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更新时间:2023-07-29 09: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目 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与现状 ....................................... 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 ........................................... 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 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及其历史进程 ............................. 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 ....................................... 2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 2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 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 4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和促进转移的条件 ....................... 5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其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 7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新形势与转移的基本思路 ................... 9

(一)未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新的供求状况分析 ......................... 9

(二)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 10 结 语………………………………………………………………………………12

参考文献 ........................................................... 13

后 记............................................................. 14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 现状 转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部分,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锁定在城市中央,而不愿再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活动,以致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但是受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城市本来人口数量等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人至今仍处于待业状态。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刻不容缓。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与现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2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中国人口的构成情况,大体如表一所示的比例(%):

表一 中国人口构成比例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是农民增收的潜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及其历史进程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转移,其实质是农业领域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的转移,而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产业的流动和再就业。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50多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以1978年作为标志,前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其转移内容存在着迥然的差别,在这里,我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和进程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1、改革前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1949~1978年,我国为摆脱贫困,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客观地选择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国民经济产业配置与就业转移是向工业“重型结构”方向逐步演进的。这个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超经济力量控制下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可以叫做自发性转移阶段,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

第二阶段是1958~1963年。这一时期,由于在政府超经济力的干预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所以叫做大起大落阶段。

第三阶段是1964~1978年。在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可以叫做受控萎缩阶段。从50年代后期,政府开始严格限制城市企业农村招工。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此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又进一步实行了与这种户籍制度相配套的食品供给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这样,从60年代开始基本上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此后,广大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国家工业进程之外,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滞于农村,承受着半失业的痛苦。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虽然我们用城乡隔离制度把广大农民拒之于城门之外,并且不惜以降低效率来维护城市的高就业,但也未能摆脱城市就业问题的困扰。

2、改革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据统计,1978~1999年,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18亿,平均每年转移562万人,转移劳动力的总量有0.22亿人增加到1.4亿人,平均年增长

9.3%,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由7.1%提高到29.8%,提高了22.7个百分点。这期间,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1978~1983)

1978年以后,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提高所产生的强大的经济刺激,暂时弱化了农民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的冲动。同时,逐渐从旧体制束缚下解脱出来的农民,在这一时期大都还在为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劳作。在长期受贫困生活困扰的广大农村,既缺乏对各种工业品和劳务的需求,更缺乏变革农村就业结构的最基本的物质手段—剩余粮食和资金。

超常规转移阶段(1984~1988)

从1984年开始,农业劳动力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1985年与1982年相比,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净增2909万人,年均增加970万人,农业劳动力年均转移速度高达20.8%。从1985年开始,农村非农就业超常规的增长势头开始减弱,1988年与1985年相比,农村非农就业人数仅增长了1897万人,年均增加632.3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下降到8.6%,这3年期间,农村非农就业份额仅增加了3.37个百分点。

停滞阶段(1988~1991)

1989~1991年的第一个低潮期,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29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99万人,转移劳动力总量平均每年仅增长1.1%,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率出现了下降的局面,由21.5%下降到20.7%,下降0.8个百分点。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了为期3年的治理整顿,乡镇企业的发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展受到很大冲击,农村非农就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低潮期“的出现,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放慢。可以说,第一个“低潮期”的出现,是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过程中一个相对偶然的现象。

快速转移阶段(1992~1996)

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随之农业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随着乡镇企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进入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已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低潮期”

1977年开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出现微缓态势。 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基本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已从过去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转变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农业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农场品供给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局面,大部分工业产品出现过剩,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出现徘徊,导致了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这意味着,在今年后一段时期内,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减缓,将对农民收入增长形成制约,使农民收入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加速“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将是关键。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总体来看,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①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各种服务机构尚未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国家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②农村服务业有待迅速发展。③农村的交通、邮电通讯、环境卫生以及公用设施等发展滞后的状况远远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很难发挥农村社会的整体功能。

2、重振乡镇企业雄风,实现二次创业

改革开放20年来,乡镇企业凭借其灵活的机制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力量。但目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仍面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临着诸多问题,如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的情况依然严重;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资金短缺,负债率高;经济效益下降、技术落后、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等。因此,要大力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

3、完善“公司+农户”的基本形式,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它将小农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为农业家庭经营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将农业产业链条延长,使农民能够分享工商业的利润,缓解了农业比较利益低的矛盾;通过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了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水平;通过企业和中介组织经营,冲破小农经济的束缚,在更广泛范围内优化组合了各种生产要素,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公司和农户分别属于两个利益主体,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农业经营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双方机会主义行为,影响了这一组织模式的运作效率。完善“公司+农户”产业模式,可以组建农民经济组织,提高农户缔约地位;可以实行专用性资产投资,增强公司与农户契约双方的依赖性;还可以通过公司吸收农户入股,组成股份合作制的龙头企业或引导农户办合作社,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等等。

4、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

农业工业化是指通过工业的生产方式,包括技术、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工具装备、管理制度等,来改造传统农业,使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要素基本上摆脱对自然的完全依赖,而由工业方式加以调节和控制的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农业工业化,一是建立在一整套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农业生产技术由依靠经验转向主要依靠科学;二是现代农业机械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主要依靠手工、畜力农具操作转化为机械动力农机操作;三是广泛地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先进的经济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以及农业工艺过程的专门化和农工商一体化、产业化经营。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和促进转移的条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剖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寻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流入地区的影响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补充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城市居民往往不愿在一些特殊领域就业,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填补了这些空白。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提高了城市劳动生产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对城市企业原有的劳动用工制度带来有力冲击。农民工吃苦耐劳,守纪律,工资成本低,具有很大优势,直接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在职职工构成了竞争压力。

第三,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对城市经济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降低,单位资本就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对流出地区的影响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都赚到了更高的收入,收入返回规模大,民工外出每年汇回大量的资金,加上随身携带的资金,收入返回相当可观。这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地区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提高也意味着对工业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这可以带动民工流出地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对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有着重要的乘数效应。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直接为流出地免费培训了大批市场经济型劳动力和人才,这就是所谓的“干中学”。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既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城乡信息沟通,是城市现代化文明向广大农村产生辐射和示范效应的重要渠道。

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则有几下几个方面:

农业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农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农业的发展为转移提供了前提。②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积累。

经济的较快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科技进步的条件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的基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有利于避免由于经济波动产生周期性失业,而且也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

相关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几乎无可能。改革后,允许农民到城镇从事个体工商业、城市中的部分行业的就业开始向农民开放,意味着农民在事实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城乡就业壁垒。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障碍地进入非农产业领域,重要的条件是依据劳动法的规定,无差别地对待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除各种歧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事实上的不平等。

户籍制度是我们管理人的特殊制度。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户籍管理实行的是户口登记制度。由于当前户籍仍然与一系列特殊的管理制度相配合(如就业制度、就学制度等),共同形成了城镇人口群体的特殊利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限制作用。因此,我国户籍制度要进一步创新:放宽大中城市对农民户口迁入的限制;重新设定农民户口迁入城镇的条件;进行与户籍制度直接相关的就业、社会保障、就学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户籍条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自始至终与家庭土地承包经营相联系,其核心是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创新的基本目标,是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为此,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继续稳定以家庭土地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明确土地使用权内涵,发放土地使用权证,进一步界定产权关系;建立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通过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将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向非农产业与城镇转移,创造非常重要条件。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其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盲目性。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几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市面临安排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

2、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健全组织,搞好服务。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

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各级政府和劳动教育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二是要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和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集中,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县转移。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优惠和鼓励政策,大力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

建立完善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新形势与转移的基本思路

(一)未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新的供求状况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 随着农业科技不断推广,现代化农业机械广泛的应用,以及农业经营机构不断提高,都将进一步减少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可用耕地不断减少。农业是传统的弱质产业,中国农村人口规模庞大,政府对农业各种补贴几乎不能生效 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现象日益严重,农民对农业不满情绪日益突出,有些地方已出现大面积耕地撂荒现象,出现一部分“自愿”失业的农村劳动力

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市场主体—企业困难重重,经营调整、减员增效、淘汰破产在所难免,城市失业人口日益增加,使企业更无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日益注重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工业经济中资本有机构成进一步提高,对单一体力劳动需求日益减少;同时,城市化水平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本身的发展制约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逐渐增加 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劳动力供给无弹性,劳动力价格最终只受需求方影响,而不受供给影响,使得劳动力机会成本不断走低,外出劳动力创收减少,而与转移相关的成本(交通 住宿 日常开支等)不断增加;城市下岗工人的大量存在,加上各种再就业政策对下岗工人的倾斜,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致使广大农民进城务工困难重重,找工作难,找满意工作更难;同时,在城市支出较大,最终农民创收所剩无几

农村地区资本和高素质劳动力继续外流 国家政策向工业倾斜,我国工业急速发展,资本迅速从利润较低的农业地区向利润较高的地区集中,导致资本大量从农村地区流失

(二)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1、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其就业生成能力比城市国有企业高的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应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为了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引导技术要求较高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其次,要形成合力的城镇规模结构。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上,还表现在城镇的层次结构不够合理上。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数量的构成是1:1.1:5.0:10.7。特大城市与大城市数量相近,中等城市与小城市相差一倍,而大城市与中等城市却相差4倍。小城市与建制镇的比例为1:44,与一般集镇的比例是1:109。

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是城镇结构层次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及小镇之间在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城市的积聚效益仍然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使其中一小部分升级为小城市;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发展大中城市,我国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跃升的空间还相当大。今后,城镇化政策的核心要由以控制城市规模为主转移到发挥城市积聚效益和形成合力的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市层级结构上来。为此,各级政府要根据城市福利体制改革的进程,适时调整城市化的方针,无论是走集中型城市化的道路,还是分散型城市化得道路,都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区别对待,同时,要逐步形成城市发展的市场机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虽然引发了一些问题,但不能因此普遍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少数特大城市对农民工采取的限制措施应逐步放开,大多谁城市应向农民工打开城门,鼓励农民企业家进城投资办厂,吸引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在沿海一些大中城市,随着体制改革的神话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不仅城市就业问题已迎刃而解,而且还吸纳了大批外来劳动力。这说明,现有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允许一部分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并努力使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农民,由常年性外出务工,转变为稳定性移民,应当成为今后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一条重要途径。

3、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还是数千万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农民自主择业,这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化的就业方式。今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拓就业门路。应当看到,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方面,还不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首先,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要大力发展连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采取政府和民间灯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就业适应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其次,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面对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给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等造成的压力。流入地区的地方政府出台了严格的限制外来劳动力的政策,但在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和保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障外来打工者的权益方面存在着诸多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许多地区对本地区外出务工农民的情况掌握甚少,在组织和培训方面所做工作较少。全国范围的政府管理比局部地区的政府管理起步更晚,管理的空白更多。1994年11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了《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主要内容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通过输出地区签发“外出就业登记卡”和输入地区发放“流动就业证”的办法,调控民工跨区域流动的总量,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这项规定虽然从全局上初步填补了对农民流动管理方面的空白,但是,在实施办法、组织协调和保障权益等方面尚很欠缺。完善和规范政府管理,必须建立以整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

再次,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改革以来,迄今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由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分割。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机会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在就业制度上,应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市场化就业制度。在城市福利体制上,要逐步变国家财政暗补为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新的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就是要建立对人口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户口制度。改革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可先在小城镇实行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取得局部突破的基础上,再循序展开。目前,在小城镇,非农业户口已没有多少特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

总观全文,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同时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因此,在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国家应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持,使农民对当代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使其改变现有的盲目追随现状。同时也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在现有的条件下将剩余劳动力进行合理的安置; 农村本身也应该对农业和个人本身的发展有信心,努力创办乡村“城镇式”企业,官民合作,一起将这个时代的问题进行得当的处理。我相信,有国家的相关政策相扶持,有各级领导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就一定会实现。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俊超,孙慧峰,朱喜.农民问题新探[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 陈吉元等著.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4] 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5] 朱巧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6):15

[6] 成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户籍制度改革[J].新长征,2002,(1):5

[7] 邢柏春.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kf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