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6年整理
更新时间:2024-05-06 13: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①、德国古典哲学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阅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②、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③、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创立马克思主义,也与他们的主观条件分不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社会主义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其客观性,深刻性及经受实践的检验并随之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
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
意义:(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的内容的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和共产主义。 ①、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相互关系: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简答)为什么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首先,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其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再次,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以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知道作用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4.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万物分为2类: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
2,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与基本问题相联系的还有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万物是否以发展、联系的状态存在,不同回答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万物相互联系、运动发展,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反之。
5,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即①、世界有没有共同的本源? ②、如果有那是什么?
回答第一个问题划分:
①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②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在一元论的基础上,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如朱熹的“理在事先”,“道”等。
二、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7,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9,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11,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
12,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二)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义: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心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②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
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②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一、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通常说的“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谚语},都说的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
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二维性。 三、物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2,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3,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分为以下三个基本对象: ①自然客体:自然物质 ②社会客体:人类社会
③精神客体:指以物形式存在的精神生产的结果:如书籍等 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①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实践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管理,阶级斗争等 ③科学实验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为什么说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不断从事实践活动。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③联系的多样性。(避免只看到直接关系和忽略间接关系的片面性倾向)
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3,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把世界,这是形而上学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的观点。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质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任务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变化(运动发生的具体内容的改变)和发展(事物的一种特殊改变,上升性和前进性的运动变化)的,是过程的集合体。
唯物辩证法不仅一般的承认运动变化,而且认为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发展的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挡的规律。
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是否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
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4,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由三大规律构成:
辩证法三大规律各从什么角度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②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2)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这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 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
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年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敌对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固然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面,生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的区别,社会生活当中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商讨等等,也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
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
(1)在量变的过程中,推动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2)在质变的过程中,突破存在的限度,促进矛盾的转化。
※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意义:
①、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个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加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
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意义: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②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 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属性)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的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一、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
含义: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意义: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②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的变化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 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 ③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三、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意义: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 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和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辩证统一理解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主要内容: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的内部矛盾而进行对自身的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总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辨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
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带有很大的总括性,它的作用要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在事物的发展完成一个周期(即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时,才能完整、充分地显示出来。
意义: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但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几种主要的类型是: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2)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①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和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他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大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还有唯心主义宿命论 (2)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此外,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关系: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①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②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 (四)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五)本质和现象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简答)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2)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
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1)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任何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在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第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①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 ②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民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 ※意识的本质包括: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割裂这种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
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表现如下: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物质手段。 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认识主体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同一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实践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本关系。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客体制约主体。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是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
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在认识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辨证唯物论把实践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做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进程,从而使得辨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地位 性质 特点 形式 感性认识 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 高级阶段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也是表面的、个别的、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深刻的 不深刻的、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1.关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 2.意义: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②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
③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把第一次飞跃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①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②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论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单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一、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
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 ①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复杂的。
②事物的本质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
③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2.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二、认识的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第一次具体的认识因其受主管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三、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1.定义: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2.关系:真理和谬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互排斥的。
②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特定的对象、时间和范围 。 一、真理及其属性
(简答)简述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单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生、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简述真理相对性的含义。
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如何理解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和现实意义? 关系: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②但是,它又没有穷见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③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多选)在哲学上有两个对待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的错误态度,即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①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实践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
②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第一种,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如在我国古代有人提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第二种,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到得检验。真理是有价值的,有用的, 但不等于说有用的就是真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并不是所有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只有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 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多选)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单选)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与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①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都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都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③“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④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都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实事求是最早出现于东汉班固《汉书》中的《河间献王传》,文中写道:河间献王“修书好古,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及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
1、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的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 2、马克思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①“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③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和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
(2)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合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物质生产方式的含义和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定义:生产方式的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单选)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发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注意先进文化的意义。 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③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其立场和观点。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表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意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第二层含义: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个类型。这两大类型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段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A,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B,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一种客观过程,但却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而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简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
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①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②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现实意义:
①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②对于我国正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最基本的划分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经济社会形态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①、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
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②、三种社会形态划分: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有: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的依赖性社会即自然经济社会,物地依赖性社会即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即产品经济社会。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中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二者的作用是互补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本质上是统一的。
人类历史的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①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②社会发展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不以任何个人和任何一种社会力量为转移。
③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果,由各个个人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面的‘合力’造成的。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③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揭示,使人的主体特性能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简答)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不一致的、不矛盾的。 首先,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于逻辑中。
其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即单义决定,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即或然决定。
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限难的探索过程,是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单选)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①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②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简答)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①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阶级就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③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 (简答)马克思曾说,他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有如下几点: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①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实质)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都不能算社会革命。只有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才是社会革命。 ②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根源)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③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作用)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革命有多种类型。主要有: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设主阶级的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在奴隶社会,奴隶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在封建社会,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等等。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①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②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段的统治地位。
③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人方面: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说我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①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②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③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
④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是人和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它具有以下三个根本特性: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自由性、文化的兼容性。
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具有信息功能;二、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三、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四、文化具有认识功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 其次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 再次,它具有大力发展和科学事业的功能。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
①劳动是人的本质。是指劳动是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质
②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呢?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和特征,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自己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
由于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它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它就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1.定义: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2.作用: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完旨。
※无产阶级政策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历史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个人。
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又可以将他们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①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 ②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某些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④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①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主义原则)
②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阶级分析原则) ③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接触人物及其历史作用。(必然性与偶然性
统一原则)
④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全面分析原则)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是为了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用产品。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
一、商品经济
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①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决定性的条件。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但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②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反映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经济关系,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而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因为生产商品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相互比较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②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
③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简答)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互为前提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作为商品,必然时同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特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①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物化劳动),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活劳动)。
②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马克思曾指出,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要从“总体工人”的角度来考察创造价值的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计算。 ③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正。
※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其商品的个别小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该商品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将会导致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
(简答)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3)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4)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代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5)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①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③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概括地表述,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②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通过商品价格变动的信息,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自发地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可能发财致富;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①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②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③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手段是雇佣劳动制度。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②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在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繁育够开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②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这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①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②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①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②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①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②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③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证明。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地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一个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小时,则M‘=4/4=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到10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M’=6/4=150%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①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的。个别企业率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单选)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内容: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作用:
①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③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所决定的。 ①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②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单选)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以公式C:V来表示。资本足以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1.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的后果 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 ②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而过剩,并不是的绝对过剩。
③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作用
①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水平。
②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4.历史趋势
①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加剧。
②用和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本质:
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②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③实质就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服务。
(单选)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②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类型。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半总统制(典型:法国)与委员会制(瑞士等少数国家)。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举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简答)资产阶级政党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职能在于,
一是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
利益集团;
二是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
三是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各个资产阶级政党在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各种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①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 ②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③所谓“三权分立”,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政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 ※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艺术思想等各种理论与思想形式,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点,它们相互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网格状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到19世纪未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由竞争。
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垄 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腽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简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竞争进一步加剧,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使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单选)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和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单选)当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借贷关系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的同时,也开始了垄断的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
(单选)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单选)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多选)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单选)垄断资本在经济乃至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驱使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简答)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段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多选)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述)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仍然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但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 2、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论述)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点:
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单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多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向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单选)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属于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单选)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多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家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
(单选)利率调节主要是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
(论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个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一,从国家资本的作用看。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经营宗旨来看,追求高额利润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其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第二,从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各种资本的作用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
第三,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单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了起来,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单选)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
(单选)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个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简答)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第一,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第二,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第三,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第四,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量剧增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单选)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论述)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单选)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单选)经济全球化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
1,生产的全球化。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2,贸易的全球化。国家贸易活动虽然已有很长有历史,但它的全球化则是近几十年来在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发展得更快。
(多选)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有:新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了;新的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以及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也都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贸易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近二三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化趋势。
(单选)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多选)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来分析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多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
(单选)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单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单选)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单选)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 (多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多选)19世纪初期欧州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单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单选)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多选)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单选)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多选)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这段时期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简答)列宁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多选)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多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拉找克、罗马尼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单选)中国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单选)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司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论述)试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20世纪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在多国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首先,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第三, 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第四, 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辉煌的成绩,也发生过曲折,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多选)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单选)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阐明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单选)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单选)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单选)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单选)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论述)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民主类型与具体形式。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单选)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他们享有充分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因为民主是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衽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简答)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多选)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论述)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简答)简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序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第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简答)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简答)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第三,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多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
(单选)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会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
(简答)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述)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单选)(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单选)政党的出现,政党政治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
(多选)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单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单选)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多选)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多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单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单选)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
(单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单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单选)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特质基础。
(单选)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单选)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单选)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单选)马克思十分强调“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
(单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单选)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即不存在公有制的多种形式,更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且社会各经济单位不具有由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差别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差别。 (单选)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单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有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 (单选)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
(单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单选)恩格斯指出:“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多选)共产主义社会中人胶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人们既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人们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单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单选)马克思甚至还强调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简答)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了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第二,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单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旧式分工完全消失,人们从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第四,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单选)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多选)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 ,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多选)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单选)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多选)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和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正在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6年整理05-06
高中英语时态练习题(难易分层次)12-14
素描人物头像的基本要求06-01
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库185号)01-11
2016年龙岩市中考物理试卷和答案01-20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2013答案05-29
2018年南京大学0511法硕综合之法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05-03
父爱的四年级作文400字06-08
国庆节安全的保证书02-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马克思主义
- 概论
- 原理
- 整理
- 基本
- 2016
-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哪个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 押韵
- 一年级传统文化 全册备课
- 02采购招投标管理实务与案例分析(李文发)
- 市南区教学研究
- 楚雄彝海公园绿化种植设计
- 2015驷联应急预案修订最新版(整改版)
-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11学年下汇编)
- 2012年新人教版(2012秋)物理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 图
- 会计继续教育事业2017年题库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含答案)pp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
- 时文阅读精选
- 采煤工作面防突整改方案及措施
- 马列文论
-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7年
- 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 2017年最新ISO13485-2016医疗器械管理体系全套手册及程序文件
- 《卫生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