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同步练习题2015—2016

更新时间:2024-01-12 16: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

性同步练习题2015—2016

一、选择题

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生产者 B.大肠杆菌-寄生生物-分解者

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 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等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

型两类

4.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 )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

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

某一时间分别测定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

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

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数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数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8. 草rarr;羊rarr;人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在此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之间 B.与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比较,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C.羊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D.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羊的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若C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A约41.6 kg 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 D.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10.一个池塘内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d B.agt;b+d C.a

11.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食物链和食物网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有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的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

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抵抗力稳定性仍很强 14.在水藻rarr;小鱼rarr;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

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 D.水循环是单向的 15.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 )

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②防止环境污染 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 ④容易操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跳舞、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为信息 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

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17.“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

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对该生态农业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1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A )

20、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五个种群(A1、A2、

A3、A4、A5),B包含两个种群(B1、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 )

A.10条 B.15条 C.20条 D.25条

2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长期低于能量的输出,该生态系统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

A.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 B.不发生大的变化

C.营养结构越来越简单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保持着动态平衡

22.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计划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这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 )

A.这样做不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能量流动损耗大,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发展 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 23、实验调查得到某一树林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其中D为分解者;P1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2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树林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Crarr;Ararr;Brarr;D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四个P1之和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9.9% D.在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有可无

2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一种描述,此现象能说明( )

A.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强

B.草原生态系统的更新速度很快,生产力很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k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