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3-28 20: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第一章 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

一、名词解释 1、赫克泰阿斯

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

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

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

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

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

(1)开创了社会文化史的传统; (2)创立了历史叙述体;

(3)初步体现了历史研究的求真精神; (4)一定程度的人本思想; (5)宽广的治史视野;

(6)初步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 (7)神嫉观是其史学思想的不足之处。 2、修昔底德及其史学贡献

修昔底德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其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被称为“政治史之父”,古希腊三大历史学家之一。修昔底德在认识深度方面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修昔底德因此成为希腊一切追求这一正确史学方向的历史学家终极的效仿对象,同时也在希腊史中牢牢地确立了以求真求实作为史学宗旨的正统或主流的地位和判断史学成就高低的标准。

史学贡献:

(1)科学的史料处理原则。

a、提出专业化的史料怀疑和批判的原则; b、首次提出历史的社会功能,即为现实和将来的人们的活动提供参考;

c、提出历史写作的崇高抱负:不能趋炎附势,功利主义,迎合一时的需要,而不能着眼于长远的利益。

(2)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3)把古代进步的历史观-----人本史观推到顶点;致于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并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4)严谨、平直、简洁、生动的艺术表现。

(5)创立了西方政治军事史的传统(“政治史之父”)。 3、塔西佗的史学思想

(1)反对暴政,揭露帝制,鞭挞暴君。 (2)歌颂共和政体。

(3)对各民族文化风俗的考察。

(4)客观主义写史原则。他在西方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抽离自我,超然外物”的客观主义写史原则,是其史学成就的最高体现,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对史学本体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5)习作技术高潮,文字风格独特。 4、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古典史学的一般特点)

优点:

(1)求真探索精神

(2)人文主义观念 (3)宽宏的历史眼光

(4)重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5)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

局限性:

(1)并非所有的史家都能遵循或落实求真的原则

(2)英雄史观

(3)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今不如昔的迷古、崇古思想具有重大影响

(4)史学题材比较狭窄,局限于政治史、军事史。

第二章 中世纪史学

一、名词解释 1、阿非利加那

早期基督教史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编年史》。阿非利加那首次比较明晰地运用线性的时间解释框架。并且根据圣经的基本线索,创制出一个一元双线的解释系统,既历史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两条平行线发展:一条为世俗的历史,按照传统的纪年顺序;另一条是神圣的历史,按照圣经的史话故事的顺序。这一历史演化的框架为后世基督教提供了历史总体认识的基础。

2、攸西比乌斯

攸西比乌斯是巴勒斯坦撒里亚的主教,是第一个发展阿非利加那纲要的基督教史家。其代表作有《编年史》、《君士坦丁传》、《巴勒斯坦殉道者行传》、《古代殉教者传集》等,被后人成为“教会史学之父”。

攸西比乌斯其著作最明显的价值在于史料的保存。《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编年史中最大的一部;《教会史》作于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也是史学史上的第一部教会史;《巴勒斯坦殉道者行传》具有纪念和教育意义;《君士坦丁传》是一篇典型的颂词,但被后人批为“谎言大成”。

3、格雷戈里

格雷戈里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代表作有《法兰克人史》、《奇迹集》、《教父列传》等。最著名的《法兰克人史》是一部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传播与发展简史,但法兰克人本事的历史并不是它的世纪记述对象。

4、鄂图

鄂图是中世纪德国著名史学家,代表作《编年史》,又被称为《双城史》。他的所有著作都因客观、真实而深受后人的重视。这正是鄂图对中世纪史学的最大贡献。鄂图的事业将德国史学带上了第一个高峰,也为德国史学在近代的充分发展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5、比德

比德中世纪英国著名史学家。代表作为《英吉利教会史》。比德在写作《英吉利教会史》的过程中尽可能是用了较可靠的文献,公私信件,从而为英国中世纪留下了唯一一部完整、充实的教会史著。比德在西方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于历史纪年方法的创新,比德把纪年的基准设定在基督诞生之年。

6、普罗科匹乌斯

拜占庭代表史学家,代表作有《查士丁尼战争史》、《秘史》、《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普罗科匹乌斯的神本观和激愤的情感妨碍了他的成就。

二、问答题

1、奥古斯丁神学史观的主要内容。

(1)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古典史观进行了批判:

a、奥古斯丁力图以一种由上帝指导的世界历史的神学,来说明历史的含目的性;

b、奥古斯丁从信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历史的意义。 (2)奥古斯丁的神学历史观:

a、上帝意志决定论;

b、普遍统一的整体史观和新的世界史体系的建立; c、划分时段的观念和新的分期法。

2、拜占庭史学的特征

(1)史学家们没有了为遵循神学历史观可以将历史解释成为一种合目的的行进过程,他们更多地关心各式各样的政治事件。

(2)保留了自由接受古典史学传统的文化氛围和头脑,在拜占庭史学中能更多地见到人本主义。

(3)致力于写自己生活的时代,史学关注人的活动的连续性。

3、中世纪史学的特点、历史地位及局限性

特点:

(1)神本主义取代世俗主义。

(2)以直线进不管打破古典史学的循环史观,第一次将历史理解为进步的过程。

(3)致力于构建基督教普遍主义为基础的世界史观。 (4)历史著作的主要形式是“年代纪”和“编年史”。 (5)古典史学的传统通过拜占庭历史学家的努力得以一线相传。

历史地位:

(1)世界整体史观的形成。

(2)“逻各斯”(规律)的传承与发展。

(3)合目的论的历史进步观,基督教史学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线史观。

(4)历史时间观----基督纪年法。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中世纪史学应有的历史地位。

中世纪史学的局限性:

(1)从历史著作的目的来看,历史写作是为了证明历史本身是由上帝创造的,是上帝已经安排好的,历史写作就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符合上帝的安排。

(2)从历史著述的内容来看,历史学家在写作历史时有浓厚的宗教宣传意图。为了证明上帝的安排,不惜篡改、编造。 (3)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最常用的方法是编年史和年

代纪。按年代的顺序编排一切,体现不出历史学家的思想。

第三章 近代史学(1)

一、名词解释 1、彼特拉克

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的先驱----彼特拉克,既是诗人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家。代表作品为《论荣耀的男子》、《论著名的妇女》。彼特拉克对古典世界的文明和物质文化古迹发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按照古希腊罗马史著典范编写古代和现代的历史的现代。

2、布鲁尼

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代表作有《佛罗伦萨人民史》、《反哥特人的意大利战争史》、《亚里士多德传》、《但丁传》等。布鲁尼受古典学术的影响深刻、留有可以模仿的痕迹。其作品反映了他人本史观;求真求实,对史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批判;重视史学的功能的史学思想。

3、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代表作有《君主论》、《论李维》、《佛罗伦萨史》、《战争艺术》等。马基雅维利有着乐观的“进步主义”史观;阐述人性恶的理念等史学思想。 4、《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

该书也称《君士坦丁伪赠礼考证》,作者为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劳伦佐·瓦拉。《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

是瓦拉在史料辨伪方面的贡献,其书也奠定了近代史学的分支学科----文献校勘学的最初对象、任务和方法论基础。

二、问答题

1、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及局限性

特征:

(1)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中宗教性的天命史观

(2)历史和政治的结合

(3)疑古精神和考证学得到提倡和发展 (4)重视研究当代史和以往的历史 (5)历史传记体盛行 (6)殖民地研究成为时尚 (7)由意大利发展到欧洲西北部

局限性:

(1)历史题材集中于政治斗争史、战争史、人物传记也主要介绍政治的成就和不足

(2)继承了古典史学中的历史循环论 2、“博学时代”史学的主张及特征

主张:

(1)博学派历史学家开始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出版

(2)“博学时代”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历史批判意识

(3)“博学时代”史学试图对历史发展作出规律性的解释 特征:

(1)宗教性和世俗性并存 (2)历史研究与政治脱离

(3)团体活动多于个人行动,学术研究氛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

第三章 近代史学(2)

一、名词解释 1、孟德斯鸠

法国第一位现实史学与哲学以及其他学科(法学、政治学等)结合的思想家。《古罗马的宗教政策》是他的代表论文;《罗马盛衰原因论》是他的史著。最具代表性的是《论法的精神》,体现了他世界上一切寻在物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地理决定论等思想观念。 2、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旗手,他著述极丰,题材广泛。文史哲经法、自然科学无所不谈不写,是少见的通才。他最具代表的史作有《路易十四时代》和《历史哲学》,此外还有《查理十二士》、《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习惯》、《彼得大帝统治时代的俄国》、《路易十五时代》、《巴黎会议史》等。伏尔泰的史学贡献有,第一个创造了“历史哲学”的术语;扩成了历史学的编纂内容;批判神学史观等。

3爱德华·吉本

吉本是18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其代表作为《罗马帝国衰亡史》,该书至今被人认为“恐怕是启蒙时代最伟大的史著”。在该书中吉本特别主义阐述原因;重视原始史料,并且史料翔实;具有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反宗教的倾向。但是吉本忽略了历史的丰富内容,认为“历史的主题史著战争和政治”,并且对中世纪采取全然否定的态度。 4、莫泽尔

德国经济史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奥斯纳布津克史》。莫泽尔首先提出了历史研究的“逆转推理法”。并且在其著作中体现出他重视文化史的研究;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连续不断的更替过程;浓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重视利用原始资料,尤其是档案资料等史学思想。 5、哥丁根学派

在哥丁根大学形成了德国最早的历史学派。哥丁根学派把古典史学提倡的史料批判方法以及由博学家开辟的专业化的是俩考据方法与历史的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重视史料建设和治史机能的训练。哥丁根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施洛塞尔、赫伦、伽特勒、斯毕特勒等。

哥丁根学派改变了德意志史学的落后状态;为19世纪的德国史坛和其他国家造就了大批历史学的专业人才;并把18世纪下半叶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史学思想融合起来;

同时哥丁根学派重视原始史料的搜集辨析,反对抽象思维,倡导专题研究与分工合作,重视历史辅助学科。 6、维柯

近代历史哲学的奠基者。主要作品为《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简称《新科学》。在其著作中维柯把人类历史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三个不同阶段;认为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并开启了近代西方历史主义思潮的先河;也体现出维柯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 7、孔多塞

19世纪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先驱。主要历史哲学著作为《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孔多塞提出了人类理性不断进步的观念,认为科学推动了社会进步,并强调历史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科学方法和科学概念对人类思维的影响、科学各部门之间联系和合作的重要意义。 8、康德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为《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康德认为历史是在运动中有规律的前进的,并且认为人性的自私和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是整个人类不断进步的手段。 9、赫尔德

近代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反映他历史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人类历史哲学观念》。赫尔德认为人类历史是有

规律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但历史的前进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并提倡用历史主义的眼光看待历史;同时赫尔德对中世纪的评价也是较为合理的。 二、问答题

1、启蒙时代历史学的特征 (1)历史哲学的兴起; (2)出现真正意义的世界史; (3)史学记述题材的扩大; (4)历史发展进步观点的流行; (5)史料的继续积累; (6)历史批判方法的深化;

(7)自文艺复兴起始的西方历史工作者职业化、平民化的趋势于启蒙时代在继续加强。

第三章 近代史学(3)

一、名词解释 1、朱理·米什莱

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浪漫主义史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法国民族主义史学的先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作家,生前就享有法国历史学之父的盛誉。

其代表作有《法国史》、《近代史纲要》、《世界史导论》、《人民》等。朱理·米什莱认为“历史即复活”,并把近代欧洲看作一个整体。

2、托马斯·卡莱尔

英国的浪漫主义史学家。主要作品有《席勒传》、《拼凑的裁缝》、《法国革命史》、《宪章运动》、《英雄与英雄崇拜》、《过去与现在》、《奥利弗·克伦威尔书信和演讲》、《腓特列大帝传》等。

托马斯·卡莱尔崇尚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非古物研究,并且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是一件不利的事情,但他同时认为,材料过多也未必是件好事。在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上,卡莱尔把历史看作预言。卡莱尔有着克服直线叙述,追求立体叙述的历史编纂风格。 3、孔德

实证主义史学的创始人。孔德第一次使用“实证主义”一词来命名自己的哲学。先后出版《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宗教教义问答》等书,分别阐述了他对哲学、社会政治和宗教的一些看法。1844年出版的《论实证精神》系统阐述了其实证哲学的主要思想,标志这实证主义哲学的形成。孔德认为,实证主义科学研究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确定事实,其次是发现规律。 4、亨利·巴克尔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史家,代表作为《英国文明史》。巴克尔重视史料并注意概括归纳;并主张探究历史的规律,扩大史学研究的领域。但是他将某一学科的理论生

搬硬套在历史资料上,而提出某种解释,结果使复杂、生动的历史现象简单化和僵硬化。 5、布克哈特

瑞士著名历史学家。代表作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建筑史》、《希腊文化史》等。

布克哈特力求以广阔的眼光审视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并提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国家、宗教和文化这三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彼此消长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更替。

在方法上,布克哈特不同于传统的按照年代叙述的方法,而是按内容分专题叙述,往往从政治开始,接着再介绍文化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文艺复兴的各个方面都是个人主义的表现;他一面强调要写客观的历史,另一方面强调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不可避免。 二、问答题

1、问什么19世纪被成为“历史学的世纪”? (1)各种史学思潮纷呈;

(2)19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主要国家完成了西方史学的专业化;

(3)历史课在中学的教学地位提高; (4)各种史学组织和刊物出现;

(5)史学的辅助学科如碑铭学、考据学、人类学、古文字;学、钱币学、校勘学、版本目录等得到进一步发展; (6)史学自身的反省深化; (7)唯物史观的创立。 2、浪漫主义史学特征及其影响

特征:

(1)历史的个体性与多样性

(2)历史的民族性与世界历史的平等性 (3)历史的连续性与继承性 (4)历史理解的情感性

浪漫主义史学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主观性,它对精神、情感、思想、创造性想象、直觉和内心生活的强调,这些都使它不同于之前的历史学,从而形成浪漫主义史学的主体性原则。 影响:

⑴对理性主义史学的批判,使西方史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⑵强调整体性,在时空上拓宽了历史学家的视野。 ⑶强调移情式的理解,开启了历史理解发展的新阶段,并推动了史学撰写的新方式与新传统的确立。

⑷第一次把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提到首位,推动了民族史学的发展,推进了民族国家史料的整理工作,为史学的进一

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兰克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

史学思想:

(1)主张“如实直书”,不做价值判断 (2)关于史料考证与辨伪的理论 A、史料考证

a.史料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它们都是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材料来源。

b.第一手史料主要是指一些官方档案文献、当事人的书信回忆录等。

c.第一手史料是可信的、真实的,第二手史料是值得怀疑的、需要考证的。

B、关于史料考证方法:“外证”与“内证”:

a、所谓“外证”,指的是参比不同国家、地区的相关史料,不同历史学家的相关著作,以及同时代其他的相关记录等,以确定历史事实。

b、所谓“内证”,主要是指依据著作内部的相关情况,并结合作者的身世、性格、心理以及所处的立场等,来鉴别史料的真伪。

(3)理解史料靠“直觉”

(4)历史研究以政治军事史内容为主

(5)兰克采用“习明纳尔”(专题研讨班)的方法广授门徒,

造就历史学的专门人才,这不仅壮大了历史学研究的队伍,也成为后世历史教学的典范 客观主义史学的主要原则

? 重视史料的搜集 ? 无党无偏,如实直书 ? 强调对资料的考辨

兰克史学的局限性: (1)隐匿的主观性 (2)“理念论者的形象”

影响:

(1)兰克史学体现出的原则与规范,成就了19世纪历史学的繁荣,将历史学推向了科学学科的高度;同时“如实直书”也是其在20世纪遭受诸多批评的根源。

(2)兰克史学对近世以来西方历史学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英国历史学界基本上成了兰克史学的海外发展重地。

(4)兰克的“如实直书” 在美国的回应。 (5)兰克史学在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

特征:

(1)在历史研究目的上,注重对历史规律的探求。

(2)在史学方法上,注重归纳、演绎等,并引入心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方法。

(3)在史学研究对象上,主张史学应该从狭隘的政治事件中解脱出来,把社会整体当作史学研究的对象。 (4)以人为中心撰写历史,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反对形而上的历史哲学,强调实证研究。 (6)注重精神文化史

代表人物:

孔德、穆勒、斯宾塞、亨利·巴克尔、古郎治、布克哈特

5、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 (1)强调历史的连续性。

(2)重视个性、 独特性、具体性。 (3)主张深入挖掘和考证史料。

(4)用情感取代理性,通过著史抒发情感和理想,强调直觉沟通,要求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各时代的历史文化; (5)注重伟大人物与政治斗争;

第四章 现代史学(一)

一、名词解释 1、詹姆斯·鲁滨逊

美国历史学家,代表作为《新史学》。詹姆斯·鲁滨逊

认为历史学“需要一场革命”;历史学在内容方面应当是无所不包的;历史知识对培养人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史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联盟”。 2、贝尼提托·克罗齐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20世纪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哲学代表人物。“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他的著名论断,代表作为《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3、新社会史学

新社会史学是现代史学的重要发展阶段,主张多元化研究。新社会史学包容了所有历史学的专题分支;尤其注重对那些被传统史学忽视或无视的群体,如黑人、印第安人、拉丁语裔人、亚裔美国人和妇女等的历史;强调社会结构及其变化; 新社会史学分类更为精细;新社会史学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文艺批评等领域中借用了不少研究分析方法,并启用了口述史、统计史学、文化与考古研究等其他研究形式。 二、问答题

1、传统史学及新史学的特征

传统史学:

⑴传统史学研究的内容非常狭隘,仅局限于各民族国家的政治史。

⑵传统史学方法论要求重视史料的考证与准确,力求使用原始资料, 强调运用史家的“直觉”与悟性理解史料从而形

成对历史的解释。

⑶传统史学在认识论方面的主要特征是提倡客观主义和科学主义。

新史学:

⑴内容上:反对传统的局限于民族国家范围内的狭隘政治史,而主张尽量扩大史学研究的范围。

⑵方法论:借鉴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概念,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⑶认识论:反对传统史学幼稚的客观主义,公开承认史学家在研究实践中无法做到完全超脱和中立,而必然受到某些既有见解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⑷史学的高度专业化

*专业历史工作者的队伍大大扩充 *知识交流、传递的规范化

⑸马克思主义已成为西方史学发展的促进力量 2、特纳史学思想及地位

(1)摒除了受欧洲影响的美国传统史观,使美国史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反对传统的政治史观,注重历史研究的多角度,大大开拓了美国历史研究的领域。

(3)强调历史的实用性,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革新了历史研究的方法,主张采用多种学科提供的方法来研

究历史。

3、分析斯宾格勒与汤因比文化形态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

⑴主张历史研究的单位是文化(或文明)而不是民族国家。

⑵主张有机文化论,把文化看作一个有机体。

⑶提倡多元文化论,认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多中心的,各种文化是平行的、等价的。

⑷两人都认为文明具有同时代性,是可比的。 ⑸他们都主张英雄史观,抬高伟大人物历史活动的影响,而忽视广大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

⑹受非理性主义的影响,都推崇直觉分析,强调历史认识过程中直觉和灵感的重要作用。

不同点:

⑴在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两人理论不同。 ⑵在估计人类文明前景的问题上,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态度也不相同。

⑶在文明的起源问题上,斯宾格勒的理论有欠缺,汤因比则比较明确地阐述了文明起源与生长的动因。

⑷在对待科学、对待规律的态度上,斯宾格勒完全否定科学和规律的作用,陷入非理性主义;而汤因比强调理性和科学在一定条件下的作用。

第四章 西方史学(二)

一、名词解释 1、吕西安·费弗尔

年鉴学派的创始人是人之一,1911年爱巴黎大学完成博士论文《费力二世和弗朗什——孔泰省:政治、宗教、和社会是研究》,并一举成名。其他做作品主要有《土地与人类:地理历史引论》、《十六世纪的不信神问题:拉伯雷的宗教》、《马丁·路德:一个命运》、《为历史而战斗》等。1929年1月,与马克·布洛赫共同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标志者年鉴学派的建立。 2、马克·布洛赫

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其博士论文为《国王与农奴》,其他主要作品有《创造奇迹的国王们》、《法国农村史的基本特征》、《封建社会》、《为历史辩护:历史学家的业务》等。1929年1月,与吕西安·费弗尔共同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标志者年鉴学派的建立。 3、布罗代尔

法国著名年鉴学派史学家,因为为年鉴学派第二阶段的深化和“制度化“做出主要贡献,故年鉴学派的第二阶段也称为布罗代尔阶段。其代表作有《费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和《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等。布罗代尔曾被西方学者誉为“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

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研究新社会史而著称。主要著作是现代历史“四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等。 5、E.P·汤普森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而著称,还研究英国17-18世纪的下层文化。汤普森著述甚丰,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6、比较史学

主张实证性的比较研究,通常选取欲比较的社会的某一特定的领域,并对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加以准确的界定,而且历史比较的目的主要是发现不同社会间历史发展的差异性而不是相同性。西方学术界对什么是比较史学存在着认为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解释或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逻辑或方法论;是一种使用类比来说明不同时空中的历史现象的研究倾向的四种不同认识。

比较史学具有探求统一性;揭示历史友展的特殊性;增进国民了解,消除民族偏见;建立博大与和谐的世界史学的功能。 7、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是现代历史学的—个重要分支,也称历史计量

研究或者历史数量研究,其主要特征在于通过运用一整套数

理统计方法,把数据或可以计算的其他史料用作分析和解释历史的主要证据。

计量史学方法具有有助于历史研究摆脱单一的定性分析;有助于揭示普通群众的历史作用和群体活动的特征;并有助于历史研究者充分发掘和利用以往被忽视与埋没的历史资料的作用。

计量史学方法也有其提供的数据本身并不能使历史学更加“科学”;难以从群体活动的共性中展示人的个性;并且研究成果大多晦涩难懂的缺点。 8、口述史学

按照国际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特定问题获取第一手口述资料, 指的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然后经过筛选、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

口述史学对现代历史学做出巨大贡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打破了历史学家对文献史料的过度依赖;对现代史和当代史的研究尤为重要;为一些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写传记,更是口述史的用武之地;向民众敞开了大门。 9、影视史学

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发表《书写史学与影视

史学》一文称:所谓“影视史学”,是指以影视的方式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标志着影视史学的诞生。

影视史学与传统史学相比具有直接性、具象性;其思维模式与表达方法更加新颖和更具吸引力的优越性。影视史学的出现,也促进了书写史学的重新定位;影视史学相对于书写史学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具有某种“摄人心魄”的震撼力;一部优秀影片或经典之作,往往拥有比书写史学更为广泛的受众阶层。 二、简答题

1、试论年鉴学派的历史贡献

2、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趋向 (1)“自下而上”历史观的新取向 (2)历史研究领域的开拓 (3)历史研究方法的多元

(4)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与撰史旨趣 3、试论“全球史观”

(1)“全球史观”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

“全球史观”从强调人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出发,关注对人类社会整体演化有意义的事件,全球性的力量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和人民之间的互动,全球或区域环境的变迁、商贸往来、技术发明的扩散和农业的发展等等。

(2)“全球史观” 对世界史编纂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1)研究视角:全球视野替代欧洲中心观

? 对过去被忽略的文明或者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 “重点描述对全球文明总过程形成有重要影响的人类经历”;

? 关注跨文明,跨区域的事件,如移民、贸易、宗教传播、流行病、文化交流;

? 注重文明比较,以比较的方法把不同文明的突出特征和历史发展联系起来叙述,并判断一个社会的新局面同其他地方的相似情形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模式结构。 2)研究领域与编纂重心的转移 ? 跨国家和跨区域的技术传播; ? 经济和社会大范围的发展模式; ? 大范围的环境生态变迁。 3)方法论的新特征

? 比较史学的方法 、历史社会学的方法 4)力求“中立”的价值判断

? 新的全球史观要抛弃这种历史编纂学的狭隘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非常难能可贵的是许多西方学者很早就呼吁要抛弃线性历史观、一元化的文明观,以及中心与边缘等传统概念而接受人类文明多中心论。 5)新的历史分期

全球史观不再把欧洲历史看作是人类历史的经典发展类型,并以欧洲历史为范型来划分世界历史的阶段性。 6)对旧世界史话语的清洗

为摆脱欧洲史学观念居主导地位而形成的旧世界史的话语特征,全球史学家们在编纂历史著述时对许多词汇和关键概念的界定和运用都退向更中性,外延更宽泛的领域,并试图在概括全球文明更广泛的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抽象。

全球史史学不满传统世界史编纂把国家作为主要的叙事单位,忽视跨越国界和洲界的事件对世界史的影响,试图超越以国家为单位的思维模式,创立新的世界史体系和研究领域。全球史史学不能完全代替旧的国别史,但它的确丰富了传统世界史的视角和方法,扩展了我们的历史视野,使我们注意到跨越民族、国家和文化区域间的人口迁移,帝国的扩张、技术转移、环境变迁、文化宗教和思想的传播、经济的波动等等对全球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第四章 现代史学(三)

一、名词解释 1、微观史学

微观史学是指这样一种历史研究,从事这种研究的史学家,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涵盖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过程,而是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这种研究取得的结果往往是局部的,不可能推广到

围绕某个被研究的事实的各种历史现象的所有层面。但它却有可能对整个背景提供某种补充的说明。也就是说,微观史学家的结论记录的或确定的虽只是一个局部现象,但这个看似孤立的现象却可以为深入研究整体结构提供帮助。 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坚尼·布鲁克尔《乔万尼与卢莎娜》;朱迪恩·布朗《不轨之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修女》;卡尔洛·金兹伯格《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 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等。 2、《蒙塔尤》

是指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学者埃马纽埃尔·勒·胡瓦·拉杜里出版了一本描述中世纪法国南部一个村庄中的异教徒的著作——《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 蒙塔尤是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山村。1320年,当时任帕米埃主教(后为教皇)的雅克·富尼埃作为宗教裁判所法官到此办案。在调查中、审理各种案件过程中,他像现代侦探一样发现和掌握了该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以及种种矛盾、冲突等,并把他们详细记录下来。

由于富尼埃地位的提升,这个小村庄的历史被保留下来,这份材料现收藏于梵蒂冈图书馆。 勒华·拉杜里,又将这个故事呈现给我们。 3、海登·怀特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进入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个堡垒—历史学。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是这方面的主要代表。1973年,他出版了《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象》。

他试图建立一种比喻理论,以此消除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界限,并在历史与想象、真实与虚构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但直到80年代才受到重视与回应。 二、问答题 1、微观史学的特点

(1)从研究对象看,微观史学仍遵循“新史学”的基本思想,对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所有居民,对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感兴趣,特别是对历史上的普通民众更加重视。 (2)在研究方法上,微观史学比传统的叙事史学更加注重深入的分析。主要借鉴人类学与心理学的方法。

(3)在史料运用上,微观史学比传统的叙事史学更加强调史料的精确性。

(4)微观史学著作是一种具有情节性的叙事史,叙述的目的是揭示其社会与文化内涵。 25、新文化史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1)史料的文本化

(2)从因果的解释到文化的阐释 (3)从分析到“深度描述”

26、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表现在那些方面

(1)后现代主义否认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否定普遍真理的存在。

(2)后现代主义史学从否定历史著述的形式入手来动摇现代史学研究的基础。

(3)将史学与文学相提并论。 (4)突出和夸大语言学的局限性。

(5)反对文本的确定意义,突出读者的重要作用。 (6)后现代主义还在否定历史发展的逻辑关系,否定历史的时间观念以及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论证。其目的都是为了颠覆西方现代历史编撰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历史观念,从而否定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mk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