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周练试卷2010317 - 2

更新时间:2023-11-16 03: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生物周练试卷 2010.3.17

1.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图关于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

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二条染色体 C.C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D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5.下图所示的是某生物体的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细胞过程示意图,其染色体DNA数目均为2n。图中标明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 ) ..

A.①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n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n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n

D.此分裂过程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Ab、aB 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7.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 种群a1 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8.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斑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杀虫剂的选择作用提高了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 D.使用杀虫剂的第一年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9.将某种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基因突变 B.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的植株培育出新物种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 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

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0.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 鸟类之是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 可能是 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 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 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11.一个大山雀种群由800个个体组成,其中基因型AA有80只、Aa有320只、aa有400只。如果80只aa的大山雀迁出,80

只AA的大山雀迁入.新群体中基因A的频率是 A.30% B.40% C.60% D.70% 12.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 XBY(46%)、XbY(4%),

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8% B.8%、92% C.78%、92% D.92%、8% 1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小麦授以

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 精类型的胚珠;甲胚珠双受精; 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两 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的 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 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 B.乙胚珠发育为无胚乳的种子 C.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D 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15.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

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 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 16.(8分)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A、a表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 000,该遗传病在中老年阶段显

现。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这种遗传病所作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I)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2)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 遗传病。 如果这种推理成立,推测Ⅳ一5的女儿的基因 型及其概率(用分数表示)为 。 (3)若Ⅳ一3表现正常,那么该遗传病最可能 是 ,则Ⅳ-5的女儿的基因型为 。 17.(10分)(全国理综2)

(1)人类遗传病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和____________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除受遗传

因素影响外,

还与___________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___________分离比例。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

括:性别、性状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

如果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_____________之分,还有位于_____________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分析时,有时得不到确切结论,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

平上进行分析,而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_____________少和____________少。因此,为了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合并分析。

18.(7分)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

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 突变。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 ,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 。(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

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 ▲ 不变。

(4)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

采用的方法有 ▲ 、▲ 。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

为 。

19.(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发现: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

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左右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左右发育时,不管它们原来具有何种性染色体,全部发育成雄性。

(1)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的蛙的性别表现有差异,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请你设

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只说出大体操作思路即可)

材料、用具: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平均分成两份,处理:

实验组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进行处理,制成__________;

③在显微镜下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统计。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分析:

a 实验预期: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

________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在正常条件下后代性别有_________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高三生物周练试卷答案

2010.3.17

题号 答案 1 B 2 A 3 C 4 B 5 A 6 D 7 B 8 C 9 B 10 C 11 B 12 D 13 D 14 B 15 D

16、(8分)

(1)Y染色体遗传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

(2)X染色体显性

1/40 000 XAXA、 10 002/40 000 XAXa、 29 997/40 000 XaXa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A、Aa、aa

17、(1)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孟德尔

(2)亲子关系、世代数、显性和隐性、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 (3)世代数、后代个体数、多个具有该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

18、(7分)(1)显性(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3)结构和数目

(4)自交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 (5)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19.(共20分)

(1)生物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基因控制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分) (2)①实验组甲: 在3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 (1分)

对照组乙:在2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1分) ②装片(2分)

③性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成,并进一步做染色体组型分析)(2分) ④a 结果分析:较高的温度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2分)

b 实验预期:甲组实验的装片(30℃条件下培养的成蛙)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

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2分)乙组实验的装片(20℃条件下 培养的成蛙)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XY≈1:1 (2分)

结果分析:较高的温度使发育着的蝌蚪(XX)性染色体组成变成XY,从而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2分) (3)2(2分),1(2分)

高三生物周练试卷答案

2010.3.17

16、(8分)

(1)Y染色体遗传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

(2)X染色体显性

题号 答案 1 B 2 A 3 C 4 B 5 A 6 D 7 B 8 C 9 B 10 C 11 B 12 D 13 D 14 B 15 D 1/40 000 XAXA、 10 002/40 000 XAXa、 29 997/40 000 XaXa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A、Aa、aa

17、(1)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孟德尔

(2)亲子关系、世代数、显性和隐性、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 (3)世代数、后代个体数、多个具有该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

18、(7分)(1)显性(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3)结构和数目 (4)自交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 (5)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19.(共20分)

(1)生物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基因控制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分) (2)①实验组甲: 在3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 (1分)

对照组乙:在2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1分) ②装片(2分)

③性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成,并进一步做染色体组型分析)(2分) ④a 结果分析:较高的温度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2分)

b 实验预期:甲组实验的装片(30℃条件下培养的成蛙)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

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2分)乙组实验的装片(20℃条件下 培养的成蛙)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XY≈1:1 (2分)

结果分析:较高的温度使发育着的蝌蚪(XX)性染色体组成变成XY,从而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2分) (3)2(2分),1(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lh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