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真情

更新时间:2023-10-08 22:24:01 阅读量: 哲理故事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看过一篇小说,题目叫《黑白世界里的纯情时光》。写一段几十年前的旧事。他是一家电影院的放映员,经常送电影下乡。她所在的村庄非常偏僻,可她是村里的一枝花。电影下乡的时候,她看上了他。一天晚上电影散场了,她塞给他一双绣有并蒂莲的鞋垫。第二天,他送给她一方新买的手绢。后来他们就偷偷约会了。

人生最美是真情不幸,他被卷入一场政治运动中,押送到一家劳改农场去。他与她,音信隔绝。她跑去找他,也没能见上一面。这个时候,说媒的来了,对方是邻村书记的儿子。父母张罗着给她订婚、结婚。新婚前夜,她用一根绳子拴住脖子,被发现时,只剩了一口气。她从此疯了。

几年后,他被放出来,回村找她。她只有傻笑,已不认识他了。他提出要带她走,家人答应了,他一直守着她,再没离开过。又过了几年,电影院改制,作为老职工,他没要补贴,却要下了老放映机。他搬回放映机,把老片子放给她,天天看。家里的白水泥墙上,晃动着黑白的人,黑白的景。她眼光渐渐柔和起来,看着看着,突然喃喃叫出了他的名字。他幸福得流泪了。

这是岁月结出的真情,历经时光擦拭更显珍贵。生活中最有成色的爱,是用心送上的。只因心中有爱,所有的痛苦、悲伤和苦恼都被踩在脚下。爱到情深处,一定会穿透人心。出乎于心的爱,背负、环抱一个人情感的一生。

百岁老人杨绛在《我们仨》一书中有言:“现在我们三个(钱钟书、杨绛、钱媛)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那难以言表的爱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人无不动容。爱,不会因时间流失而失色;相反,却因相知愈加醇厚。

总有一份真情让我们感动,笃定而平凡的人,淡然而朴素的语言,包含着何等的真情。前些时日,一位朋友约我一起吃饭。饭桌上认识了一对中年夫妇,丈夫失去了双脚,用拐杖支撑身体,妻子小心地扶着他。他睿智精干,是一个有着故事的男人。妻子优雅温和,依稀可辨年轻时的秀美。

朋友讲了他们的故事。他原是台湾的一个知名人士,在政界和商界很有影响。由于政治原因,早些年被政府扣押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审讯。妻子得知丈夫被远送,千辛万苦追到丈夫被关押的地方,租房子住下。自此后的每一天,她都会到丈夫被关押的地方探望。探望不到就在门口呼喊,告诉丈夫她和他在一起。风雨无阻,整整6年。她用爱支撑着丈夫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用纤弱的身体传递着温暖和真情。直至丈夫失去双脚,保外就医而结束。

我流泪了,在座的人眼睛都湿润了。此时,我发现妻子的右手和丈夫的左手紧握着,丈夫用右手夹菜送到她嘴里,他们也沉浸在往事中。丈夫动情地说:“今生我没了双脚,我要每一时每一秒用双手去爱她。”妻子一直用微笑回应大家对她的尊重,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有淡定和从容。

人间最美是真情。最美好的感情,不需很多语言去表达;用最宝贵的时间坚持就好了。这才是心与心相知的最高境界。

我从小害羞,小学5年都是一嘴石家庄口音,特土的话,而且是结巴,有时我哥冷不丁就给我一个耳光,他们说这能治我的口吃。

珍惜每一次当众出丑的机会我是属于那种表达感情有障碍的人,可能越是这样的人,越会在台上格外放得开。我有时候上台之前,觉得心里挺没谱,就会对我身边的人说:“夸夸我。”鲁豫等一些人就在我身边大喊:“你盖世无双,你是最好的、最棒的。”哎,真有用,于是我就觉得能够镇定,能够兴奋。你们去关注美国的拳击比赛,比赛之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那些拳王会对记者说:“我要把他像臭虫一样碾死。”他是没有修养、没礼貌吗?不是,这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技术,是让自己兴奋起来。

有一次我跟主持人讲课时说:“你们当中哪怕有人再内向、再拙于言谈,肯定有那么一次跟人聊天的时候神采飞扬,所有的人都被吸引,只要有一次就证明你是有口才的,你不需要去培养这样的能力,你需要的是如何调动你的这种能力,在必要的时候把它发挥出来。”

我在初中的时候,老师让我参加演讲比赛,写了演讲稿,也倒背如流了,我让家里人说任何一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刷刷就把下面的给背出来了。上台的时候,底下黑压压一片,我背了第一段,就想第二段开头的字,背完了第二段,大脑一片空白,对着全校师生沉默了足有一分钟,吓得尿裤子了,全校师生都目睹我跑出校门。后来我回学校,觉得旁边女生的笑声都是在笑我。

我们老师对我说:“虽然你没有演讲完,但是你朗诵的那两段挺好的。不要紧张,能背下来肯定能得个名次,我推荐你去区里参加比赛。”我这次答应得比上次痛快,好像觉得无所谓了,结果背下来得了一个名次。从此之后我就有点变化了,反正已经不要脸了,还有什么畏惧呢?卸下这个负担后,我觉得自己还行,也能经常在各种场合露露脸。

中国人传统上都比较内向,大家一起听你说话的机会很难得,要珍惜每一次当众说话、当众表演的机会,就让自己积累挫折、积累出丑的经验,这样才能放下自我。这次出丑了吧,你们笑话我吧,我就不要脸了一分,下次又出丑了,我就不要脸了二分,等我全不要脸了,就进入了自由王国、无我的状态。

“自我”就是所谓的面子、虚荣心诸如此类的东西构成的,当这些东西全被摧毁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你获得一切了。你今天在10个人面前出了一个很小的丑,明天这就能帮你在10万人面前挣回一个大面子。

你看我的形象,驼背直不起腰来,所以跟女主持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显得我矮,导演就拿一个电话号码本垫在我的屁股底下,可女主持人不高兴了,人家本来长得挺高的,凭什么我要垫一个呢?上趟厕所回来发现,嘿,她也垫了一个。垫就垫吧,导演后来觉得怎么你垫了还比人家矮,再给垫一个,到最后我发现自己都跟站着差不多了,因为已经垫好几个了。我要越想着这些事,就越完蛋了,越想你的手该放在哪儿,你越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我总结了两句疯话: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忘记自我的时候。我在节目中说话的风格,我觉得是移植了很多朋友说话的魅力,我这种人根本不是天生有幽默感的人,可我有极其敏锐的感觉,熟悉我的人会发现我身上有很多我朋友的痕迹,甚至我的老板、台长的痕迹。汇集了太多的电影、书本、生活,就组合成我现在的主持风格。

我到凤凰卫视,先主持过“相聚凤凰台”,变成了一个艺员,有点儿装疯卖傻,然后砰一跳又到了“时事直通车”,成了报新闻的,然后是“锵锵三人行”,变成一个聊天节目的主持人,砰的又拍了“老窦一家亲”“老窦酒吧”,感觉又向演员方面靠拢,所以我的风格总在变化。有的人以不变应万变,在什么节目里都是一副本色,还都合适;我就有些像精神错乱,一个节目里一个样儿,以万变应万变。

有一次,一所大学请我去演讲,我问了所有在场的大学生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人,你有自豪感吗?”大家一致回答:“有!”我接着问:“那到底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自豪感呢?”有人说是长江、黄河、长城、泰山;也有人说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五千年的文明、中国文字、世界闻名的祖先、四大发明、北京奥运、“神七”升空……

你凭什么自信我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假如清晨醒来,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菲律宾人,你还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吗?或者你变成了一个卢旺达人,生活在非洲,经历过种族屠杀,营养不良,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你还能够自信地面对全世界吗?”

当我把第二个提问抛出去的那一刻,整个会场变得鸦雀无声。我能够体会到,学生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信的含义。大多数大学生都不能从自我中寻求自信;但如果自信只能从自身以外的事物来获得,那么你就无法从容地去理解世界问题、民族问题和关于自我的问题。

一个人的自信、自豪到底来源于什么?又依靠什么而存在?

我刚到耶鲁大学读书时,同班同学互相做自我介绍,有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同学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他是菲律宾前能源部部长、时任总统阿罗约的得意门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他讲解得比谁都详细。他说:“我的名字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典型的英语名,第二个词是典型的西班牙名,所以我的名字包含着菲律宾曾作为殖民地国家受多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没有因为自己的国家有不那么光彩的历史而感到自卑,在讲述自己的名字的过程中,他用自己的语言、平和的语调,回顾了菲律宾的历史,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他的自信来源于一种信念:没有人可以因为非我以外的东西来贬低我,没有人可以因为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贫穷来轻视我。

2007年的新年,我参加了北京“宏志班”的联欢会。那些高中生们各有各的苦难,说出来让人潸然泪下。然而经济上的困难不但没能带走他们的笑容和快乐,反而造就了他们超人的毅力与勤奋、朴素的态度和性格,经历过磨难的他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乐观心态。

如果你像他们一样,来自月平均收入低于300元人民币的家庭,丢了一块橡皮都不敢对父母讲,请问,你还能够在其他同学面前保持自信吗?

在他们教室的墙角,小山似的堆满了空的可乐瓶和饮料罐,这些都是从不喝饮料的他们大大方方地到其他班级和学校捡来的。正是这些废品,让他们攒出了几百块钱的班费。他们是经济上的弱者,却是品德与能力上的强者。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阻止他们努力学习,在那天的联欢会上,很多同学在我面前自如地表演书法、弹起了琵琶,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了一种和我平等的自信。

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独生子女的娇浮,却能看到很多我所采访过的世界各地的成功者们的生活习惯,这让我无比惊讶,又异常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们都是平等的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差异既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坦然面对。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自我价值。在这个地球上,“我”只有一个,“我”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的自尊和自信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即使你是一个乞丐,也可以坦然面对一个亿万富翁,这样的自信和自尊才是真正坚实的精神基础。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每次我去餐厅吃饭,总会看到一个现象,父母不替孩子点菜,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点。孩子会直接对柜台前的服务员说:“我要一个三明治,其中火腿两片,鸡蛋要生一点,加生菜,番茄片加三片就可以。”他们点得精细、具体。对比之下,在中国经常看到的现象却是这样的,父母问孩子要吃什么,孩子说:“随便。”我们小时候,面对父母的询问习惯了说随便,父母替我们点了菜,等菜来了,我们又觉得不喜欢,干脆不吃。渐渐地,我们长大了,什么都用随便来回答,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哪个专业、喜欢什么工作。最后,我们成了一批没有主见却挑剔人生的人。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从小就把我当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培养我的自信。有时候,与朋友在一起聊天,我的父母忽然打来了电话。电话交谈结束后,我的朋友特别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与父母说话这么客气呢?”没错,我在跟父母的沟通中经常会说的话是“爸爸你好”、“妈妈晚安”。这是客气吗?对父母难道不需要随时随地地表达起码的感谢吗?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成长,首先是来自家庭,从家庭中学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才能建立起发自内心的自信。

我们不用光依赖历史的传承,不用光依赖多么惊人的GDP增长速度,我们完全可以追求能让自己幸福的目标,只要你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世界上的人不会因为背景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是否有悠久的历史、人口多少、国土面积的大小而在自信上有所差异。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自己目标的权利,都不应该因为财富的多寡或肤色的差异而被歧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l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