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库
更新时间:2024-05-02 02: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统计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 统 计 学 》 试 题 库
知识点一: 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 统计工作 、 统计资料 和 统计学 的统一体, 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统计学 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大量观察法 、 统计分组法 综合指标法 、 和 归纳推断法 。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 统计设计 、 数据收集 、 数据整理 和 数据分析 四个阶段。
4、随着 研究目的 的改变,总体和 总体单位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 总体综合数量特征 。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 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变量值 。
7、变量按 是否连续 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
离散变量;变量按 性质的不同 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 数量性 、 总体性 、 社会性 、 具体性 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 统计指标 名称 和 指标数值 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 品质标志 和 数量标志 ;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不变标志 和 可变标志 。 11、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 总体 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 绝对数 表示,质量指标用 相对数 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 数量标志 和 所有的统计指标 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 总体 变成 总体单位 ,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 11、女性是品质标志。F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
标。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过程是 ( C )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D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 )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B )
A、综合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变异性 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B )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 C ) A、表示总体特征 B、表示个体特征 C、作为标志使用 D、作为指标使用
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 A A、标志 B、指标 C、变异 D、变量 10、一个统计总体( D )
)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B ) A、从总体到单位 B、从单位到总体 C、从定量到定性 D、以上都对 12、变量是可变的( C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和指标 D、质量指标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 B )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变量 D、质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C ) A、一定是统计指标 B、一定是数量标志
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 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 C ? )
A、变量值 B、离散型变量
C、连续型变量 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 AB AB CD )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 ABCE ACD )
A、大量性 B、数量性 C、同质性 D、差异性 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BCDE ) A、劳动生产率 B、产品合格率 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BC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固定资产净值 D、劳动生产率 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D )
A、性别 B、出勤人数 C、产品等级 D、产品产量 E、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E ABE ) A、人口性别 B、工资级别 C、考试分数 D、商品使用寿命 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 ACE BE )
A、粮食产量 B、人口年龄 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 ABE ) A、标志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数量指标 E、变量 9、连续变量的数值( AD C )
A、是连续不断的 B、是以整数断开的 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 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 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
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BDE BCE )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知识点二: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 基础 环节,它的基本要求有 准确 、 及时 、 全面 、 经济 。
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 统计报表 和 专门调查 。 3、统计调查按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经常性调查 和 一次性调查 。 4、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式有 直接观察法 、 报告法 、 采访法 。 问卷调查 ? 5、统计调查方案包括 目的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项目 、调查时间和
地点 。
6、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指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调查期限是指 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
7、调查表是用来表现 调查项目 的,按其形式不同一般有 单一表 和 一览表 两种。
8、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 原始记录 、 统计台账 和 企业内部报表 。
9、建立和健全 原始记录 和 统计 台账 是保证统计报表质量的基础。 10、统计中专门调查包括 抽样调查 、 普查 、 典型调查 和 重点调查 。
1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以 标志值 为标准选取的。
12、调查单位是 需要进行登记的标志 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 提交统计资料 的单位。 统计标志 报送资料
二、是非题
F 1、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 F 2、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T 3、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T 4、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
F 5、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
用这种方法。
T 6、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
F 7、单一表能容纳较多的标志,因而能把许多单位的资料填列于一张表中,这有利于
比较和分析。
T 8、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 F 9、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
T 10、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 F 11、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调查对象是总体,调查单位是总体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三、单项选择题
1、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
于( C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 B )。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 D、报告法 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B D )
A、全面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 A )
A、原始资料 B、总体资料 C、数字资料 D、初次整理过的资料 5、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C ) A、调查经费的落实 B、调查组织工作 C、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 D、调查对象的确定
6、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 C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7、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B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8、( D )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A、及时性 B、完整性 C、连续性 D、真实性
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 C )A A、1个月 B、1年 C、1年零1个月 D、2个月 10、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 D )B
A、登记时限 B、时点现象的所属时间 C、时期现象的所属时间 D、以上都对
1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 B ) 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普查和抽样调查 1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 D )C
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 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 13、调查时间是指( B )A
A、资料所属的时间 B、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 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 D、开始进行调查的时间 1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C )
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 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 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 D、典型单位 15、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 D )
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 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 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 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 四、多项选择题
1、普查属于(ABD )
A、专门调查 B、全面调查 C、非全面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经常性调查 2、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有( ABD )
A、报告法 B、采访法 C、大量观察法 D、直接观察法 E、问答法 3、专门调查包括( ABE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定期报表 D、全面报表 E、典型调查
4、下列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可采用经常性调查方式的有( ABCE )ACE
A、商品库存量 B、职工人数 C、工业总产值 D、企业固定资产价值 E、企业工伤事故情况
5、为了解全国乡镇企业情况而进行调查,则每一个乡镇企业是( BED )BE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E、标志的承担者 6、统计调查( ACE )ABD A、是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 B、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C、是统计工作中承前启后的阶段 D、所取得的资料都是数字资料
E、所取得的资料直接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7、抽样调查具有( ABCDE )等特点ABE
A、随机原则 B、数量方面的推算 C、适用面广 D、可靠性高 E、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8、统计调查项目( ABE )
A、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 B、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C、是指标名称 D、都表现为具体数值 E、是调查单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志 9、统计报表的特点是( ABCDE )
A、自上而下统一布置 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 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上报 D、按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 E、一般属于全面调查
知识点三: 统计整理
一、填空题
1、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是 统计汇总 (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
2、统计整理包括 资料审核 、 统计分组 、 统计汇总 和 编制统计表 四方面内容。
3、在分布数列中,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率称为 频率 ,又称为比重或百分比。
4、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 全距 ;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 祖距 。
5、统计汇总技术主要有 手工汇总 和 电子计算机汇总 两种形式。 6、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数字资料 四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部分构
成。
7、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程度可分为 简单表 、 简单分组表 和 复合分组表 。
8、统计表的宾词排列形式有 简单设计 和 复合设计 两种。 9、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是 ;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和组合形式不同,统计分组
有 和 两种。
10、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个含义: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 的若干组;二是将性 质 的单位合并在一起。
11、数量标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 。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 。
12、在组距数列中,用 组中值 来代表各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定各组内变量值是 均匀 分布的。
二、是非题
T F 1、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T 2、手工汇总中的折叠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工。 T 3、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 T F 4、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时,应用符号“ — ”表示。 F 5、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划分各组的界限。
T 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 T 7、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
F 8、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
T F 9、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 T F 10、统计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
T F 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 )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 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
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A )B A、正比 B、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D )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5、等距分组适合于( D )B
A、一切变量 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 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 6、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 B ) A、不重叠 B、重叠 C、不等 D、重叠或不重叠 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8、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 B ) A、上方 B、左方 C、右方 D、均可以
9、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B ) A、过录法 B、划记法 C、折叠法 D、卡片法
10、在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 C )符号表示 A、O B、X C、— D、...
1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C )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 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 13、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采用( D ) A、次数 B、累计频率 C、频率 D、次数密度
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 C )。
A、260 B、215 C、230 D、185 四、多项选择题
1、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般包括( ABCE ) A、资料审核 B、统计分组 C、统计汇总 D、统计分析 E、编制统计表
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BCDE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 C、教师按职称分组 D、人口按地区分组 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BD )
A、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职工按工龄分组 C、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D、企业按年产量分组 E、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4、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 CE ) A、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B、单位数的多少成反比 C、单位数的多少无关系 D、组数多少成正比 E、组数多少成反比
5、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 DE )组成。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主词 E、宾词
6、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BE )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 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数量变化 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分配次数的因素是( ABCD ) A、组距的大小 B、组数的多少 C、不同的组限 D、变量值的大小 E、分组标志的性质 8、选择分组标志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BD )
A、统计研究目的或分组目的 B、标志能否反映事物本质 C、是区分事物数量差别还是性质差别 D、现象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 E、变量是连续变量还是离散变量
9、统计资料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 ABC )
A、准确性 B、及时性 C、完整性 D、代表性 E、科学性 10、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 ABE )
A、逐级汇总 B、集中汇总 C、手工汇总 D、电子计算机汇总 E、逐级汇总与集中汇总相结合 11、广义的统计表从其用途上看包括( ABC D )
A、调查表 B、汇总表 C、分析表 D、简单分组表 E、复合分组表 1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ABD )
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 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 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 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E、就是组平均数
13、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 ABC )组成。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主词 E、宾词 14、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 AE )AC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 D、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 E、连续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
知识点四: 统计综合指标
一、填空题
1、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实物指标 、 价值指标 和 劳动量指标 三种。
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具体有 无名 数 和 有名数 两种表现形
式,除 相对指标可用 表示外,其他都用 表示。
3、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是 比例 相对指标;男性人口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 结构相
对指标;人口总数与土地面积之比是 强度 相对指标;两个国家人口数之比是 比较相对
指标;两个时期人口数之比是 动态 相对指标。
4、加权算术平均数中以 各组次数 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中以 各组标志总量 为权数。
5、众数是被研究总体中 的标志值。
6、 平均指标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变异指标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散趋势。
7、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 的 的尺度,同时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 和 。
8、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有 、 、 和 等,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 。
9、总量指标按其说明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和 ;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和 。
10、在标志值一定的条件下,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 次数 的影响;在总次数一定的条件下,分配在变量值较大的组的次数 越多 ,平均数的值偏大。
11、算术平均数是 总体标志总量 除以 总体单位数 所得的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 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根据 计算的。
12、统计指标中 总量指标 是基本形式,它是计算 相对指标 和 平均指标 的基础。
二、是非题
1、同一总体中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有关,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2、A、B、C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
3、强度相对指标是又两个不同质的指标对比得到的,其计量单位用复名数表示。 4、如果两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 5、平均差与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6、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前提条件是两个被比较的平均数相等。 7、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8、当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 9、当变量数列的单位数不多或单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则不宜计算众数。 10、算术平均数易受极大值影响,而调和平均数易受极小值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150% B、101.9% C、66.7% D、无法计算 2、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 D ) A、比例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3、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如果各个变量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平均数( C )
A、不变 B、减少了 C、扩大3倍 D、不能确定 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B )C A、计算条件不同 B、指标意义不同 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计算结果不同
5、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D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6、某班学生50名,男女生各占一半,该班学生性别成数的方差为(B )A A、0.25 B、0.5 C、1 D、5
7、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 D ) A、统计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 C ) A、零 B、最大值 C、最小值 D、平均值
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两个邻组的次数相等,则( B )
A、众数为0 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C、众数组的上限就是众数 D、众数组各单位变量值的平均数为众数 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A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1、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是( C )D 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离散系数
12、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 C )A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难以判断 13、平均指标中最常用的是( A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14、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常用的是( C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15、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这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C )D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16、比较相对指标是( D )A
A、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上对比 B、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对比 C、同一现象的部分与总体的对比 D、有联系的不同现象的相互对比 17、正确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前提条件是( A )B
A、正确选择对比基础 B、严格保持分子、分母的可比性 C、相对指标应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 D、分子、分母必须同类
18、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如果众数组前一组和后一组次数相等,则众数值( D ) A、偏向上限 B、偏向下限 C、为零 D、等于组中值 19、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B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20、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特例的条件是( A ) A、各组权数相等 B、各组权数不相等 C、各组标志值相等 D、各组标志值不相等
21、各标志值加上(或减去)某一常数后计算的平均数( C ) A、与原平均数相等 B、等于0 C、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该常数 D 、与原平均数无关 22、平均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是( A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都可以
23、已知总体平均数为15,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0,则方差为( B ) A、5 B、25 C、125 D、225 24、下列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是( D )
A、平均数 B、全距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25、已知某局12个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时应采用( C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BCD )
A、全年出生人数 B、国民生产总值 C、粮食总产量 D、商品销售额 E、产品合格率
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BE )
A、年末人口数 B、钢材库存量 C、粮食产量 D、工业总产值 E、经济增长率 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ABECD )
A、货币单位 B、劳动量单位 C、自然单位 D、度量衡单位 E、标准实物单位
4、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CDE )CD
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BCD )
A、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 B、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随X的增大而增大 D、随X的减少而减少 E、与次数多少成反比关系
6、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CDE )DE
A、全员劳动生产率 B、工人劳动生产率 C、人均国民收入 D、平均工资 E、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数
7、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有( BCDE )CDE A、平均数 B、全距 C、平均差 D、标准差 E、标准差系数
8、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 ABDE )ABCDE
A、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B、相对指标能补充总量指标的不足 C、相对指标可表明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D、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
E、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都是综合指标
9、易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10、众数和中位数( DBE )ADE
A、都是位置平均数 B、都不是平均数 C、都受极端值的影响 D、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E、都是代表值 11、标志变异指标( ABD )
A、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 B、可用来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均衡性与协调性 C、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的离中趋势 E、既反映集中趋势,又反映离中趋势
12、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可以是( ABD )ABCDE A、系数 B、倍数 C、成数 D、百分数 E、复名数 13、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AB )ABE
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1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ABCD )
A、人口密度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自然增长率 E、男女性别比例
知识点五: 时间数列和动态分析
一、填空题
1、时间数列是将总体某一个 指标 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按 时间 先后顺序排列而成。
2、时间数列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指标值所属的 时间 ;另一个是各时间上的 指标 。
3、平均发展速度是 环比发展速度 的序时平均数,它有 几何 和 方程 两种计算方法。
4、测定长期趋势的常用方法有 时距扩大法 法、 移动平均法 法、 分段平均法 法和 最小平均法 法。
5、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可以分为 水平 和 速度 两大类。
6、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有 发展水平 、 平均发展水平 、 增长量 和 平均增长量 等。
7、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有 发展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 增长速度 和 平均增长速度 等。
A、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C、两个变量都是非随机的 D、因变量是给定的,自变量是随机的
B6、一般来说,当居民收入减少时,居民储蓄存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A、负相关 B、正相关 C、零相关 D曲线相关 D7、配合回归方程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
A、移动平均法 B、半数平均法 C、散点法 D、最小平方法 C8、价格愈低,商品需求量愈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 A、复相关 B、不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C9、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方法是( )
A、作定性分析 B、制作相关图 C、计算相关系数 D、计算回归系数 D10、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
A、散点图法 B、半数平均法 C、移动平均法 D、最小平方法
D11、已知某产品产量与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5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12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
A、Y=12000+38X B、Y=50000+12000X C、Y=38000+12X D、Y=12000+50000X A12、相关图又称( )
A、散布表 B、折线图 C、散点图 D、曲线图
C13、工人的出勤率与产品合格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等于0.85,可以断定两者是( )
A、显著相关 B、高度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A1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A、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并用方程式表示 B、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密切程度
C、两者都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 D、两者都不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
A15、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1 B、-1 C、+1或-1 D、大于- 1,小于+1 C16、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b表示( ) A、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y增加的数量
B、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y平均增加或减少的数量 C、自变量x每减少一个单位,因变量y减少的数量 D、自变量x每减少一个单位,因变量y增加的数量
四、多项选择题
AC1、相关分析( )
A、分析对象是相关关系 B、分析方法是配合回归方程 C、分析方法主要是绘制相关图和计算相关系数 D、分析目的是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E、分析目的是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并配合相应的回归方程以便进行推算和预
测
ABE2、下列现象中存在相关关系的有( ) A、职工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支出也相应增长 B、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成本相应下降 C、税率一定,纳税额随销售收入增加而增加 D、商品价格一定,销售额随销量增加而增加 E、农作物收获率随着耕作深度的加深而提高
ADE3、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是( )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正相关 D、负相关 E、单相关 BCDE4、相关系数( )
A、是测定两个变量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指标
B、是在线形相关条件下测定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 C、也能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
D、其数值大小决定有无必要配合回归方程 E、与回归系数密切相关
ABCD5、直线回归方程( )
A、建立前提条件是现象之间具有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B、关键在于确定方程中的参数a和b C、表明两个相关变量间的数量变动关系
D、可用来根据自变量值推算因变量值,并可进行回归预测 E、回归系数b=0时,相关系数r=0
ABD6、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件/人)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50-0.5X,则( )
A、0.5为回归系数 B、50为回归直线的起点值
C、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0.5元 D、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下降0.5元 E、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减少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50元 AC7、相关关系的特点是( )
A、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B、现象之间不确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C、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不确定的 D、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确定的 E、现象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ABE8、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为了( ) A、说明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
B、通过给定自变量数值来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
C、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D、用两个变量相互推算 E、用给定的因变量数值推算自变量的可能值
ABE9、在直线回归方程中,两个变量x和y( )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一个是给定的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 C、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D、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 E、两个是相关的变量
ACE10、在直线回归方程中( ) A、在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C、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 D、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E、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
CD11、现象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形式分为(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E、不相关
ABCD12、配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须具备下列前提条件( ) A、现象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现象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这种直线关系可用散点图来表示
C、具备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资料,且能明确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D、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 E、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是给定的值 ACD13、由直线回归方程y=a+bx所推算出来的y值( ) A、是一组估计值 B、是一组平均值 C、是一个等差级数 D、可能等于实际值 E、与实际值的离差平方和等于0
知识点八:抽样推断
一、填空题
1、根据抽取样本的方法不同,有 重复抽样 和 不重复抽样 两种具体抽样方法。
2、统计误差一般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而代表性误差又包括 和 两种,其中, 是抽样调查所固有但又可控制和计算的。 3、在抽样推断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当极限误差缩小一半,则抽样单位数必须 ;若极限误差增加2倍,则抽样单位数 。 4、以样本指标去估计总体指标有 和 两种方法。
5、点估计就是用样本指标去直接估计总体指标,它没有考虑 ;而区间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和抽样误差去推断总体指标的 ,并能够说明估计的 ,所以,区间估计是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主要方法。 6、随机原则又称 ,是指在抽取样本单位时,每个单位都有 。 7、抽样推断中产生的抽样误差不但可以 ,而且还能加以 。 8、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的样本的 与 的平均离差。 9、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总共可以构成 个可能的样本个数,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总共可以构成个可能的样本个数 。
10、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 和 。 11、由于全及总体是唯一的,故根据全及总体计算的参数也是唯一的,常用的有 、
、 等。
12、样本总体又称为 ,其所包含的单位数称为 。由于样本不是唯一的,故据此计算的样本指标也不是唯一的,称为 。
13、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大小成 ,
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 。如其他条件不变,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则样本容量应 。
14、如果全及平均数落在区间(550,650)内的概率是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于 。
15、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 、 、 和 。
1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和 。 二、是非题
1、由于总体指标是唯一的,所以样本指标也是唯一的。 2、抽样误差是抽样法本身所固有的,但可以尽量避免。 3、有意选择样本单位所造成的误差不是抽样误差。 4、抽样调查不仅存在抽样误差,而且也存在登记误差。 5、抽样平均误差实际上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平均数的方差。 6、随机原则并不排除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
7、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使用抽样推断。
8、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小于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9、抽样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破坏了抽样的随机原则而造成的。 10、抽样极限误差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11、点估计是用样本的统计量直接估计和代表总体参数。 三、单项选择题
C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了解现象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变化趋势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具体的研究
C、用样本指标对总体综合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估计 D、为计划和决策提供详细生动的资料
B2、从总体中选取样本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可靠性 B、随机性 C、代表性 D、准确性和及时性 A3、样本指标( )
A、都是随机变量 B、都不是随机变量 C、有些是随机变量有些不是随机变量 D、既是随机变量又是非随机变量
D4、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A、登记性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系统性误差 D、抽样误差 C5、抽样误差是指(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D6、抽样误差( )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 C、可以避免,但不可以控制 D、不能避免,但可以控制
D7、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相比( ) 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 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 C、两者总是相等 D、不能确定大小 D8、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样本( )
A、也唯一 B、有无数个 C、不唯一 D、有有限个 A9、抽样调查中,无法消除的误差是( )
A、随机误差 B、责任性误差 C、登记性误差 D、系统性误差
D10、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中,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3,则样本单位数就要扩大到( )
(百万元)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趋势方程 (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
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 年 份 年末职工人数 年末非生产人数 1997 2000 362 1998 2020 358 1999 2025 341 2000 2040 347 2001 2001 2035 2045 333 333
试计算该企业1997—2002年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5、企业第一季度各月某产品的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 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产品总成本(元) 22500 12000 25500 产品产量(件) 1800 1200 200 0 单位成本(元) 12.50 10.00 12.7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这种产品第一季度单位产品成本
6、某年上半年某市副食品公司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 月 份 计划销售额(万元) 实际销售额(万元) 1 480 600 2 490 552 3 470 462 4 500 494 5 520 612 6 540 706 要求:(1)根据资料计算各月计划完成情况 (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7、某地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国内生产总值 5060 5690 6200 6620 其中:工业增加值 3720 4200 4600 5000 要求:(1)根据资料计算各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某厂某年各月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万件)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90 产量 640 620 650 630 610 630 640 610 630 700 650 要求:(1)采用三项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 (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9、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产值 与上年比较 (万元) 年份 增长量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1%的 (万元) (%) (%) 绝对值 1998 100
1999 2000 2001 2002 110 116.6 126 139 10 6.6 9.4 13 110 106 108 110 10 6 8 10 1 1.1 1.166 1.26 10、某商店1998—2004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销售额(万元) 230 236 245 250 257 263 27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并据此预测该商店2005年的销售额。
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知识点六:统计指数
1、 某针织厂三种产品的产量和价格资料如下: 产品 计量 产量 出厂价格(元) 名称 单位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万条 20 25 10 8 乙 万张 15 18 20 21 丙 万副 10 12 5 5 要求:(1)计算每种产品的产量和出厂价格个体指数 (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2、 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和价格资料如下: 商品 计量 销售额(万元) 个体价格 名称 单位 基期 指数(%) 报告期 甲 米 800 900 乙 件 900 1200 丙 块 850 900 (1) 计算物价总指数 (2) 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3) 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95 110 106 生产总值(亿元) 50 450 环比动态指标 增长量(亿元) 110 34 20 发展速度(%) 110 107 增长速度(%) 9 增长1%绝对值(亿元) 2.8 4.2
3、 某商店三种商品价格及吸收量资料如下: 商品 计量 价格(元) 名称 单位 基期 报告期 销售量 基期 报告期 皮鞋 双 100 120 3000 4000 大衣 件 240 300 1300 2400 羊毛衫 件 90 100 4000 4800 计算:(1)销售额的总变动指数 (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
(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
4、 某企业总产值及产量增长速度资料如下: 产品 总产值(万元) 产量增长(%) 名称 基期 报告期 甲 120 150 10 乙 200 210 5 丙 400 440 20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产量总指数 (2)物价总指数
(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
5、 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其资料如下: 商品 计量 销售额(万元) 价格今年比去年 名称 单位 升降的百分比 去年 今年 甲 乙 丙 台 件 米 20 70 50 22 72 49 +10 -4 -2 合计 — 140 143 — 试计算:(1)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6、 某企业有以下资料: 去年 今年 职工人数(人) 100 120 职工月平均工资(元) 560 620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变动及其因素影响。
7、 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商品 计量 销售量今年比去年去年销售额所占名称 单位 增减百分比 比重(%) 甲 乙 丙 台 公斤 件 -20 0 +10 30 20 50 试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商品 甲 乙 丙 计 量 单 位 箱 台 吨 价格今年是去年的百分比(%) 90 100 120 今年销售所占比重(%) 36 16 48
试计算价格总指数
9、 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去年 今年 净产值(万元) 48 79.2 职工人数(人) 200 220 人均总产值(万元/人) 1.2 1.5 净产值率(%) 20 24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净产值变动受职工人数、人均总产值和净产值率的影响。
10、某银行的职工人数和平均工资资料如下: 按职称分组 平均工资(元) 职工人数(人)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初级经济师 900 950 150 154 中级经济师 960 1020 240 300 高级经济师 1020 1060 210 240 试用因素分析法对该行职工的平均工资的变动进行分析
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产品 产量(件) 单位成本(元/件) 出厂价格(元/件)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3000 3200 0.7 8.0 10.0 11.5 乙 6000 7000 7.0 6.5 8.2 8.0 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单位成本总指数;
(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知识点七: 相关与回归分析
1、下列是七个企业的相关资料:(单位:万元) 企 业 编 号 1 2 3 4 5 6 7 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 320 200 400 420 500 320 910 总 产 值 520 640 820 900 930 610 1120 要求:(1)建立以年总产值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为1200万元时,总产值为多少?
2、某企业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 份 1 2 3 4 5 6
产量(千件) 2 2.5 3 5 4 4 单位成本(元/件) 75 73 72 68 69 70 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产量每增加20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多少元? (2)假设产量为8000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3、某市1994—2003年历年的货币收入和消费支出资料如下: 年份 货币收入(亿元) 消费支出(亿元) 1994 10 9 1995 11 10 1996 12 11 1997 13 12 1998 14 13 1999 14 13 2000 16 15 2001 18 16 2002 20 17 2003 21 18 要求:(1)判断货币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相关关系的形式 (2)建立以货币收入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4、六个地区某种商品的销售量与价格资料如下: 地区编号 销售量(a万件) 价格(元/件)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要求:(1)建立销售量对价格的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单价每下降1元,该商品销售
量增加多少?
(2)计算该直线方程的估计标准误
5、七台同中机床的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资料如下: 机床编号 1 2 3 4 5 6 7 使用年限(年) 2 3 4 4 5 5 6 维修费用(元) 40 54 52 64 60 70 80 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表明机床的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的关系 (2)估计当机床使用年限为6年时,维修费用平均为多少? (3)计算估计标准误,对建立的方程进行评价
6、设某地区居民1995—2000年人均收入销售额资料如下: 年 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人均收入(元) 2000 2400 3000 3200 3500 17 4000 20 销售额(百万元) 10 11 15 14 要求:(1)判断人均收入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关系形式 (2)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正在阅读:
统计学试题库05-02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大师整理(全部都是精华)07-28
分子光谱分析03解析 - 图文03-20
三、中心对称图形06-11
涤纶短纤简单生产成本分析11-24
My Personal Experience - A Funny Memory 新编大学英语(第三版04-11
油葵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03-01
马鞍山作文400字06-22
2012年度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榜06-09
禽流感防控及职业防护院感知识考试试题04-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试题库
- 统计学
- 金融衍生工具全套试题
- 中美贸易战的启示和教训!(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李晓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古诗词与课外名著导读(一)
- 电磁铁推拉力测试系统 - 控制部分
- 开放教育专科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 辽师大版品社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 DGDZ-QP-31 标签和语言控制程序
- IHS+WEBSPHERE 静态页面分离方案
- AT89C52单片机介绍
- 李凤遐报告心得体会
- 工业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作业指导书 - 图文
-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 毕业论文-基于摄像头的智能车路径识别方案
- CCNA综合实验配置代码
- 中南大学网络学院--基础英语(上) - 在线考试参考资料
- 历史的终结读后感
-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 考试试卷(一)
- 制度宣贯实施方案
- 高中物理功和能复习-习题-中等难度-附答案详细解析
-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