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域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现状调研及完善建议

更新时间:2023-10-08 2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口县域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现状调研及

完善建议

报送单位:工行江口支行

摘要: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速度,推动农村消费,提高“三农”资金利用效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江口县农村支付结算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江口县域内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的完善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支付结算,金融服务

强化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启动了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农业改革,目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但是,落后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江口县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6年初,江口县全辖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1个,其中乡镇网点22个,在乡镇设有网点的银行主要是邮政储蓄以及信用联社。目前,全县金融机构提供农村结算服务主要依托大小额支付系统、各机构行内综合业务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系统。在支付系统网络建设方面,江口县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网络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在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方面,各涉农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卡也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普及,尤其是在集贸市场、粮农批发市场以及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等领域,银行卡和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业务的普及率迅速提高。有的乡镇在农村已经推出手机支付、网上支付等新型支付业务,并显示出很强的发展潜力。

二、当前江口县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网点主要集中县城,县城以下设施投入不足 近几年,随着经营策略的转变,国有商业银行服务网点逐步退出农村市场,追求效益性的经营原则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逐步向城市倾斜,使得农村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锐减。目前江口县农村地区主要金融服务机构为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网点,但受行政乡镇合并改革和风险防控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也在对部分网点进行撤并,导致整体机构数量逐步萎缩,难以适应农

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居住分散对支付结算服务的要求,造成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存在一定盲区。甚至存在各乡镇银行网点客户排队成长龙,有时竟从街头排到街尾的现象。

(二)金融支付结算工具欠缺,制约支付结算业务发展

由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的支付结算工具有限,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网上银行、手机(电话)银行、全国支票影像系统等结算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农村信用社虽然是农村支付结算的主力军,但其支付手段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方式上。邮储银行在乡镇的业务主要都是邮政部门代理,这些机构仅能为邮储银行代理个人存取款业务,相对于农村的支付结算需求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基层网点的人员设置、软硬件环境受其自身规模和科技力量等制约,适应能力不强,同时缺少自助设备和刷卡设备(如ATM机或POS机),农村银行卡的推广使用面较小,现金支付仍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

(三)非现金结算工具认知度低,现金交易习惯难以改变

一是针对农村的支付结算宣传不够,导致支付结算知识缺乏,对非现金支付工具认知度低。不少农村客户甚至不了解银行卡还具有转账、消费等功能,更无法使用和接受各类票据结算。二是相关结算知识的宣传过于强调专业性,很难得到农村客户的认同和接受。由于感到操作复杂,农村客户对新兴的支付工具往往不知道用、不会用。三是缺少专为“三农”服务的支付工具。目前除“农民工银行卡”等特色服务项目外,别无其他的特色支农支付工具。四是结算收费较高,极大阻碍农村客户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支付结算收费主要是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并规定每笔收费的最低和最高限额。相对于农村支付结算单笔较小金额,收费标准就显得较高,且通常无法享受收费上限的优惠。面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相对较高的收费,相较低收入的农村客户为节省费用,往往选择使用无结算费用的现金,而舍弃更安全、快捷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四)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效率低下,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落后

一是受网络、技术、人才、资金等因素制约,加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结算业务量小,难以消化支付结算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导致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向农村腹地发展时缺少支撑点,降低了共享资源的利用率。没有接入支付系统的网点只能通过其它行内系统由营业部代理支付系统业务,实现跨行、跨区域的资金汇划,增加了支付业务处理环节,延长了资金在途时间,资金结算效率较低。二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商业不繁荣等原因,银行卡消费金额小,达不到特约商户的受理标准,银行机构对农村受理市场的拓展速度明显滞

后于城市。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经营收入无法弥补银行的巨额投入成本,制约了银行卡受理机具投入的积极性。同时,农村地区的特约商户多为农资公司、便利超市、小商店等中小商户,其本身利润较低,缴纳的交易费和POS机押金成为其经营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且本身POS机利用率不高,这都在无形中压制了农村商户安装POS机的积极性。 三、原因分析

(一) 县城以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逐年萎缩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以后,大量撤并、撤销效益低下的乡镇农村机构网点,使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逐年萎缩,有的乡镇甚至只有一家信用联社网点。目前乡镇成为商业银行服务的空白区,有的乡镇因与城区临界,其网点迁移到城区内。

(二)转账结算费用高,影响非现金结算推广

以银行卡为例,除了部分惠农卡油适当优惠外,普通银行卡异地取款要收取5‰最高50元的手续费,开卡工本费5元,每年年费10元,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存取单笔金额小,使用银行卡交易不划算。无偿的现金使用与有偿的非现金结算相比,农村服务对象更多的选择现金结算。 (三)农村居民结算知识普及率低

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知识宣传引导不够,也是农村居民不喜欢或不愿接受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一个原因。特别是支付结算类知识,农民了解掌握得不是很多,多少农民的认识还限于传统的现金结算,没有在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的同时接受更先进的结算工具知识。时下农村居民普遍认为非现金支付工具不安全,比如银行卡,里面有多少钱他们不知道,也看不见,不如存折、现金来得实在。又如转账、汇划等银行业务,由于他们所掌握的结算知识有限,银行把账划来划去他们没有底,怕自己的钱被人偷偷划走。加之当前银行卡犯罪、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也给城乡居民使用银行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四、改善江口县域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建议 (一)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设置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带来良好机遇,应合理布局城乡机构网点,加快县以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多样化的支付结算服务需求。

(二)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

一是加强对农村银行卡发展的协调和管理,妥善制定业务发展规划,争取相关部门政策支持。二是加大对农村的银行卡发展业务的投入,大力开办银行卡营销业务,鼓励农民群众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培养农村居民非现金结算习惯,减少农村的现金使用。

(三)加强非现金结算工具的维护管理

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现有ATM、POS机具等的管理,必要时成立巡视保安队,每天定期或不定期ATM、POS机的安全情况进行巡查,防止犯罪分子利用ATM、POS机诈骗作案。同时,及时更换不易被破坏、有非法操作警报功能的ATM、POS机,提高机具的自身防范能力。

(四)抓好支付结算知识的宣传

要多渠道的开展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宣传,提高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和接受水平,通过大力推动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普及,引导农村各级政府人员、金融业者、工商业者乃至农户使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通过农村金融网点临柜人员对客户进行引导,宣传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优点好处,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现金支付习惯,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五)降低支付结算服务成本

逐步降低非现金结算收费标准,控制大额现金结算,参考农民工卡结算优惠办法,降低服务(三农)的结算收费标准,在城乡收费标准上有所区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m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