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doc

更新时间:2024-02-01 19: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主体,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要求与实践,构建“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目的在于解决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低、满堂灌、学生没兴趣、不重视、随意性等问题。本文从问题提出的依据、问题的探究与实践及实践效果等三个板块,阐述了该模式的理论依据、针对性、模式流程、模式特点、实践课例等方面的内容。该模式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主体 和谐 高效 美术鉴赏 审美能力与素养 创造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探究“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符

合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就当今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而言,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美术鉴赏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全面落实与提高。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美术鉴赏的教学模式。

(二) 探究“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有

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美术鉴赏是观者运用自己的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同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也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要求欣赏者通过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觉开始,通过观者的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通过开展美术鉴赏

活动,可以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趣味、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吸收前人优秀技法,这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其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对美丑的分辨力,增强对艺术美的感受力、理解力。美术鉴赏的实际意义在于,学生既能在作品的表面看到和谐的形与色,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内容,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从文化的角度看,洞察造型艺术的奥妙,加强鉴赏的能力,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并且能够从它的形象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三) 探究“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有

利于解决美术鉴赏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

美术鉴赏教学中主体的现状:由于美术鉴赏课不是考试科目,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均有忽视的倾向,这为开展正常的美术鉴赏课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由于学生缺少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会用“像不像”“画的这是什么”等来回应。若面对表现性、写意性风格的作品,面对特别的造型、强烈的色彩、大刀阔斧的笔触等都会让学生一头雾水,不能引起学生真正的审美反应,而面对抽象风格的作品时学生会因看不到任何与原有经验相联系的形象而产生茫然排斥感,不知道该怎样去欣赏这些作品。 二、 问题的探究与实践 (一)“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明 独 自 共 确 立 由 同

目 欣 交 评

标 赏 流 价

举 一 反 三 归 纳 方 法 重 新 审 视 提 供 资 料 1.明确目标:是指明确本单元或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鉴赏对象和鉴赏任务。这一过程比较简单,可以立足教材,也可以选取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素材和作品。在中学《新美术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特别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固然重要,同时还要突出鉴赏作品的知识与方法。

2.独立欣赏:是指学生自己完成对鉴赏对象的理解与分析,并组织语言写成文字。这样处理有利于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最近一步推敲,有利于更加清晰地理解作品。这个环节十分重要,一定要强调独立完成,因为艺术作品从创作到鉴赏都充满了主观色彩。一个成形的鉴赏结果出炉之前必须不受任何干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独到独到见解,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

3.自由交流,共同评价: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学生在独立鉴赏之后将自己的“得意”的发现告诉同学,这个过程十分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在交流中比较异同,发现亮点,启迪心智。在对彼此观点的陈述与评价中获得更加丰富的认识,使审美情趣更加浓厚,创造性的发现意识不断增强。

4.提供资料,重新审视:是教师在学生各自有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再将其认识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达成教学目的的重要铺垫。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作者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文化情境是指美术作品在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时候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所以,我们在美术鉴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

5.归纳方法,举一反三:是指学生在自我鉴赏评价之后,经教师引导自我总结鉴赏方法和印证方法的过程。这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是对教学目的的突出于完成。但是,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别具一格的。例如:“以“知”入手,以“情”感悟,以“意”拓思”的方法;“作品—背景—主题—风格”的方法;对比鉴赏的方法;专题鉴赏的方法等。当然,还可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创作自己认为风格独特、内容深刻的艺术作品。

(二)“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突出主体个性,注重学生自主鉴赏兴趣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拿出一幅作品,自己介绍它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讲解画面内容。“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下,则是先由学生独立鉴赏,得出自己独特评价后,教师在提供背景知识,再由学生作出新的判断,进而从中总结出欣赏美术作品的一般方法与规律,同时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在学生得到肯定得到收获之后,学生的兴趣也会得到激发。

2.突出主体与主导的和谐关系,尊重学生的选择和认识过程,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发现亮点、积极鼓励。师生情感融洽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从而引发并持续增进学生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首先要胸怀热爱学生的深厚感情,只有带着这样的感情去教育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心声,才能深刻体会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老师教的课学生才能热情主动配合,才能知道老师教的是什么。这样的学习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和谐的基础是尊重,和谐的前提是信任,和谐的实质是爱心 ,和谐的手段是沟通。“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尊重、信任、关爱、沟通的基础上开展的课堂教学。

3.突出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使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长效。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可能陪伴学生一生,学生学会学

习、学会创造是发展的必然,高效课堂不只是简单的指一堂课看了多少画,讲了多少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到了一生受益的方法和学问。

4.突出文化气质与审美情趣的结合,用精彩的文化背景知识点燃学生艺术鉴赏的智慧之火,用情感贯穿美术训练、鉴赏的始终,使学生从技能型向审美型转变。艺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时,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

(三)“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举要。

例如,在鉴赏西方油画时,我们可以选取经典的画作,象《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明确提出相应问题,象“这些画作的内容是什么?”“你看这幅画有什么特点?”“怎样欣赏这两幅画作?”“关于西方油画,你还知道些什么?怎样欣赏?”等等。之后学生进入独立欣赏的阶段,教师可以做一个预案,推测学生会有什么看法。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整理成文字后参加全班的自由交流或分组交流,分组的方式可以是以承担相同问题的学生为一组机型划分,也可以以行政小组划分,还可与前后桌灵活划分。讨论交流后,教师可以做积极的评价以鼓励学生进一步大胆发言。第四步就是提供与这两幅画有关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鉴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

又如:我们都知道,《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我在引导学生欣赏版画作品时,适时介绍版画制作的一般技法后,为学生提供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小试身手,自制一些简单的作品。我的一节版画课,竟然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不少同学找到我要求深入学习,在我的精心辅导下,他们的作品做的有摸有样,有的作品还参加了艺术节展览。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得到了美的熏陶,原本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他们,个个变得懂事了、好学了,也变得热爱生活了。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名家的名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中美术现象也随处可见,而一个热

爱生活的美术爱好者,他将给社会带来的绝不是暴力恐怖,一堂课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谓高效中的高效了。

此外,我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有时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活动相结合,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 三、 实践的效果

(一) 确立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了“要

我学”为“我要学”。真

正实现了美术鉴赏课的“自主、和谐与高效”。改变了过去“传道、授业”的传统教法,这种传统教法造成学生惯于关注美术技能训练,依照老师老师事先设定的去画、去做,做不好、画不好要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便使学生不敢去画,即使学生画也是“依照老师的葫芦去画瓢,”而不是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更新了观念,改进了教学方式,从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性的体会、体验、创造。

(二) 增加了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权重。“没有艺术的

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美

术鉴赏高效课堂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中外艺术常识与技能有了更加广泛深入的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实践。在学生艺术素养普遍提高的同时,涌现了一批艺术特长生,不少学生对速写、素描、水彩、雕塑、版画、油画等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力一定的兴趣,创作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为学校文化建设增添了光彩,还有不少作品参加校级、县级甚至市级展评活动。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应从过于单纯训练学生的技能技法转化为引导带领他们形成如何去感受美、发现美和热爱美的学习方式,使之全面发展,自主学习。美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发展技法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逐渐得知自然界中的“美”。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因此,构建“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学生懂美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美。

爱生活的美术爱好者,他将给社会带来的绝不是暴力恐怖,一堂课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谓高效中的高效了。

此外,我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有时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活动相结合,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 三、 实践的效果

(一) 确立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了“要

我学”为“我要学”。真

正实现了美术鉴赏课的“自主、和谐与高效”。改变了过去“传道、授业”的传统教法,这种传统教法造成学生惯于关注美术技能训练,依照老师老师事先设定的去画、去做,做不好、画不好要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便使学生不敢去画,即使学生画也是“依照老师的葫芦去画瓢,”而不是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更新了观念,改进了教学方式,从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性的体会、体验、创造。

(二) 增加了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权重。“没有艺术的

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美

术鉴赏高效课堂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中外艺术常识与技能有了更加广泛深入的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实践。在学生艺术素养普遍提高的同时,涌现了一批艺术特长生,不少学生对速写、素描、水彩、雕塑、版画、油画等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力一定的兴趣,创作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为学校文化建设增添了光彩,还有不少作品参加校级、县级甚至市级展评活动。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应从过于单纯训练学生的技能技法转化为引导带领他们形成如何去感受美、发现美和热爱美的学习方式,使之全面发展,自主学习。美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发展技法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逐渐得知自然界中的“美”。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因此,构建“主体,和谐,高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学生懂美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lf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