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3)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6 19: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3(2014.05.08)

各位兄弟:

首版已尽,再版新出,没有闪亮登场,只有岁月苍茫。

此时此境,心里浮现的是83版《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的主题歌: 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抛开世事断仇怨,相伴到天边。 逐草四方,沙漠苍茫,那惧雪霜扑面。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

好了,别情已诉,让我们开始吧。

本次特别寄送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再版修订的补充说明;二是关于卖出的实证研究。

(一)再版修订的补充说明

我一直很感谢购书的朋友们,因为我知道,我的书定的是离谱高价。 首版面世时,我觉得自己写的股票书是真材实料的实战经验汇集,既符合投资理念又注重实战,所以定价要高于一般大路货,并规定价格只涨不跌,以书中茅台自许。

但夫人却认为,仅仅为了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却害得各位朋友高价购书,留下不少非议,实在是不智也。现在看来,夫人总是对的,我也对自己的过于自傲而感到有些后悔。

不过,既已成骑虎难下之势,如再版时大幅降价,也对不起先前高价购书的老友,所以,我还是刚愎自用地决定,本书再版时依然不降价,且把标价提高到198元。虽然此举给盗版留下了巨大的盈利空间,但是,相信朋友们会有自己的选择。

呵呵,兄弟们,各位所付出的书价,就当作请了老哥我一顿饭、看了一场电影、喝了一杯咖啡〃〃〃〃〃〃这些消费放在平常世界里,也许不算什么,但这份特别的认同我会记在心里。

1

而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回报大家的付出,我仍将继续以不定期的特别寄送,对本书进行补充修订,提升附加价值,供书友们探讨。

另外,如果盗版者看到本信,也一并奉上我的祝福:“盗版一时爽,全家火葬场”,呵呵,不要怪我不宽容,我向来认为,对恶的姑息,就是对善的伤害。如果对于违法侵犯本人权益的,还讲什么仁善,那就是虚伪了。

好了,让我们开始吧,先谈谈再版修订前的思考:

2014年年初,本书的首版首印即将售罄,因此我打算进行再版修订,当时有两种方案进行比较,一种是略作修改;另外一种是大刀阔斧地删改。正纠结时,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与我联系合作事宜,经过商量探讨,我决定,与其大比例修改原书,不如完全以新的构架另写一本,内容更简约,更注重于实战技巧,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我完成了《百箭穿杨》的书稿,然后,我又集中精力对《重剑无锋》一书进行修订,为保持原有构架,只进行了少量调整,删除了小部分内容,增加了一个修订说明,由于前后两版差别不大,老书友们也就不用再另花银子一买再买了。

现将修订补充的内容奉上:

修订说明

一、把握原理

很多人,买了我这本书,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仍然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云。 而有部分童鞋,却能够迅速地把握精神实质,并灵活运用,从而在2013年蓝筹股深跌、小盘股狂涨的复杂行情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战绩。

这之间的关键差别在于,有没有真正理解原理。

不要小看基本原理,即使是非常知名的专业人员,如果违背基本原理,也会遭到难以预料的挫败。

比如说,著名基金经理李驰,就因为重仓金融股,而没有适当分散,结果导致其旗下基金的业绩从2011年到2013年连续几年都排名末端;而另一位基金经理董宝珍,不仅在2013年单押茅台,还杠杆交易,放大风险的结果并没有带来更多利润,反而使其管理的基金净值遭遇腰斩。

2

他们两位违反的就是组合投资的基本原理。

同样的,很多交易者学这学那的,可还是经受不了市场的重重考验,最后还是栽跟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深。

只有把原理内化于心,化腐朽为神奇,才能真正地在市场中自由驰骋。 二、提炼精神

本书的价值在于尽我所能地透彻阐述了几条主要基本原理:

1、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最重要,才能自觉自愿地采取不疾而速的长线交易策略。

2、建立正确的复利观,有助于加深对安全获利的理解,也使交易者充分认识到长期利润来源于企业的增长,而企业的增长速率是有限度的,从而使得交易者从奢求高额回报的幻想中清醒过来,稳中取胜。

3、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估值标准与波动规律,既要注意到它们的差异,也要注意到它们的周期变动规律与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具体操作中的正确率。

4、利用市场波动带来的事实,而不是依据预测行动,明白了这点后,才更容易在牛短熊长的中国股市中存活,不轻易进入高风险地带,而是只利用风险所带来的极低价事实,我的很多朋友把握了这点后,变得不再惧怕下跌,相反更喜欢下跌,就是因为大家终于明白——预测很难,但事实却很好把握。

5、组合不仅是分散风险的利器,更是初学者加快提高水平的途径,而对于资深交易者而言,可以借此有效地避免主观偏见,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类股的机会,并掌握了优化持仓结构的主动权。

6、现金既是对资产盈亏的再平衡,也是交易者良好心态的基石,握有现金,使得交易者在整体恐慌中睡得安然,而强制保留现金,则使得交易者在整体贪婪中保持清醒,心态好才能出色地发挥,内圣才能外王。

这几条基本原理,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交易体系的基本骨架。 三、原理运用

带着这样的整体思路,去看去想全书内容,也就抓住了基本脉络,才能知道那些纷纷纭纭的文字在讲什么,它们不过是对当时情境进行回溯的细致参考,展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原理具体运用,可以参照,但却不应机械套用,因为世界的内在原理与运行规律总是以千变万化的具体形式展示出来,过去的成功很难简单套用到将来的操作中。

3

把握精神实质,少机械套用过去的成功,这点对于我与读者来说都是一致的。 比如说,在书中,我过去运用复利规律,寻找茅台的基本面向好拐点,结合估值研究,把握了阶段低点,取得了翻倍利润,从原理上来说,有长远空间的好行业龙头公司,虽然也会陷入一、两年的低迷期,但大多数还是能再创辉煌的,我们从精神实质上把握这个大方向是不会错的。但在实际交易中,因为不同的公司个体,实现反转有前有后,上升力度有强有弱,加上交易者的主观误判,具体买卖也可能会操作得很坏。例如我将同样原理运用于桂林三金、乐普医疗上,从2012年到2013年的表现来看,效果一般:

桂林三金躺底两年,小有盈利,虽然好于大部分主板股票,但远不如持仓中二十多只创业板股票的涨幅;

乐普医疗估值有误,这个股票虽然属于创业板,也属于较高估值的医疗器械板块,但毕竟盘子太大,市净率过高,我把它与小盘成长股类比,是有主观错误的,出了错,就会遭到市场的惩罚,因此,回调幅度较大,最后,也只好斩仓出局,换股调仓买其他潜力股去了,而就在我卖出后不久,乐普医疗倒是因王亚伟的建仓而涨了起来,但这些也与我无关了。

那么这两个股票的失算,是不是意味着我所总结的企业增长荣亏交替规律失效了呢?

在这里,我们要牢记格雷厄姆所说的,一个股票即使具备投资者所喜欢的安全边际,一个单独的证券也可能操作得很坏,因为这个边际仅能保证他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而不保证损失是不可能的。但是,随着委托数的增加,利润总和将会超过损失总和是肯定的。

如果只以三金、乐普为具体对象来验证,就会认为增长荣亏交替规律无效,因为即使计入茅台的成功,其成功率也只有30%;可见,即使我们主观上非常喜欢某个股票,以为自己已经想尽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却仍有可能在单股操作中犯了自身难以意识的错误,从而操作得很坏。但如果增加样本数,将书中所列举的贝因美、桑乐金、坚瑞消防、乾照光电一起算上,成功率就将提高到60%;而如果再算上我的实际操作,也即那些未列入书中,但以此精神为主导在2012-2013年所挖掘的数字政通、理邦仪器等近二十多只股票,那么成功率更是能提高到百分之七、八十。

所以说,关键还是遵照原理把事情做对,而不在于我们投入了多少仓位,如

4

果做错了,投入资金越重仓,也只能是赔得更多。三金、乐普就是我依照原理操作,但操作得很坏的例子,但是,我并未受此影响,仍依照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操作,并减少主观错误,就像格雷厄姆所说的,随着委托数的增加,盈利的概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只有明白了原理后,才知道书中许多文字都是一种充分展开,是为了解释原理与具体现象相结合的思想延伸,就不会淹在文字的海洋里搞不清在讲什么;也只有明白了原理,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知道要看什么东西,从而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里,把各种真正有价值的事实与证据统合起来,看清楚彼此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也就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事物的长远变动规律。

始终以基本原理的脉络来理解与评价事物,是快速辨别核心本质的有效途径。

四、检验回顾

交易方法如果不能通过实践的验证,那么,这种方法就是有疑问的。 医学测试中有个概念叫双盲测试,受试验的对象及研究人员并不知道哪些对象属于对照组,哪些属于实验组,病人被随机编入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而实验组给予真正药物,无论是病人或观察病人的实验人员都不知道谁得到真正的药物,直到研究结束为止。据说,双盲是最具科学实证性。

而我之所以在本书第一版中推出一个“十大潜力股”,并不是为了荐股,而是为了检验自己的体系,推出时,既不知道大盘会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这些公司基本面会出现什么变化,有点类似于双盲测试,从目前结果来看,达到了试验目的,既规避了风险,又取得较好收益。

2013年年底,我作为雪球网票选第一的嘉宾,参加了2013年“雪球之夜”活动,期间,接受了《证券市场红周刊》的专访。红周刊让我对这“十大潜力股”作一个回顾,并提出了些问题,摘录如下:

“全聚德、安科生物、贝因美、康芝药业、乾照光电、华测检测、美亚柏科、格林美、桑乐金、坚瑞消防”2011年12月5日入选“潜力股”篮子中,截止2013年12月17日,十只个股7只上涨,3只下跌,华测检测、贝因美上涨50%以上,乾照光电下跌40%左右,最低价仍然跌破当时既定缓冲带很多,以此组个股为例,可否详解下如何操作?如何修正?如何调仓换股?如何资金分配?

答:在股市制定一、两年内的买入计划,如同派多只军队到一个不熟悉的战

5

至于投入资金比例,我是等额投入,如第一档的资金可能是投入帐户总值的1%(资金比较多、喜欢集中少量股票的人可以加大投入比例),其他各档也投入等额资金(大致相等即可)。

由于股票的下跌经常是跌得离谱,很多时候我认为已经跌得足够惨、足够低了,内心确认肯定是底价,可买进去后,还会碰到再跌个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糗事(通常跌到第二档);个别的建仓对象甚至会跌百分之三、四十到第三档,才到达极限底部。我用此法交易了几十只股票,从来没有跌到第四档的先例。

而捕获底价后,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经较长时间的分档买入后,加深了对所买股票价值的认识,如果认为三档买的都很有长远价值,那么可能会把两三档买入的都保留下来,涨很多也不抛,而从成本计算,由于两三档的平均价离底价也不太远,故之前的损失也不大,只是投入数量较多而已;至于一些质地较一般的(或买得较高的),则会在股价回升中,将解套的一、二档抛出,只保留底仓,回收现金用于其他股票的分档建仓,这样的好处在于拿的是最低价的仓位,持股心态较好,且也能取得不错的盈利,同时投入资金量不大,即使错了,也容易纠错。

4、资金管理的修正

以前我建仓,是预先设定好资金比例,然后分步投入。之后,我慢慢转化为每步1%的投入,比较固定好算,动作也更缓慢、自然,有机会时就投一笔,如一买就涨,那就持有,轻易不追加,除非是换股调仓以盈利追加;如一买就跌,那就分档低吸,通过分档操作,使得底仓成为修正后的一买就涨;至于高档位的资金,则在确保不亏钱或盈利的情况下,抽出以后,则滚动到其他捕捉底仓的循环中去,每次变动虽小,但积累下来却很可观,由过去的大刀阔斧,变成为现在的精雕细琢,效果更好一些。

以前追求的是布局获利,现在追求的是让每一笔资金都盈利,或不亏。 具体方法及资金管理我有详细写在另一本专讲技巧的书《百箭穿杨》中。 比较大的修正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但我们应注意的是,不管是布局的修正,还是公式、买入方式以前资金管理的修正,我都是建立在交易原理的基础上,以安全思想核心为指引的,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安全获利。

今后会否还有其他修正,我无法确定,但基本原理是不会变的。

11

六、换股调仓

不少朋友看了本书后,说我没有专门讲卖出。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大多数股票书都没有专门讲卖出,至今我没看到一本以单讲卖出而知名的股票书。

虽然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但是,要想当好师傅之前,首先要做一个成功的徒弟。

买入要很多很多理由,排除各种不确定性,而卖出只要少数几个理由就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本书第一版时,是以90%的内容在讲买入,剩下的10%才是在讲卖出的原因。

关于卖出的比较系统、完整的讲解,我放在第六章现金为王的结尾,主要是因为卖出通常是为了现金管理。然后,我还在第七至第十章的各类股票的结尾部分也具体讲了卖出的要点,应该算是比较完整的了,所差的只是专门开一个章节进行探讨而已。

从童鞋们的提问来看,大多是在问要不要卖,卖了以后买什么股票好,这与纯粹地卖出回收现金,加强现金管理是有很大区别的。严格来说,这更是一种换股调仓行为。

1、换股易错

换股调仓的卖出与买入,我有第五章组合奥义的结尾有专门举例说明,这里再补充强调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换股调仓是非常困难的,经常是越调越差。卖掉的猛涨,而买进的不涨。它分别对应的是两种心态的交易者。

(1)喜欢买低卖高的,那么他的卖出,多半是因为涨了才想卖,而股票一旦涨起来走强,是有惯性的,跌也是同理,所以卖出强势股后,经常是一卖就涨,而买入弱势股后,它通常也是一买就跌。

(2)而喜欢追涨杀跌的,那么他卖,往往是跌惨了才想斩仓卖,结果受不了折磨而卖掉之时,恰恰是反转即将到来前后,所以同样是一卖就涨,同理,卖掉弱势股去追强势股之时,往往也是即将转弱之时,所以照样是一买就跌。

股市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魔术师,它很公平地让每个人都受到不公平待遇。 尽管我的交易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了,也很难做到完全匹配最佳时机(事后才看得出来),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我的原则是不要换来换去,除非能够拉开足够大的价差。

12

邓普顿说过,买入要比持有更严格,除非买入的目标比已持有的股票能多涨出50%以上,否则没有换的必要。我补充一点,除非持有的股票涨到阶段性顶部且可能要比目标股要多跌出个百分之三十,否则没有换的必要。

具体操作起来,我主要依照“胜兵先胜”的原则 2、胜兵先胜

胜兵先胜,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词,它本义是强调胜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也即在非常有利的情形下才作战,而不是先盲目搏杀再来求胜。

我把它引申为要换股,先得等持仓股实现了一定盈利后再换到更好的机会。这样要求的理由在于,避免轻易地、过快地换股调仓,很多时候,低位买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盈利,如果总是看着别人的好,看着自己手里的股票老是不涨,就忍不住调换,往往是卖掉的马上活蹦乱跳,买入的却立刻成为瘟鸡,其实,大部分人的年均收益都10%还不到,所以,耐心地等到手中股票实现一定盈利,比如说15%左右,至少做到不拖帐户的后腿,而急着乱调,多少都要承受点小损失,几次操作下来就成大亏了,养成亏钱的习惯很不好,因此,不要急着调换,要先赚了再调。

具体而言,有两种不同策略,一种是基于防守的“胜极才换”;另一种是基于进攻的“以弱换强”。

(1)胜极才换,往往是长期持股到达市场峰顶附近,个股买入价上升一、两倍以上,有的更可能是五、六倍、甚至十倍以上,当股价严重透支业绩,面临较大调整(估计下跌50%左右),且调整时间可能长达一、两年以上时,市场中的其他类型股票还有一些长期机会,比如攻击型的周期股、小盘成长股调换到防御型的稳定增长股上,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本书吉林敖东换张裕的例子。

也有相反的,也即我在2012年在200元以上清仓茅台(已经有了熊市牛股的登峰造极表演),换到跌得惨到极点的小盘成长股上,同样也是一种胜极才换的攻防转换,类型相反,本质相同。

(2)以弱换强,往往是市场行情初起的阶段,由于提前布局的个人主观原因,可能将自认为不错的股票安排了一定的仓位,但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考验,确认确实不行,确有调换必要时,也要抓住强弱相接的合理时机。

因为板块与个股轮动的关系,强势股也会有数段调整,而弱势股也会偶尔走强,那么,就应找机会将短期冲高的弱势股换到短期下跌的强势股之上,这样就

13

把弱势股的成本转换到了强势股上,且能省去强势股调整的时间,同时回避弱势股的再次走弱。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某只强势股,从10块涨到了20块,上涨了100%,开始进行调整,构筑高位整理平台接近半年,期间自然回落调整25%到15块。而某只弱势股,在10元呆了大半年,突然补涨,升到15、6块左右,那么,可以乘二者交错而过的良机进行换股,虽然新买入的强势股成本是15元,但是,你可以把它意淫成以前买了10元的强势股持有到现在,并继续等待它的再次突破。

这种调换的好处在于,把以前躺底受折磨的时间,换成了高位持股等待调整结束的时间。成本一样,后续机会却不同。

这也就是江湖传说中的出千高手,本来拿的是一手烂牌,结果打着打着,慢慢转换成了一手好牌。

从策略上来说,以弱换强,是可行的。 但实际执行起来,要特别注意几个要点:

①只适用于整个大行情的初期。如果你所看好的强势股经历了两、三段大的调整,已经涨升了两、三倍,通常已经不适合于作为调换目标,做反的错误概率很大;

②调换的目标强势股,所构筑的平台应该有半年以上的调整时间,同时,还应考虑,突破后是否存在足够的上涨空间。

③由于弱势股转强的时间很短,在等待的过程中,目标强势股未必会有长久的耐心等着你翻身骑上,所以要多准备几只备选股,飞了一只还有好几只,既避免过于追高。也有耐心等到机会的降临。

另外,还有一个弱换极弱,是迫不得已才运用,大部分人也运用不好,包括我自己,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七、散攻集防

换股调仓,不能仅仅只考虑个股的问题(有时候也因个股原因而决定),而应考虑到整个交易系统对市场情势的应对。

对我来说,当我认为市场机会较多时,我可能会将盈利一般且短期不会有太大表现可能的盈利持仓,减持部分,分散到一些到机会较大的股票上去(既有可能是跌到极限底的,也有可能是底基扎实的,还有可能构筑首个平台半年以上的),分散是为了进攻。

14

而当我认为,较多高盈利个股面临调整时,我可能卖出多只,集中成现金或集中到更安全更抗跌更有长远价值的某个股票上去(这个难度较大),集中是为了防御。

这两种调整仓位的方式难度较大,一般交易者只有把换股调仓掌握得较好后,才可以试用。

这里面的关键要旨是要自然形成,有机会才做,而不可强求。 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换股调仓策略。 八、如何寻股

童鞋们经常问,我是怎样从成千上百只股票中发现那么多潜力好股的。其实很简单,我一般选择市场股价低迷时,通常是大跌前后,用股票软件排序,先从市值小的挑,如果市值小于20亿、市净率低于2.5倍,且行业不是周期性行业的,就会优先进入我的观察范围,然后一家家看基本资料。

先看行业是否有前景,然后看负债是否低于40%,再看毛利是否高于30%,接着看连续几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是否符合复利荣亏规律,是否到达萧条期,是否存在反转可能。

优先考虑次新股,老股一般排在后面。

平时也注意一些专业网站的讨论,对于大家普遍看好的,如发现比较接近我的初级筛选标准时,会特别注意,收入观察股票池,并等待其进入我的设定标准范围。

以上修订供参考。小小辛巴2014年3月3日夜写于鹭岛百家村。

(二)关于卖出的实证研究

前面已经在补充修订中重点讲了卖出,现在再结合我的实际交易作进一步分析探讨。

卖出相当不容易,因为它要面对一对巨大的矛盾,长线持有VS回避大跌。 很多时候,要想赚大钱,就只能放长线钓大鱼,长线持股,穿越几个牛熊周期,才能赚得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但是,大部分股票却没有资格穿越周期,如果没有在泡沫破灭所引发的大崩盘前及时卖掉,那么,实际上就是坐过山车,纸上富贵虽好看,最终不赚也枉然。

是选择长线持有,还是选择回避大跌,都很能考验交易者的分析水平。

15

弹,2009年主板指数反弹到位后,中小板指数却未跟随下跌,而是走自己的独立行情,顽强地再创新高,当时也是涨得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于11月份到了历史高点附近,进入为期半年的调整,这一回主板指数没有能够完成风格转换,相反的是,却提前走弱,形成背离,不断下滑,而中小板指数调整半年后,虽创新高,但是最终也翻转向下,与主板股票一起进入超大熊市。

看着这两种基本形,当时我也很纠结,历史规律可以借鉴,但并不会完全重合。对于接下来的横盘调整是上升中继,还是筑顶开始,我并没有把握。但是,既然不管什么模式,小盘股指数后来都创了新高,且持续时间也较长,相当多的小盘股票后期都有不错表现。因此,最终我还是决定:

①只警示指数的整体调整风险; ②对于长线底仓个股继续持有;

③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利用个股的上下振荡,进行调整,卖出补涨股票,换入强势股票,或者买入更有价值、安全度更高的股票。

实际执行:

对招商银行的判断有误,并未补涨,半天无动静,基本上是原价卖出,调整成当时更看好的浦发银行。

对上药的补涨判断正确,趁其补涨时,分别调整成好想你、振东制药、上海

21

凯宝、博晖创新、沃森生物、贵州茅台,半年后回顾,上药基本卖在相对高位,目前大幅下跌中,而买入的股票均有上涨,且经调整后未跌回原位。

对于比较不满意其业绩与股价表现的桂林三金、浦发银行、世纪瑞尔,进行了获利减持,进一步分散到更有前景的一些股票上。

建仓了京东方、浪莎股份、海正药业、江中药业、金刚玻璃、南都电源、大富科技、宝钛股份。大富科技后来表现惊人,很快翻了一倍,宝钛股份表现略差,下跌15%,其他虽涨跌互现,但也不比桂林三金、浦发银行差。

5、横盘调整析新高

自从我于2013年10月20日发文“秋叶静好”后,创业板指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下跌,但只跌两个月,就于2014年1月开始回升,看样子,还有点双底形成再创新高的态势,一般来说,会创新高,也就意味着调整结束。难道是我的预判错了吗?

然后,我再次回顾历史并仔细地进行了思考。

第一种基本形(调整中继),当年中小板指数之所以能够在第一次横盘半年后,再发动一波大牛市,主要是起点低,起步于大熊市,整体市盈率不高,且前期涨幅也不大,即使创历史新高,也只有50%。而且调整期间,表现得并不强势,既无创新高表现,还比大盘指数弱,因此,调整较彻底,洗盘充分,加上主板股票也开始走出大牛市,整体资金充裕。所以,调整半年后,还能跟随主板股票一起共同走牛。

而第二种基本形(调整筑顶),当年中小板指数筑顶横盘,是因为前期涨幅巨大,整体市盈率较高,且调整中时有创新高现象,让人还留恋行情,表现得也是比主板股票强,所以洗盘不充分。反观蓝筹股,尽管当时的主板股票已经相对大幅低估,但在市场整体资金不足的背景下,也只能是持续走弱,二者背离现象很明显。当中小板股票横盘半年后,最后经过一轮破位式猛烈杀跌,宣告调整结束,中小板指数再创了新高,但最终还是没涨多少,被主板股票一起拖入了漫漫熊市中。如图:

22

反观如今的创业板指数,虽然只是第一波上涨,但已不能简单参照中小板指数2006年的第一次上涨,无论是其涨幅,还是其整体市盈率都与中小板指数2010年筑顶横盘期是很类似,一样的主板股票萎迷不振,且市场资金缺乏,打死不买股票已经成为天朝共识,炒来炒去的还是存量资金,而他们的共识是打死也不买大蓝筹股票,所以,即使行情也可能创新高,但也可能是调整中的反弹、中继,后面的迎来的则有可能是真正大顶了。

23

6、越创新高越要卖

正常来说,股票经调整后,创出新高,很可能是一个新的行情开始,但并不是每一次都奏效的,总有一次是结束。而前面已经分析了,这次创业板指数创新高极有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新高,因此,应当适当减持些股票,做好防御工作。

应对策略:对持仓股票进行评估,按照三类进行划分,有长远价值的不卖,没有实现价值的不卖,已实现价值的卖。

实际执行:当时,我仔细按照三类划分了一下:

(1)虽然大幅上涨的,但将来还会再创新高的,即使大幅回调也不卖:数字政通、佳讯飞鸿、理邦仪器、启源装备、好想你等;

(2)没怎么涨的,仍有价值的也不卖:奥克股份、及刚刚建仓的江中药业等;

(3)出现较大泡沫,预计一季度及上半年业绩不好的,卖出:

①福瑞股份当时已得到了猛烈炒作,但短期业绩不可能马上扭转,即使是其主要原材料降价、肝病检测仪器推广迅速,估计也很难扭转业绩,而在接下来的整体性下跌中,没有业绩支撑的,很难经受得起大盘的冲刷。

②启明星辰业绩尚可,但增长速度也一般,特别是绿盟科技上市,对其业内第一的形象产生了较大挑战,加上整个网安市场总体份额不大,虽然各种事件推动,仍不能形成业绩爆发,而且,其业绩同样也有季节性,一、二季不是亏损就是微利,对于能否经受得起大跌的清洗,没有把握。

③振东制药本来不在卖出范围,当时,卖出主要是为了防止被二谴的风险,另外,我对其业绩能否在第一、二季反转也存在疑问,公司一直增收不增利,估计第一季仍有可能业绩下滑,这点在崩溃的市场中同样是很致命的,能不能扛住下跌,没把握。

④后来卖的新开普也是同样问题,主业并没有多少起色,原来我对这家企业还寄以厚望,但是其非但没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迅速扩展,相反,原来签的凯里智慧城市的大单也出现了问题,并购也失败,预计第一、二季业绩很差,居然还靠着支付宝的概念瞎炒,因此创出历史新高后卖出,是自然选择,至于它将来有没有可能变成大牛股,那是它自己的事,与我无关了,我只赚能看得到的钱。

至此,这几只股票的卖出,已经涉及到较大的仓位调整了,基本上是纯卖出,目的是回避整体性下跌的风险,也为可能到来的风格转换准备资金。

24

并于2014年2月8日发文“卖出原则”,说明原因。

事后来看,我卖出那几只股票也算是精准的了(就阶段表现而言),虽然不是个个卖在最高价,但是,基本上是阶段顶峰,卖一个,你可以说是我碰巧,是事后吹牛,但是连续卖多个,那就是明显的计划交易的结果。

当然,你也可以说,如果能够把其他的都卖掉,那就能避免一些股票大跌的损失了。

说得有道理,但是,你不是我,对于一些我所看好的长线牛股,一旦卖出,我将损失底仓底价的心理保险,即使成功地在高位卖出,我也很难再以建仓时那么低的价格再买回来,然后我很可能在等待中就不会再买了,从而错失经过调整后的更大段涨幅。

所以,对于我舍不得失去的,能够承受大调整的,我不卖。 而对于我不愿意长久留存的,我卖。

7、转换结构改风格

在整体下跌中,我还利用茅台的见底回升,在175.58元减持茅台(第一档168.6元的筹码),回收现金,保留134元的底仓。这种利用回升减持较高档位筹码以回收现金是一种机械操作,在既往博文中已经反复说过,这里不再细说。

25

接下来比较头痛的问题是要不要在下跌中加仓买蓝筹股?

虽然2010年主板股票在中小板股票见顶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用持续创新低把大家一起拖垮,这一回也有这种概率,但在调整后半程到来前,行情会怎么演变,我并没有把握。

将来的发展既有可能是主板股票在小盘股调整中走强,也可能是走弱。 虽然,历史有可能重复,但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应该注意到,目前的主板股票,比2010年中小板股票见顶时的估值低了很多,且从调整时间来看,至今又多熊了三年,加上随着企业发展,价值已经有所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可能很难深跌,万一市场改变规律,转换风格,走出一波提前走强行情,那就错失布局良机了。

我参考历史,但不完全照搬历史,

所以,我决定还是用我惯用的五档买入法,寻底买入一些低位大蓝筹,加仓了京东方,建仓了中国重工、中国神华、中国石化、中国西电、宝钢股份、攀钢钒钛。

目前来看,这些低位大蓝筹基本上是不涨不跌,虽然不赚钱,但至少避免了那几只卖出股票的损失。

8、持股待跌变真金

时间到了2014年4月份,创业板指数虽然从高点回落,但一直较强,比主板股票跌得还少,我都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能够让它出现像2010年中小板指数那样的后期破位式杀跌大调整。

周期真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到了某个阶段,总会有一些怪事促成它的实现。 2014年4月中旬开始,证监会不断预披露拟上市公司,以每天一、二十家的速度披露,一天又一天地,终于把交易者群体吓得半死,大规模地群体跳水开始了。

而自从我卖出振东制药后,它一直表现很强,原以为再也捡不回来了,没想到它也在这一波杀跌中开始迅猛跳水。

而曾经有过良好表现的好想你,开始打破好不容易构筑的平坦底部,破位下行。

同时,我帐户里有两只股票表现较好,一个是第二重仓股浦发银行,能够稳

26

稳地站在10-9.6元之前横盘,减少了帐户损失,另一个是逆势飚升的轻仓股大富科技。

关于大富科技的卖出,我已经专门发文说过,这里不再细说。

只补充说一条经验:逆势疯牛股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指标,当它疯狂地逆势上涨,一涨再涨到顶时,往往也就意味着大盘的迅猛下跌接近结束,这就是一个重要的观察信号。接下来它在顶部震荡,而指数在底部震荡。

所以,当大富科技疯狂无比地创出历史新高后,而指数歇斯底里的集体性下跌也就接近尾声了,正是换股良机,而原来我有说过,如果振东制药有跌回来的话,我会再买回来,仔细看了振东制药的一季报后,认为一季度利润下滑的预期已经提前显现,实际经营状况仍在变好,所以,我决定用大富科技换回仍在低位的振东制药。

对于浦发银行换股调仓到好想你,很多人都感到意外,我再细加解释一下: 不是我不看好市盈率只有五六倍、市净率低于一倍,股息率达到6.8%的浦发银行,从投资安全来说,应该是问题不大,但拉长到三、五年来看的话,我对浦发银行能涨多高翻多少倍,实在是没有把握,什么优先股、自贸区、沪港通的重磅利好相继兑现,都推不动,不知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推动。

另外,从这次证监会连续预披露几百家拟上市公司来看,市场承压严重,原来认为主板极度低估,很难再跌的逻辑可能并不一定成立,存量资金更大规模地从主板大蓝筹中撤离的概率有可能在将来出现,因此,得做最坏的打算。

而历史证明,真正的高速成长股(如网宿科技,可惜价位太高,不符合我的买入要求)、成长初期的稳定增长股(如过去的茅台、双汇、伊利,可惜俱往矣)、小市值的困境反转股(如2012年的数字政通,目前的世纪瑞尔、坚瑞消防等,但价位已高,不想再买)能够顶住超级大熊的冲刷。

在选择浦发银行的换股对象时,我想来想去,从更长远地角度考虑,只有大幅下跌后的好想你符合要求,它刚好同时具备稳定增长、困境反转这两种独立行

27

情股的特征,将来还有希望成为高速成长股。

当时,16.7元的好想你总市值才25亿,市净率也只有1.8倍左右,市盈率只有20倍,且第一季报的营收增长达到15.99%,毛利达到历史最高的41.8%,经营向好态势明显,同样是遭遇政策打压的困境,其抗压性要远好于大部分知名食品、饮料企业,而整个企业还是很有积极向上的草根气息,空间广阔,成长性良好,值得重仓。

虽然我的重仓股一般没有太多惊艳表现,但是,从安全度审核来看,它更符合我的标准。既然出现了深跌机会,用跌得少的浦发银行(10.18买入,9.70元卖出,亏损5%),换入大幅破位深跌的好想你,虽然从短期来看,跌势依然未尽,但为了防止其提前反弹,错失良机,就不应再等更低的价格,如果买入被套,那么从更长期的相对价值来看,我认为是正确的。

上述的实证过程,我讲得很细致、很啰嗦,只是为了把整个思考过程,一步步地说清楚,至于兄弟们能看明白多少,我就不知道了,但我敢自信地说,别的地方绝对看不到这样详细的实证分解说明,因为很少有人能既成功地交易,又清楚地说明内在逻辑。

看不明白的,把本部分内容手抄两遍,并对照着图表思考,应能理解大概。

三、关于卖出的一些分析技巧

1、是否要设目标位?

经常有朋友们问,要不要设卖出的目标位,我的观点是不设,因为不知道组合中的哪个会大涨,而等大涨起来后,我再结合基本面、整体市况、及股价上涨情况综合分析,是继续持有,还是就在这一波上行中卖掉。

如果设定了目标位,一方面会让我们过于关注股价的短期表现,另一方面,会限制我们的思想,不能灵活地对各种突发性问题进行评估,有些时候,股票出了问题,该卖时却想着没到目标价,不舍得卖,可能会出问题。

总之,我个人倾向于不设目标位。

2、如何把握价量关系?

28

经常听到市场中有朋友讲什么价量背离啦;什么地量地价啦;什么天量必跌啦;什么无量空涨,后市堪忧啦〃〃〃〃〃〃

对于他们的错误理解,我只能呵呵一笑,懒得多说,本来都是些短线技巧,还引为经典,深信不疑,非常可笑。

这里我稍微讲一下,价量关系,价永远比量重要。

量多量少,不是关键,都可以做假,但价格却是要真金白银地去创造的,打到什么位臵,必须要有足够的筹码砸到那个位臵;而拉高到什么地方,同样要有足够的资金突破层层阻力才能到达。

分析价格已经相当有难度了,再去过多地想其他人在这个地方干了什么,等于放弃了以我为主的自信与独立,而想去跟风他人。

真正有实力的机构与个人,价位到了,该卖就卖,该买就买,不管别人怎么样,他都是要进出的,如果是他掌握主动权的话,更是不会管量怎么样的。量多量少只能是其实现目标的成功率而已。

兄弟们一定要记住我总结的:价量关系,价永远比量重要。

量的多少是可以欺骗的,但价格才是关键变量,堆再多的量,价格上不去就是上不去,同样,再少的量,没人接,也可以一路阴跌个没完没了,什么地量都没有意义。

作为交易者一定要想明白这点,价格是自己决定的行为,而量是别人的盲动,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盲动而受他们影响,到位后,不管量怎么样,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如果,搞不清楚价格这个核心,量研究得再深也只能是个跟屁虫,永远提不高的。

3、缩量长牛型的卖出(福瑞股份)

为了辩证说明价量关系,我这里先以福瑞股份说明。

很多交易者赚不到长线利润,就是因为心里既不知道股票能涨多高,也不知道上涨中间的来回波动是什么真实含义,稍微有点成交量放大,就担心什么庄家出货,然后就半路下车。老是犯这种毛病,赚的利润不够丰厚,而做赔的次数却不少,所以很难逃脱亏损的命运。

29

要做十倍股不容易,我说再多理解不了也没用,所以我这里仅就比较好把握的一、两倍股进行分析,兄弟们先要能够掌握一、两倍股的技巧,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后,再来跟我探讨五倍股、十倍股的成功之道。

而要想赚取一、两倍的利润,相对而言,最好把握的是上市两三年的次新小盘股,因为它们大多素质较可,刚圈了一些钱,且从上市一开始就做庄的机构并不多,所以这类股套住的大多是些爱抢新、炒新的傻瓜,经过两三年的市场冲刷,泡沫洗得较干净,成本区一望而知,不像很多老股,经过多年炒作,里面的水很深,参与的机构很多很杂,经验较少的交易者根本搞不清它们的成本底线在哪里。

对于小盘次新股,我一般都要等这些股票冷却两三年,被腰斩一半后,才会予以关注,并尽量选择极低价格分批入手。

接下来就是我的惯有模式:

第一步,持股创出历史新高,这个涨幅一般能达到一倍。大部分人能够到达这一步就相当不容易。

第二步,在历史最高价附近的横盘调整,绝大部分人在这里被洗走; 第三步,真正厉害的长庄,调整后,还能再涨一倍。一段行情才会结束。能够持股做到这里的,已经是少见的高手了(不是指一次碰运气的操作,而是多次如此)

更厉害的长庄,见顶以后经过一波腰斩一半的大调整后,有可能再跑出两倍行情(这个难度很大,这里就先不多探讨了)。

让我们用惯用模式结合份量关系来分析一下福瑞股份:

第一步:福瑞股份我最低的一笔是2013年6月25日以8.60元买入,持有四个月后,2013年10月16日涨到18元左右,这个价位就在历史最高价附近,成交量也放出了天量,最高换手率达到9.74%,按照很多无知者的理解,天价天量,而且都涨翻倍了,该是逃跑的时候了。

却不想想,在这里面运作的机构有信心在最高价附近解套所有人,到底是要干什么?一个股票要么就是不会涨,要么就是很能涨,对于能涨到历史最高价附近的,如果大势也配合,其目标通常是更高的。简单地分析价量,只会让短视者

30

量底呢,那时候搞得连我都没有脾气,自己是打算撑下去,但对朋友的承受能力不放心,还提醒一位密友趁股价还在成本价上赶紧卖掉。

不久新开普开始回升,量依然很大,后期飚涨停,但是每天换手都达10%,正常来说,出现这么大量的换手率涨停,大多是在出货,可它依然不屈不挠地继续上涨。

虽然每天都有见顶的症状,但我依然安心持股,因为我知道这些量根本就是假的。

这里有一条经验,大换手率是很吓人,但是,如果经常出现大换手率,那么,它在初期上涨时并不是放量出货,依然是想要上涨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操作的资金量比较大,而目标股的盘子又小,所以,换手率就比较高,而另外一方面它做那么大量的原因在于,让大家习惯大量后,当到顶时,它只用一两天就可以大量出货,但大家却没感觉。

注意看,2014年2月底连续涨停时,放量较大,基本上每天都保持15%左右的换手率,而到了2月23日时,单日突然放大量,换手率达到28.79%,如果习惯大量的交易者,可能会放松警惕,但是我却相当小心,一个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当大家都习惯的时候,异常也变成了惯常,那么真正的异常却被掩盖了。

所以,次日我选择了以26.30元卖出。

36

而随后的下跌,尽管缩量,但是那只是相对于前期的巨量而言,这时候的缩量、地量只是相对的,其实际日换手率仍达到2%—3%(对于小盘股而言,正常的地量大多是在1%以下),我前面说过,这样的换手率,已经足够出货了。

所以说,操作这个股票的机构,是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前面放大量,是为了利用大众的惯性麻痹心理,在某日放量出货,而不为大家所知,后面的假缩量,则为利用大众的简单对比心理,以为量小未出,实际上却是量不小的悄悄出。

总之,价量问题,是辩证的,简单地套用某些术语,而无法洞悉操作机构的想法与人性(巴菲特挑接班人的标准之一),那么就是在想当然,出错是难免的。

5、过量买入缩量型(启明星辰)

启明星辰看起来与福瑞股份类似,也是越涨量越小,但是,运作的机构却有很大不同,福瑞股份显然是一、两家机构联手,然后各机构跟风。而启明星辰却是多家机构买进,联手成分不大,基本上是属于大家较一致的买进后锁定,导致活动筹码越来越少,稍微有些买入量,就会往上飘的那种。

这个看股东人数,与参与机构,就大致看得出来。

37

这种股票,更遵循市场交易的走法,所以也就不像福瑞股份、新开普那么清楚,赚这种钱不容易,因为走得飘飘乎乎的,在这个上行过程中似乎随时都会到顶,简单地用量分析都是错误的。

这种股票,一个是要结合大势判断,如我前面的大盘分析接近顶部,另外,也得观察一些个体情况。

对于长庄股而言,大家所喜欢的是全面控盘,量越小越不去管它。 但是,相当多的长线股票,并不见得有什么真正的长庄,各路机构的长期买进不放手,一样也会形成长庄的控盘状态,但是,其结合是不稳定的,交易是散乱而不抱团的,所以,将来卖出时也是乱七八糟的,难以判断,很多人也适应不了,用庄家思维去判断买卖信号,往往会错得很离谱。

这种股票,出现无量空涨且价格明显偏高的时候就得当心了,比如说启明星辰,2014年1月24日过顶创新高,居然量不大,涨了4.3%,换手也就4.98%,而第二个交易日,2014年1月27日,涨了7.41%,换手率反而缩小到4.68%,随后三天横盘不动,换手率都在2%以下。

普通的交易者,是看不出价量问题的,他们认为如此低的上涨量,恰恰是全面控盘的标志,想怎么涨就怎么涨。而我看到的却是,这个股票已经被过量买入了,虽然参与的机构们一个个都极度看好,导致市场抛盘极少,但是,如此低的压力,却换不来股票的持续上涨,那就只能说明一点,他们都在等着别人抬轿子,

38

但却没人愿意真正干为别人抬轿子的傻事。

促使我下决心的是绿盟科技的上市,绿盟科技2014年1月29日一上市就暴涨,其高估程度是成倍于启明星辰的,但却无法促动启明星辰因比价效应而上涨,然后,第二个交易日,绿盟科技继续一字板涨停,启明星辰还是毫无动静,这时候,我就已经明白了,当上面的阻挡已经稀薄得跟空气一样了,一个股票仍然无法因外界的利好、比价效应而上涨时,说明其已经没有多少新的买入力量了,这种股票虽然不会马上跌,甚至可能因大家的持续看好,而维持横盘,但是,迟早会有些机构慢慢醒悟过来,没人

抬轿,那就主动下轿,慢慢开溜,最后才会出现竞相出逃的踩踏局面。

39

所以,我还是选择左侧交易,先行卖出,让机构们自己去等抬轿人吧。 6、逆势明星疯到顶型(大富科技)

这个股票,我发现时已经迟了,没有买在底价,之前在2013年9月11日曾经放过一次天量,换手率达到16.29%,小散们大多在那个前后出逃了,我是在价位重新缓慢回升到那个天量位臵时进入的,当然啦,我考虑得更多的还是基本面值那个价。至于有没有人操纵,我并不在意。

这个股票的难点在于,当它出现逆势上涨的势头时,要细心分辨,有些股票在大盘见顶时,还会最后冲击一波,似乎是逆势强庄,实则是最后顶部。

说真的,当时我还真分辨不出来,只是基于长期看好,而继续持有,当然啦,当时所公布的年报、季报也让我下定了持有决心。

而我们真正要用的,则是利用它逆势上涨的指示意义。也就是大盘跌,它涨;大盘涨,它跌。它一路疯到顶,指数也就基本跌到位。从而,为我们研究市场情绪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观察依据,即使在它身上赚钱不多,但是,对于我们整个组合的变动与调整提供了分析思路,从而取得战略利益。

对这种股票,量不是太关键,大盘什么时候到位,个股什么时候势尽是关键。 7、卖出小结

通过上面四个卖顶的例子,可知,价量关系要辩证地看,乱套用模式,只会错上加错,因为简单地判断价量,大多是图的一个短期目标,所以,容易因短期波动而失误;而以价为主,量只是过程,考虑的是一个长期目标,更注重综合各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mg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