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27 07: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解读

吴 建 平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经历了“乌台诗案”中死生关头的徘徊,领略过政敌的阴暗歹毒,饱尝了生活的窘困艰辛,苏轼终于走出怨恨、苦闷的圈子,完成了精神层面的突围。

词前小序,非只交代作词缘由,细细咀嚼,别有滋味。“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看来出行之时是带着雨具的,只不过是看定天公不会不作美,故而放心“雨具先去”,可见这场风雨来得是毫无征兆、骤然而至、令人猝不及防。虽说此刻的苏轼的内心黄老哲学已经完胜怨恨,但这场突兀而来、令“同行皆狼狈”的风雨还是触碰到了三年前那场汹涌扑面的政治风浪所造成的伤痛。何其相似,先前的政治风雨如此,眼下的自然风雨如此,以后人生途中也必然少不了诸如此类的风雨,于智者达者而言,遂有通达之悟。“道中遇雨”,免不了落汤之苦,免不了泥泞湿滑之难,免不了泥巴沾身之尴尬,但“余独不觉”是因为沉浸其中的深刻的思考,还是已把一切看淡看轻,还是兼而有之呢?

“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势何其迅猛有力,虽是暮春依旧寒意重重,令人顿生躲避之意,但此时的苏轼已然能够遇祸不惊,

1

不惊不惧,故无忧无虑,笑对苍茫,全然不放在心上。“莫听”,不要听,没有听到。因为不听,所以不在;因为不在,“穿林打叶”的风雨何须躲避,自己又何须狼狈呢?“莫听”既是对自己的劝诫,也是对同行者提醒。因为没有听到,故而“吟啸且徐行”,一如向前,继续吟诗长啸,如闲庭信步。达者神采不正与同行的狼狈之态形成鲜明的关照吗?“竹杖芒鞋”本是村野农夫所用寻常之物。客观上说明此人已混迹平民之中,全无官态;主观上讲,此人已经心甘情愿做一个百姓:政敌对自己的贬谪打击还会成为一种惩罚吗?自然是无拘无束,无官一身轻。“轻”是心轻,轻松旷达。任你汹汹而来,不斗不躲,全不在意,犹如武学之中“四两拨千斤”,让风雨无处发力,又是何等潇洒之姿。无视存在,是一种最大的轻蔑。顺应自然,既是无我,风雨雷霆之势又何处施加?农夫经年劳作何尝躲避过风雨;渔翁垂钓又何尝能不受风雪侵扰,既然如此,无由躲避,无处躲避,索性任他来去,唯有通达者能作是想。

“料峭春风吹酒醒”,已是暮春三月,按理讲,不应再有“料峭”之寒意,况“料峭”指春风也易遭质疑。应作何解?我们不知道苏轼当日行路之前是否饮酒和饮酒多少,试着做以下解读:酒,俗世之物,可指俗世之想;“料峭春风”形式上与上阕开句“穿林打叶声”照应,但不应实解,可指“乌台诗案”带来的重重磨难。这次磨难使苏轼彻底大彻大悟,丢却俗世之想,重新去反观往日所举作出新的抉择,故“醒”作精神上的清醒,人生长路上的一次清醒。虽有寒意,但只是切肤之感,不再会对心灵有些许创痛。“山头斜照”一句,亦可作虚

2

解。未必一定是雨过天晴,因为这种晴天对人生顿悟的苏轼而言已无任何诱惑和吸引。无欲无求,当然无懈可击。已无得失之心、喜怒之态的苏轼又怎会让这场小雨打湿自己的心灵呢?他的心灵中已经拥有了一片永远的晴空,“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之处即是故乡,何来漂泊之感,何来贬谪之恨,又何来风雨,何来斜照呢?“归去”,归于心灵,无喜无悲,荣辱两忘,当然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一首从生活中的小事落笔,展现大智慧的作品,于简朴之中寄深意,于寻常之处生奇警。总觉得此刻的苏轼的心境要远高于作《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赤壁赋》时。“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尚见孤高幽怨的影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表达的已是智者所选;而《定风波》一次呈现在眼前却是达者之选,禅意十足。从贬谪者到智者再到达者,“回首向来萧洒处”,一次遇雨,一次转身,一次突围,成就了苏轼!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k83.html

Top