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18 18:40: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区长张燕友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张为臻深化改革城乡一体化高精尖生态环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昌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市委郭金龙书记专程到昌平调研指导工作,明确提出昌平要把握好区域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并对调控人口、疏解功能、改善环境等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开启了昌平转型发展的新篇章。一年来,在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郭书记调研指示精神,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有效应对了复杂变化的宏观形势,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1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9%和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的较低水平;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减排指标基本达到全市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四届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坚决打响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攻坚战。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精神,切实把人口规模调控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建立“五管”工作机制,制定实施“1+5+N”系列文件,全区动员,多管齐下,外来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狠抓拆违控违,建成了查违信息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严格实行约谈问责,累计拆除违法建设315万平方米,接近过去三年的总和。建立专项整治台账,清退废品回收市场40个、老旧工业大院26个、低端工业企业51家、养殖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小区6个,取缔非正规幼儿园130所,“群租房”、“大棚房”、非法砂石厂等年度整治任务全面完成。落实人口调控“工作日”、“工作月”制度,创新全区性、项目化、需求式执法模式,集中开展了16次综合执法和一系列专项整治。建立了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五证联审”机制。统筹安排资金18.2亿元,分解落实了81项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采取了城区外埠车辆限行、建筑工地在线监控等一系列坚决举措,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数量、处罚金额分别是2013年的6倍和15倍,空气质量居城市发展新区之首。3座再生水厂投入运行,4座镇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启动建设,新建污水管网35.4公里,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8.1万吨。对沙河、温榆河沿线98个排污口进行了系统排查和全面监管,采取工程措施19项。第二阶段9条中小河道治理扎实推进。完成平原造林工程3.2万亩,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林地绿地市场化、专业化管护模式,未来科技城滨水公园、温榆河绿道等项目按期实施,全区林木绿化率提高到66.2%。深入开展街面环境秩序百日整治,挂账治理环境乱象11859处,14项重点环境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圆满完成APEC会议环境秩序、空气质量等保障任务,为实现“APEC蓝”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良好开局。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扎实推进了130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从政府自身改起,坚持简政放权,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2项,承接下放审批事项41项。系统梳理了72个单位的行政职权,先期公布了镇街和部分部门的行政权力清单。镇、村级政务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完成了区卫生计生委的调整组建工作。首次公开了“三公”经费预决算,出台了会议费、培训费等管理办法。企业登记注册审批时限压缩80%,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2万多家“营改增”试点企业总体税负下降46.2%。创新投融资模式,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在市政、水务等领域试点推出了一批市场化项目,民间投资占比超过40%。国有经济进退调整扎实推进,区属国企改制重组、产能转移等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公交票制票价改革和阶梯水价调整工作。坚持“开放也是改革”,外经外贸平稳发展,国际交流、区域合作、对口支援深入开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北京国际魔术大会、第四届“环京赛”等重大赛事活动。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三次产业比例预计调整为2:40:58,“十二五”以来第三产业占比实现“四连增”,生产性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到26%,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三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中关村昌平园产业总收入预计达到3400亿元、增长16%,占示范区比重提高到9.6%。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全市前列。统筹实施抓大助小策略,央企经济板块对GDP、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2%、62%;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突破2500家,其中“国高新”企业550家。“三城一区一基地”建设全面提速,未来科技城累计竣工面积234万平方米,9家央企项目入驻运行,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19个,开展重点科研项目50项,晋级首批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TBD核心区近2平方公里土地完成征地拆迁和上市准备;新城东区文化创意新区具备启动条件;沙河高教园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入驻项目取得新进展。深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启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示范区创建工作,组建“大健康产业联盟”,获评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三一集团总部迁京、通用航空产业园、中国气象科技园、乐多港假日广场等重大项目按期推进,围绕“六大高端产业集群”新引进产业项目252个,一批新的优质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出台了全市首个“产业负面清单”,进一步提高了产业准入门槛。圆满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北四村”为试点,集中开展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城镇化改造新路径,破解城乡结合部发展难题取得新进展。东小口地区综合配套改革成效初显,启动了回龙观地区改革的前期工作。着力解决拆迁历史遗留问题,2.1万名动迁群众回迁上楼,12617人完成转非安置。实施道路建设三年滚动计划,61项道路工程开复工,顺沙路改造、南关路等23个项目建成通车,区内公交运营总里程达到1190公里,新建“P+R”停车场3处,区域交通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昌盛园供热中心等7个煤改气工程投入使用,实施了虎峪、二拨子变电站等一批项目。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圆满成功,推广了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一花三果”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品牌效应和富民效果不断提升。以“新三起来”统领农村改革,制定实施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1+5”文件,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全面启动。累计实现农村地区减煤换煤24.6万吨。制定实施了推进山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意见,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对口支山实现对低收入村的全覆盖,同步提高了山区、平原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标准。
——社会和谐安定局面更加巩固。坚持财政资金向惠民生倾斜,安排资金87.8亿元实施了147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名校名医院”工程实现“大丰收”,首师大附中昌平学校、清华附小昌平学校等9所名校项目集中开学,北大国际医院、清华长庚医院一期投入运营。新增幼儿园学位1350个、中小学学位1.1万个,采取综合措施妥善应对了小学入学高峰。昌平职业学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9项年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成立了区域医疗联合体,成功创建了全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文脉梳理、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等工作深入开展,新建了5个镇级文化中心,文物修缮三年规划加快实施。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1.4万人,基本达到全市充分就业区创建标准。社保制度覆盖人群达到202.1万人次,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南口、兴寿、小汤山3个养老照料中心基本建成。新建和收购保障性住房1.3万套,经适房、限价房解困率分别达到100%、98%。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改造88万平方米、农宅抗震节能改造4081户。荣获全国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区称号。昌平烈士陵园、昌平革命纪念馆建成开放。双拥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初步建立了区、镇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对村级组织的保障激励和督查考核机制。新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试点23个,创建“六型社区”27个、农村示范社区5个。全力抓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在56个人口调控重点村全面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圆满完成了“三件大事”期间的安保维稳任务,社会保持安定祥和。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广大驻昌单位、入区企业、科研院校、驻军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昌平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区发展仍面临不少的问题。主要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开弓没有回头箭,惟有负重攻坚、务求必胜;区域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与中关村核心区的要求还不匹配,稳增长、调结构任务更加艰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群众新期待,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同时,面对新的形势要求,政府工作也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PM2.5年均浓度等指标没有完成年度预期;政风行风需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我们将直面这些问题,大力发扬“三敢精神”和“钉钉子精神”,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刚刚闭幕的区委四届八次全会上,区委深入分析了新常态在昌平的具体表现,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历史耐心,保持奋发进取的工作姿态,进一步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推动昌平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大势,久久为功,精准发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目标扎实迈进。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加强民生保障,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在新常态下开创昌平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8%和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节能减排各项指标达到北京市要求。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一)坚持减量发展,全力聚焦人口规模调控
直面人口无序过快增长这个最突出矛盾,以“五管”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力以赴压减存量。围绕“退低”下功夫,在推动现有台账动态清零的基础上,加快“三高”企业退出步伐,继续清退一批低端市场,鼓励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产业项目及低端环节实施搬迁转移。对保留项目,制定更加严格的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标准,支持企业改造升级。围绕“拆违”下功夫,彻底摸清既有违法建设底数,立下军令状,拉出时间表,确保今年再拆除违法建设300万平方米。围绕“打非”下功夫,坚决取缔“七黑五小”场所,稳步推进非法办学机构、非法劳动力市场清理整治,持续打击“群租房”、“大棚房”、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行为。
千方百计优化增量。把好新增产业“准入关”,全面落实产业负面清单,明确项目落地的“天花板”,坚决杜绝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业态,禁止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产业,原则上不再发展一般制造业,非产业类项目也要严格审查、依法审批。把好违法建设“管控关”,拿出重典治乱的决心,强化共同责任机制,理顺查处工作程序,推动各行业查违信息化系统共享互通,实行最严格的巡查制止和约谈问责制度,坚决守住“零增长”的底线。把好外来人口无序流入的“成本关”,继续实行严格“五证联审”、严管文化娱乐场所、严禁为违法建设提供市政公用服务等阶段性措施,充分发挥非居民水电气热价格改革、污染付费等政策杠杆的作用,有效扭转人口过快增长态势。
多措并举长效管控。从顶层设计入手,坚持以人口布局倒推发展布局,探索建立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人口评估制度,形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的倒逼机制。研究出台宅基地规范管理、设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政策措施,构建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从社会治理入手,健全村庄社区化、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强化直达末梢的责任机制,鼓励和支持基层组织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发挥好社区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等社会规范的作用,引导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强化综合执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法与行政管理、专业执法的联动,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下移管理重心、下沉专业职能,合理配置条块执法力量,切实筑牢法治保障。加快社会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安“三网融合”建设,增强通过网格化管理发现、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常态化。从疏堵结合入手,平衡各方利益,让群众既当参与者、又当受益者。积极探索腾退土地后续利用机制,推进富余回迁安置房源集中趸租,同步做好产业接续、拆违还绿等工作,促进集体经济壮大升级,逐步摆脱对“瓦片经济”的依赖。支持各类城乡社区达标创建,扩大“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试点范围,跟进发展高品质生活服务业,彻底压缩低端产业滋生和回流空间。落实居住证制度,完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更好地以服务凝聚人。
(二)坚持高端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正确处理减量与增效、瘦身与健体的关系,坚持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中关村昌平园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强化“大昌平园”统筹发展机制,编制昌平园创新发展指数,力争园区产业总收入达到3800亿元左右。健全“政产学研用”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全方位深化央地合作、校地共建、院地联合、军民融合,建好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昌平站,有效整合利用科技资源,更多地依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抓紧完成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一期征地拆迁,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园、中国气象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尽快把科技创新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市级企业研发机构申报认定工作,推行“基金+孵化器”的发展模式,着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化科普宣传教育,力争万人专利申请量突破25件。同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统筹抓好十三陵明文化景区、海鶄落文化城、新城东区文化轴、汤泉古镇等聚集区规划建设,力促国家大马戏院等项目落地,持续打造“魔术之都”。积极创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启动回龙观、天通苑区域综合文化中心和5个市级重点小城镇文化中心建设,改善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条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工程。认真做好文物普查、保护和利用等工作,更好地传承文脉。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创新要素,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昌聚工程”,加大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持续打造全市人才工作试点区。
确保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相协调,着力扩消费、促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教育文体、旅游休闲、养老健康等个性化、多样化消费,不断培育消费新热点。顺应网络消费潮流,着力引进有影响力的大型电商企业,鼓励驻昌企业建设线上交易平台,统筹发展物流、仓储等配套产业,大幅挖掘消费潜力。完善商业、旅游、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打造京北旅游黄金线,加快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乐多港假日广场、长城精品奥特莱斯等项目建设,促进传统消费替代升级。抓住投资这个“牛鼻子”不放,瞄准产业转型、环境治理、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继续实施45项重点工程。健全项目调度、手续办理、土地上市等工作协调机制,促进搬迁与建设、供地与开工、主体与配套有序衔接,确保项目按期落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用好“高精尖”这把新的尺子,完善统一招商平台,创新招商模式,依托未来科技城绿地中央广场、TBD云集中心、中科创新园等载体,大力推进主题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主动承接中心城区高端要素转移,加快聚集发展科技商务、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步推进存量产业提质增效,继续做大做强三大经济板块:锁定央企地区总部和研发、销售、结算中心,完善项目发现机制和跟进服务机制,提高央企经济板块贡献率,培育以央企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支持和引导三一、福田等企业在昌平发展产业高端环节,打造大型现代装备制造企业总部和研发、服务中心;建好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联盟”等载体,建立中小微企业引导基金和公共服务平台,做好企业上市指导和后续服务工作,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能源科技、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持续打造重点产业功能区。坚持以“三城一区一基地”为主战场,全面提档加速,促进产城融合,尽快形成高端城市形态和综合服务功能。集中力量打造未来科技城品牌,按照“2015年初步建成”的要求,按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收尾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任务,加快公共服务区商务、商业等配套建设,支持未来科技城公司集团化发展,提升园区运行保障和科研人才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强产业承载、做实“一城带两镇”,从建设期向运行期平稳过渡。加快TBD核心区、新城东区的土地上市节奏,抓紧引进和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标志项目。抓好沙河高教园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的项目建设、服务配套和环境营造,确保入驻项目按期推进、高效运行。深化产业功能布局,加大已建成园区的“腾笼换鸟”力度,制定实施国有工业用地及镇村工业大院整合撤并利用方案,稳步推进马池口埝头工业区、阳坊工业基地、南口工业用地三期的土地一级开发,盘活存量产业用地资源,进一步拓展高端产业发展空间。
(三)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决守住生态“红线”,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努力建设美丽昌平。
全力推进污染治理。以更加科学的态度面对大气污染问题,继续分解落实“压煤、控车、治污、降尘”的年度措施,推动农村优质燃煤替代、液化石油气下乡“全覆盖”,完善预报预警、科技治污、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努力让“APEC蓝”保持下去。严格执行新《环境保护法》,落实“处罚无上限”的要求,切实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抓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创建工作,大力推动“内涵促降”,坚决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任务。打好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力促沙河、昌平再生水厂二期和剩余6座镇级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启用,同步实施106公里污水管网配套项目建设,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6.3万吨。全面完成主要排污口治理工程,健全监测监管体系,坚决杜绝污水直排等现象,力争市级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考核达标。
扩大绿色生态容量。全面完成平原造林工程扫尾任务,精心实施全区绿道体系规划,构建大尺度、高水平、多功能的城市森林系统。参照平原造林模式,逐步对山区适宜地块实施绿化改造,不断增强山区生态屏障功能。全力保障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推进昌平新城、兴寿地表水厂建设,切实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研究制定河湖水系联通及循环利用方案,实施第三、第四阶段7条中小河道治理,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努力营造良好水环境。坚持建管并重,健全林地绿地养护和生态林管护机制,开展主要河道水环境市场化管护试点,切实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绿色空间。
提高城乡环境质量。以改善群众身边环境为重点,持续开展市容、交通、旅游等环境秩序整治行动,集中治理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村、背街小巷等区域的死角盲区,精心实施一批重点环境建设项目。巩固区镇村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强化挂账督办、考核排名等机制,重拳打击露天烧烤、乱停乱放、道路遗撒等环境乱象,持续治理“黑车”、“小广告”、游商摊贩等痼疾顽症,切实做到整治一处、管住一处、带动一片,不断提升城乡“干净指数”。完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三年建设任务,实现垃圾渣土乱点动态归零。全面启动阿苏卫循环经济园周边村庄搬迁。
(四)坚持和谐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要把更多资金资源向民生聚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织好保障民生安全网。健全充分就业、绿色就业、全民创业“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构建统一规范灵活的人才资源市场,开展公益性就业组织建设试点,以本地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兼顾考虑产业进退转型中的失业人员,努力帮助城乡居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社保制度整合衔接,完善社保待遇标准联动调整机制,加快推动社会保障向人群全覆盖迈进。探索推广新农合“共保联办”模式。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全面抓好“救急难”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编制实施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抓紧启动区级养老院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收购和运营机制,按期完成年度配建配租任务。加强和改进社区物业管理,继续实施2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3500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认真办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便利度。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结合区域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特点,科学谋划新一轮公共服务发展和提升计划,促进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坚持优质化发展,深入实施“名校名医院”工程,力争“十二五”末全区名校项目达到20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所、三级以上医院达到10家。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校际发展联盟等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优质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教育、卫生系统职称评定改革和编制整合工作,着力培养和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实现软硬件同步提升。坚持均衡化发展,充分考虑区域性、阶段性供需关系,严格落实新建功能区、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制度,进一步扩大资源供给、均衡资源配置。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中小学建设行动计划,支持区属学校开展特色办学和素质教育,持续打造昌平职业教育品牌。争创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支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档案、统计、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发展。
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患必查,有险必除,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建设“平安昌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高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水平,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促进信访与调解、仲裁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社区办公用房达标任务,稳妥做好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巩固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力保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五)坚持统筹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优化城乡功能和空间布局,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北四村”等人口严重倒挂村为重点,积极创新集体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探索运用自征自用、自主腾退等多种模式,全力创造条件推进城镇化改造,同步实现人口疏解、产业升级、环境改善、农民受益等综合目标。坚持“快还旧账、不欠新账”,加快回迁房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年内1.2万名动迁群众顺利上楼;抓紧解决剩余遗留项目的转非安置问题。积极探索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行劳动力产业安置用房“统一管理、集中经营、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按股分红”的运行机制,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就业、社保等问题。完善回迁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帮助上楼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有序落实东小口地区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回龙观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和居民共建共治的多元服务格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特大型社区的服务管理。分类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抓紧启动南口镇中心区等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
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坚持节水富民、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深度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规划建设,完善农产品网络营销、质量追溯等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覆盖面,推动“一花三果”都市型现代农业品牌化、规模化、高端化、网络化发展。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意见,深化产权林权制度改革,抓好集体土地清查、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继续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新三起来”工程的综合效益。深入落实“1+5”政策文件,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农村有序建设、健康发展。积极创建美丽乡村,完善村级公用设施管护、更新和运行机制,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集成政策、整合资源、聚焦资金,从生态补偿、产业升级、就业帮扶、服务配套等多方面入手,精准帮扶山区低收入村和低收入户,着力改善山区环境面貌,增强山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力争到2020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紧密对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底线,深入开展昌平新城规划实施评估工作,高标准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及时调整完善村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土地、人口、环境等“多规合一”,科学谋划全区发展新蓝图。实施规划红线管理,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着力破解路网建设的制约瓶颈,以重点功能区联络线、北部山区联络线为重点,尽快连通13条重点道路系统,继续实施太平庄北街、南丰路、回南北路等一批项目,不断提高规划路网实现率。强化道路建设管理,促进重点区域配套道路同步建设、及时移交。确保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通车运营,保障地铁17号线如期开工。优化公交线路和场站布局,完善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整合停车资源,扩大公租自行车试点范围。健全路网、管网建设统筹机制,推进老旧市政管网更新改造,启动中滩变电站等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加快“智慧昌平”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力争创建28个“智慧社区”。
(六)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包容,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梳理落实一批既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打好放权、松绑、减负、惠民的改革“组合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对上承接和事中事后监管,不再保留非许可类审批。推广全市投资项目审批新流程试点经验,完善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审批标准化、集中化、高效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规范发展区级综合性融资平台,积极探索PPP等融资新模式,优先保障在建项目后续融资,构建更为科学的举债融资机制,有效预防债务风险。用足用好鼓励特许经营和社会办医办学等政策,继续推出一批市场化项目,着力打通社会资本进入通道。以创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示范区为契机,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加大对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依法科学理财水平,努力做到开源节流。出台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提高资源整合、资本运营、资产监管水平,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区属国企与区内外优质企业合作发展,推动国有经济加速向优势产业和行业布局。推进“营改增”扩围,推动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环境。
探索开放发展新路径。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国家、北京市大规划和年度任务清单,努力在区域合作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建好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分园等载体,扎实推进红冶钢厂、鹿牌公司产能战略性外迁,全力保障京沈客专、京张铁路、110国道二期、兴延高速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协同创新、功能转移、互联互通等方面率先突破。积极扩大国际友好交流,推动外经外贸健康发展,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高标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准办好北京农业嘉年华和苹果节、温泉节,做好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北京国际航空运动邀请赛等赛事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和影响力。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过去一年,按照中央和市委、区委部署,区政府系统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党性锻炼和作风历练。活动中,我们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方面意见,按时办复市、区人大代表建议296件、政协委员提案187件;认真梳理出“四风”突出问题32项、历史遗留问题38项、关系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202项,目前已立行立改24项、13项、152项;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19项;区政府会议、文件简报分别减少9%、8.6%;“三公”经费支出削减34.9%。
新的一年,我们要敬终如始,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核心,以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为主线,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必须全面深化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把主要精力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加强与区政协的联系,努力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审计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改进政府法制工作,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继续落实邀请群众代表列席政府会议等机制,切实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法治观念。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必须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从严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落实,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固化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包镇、包村等机制,努力接足地气,尽心竭力为基层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规模,不断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大力推进网络问政网络行政,广泛利用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公众服务呼叫中心、非紧急救助热线等平台,积极打造24小时在线政府,进一步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加强对驻昌央企、高校院所、驻军部队的协调服务,开创共赢发展新局面。
必须持之以恒转变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进一步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实,切实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强化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抓好公务员教育管理和能力建设,培育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政风。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强化对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等行为的行政监察和究责问责,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持过紧日子,启动公车制度改革,确保“三公”经费零增长。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巩固反腐败高压态势,始终保持政府清廉本色。
各位代表,新常态带来新机遇,新定位指引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共谱发展新蓝图,共铸美好昌平梦,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努力奋斗!
相关名词解释
1.“五管”工作机制。是区委、区政府围绕人口规模调控工作,创新建立的五个方面工作机制,具体指“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集体经济合同、管低端产业”。工作中,以“五管”为抓手,通过持续综合执法、强化督查问责、开展舆论宣传、促进末梢发力等综合措施,努力做到流动人口管理到每一个人,集体土地管理到每一块地,出租房屋管理到每一间房,集体经济管理到每一份合同,低端产业管理到每一个市场、每一间门脸房。
2.“1+5+N”系列文件。是围绕人口规模调控工作,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总称,其中:“1”是指《昌平区2014年加强流动人口规模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5”是指“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集体经济合同”“管低端产业”5个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N”是指《关于昌平区2014年集中开展违法群租房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昌平区2014年清理整治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昌平区2014年清理整治低端工业企业工作实施方案》等34个单项工作实施方案。
3.大健康产业联盟。全称为“中关村昌平园大健康产业联盟”,由昌平区政府于2014年8月30日发起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区生命科学健康医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该联盟由中关村昌平园内以及与园区有密切合作关系的50多家核心企业及机构组成,包括5家国家级研究机构、3家跨国公司、5家上市公司、2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6家海外联络办公室、4家金融服务机构等。该联盟是由政府主导的、紧密连接各产业主体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统一平台,为各产业主体提供金融支持和产业资源支持,并为各产业主体与海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搭建桥梁。
4.营改增。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这次改革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北京市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为了平稳有序推进试点改革,北京市出台了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对税制转换期内税负增加的试点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扶持,财政扶持资金由市与区县两级财政分别负担。从2013年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制作、发行、播映服务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4年6月1日起,电信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5.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2014年6月20日,北京市科委与昌平区政府签订了《共建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框架协议》。将依托昌平现有产业基础和空间资源,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的政策和创新资源优势,通过双方共同履行产业发展规划、传统能源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和聚集等十个方面的合作事项,进一步提升昌平能源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聚集程度,为首都建设“科技北京”做出应有的贡献。
6.产业负面清单。是指2014年出台的《昌平区产业准入特别管理措施(2014—2015年)》,重点从土地利用、土地产出、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规范产业准入及管理,涉及12个门类、58个大类、204个中类、540个小类。重点将全面禁止采矿业、一般制造业等开办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及新扩建,部分禁止农林牧渔业开办及新扩建,限制小型餐饮、住宿服务业和电子游艺、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开办及新扩建。
7.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是指按照《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共、公益、便民服务,通过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项目,优化服务网络,使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享受到便捷、便利的基本生活服务,实现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不出社区的目标。
8.三网融合。是指充分利用空间地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服务管理机制,以整合资源为核心,推动社会服务网、城市管理网、社会治安网融合,实现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以及配套的社会服务资源统一纳入网格单元,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9.“六型社区”。2011年8月30日召开的北京市社区建设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干净、规范、服务、安全、健康、文化“六型”社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是推动首都和谐社区建设开创新局面的突破点。会上下发了市民政局与首都文明办、首都综治办、市教委、市公安局等20个部门共同制定的《北京市六型社区指导标准细则(试行)》等文件,涉及到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
10.新农合“共保联办”。依据《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政府鼓励“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方式、运行机制、承保范围和结算形式”。“共保”即政府与保险企业共同承担社保医疗责任,保险企业在相应的保险责任内自负盈亏,以风险保障的形式承担社保医疗的保险责任;“联办”即政府与保险企业共同管理经办社会基本医疗服务,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11.区域医疗联合体。是指根据《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京卫医字〔2013〕182号)等文件精神,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区域内,由三级、二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体,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增强区域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改善患者看病就医的感受。2014年,我区制定了《昌平区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14年7月24日,区卫生计生委组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织了签约仪式,作为核心单位的昌平区医院与二级以上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4家区属医疗机构正式签约,标志着昌平区区域医疗联合体正式建立。按照方案要求,预计到2016年将实现区域医疗联合体在区内的全覆盖。
12.农村集体“三资”管理“1+5”文件。是指昌平区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出台的一系列文件。“1”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意见》(京昌发〔2014〕5号);“5”指5个相关的配套文件,包括《关于加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货币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村级组织印章委托集中管理的实施意见》。
13.P+R停车场。即ParkandRideSite,停车换乘停车场。是为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流量,设置在市中心外围、与公共交通枢纽(如地铁站等)衔接、收费低廉的停车场,通过低廉的停车费和便捷的换乘促成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方式的衔接,从而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交通换乘系统。
14.智慧社区。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生活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
15.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首字母缩写,可译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根据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该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合作过程中,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原题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来源:昌平政府网)
正在阅读: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03-18
鲁教版思想品德下册第10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练习题10-23
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05-07
牛津深圳版英语七下期中考试试题01-08
基于PLC的C650车床控制系统设计05-08
2011年最新会计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11-08
高一必修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08-15
-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 论文范文(包括统一封面和内容的格式)
- 经典解题方法
- 综合部后勤办公用品管理办法+领用表
- 学生宿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16秋浙大《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在线作业
- 四分比丘尼戒本(诵戒专用)
- 浙江财经大学高财题库第一章习题
- 九大员岗位职责(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造价员、机管员)
- 旅游财务管理习题(学生版)
- 德阳外国语高二秋期入学考试题
- 投资学 精要版 第九版 第11章 期权市场
-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认识
- bl03海运提单3国际贸易答案
- 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VB程序填空改错设计题库全
- 教师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 年轻班主任的心理困惑
-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溯及力是否适用?
- 三联书店推荐的100本好书
- 《化工原理》(第三版)复习思考题及解答
- 昌平区政府
- 北京市
- 工作报告
- 2015
- Cell adhes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flexible scaffold for cardiac tissue engineering
- 排列三投注技巧
- ANSYS分析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可靠性
- 第五章 移动商务的应用
- 自创双簧《购物》剧本
- 2019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技术基础一考研真题A卷
- 4电商团队组建(电商团队构建、管理、KPI制度CEO刘金光)
- 文化大革命
- 公司部门中英文缩写
-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与奖惩制度
-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案设计
- 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
- 偏微分方程期末考试试题(07)
-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 19秋福师《大学英语(2)》在线作业一答案
-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 矿床地质报告形式
- 为什么线圈中塞上铁心电感系数会大大增大
- 实验五——电子秒表显示器
- 战略培训-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