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选修课程简介汇总表

更新时间:2023-10-31 22: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选修课程简介汇总表

系、部名称: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课程名称 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 教研室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理论教研室 邓小平理论教研室 邓小平理论教研室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 邓小平理论教研室 马列部邓论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经济学教研室 经济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222012 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222013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史 222020 中国近现代人物评介 222024 中国通史 中日关系研究 台湾问题研究 西方文明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西方哲学评介 创新思维 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中国哲学史 美学概论 科技哲学 当代国际关系 近代国际关系 当代社会思潮 222025 222026 222027 222028 222030 222031 222032 222033 222034 222035 222036 222037 222038 222039 222043

1《经济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经济学(宏观) 课程编号:222012

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政治经济学

授课对象:经济侦查专业/公安管理专业等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36学时

使用教材:[美]P.A.Samuelson《经济学》,2004年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程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女 男 男 女 41 43 41 33 专业/学历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 经济学/研究生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 学位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 课程组负王洪沙 责人 姜永文 任课教师 (含外聘) 李吉 罗威 副教授 2000年 副教授 2004年 副教授 2006年 讲师 外聘 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为经济侦查专业、公安管理专业等本科生开设。要求在大学二年级以上开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概述、经济活动的衡量、消费与投资、乘数模型、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的挑战、汇率与

1

国际金融体系、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失业与总供给的基础、宏观经济流派及其论战、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等内容。本课程的重点包括经济活动的衡量、乘数模型、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的挑战、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与经济稳定的政策等内容。难点包括乘数模型、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流派及其论战等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目前承担本课程的师资队伍中专任(/主讲)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0%,全部教师的技术职称在副教授以上。教学过程较为规范。教材采用国际上本学科最新版著名教材。教学内容按照教材建议执行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筛选。目前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结合公安工作实践程度有待加强。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依据中国国情和公安工作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补充新的案例。特别注意讲授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性。

第二,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彻底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应用多媒体授课课时不低于50%。

2

第三,加强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吸引本学科方向的高学历人才加入本课程教学,让教师到著名高校进修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3

2《政府经济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政府经济学 课程编号:222013

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政治经济学

授课对象:公安管理专业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计划课时:36学时

使用教材:王洪沙《政府经济学》,2004年第1版;陕西人民出版社。

课程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女 男 41 48 专业/学历 学位 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 2000年 外聘 课程组王洪沙 负责人 李京颐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政治经济学/本科 学士 副教授 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为公安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要求在大学二年级以上、修完经济学课程后开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失灵与政府部门干预、福利经济学、外部效应、公共品、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政府部门决策效益分析、公共收入、政府税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本课程的重点包括福利经济学、外部效应的解决办法、判别公共品的步骤、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部门预算的原则和决策程序、决策效益分析

4

若在校内使用。拟在2008年前建成全校有影响的公共选修课。具体措施为:1.课程组全体任课教师努力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2.编写正式教材一种——《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3.改革考察方法。除笔试外,是使平时成绩占到50%。平时成绩包括提问、讨论、口试等等。

10

5《中国通史》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国通史 课程编号:222025

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邓小平理论教研室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26

使用教材:目前没有教材 课程组成员:

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 任课教师 (含外聘) 姓名 张国星 喻维华 首次讲授时间 性别 年龄 专业/学历 学位 职称 (外聘只填单位) 男 男 47 42 中共党史 中共党史 2004 .10 2005.10 硕士 教授 硕士 讲师 课程内容概要(300字左右):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二、历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三、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四、历代的文化思想发展和社会生活面

11

貌。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与轨迹,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本课程的重点在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难点在于对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评介,对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的总结。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的方法,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

考试方式:本门课程是考查课,一般是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本课程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目前,还没有一部系统的教材,主要由任课教师编写提纲进行讲授。已有两名教师担任过本课程的教学。从学生选课情况来看,开设此课的两学期,每学期都有逾百名学生选修,深受广大同学欢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同学们渴望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的愿望。

我们计划在1-2年内,编写出系统的授课讲义,并制作一套比较实用的多媒体课件。

为此,准备在第一年完成收集资料和编写讲授提纲的任务,第二年编写出比较系统的授课讲义,并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此同时,要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以及进一步完善成绩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12

6《中日关系研究》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日关系研究 课程编号:222026

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1、基础课、公安通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

2、重点课程、主干课程等。 计划课时:36 使用教材:无 课程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38 专业/学历 学位 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 (外聘只填单位) 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刘杰辉 男 组负责人) 任课教师 (含外聘) 历史/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2000年 课程内容概要(300字左右):本课通过对中日两国2000年关

13

系发展变化的介绍和评述,使学生对中日关系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日之间近代长达百年的非友好关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认识到中华文明对日本社会发展曾发挥的巨大作用,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刻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使学生充分了解现代中日关系在友好主流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同时,从日本的崛起和再崛起中汲取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益的经验。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于中国现代化可能遇到的日本对中国的遏止有清醒的认识,牢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和专题教学 考试方式:论文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300字左右

本课程是2003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公共选修课程,至今已开设四个轮次,教师本人编写了教学提纲和讲稿,选择了相关内容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录象。每一次选修学生人数在160人以上,教学效果良好。力争在2007年编写出完整讲义,在2008年制作出完整教学课件,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实现此建设目标,第一,进一步搜集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程最新研究成果;第二,争取在2007学年第二学期到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进修半年。

14

18《近代国际关系》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近代国际关系 课程编号:222039

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经济学教研室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34学时

使用教材:《国际关系史》(17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王绳祖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

课程组成员:

课程组负责人 姓名 杨俊 性别 男 年龄 43 专业/学历 国际政治 /本科 学位 硕士 职称 副教授 首次授课时间 2004年9月 课程内容概要:近代国际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的源头。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近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认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大趋势,认识当代国际大事的历史脉络,认识不同大国的兴衰成败,增强热爱祖国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学习本课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博采众家之长,以期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40

本课程介绍了17世纪前的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国际关系,18世纪欧洲争霸战,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与维也纳体系,1848年欧洲革命和克里米亚战争,美、意、德民族的整合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十九世纪晚期的国际斗争,西方列强瓜分与重新瓜分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关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自学、讨论为辅;利用多媒体教学。

考试方式:考查,写论文。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近代国际关系这门课自2004年开设以来,已开设了两轮,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共有50多名学生选修本课程,通过学习,学生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相关方面的知识,对理解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具有极大的帮助。但由于我国出版界对近代国际关系范围内的图书出版较少,因此学校教学参考资料不够丰富。

本课的建设目标: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积累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向学校图书馆推荐采购200余种相关的书籍,采购一批教学课件,每学年聘请2-3名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建设目标为,使本课成为我校的精品选修课,增长学生的智慧和判断力。

41

19《当代社会思潮》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当代社会思潮 课程编号:222043

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

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授课对象:本科学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30

使用教材:马列理论教研部编写的《当代西方思潮》讲义。 课程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32 42 专业/学历 哲学、西方哲学/研究生 学位 在读博士 职称 讲师 首次讲授时间 2000年9月 2000年9月 2000年9月 2000年9月 2000年9月 2006年2月 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熊华 组负责人) 卢东栋 任红杰 任课教师 (含外聘) 张国星 王洪沙 洪帆 哲学、逻辑学/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哲41 学/研究生 学士 副教授 博士 副教授 教授 47 历史学/研究生 硕士 42 43 研究生 哲学、科学哲学/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博士 讲师 课程内容概要:“当代社会思潮”将介绍当代社会(主要是当代西方)思潮的状况,使学生对本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认识,

42

为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科学思维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两课”教学做好基础工作。主要内容有:一、当代社会思潮的概念和历史分期;二、当代中国新儒学;三、唯意志论;四、实用主义;五、存在主义;六、逻辑经验主义和当代科技哲学;七、精神分析学说;八、行为主义;九、从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十、凯因斯主义及后凯因斯的各种经济学流派;十一、福利国家的思想和福利经济学;十二、新史学;十三、法西斯主义和极右思潮;十四、民族主义;十五、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主义;十六、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西方社会思潮”课程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启发讲述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的方法,并结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考试方式:“当代社会思潮”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考核。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当代社会思潮”课程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承担,有些内容由其他教研室教师讲授,任课教师是一支年富力强且有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将结合自己的 研究专长,系统地为学生讲授当代社会的主要思潮,学生反映有较大的收获。本课程计划在2006—2007年间,借鉴社会上优秀的教材,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和我校学生特点,完成本课程讲义的编写工

43

作,在2007—20088年间,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做好“当代社会思潮”课程的教改工作,在教学大纲、教案方面搞好教学研究、师资培训和学科建设的工作,逐步形成完整、成熟的教学体系。

44

进一步了解现代形式逻辑的基础内容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逻辑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形式化、问题的求解上的一些特有技术,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逻辑科学修养,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讲授:数理逻辑研究的对象、科学意义、发展概况;命题逻辑中的真值联结词、真值形式、真值表、复合命题的真值形式、推理的真值、真值函项、重言式、真值表法、重言式与逻辑规律、有效的推理形式、范式;命题演算中的命题的自然推理系统、命题的公理系统、命题演算的元逻辑讨论;谓词逻辑中的狭谓词逻辑的命题形式、推理形式、普遍有效式与可满足性、谓词演算中的一阶谓词演算自然推理系统、狭谓词演算的公理系统、谓词演算公理系统的元逻辑讨论。重点是两个演算——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难点是两个演算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专题教学的方式,坚持学习和训练相结合,促进学生对逻辑技巧的牢固掌握。

考试方式:考查。本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开卷考查方式,平时成绩占30%以上,把期末考查与平时评定相结合进行。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着重研究数理逻辑基本理论在法学、侦查学、证据学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对这门有一定难度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数理逻辑》从1993年起,开设有较长的时间,有较完善的教案和习题集,选择了相关内容的教学参考书。凡选过这个课程的学

30

生都感觉对此课程有较高的评价。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研究现代逻辑,进一步搜集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程最新研究成果,一步研究基本理论在各个学科领域的运用,提炼其中所蕴涵的思维方法,为本课程的建设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工作。

2006年完成试题库建设。2007年完成《数理逻辑基础》的写作作为教材;2008年制作出较高水平的课件。

31

14《中国哲学史》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国哲学史 课程编号:222035

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

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授课对象:本科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30

使用教材:《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

课程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男 男 男 42 43 专业/学历 哲学、逻辑学/研究生 / 学位 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 1996年9月 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卢东栋 负责人) 任课教师 (含外聘) 赵锋 洪帆 学士 副教授 学士 讲师 讲师 哲学、科学博士 哲学/研究生 课程内容概要:“中国哲学史”课程通过对中国哲学史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内容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科学思维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

32

结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儒家及其哲学思想;第四章,道家及其哲学思想;第五章,墨家及其哲学思想;第六章,法家及其哲学思想;第七章,名家和兵家及其哲学思想;第八章,佛教和禅宗;第九章,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比较。本课程致力于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试图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地解读中国哲学,客观地鉴别中国哲学的重要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 考试方式:本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开卷考查方式,主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论文写作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为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修养,切实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我们结合我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在全校本科生中准备开设“中国哲学史”课程。目前,师资方面还有欠缺,除我教研室加强培养外,也可外聘相关教师或原公安文学系教师任课。本新课程准备从2006级学生开始讲授,在2006—2008年期间,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做好“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改工作、师资培训和学科建设的工作,逐步形成完整、成熟的教学体系。

33

15《美学概论》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美学概论 课程编号:222036

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

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授课对象:本科学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30

使用教材:《美学导论》,张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课程组成员:

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吴艳 女 年龄 40 43 43 专业/学历 哲学、逻辑学/研究生 学位 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 硕士 副教授 史红 女 任课教师 (含外聘) 袁世坤 女 美学/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 哲学/本科 学士 讲师 北京工商大学 课程内容概要: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概论”课程在对世界美学史进行批判思考的基础上,特别吸收中国古代美学精华和西方最新美学成就,

34

9《西方哲学史》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 课程编号:222030

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

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授课对象:本科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30

使用教材:《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课程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学历 学位 女 男 32 42 哲学/硕士硕士 研究生 哲学/硕士学士 研究生 职称 讲师 副教授 首次讲授时间 (外聘只填单位) 2002年 2005年 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熊华 组负责人) 任课教师 卢东栋 (含外聘) 课程内容概要:“西方哲学史”课程致力于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试图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地解读西方哲学,客观地鉴别西方哲学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将概括性地介绍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即西方哲学的古代部分和近代部分思想。主要内容如下:绪论:西方哲

20

学的精神;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第一章,前苏格拉底哲学;第二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第二部分,中古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第三部分,近代哲学;第五章,思想觉醒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第六章,经验论和唯理论;第七章,法国启蒙哲学(近代唯物主义);第八章,德国古典哲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坚持双主体的理念,将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考试方式:本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开卷考查方式,主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论文写作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西方哲学史”课程在我校开设时间较短。为了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修养,切实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我们结合我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西方哲学史”课程。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使本课程教学更加适应本校的人才架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努力形成哲学教学的科学体系,使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今后将以对当代重要的社会思潮的研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在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围绕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人才的思想需要开展教学。

21

10《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现代西方哲学评介 课程编号:222031

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 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对象:本科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30

使用教材:《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课程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女 男 31 42 专业/ 学历 学位 职称 讲师 首次讲授时间 (外聘只填单位) 2003年 2004年 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熊华 组负责人) 任课教师 卢东栋 (含外聘) 哲学/硕硕士 士研究生 哲学/硕学士 副教授 士研究生 课程内容概要:《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程致力于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试图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地解读现代西方哲学,客观地鉴别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将概括性地介绍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分类、

22

研究方法,以及现代西方哲学中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流派。要求学生对本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概述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意志主义;第三章:生命哲学;第四章:功利主义;第五章:实用主义;第六章:现象学运动;第七章:分析哲学;第八章:存在主义;第九章:法兰克福学派;第十章:英美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第十一章: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结束语:西方哲学的危机与出路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坚持双主体的理念,将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考试方式:考查。本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开卷考查方式,主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论文写作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在我校开设时间较短。为了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修养,切实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我们结合我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程。本门课程试图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地解读现代西方哲学,客观地鉴别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使本课教学更加适应本校的人才架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努力形成哲学教学的科学体系,使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今

23

后将以对当代重要的社会思潮的研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在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围绕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人才的思想需要,开展教学。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l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