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3套

更新时间:2024-01-18 23: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1 页 共 7 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一类单细胞有分枝的丝状微生物,以孢子繁殖,分布广泛大多是腐生菌,少数是动植物寄生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2/3以上抗生素由该类菌产生。这类微生物是:

A.细菌 C.放线菌 的温度。

A.-180 0C C.-160 C A.好气性发酵 C.兼性发酵

积累产物。这些是( )的一般特点。

A.选择培养基 C.种子培养基

B.保藏培养基 D.发酵培养基

0

B.霉菌 D.酵母菌

3. 用液氮长期保藏菌种是因为液氮温度可达( ),远远低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停止

B.-170 0C D.-196 C B.厌气性发酵 D.好厌间歇发酵

0

4.在微生物发酵工程中利用乳酸杆菌生产乳酸的发酵属于( )。

5.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利于大量

6.( ) 是一类微生物维持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A.生长因素 B.碳源

C.氮源

D.微量元素

7.生物反应器间歇操作, 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和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 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单, 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 称之为( )。

A.连续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

B.半连续发酵 D.分批发酵

8.要求发酵设备现代化程度高、体系内营养物浓度和产物浓度始终一致、菌种容易发生变异的问题无法解决这种发酵方式是( )。

A.连续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

B.分批发酵 D.半连续发酵

10.菌体的倍增时间是( )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A.细胞质量 B.菌体浓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20分)

11.发酵工程的前提条件是指具有()和()条件

A.具有合适的生产菌种 C.菌种筛选技术 E.发酵设备

B.具备控制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工艺 D.产物分离工艺 C.菌体种类

D.呼吸强度

第 2 页 共 7 页

12.采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可以生产许多有用物质,主要包括:

A.抗菌素 C.氨基酸 E.生理盐水

B.维生素 D.蛋白酶 13.微生物发酵工程发酵产物的类型主要包括:

A.产物是微生物菌体本身 B.产品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

C.产品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E.产品是微生物产生的色素 14.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有:

A.碳源不足 C.消泡剂加得过多 E.碳源较多

D.产品是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 B.碳、氮比例不当 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15.发酵培养基中营养基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包括:

A.构成菌体原生质的成分 B.作为酶的组分或维持酶活性

C.调节细胞渗透压

D.缓冲pH值

E.参与产物的生物合成 17.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成败, 灭菌失败主要不良后果包括:

A.杂菌污染造成生产能力的下降 C. 菌种发生遗传变异

E.杂菌可能会分解产物, 使生产过程失败

B.杂菌产物使目的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变得非常困难

D.改变反应介质的pH值, 使生物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18.过滤除菌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把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先进行压缩前过滤进入空气压缩机

C.除去油和水,再加热至30~35oC, E.获得洁净度、压力、温度和流量

B.从空气压缩机出来的空气 (> 0.2MPa,温度120~150oC),冷却至适当温度(20~25oC) D.最后通过总空气过滤器和分过滤器除菌

都符合工艺要求的灭菌空气。

1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其中物理参数包括:

A.温度

C.搅拌转速和搅拌功率 E.菌体接种量

B.罐压

D.空气流量 20.发酵过程中较常测定的参数有:

A.温度 B.罐压

C.空气流量 E.溶氧

D.pH 第 3 页 共 7 页

三、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2分) 21.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称为__________。

22.通过温和型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供体细胞中的DNA片断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 。 23. 进行酶法脱壁时使用溶菌酶处理。

24.AS是一个菌种保藏中心的缩写,它的机构情况是 。

25.有些微生物既是工业生产菌,有时也可能在其它的产品发酵中是杂菌。如:_________在生产食醋是使生产菌,但在酒类发酵时引起败坏。

26.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入一定量的无菌空气,这类发酵称之为 。 27.使微生物在固体表面上生长的发酵方法称为 。

28.随着微生物细胞质量的增加,其它所有可检测的菌体组成物质,如:蛋白质、DNA、RNA等也以相同比例增加,这就是 生长。

29.发酵热就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 热量。

30.油脂、糖类以及一定浓度的蛋白质会 微生物的耐热能力,在灭菌工程中需加以注意。

31.空气除菌的方法很多,其中也包括辐射灭菌法,常用来进行辐射灭菌的射线有 。 32.发酵罐在发酵生产中为了避免空气的进入,一般保持罐压在 (表压)左右的压力。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8分)

33.初级代谢产物 34.基因工程 35.碳氮比:

37.无反馈控制补料操作: 38.静电除尘(菌):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

39.发醇过程中异常现象(发酵液转稀、发酵液过浓、耗糖缓慢、pH不正常)处理措施? 41.补料分批发酵技术的特点, 与分批发酵,连续发酵的区别?

第 4 页 共 7 页

42 通风发酵设备中的机械搅拌发酵罐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43.如何提高高产菌的稳定性?

44.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措施?(从供氧和需氧量方面考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该类微生物名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分布极广;在工业上可以利用该类微生物生产有机酸、糖化酶、蛋白酶等。大多能够引起有机物质发生变质。这类微生物是( )。

A.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酵母菌

2.分离一般细菌时为了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往往加入( )。

A.链霉素和氯霉素 C.氯霉素和青霉素

B.青霉素和链霉素 D.放线酮和制霉菌素

3. 矿油保藏法是将灭过菌的液体石蜡倒入菌体生长斜面,高于斜面1cm,然后置于冰箱保藏。该保藏法是基于( )原理进行的。

A.缺氧

B.低温

C.干燥 D.冷冻

4.在微生物发酵工程中利用梭状芽孢杆菌生产丙酮丁醉的发酵属于( )。

A.好气性发酵

B.厌气性发酵

C.兼性发酵 D.好厌间歇发酵

5.发酵过程中,出现了污染,工人们进行了如下处理:a. 严控发酵液流失; b. 彻底清理生产环境; c. 停产一段时间; d. 调换生产菌种。这是( )污染。

A.噬菌体污染 C.霉菌污染

B.细菌污染

D.多种微生物污染

第 5 页 共 7 页

6.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积累产物。这些是( )的一般特点。

A.选择培养基 B.保藏培养基

C.种子培养基 D.发酵培养基

7.发酵初期提高底物浓度可以延长微生物的( ), 从而提高发酵的容量 产率和产物浓度 。

A.延迟期

B.指数生长期

C.稳定期 D.衰退期

8.微生物在单罐连续培养时达到稳定的平衡条件是( )。

A.D >μ B.D <μ

C.D =μ D.D ≠μ

9.在通用式发酵罐的结构中为了( )在发酵罐内壁需安装挡板。

A.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溢出 B.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产生漩涡, C.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飞出轴封 D.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浆叶不工作

10.通过温和型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供体细胞中的DNA片断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 )。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转染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20分)

11.微生物发酵工程的特点包括许多方面,其中()和()是重要的特点。

A.生产前无需准备,不产生需要处理的废物

C.原料需精制后使用

E.底物能完全转化成目的产物. A.红霉素 C.五粮液酒 E.啤酒 A.抗生素 C.生物碱

B.生化反应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 D.能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的转化反应 B.味精 D.酸奶 B.激素 D.氨基酸

12.采用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可以生产许多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物质,如:

13.下列物质中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有:

E.维生素 14.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成败, 灭菌失败主要不良后果包括:

A.杂菌污染造成生产能力的下降 C. 菌种发生遗传变异

B.杂菌产物使目的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变得非常困难

D.改变反应介质的pH值, 使生物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lx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