗原:CAA 和CCA等;膜抗原;微粒体抗原。

(2)重组抗原:23kDa膜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原肌球蛋白(TM)、 31/32kDa蛋白、热应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钙结合蛋白(SmE16蛋白)、P38蛋白、P50蛋白

(3)模拟抗原:噬箘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的抗原。

(4)其他抗原:钥孔虫戚血蓝蛋白(KLH)、NP30、水蛭可溶性抗原(LSA)、蚯蚓抗原(LtAg)。

11.对疑似疟疾患者,你将如何选择免疫学方法? ? 抗体检测

(1)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这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检测疟疾抗体的方法,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 将含有疟原虫的血细胞洗涤后制成厚血片,即为抗原片。一般认为最好用同种疟原虫的抗原片检测同种抗体,可以增强抗体反应强度。但目前条件,只有恶性疟原虫可以进行体外连续培养,而间日疟及三日疟原虫取材困难,抗原片大多用与其有共同抗原的食蟹猴疟原虫代替间日疟原虫,巴西猴疟原虫代替三日疟原虫;但曾有用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作抗原片,检测间日疟病人抗体获得较好效果的报道。抗原血片干燥后,保存在-20℃冰箱中,可用一年。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国内常用恶性疟原虫或食蟹猴疟原虫为抗原作ELISA,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可达90 %以上。朱福耀等(1978)以食蟹猴疟原虫经反复冻融,超声粉碎,冷浸提取可溶性抗原进行ELISA试验。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清77份,与镜检原虫的符合率为96.1%;85份间日疟病人血清与镜检的阳性符合率为98.8%,无疟史儿童血清67份,均为阴性。 (3)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 由于该法的抗原用量小,操作简便,已迅速被推广应用。王秀珍等(1990)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食蟹猴疟原虫可溶性抗原,进行直接法的免疫斑点试验。78例间日疟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6.1%,150例健康人的假阳性为4.7%;IFA法平行检测间日疟病人的阳性率为94.8%,健康人的假阳性为2%;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4)间接血凝试验(IHA) :早期应用的间接血凝试验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反应较快;但因疟疾抗体出现较晚,敏感性较差,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居民血清中又常有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的非特异性因子,故使用受到了限制。

? 抗原检测 检测抗原比检测抗体更能说明待检者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用于疟疾早期诊断。

(1)琼脂扩散试验:操作简单,但扩散时间较长,且敏感性不高。

(2)放射免疫试验:以单克隆抗体代替抗血清,提高了特异性。但敏感性仍较

低,敏感度为8虫/108红细胞。

(3)ELISA法:高琪等(1990) 用兔抗恶性疟原虫血清包被载体,使其敏感度提

高为5虫/106红细胞;国外报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的检测阈值为1虫/ 103红细胞

12.对疑似弓形虫病患者,你将如何选择免疫学方法? ? 抗体检测

(1)DT:广泛用于本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是用来检测IgG抗体的。感染后1~2周出现阳性,3~5周抗体效价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可维持多年。抗体效价1∶128阳性提示为隐性感染;1∶256为活动性感

染;1∶1024为急性感染。其缺点为需要活虫进行操作。

(2)ELISA:是当前诊断弓形虫感染应用最广的技术。Camargo等(1978)用间接ELISA法测弓形虫IgM抗体,发现急性病例检出率较高,但类风湿因子阳性者出现假阳性反应。

双抗体夹心ELISA是采用抗IgM抗体包板,样本中的IgG、类风湿因子及

抗核抗体等均在第一步捕获IgM步骤中被分离去,从而消除了非特异的干扰,提高了敏感性及特异性。

(3)dot-ELISA:有较高的特异性,在同一批血样中,此法的检出结果比常规ELISA及IHA为高,有“简、快、敏、特”等优点,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4)IFAT:检测IgM和IgG抗体。具灵敏、特异、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与DT基本一致。但如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阳性时,可引起假阳性反应。应用本法检查IgM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本法不需特殊试剂及活抗原,固定于玻片上的虫体抗原,保存方便,抗原性稳定。

(5)IHA :本试验方法与DT结果符合率高。但一般在感染后一个月左右出现阳性。结果判断同IFA。 IHA的主要优点是简便、快速、灵敏,已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重复性差和致敏红细胞不稳定是其缺点。 IHA对急性感染早期血清缺乏敏感性。由于IHA所测的特异性抗体高峰值出现于感染过程的稍后期,所以用本法对已确诊的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血清,往往呈阴性结果,也不宜用于诊断妊娠妇女的急性弓形虫病,以用于慢性或再燃性感染的检测为好。

? 抗原检测 循环抗原(CAg)的检测,不但可显示急性活动性感染,也可检测治疗效果。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宿主细胞内的病原(速殖子或包囊)在血清及体液中的代谢或裂解产物(循环抗原),这是早期诊断和确诊的可靠方法。国内外学者建立了McAb-ELISA以及McAb与多抗的夹心ELISA法,检测急性患者血清循环抗原,其敏感度为能检出血清中0.4μg/ml的抗原。

13. 为什么说免疫诊断技术是寄生虫病不可缺少的实验诊断技术?如何发展其技术?

(1)病原学诊断的局限性 临床上有时很难对可疑感染者作出病原学诊断:轻度感染、早期感染、隐性感染、慢性期和晚期感染、雄虫单性寄生、异位寄生、幼虫移行症、深部组织内寄生等。 病原学检查费时、费力,不便于现场大规模普查之用:随着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均显著下降,病原学检测的敏感性较差,用过去经典的寄生虫学检验方法不易查见病原体。 (2)免疫诊断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地位 ? 方法较为敏感、特异,可检测出存在的微量抗体或抗原。对于临床上的疑似患者,

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

? 在寄防工作中,采用寄生虫病免疫诊断方法有助于摸清传染源,监测疫情变化以及

评价防治效果。

? 免疫诊断结果一般只有辅助诊断价值,在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应充分考虑患者

和实验诊断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为了提高诊断效果,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同时应用两种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以取长补短,提高可靠性。必要时,尚需进行动态监测和重复实验,以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

改进方法

1. 载体的改进

(1)凹孔法(塑料反应板、凹玻片) (2)薄膜法(NC、混合纤维素酯) (3)圆片法(尼龙圆片) (4)切片法(厚度约4μm) (5)纸条法(DGS-COPT) 2. 标记技术和印迹技术 (1)免疫标记技术 (2)免疫印迹技术 3. 改进抗原 (1)纯化抗原 (2)基因重组抗原

4.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检测系统

(1)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的电解质存在下结合后,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具有特异性。既可定性又可半定量检测。如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试验等。 (2)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如环卵沉淀试验。

(3)免疫电泳技术:由免疫扩散与电泳结合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技术,既可加快沉淀反应速度,又可利用各蛋白组分带电荷不同,将其分开,再与抗体起反应。使本法更加微量化、多样化。如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4)免疫标记技术:用萤光素、放射性同位素、酶、胶体金及化学(或生物)发光剂等作为示踪物,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并借助荧光显微镜、射线测量仪、酶标检测仪或发光免疫测定仪等精密仪器,对试验结果直接观察或进行自动化测定。可以在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对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或应用各种液相和固相免疫分析方法,对体液中的半抗原、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该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及应用范围等方面远远超过一般免疫学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ni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